第一篇:津台文创合作示范园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津台文创合作示范园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想就津台(实际上以台北为主)两岸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建设的一个过程、一个经历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做一个分享。中间有快乐,也有无奈。
内容分为动因、考察、成果、体会这4个部分。
为什么天津和台湾来进行示范园合作建设?首先,作为天津市是有这个需求的。我个人对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结是这样的。首先是有非常雄厚的优势,一个是经济基础雄厚,一个是城市底蕴深厚,一个是人文资源丰厚,它是有600多年的、而且叫近代中国看天津的、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身为重轻工业重点发展城市这样一些经济、文化的积淀的。但是也有劣势,我总结成为“三无”:无标志性园区、无标志性事件、无标志性人物。就“三无”写成了文章,想是写给政府的报告,那拿不出去,写成一种文宣材料也拿不出去,最后压在箱底。
这时我们有了一个契机,通过南开大学校友的引荐,我们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原台北市副市长李永萍女士接触上了,她当时带领一个团队到大陆来进行文化创意产业交流。2013年我们有幸把他们这个团队请到天津来参加我们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论坛,这个过程中通过积极努力,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天津有非常深厚的工业遗存,利用工业遗存的遗址、尚待开发的遗址,我们来共建一个两岸的文化产业示范园。这个讨论过程非常长,但是毕竟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在2003年的一年当中,两岸的人员互访,签协议,做文宣,工作做了很多。我们也有幸联系到台湾设计界的大师、台湾师范大学前副校长林磐耸教授担任会长。经过考察,发现天津市沿着海河公路有一片仍在开发的、需要开发的工业遗址,我们双方就此从天津市政府到民间,达成了共同开发来推进和产业园区建设的意向。
为了推动津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我们还组织了民间考察团前往台湾考察。什么叫民间考察团,就是自费考察团,一堆热衷推动两岸合作发展的人士自费到台湾去考察。当然了,官方也组团去过台湾。考察前前后后历经几个月,所有的人都信心满满。我个人也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将来我们在这个园区里还可以更多地来把两岸的园区融合起来。
然而回来之后是这样的结果,刚才提到的工业遗址开发谈判破裂了。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人给我们明确地说什么什么原因,但是我来分析,还是因为舍不得拿这么大一块地方都做文创。因为是国企,所以更多需要考虑保值增值,这一点我们也是很理解。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刚才提到的民间考察团当中除了有我们一些积极推动的文化界的人士,也有一些企业家,民营企业这时迎头而上,于是局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比如说南开大学不能算民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在推动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作用。在各界人士推动下,终于南开大学两岸文创人才培训基地落成了,由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还有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联合授牌。看起来是民间授牌,实际上是经过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承认和认可的。
我们通过到台湾去考察,天津微电影产业基地在东丽区成功落地,我们3月份去的,6月份落成。三个月,民间的力量!这个产业基地,我们自己号称是中国首家集微电影创作、制作、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地,涵盖微电影有关的创研创作、制片导演、制片生产、智能技控、影像渲染、设备应用等。天津市东丽区把科技和创意孵化基地放在了微电影产业基地。创建微电影产业基地的目标,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举办两地微电影的比赛,加速培养热爱微电影的人才,从而使他们成为微电影产业的中坚力量。
下面再说说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个体会,考察了台湾才体会到文创产业该如何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到了台湾,我们亲身去参观产业园,去参与产业园当中的各项活动才有这个体会。首先要有足够的消费人群,第二文创体验是体验式活动,第三文创产业的盈利模式还有待于不断创新,并不是用传统产业盈利模式就可以涵盖的。这一点上我们台湾的文创产业确实比我们先行了若干年,有丰富的经验,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成熟的产业链。
体会之二,接触了政府,才知道政策支持只是望梅止渴。通过去年前两年的实践有一个体会,就是政府不可能给钱,但是望梅止渴不等于不止渴,望了梅我们有了希望,我们还能够前进,政府的支持确实不是说拿车把你推到位,给你一个希望,当然了你做到了位给你个挂牌,虽然是望梅,但是也止了渴,我们认为仅此而已。
第三,参与企业发展实践才体会到市场有真正的力量,民间的考察团中有三位学者、一位学生、三位企业家,三位企业家从台湾回来之后,各自在文创产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刚才说微电影产业基地是之一,今天和我一起来的天津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艺术体验中心的周磊先生也在艺术家酒店、艺术体验和艺术的各种展演活动当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所以我们真正感觉到,文创产业的发展、两岸文创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
第四,加强两岸文创产业的合作,应该是两岸产业发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从80年代初到今天,最好的合作时机。有这么几个说法。今年2014年是台湾所有这么多年选举最平静的一年,在这个选举过程当中未来哪一个政党执政,我们两岸有识之士有一种想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政治均衡和政治平静的格局加快两岸的文创产业合作。第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这样空前一致的思想下,我们是一致面向国际的,要把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共同去争取中华民族在文创产业这个领域的话语权,这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以上主要谈了谈推动两岸文创产业发展的体会,有不正确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建设与示范的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建设与示范的实践 作者:欧阳欢 邬华松 鱼欢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
[摘 要] 本文以香料饮料研究所探索建设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为例,总结其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技推广示范平台、低碳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的做法和成效,以更好地为我国现代低碳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技农业;低碳农业;休闲农业;低碳旅游
一、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的概念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集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展示、农业科技培训与科普、农业高新技术产品转化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农业试验、农业展示、科技培训及成果转化,实现扩散效应,辐射带动现代农业由“点”向“面”扩展,推动整个农村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休闲娱乐品质[1]。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作为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低碳旅游农业的一种新的模式。
低碳科技旅游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科技农业、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与低碳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是指以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生态环境等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围绕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和旅游景观、销售、物流、服务等过程,通过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低碳技术来武装农业、改造农业,精心营造科研试验、成果展示、科普教育、参与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文化等的综合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2-4]。
二、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的提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简称香饮所)为农业部属科研机构,自1957年以来,为了开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和典型热带经济作(植)物的科学研究,先后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所部、万宁市南桥乡,万宁市长丰镇和琼海市大路镇建设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60hm2。1997年,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香饮所建立起“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2000年,香饮所被科技部列为“分流调整、机构转换试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之一,探索“以市场为依托、效益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尝试以产权为纽带,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加速科技产业化步伐为目标”的试点方案,促进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推广,推进自身的壮大和发展,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年开发收入5000万元以上,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5]。
近两年,香饮所根据国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海南省打造国际旅游岛、低碳海南、生态海南、休闲海南的要求,结合自身职责和特点,探索一条以基地为平台,以旅游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农业科技旅游发展道路,建立起集种质资源保存、科研、试验、示范、科普、观光、生态为一体的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该园区的建设和示范,对加快推进现代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发展,丰富休闲农业内涵,促进科技、旅游、文化、生态、经济与农业的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带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地区休闲产业效益,引领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生态优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以香饮所万宁市兴隆(兴隆热带植物园)、万宁市南桥乡,万宁市长丰镇和琼海市大路镇4个试验基地为基础,建设香草兰、胡椒、咖啡、可可等低碳热带香料饮料作物试验示范基地。一是建设我国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有应用前景的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加大作物遗传基因和品种资源保护、创新利用与展示。二是建设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加快选育、繁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优良品种,加大高产高抗主导品种展示与推广。三是建设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加大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高效优质栽培模式、立体种植模式、节水栽培模式、节能栽培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病虫害生物安全防控模式的试验与展示,促进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香饮所现己建成标准化科研试验示范基地60hm2,其中种质资源圃6.7hm2、种苗繁育基地(农业部南亚热带优良种苗繁育基地)10hm2、试验示范基地43.3 hm2(胡椒6.7hm2、咖啡
4.7hm2、香草兰20hm2、可可5.3 hm2、苦丁茶4.7hm2、糯米香茶2hm2)。在海南各市县主推“胡椒标准化生产技术”、“中粒种咖啡标准化栽培技术”、“香草兰标准化生产技术”、“香草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可标准化生产技术”、“糯米香茶高效生产技术”、“热带经济林下复合栽培技术”等低碳种植技术,以及印尼大叶种胡椒、8个无性系中粒种咖啡、墨西哥香草兰等主导品种,提高技术和品种集成配套推广应用程度,解决了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示范地区作物单产与海南平均单产相比,胡椒提高38%、咖啡提高25%、香草兰提高29%,可可提高50%,苦丁茶、糯米香茶提高23%,平均增收60240元/hm2,并且节约生产成本15%以上。近两年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新增和改造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面积
1333.3hm2,推广林下间作模式80hm2,带动农民转变传统种植经营模式观念,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2.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以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建设香草兰、胡椒、咖啡、可可等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一是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发茶叶、香水、巧克力、青胡椒等高附加值的系列科技产品,提高产品低碳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应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已有的传统加工工艺,降低传统焙炒咖啡、胡椒等旅游商品生产、保质过程中碳排量,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与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构建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培育热带农产品知名品牌,推动“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等产业升级。
香饮所开发的香草兰、咖啡、胡椒、可可、苦丁茶、椰子、糯米香茶、玉兰花等8个系列科技产品,拓展海南特色农业市场发展空间,丰富海南省旅游商品内涵,提升海南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兴科牌”兴隆咖啡系列产品、香草兰茶叶系列产品被授予“海南省名牌产品”。与海南彬村山华侨农场、海南国营东昌农场、海南文昌天际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云南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近10个企业,联合开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建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热区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5%以上。
3.建立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技推广示范平台
以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海南农业科技110香料饮料服务站为平台,建设香草兰、胡椒、咖啡、可可等低碳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科技推广示范平台。一是建立国内专题网站“特色香料饮料网”,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低碳科技成果的快速传播和共享。二是设立农业科技110服务热线和远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围绕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产业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及时为农户和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三是开发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智能专家系统,集成品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等低碳技术成果,构建覆盖海南网络化的产业科技信息化体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等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水平。
近两年,香饮所结合“中部六市县农民增收十大科技活动”、“百名专家兴百村,千项成果富万家”和海南省科技活动月等,投入经费180多万元,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救灾活动37次,累计派出专家130多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农户及技术骨干3400多人次,免费发放技术小册子7种3万多份、VCD光盘400多张,免费赠送种苗4.6万多株,以及化肥、农药、遮荫网等农资,农业科技110共接农民求助250多人次,电话解决200多次,为胡椒、咖啡、香草兰、可可等热带香辛饮料作物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4.建立低碳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
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平台,建设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特色水果、功能性植物等低碳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一是严格按照国家4A级景区质量、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开展园区运营管理工作。二是营造生态农业等低碳旅游吸引物,配置完善现有旅游交通、游览、接待、卫生、安全和资源能
源供应设施等低碳农业旅游设施,集成绿色建筑、电动游览车、八国语言翻译系统、直饮水系统、环保厕所、垃圾生态化处理、节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捕虫灯、控温控湿智能温室等10多项低碳技术,开发绿色旅游。三是开展植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向广大社会公众和青少年普及热带农业科普知识,展示热带农业先进科技成果,拓展农业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
兴隆热带植物园低碳热带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建立,已收集保存有热带作(植)物2300多种,培育出具有特色的热带观光农业产业,丰富海南旅游产品类型,拓展了海南特色农业新功能和市场发展空间,带动热带休闲农业经济发展;一系列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游客提供健康、安全的旅游氛围,推进了植物园的环境生态良性循环,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海南绿色崛起提供了展示窗口,为海南科学普及提供了特色平台。近两年共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80多万人次,接待中小学生2万多人次,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园区较好地解决周边居民600多人就业问题,带动就业3000多人,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促进周边农业劳动者致富,创造健康、安全、殷实的小康生活。
四、结语
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建设,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发展低碳休闲农业做了有益的探索,对拓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功能,促进我国现代低碳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拓展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功能,促进其发展低碳休闲农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根据园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统筹农林、旅游、科技、文化、信息环保等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快形成低碳技术集群,普及低碳旅游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低碳休闲农业的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休闲农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参考文献
[1]洪再生,朱凤杰,连东军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初探—以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10):33-35
[2]刘军,邓文,刘贝.创意休闲农业的起源、特征及与休闲农业的区别[J].湖南农业科学,2012(8):50-54
[3]王青,郑红勇,聂桢祯.低碳农业理论分析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12(3):1-7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5]赵溪竹,邬华松,刘爱勤等.休闲农业在兴隆热带植物园的探索与实践[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82-86
第三篇:谷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谷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李传寨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培训班的安排,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谷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基本作法。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们谷城的基本情况。
谷城县位于襄樊西部,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谷城生态环境良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大薤山、南河“小三峡”等多处旅游胜地,森林覆盖率超过67.5%,被生态学家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谷城历史悠久,自西周封谷国以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境内世俗文化三元(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交汇、宗教文化五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承恩寺是全国百座佛教重点寺庙之一,沈垭教堂是鄂西北天主教中心堂。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演变,形成了谷城古今一脉、中西合璧的多元包容地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谷城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9.72亿元,全地域财政收入3.0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7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继续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GDP同比增长13.1%,居全市县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7.1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4%、22.98%、12.48%,居各县市前列。谷城经济社会发展有两大特点: 一是经济特色鲜明。全县形成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水力发电、化工建材、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六大经济板块,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今年,我们还将大力发展以金洋公司为龙头、以再生铅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使循环经济产值达到100亿元,把谷城建成“湖北省循环经济第一县”。经济效益名列全市县市前列,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超过120.8%,国税收入超过1.3亿元,连续三年名列襄樊市第一、湖北省山区县市前列。全县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8家,过5亿的2家,今年将有3家企业过10亿元,到“十一五”末,将有6家企业过10亿元,其中过20亿元的3家。一批企业在全国小有名气,三环车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企业,金洋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合金铅生产和出口企业,骆蓄公司和锻造公司的产销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银纺公司连续10年名列全国纺织行业经济效益50强,并保持了20年无亏损的记录。
二是城乡社会和谐安康。在农村,农民生活比较殷实,超过一半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楼,100%的农户、93.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五山模式”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现场会、全省生态文明新村创建现场会先后在谷城召开;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卓有成效,石花镇、五山镇双双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五山镇堰河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在城镇,超过60%的居民参加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城镇登记人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祥和安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全省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县、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和全省平安县,谷城正成为一方和谐、安宁、舒适的乐土。
我们谷城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同时也得益于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改变谷城,以务实的态度发展谷城。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确立了打造“生态、诚信、和谐谷城”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关爱群众生活、加速经济发展”的执政理念。县委根据这些理念,确定了“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四抓六集中”的工作措施,“四抓”即集中精力抓经济,全力以赴抓项目,全民动员抓环境,求真务实抓作风;“六集中”即集中领导精力、突出中心意识,集中干部精力、突出作风建设,集中群众精力、突出发展氛围,集中企业家精力、突出扩张意识,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形成产业集群,集中有限财力、突出提升资源禀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谷城”为主线,以改进作风、改善环境、改革体制为动力,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以更高的质量发展经济,以更实的措施促进和谐。到“十一五”末,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要在“十五”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前30位,力争进入20强,主要社会指标在全省山区县市处于领先位次,努力把谷城建成鄂西北最佳宜居城市。
我们县的新农村建设开始于2004年,至今我们已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点摸索阶段。时间是2004年到2005年,当时的提法是“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起初我们的出发点是探索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后,如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如何发挥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新的形势下的主导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我们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抓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小康新村试点建设为突破口,按照“科学规划先行,发展经济支撑,村庄整治切入,创新机制推进”的思路,探索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新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努力,全县确定的36个试点村基本实现主导产业规模化,居民生活小康化,村庄建设生态化,道路建设网络化,水、电、沼气普及化和村务管理民主化,农民素质明显提高,民风村貌大幅改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处充满勃勃生机。试点村中,7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安装了电话;80%的农户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庭院改造;90%的农户开通了闭路电视;95%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9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的村通上了水泥路,用上了网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一个村——堰河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两个镇——石花镇、五山镇双双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三个村被授予全省文明新村,14个村被列为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第二阶段是规范完善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分层推广阶段。2006年,在规范完善36个试点村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县全面铺开了新农村建设。但在推广经验中,我们没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村分层提出了各个阶段要完成的目标。有的村经济发展不够,就把重点放在发展上;有的发展不错,但环境和基础设施差,就把整治环境放在首位。全县是全面启动,但各村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第三阶段是城乡一体,整体推进阶段。我们目前正在这个阶段。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经济建设一体化、基础建设一体化、生活保障一体化、教育一体化、文化信息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一体化,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农村建设“四句话”是一个总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必须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如果说起步阶段还有侧重的话,那么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整体推进。要把发展经济与整治环境统一起来,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提高人的素质统一起来。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将在下面作详尽的说明。
下面,我向大家报告一下谷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主要作法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一、适应农村新形势,确立“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的新思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小康。我县农村发展很快,但离全面小康还有差距,建设小康农村仍是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2004年,我们县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已基本到位,整个农村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工作怎么抓?从哪里突破?是县委、县政府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及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我县党建工作实际,我们感到“三级联创”是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工作的一个很好载体,可以利用党的组织优势来有机整合农村的各种优势资源,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联共建的小康建设格局。为此,我们提出了“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的新思路,先后选择了36个发展比较均衡、势头比较强劲的村举办试点,通过短期的努力,这些村的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发生了很大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我们感到,小康新村建设实际上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更加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前期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形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具有谷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探索工作新机制,构建联合共建的新格局 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协调的新机制,保证方向不偏、步子不乱、效果明显。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三级联创”这个好抓手,最大限度地整合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联合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我们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党委领导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县委较好地发挥了把方向、定战略、谋全局的关键作用,敏锐地把握了“三农”工作的趋势和中央政策走向,确立了“深化三级联创、共建小康新村”的总抓手。同时,坚持用统筹的理念、整合的办法,整合群众力量、整合社会力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运用县、乡、村“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联责、联评、联考,形成“三级联创”的大合唱。为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县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工作措施。各级乡镇委和村级党组织也把这项工作作为主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亲自抓,负总责,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各级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执行者,必须担起建设责任。我县县乡各级政府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新的职能要求,坚持主导而不包办。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成机构调整与人员分流、党政干部交叉任职、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农村新型服务体系构建等改革任务为破解“三农”问题扫除体制障碍。另一方面,用活用好用足政策,对小康新村建设实行领导力量倾斜、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并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问题入手,扎实抓好农村路、水、电、医、教等关系民生的问题,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有力地推动了小康新村的建设。三是坚持农民主体。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当然主体。实践中,我们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较好地处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部门帮扶与农民主动”两大关系。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才有生命力;也只有农民积极参与,才会珍惜新农村建设成果。为此,在全县大力开展参与式活动,围绕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本领,组织和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在参与中成为致富能手;围绕增强农民集体荣誉感,引导和组织农民广泛参与修路、建桥等公益事业,教育农民珍惜劳动成果,共建美好家园,三年来农民在文明新村建设中共投入劳力超过40万个,投资过亿元,占全县总投入的70%以上;围绕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开展“环保小卫士”、“十佳生态文明户”评选活动,以及“文明单位”、“文明路街”、“文明村庄”创建活动。广大农民在参与中学习文明常识,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四是坚持部门帮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有关部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能够更好地贴近基层、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我们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力所能及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三年来,全县先后有67个县直单位与6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3080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实行“一帮
一、手拉手”活动。他们在参与中既深受教育,又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五是坚持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外援。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阔的农村市场已经深深吸引了大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企业家们的注意力。很多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有识之士常思衣锦还乡回报故土,他们的思乡之情、爱乡之心将是新农村建设不可低估的新生力量。同时,小康新村的建设,提升了谷城形象,增强了家乡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我们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回乡经济”,全县已有近万人回乡创业,累计投资3亿多元,兴办各类经济实体30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回乡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五山镇堰河村围绕茶叶做文章,以拍摄电影《茶色生香》为载体,与石酒集团、品牌摩托专卖店等企业达成共识,村出资源、企业出钱、农民参与,在农村演绎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成功典范。
三、抓住建设新任务,打造生态良好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第一,突出生态特色,确定新农村建设方向。
注重生态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是农村的“底色”。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是新农村。因此,我们无论在规划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把注重生态、保护生态放在优先位置。
一是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用规划来规范建设行为,用规划来克服短期行为,用规划来促使干部有所作为。我们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定位为生态文明新村,规划中始终把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做到打基础、管长远,不搞短期行为,不搞一任政绩,而是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不搞“花瓶”工程。按照上述原则,我们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逐村勘测,综合评审。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人员到四川、河北、安徽、江西等地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分类制定了各试点村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二是确定符合实际的建设内容。从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需要的问题入手,制定了“八有五通三无”的建设内容,“八有”即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集体,有一个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有一个标准的村级卫生室,有完善配套的住房和庭院,家家都有稳定的收入,有完善配套的文化阵地和购物场所,有科学致富的明白人;“五通”即文明新村要达到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三无”即无适龄儿童辍学、无计划外生育、无治安刑事案件。实践证明,这些工作内容农民群众一听就懂,个个需要,人人拥护,政府投资又不大,各部门也能承受,深受农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组织的欢迎,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三是探索符合实际的建设路子。我们对国家、省、市、县扶持农村建设的各类项目和资金,以及县直部门的帮扶和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进行整合,集中安排,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三年来,全县共争取落实各类政策外支农建设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都采取以奖代扶的方式,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今年县级财政新农村建设投入超过400万元。同时,100多个县直部门分别包一个村民小组,开展“帮资金、帮项目、帮技术”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二,突出产业特色,打牢新农村建设基础。
一是要创新发展理念。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发展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的方向,工业上突出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就业高的产业,坚决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坚决摒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发展模式,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向经济开发区集中;农业上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以生态化、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取向,不断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基础设施、生产手段、技术标准、经营组织、投入机制、人才队伍和保障制度,加快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业上以生态旅游为龙头,高度重视并切实保护好山水资源,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谷城建成鄂西北最佳宜居城市。这些发展理念的确立,既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又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要选准发展模式。我们结合资源条件、经济现状,逐村论证,确立了符合本村发展的项目和产业,全县主要探索出工业主导、粮油生产、畜禽养殖、商贸服务、生态旅游、城郊开发等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五山镇堰河村依托优美的山水资源,聘请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专家教授实地勘察设计规划,按照生态旅游型发展思路,建起了天艺茶庄和凤凰山寨,开发了“农家乐”系列旅游项目,前往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态旅游已成为堰河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家乐”旅游收入由三年前的“零”猛增到去年的1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石花镇平川村依托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工业强村的路子,目前全村企业已发展到18家,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过百万元,大部分村民也变成职工,年收入超过7000元,成为全县工业化兴村的一面旗帜。
三是要壮大特色产业。我们坚持以特兴农、以特增效、以特富民,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茶叶、蔬菜、花椒、制种、养殖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公司64家,网络农户7.8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8%,大大拓宽了农民群众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五山镇已成为鄂西北著名的“茶叶之乡”,拥有茶叶面积2.5万亩,全镇农民增收的70%、村级积累增长的80%、乡镇财政收入增长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石花镇小坦山村80%的耕地用于发展苗木花卉,80%的群众从事苗木花卉产业,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苗木花卉,全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20多家,该村正在向着“鄂西北苗木花卉第一村”迈进。同时,把发展“打工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县在外务工人员10万人,去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13元,占纯收入的45.5%。
第三,突出环境整治,提升新农村建设品位。
重点是建设生态家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以“一建四改”(建沼气、改灶、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将沼气池建设作为切入点,把改灶、改水、改厕、改圈与之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环境面貌,自然地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节约了农民燃料支出,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目前已形成了猪——沼——茶、猪——沼——菜、猪——沼——鱼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大多数家庭做到了室内清洁整齐、厕所干净卫生,并实现了柴草归院、垃圾归点、禽畜归圈。五山镇堰河村率先开展了连许多城市都难以做到的垃圾分类、集中处理,他们将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类,由农户初级分类,再由村竞标确定的保洁员进行分类收集,干垃圾回收销售;湿垃圾或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或利用蚯蚓处理变成有机肥回归土地;有害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取得成功,昭示着群众观念的变化,带来生态环境的极大改观。今年,他们又开始尝试运用无动力地埋式中水处理方式,利用活性菌自然繁殖处理污水,解决了“污水不入河”的问题。以往的农村,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破旧屋,垃圾漫天飞,鸡猪到处跑;通过这些年的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村外干干净净、亮亮堂堂、清清爽爽。用当地农民的话说:沼气建设,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抓住新农村建设根本。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我们谷城农村整体还处于温饱阶段,绝大多数群众需求还只是停留在较低层次。我们建设新农村,强调以人为本,牢牢把握了这一点,时刻关注大多数农民的现实需要,从农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如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民生的基础性问题,既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又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今年重点在农村开展事关民生的十六项工作,即“十个全覆盖”和“六个一百”工程。“十个全覆盖”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农村道路全部实现通达、通畅;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全面启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部有办公场所;农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养老保险全部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学杂费全免;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部解决“三难”,实现“五有”;新农村建设在全县全面推开;农村全面开展垃圾清运、保洁。“六个一百”即培训百名新型村官、培养百名优秀乡村医生、培养百名农村土专家、培养百名农村学科带头教师、培养百名返乡创业明星、建立百所“留守孩子”家园,促进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在群众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基本需要逐步得到满足后,我们又引导他们向较高的层次迈进,重点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农村文化。县财政已累计净投入培训资金120万元,采取高校深造、办班培训、出国研修、打工锻炼等多种形式,培养乡土专业人才560多人,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一大批新型农民正在涌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今年我们把干部工作的重点转到注重人才培养上,加快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培养造就100名较高层次的专家型人才、1000名中等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10000名初等层次的农村乡土人才和技工人才,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结构。为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我们按照每村2-3个文化中心户的标准,投入100多万元,建立农村文化中心户270个,采取文明单位、县直部门、驻村单位帮扶等形式,为文化中心户配备了充足的报刊图书、音像资料和文体器材,为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可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需要经过几十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上百年的艰苦努力。韩国的“新村运动”从1970年开始,已干了36年;山东南张楼村和德国合作进行了“巴伐利亚试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已干了15年,也没有宣布试验结束。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新农村建设都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吹糠见米,一蹴而就。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心比较热,头比较冷”,坚决摒弃“运动式”、“跃进式”的心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充满激情,积极推动,又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把新农村建设仅仅理解为拆旧房、盖新房等等,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方面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加重农民负担,甚至可能增加新的债务;同时,没有经济实力作支撑,即使一时帮助建设起来,也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盆景”,不会持续多久,农民也会丧失积极性。我县的堰河、田河、小坦山、平川等村新农村建设有些雏形,无不得益于有较为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让农民“住着新房愁生计”绝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把文明习惯融入到百姓生活,才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终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农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建设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韩国“新村运动”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委和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要切实负起领导、主导、引导的责任。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教育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同时,还要注重运用统筹的理念、整合的办法,整合资金投入,整合群众力量,整合社会力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四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选准一个好的切入点,做到单项突破,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但由于农村的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想在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是很不现实的,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选准一个好的切入点,做到单项突破,整体推进。要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愿意参与、最容易见效的具体问题入手,像村庄整治,一建四改,像解决农村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在短期内让农民看到实际效果。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是所有农村的共同任务,贫困村不改变面貌,就谈不上建设新农村。我们不要把新农村建设误解为少数样板单位的事情,它是整个农村的一个纲,整个农村工作的一个方向,一定要注重整体推进。
五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只有规划好,才可能建设好,实现既定目标。规划要统筹制定,县、乡、村通盘考虑,相互衔接,相得益彰,既有条件好的新村规划,又有贫困村的“脱贫”计划,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就一个点而言,既要有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的规划,还有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规划,有水、电、路、医、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规划要由领导干部组织,但必须有专家的指导,特别是要有群众的广泛参与。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农民群众明白道路修在哪里,中心文化户在哪里,村卫生室在哪里,村民休闲娱乐的中心区域在哪里,哪里搞供排水,哪里搞绿化,哪里搞垃圾处理,哪里盖房子,哪里建猪圈,哪里建沼气池。落实规划要循序渐进,今年农民愿意做几件事就做几件事,今年村里有能力干几件就干几件,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举债建设。
六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抽出主要精力抓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把关定向、示范带动和督促指导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要实干在前,吃苦在前,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共建美好家园。
四、“十一五”时期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打算
“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期。我们将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牢固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具有谷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今年开始,全县所有的村都从不同内容上开展新农村建设,到“十一五”末,全县农村生产要有新发展,生活要有新提高,文明要有新进步,村容村貌要有新气象,民主管理要有新机制,所有的农民都能享受到部分建设成果,三分之一的村初步具备新农村雏形,整个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中西部前列。围绕这些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抓好五项工作重点:
一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我们将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段”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茶叶、蔬菜、花椒、制种、养殖五大产业,走以粮稳农、以特兴农、科技增效、产业富民的路子,到“十一五”末,全县生态农业产值超过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超过5000元。同时,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思路,把工作重点由劳务输出转到发展“回乡经济”上来。
二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交通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通达、通畅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循环网络,到“十一五”末,全县90%以上的通村公路建成水泥(油)路,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以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水利、电力和能源建设,每年推进1万农户实施“一建四改”整治工程,到“十一五”末,全县70%左右的农户完成庭院改造,解决所有居民安全饮水问题,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以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完成全部自然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三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建立保障有力的社会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科教创新,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县市前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山区、农村学生尽可能多地享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待遇。围绕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围绕建立健全新型农村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深化乡镇综合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大县。
五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先进性。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意识,坚持党管人才与市场调节人才相结合,重点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企业家队伍、科技和乡土人才队伍,建立人才为我所用、人才储备丰厚、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农村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
总之,我们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如何打造一个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如何有效繁荣农村文化,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在基层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去实践,去探索。我讲的就是这些,不到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正。作者系湖北省谷城县委书记李传寨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体会(市委书记)
文章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体会(市委书记)
__是湘__一个传统农业市,有着6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
关系”:
一、正确处理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的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现代农业作为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农民作为保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又努力造就现代农民。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一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从2001年开始,大力实施“五个百万亩工程”,努力壮大十大龙型产业。到2005年,全市工人牧草和饲料粮、速生丰产杨树、优质果林、高效养殖水面、优质蔬菜分别发展到105万亩、170万亩、117万亩、110万亩和130万亩,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的特色基地。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1家,其中上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产值达到170多亿元。加快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2家,拥有会员14万户,带动农户38万户。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83万亩,拥有农村各类农村经济大户10000多户。三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开发农产品品牌。全市已注册农产品品牌258个,其中获农业部“绿标”的58个,获国际有机食品认证的5个。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了以22家市级种苗基地为重点的良种扩繁体系。引进、研发了奶牛胚胎移植、生物柴油提取、超泰米开发等科技含量很高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拥有农业技术人才9600多人。
在培育现代农民方面:一是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市拥有各类农民教育培训机构1000多个。二是加强培训。先后实施开展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民高校、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阵地,大力开展“一技一训”、“一业一训”。每年培训农民达10万人以上。三是促进转移。以农村青壮年为重点,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积极发展培训与输出联合体。去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13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
二、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
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为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起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从今年起,市里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市)和市直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发挥政府在建设投资上的主导作用。积极调整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加财政支农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着力构建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多元化投入格局。近年来,市里累计安排农业专项引导资金3000多万元。今年,市里又筹资1000万元成立了支农贷款担保公司,主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分工负责、各计其功、各计其帐”的总体思路,用统筹的理念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整合支农项目和资金,坚持力量统一摆布,资金统一调度,项目统一审批。三是发挥政府在制定政策上的主导作用。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市直部门单位联建新农村示范村方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细则》等四个操作性文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理应唱主角。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把农民的主体作用具体化,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一是积极进行引导。通过政策宣传、干部引导、措施激励等途径,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情。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对一些小型水利、道路建设项目,组织群众以“一事一议”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市财政每年安排了4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投”专项资金。二是坚持还权于民。大部分村都成立了新农村农民理事会,采取“一事一理”、“一理多事”等形式,由农民直接选举自己的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监督和管理,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坚持“建不建、建多少、怎样建”都由群众说了算,彻底改变了过去
政府的包办式做法。鼎城区谢家铺乡的公王庙村、丁家港乡的杨公庵村、石公桥镇的覃家岗村等14个村,依靠农民理事会制度,采取多渠道筹资、义务投工投劳等方式,实现了100的组和80的农户通水泥路的目标。三是维护合法权益。从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大农民维权力度,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
设制度和产权制度。
三、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必须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硬件”和“软件”同步建设。
在硬件建设上,我们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乡村公路建设。认真实施“通畅工程”,“十五”期间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2亿元,新建或改造农村公路3300多公里,基本实现县到乡镇通水泥路或沥青路,99的村通公路。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近几年来,疏通农田灌溉渠道1万公里,其中硬化渠道3000公里,排灌渠道通畅率达到90以上,并解决了4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启动了农村三期电网改造,逐步实行了城乡同网同价。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新建沼气池10万口。四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防护林、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全面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厨”“三清三改”活动。对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起了污染水净化池和农村垃圾中转站(场)。
在“软件”建设上,我们着眼于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帮困助学力度。近四年投资2.86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8万平方米,去年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免除了13万多名贫困学生的课本费和杂费。完善医疗保障。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去年投资4200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28所。全面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了以城乡低保、灾害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慈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主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了“关注民生解十难”工作。去年,全市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改扩建敬老院24所,帮助1100户农村特困无房户修建了“爱心房”。二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地下“六合彩”等违法赌博活动。三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先后推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等五大改革,为建设新农村扫除了各种体制性的障碍因素。
四、正确处理整体规划与区域特色的关系。
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我们坚持以县为主、乡镇协助、村为基础、规划部门指导,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是立足长远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二是立足当前抓规划。坚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三是统筹兼顾抓规划。做到了既从工作上规划,也从建设上规划;既从经济发展上规划,也从社会事业上规划;既从“硬件”建设上规划,也从“软件”建设上规划;既从村镇整体上规划,也从农户单元上规划。
在制定和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区域特色,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厉行节约、便于生产、利于生活”的原则,坚持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尊重各地的传统、风俗和习惯,不搞一个样、一刀切。在具体操作上,始终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平湖区规划注重与改水、改厕、改圈、改浴相结合;山丘区注重与庭园建设相结合;城郊区注重与城市辐射功能延伸相结合;所有规划注重与群众和专家意见相结合。
五、正确处理办点示范和全面推进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办点示范,不断强化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了“115”示范帮扶工程,即建设10个重点村,100个示范村,500个帮扶村。每个示范村明确1名市或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其中重点村由市级领导定点联系,同时从市县乡各选派1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责任包干到后盾单位及部门。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围绕“树立共产党员新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在全市开展了“党员当模范,定岗六带头”实践活动,设置学习知识岗、发展致富岗、维护稳定岗、落实任务岗、倡导新风岗、参与管理岗,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建设新农村,仅仅办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注重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共建作用。采取政策激励、要素运作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社会知名人士、大学生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通过工商企业结对帮村、市县部门结对联村、在外人员结对扶村,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扎实推进、全面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体会(市委书记)》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与体会(市委书记)。
第五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据
(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现机制,国家的繁荣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它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的动力。
(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今天竞争优势必须来自于创新并迅速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商品化、产业化,以使其竞争对手的技术改造难以跟上它们的创新。
(三)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按照以往的发展方式,现代化建设向纵深阶段推进遇到新的“瓶颈”。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随着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失去。中国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比较低,供需结构存在问题。环境状况难以持续。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在战略上逐步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十七大报告强调,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把创新战略作为中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自主创新的战略投资需要超前部署。关键领域的技术跨越,是后进国家或地区赶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途径。
(二)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互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要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竞争优势,抢占高技术产业链中的某些制高点。
(三)经济转型期可投入主体形成三级布局。国家在战略层面上选择重大方向如生物技术、军事航空、引领未来的基础研究等进行投入;行业和区域选择对行业和区域战略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重点投入;企业特别是大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发展进行研发投入。
(四)实行行政与研究系统双轨制,加快制度供给,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体制和机制具有特殊意义。加快创新要素市场的建设,如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建立有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机制。
(五)政府发挥战略导向、服务和协调功能,抓紧完善政策体系。我们在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有关创新的指标进行专门性研究。我国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文化与教育政策、人才政策都要根据创新战略的要求完善和创新。
(六)教育领先,人才为上,长远布局。创新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发展。发展科学和建设人才队伍需要创新型的高等教育、创新型的教育机制,需要创新型的教育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