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1:4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第一篇: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黄玉剑

新形势下的农村卫生事业怎样发展?农民就医难问题如何解决?这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自2007年以来,江西省樟树市大力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工程,把加强村级卫生所达标建设作为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首要任务来抓,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61.5万元,新建村卫生所52所、改建或扩建村卫生所183所,总建筑面积18906平方米,“一村一所”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村级卫生所建设。二是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村级卫生所的营业面积、从业人员、经营状况等情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汇总分析,制定出台《樟树市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照“一村一所”的总体要求,明确村级卫生所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建设标准、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等。三是落实建设责任。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农村卫生所达标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业务指导责任人,建立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机制。同时,采取卫生系统领导和部门分片包抓的办法,落实包抓责任,一包到底。对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和质量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整合资源,确保建设质量到位。按照“健全网络、提高标准、完善功能、便民利民”的总体思路,结合各地实际,采取联办、挂靠、乡镇卫生院下派等方式开展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建设,突出解决村级卫生所存在的标准低、技术水平不高和功能不全的问题。具体做到“六个优先”、“三个结合”;严格“一个标准”。“六个优先”,即:开展新农合工作的优先,按标准新建村卫生所的优先,乡村

医生集体办医的优先,乡镇、街道、村委和乡村医生积极性高的优先,村委会提供房屋的优先,获“农民满意村卫生所”的优先。“三个结合”,即: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村级卫生所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对卫生所进行合并、改建、扩建或新建。二是与政策优惠相结合。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推进农村卫生所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村级卫生所建设无偿提供土地,有关部门免费办理相关手续。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樟树市在实践中探索出由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或村委会、乡村医生出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三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对村级卫生所建设达标的,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严格“一个标准”,即: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村级卫生所的建筑、设备装备、功能设置等标准,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开,实现统一设置、统一标志、统一服务行为、统一药械配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注重实效,确保后续管理到位。在村级卫生所硬件设施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樟树市认真贯彻执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加强乡村医生的从业管理,规范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要求做到“五有”:看病有登记、开药有处方、收费有票据、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为提升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樟树市坚持“三管齐下”,即: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招募同时实施,对所有乡村医生进行规范培训。一方面,采取与卫生院校联合办学,开展在职学历教育工作,使村卫生所卫技人员全部达到从医资格;另一方面,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学习相关知识,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入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一律否决。此外,还面向社会招聘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充实到村卫生所,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

经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村卫生所后,樟树市农村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热情,参合率达95.5%,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价廉、质优、便捷的医疗

服务。樟树市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得到省、宜春市的充分肯定,之所以取得一定成绩,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把握了“三个坚持”:

1、坚持把农村卫生所建设作为改善农民就医条件的重要抓手,把政府主导作为建设的关键。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而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底”的村级卫生所,长期以来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不高,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樟树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要改变农村卫生状况,必须首先抓好村级卫生所建设。在建设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责任驱动,努力破解村级卫生服务难题。

2、坚持调动一切有利于卫生所建设的积极因素,把群众参与贯穿建设的始终。村级卫生所建设点多面广,在现阶段,要实现“一村一所”,仅靠政府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要以多渠道筹措资金作为补充。樟树市在村级卫生所建设中,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调动一切有利于卫生所建设的因素,尤其是激发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务人员参与的热情,共吸纳个人筹资794.5万元,占建设资金的74.8%,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如,樟树市洋湖乡荷园村卫生所,投入建设资金30万元,其中从业人员筹资10万元,建成一座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大楼,建设标准达到全市一流。

3、坚持一切有利于群众、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把为民便民作为建设的根本。村级卫生所是距离农民最近的卫生服务点,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便民利民是村级卫生所建设的根本目标。樟树市在村级卫生所建设中,处处体现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在选址上,以方便群众、便于管理为原则,将新建或改扩建村卫生所选择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的地方。为有效控制药费和医疗费用,樟树市对药品进行统一招标采购和配送;为杜绝大处方,规定村卫生所每次处方平均价格扣除减免后不能超过20元,而且须由病人签字按手印方可,否则将对医生进行严肃查处。在资金筹集方面,明

确规定不得向村民集资,不得以任何名义要求村民出物和出义务工,真正使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成为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作者系中共江西省樟树市委书记、市长

第二篇:标准化建设体会感想

推行标准化建设 促谷竹高速公路先行跨越

首先我们要区分清楚两个概念,即“标准工程体系”和“标准工程”。“标准工程”是指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化,它仅局限对工程本身的管理,没有涉及工程施工管理以外的其他部门和人员。做好标准工程,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的形象、工程的质量、工程的服务等,但只局限于工程本身变得更规范、标准。然而,“标准工程体系”与“标准工程”是完全不同的,它不论是从字面上理解,还是从实质内容上理解,都表明它是追求工程管理以及相配套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的一个系统。而且,它的标准化不仅仅是简单对各项工作制定出细致的工作标准,还包括了为了落实这些工作标准而研发出来的一系列管理工具。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只做了标准工程,没有学会标准工程体系,那就相当于“照猫画虎”,只学了皮毛,而没有掌握精髓,体系整体移植实施的部分并没有领会。而且,看似捷径的“标准工程”最终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严重的伤害。正如我们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诸如图纸问题、报价问题、材料问题、工程款收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标准工程的实施,它们会造成公司内部矛盾,提高工程管理成本,打击并懈怠员工执行标准工程的积极性,所以说,只抓工程管理,而没有配套的全员管理是无法实现标准工程的,也就无法突破。

其次,我要与大家说说如何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标准工程。标准工程的事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去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改革,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盲目地、管理面过宽地、过于急躁地实施标准工程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标准工程从表面上看是“形象工程”,似乎把重点全集中在了表面工作上。但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你真的那样认为了,那就注定你不能成功。下面我就概括地介绍一下第一期标准工程实施的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重点工作。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以公司领导人为首的思想革命和管理体系改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完成公司领导人和公司骨干对标准工程体系的深刻领会,转变工作思路,重新组建公司组织架构,建立、完善标准工程实施所需的职能部门,为标准工程的导入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是标准工程导入阶段。这个阶段是以公司的骨干与关键岗位为核心的培训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完成思想导入、制度导入、工具导入、报价调整、工队准备等工作,为开展标准工程做好准备工作。第三阶段是标准工程实施的初级阶段(样板工地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工程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工程形象打造阶段。为全面、深入地实施标准工程做好准备。第四阶段是深入实施标准工程阶段(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以推广为核心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完成两方面的推广工作:其一是标准工程在所有工地为下一期标准工程体系提升做好准备。

最后,我要和大家说的就是要重视全员行动,整合资源,统一声音、统一行动、统一标准,全面配合实施标准工程。标准工程只是标准工程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能错误地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工程部身上,一味的向工程管理要成绩。实际上,我们要做好标准工程,必须全员行动,把与工程有关的所有工作都抓起来,为标准工程的实施开路。例如:我们要解决好设计师的图纸问题,预算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我们要解决好工程管理的奖惩问题,使工队的利益目标与公司利益目标趋同,更好的激发工人实施标准工程的动力等等。总之,标准工程的实施不是工程部一个部门的事,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解决矛盾与问题,促使标准工程的价值提升。我们就必须把行动、声音和标准统一到“阔达标准工程,一看就不同”上,把“看”发挥到极致,我们才会获得成功。

以上是我对标准工程实施案例分析的几点补充说明,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与我多多沟通,我们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携手步入标准工程给我们带来的辉煌时代!

第三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文号:赣府发〔2009〕12号发文日期: 2009年04月30日

------------------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以标准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标准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国际贸易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形势下推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抓项目”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要保障。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标准总体水平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原则。以发展经济、壮大产业、应对挑战为目的,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宏观指导和协调监督,充分调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参与标准化工作,营造标准化工作良好环境。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引导原则。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产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企业在技术标准研制中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开展标准化工作。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产业抗冲击力,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国际接轨原则。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的产品,促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全面提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我省标准化工作要实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为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实施体系;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研制先进标准、采用先进标准的优势企业群体;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实现我省标准总体水平的跨越

式发展,成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具体目标是:

到2010年,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0个以上,在制定国际标准方面有所突破。到2015年,我省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的数量达20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0个以上,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个以上。到2010年,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个。

到2015年,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50个,培育国家、省级名牌农产品60个以上。到2010年,我省重点领域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85%以上,2015年达到90%以上。到2010年,每年培育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在一些传统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全面执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到2015年,形成全省比较完善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到2010年,新增地方标准200个左右。到2015年,地方标准达到1000个左右。到2010年,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生物安全、食源性重大传染病控制、疾病控制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到2015年,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保障标准体系。

三、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大地方标准制定力度,以信息化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为重点,积极组织制定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地方标准。加强企业标准管理,规范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特别是食品标准备案工作,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实行标准备案人员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企业产品标准水平。加强食品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切实加强食品标准研究工作,尤其要做好食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方法标准的研制,不断提高对不法分子坑害消费者行为的应对、查处能力。

(二)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把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采标工作重点。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在新建项目、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支持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三)积极开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推动我省优势企业申请组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为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形成龙头企业积极跟踪和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机制,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快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建立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机电、应用软件和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标准与专利技术结合,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在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标准制订、品牌创建方面推出一批成果,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推向国际,带动具有我国核心技术标准的产业形成和发展。

(五)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引导工业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系列国家标准要求,继续大力推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等标准化工作有效形式,全面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及食品生产企业、高危行业企业、省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六)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建立完善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按标准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牌农产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带头辐射效应,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探索培育“标准化农产品”品牌途径,发展精品农业,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七)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坚持把标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服务业,在服务业开展标准化活动,以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推动服务标准的实施为手段,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重点选择旅游、社区管理、餐饮、美容美发等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加快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我省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用标准化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优秀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

(八)加快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加快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的转化,集中研发和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尤其要以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光伏、建材等耗能、耗水行业企业为重点,抓好高消耗行业能耗、水耗定额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使其成为加强资源监管、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评估重大工程立项、指导重大项目引进、规范企业用能行为、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的重要技术依据。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循环经济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污染源治理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

(九)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商务、质监、科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我省重点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信息库,搭建贸易技术壁垒、动物与植物卫生措施(WTO/TBT—SPS)预警服务平台,对产品主要出口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市场准入等情况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建立符合产业自身特点的统一权威标准信息数据库,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企业主动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提供支持。根据我省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及特点,建立快速反应的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体系,加强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信息采集,面向社会提供最新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信息,规避贸易技术壁垒的风险。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标准化战略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坚持把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全力推动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成立江西省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由分管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副省长担任组长,宣传、发改、财政、国资、工信、科技、交通、农业、林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供销、质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质监部门主要负责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宣传部门要牵头做好标准化战略的宣传工作。发改、财政、国资、工信、科技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发展规划、资金支持和科技奖励等激励政策得到落实。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大力推动我省农业标准的实施。交通、文化、旅游、商务、环保、卫生、供销等部门,要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工作。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省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指定有关机构负责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实施。

(二)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标准化工作投入。各级政府要制定标准化资金支持补助政策,地方标准制定要有专项资金保障。重点扶持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项目。对承担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的单位,承担筹建国际、国家及江西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单位,承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重点科研项目的单位,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企业等予以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标准化工作。

(三)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构建以质监、科技、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实施标准化继续教育工程,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有关大专院校要积极探索标准化在校教育,开设标准化课程,条件具备的可设立标准化专业。通过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吸收和培养一大批标准化人才,从中选出并建立江西省标准化专家人才库。鼓励标准化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培养更多的国际标准化专家。

(四)建立标准化战略的协调和激励机制。建立科技部门和标准化管理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研制。承担重大产业研发项目和创新产品项目的单位要把标准制定和科技项目研究同步进行,加快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向标准转化进程,并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要将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成果纳入省级科技进步奖励范围,将各级标准列入省科技进步奖评定范围,标准文本正式批准发布后,视同同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发展规划和计划,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项目,优先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等计划。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审查,优先选择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产品或项目。对在标准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加强责任落实。省政府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标准化战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意见》的要求,提出本地、本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具体方案。省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和细则,加强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的考核。

(六)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园(景)区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刊、专栏、专题,普及标准化知识。对在标准化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企业要加强宣传,以点带面,引导企业走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效益型道路。组织好“世界标准日”、“科普日”、“科技周”等重大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加快标准化示范县建设,推动县域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工业园区、示范景区建设,在区内全面有效推进标准化工作。

第四篇:村卫生所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村级卫生所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为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水平,xx县坚持以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深化改革、加大投入为主要内容,以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建立适应我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广大群众健康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村级卫生所服务能力和农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具体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村级卫生所建设。二是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村级卫生所的执业面积、从业人员、经营状况等情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汇总分析,制定出台《xx县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照“一村一所”的原则和“规范设置、规范建设、规范职责、规范管理”的要求,采取政府组织、财政支持、乡镇扶持、村医共建的办法,强化村卫生所建设,消除了我县行政村卫生所空白点,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农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三是落实建设责任。与各乡镇签订村卫生所达标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业务指导责任人,建立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机制。同时,采取卫生系统领导和部门分片包抓的办法,落实包抓责任,一包到底。对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和质量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有效整合资源,确保建设质量到位

按照“健全网络、提高标准、完善功能、便民利民”的总体思路,结合各地实际,采取联办、挂靠、乡镇卫生院下派等方式开展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建设,突出解决村级卫生所存在的标准低、技术 1

水平不高和功能不全的问题。将村级卫生所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因地制宜,对卫生所进行合并、改建、扩建或新建。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推进农村卫生所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村级卫生所建设无偿提供土地,有关部门免费办理相关手续。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xx县在实践中探索出由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或村委会、乡村医生出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目前,全县xx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级卫生所。

三、坚持注重实效,确保后续管理到位

坚持严格准入,规范管理,制定了《xx县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和《xx县村卫生所考核标准》,明确了村医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了村卫生所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村卫生所设置标准,并按照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xx名符合条件的村医进行了考核聘任。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县要求村卫生所各项规章制度统一上墙,各项记录统一成册,医疗文书统一规范,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疫情信息报告、卫生监督管理、妇幼保健服务、一般医疗等工作职责。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进行管理和指导,并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分散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村卫生所进行分档奖惩,充分调动了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服务功能到位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提高村卫生所建设标准,xx年,我县投入资金xx万元建设了xx个高标准村卫生所,为每个卫生所统一购置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高压灭菌和冷藏包等设备,统一安装宽带、视频,统一制作展示板、宣传板,统一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统一进行培训,并借助网络开展了县、乡、村网上远程会诊,提高了乡村疾病预防诊治能力。xx年,县政府投资xx万余元为xx

个行政村卫生所购置医疗器械和设备。为提升村级卫生所从业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xx县坚持“两管齐下”,即:人才培养、人才输送同时实施,对所有乡村医生进行规范培训。一方面,采取输送到卫生院校开展在职学历教育,使村卫生所人员全部达到从医资格;另一方面,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学习相关知识,xx年举办了乡村医生培训班x次,培训xx余人次,有效提高了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

五、出台政策措施,确保工作热情到位

为了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基层医疗服务功能,我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卫生工作,并就如何通过相关政策调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积极性进行了深入探索。xx年,我县先后制定下发了《xx县关于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xx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xx县关于乡村医生享受防保津贴补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将县财政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标准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并为考核合格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防保补助资金,进一步强化了乡村医务人员工作经费保障,增强了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乡村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意识进一步提升。

第五篇: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党支部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才能朝气蓬勃,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执政党的作用。如何抓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近年来,质监系统从市级到区级两级党建部门对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作了调研思考,并对工作作了初步的总结和探索。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党的建设科学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必须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实质上就是党建工作高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党支部是党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党内各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党支部来完成。因此,从党支部入手,导入ISO9000体系管理理念,探索建立标准化建设,抓基层,打基础,是推进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最具基础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步。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党支部工作能力,能达到点上突破,面上提升,整体提高的效果。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发挥先锋堡垒作用的有力手段。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也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对党支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每个党支部,使每个党支部成为政治坚定、团结有力、担当尽责、群众信任的过硬支部。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党建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在需要。党支部建设与标准化管理在目标要求、管理方法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党支部很多经常性工作本身程序性要求非常严谨,比如:“三会一课”、党支部换届选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等,这些工作在程序执行上、规范化建设上的进一步要求,实质上就是标准化的要求。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党建工作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2004年,质监部门建立并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利用标准化的方法,规范业务工作,完善工作记录,加强全过程监控,实现持续改进。总结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理念和方法,从体系结构看,主要体现在“岗责明晰、目标引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从具体操作看,主要体现在“写我所思、做我所写、记我所做、改我所错”;从思想观念看,主要体现在“预防为主、自我监控、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如果基层党建工作能引入这一科学管理理念,吸收其科学内涵,借鉴其科学方法,无疑是党建工作高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最佳途径。

当前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我们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市、区委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功能健全,组织活动平台多样,日常工作活跃,能力素质逐步提升,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积极发挥,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工作的落实。但按照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考核情况看,发现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看。大多数党支部作用发挥很好或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党支部作用发挥一般,少部分同志认为党支部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认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部分党支部书记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办法不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能力不强、形象不好、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大部分党务干部都是业务骨干,承担繁重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业务工作和支部工作是“两张皮”,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二、从党员教育培训管理方面看。近几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人事变动较频繁,党务工作者相应变动较大,但长期以来我们党务工作者培训的渠道仅限于机关工委每年一次的集中培训,其他系统性的培训较少。新的党务工作者上岗后只能边干边学,常常因党务工作不熟悉,造成不必要的失误,类似发展党员没及时研究、“三会一课”不理解等等。当然类似这些政策规定都有,但较分散,查找不方便。

三、从党支部运行机制方面看。党支部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有的支部书记贯彻执行党建工作制度的意识不强,不能自觉地按制度办事,狠抓制度的落实,导致党支部工作缺乏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现有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有的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对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缺乏科学系统的量化分析,党建工作的绩效没有与业务工作考核挂钩,以及合理的业绩考核和激励等,致使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业务工作中没有得到确认。这是造成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因素。

四、从组织生活效果来看。组织生活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四个缺乏:一是缺乏号召力。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仅限于念报纸、读文件,对支部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关怀、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培树典型等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党员干部对组织信任度下降,号召力不强。二是缺乏吸引力。党的组织生活学习的内容没有新意,能够引起党员共鸣的党员教育方面的信息和材料太少。三是缺乏针对性。学习的内容不联系改革、发展的形势,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特别是不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大话、空话、套话较多。四是缺乏严肃性。从抽查的组织生活记录看,党员之间不能有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好人主义盛行,党员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愿意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组织生活会应付差事的多,认真学习的少;评功摆好的多,开展批评的少;假话凑数的多,开诚布公的少。

五、从中心工作结合上来看。结合中心工作开展的党内活动,在落实环节中,基层党支部不能利用载体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两层皮”现象。从落实情况看,有的党支部研究不深,制定的方案操作性不强,浮皮潦草,应付差事,各党支部推进质量和效果不均衡。

上述所列问题,归根到底是党支部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怎样干得好的问题,是每个党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问题,是党支部最起码应该做到的事。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支部职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从基础入手,强化党支部自身建设,确保党支部各项工作更加顺畅、更加规范、更加标准。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和具体做法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支部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要抓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班子优化,分工明确。建设一个标准化班子,这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省、市、区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配备班子;围绕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联系、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标准要求,建设班子。同时,选配优秀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做到能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工作结合起来,把思想统一起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抓典型、抓重点、抓经常、抓结合,抓出成效。党支部班子健全,结构优化,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合力。

二、完善制度,逐步落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首先必须把想做的写下来,形成可操作性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手册,作为直接指导具体工作的指导书,这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2012年,质监系统总结出台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南》,就是针对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通过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动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经过近几年的运作,《指南》在指导党支部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如支部书记换届,有制度在,工作的连贯性好,实现换届零衔接。

三、典型引路,示范铺开。为切实将支部标准化建设转化为党建工作的助推器,典型引路尤为重要。选择一个或多个支部作为试点,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后,再在全局铺开,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考核,把写在纸上的制度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

四、找准阵地,全面推进。一是营造一个标准化阵地,这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党员活动室是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进行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党组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干部职工、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场所。以“八有”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营造一个向上的环境、一个安全的环境、一个实干的环境。二是贯彻一套标准化流程,这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指南》从党员管理与组织发展、党支部换届常用文书写法与范例、党支部会议规范化记录要求及范例等3大方面,给出了40个范例规定,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督促落实,按照标准执行,强化了党支部建设基础。三是创造一份标准化家业,这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这也是对每个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人人都说党务工作是务虚工作,虚工实做是对党务工作者的考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规范管理,形成一整套长效机制,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达到以良好的精神做事,以优质的制度管事,从而为党支部工作赢得好名声,为后来人留下一份好家业。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是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实现基层组织规范管理的需要。新形势下,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站在推进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高度出发,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构建一套好机制、养成一种好作风、创造一份好业绩等“五好”党支部为目标。从组织机构建设、党支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经常性工作等方面入手,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在继承中探索,在指导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在规范中提升,力争打造一支“正步走”组织,打造一支“齐步走”队伍。

下载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樟树市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支行标准化网点建设体会(范文大全)

    洪江市农商行网点形象及标准化建设的体会 深渡支行 黄伟芝 营业网点是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针对商业银行进入全面战略转型期这一现状......

    江西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江西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西政报2006-14 赣府厅发„2006‟2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

    安全标准化内容与实施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安全标准化内容与实施一、安全标准化 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

    基层队站标准化建设实践与探索(合集5篇)

    基层队站标准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一、选题背景近年来,第一采油厂提出了建设一流站库、精品站库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鄚州采油作业区从打造一流采油站的目的出发,对如何开展......

    工务段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2稿

    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中心组学习交流 ——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自2013年路局开展标准化建设以来,段认真贯彻落实路局各项部署,结合实际,先后推进了月度考评、计划与完成、目......

    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的实践与思考 办税服务厅是国税机关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征纳双方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展现国税机关社会形象的“第一窗口”。今......

    加强标准化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标准化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阳泉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三部薛宇洁党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显示器”,是党的各级组织密切......

    关于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直接为纳税人办理日常税务事宜和提供纳税服务的主要场所,是税收执法、服务民生和展示国税形象的重要窗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