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行业文件控制规定
文件控制规定
WD/CX 1——04A
1、目的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
公司、项目部及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场所。
3、术语和定义
引用GB/T19001—2000idt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24001—1996 idt IS0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
4.1办公室主控本程序,并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管理公司颁发的管理类文件,组织、编制受控文件总清单。
4.2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的批准与发布。
4.3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方案的制定,负责组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核、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4.4公司质量技术处负责质量技术文件的控制和管理,编制技术文件清单。
4.5公司其它责任部门和项目部设专职或兼职文件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5、工作程序 5.1文件的分类
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
②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③管理体系程序文件;、④公司管理标准、公司技术标准;
⑤其它文件,包括管理性作业文件、技术性作业文件、记录样表等;
⑥外来文件。
5.1.1技术性作业文件包括:图纸标准规范、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方案及顾客提供的图样资料等。
5.1.2管理性作业文件包括:与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行政文
件、质量计划、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工程合同、设备管理资料、质量记录等。5.1.3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国家、行业管理与技术标准,上级下发的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顾客提供的文件等。5.2文件的状态
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需在文件上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注明分发号。过期和失效文件加盖“作废”印章。5.3文件的编号
①公司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编号按公文编号的形式编号,发文编号为单位代号、年份、序号;
②管理手册:质量手册编号为:WD/SC一**
如:WD/SC一04A
WD一代表第家口市旺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SC一代表手册
04一发布年份A一手册版本
⑧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号为:WD/CX*一**
如:WD/CX l一04A
WD一代表第家口市旺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代表程序文件
l一程序文件序号
04一发布年份
A一程序文件版本
④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编号为:WD/ZHCH-XX-,-**
WD一代表第家口市旺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ZHCH一代表支持性文件
XX代表编制部门名称
拼音字母缩写如
ZHJ代表质量技术处
*一文件序号
¨———代表发布年份
如
WD/ZHCH—ZHJ—01—04代表质量技术处04年编制的0l号支持性文件。5.4文件的编写、审核与批准 5.4.1体系文件的编写与审批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方针和目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各部门提出方针和目标草案,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草案的编制,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a)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编写,管理者代表对手册进行审核,总经理确认后批准发布。
b)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组成编写小组进行编写,由管理者代表批准。5.4.2技术性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a)公司内部文件由主管职能部门起草行文,总工程师审批;
b)上级下达的技术规定、文件需要转发的由主管部门起草行文,总工程师签发;
c)二类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由质量技术处批准,一类工程由总工程师批准。5.4.3管理性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管理性文件由职能部门负责编制,报主管领导审批。
5.6.4各部门每半年编制一次部门管理性、技术性有效文件清单,分别报办公室和质量技术处。质量技术处汇总后,每年编制一次公司技术性有效文件清单,报办公室。办公室汇总所有管理性和技术性有效文件后,编制公司有效文件总清单,一般每年发布一次。5.5文件的发放
5.5.1经批准的文件,由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按发放范围和分发号发放,文件领取人在“文件发放及领用记录表”上签字。受控文件填分发号:非受控文件的发放,不作标识。5.5.2文件破损需要更换时,更换部门或人员应将原破损文件交回原发放单位,发放单位按照文件的发放手续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件分发号。
5.5.3文件丢失需补发时,丢失单位或人员应向原发放单位说明原因,发放单位按文件的发放手续重新办理发放手续补发新文件。补发的新文件编制新的分发号。在原文件发放记录中注明原文件丢失作废。必要时将作废文件的分发号通知各部门,防止误用。5.6文件的更改与更新
5.6.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需要更改时,由总经理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讨论决定更新内容。并重新批准与发布,办公室对其进行换版更新。
5.6.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的更改。由单位或人员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注明更改内容、更改原因。由办公室收集整理,组织有关人员评审后。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到原文件持有单位或人员。各文件管理人员在原件上进行更改。5.6.3其他文件的更改,任何单位或人员可对现行体系文件提出更改意见,由文件归口管理部门调查、评审后,有必要更改时,由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填写“文件修改申请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到原文件持有单位,更改内容在原件更改。5.7文件的换版与作废
5.7.l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手册和程序遇到下列情况由总经理决定换版。
a)国家及上级政策、标准、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时,方针和目标、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已不适应;
b)体系运行中发生较大问题;
c)公司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发生重大变化。
5.7.2其它管理文件、技术文件经多次更改后,由各归口管理部门决定是否换版。5.8文件的作废
作废的文件由发放部门收回并销毁,需保留的资料加盖“作废”印章,与有效文件分别存放。5.9文件的管理
5.9.1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必须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5.9.2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要建立“受控文件清单”。
5.9.3受控文件未经允许,不得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人使用。如必要时,可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提供给公司以外人员使用。
5.9.4手册和程序文件不得随意复制和随意涂改。需要使用文件的人员应到文件发放部门办理领用手续,公司内不得使用复制文件,一经发现立即由文件管理人员收回销毁。5.9.5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借阅。5.10外来文件的控制
办公室负责外来文件的接收登记。在收到外来文件后,填写“收文处理专用纸”,并按文件来源渠道进行编号,并报请主管领导批阅,按批示办理。
6、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7.1文件发放及领用登记表 7.2文件修改申请表 7.3收文处理专用纸 7.4受控文件清单
需要更多的管理制度,请到vip.******
第二篇:建筑行业物资采购控制规定(本站推荐)
物资采购控制程序
WD/CX 8——04A
1、目的
通过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所采购的物资包括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更等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全范围施工生产中所需的物资包括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引用《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3.1根据使用的物资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将物资分为三类:
A类物资:包括钢材、水泥、商品砼及外加剂、防水材半:l、焊接材料及其它对工程
质量影响较大的材料,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B类物资:包括砖、砌块、瓦、砂、石、门窗、电缆、电线、各种构件、涂料、散
热器、水暖电管材/管件、装饰材料、工程设备等。
C类物资:除A类、B类以外的所有物资。
3.2物资供方:以合同或协议形式向建筑企业提供材料、半成品或I程设备及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公司或单位,是标准中供方的一种,它包括物资的生产厂家和中间商。
4、职责
4.1物资设备处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对物资供方的评选工作和对本程序运行的监督、检查以及负责对项目部上报的A类(劳保用品除外)和B类物资供方进行审查,批准合格物资供方名录。
4.2生产安全处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采购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3项目部负责c类物资及劳保用品的采夕沟及所有进场物资(包括顾客财产)的验收、送检、标识和保管、防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5、工作程序
5.1物资供方的选择和评价
5.1.l选择和评定物资供方
5.1.1.l进行评价前采用现场调查、搜集同行信息或提供证实材料的形式,调查物资供方的生产或供应能力、供货质量状况、供应的历史业绩信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金状况等,按公司所需物资的具体要求,评价物资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5.1.1.2评价物资供方的标准
根据采购合同或其它采购文件的要求,评价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合格的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物资供方的生产能力或供应能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b)必要时提供IS09001:2000或IS014001:1996或GB/1'28001—2001管理体系认证;
c)供方所供物资需要经过第三方检验的,要进行抽样复验,并提供检测报告、证明书、准用证、合格证及相关质量、环保、健康安全的证明文件:
d)供方应信誉良好,有合法的营业执照或所售产品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e)若是经销商,其贮存、运输能力应满足工程需要;
对于C类物资可不进行评价,以进货验证合格就可直接采购; 5.1.l.3对物资供方的选择与评价
项目部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对物资供方进行评价,填写“物资供方评价表”,将评价合格的供方报物资设备处批准后,列入“合格物资供方名册”。A类和
B类物资采购时,应选用 “合格物资供方名册”范围内的物资供方。当供方超出“名册”范围时,需按上述方法进行评价和审批,合格后方可采购。
5.1.1.4对合格物资供方每年重新评价一次,重新评价标准为:
a在供货中,其物资的质量、环保、健康安全要求经公司验证合格,在使用过程中状况稳定;
b在供货中,供方的履约情况能够满足采购要求。c若同一供方物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则由公司物资设备处从“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上删除且一年内不得选用。
d重新评价’合格的,继续列入“合格物资供方名册”,否则予以注销: 5.2采购信息
5.2.1项目部施工员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图预算和工程进度结合项目部材料员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采购。
5.2.2采购合同要合法有效、条款齐全,其内容包括:物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质量
标准、交货方式、交货时间、运输方式与责任、包装、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5.3采购计划的实施
5.3.1物资采购,由各项目部负责:劳保用品由物资设备处采购。物资采购要在“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中选择供方。
5.3.2所采购的钢材 水泥、防水材料、砼外 加剂、焊接材料 等要向物资供应商索要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5.3.3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要向供应商索要相关的安全证明文件。5.4采购物资的验证
5.4.1采购物资(包括顾客购·产)的检验和试验执行〈产品的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4.2如果公司或顾客需要在供方的现场对物资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刘‘验证的安排及物资的交付方式做出规定,项目部材料员和安全员应协同顾客依据有关质量标准及安全、规范或合同要求对物资进行严格的验证,并填写验证记录。
5.4.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包括顾客财产)经验收后,填写《物资进场验收记录表》(顾客财产单独记录)。
5.4.4公司在工程施工期间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物资进行防护:
a)标识:注意保护物资自身标识和有关检验:状态的记录(顾客财产要单独标识);
b)搬运:物资的搬运应根据物资性能特点及要求,配备必要的设施。采取适宜的措施,必要时规定操作方法,防止物资损坏、变质;
c)包装:所购物资需要时应进行适当的包装,设备类物资在安装使用前要保护好原有包装;
d)贮存:选择适宜的贮存场所,贮存条件应符合物资的要求,做到防火、防潮、防盗等要求,防止损坏变质(顾客财产要单独存放)。贮存物资在管理中做到数量、规格清楚准确,帐、卡、物相符,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质量状况,发现变质、损坏要及时标识并进行处置,同时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e)保护:在产品的整个形成和最终完交付过程中,所有物资、半成品都应采取妥善、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持续到产交付日期;对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和施工观场安全防护用品、设备要注意保管、保养和维护。5.5不合格的控制
发现采购材料不合格时,通知相关人员和物资设备处,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相关文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7、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7.1物资供方评价表 7.2合格物资供方名册 7.3物资供方重新评价表 7.4物资采购计划
7.5物资进货验证记录
需要更多的管理制度,请到vip.******
第三篇: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1)标准条款: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文件便于查找;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由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所有文保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2)理解要点: 文件控制包括对文件的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回收等,组织应制定文件化的程序,并依此进行文件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系统应包括所有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各类文件,如手册、程序、作业指导、操作规范、表单、环境法律法规文件等。组织所建立的文件管理程序,应对以下内容加以规定,并按此执行: ①应明确文件的存取位置和简便的文件查找方法。②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以确认其有效性和适应性。需修订的文件审批应由授权人员执行。—般由原审批人进行审批,以保证文件制定的连续性。③确保对环境因素控制和管理起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现行有效的文件,以确保操作者按正确文件进行操作。④文件失效后及时将其从原发放部门和使用场所收回,并采取必要的销毁措施,以免继续使用,而导致环境因素的控制失误。⑤有些法律性文件失效后还有继续保留必要的,或者出于保留知识或信息的要求不能将其销毁的,对这些文件应进行适当标识与其他文件区别开来、这些文件可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验收报告、许可证、法定部门的监测报告、环保设施图纸等。所有文件都应字迹清楚,注明批准日期,文件修改后应注明修订日期,文件的标识要明确,易于查找。文件要妥善保管,应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及其类型,规定制定和修订文件的程序和职责。文件控制的目的是要组织体系运作有章可循,确保人员操作依循的文件是现行有效的。组织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应过分追求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第四篇:验证控制文件
验证控制文件
1.目的 建立验证控制程序,保证验证工作质量
2.依据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
ISO 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3.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中的所有验证
4.职责
4.1技术开发人员负责对研发过程验证提出验证方案;技术部组织审核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审核通过后,技术部组织实施验证方案,撰写并保留验证报告,提出建议等
4.2质检部负责对原辅材料、检验设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验证。质检部提出验证方案,质检部组织审核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审核通过后,由质检部组织实施验证方案,撰写并保留验证报告,提出建议等。
4.3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性能、厂房与设施、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等进行验证。生产部提出验证方案,生产部和质检部组织审核并提交总经理批准,审核通过后,由生产部组织实施验证方案,撰写并保留验证报告,提出建议等。
5.正文
5.1定义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5.2 为了确保我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始终如一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必须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如:厂房设施及设备、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进行验证,证明在同一条件状况下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5.3 任何新工艺、新产品投产前应验证其能适合常规生产,并证明使用其规定的原材料、设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5.4 对已生产、销售的产品,应以积累的生产、检验(检测)和质控资料为依据,验证其生产过程及产品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符合质量要求。
5.5 验证实施的时机
5.5.1 产品研发的各阶段:产品研发过程包括工艺研究、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检验、临床试验等各个阶段
5.5.2 新工艺、新产品投产前。
5.5.3 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质检或用户反馈出现不合格项时,企业应进行相关内容的重新验证。
5.5.4 按照验证周期的要求,我公司关键生产设备、设施的验证周期一般为一年,可根据验证的具体情况由验证管理人员决定是否需进行再验证。再验证采用的方法必须和首次验证时相同。
5.5.5 当生产车间停产超过三个月,重新组织生产前企业应对生产环境及设施设备、主要原辅材料、关键工序、检验设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验证。
5.5.6 质检部门计量工具的验证必须在其它验证开始之前完成。
5.6 验证常用方法
5.6.1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评审可作为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方法之一;
5.6.2 计算验证:改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从而验证所用物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5.6.3 类比验证:将所设计和开发项目的重要材料、结构、参数、性能指标等与国内外同类项目或先进技术相比较,并提出类似报告。
5.6.4试验验证:
5.6.4.1 原理验证:以证实原理方案可行性;
5.6.4.2 局部试验:材料、零部件的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零件部件性能试验、工艺试验等。
5.6.4.3临床试用或临床试验:模拟使用环境,在公司内进行的试验。
5.6.4.4 标准委外进行产品型式试验,即产品的全性能试验。
5.7验证工作的基本程序
5.7.1成立验证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总经理为总负责人,验证专员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项目主管)
5.7.2 成立验证小组
根据公司实际需验证的对象,针对验证对象设立相应的验证小组。
5.7.3制定验证实施计划
验证计划主要包括验证的项目(内容),实施部门、实施时间、完成时间、负责人等。验证计划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起草。验证项目由验证小组提出,由验证总负责人批准后立项。
5.7.4制定验证方案
5.7.4.1验证方案是为实施验证而制定的一套包括待验证项目(如系统、设备或工艺)、目的、范围、标准、步骤、记录、结果、评价及最终结论在内的文件。
5.7.4.2验证方案由验证小组负责起草,经验证小组成员会签后,总负责人批准后方能生效。
5.7.4.3验证方案的主要内容有验证对象、验证目的、验证要求及内容、实施所需条件、质量标准、测试方法、各种记录表格、验证结果及评价等。
5.7.4.4 验证方案首页应包括:验证方案的名称、验证文件编码、起草人、起草日期、验证小组会签、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验证方案的分发单位。
5.7.5验证实施
5.7.5.1方案批准后,由验证小组组织力量实施。实施过程按安装确认(OQ)、运行确认(PQ)、性能确认(IQ)、工艺验证、产品验证等阶段进行,并做好各阶段的确认。验证必须按照顺序进行,在前面的验证工作没有结束之前不得进行后续的验证工作,例如OQ必须在IQ进行之后再开展。
5.7.5.2验证小组组长负责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和记录,起草阶段性和最终结论文件,上报验证总负责人审批。如有偏差或异常,执行偏差处理程序,由验证小组确定是否进行变更以及是否重新验证等,并保留偏差、变更等相应记录。如需制定补充性验证方案,仍由验证小组会签,总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5.7.6 验证报告
5.7.6.1验证小组成员按各自分工填写验证记录,由验证小组组长填写验证报告,报验证总负责人签署批准生效,并由各成员会签。
5.7.6.2验证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说明:验证过程总结。
·验证结果汇总:按照验证项目进行结果汇总统计。
·验证文件汇总:列出验证过程形成的所有文件的名称、编码。
·评价分析:将验证结果与可接受限度进行对照分析评价。评价不仅仅限于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结果的稳定可靠性、差异等,进一步评价过程。
·结论:根据评价结果,应作出非常明确的结论,包括每个过程和整个过程。此外总结论必须说明整个验证项目是否需要变更,若有变更是否需要进行再验证等。
·验证的回顾:根据验证的项目不一样,制定再验证的时间。
5.7.6.3验证报告审批通过后,由验证总负责人批准签署验证合格证书,说明该项验证工作完成。验证证书和验证报告可复印若干份,其中一份存档,其余分发给各有关人员,作为日常工作中查考。已验证的项目及相应的管理文件方可交付正常使用。
5.8 验证文件的管理
5.8.1 验证文件除以下特别提取的项目外,其余按《文件管理规程》进行管理。
5.8.2 验证文件的起草由验证小组的授权人起草。
5.8.3 验证文件由验证小组会签、验证领导小组审核。
5.8.4 验证文件由验证总负责人批准方能生效。
5.8.5 验证文件的编码执行《文件编码管理规程》。
5.9 验证文件的保存
5.9.1各个项目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项目验证完成后由验证领导小组组长统一保存,一般保存至该系统或设备使用期后6年。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验证记录、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
5.9.2 由验证领导小组组长建立验证档案,包括验证文件、验证台帐等。
5.10 变更与重新验证相关文件及文件编码
第五篇:产品质量控制文件(推荐)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
1.目的: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及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确保达成和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公司产品之制造过程,包括:进料、委外加工、生产制造、出货、产品的防护等过程均适用。3.定义:
3.1不合格产品:与产品标准不符合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包括模冶具。3.2可疑产品:制程中及贮存、运输状态中不能辨识出其质量状态的产品、零件或原材料。或测试设备失效时已作出检测结果的产品。
3.3不合格品处置:由授权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决定其处理方法的过程。3.4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5返修:为使不合格品符合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7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3.8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如回收、销毁。4.职责 4.2处置责任
4.2.1在进厂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行政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5.2.1条规定。4.2.2在制造过程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5.3条。
4.2.3在入库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生产部、业务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5.3条规定。4.2.4在出货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和生产部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详见本文5.4条。
4.2.5不合格品未经责权人员处置或处置尚无结果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5.作业内容 5.1不合格品处置流程见(附件一)5.2进厂检验阶段
5.2.1属行政部采购订购回厂的产品用原物料,在进厂检验时若发现不合格,品管立即通知仓管员进行隔离标示,并通知品保部主管。品保主管立即组织由品保、行政部采购、生产部、研发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处置的方法为:退货、全检挑选、特采(让步接收)、扣款等。
5.2.1.1若外购产品用原物料不合格状况严重,将导致本公司无法加工出合格产品或严重影响公司产品内在
质量,引起顾客退货或拒收时,应作退货处理。
a.品保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参加评审的人员均应在单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退货处理生效。当意见不能一致时,由品保部报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裁决。
b.行政部采购开出「退货单」,连同「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一起交仓管员。同时,由采购通知供应商。
c.仓管员在处理期间必须确保不合格物料得到控制:不得混淆、发放、丢失、损坏。当供应商来厂处理时,连单带货交与供应商并转达本公司的意见和要求。5.2.1.2当外购原物料不合格状况严重,但仍可挑选出部分合格者,且本公司生产部急需使用时,可处理为全检挑选。
a.品保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参加评审的人员均应在单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全检挑选方法生效。
b.全检挑选视情况可由供应商自己进行。当供应商全检剔除其判定的不合格品后,再由本公司品管对其判定的合格品作严格的进厂检验,符合要求时可以入库,不符合要求时,退货处理。全检挑选也可由本公司品管进行。但次种情况应作扣款处理。此时,品保部主管开立「不良品扣款单」连同「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复制件交到财务,作为扣款依据。挑选出的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c.「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责成作改善。
5.2.2属委外加工产品在进厂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其处置方式与上述第5.2.1条相同。5.2.3顾客直接提供的原物料在进厂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品保部立即通知业务部。业务部以「联络单」与客户沟通,按客户意见办理。但不可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若属客户指定的供应商提供的客户财产,则同样按本文第5.2.1条方法处理,区别是,除了抱怨供应商之外,还应由业务通知客户。
5.2.4外发加工或修理的模、治具、设备在进厂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处理方法为: a.当机制课进行验收发现不合格,由机制课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供应商处理机制课再行验收,直至合格。
b.机制车间验收合格后,以「试模检验记录表」通知品管。品管对试模产品进行检验。当产品不合格时,可判定模具不合格,品管在「试模检验记录表」中作好记录,并通知机制课。机制课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并通知供应商进行返工。返工后再作进厂检验,直至模具合格。对于设备的制造或修理,由机制课按上述程序进行验收和处理。
5.2.5当外购原物料、委外加工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或贮存期间发现不合格时,依本文第5.2.1条处理。
5.2.6「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中之原因分析、制订和实施改善措施、效果验证及表单之保存等。
5.2.7对产品质量较差或达成本公司监控的品质目标情况较差的供应商,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控制:
a.以「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并在后续供货中验证其改善效果。对多次改善效果不好的,品保部应通知行政部采购进行相应处理,方法详见《供应商评鉴管理程序》第5.2.3.4条。b.罚款处理。
c.选择新的供应商,每种材料保持2~3个供应商,增加竞争力度。
d.对供应商进行现场稽核。可由行政部组织品保,研发、生产等部门进行。稽核后,发放改善计划,帮助供应商改善品质。
e.定期(季、半年、年)将所有供应商质量状况进行统计、按质量状况进行分等排列并进行质量通报,激励其改善。此项工作由行政部与品保部联合进行。5.3制造过程检验和入库检验阶段。5.3.1当品管在进行制造过程中的首件检验、末件比对:巡回检验、工序检验时以及产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或工人自检、生产主管巡视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操作人员(或操作人员)自己对不合格品
作好隔离和标示。并通知品保部主管。品保部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判断。5.3.2当分析判定所发现的不合格是属于偶发性的,数量较少,性质并不严重,影响也不大,此类性质轻微的不合格,可由品管员或品保主管直接处置。处置的方法有返工返修,报废等。
a.当工人返工或返修后,必须重新交品管作检验,直至合格,品管应作好重新检验的极力。
b.若返工返修的方法与原加工之作业不一致,且返工返修过程复杂,不易操作、或未规定严格的返工返修方法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时,应请研发部先制订出 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根据按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若有时,该作业指导书中应规定返工后重新检验的要求且应放置于返工现场,便于返工人员查阅。c.若为提供给客户作售后服务用的产品,返工后其外观上不得有明显可见的返工痕迹。
d.当处置为报废时,生产部应开立「报废单」。废品由生产部门交品保部作隔离封闭管理,「报废单」由生产部定期交财务作成本核算。
e.上述轻微的不合格品处置,不必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但从检验极力中(返工返修)和「报废单」上可查到此类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
5.3.3当品保主管分析判定为严重性质的质量温暖体时(严重;指上述轻微不合格以外的不合格。如;数量多、损失大、影响大、重复发生、性质严重、……等),应通知责任人作好不合格品的隔离、并通知品管员作好标示。同时立即组织研发部、生产部、业务部等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处置方法有;返工返修、全检挑选、降价利用、报废、特采等。
5.3.3.1品保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参加评审人员应从各自专业角度,对不合格的特性作分析,判断该不合格特性对最终产品的功能,使用安全性、法规的符合性,以及对后续加工的质量有无影响或有多大的影响,能否引起客户的抱怨或退货,然后提出采用哪种处置方法的意见,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相关栏目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处理方法生效(特采时除外)。
a.当处置意见为返工返修时,生产部立即组织人员按本文5.3.2 a、b、c条规定处理。当处置意见为报废时,生产部 按本文第5.3.2d条规定办理。同时,生产部还应将返工返修和报废处理的「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复印件交财务作成本核算。
b.当处置意见为全检挑选时,由生产部安排人员作全检挑选,挑选出来的合格品,交品管作再检验,品管再检验判定为合格者,按合格品流转。品管再检验的方法为全检,并作好再检验记录。生产部或品管检出的不合格品,按本文第5.3.2d条处理。
5.3.3.2必要时,品保部可组织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对责任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5.4出货检验阶段
5.4.1品管在出货检验中发现了偶发的、轻微的不合格时,可立即作出返工的处理决定,并要求生产部立即进行返工,返工后再作检验。不开[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
5.5可疑产品的处理
5.5.1无论何时,生产制造现场、贮存区、办公室和运输中均不能存在可疑产品。如发现可疑产品应当作不合格品处理。
5.5.2必要时,可对可疑产品进行检验或测试,以确定其质量状态。若无法检验测试或没有必要作检验测试时,均应由发现者交品保部,品保部置于废品库进行隔离封闭。
5.5.3测试设备失效时已作出检测结果判定的产品,应追回重新检测。5.6废品的管理
5.6.1品保部建立专门的废品库,收存经过报废处理的产品。废品库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5.6.2废品在库内存放时应作好标识,以利识别。同时还应建立出入帐目。5.6.3废品定期由品保部和行政部进行处理。该处理方法必须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