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陆侃如解读孔雀东南飞
《归园田居》教案
高一语文组 金琳玲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诵读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羁鸟jī 荫后檐yìn 暧暧ài 墟xū 吠fèi 桑颠diān 樊笼fán
四、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听名老师范读。
2、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3、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五、探究、合作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具体分析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门阀制度: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屈原:“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而他选择的是“回朕车以复路兮„„之未远„„制芰荷以为衣兮„„长余偑之陆离”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2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他沉痛悲吟,幡然醒悟到“既自心为形役”“何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情感)
明确:(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3)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又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因为厌恶官场所以更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俯仰之间处处春了,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
六、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恣意游弋,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七:拓展:
1、陶渊明思想的溯源: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第二篇:《孔雀东南飞》个性化语言的解读
《孔雀东南飞》个性化语言的解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集中反映了汉乐府民歌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该诗在语言、形象、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水平,成为众口交传的中国文化经典名篇之一。尤其是语言,它丰富、精炼、鲜活、生动,富有个性。通过对兰芝含蓄隽永、仲卿朴质真诚、焦母、刘兄激进逼人的人物对话的解读。能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个性, 领略到这部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个性化语言;解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它是形象化的语言,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形象画面的联想,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要素时,必须首先注意语言要素。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以其出色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地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将全诗细细品来,既有平静、温馨、愉悦之优美,又有激情澎湃,激荡亢奋之壮美,还融之以心灵承受这破碎的爱而生成的痛,它是美与悲交错相融,合而为一的文学作品。诗作语言丰富、精练、鲜活、生动, 富有个性。笔者将对诗作中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进行解读,以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主观情感。
性格寻求语言,它又决定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深刻地把握了性格同语言的内在关系。诗中有刘兰芝语、有焦仲卿语、有仲卿母语、有兰芝母语、有兰芝兄语,还有县令语、主簿语、府君语,或繁或简,都一一符合人物的身份。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
一、兰芝语言含蓄隽永
刘兰芝是诗作者倾全力塑造的主要形象,她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婆婆驱逐,阿兄逼婚,她因而抗拒,外柔内刚,自有主张。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以情托终。她的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的弱点和所走过的艰难斗争的历程。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为了表现刘兰芝坚强自持、柔中有刚、情感克制的性格特征,诗作创造了一种具有心理深度和独特表达方式的人物语言,使其“心曲隐微,随口唾出”。如:兰芝辞别焦母时盛妆上堂,彬彬有礼,言辞婉约:“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乍一看,只是自惭和求遣之意,实际上却是一种婉约之辞,它质而不俚,柔中有刚,潜含着刘兰芝的不平与愤懑。可是这些都说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很好地体现了兰芝的教养与倔强的性格。
再如:兰芝离开焦家前夜,把自己的衣物嫁妆留给仲卿的一段话:“妾有秀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这时的兰芝,/ 3
刚倾诉了她对无辜被遣的委屈和不平,表示对复归已不存任何幻想。可是,想到自己将同“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恩爱丈夫永远分离,却又充满着依恋,临别前既没有悲伤的眼泪,也没有热烈的表白和缠绵的情语,只是借清理留交衣物之事,含蓄委婉地表达着自己对仲卿的深情和希望。
她那一波三折的表达更值得注意。为什么兰芝刚刚说罢却又紧接着说“人贱物亦鄙”,轻轻否定了这些物品的价值呢?为什么她要把衣物留给仲卿,却又说出“迎后人”,“作遗施”的话呢?为什么后来语气再一转,又嘱咐仲卿“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呢?这便是刘兰芝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即使在丈夫面前,也不愿用人的尊严去乞求爱情和怜悯。所以,她对无辜被遣的愤激,却又出之以“人贱物亦鄙”的反语;她对仲卿爱情的热心,却又变成了“迎后人”的有意试探;她明明希望对方珍爱自己的衣物,却又似乎毫不经意地让他作遗施打发之用。直到最后,她才透出真心。刘兰芝的寸寸柔肠,像那九曲江流,不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传达出来的吗?
又如:诗中的“死别”,这是激动人心的又一场面。作者以“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深沉感慨来结束这一段描写的。这时由于兰芝内怀死意而外示服从,假意允婚,造成了仲卿对她的误解,这样,人物之间的外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在人们的意想中自然应由兰芝自我解释和表白使仲卿释疑,但兰芝的话却出人意外:“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兰芝早就想最后见丈夫一面,这从做嫁衣时“愁思出门啼”可以看出。见了面,她完全可以想到不理解她心意的丈夫定会责备她、怨恨她,但她却不曾解释事情的原委和向仲卿剖明心迹,只简单地说了句:“人事不可量”,表现出那么冷漠而平淡,似乎是在断绝仲卿的一切幻想和希望。事实上,正是这番话里掩藏着她与丈夫诀别时内心的激湍狂澜,因为她知道仲卿为她而生,也愿与她同死。自己若一开始就表现允婚是假,以死抗争是真,虽然可释仲卿之疑,但无疑会促使丈夫一道殉情。为了保护丈夫,她宁愿自己承担不幸和痛苦,以一死来表明自己的忠贞和清白。
这些个性化的对话,传达出了兰芝对丈夫深情的爱,传达出了她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内心的曲折隐秘的活动,把兰芝的个性心理表现得那样鲜明、突出和合乎情理。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二、仲卿语言朴质真诚
焦仲卿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反抗性格日益鲜明。他身为府吏,作则天下,做事瞻前顾后,恪守一切清规戒律,对母命唯唯诺诺不敢违拗。是其母一手培养起來的典型的封建孝子。其话语字里行间充满了朴质、真诚。
如:当他向母亲表明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心迹却遭到母亲厉喝时,便默不作声回头对兰芝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甚勿违吾语。”虽然他深愛着兰芝,但是面对母权,却无力保护爱妻。他的软弱性间接导致了两人的悲剧。再如:焦仲卿闻变赶来与刘兰芝相会,听说刘兰芝已答应再嫁,便对兰芝说:“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这句话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正反映了他对妻子的爱态。还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成了兰芝自杀的直接诱因。这种动则以死相逼、不思良策的做法,是其不敢正面对抗封建家族的软弱性表现,是极为弱智的一种逃避方法。后来,焦/ 3
仲卿与刘兰芝相会回家后对母亲说:“今日大风寒,寒风吹树木,严霜结庭兰。”借天气的突然变化来隐喻自己绝望的心情。
凡此,均可见此诗对于人物语言的描写是符合人物个性的。焦仲卿那种既要照顾亲情又要考虑爱情、既要做孝子又要做情痴,只有走上死路的复杂性格跃然纸上。
三、焦母、刘兄语言激进逼人
焦母、刘兄虽着墨不多,但他们两个蛮横无理,臆断专行,封建家长的形象和性情暴戾、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呼之欲出,过目难忘。
焦母蛮横冷酷。兰芝辛勤劳作合不了她的意,兰芝竭尽孝道暖不了她的心。封建家长制给了她无边的权力:她对儿女婚事可以随心所欲,她对儿女命运可以生杀予夺。她不满意兰芝了,可以诬她“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她恼恨儿子的说情,可以凶他“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她不理解儿子的痴情,竟用邻家美女去诱惑他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她不体会儿子的决心,竟槌床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刘兄势力无情。妹妹自遣回来伤心欲绝时,他不但没有好言安慰。反而在得知妹妹拒绝媒人时逼问:“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阿兄那趋炎附势,追求钱势的市侩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的对话描写多到三十处,共一百九十八句,占全诗篇幅的一半以上。这些个性的对话都活画出了人物的各自身份。
孔子说:“情欲信,言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纵观《孔雀东南飞》一诗,文采飞扬,遣词造句贴切自然,用语精炼准确,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闪耀着作者高超的艺术光芒,读来令人感动,催人泪下。不愧是一篇享有盛誉的传世佳作。其精粹的个性化语言是永远值得我们探究和回味的。
参考文献:
1、吴中《语言美片谈》,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上。2、汤高才编的《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3
第三篇:《爱如茉莉》文本解读
恬淡里的诗意
——《爱如茉莉》文本解读
民主小学
陈炳娃
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的妈妈生病住院与爸爸相互照顾的小事,故事平淡,却将深情娓娓道来,作者的文笔也似茉莉般芬芳,恬淡、爱如茉莉,文如茉莉。
一、情感里的诗意倾述 审美的核心价值在于情感。《爱如茉莉》是一篇情味很浓的美文。它的美源于作者的父母之间的绵长的深情。爱是永恒的话题,文本父母之间那执手之情让人联想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一提及爱让人感到“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而文章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爱的境界:平平淡淡的才是真爱。平常而幸福,朴素而不失浪漫,而作者也浅入深地理解真爱。
而对于五年级的儿童来说,文本的思想价值又重新定位,上升到了一种大爱。现在的孩子在爱中长大却“看不见”爱,要让他们体会:爱在生活中的点滴,一句叮咛,一次抚摸„„
二、细节里的诗意描写
细节是人物的不可缺部分,正是有了细节,人物才活起来。
(一)“直奔”的焦急及背后的故事
“爸爸没有吃饺子”而是“直奔”医院,焦急之情可见一斑,同时,也不难发现,他与妈妈平时是如何一诺千金,以至于爸爸并不相信“我”的谎话,对于事情的敏觉,而“每天都去”又是一种怎样持久的关怀?
(二)“紧握”里的深情 先从爸爸的睡说起,“坐”“紧握”“伏”这是并不舒服的姿势,而为了妈妈他却乐而为之,“紧握”让人想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不仅看出父亲的关爱,握的不仅是手,还有妈妈的心,更是他们之间的真爱。
(三)“包饺子”的一诺千金
妈妈用的是“虚弱”的声音,牵挂的却是出差刚回的那个人,不禁让人感动,还有叮嘱“我”,“先让他吃完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肚的。”让我们听到了弦外之音,妈妈如此知道爸爸会“吃不下”,可见过去的日子里丈夫是有多少这样的“吃不下”啊,文字表达背后的政事更令人遐思。
(四)心照不宣的“恒” 爸爸为了妈妈,怕她有事不说而伏在床边睡,妈妈怕惊醒爸爸而不敢动,一个满脸憔悴,布满血丝,哈欠连天,一个是手脚麻林,而这一切,他们并未相互表达,而是通过“我”,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心相印”,又是一种怎样无悔的付出?
正因如此,妈妈文中的“两笑”十分有意思,是“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清醒含笑的眸子”,这是种幸福的笑,发自内心深处的爱,被爱是幸福的,施爱也是幸福的。
“我”也有两笑:开始“差点笑出声来”是对爱像茉莉的一种不以为然,而第二次“笑着回头”是一种对父母情的感动的欣然,这也是我对爱的认识加深,从“这也叫爱”到“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的精神成长。
三、情景里的诗意营造
“一切景语皆情语”第5段中“妈妈睡在床上„„生命的光泽与芳华里”的描写如此流淌的诗,阳光从窗外“探”进来,“探”字妙啊,不用“照”“射”,更多的情味,似乎阳光也不愿打扰这对有情人。茉莉清淡美好,正如感情的开卷有益好,阳光、茉莉这些意想的使用都诠释了真爱的简单美好。
作者从“平淡无奇的茉莉”“一股清香弥漫开来”“缕缕幽香钻进心理”,对爱的认识也
深刻,茉莉既是文脉也是意象,“钻”字妙啊,本是香气钻进鼻子里,怎会钻进心里?其实钻进心里的是那令人心醉的真爱啊!读罢此文,幽香仍在,茉莉芬芳,真爱永存!
质朴、纯净、芬芳 ——品“茉莉之爱”
附小
吕丽恒
一读文题,脑海中便缓缓奏起那首熟悉的旋律“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眼前仿佛看到“茉莉花”洁白淡雅之姿,鼻中似乎嗅到茉莉清新的芬芳。“爱如茉莉”多么美好的一个题眼,“茉莉”虽没有玫瑰之娇艳夺目,没有桂花之芳香四溢,却正是“真爱”的真实写照。细读全文,作者从“我”的视角,见证了父母的“茉莉之爱”,而“我”对于爱的人认识也由最初的“不以为然”转变为“深深震撼”。“文贵曲忌直”,文章起“起、承、转、合”一波三折,让人读之有“恍然大悟”之感。
一、扣住文题,感受“茉莉之爱”的无痕 “茉莉”,平淡无奇的花,用它来诠释爱,对于喜爱“缠绵悱侧,荡气回肠”的“我”来说,真是不以为然。然而,经过“妈妈生病”这一事例,“我”看到的,听到的一切让我对“茉莉”有了全新的认识,最后,“茉莉”的缕缕幽香,在我心中萦萦不去。“爱如茉莉”文也如茉莉,没有一开始就夺人眼球,而是一点一滴,慢慢渗入你的心灵。
二、品悟人物,解读“茉莉之爱”的和谐 爱是双方的,爸爸对奶奶的爱,妈妈对爸爸的爱体现在彼此的语言、行动上。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解读父母的“茉莉之爱”。而细细一想,你又会发现父母之间的言行是多么矛盾。
妈妈编诺言为骗爸爸吃饺子,爸爸没吃直奔医院此为矛盾之一,爸爸为照顾妈妈伏在床沿睡着,妈妈不忍惊动爸爸忍着不动以致手脚麻木此为矛盾之二。看似矛盾,其实阐述了爱的和谐。也是因为彼此心中有爱,多为对方考虑,才会有“矛盾”之举。
尤其是文章一处细节描写,更是让这种“茉莉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是父母睡着的情景,有人物的外貌描写,“恬静” 的微笑,紧握的双手更有初升的阳光笼罩,这个“美”的画面正是“茉莉之爱”的美。这个细节描写不仅让“我”惊呆了,也让读者为之震惊,读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恐怕惊扰这份静谧、和谐的画面。而“茉莉”的魅力在这一刻深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通过具体描写来反映情感亦是文本的一大亮点。
三、抓住心理,见证“茉莉之爱”的转变
虽“茉莉之爱”讲述的是父母之间平淡、真挚的爱,但文中的“我”也尤为重要,因为“我”是“茉莉之爱”的见证人,由此,可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理描写,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差点笑出声”“轻视”→“惊住了”→“静静流下泪来”,这些描写直指人物内心。让学生读懂这些描写背后的人物心理,抓住认知冲突不难体会“我”的认知转变。
四、把握茉莉,体悟“茉莉之爱”的深刻
文本中出现“茉莉”有三处,伊始母亲修剪茉莉,然后我带着茉莉看望母亲,最后茉莉在我的泪眼朦胧中尤显美丽芬芳。“茉莉”如一根主线,将情节贯穿始终,而随着作者的心情变化,茉莉的描写由轻变重。
五、细读语言,理解“茉莉之爱”的真谛
文章的质朴语言一如“茉莉”般纯净。作者没用过多的修辞,也无很多华丽的辞藻,然而正是这种最直白的语言却道出了“茉莉之爱”的真谛——“质朴、纯净、芬芳”。
唯一动人处可算最后“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为何反复?为何不“哦,爱如茉莉”,我想这种反复正是作者心情之写照,被“茉莉之爱”感动、震撼。
捧读文本,徜徉在素雅的文字中,平淡中处处收获感动,无味中时时品出芬芳,这不正是“茉莉”的魅力吗?
品味那份平凡的真爱 ——解读《爱如茉莉》
烈桥小学
李灵华
茉莉,总是给人淡淡的感觉,清新宜人,却无法和玫瑰、百合等名贵的花相提并论,似乎很不起眼。茉莉的低调使得它总是在爱情的舞台上缺席——没有人会想起它,特别是年轻如我们。而文本作者围绕茉莉,给我们讲述了父辈的爱情——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平凡生活中的爱情看似平凡,却是实实在在,让人感到温暖,安心的真挚的爱。这爱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刻骨铭心,却是一生一世,一点一滴。读罢此文,眼眶中似乎有晶莹的泪珠在打转,感动于它的真实,感动于它的心心相惜。这该是玫瑰、百合们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爱吧?
本文作者映对真爱的探寻引发了茉莉之爱:怀疑爱如茉莉,感受爱如茉莉,坚信爱如茉莉。通过母亲得病住院一事,父母双方互相着想,互相体谅,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对方舒适的情感尽显无遗。其中,母亲叫女儿编谎话煮饺子,母亲怕惊动沉睡的父亲而不敢动,以至于手脚麻木两个情节中,我们看到了母亲对父亲细微却深沉的爱,看似无痕却有心。父亲不听女儿的谎话直奔医院和父亲时刻陪伴母亲床边,放弃舒适休息的情节则把父亲对母亲的关爱展露无遗。父母间一件细微的事向我们呈现了真爱中的平凡,平凡中的真爱,女儿映却通过父母各自的语言深刻体会到了:爱如茉莉,宜人宜心,“钻到我们的心中,而且萦萦不去。”
茉莉是母亲最爱的花,贯穿了全文始终。由母亲修剪茉莉花枝时母亲对话,到母亲住院时父亲叮嘱女儿剪茉莉,插茉莉,再到女儿泪眼朦胧中看茉莉,感受茉莉。行文流畅、清晰,无声清香的茉莉充当了一个媒价,把对茉莉的爱,把茉莉似的爱悄无声息地表达出来了。文末用“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既是呼应文题,点明主旨,也是引发人深思、感叹的:原来真爱如茉莉般平凡却真心,淡淡的却叫人可心,难心。真爱就是你的一举手一投足。
本文呈现了三个场景:
一、黄昏,母女对爱的探讨,女儿对“爱如茉莉”不屑一顾;
二、母亲住院,父亲急切赴医院;
三、清晨女儿从父母口中悟出“爱如茉莉”。这三个场景,看似无关,实则串联在一起,印证了“爱如茉莉”。作者由疑到感受到深信,围绕着茉莉向我们阐释了真爱是什么。真爱是那一碗未吃成的饺子,真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真爱是麻木的手脚,是生活中一点一滴对对方的深切关爱和着想,是不求回报。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三个场景,体悟文字表达。跟随作者的笔尖,我注意到了作者用词的对比:“编编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平淡无奇”的茉莉花;妈妈的“一本正经”和女儿的“轻视”;“平淡无奇”的茉莉花和“更加洁白纯净”的丛丛簇簇茉莉。从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变化,看到了真爱如茉莉,而且“萦萦不去”。
根据行文和语言表达,我们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训练点:对话描写的训练,本文通过对话,讲述了故事。神态描写词和动词的训练,如“冲口,微红了脸,嗔怪,差点笑出声来,好生奇怪”等等。围绕茉莉花在作者眼中的变化,引导学生体悟“真爱如茉莉”,重点品悟住院时场景,体会如茉莉般恬静温馨的场面,正如真爱。
爱如茉莉,真的是“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文本解读
王慈溪小学
徐偲偲
《爱如茉莉》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写了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他们的爱并不是那样轰轰烈烈,而是如小小的茉莉,那样的平淡无奇,散发幽香。妈妈对爸爸的爱我们可以从妈妈生病时说的那句话体会到,爸爸对妈妈的可以从他趴着的动作所说的话语感受出来。全文主要是通过动作、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我”父母的爱,让读者明白爱就在平凡的生活小事,平凡的话语中。本文文质兼美,结构清晰,语言质朴感人,尤其是倒数第一、二段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解读题目。“爱如茉莉”这一题目优美、清新,将爱比作茉莉令人眼前一亮,因为我们接触到的爱,更多的是轰轰烈烈,缠绵悱恻的大爱。所以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爱会像茉莉一样?”“这份爱究竟是一份怎样的爱?好像茉莉的什么?”这样的题能吸引学生,引发思考。
其次,本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茉莉”展开。文中多次写到茉莉共,一次是母亲在修剪茉莉花枝,一次是父亲去看望母亲时带了一把茉莉花,这两次都是有形的花,真实的花,倒数第二段,看似写真实的茉莉,淡淡的幽香,其实是写了父母之间的爱,进入“我心中的不再是仅仅的茉莉香,而是他们之间的爱,这份爱感动了‘我’”。
第三,本文是记叙文,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文中动作、语言、心理、对话、环境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且《课标》中指出高段学生在学习记叙性文章应该了解作品的大意,表现出对作品中人物的爱情喜恶之情。本文在叙写中多处用了环境、对话、动作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让学生明确本文的大意,描写的是“我”的妈妈与爸爸之间的爱,然后分两部分学习本文体会爱。第一部分是妈妈对爸爸的爱,主要是从妈妈与“我”的对话中体会到,如妈妈住院的早晨对我说的话,让爸爸吃完再告诉他这是以免让爸爸担心、饿着;妈妈让我帮她揉胳膊、爬腿,其实也是为了不让爸爸担心休息好而彻夜不敢翻身。第二部分是爸爸对妈妈的爱,如爸爸没吃早饭直接赶往医院,以“直奔”这个动词让我们体会到他对妈妈的爱;爸爸在医院时,“我”看到他的外貌——“憔悴的脸,布满血丝的眼,边打哈欠边说”中可以感受到爸爸彻夜陪伴的辛苦,从“轻轻地放,蹑手蹑脚地走”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他对妈妈的关心,怕打扰到休息,从爸爸睡觉的姿式以及说的“你妈妈有事也不肯叫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醒了。”体会到爸爸对妈妈的是那样的默默无闻,其实从这句话中也可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了解,妈妈对爸爸的爱,否则怎么会说“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我”呢?文中有两次的环境描写,第一次是在家中的那个黄昏,让人读了特别温馨,从妈妈的动作、环境描写感受到我的家是一个幸福的温暖的家,妈妈是一个和蔼、温柔、顾家的人;第二次是医院的早晨,从“我”看到的景象中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通过这些理解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情感,这也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
本文倒数两个段落主要作用是点明主题比较难理解。通过对文中的描写句子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此处应有情感升华,这里的香味不再是平时我们闻到的香味,而是“爱”,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爱见于平凡的话语和事件中。
第四篇:如城古镇调查解读
如城古镇调查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071 卢小伟
指导教师:徐永战
论文摘要:拥有1600年历史的如城是江苏历史文化各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水绘园是中国国家级“孤本袖珍园林”;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的千年古刹“定慧禅寺”是一座“水环寺、楼抱殿、山门北向”的千年古刹,在中华佛教建筑中独树一帜。关键词:如城 空间 历史 人文 民居 建筑
Abstract:1,600 years of history, Rucheng is the cultural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has a long history, many monuments, historical celebrities giving birth.The Ming Dynasty built Shuihui National Park is the “only existing copy pocket garden”;founded in Suikai Huang ten thousand year old temple “Inspirational Wisdom Monastery” is a “water ring Temple, House hold house north gate to the” Millennium temple, unique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architecture.Keywords:Rucheng,Space,History, Humanities, Houses, Architecture 正文:
一、概述
这里,开疆拓土的名将,清节自励的忠臣,蜚声文坛的才俊,泽被桑梓的乡贤,血沃春泥的先烈,福寿双臻的人瑞,穿越时空,传承文明,绘成了如城如画的历史长卷。
这里,悠久的名胜古迹,绰约的如派盆景,灵动的灯光水影,相映的红花绿叶,温润的碧水良田,淳朴的民风乡韵,编织成如城独特风雅的岁月章回。
这里,便是如城,钟灵毓秀,无限生机……
以下便从古镇历史沿革、古镇空间格局、古镇建筑特色、古镇人文、古镇典型建筑几方面对古镇如城进行分析。
二、古镇历史沿革
如皋,又名雉皋、雉水。夏时隶扬州之域,周时为海阳地。春秋时为吴国郧地,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称九夷海阳。秦时归九江郡,汉代曾为吴王刘濞封地,名海陵,因地并海而高得名。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正式置县。隋时废,并入海宁县,唐武德年间,宁海县复名为海陵县,如皋仍为其属地。宋元明之际,隶属泰州,宋时如皋定为中下县,元至元二十一年升为上等县。清雍正二年升通州为直隶县,如皋划归通州管辖。
1940年新四军东进,将县境沿今通扬运河一分为二,以东为如东县,以西为如西县。后为日军占据,1945年9月新四军收复如皋县城,如西县政府奉命接管,复名如皋县。
1991年6月1日,经民政部批准撤县设市,现辖23镇532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45.28万,面积1477平方公里。
拥有1600年历史的如城是江苏历史文化各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水绘园是中国国家级“孤本袖珍园林”;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的千年古刹“定慧禅寺”是一座“水环寺、楼抱殿、山门北向”的千年古刹,在中华佛教建筑中独树一帜;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胡瑗出生于此,是中国教育史上与孔孟相提并论的大儒;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沐浴着故土如城的阳光雨露,成为名动海内外的文化巨人,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明代“天(启)崇(祯)五才子”之一李之椿、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襄(辟疆)以及一代名妓董小宛、清嘉庆年间兵部尚书戴联奎、清末教育家、实业家沙员炳先生皆出于斯,近年来,又濡染出著名书画家徐观政、乔林等人。如城是中国著名花木之乡,如派盆景源远流长,花木面积63000亩,专业村8个。如皋是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仅如城镇现有百岁寿星25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600多名,为世界罕见,被联合国誉为“长寿之镇”。
三、古镇空间格局
如城的交通是水陆并举,十字相交的主要陆路交通使古镇形成组团状的街巷空间,水路的发展和防御的需要,亦促使城镇成团块状发展。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如皋城中仅存的一片历史街区,其占地面积为9.6公顷,位于如皋古城的东北角,水绘园南侧,内城河蜿蜒其中,如泰运河傍其而过。在水运发达的时代尤其是清代,街区内的东大街是如皋城内主要的商业街。街区内现在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区,是水绘园传统风貌的重要物质依托所在。
四、古镇建筑特色
集贤里民居 石合泰民居
1、集贤里民居
位于古城如皋东南隅,东起冒家巷,西至东云路巷,南起内城河,北至市委党校宿舍楼,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共有古民居300余间,其中47间被鉴定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朝和民国初年建筑。该建筑得名于北宋,北宋王氏居于此,五代为官,王惟熙、王观、王觌、王俊义相继中进士、状元,乡人引以为荣,名其里曰集贤里。冒氏于此也是五代为官,加上李之椿、戴联奎、袁祖安等居此皆世代为官,且都以“廉政爱民,不畏权势”著称。从北宋至清朝,集贤里计有王、冒、李、胡、戴、周六氏居此,先后出状元1人,进士17人,入《中国名人大辞典》15人,加上元镇南王在此建造的“鞑子府”,民国时期孙中山奉安秘书沈卓吾的沈公馆,该区共有八大名门望族。建筑群中华屋朱门、望衡对宇、名闻遐迩。见证了“金龟压纽,代产伟人”之说。今留存在王学士宅大门楹联上的“经传家学,里有名贤”,虽历经百年风雨洗刷,字体隐约,但世代读书明理,以前贤为范的家风却代代相传、光辉照人。该古民居群还具有珍贵的建筑艺术特色。镇南王后裔门厅的“朝日而开”、“童柱蒙古包顶儿”具有元代早期建筑特色。王学士宅的大门楼为宋朝物,敞厅、穿堂具有明代早期“木柱、板汪、重檐、扣马梁、泥汪帐”建筑特色。“尚书第”、“袁知州府”的“元宝托方”则为晚明时期建筑特色。另集贤里尚保存清朝、民国初年的仿明建筑80余间、清代建筑20余间、民国初建筑60余间。众多名贤故居以及一些富商建于此的深宅大院,随着朝代更替,犬牙交错,自成单元,表现出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特色,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石合泰民居
位于如城内城河燕桥西,系民国初年建筑的商家宅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自东至西分为店房与住宅两区。店房区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内分店面营业用房与客户洽谈的银房、作坊、仓库等四部分,形成四合院格局。住宅区占地1200平方米,是—处秀丽而幽静的“小百花园”。主人住居是—所精美的四合院。园东有一口明代古井,园西花木扶疏,北隅秀丽小亭—座,周边植松、桂、梅,间以湖石点缀:园南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之趣,竹篱之内植有菊花、兰花,并置放精致盆景数盆。沿竹篱、墙脚、路边遍栽虞美人、海棠等多种花卉。在商业闹市之后能身处于这由古井、松竹、桂梅、百花等组合而成的清雅、幽静之境,十分难得。
两区之间有走马廊檐沟连,沿北侧有仓库、作坊等附属建筑,使整个宅院呈比较规整的距形。该民居具有木质础、斜铺砖等明代建筑特色。店主石筱舫原为张黄港旅馆零工,曾拾得外商巨款如数归还。外商感佩其品德高尚,遂资助他在张黄港经营“五洋”杂货店,店号“石合泰”。石筱舫笃守诚信,灵活经营,终于积蓄资金在如城营建了此宅,并继续经营“五洋”杂货。
五、古镇人文
早在5000多年前,如城即有人居记载。夏朝为“扬州之域”,周朝为“海阳”。公元411年,如皋建县。如城古城区外城为圆形,内城为方形,内方外圆,圆内有方,形似古钱,自古为生财宝地.如今,城河风光带风景如画,内外两道城河,宛如玉带环绕,两岸桃红柳绿,花木扶疏,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城内定慧禅寺建于隋代,“碧水环寺,群楼抱殿、山门北向”。海内外善男信女赤此礼拜,观光者络绎不绝。水绘园系明末清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隐居之所,楼阁长廊,烟波石栏,被建筑学家誉为“徽派园林孤本”。
如城历来为历代文人荟萃之地。历史上有三国将军吕岱、宋代大教育家胡瑗(胡安定)、著名诗人王观、明末清初才子冒辟疆、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等均生于如皋,当代又走出四们中科院院士,更有美国华人神探李昌钰饮誉全球,为如皋人所引以为荣。
如城民间艺术工艺精美绝伦 清代贴绒、风筝、包灯为如城三大特产,多次在国际获奖。如城丝毯曾作为国家礼品,赠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如派盆景源远流长。起始于唐宋年间,至明代已自成流派,以“二弯半”见长,其形如“云头雨足美人腰”,形成了千姿百态独树一帜的如派盆景风格。
如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闻名全球的长寿养生福地。她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区唯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国际上十分少有的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
六、古镇典型建筑
水绘园 定慧禅寺
1、水绘园
水绘园位于如皋古城内东北隅,是苏北古典名园之一,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绘园、国家一级园林如皋人民公园组成,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人民公园,原为明末清初所建逸园、壶领园(又名古澹园)旧址。1912年(民国元年),姜佐周等人以逸园为基础扩建为公园,占地3.7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41.6%。园内有古城垣“东水关”遗址、古城墙、花厅等多处景点,并附有动物园、儿童游乐园等。
水绘园位于人民公园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如皋冒氏九世祖冒一贯别业。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携其爱姬董小宛栖隐于此。园内构筑有壹默斋、因树楼、寒碧堂、洗钵池、湘中阁、波烟玉亭、妙隐香林、枕烟亭、镜阁、碧落庐、小三吾亭、悬霤山房、澁浪坡等10多处佳境,时为海内名园。
水明楼建筑群为水绘园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建于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盐运副使汪之珩于洗钵池
(宋尊宿曾洗钵于此,故名)西侧建一船舫式水阁,其回廊、庭院临池漏窗,定名水明楼,此名出自杜甫“残夜水明楼”句,寓凭吊冒辟疆、缅怀古水绘园之意。清代遗构雨香庵由敞厅、黄杨厅、流光殿组成,院内有350余年树龄黄杨树一棵。隐玉斋为宋曾文昭公读书处,由牡丹亭、隐玉斋、聆松簃、观桧厅构成,院中六朝古桧(又名六朝松)相传为南宋曾文昭公曾肇手植,树龄800余年。水明楼与雨香庵、隐玉斋,形成以楼带院建筑特色。其造型精美,被已故园林泰斗陈从周教授评价为“徽派园林风格的海内孤本”。水绘园内陈列有冒辟疆、董小宛画像,历代名人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及铁器等历代珍贵文物、文献,可供游客鉴赏。
2、定慧禅寺
定慧禅寺位于如城东南隅,苏北著名古刹。591年(隋开皇十一年),晋王杨广于扬州请高僧设僧会授菩萨戒道,高僧智觊经如皋时诛茅建寺定名“定惠”,并建有10级宝塔。宋天禧年间,僧因惠重修。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僧性乾复建。清廷敕赐“兴教定慧禅寺”,季亲王及太后曾分别御书“慧映中华”、“庄严福地”匾额,悬挂于大雄宝殿内。整个建筑群,占地1.07万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外为楼堂,内为殿宇。大雄宝殿、藏经楼均座南朝北。寺北有玉带河,寺南有濠河,西有宋龙图阁学士王觌家园内的“五莲池”(已废),东有唐代寺院落成时开浚的“放生池”,具有“水环寺、楼抱殿、山门北向”的特色。寺内佛像毁于“文化大革命”,1983年重新装修塑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其东侧观音楼、关帝殿、云水台、方丈室、祖堂、引堂,西侧华严楼、念佛楼等均已修复。1988年,法宝阁(藏经楼)供奉由美国纽约光明寺住持、纽约佛学研究会会长寿冶老和尚赠送的缅甸产汉白玉卧佛,法身12英尺,重6.5吨。1990年底,于山门内东西两侧建成钟、鼓楼,楼高16米,造型仿唐式。钟为铜铸,高1.5米,重400公斤,鼓直径1.5米。结语:
古镇如城是如皋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素有“区域经济贸易强镇”、“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美誉。
通过对古镇如城历史、古镇空间格局、古镇建筑特色、古镇人文、古镇典型建筑几方面的调研分析,相信地方政府对如城古迹的保护利用会做得更好,更好地将历史、人文、古建相融合。参考书目:
1)《如皋地方志》 2)《如皋年鉴》 3)百度网; 4)如皋史志网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读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有感
中国的问题:源于历史,中国治理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外国汉学家写中国问题的专著,第一本是傅高义的 《邓小平时代》,记忆犹新。对于历史,想先谈关于历史教育的两个小想法。第一,我中学年代历史学科分数很高,但是究竟学了多少,学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客观历史,我比较疑惑。第二,如果才能了解真正的历史呢?除非能够读到英文原著,否则如果只读中文版的书很容易就看不全面,至少得懂繁体字,因为就《邓小平时代》而言,相对于港版繁体和大陆版简体而言,就一些敏感事件的删减多达8000多字,删减之后就不是一本完整的专著了。我觉得读书不求猎奇,但求客观全面,就像老师所说,中国的学生就应该了解中国的问题。本文的题目是:中国的问题:源于历史,中国治理。前面三个部分中国现今问题的历史追溯,后三个部分叙述中国问题目前的治理方式。
一、历史的产物:儒家、革命实践与党的组成
(1)儒家是贯穿中国古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给我留下了三个重要的印象:对“礼”的强调;2.对秩序的强调;3.对社会责任的缺失。
对于“礼”的强调,儒家一直都非常注重“循规蹈矩”,相比于法家的严刑酷律,当这种柔性的统治手法被统治者和学者上升到一种价值观、国家形态的高度,人人以“克己复礼”为荣,并且历朝历代加以强调、引导和延续,这种统治术成了人们自觉的用来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一直有少许留存到今天,例如对于读书做官的崇拜,对于长辈的至高无上的听从,村落族长式的治理等等,它是一种比法家的严刑酷律更加高明的统治术,是一种思想上的把持。同时,对“礼”的过分强调也是今天中国社会形式主义的来源之一,办公室文化中对上司的过分遵从以及升迁的“送礼”现象,行政长官视察时的礼仪队伍的规模足以彰显官威和地方对长官的欢迎,写文章中的空话和吹捧等等,闻一多先生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做了不说,做了再说”,而当社会充斥着还没做就开始宣扬的时候,社会的浮躁气息就会非常严重。同时,对于“礼”的强调,是一种软性的约束,当年轻人为了做到“合乎礼”的时候,我觉得就开始步入老年期了,带上老年人才会有的拘谨和深谋远虑,而不太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虽然它确实会让人觉得这年轻人很有礼貌,而且也不会犯错误,甚至都没有去犯错误的勇气,只要不去尝试,当然永远不会犯错误,因为“做多错多,不做不错”。于是,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实在堪忧。
对于秩序的强调,对“长幼有序”经典的案例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它是从道德上规范了君臣、夫妻、父子、师生等的关系。这种秩序只能是在宏观上相对稳定,而在具体微观层面则是不稳定而且是不公平的。当一个小孩年幼的时候,那么他很可能在各方面都排在秩序的末端,服从父亲服从老师,但是随着年龄渐长,他又可能变成父亲和别人的老师,是一种在秩序上的跨越,因此在年龄(时间上)存在着道德的投资,例如:如果小孩子小时候没学好,长大了地位高了的时候就存在为恶的风险,如果父母小时候没教好小孩,小孩长大后也可能对父母不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言传身教”的重要含义。虽说是在道德上,但是在封建朝代,道德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法律,执行法律的功能,例如放逐、拘禁和处死,在族长的同意下,在村落里德高望重的人(县令)的号召下,就可以强制他们眼里“不道德”的人。这种秩序,或者说是地位,赋予人的是权力(皇帝就在秩序的顶端,也是权力的顶峰),享有的是名望和尊重。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在古代印度也有类似的秩序或者说是一种对人更为严苛的分类,称为种姓制度,将人天生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只能从事自己天生允许的职业,与同种姓的人通婚,社会阶级极其森严,而且种姓制度是一辈子的,甚至世代相传,他比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要严格得多,它引起的社会矛盾也会激烈得多,因为中国的科举制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缓和社会矛盾,出身低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儒家学说表明自己的基本学习能力和对这一套秩序的无比服从来获得“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跻身上层阶级,它打开了一扇让人能够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出身不公平的窗户。关于种姓制度,还有这样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印度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博士出身“达利特人”,属于低等阶级,在印度独立之后起草宪法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具体实施却异常困难,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在1956年,这位先驱带领50万达利特人全部该信佛教,不信印度教,才去除了种姓制度的压迫。
儒家思想对于社会责任的缺失,体现在那时候社会责任从不延伸到陌生人,而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关系网中。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今年政府大力提倡“感恩”和“见义勇为”的精神以及提倡社会帮扶、赈灾捐款等来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而在中国古代传统精神中,是一种“防人之心不可无”加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价值观,因为不熟悉所以不知会不会帮了你将来会不会害我,以及去帮助亲戚朋友可能更加有利。据现代博弈论观点阐释动物间利他主义的动力在于存在某些有利于利他主义者的事物,包括他人的帮助,他人的间接互惠以及良好的声誉。当然,这不符合现代社会。
(2)革命的实践经验:根据自己的概括,也分成:1.听党的军队;2.长征与延安经验;3.人民战争。这三个方面的经验,极大影响到中国后来的组织和治理模式,这是来自革命的产物,也是列宁氏政党的产物。
首先,拥有一支听党指挥的军队是非常强有力的,一方面是效率,一方面是恐惧。我能马上联想到的是纳粹党在二战期间利用自身控制的冲锋队和党卫队代替正式国防军,对国内进行大清洗,一支效忠于党的军队对于巩固党的地位以及保证党对全国的控制是很有效率的;另一方面,军队成了执行党的决策的强有力的武器,能够扩大党的政策的执行度,即使有时候政策存在偏差,也无法得到政府的制约。
其次,长征和延安的经验尤其影响到了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治国方略,毛泽东是经过战火洗礼的人,对待战争与和平、国家与和平有着不同于和平年代出生的人的感悟,因此对于后来未经历过长征的人的观点和人,毛泽东有着天然的排斥,因为大部分打下江山的老领导中间凝结着的革命友谊是年轻人不能体会的。同时,长征对于毛泽东在塑造军队和党中塑造起个人的形象、展示其军事才能有重要作用,而延安经验则让毛泽东从心里相信政治动员的强大力量,能让南泥湾从一片荒野变成塞上江南,政治运动能促进人民的精神力量去激发劳动的效率,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发动大跃进运动,在苏联撤走援助之后回到艰苦奋斗时期,而这对于我们现在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延安整风运动对于统一思想团结革命力量的经验也是促成毛泽东日后面对国内经济情况,将原因归结为阶级和矛盾,发动文化大革命去推动的原因,而我们知道,革命的经验和和平建设时期的经验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套用。
对于人民战争的理念,也是列宁式政党的产物,在中国垄断式革命史观中,这也被成为集中全国力量动员的优点。纵观全世界,能够全民皆兵发动人民战争还有朝鲜劳动党和越南共产党。这也是毛泽东在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之后,将各位老帅和大将分配到全国各地准备组织发动人民力量对抗强大的苏军,展开新一轮的游击战的原因。根据从革命中获得的经验,毛泽东一直将这种经验延续到军队治理中,而革命性也是解放军的重要属性,即使在当代社会也是如此。人的力量一直被毛泽东认为是决定性的力量,武器是重要因素,而决定性因素是人,对待外国的核武器,毛泽东也是如此认为,而当建国后利用苏联导弹击落美国的U2侦查飞机时,毛泽东也是对外界说:是用竹竿捅下来的。
(3)党的组成
如果从历史数据来看,共产党在精英比例上远远逊色于国民党,国民党政府部门中大多数是英美名校毕业,军队首领多为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的专门军事人才,而共产党人领导人中只有周恩来学历最高,而军队首领绝大多数出身农民。从整个党的组成来看,没有文化的农民占了大多数,其次,由于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对民主党派的不信任,建国若干年后,政府部门基本由共产党人任职,而中高级知识分子大多加入民主党派。
二、毛体系的动荡:非科学、颠覆伦理和个人崇拜
我在看这一部分以及《邓小平时代》同一部分的时候,其实非常纠结,因为那描述的是一种极其荒谬的治理模式,而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人的判断上,是一种人治的模式,也是一种高度集权化的治理模式。毛泽东是一位非凡的领袖,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对中国和平年代的建设,体制的完善和思想精神领域的引导却走偏了方向。毛泽东出身农民阶级,并未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饱受战火的洗礼,对国家的治理方面缺乏经验,他所不能容忍的是在他建构的体系下不能控制新事物。
(1)非科学性指在一方面强调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却没有用真正科学主义来构建理论,而是将之理解为有选择的经验主义,并且要求全体统治者贯彻。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从革命年代积累的本质上是运动的经验和和平年代的需要稳定的持续的建设其实是不兼容的,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
在大跃进上毛泽东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盲目扩大生产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作法:1.首先国内建设的需求没法消化如此多的钢铁,当时也没有所谓的出口;2.这种快速发展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不过关的,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没有价值的;3.这种毫无秩序毫无计划也毫无市场引导的资源利用行为是极其浪费的;4.这种迅速动员全民生产的行为也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而不是持续的生产力;5.它反映了一种盲目的赌气式的领导人的个人行为。
在文化大革命上,毛泽东是认为觉察到党内逐渐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是对党内政策的危害和阻挡,也可能是将来对社会主义的背离。而随后在逐渐扩大到完全失去理性无法控制的程度的时候,毛泽东依旧几度容忍且不干预。动荡不安的环境和和平建设的需要相悖,甚至都与毛在之前确定的政策相悖,只是毛在现在已经将“右倾”列为最主要的问题。它同样具有非科学性的两个特点:1.来自革命年代的经验,整风与肃清来自经验主义。2.大规模社会动荡不利于和平年代的建设。
(2)文化大革命中对于伦理的颠覆,来源于毛泽东对于封建伦理制度、阶级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深恶痛绝,发动文革意在彻底摧毁旧的伦理道德,让所有的人都极具革命性,发展出人与人相互密切监督,来维持国家稳定,这是非常极端的。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只剩下革命战友的关系,没有亲人的亲情,没有夫妻的爱情,也没有朋友间的友情,整个文革后期大量的冤假错案,亲人在红卫兵煽动下指责自己的亲人,如老舍自沉太平湖,妻子在压迫下抛弃自己的家庭,还有大量的同事讲出一些捏造的小事来制造借口背叛同事,学生批斗老师,包括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遭到无理谩骂,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在北京大学攻读物理学时被批斗致残,手段残暴,种种行径都表明,这是文革中最为恶劣的问题,因为这是涉及到深层次的人性问题,是一种疾风骤雨般毁灭人性的灾难,它将社会引向机械的、斗争的、践踏法理的倒退。
(3)个人崇拜归结为两个原因:1.是毛泽东早年在表现出的才能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绝对解释权,成为精神领袖;2.毛泽东晚年对于权力的迷恋和对于他所解释不了的现象的无奈。对于个人的崇拜在历史上也有出现,例如苏联时期对于列宁、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目前朝鲜对于金氏家族的个人崇拜,这都是这些领袖们牢牢掌握政治权力,同时利用自身影响力保持党和政府稳定的手段。但是,个人崇拜最大的危害在于其对于国家政策常年的过度干预,以及容易发展成独裁现象,独裁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刚刚独立的民族解放国家中极其常见,多为军政府独裁。个人崇拜的例子,如晚年毛泽东规定一切以中央委员会下发的文件都必须经过他的批准否则视为无效文件,借此在不担任国家主席之后仍然对国家政策进行干预,对于70年代邓小平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政策予以坚决的阻止;其次,个人崇拜的第二个危害在于对继任者的指定任命,这个现象在中国目前的领导人选举中仍然存在,党的权力极大,而宪法规定的权力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只是批准的功能,毛泽东晚年在指定接班人的过程中就出现过一片混乱的权力斗争和相互碾压,这也体现出个人崇拜的问题。从刘少奇到邓小平的批斗,表现出毛泽东对治国能手失去信任;从林彪的叛逃体现了毛泽东选择依靠军队的失败;最后只能选择才能平庸,从毛泽东故乡湘潭一路被栽培的华国锋能够忠心地坚持他的政策,但是最后华国锋仍然得靠边站。这种悲剧的领导人继任问题在第二代领导人与第三代领导人的交接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一直到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之间才算是比较和平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