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语文课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解读
如何在语文课中活跃学生的思维
——张甲斌 内容摘要: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它是不可缺少的智力品质。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因素。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合适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构建平等、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敢于质疑问难,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重视学生求异、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关键词:
语文课堂,活跃思维,创新教学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激活思维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激活‛学生是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读写听说都和思维密切相关,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流畅性、深刻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发达起来。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呢?
一、创造和谐氛围,还学生主体地位
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要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一)、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引导自主探究,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便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促使他们把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和不同的见解提出来。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学习语文就应该重在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就在于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敢于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给学生教方法、搭梯子、使学生懂得,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那儿质疑。教师要先给学生搭梯子,帮助学生设问题,从细微处入手,从字词句入手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然后再从段落、文章整体入手设疑,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如学习《林海》一课,‚亲切与舒服‛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学生问:为什么这儿要写三次?这三次‚亲切与舒服‛,各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课文的重复?《凡卡》一文中,学生读了凡卡写的信封‚乡下,爷爷收‛‚康司坦钉玛卡里奇‛问:信封这样写,爷爷能收到信来接他回乡下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三、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创新求异
激活思维的火花,必须重视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求异与发散思维是挣脱思维定向、封闭桎梏的利器,也是创新的开端。发散性思维是指对一个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朝着各种可能解决的方向去探究该问题各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一学生在课外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后,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愚公太笨了,他不会搬家吗?搬家不是比搬山容易得多吗?‛于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愚公是‚笨‛还是‚智‛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又如《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中有一句话:‚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课文没有明确告诉谁在前、谁在后,但这一前一后却贯穿全文,对表达课文寓意极其重要。为了让学生主动发现,教师可以这样启发提问‚究竟谁在前、谁在后,你的根据是什么?‛于是学生纷纷作答。有的说,因为我看见书上插图是这样画的;有的说:‚前一节课里说狐狸带着老虎,不是老虎带着狐狸,所以狐狸在前,老虎在后‛;还有的说:‚后面课文讲到先看见狐狸,后看见老虎,所以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最后一个学生发表意见说:‚狐狸说:‘我带着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如果说成我‘跟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把‘带’说成‘跟’,说错了一个字,它的诡计就可能被老虎戳穿!‛显然,这位学生以独特的发散性思维深入解答了教师的提问。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在原有的思路无法解决问题时,冲出狭隘的经验与固定模式的局限,转换角度,包括从相反的方向来思考问题,从而选取正确的答案。
四、提供拓展空间,培养思维的敏锐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中选择并确定课题,到实践中调查取证走访相关人员,收集信息等,注重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身边科学,感受自我成功。
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有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
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要求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平时的积累,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产生了错觉,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的敏锐力大大提高了。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所以,语文教学,不但要领着学生‚进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使他们在‚进‛与‚出‛的过程中,获取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并且能由已知领域向未知世界进军!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三步曲
小学语文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三步曲
天河区华成小学郭海英
论文摘要:语文是一门多元、开放的课程,激活思维是培养学生语文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根本。如何激活学生思维,要走三步:前提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构建平等、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第二步就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三步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注重求异、发散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
关键词:语文学习激活思维三步曲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激活思维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在小学课程中,语文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不是因为语文课时多,老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多,而是因为语文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良好载体,是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课中激活学生思维,要注意三步。
(一)第一步:转变教学交往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
美国心理学家罗曼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体,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一种交往。所谓交往,就是师生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师生间的基本存在方式。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
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体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激活学生思维,首先就要承认学生是自身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交往关系中与教师是平等、互动、互惠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不强求学生个个正襟危坐,让他们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方法,尽量说‚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共同来研究‛、‚请你帮我……‛等话语;甚至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有秩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心理空间;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随时发问,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这时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有敢于提问的勇气,然后再给予点拔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坐下。师生平等的关系是保证智力与非智力都处于最活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
(二)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质疑问难,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语文学习更应重视探究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1.注重点拔。
教师点拔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还能帮助学生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学生享受到思考的乐趣与创造的快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
在教《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老师要求学生用‚十分‛这个词进行说话练习,很多同学都说‚我十分喜欢……‛;这时教师适时点拨‚除了十分喜欢,还可以十分怎样?‛学生一听提示,马上说出了‚十分热爱……‛‚十分高兴……‛等句式,思维完全活了。又如教《小壁虎借尾巴》,学完课文中三种动物的尾巴功能后,教师出示了一个说话训练‚……用尾巴……‛,共有四句。学生讲前面三句基本根据课文内容来讲,于是教师适时启发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功能?谁会说第四句?‛就这么一句引导,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思维十分活跃。
2.引导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快乐、增强自信,不断激发学生发现的冲动。在教《识字四》时,学完课文要求掌握的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后,教师又问大家:‚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字?‛同学们平时已认识很多字,一听这个问题,踊跃发言,又整理出‚虾、蝉、虹、蚊、蛇、蜈蚣……‛。老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他们很快就发现:和虫有关的字一般都带有‚虫‛字旁。教师的引导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新发现‛中激发学生继续发现的动力。
3.提倡争辩。
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是自然的,有差异就有争辩;有争辩,就能激起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利于激活思维。教《司马光》一课,教师问学生‚听到小朋友掉进缸里,你心里觉得怎样?‛很多小朋友都说会很紧张,但有一人说:‚我觉得很高兴!‛大家都吃了一惊。原来这位同学认为:‚小朋友掉进缸里,水有浮力会托着他;如果不是掉进缸里,而是掉在地上,从假山上这么高掉下来肯定会摔死!‛其他同学马上反驳:‚要是那个小朋友不会游泳,掉进水里不也会淹死吗?‛经过讨论,大家知道在生活中解决
困难有很多办法,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争辩,为学生提供了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空间,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争辩中点燃。
4.及时反馈。
发现、讨论、争辩、质疑,都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注意及时反馈,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质量。刚开始,大多数学生只会从字、词方面去质疑,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质疑问难。同时,加强活动的组织,不断提高学生发现、讨论、争辩的效率与质量。如在教学《一个‚F‛分的故事》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多泛泛而谈,教师及时让学生停下来,指导学生不能离开文本,应先仔细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学习和讨论。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很快就能抓住了核心问题,让学生的讨论、争辩更有效果,真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感悟出故事的道理。
(三)第三步:重视求异与发散思维,鼓励创新想象
1.培养求异思维。
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在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思维互动。教师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这些意见对每一名学生都是一种信息刺激,新旧信息与其他各种信息融合,便会产生一些新异的观点;或者在新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联想作用激活另一个有价值的新观念的萌发,这种新观点便是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教学《猫》这一课时,学生读‚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他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这一句时,多数学生读得很重,表示作者对猫的称赞。这时教师问学生:‚还可以怎样读?‛学生思考后轻声地将这一句读出来。再追问:‚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小猫的称赞,还表达了作者对满月小猫的怜爱和无限回忆。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维,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课堂上应该经常地问一问:‚谁有新的发现?‛‚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这样,把‚求同‛与‚求异‛统一起来,让
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产生新观点,使学生的创造欲在执着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再通过师生、生生思维互动、集思广益,培养学生发展新思想的胆识。
2.引导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不要只满足一个答案,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探求多向目标,寻求多种结果,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教师以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为切入点,设问:‚小红军是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的?‛学生从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中知道了小红军四次拒绝了陈赓的帮助;然后,再引导学生联上带下、立体思考:‚小红军真的不需要陈赓的帮助吗?请你结合上下文关于小红军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马上联系到第一段中小红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艰难处境和第三段小红军昏倒在草地的绝境,发现小红军言与行的前后矛盾,体会到小红军虽身处绝境但仍拒绝陈赓的帮助,他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拖累别人的高尚品质。学到这里小红军的高大形象已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又引导学生横向联系、深入学习:结合《丰碑》等课内外学过的有关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文章纵串横联,深入谈论对红军精神的认识。学生通过立体思考、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判断,从纵横的比较中深刻领会到红军生死与共、爱党爱国的共性,以及不同故事中红军无私忘我、大无畏等个性。发散思维,引领学生懂得了事物方方面面存在着内在联系,并从事物的联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经过分析判断形成知识体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3.乐于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学《麻雀》,老麻雀明知不是猎狗的对手却‚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蓬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去创造想象:‚谁能结合当时情景想象老麻雀飞下来以前是怎样想的?‛学生兴趣
盎然,有的说:‚老麻雀想到:这只可恶的猎狗,你总是仗势欺人,今天我不能再看你逞凶。‛有的说:‚老麻雀想到自己的同类如此弱小,将葬身到猎狗之腹,太可怜了,我一定要挺身而出;于是尖叫:‘走开,如果你欺负它,我就跟你拼了’‛……引导学生去创造性想象,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老麻雀的伟大母爱在学生丰富的想象中被传播、颂扬。
在语文学习中,尊重学生,构建平等、互动、互惠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重求异、发散思维的培养,将会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第三篇:我让学生思维在语文课堂上奔跑起来
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我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中奔跑起来
各位领导、老师:
晚上好。
今天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水平有限,诚惶诚恐,望各位老师不吝批评之辞。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奔跑起来,第一位必须重视扩大课堂知识容量。课堂之于学生,就好比疆场之于骏马。场地太小,即使骏马再能跑,一任你是踏雪蹑云,一任你是的卢駃騠,也施展不开。骏马得需大场地,大空间,撒开四蹄跑,才能显其骏。学生也是如此。一节知识承载量小的语文课,是不够学生进行思想撒野的。欧美人关于建筑学研究上的一句“屋顶的高度往往决定住在其中的人的思维宽度”,早就告诉我们,只有大的空间,大的容量才会出思维活跃敏捷、创造力强的人才。为此,我认为找到能够在规定时间和教学任务之下有效拓展课堂知识容量的方法,是让学生的思维在我们的课堂中奔跑起来的决定性前提。
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我扩大课堂知识容量的一般做法是举一隅要求学生能以三隅反,借由新学知识点回顾旧知识点,将新旧知识点进行不断地链接对比,让学生在比较归类中识记新的知识点。譬如我在教学《资治通鉴》中“赤壁之战”一文的时候,发现文中的“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在本学期所学习的课文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我提醒学生“引”字除了有此处的“牵攀,招供”的意思,我们已学过的文言文本中还包含“引”字很多的其它意项,我举出了一个例子,学生立即调动回忆回顾了我们所学过的带有“引”字的句子,得出了“引”字还具有①拉拽②调转③延请邀请④率领⑤退却⑥引导引诱⑦延长伸长的意思,就这样我们不仅积累学习了它的新意项,而且一下子完成了对于这个词用法的全面大盘点和复习巩固。再如,在处理《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文一个长句“而余三十年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的时候,我举出一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要求学生比较其中句式上的特点,并且让学生继续举出还具备有该特点的其它已学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很多特点一致的句子“石之铿然有声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等等,这样学生不仅立即明白了新学句子也是一个定语后置句,而且还通过比较归纳,掌握了“者”字是定语后置句的判断标志之一。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多利用这样的举一反三,是可以有效地拓展课本内容的宽度和知识的容量的,而且老师引领学生所做的举一反三都是向已学旧学要事例,所以很方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以至于跑起来。
此外,我认为加快节奏,删繁就简,尽可能地突出课堂知识重点难点,有目的地、追求高效率地在课堂中加入当堂训练也是扩大知识容量的好办法。在教学语文必修三最后两篇古文《秋水》《非攻》时,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观察文言文中有哪些因素可以成为判断文言句式断句的标志。要求学生立即记下这些标志,并且整理出来,分成了:①虚词标记法②主语标记法③整齐句式标记法等既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又方便实际操作的具体断句方法。完成整理之后,我立即从历年高考语文加试题中找出一些较容易的文言断句题让学生练习,然后当堂讲评,指出学生把握的得当与不得当之处,然后再切入《非攻》原文进行断句练习。因为此前课堂重点设置的紧扣主题,且当堂训练及时,所以学生很好地完成了篇目断句,巩固了所学的文言断句方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的方法还不仅于此,好的办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去摸索和实践。要想有效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①备课要更加充分,只有做老师的能够对新旧知识信手拈来、予取予求,学生才能得到最为详细的纵向知识体系比较训练;②自我知识储备量要增大,老师做不了学生学海泛舟的汪洋大海,最起码也要力争做学生取水的生水之井。③对课程标准以及考点的把握要更加准确和细致。
我所说的只是一些最为粗浅的认识,仅当抛引玉之砖。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葛髙瑜
2012/7/2
第四篇: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学生的思维有快有慢,并不象闹钟一样节奏永不变更地运转着,它常常会受到心情和环境的影响。确实,呆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象安眠剂,使学生思维受阻、凝滞,而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则象兴奋剂一样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之灵感骤生。怎样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首先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创造有利于思维的课堂气氛。要在吸引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有经验的老师会煞费苦心地设计好这一环,走好第一步棋。其次在教学课文时,可根据学生想象丰富的特点,设置意境,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状态;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先不要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利用好奇心让他们自已去探索,去发现;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一番疑问一番长进,新课开始就让学生产生悬念,把注意力引导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上来,这样对学习新知有很好的效果;兴趣是一块“吸铁石”有了它,常使愉快感和求知欲成为学习,思维的伙伴,所以教师还应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教师是一个善于应变者,随时接受从学生情绪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节奏和方法。
第五篇: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解读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摘要】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及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发兴趣 调动积极性 激活思维
绪
论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某些偏误,语文教育似乎始终戴着“应试”的枷锁,课堂教学的模式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激活。老师只顾赶进度,只在乎能不能尽快地把大量的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根本不重视主体的意识、不抓主体活动。因而老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念越呆。在那些机械、单
一、沉闷的“填鸭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老师架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所束缚;他们的才智和创造性被老师“大包大揽”的“热情”所扼杀。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语文课不过是一本书、一支笔,上课抄笔记,下课抄作业,考试时再临时抱佛脚,背一下老师画的重点就保准拿60分了。学生形成一种毫无兴趣的被动的学习心态,不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试问,如果一个学生的心根本就不在课堂中,那么就算老师上课讲哑了嗓子,板书累酸了腕子,又有什么用呢?只有老师唱独角戏而没有观众的课堂根本就没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率和质量,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会有所提高。
诚然,学生对语文的不重视、“‘厌学’情绪是有诸多因素造成的,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因素不可忽视;单从教育本身来说,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则是最根本的。”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老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能力,抓好学生的主体活动,引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激情,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师生双方配合协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语文教学多年来沉闷的局面,使课堂变活。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深感课堂气氛的活跃与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老师决不可等闲视之。教与学双方总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消极关系,经常导致教学信息交流严重受阻,从而使交流活动进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在此,我想就教与学的关系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打破课堂教学中的僵局。
老师是课堂的策划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健康身心的必要条件。”②
①因而,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看老师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学中老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及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对象和教材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洋溢着活力。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需要老师激发。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十分常重要的。它可使学生对学习全神
③
贯注、孜孜以求并乐此不疲,成为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由此看来,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作为老师必须要在改革教法、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想方设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如一个好的导语、形象的设喻,又如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等等,如果这些方法、手段运用恰当的话,就很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利用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导语的设计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状态,轻松愉快的导语可以马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传统的课堂结构的开场白常常是:“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新的课文,请大家翻开……”等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导语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下一步教学做一个铺垫,虽然只需三两分钟时间,却起着穿针引线的功效。我在上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在黑板上写着一个斗大的“春”字。我说:“人们热爱春天,描写春天。古往今来,文人笔下的春天令人神往。大家想想看,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他的一首七言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天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学们脱口而出。“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他的《泊船瓜州》里又是怎样描绘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同学们对答如流。“那么,苏舜欣的《淮中晚泊犊头》又是怎样来描绘春雨春潮的?”我和同学们一起吟起了咏春的佳句。
朗朗诗音收住,我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爱我们家乡的春天吗?同学们能不能把家乡的春天描绘出来?”同学们静静地听着,随即小声议论起来,但没有人马上举手。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语锋一转:“好,让我们先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三首古诗的回味和吟诵已使同学们心驰神往美丽的春天,诗的艺术已经一次一次掀起了同学们情感的波澜,学习的兴趣随咏春、爱春之情的起伏而逐渐高涨。这时,我趁势将同学们的思维引导到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上来,既圆满地推进教学的主旋律,又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再一次推向了新的高潮。当然导语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内容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真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性高涨且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之时转入正式的学习。
2、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CAI教学也步入语文课堂,这无疑为改革语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我们知道利用CAI教学可以浓缩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密度,并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直观形象、生动的状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幻灯、电影、电视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演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高大宏伟的建筑图像,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场面。所有这些材料都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把安塞腰鼓的有关录像放给学生看,黄土高原上雄伟壮丽的腰鼓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也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上起课来事半功倍。从这我们可以看到,把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直观的作用 2
于学生,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需要老师调动。
1、老师要善于做引导者。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实践性很强,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感受、理解、揣摩、咀嚼、体验、感悟。因而,要学语文,学好语文,必须亲历语文境内,眼看、耳听、心想,与课文及其他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然而,现在的语文课中,很多老师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一味的往学生的头脑里强行灌输自己的观点,或热衷于让学生死记硬背,更有甚者只是为应试,截取某个段落、某个语句让学生进行操练,把一篇优美的文章糟蹋得七零八落。就这样,老师经意或不经意地,在“人”与“文”之间作了“阻隔”,学生也未能真正地去感受、理解、揣摩,更别说咀嚼、体验、感悟了,学生也就没有真正地走进语文课堂,参与课堂教学了。教学原理认为:“语文教学不该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应该使学生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也就是要求老师不要单纯做一个传授者,更要做一个引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老师不能单纯传授自己的学习体会及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身临其境地去理解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题,感受作品中铿锵的音韵、优美的文字、规范的结构,领悟作品的意境,咀嚼隐藏于文中的深邃的哲理……而老师在诱思引导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善引博喻、条理清晰、要言不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采用启发式手段。”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漫无方向,注意力分散,积极性消退。如我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教学中,我就抓住作者的游踪,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跟着作者一起去游览杭州西湖,从孤山寺一直游到贾公亭西,看到了早来的黄莺和新到的小燕子,还有路旁含苞欲放的野花和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领略了西湖生机勃勃的春景,体会到了作者当时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总之,老师宜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文学鉴赏的较高层次,使之在受到教育的同时受到艺术的熏陶。
2、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老师可以尝试只当“总设计师”,让学生走上讲台过把“老师瘾”,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主讲,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由学生当老师,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就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双方无拘无束,密切配合,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我在教学的实践中,曾经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上过几篇自读课文,从导语到讲解,再到分析、体温、总结、布置作业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后老师点评,找出不足。在备课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空前的,而在讲台上表现出来的对课文的那种理解及教学方法,还有在课堂上同学的积极配合,取得的教学效果都是我始料未及的。当然,作为一名老师,这时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把重点放在课后对学生
⑥
⑤
④ 3 的点评上。首先,要肯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其次,要肯定学生在讲课中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其不足;最后是弥补知识的遗漏点或婉转地纠正学生讲解时所出现的错误。
当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演讲、演练、演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并且愿意身体力行的内容。当然,以上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都应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以语文的教学目标为准绳,不能一味的求新猎奇,以免弄巧成拙。
三、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根本,需要老师激发。
课堂气氛的“活”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变化。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活”,不是真正的“活”。我们所说的“活”,实质上是指学生思维的敏捷、灵活,激活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1、老师要善于设疑。
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掌握真知、提高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包办,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的。所谓“问则疑,疑则思。”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池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设疑,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像迷途问路,如饥渴求食一样去探究新知。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我们非常清楚,在中学教材中,其内容还是包括很多基础知识的,如同义词的辨析,词的界定、运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但是由于这些知识屡见不鲜,或异常分散,这就使学生对其不重视,疏忽了。如果老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的时候,依然是采用单调、呆板的讲解,那么学生就很难提起兴趣去学,甚至根本不愿意去听、去学。要改变这一教学状况,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传授这些知识时,老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的疑惑,或者是为加深理解设一些难点,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如学习李白的诗,介绍作者时,如果老师还只是一再强调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那么学生一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听不听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些知识可能早就学过了。但是如果老师便一个讲法,问一下学生:“同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为什么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又如讲授连词“何况”、“况且”、“而且”时,设置“同是表递进的连词,‘何况’、‘况且’、‘而且’它们有何差异?”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一听就会兴致勃勃地研究起来,兴味浓烈之际,已进入了思维的境界。同时,问题的设置也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对一些看起来是旧的知识有了全新感知。
2、激发学生质疑。
上面我们讲的是由老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好途径。但是,这种传统的提问法,提问的自主权完全由较师主宰,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学习状态;问题也不能集思广益,总难免过深或过浅;又或是学生不善于思考,一句“不知道”,就很容易造成教学僵局。如果改变一下提问方式——变老师向学 4
生提问为学生向老师提问,即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领会范围有目的的设计问题,进而向老师提问,再由学生和老师予以解答。”这样就更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必须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听课或读书时只是眼到、口到、耳到,而心不到,其结果或是上课走神,听而未闻;或是一目十行,过目皆忘。原因是学而不“思”,没有可“疑”。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有所“思”,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务长米凯莱·马林科维齐博士曾说:“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至今仍缺乏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这也点破了中国“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老师没有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而是自己“满堂灌”,阻滞了学生的思维。“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求知欲最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整个社会、全世界以及种种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和急于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无疑对开发智力、培养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这个时期,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探索的心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宁鸿彬老师在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一书中,就提到了要“欢迎质疑”,也就是欢迎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如他在教授《七根火柴》一文时,学生就提出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课文有“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学生认为,既然并排就不能成堆,那课文的说法是否自相矛盾;第二个问题是课文说到那个无名的红军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以后,卢进勇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象舒展开来。”学生认为,脸色就是脸上的颜色,颜色只能说深浅,而课文说脸色“舒展”是不是用词不当?从这个教学实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学生的问题没有完全提对,但是由于老师鼓励学生质疑,他们在对课文的钻研中进行了独立思考,从而提出了老师事先没有想到过的问题。那老师应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呢?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的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摸到精思质疑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其次,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激起学生的疑问,善于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引入峰回路转的知识道口,促使他们动脑筋想问题。第三,当学生苦于思路受阻,思维发生障碍时,老师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矛盾,巧妙激疑,才能促使他们的思维运动向纵深发展。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提问也是促使老师不断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教学综合能力的一个动力源。因为学生发现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与教师的角度,与教学参考资料不相一致,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更加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理论认识上把握分寸,对课文的钻研更深更细,并且能够在课堂上娴熟从容的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科学艺术地组织教学。所以说,把提问权还给学生,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使语文课堂出现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气氛。
结语
以上我主要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激活学生思维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当然,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老师积极乐观的心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易
⑨
⑧
⑦ 5
懂的板书,课堂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等等,这些都是营造课堂活跃气氛的好方法。
注释:①、《新语文》,1996年第12期,第5页,贺军《抓好主体活动,搞好语文教学——语文学科“双轨”式教学模式初探》。
②、《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二版,第215页。
③、《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191页。
④、《语文教学通信》,2003年第1期,第1页,于漪《走进语文》。
⑤、⑦、⑨、《新语文》1996年第7期,第12页,赵雅文、贾尚恩《语文课逆向提问法浅论》。⑥、《北京教育》,2003年第1-2期,第5页,张学立《“诱思式五步课堂教学法”的实践》。
⑧、《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第133页,第四章《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艺术》。
参考资料:
1、《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2、《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戴汝潜主编。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