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地产发展形势及开发盈利模式
导读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持续加大,市场迎来一场剧烈的变革,开发商纷纷寻找出路,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都成为方向,就连在几年前被认为是“啃骨头”的产业地产,随着新城镇化的深入,产业地产这块“骨头”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追逐的对象。
目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目的产业地产开始逐渐升温,无论政府,还是行业企业,都更加注重“产业内容”,传统房企、产业地产商、制造企业、电商业以及金融资本以各自的模式纷纷布局产业地产。由于产业地产的客户是企业和政府,投资决策更加理性,产品要求更加严格,因此,相较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的进入门槛更高,开发难度更大。再由于产业地产涉及融资、开发、服务、招商、产业培育、税收、GDP等众多因素,因此成熟的商业模式对产业地产开发至关重要。
产业地产发展形势
1、传统房企开始往产业地产转型
房企跨界转型已经不是新话题,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据统计,国内排名前20的房地产商,目前有一半以上(万科、绿地、富力、碧桂园、世茂、招商局、绿城、首创、远洋、中粮等)涉足于产业地产,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部门或中心,探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打造企业的新增长板块。
2、产业地产商开始大肆布局
华夏幸福、天安数码城、联东等产业地产商已经在产业地产领域浸淫20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树立的行业标杆。近年来,随着产业地产的不断升温,多数产业地产商继续发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布局。
3、制造企业、电商向产业地产延伸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制造企业、电商处于产业地产的上游,是产业地产的需求方。但现如今,产业资本开始觉醒,大量企业开始试水产业地产,产业地产上游驱动的现象十分普遍。
4、金融资本开始青睐产业地产
一方面,产业地产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继华南城、华夏幸福、卓尔发展、毅德控股、五洲国际等产业地产商登录资本市场后,2014年,光谷联合、大连亿达、中国宏泰相继在香港IPO,上海自贸区地主兼漕河泾的母公司临港集团借壳自仪股份,曲线完成IPO,赫赫有名的苏州工业园(中新集团)也正在A股IPO排队中,据统计,2013-2014年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房企中,超过70%是产业地产商。另一方面,产业地产也得到了私募基金的充分认可,平安不动产、银证基金、嘉民基金以向专业物流地产商注资的方式或直接投入自持的方式驱动物流园区的发展扩张。
产业地产主要开发及盈利模式
1、地产开发商模式
地产开发商模式是开发者在工业园区或其它地方获取土地,以整体开发或订制式开发的形式建设产业物业产品,如产业综合体、总部综合体等,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最后获取开发利润的模式。联东U谷,天安数码城、坤鼎集团是地产开发商模式的典型代表。从本质上讲,地产开发商模式与传统的住宅开发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地产开发商模式成为众多资本进入产业地产主要选择的商业模式。
作为地产开发商,至少需同时具备以下三大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物业产品是地产开发商的生命线,也是能否打动客户的关键,地产开发商首先应具有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系,如产业综合体、总部综合体等,而且其产品体系还应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调整升级,如天安数码城的产品经历了工业园——工贸园——科技园——城市产业综合体的演进;产业招商能力,招商是提高产品去化率的关键,也是实现滚动开发的保障,地产开发商必须成立专业而强大的招商团队,采用多种招商渠道和策略,挖掘符合自身产品定位的有效客户;产业服务能力,在招商优惠政策趋同的形势下,园区服务成为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招商成功率的重要砝码,园区可围绕“创意孵化、创业初期、企业成长、规模扩张、上市准备”的企业生命周期链条,构建全面的企业服务体系,如创业培训、市场开发、科技推广、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上市辅导等。
2、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
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以华夏幸福基业、宏泰发展、中南建设为典型代表,其也是我国在产业地产领域最早实践PPP模式的开发商,其商业模式大致如下:A政府与B产业新城开发商就C产业新城(一般为十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开发达成合作协议,在规定的合作年限内,B开发商负责地块内的土地平整、道路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产业规划、项目招商、宣传推广等产业发展服务工作,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物业管理、公共项目维护等基础性服务工作等;与此同时,B开发商以C产业新城内所新产生收入的该级政府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即扣除上缴中央、省、市级部分后的收入)作为投资回报,如新产生的土地出让金、税后、非税收入及专项资金等;合作期限结束后,B开发商将C产业新城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权及经营权无条件移交给A政府。
产业新城开发商主要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和土地二级开发获利。土地一级开发获利,产业新城开发商代替政府从事区域一级开发如九通一平、公共设施建设等,因此,土地是其最大的产品,土地出让收入也是其最大的土地一级开发收入,另外产业新城开发商参与产业招商等新城的运营,税收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非税收入以及地方财政可以支付的专项收入也是其土地一级开发收入来源。土地二级开发获利,即开发商获取房地产用地进行二级开发,通过销售房产获利,目前,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成为产业新城开发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3、产业投资商模式
产业投资商模式以张江高科、清华科技园和湖北高投为主要代表,其也是国内最早实行“基地+基金”双轮驱动模式的开发商,与地产开发商模式和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相比,产业投资商不仅将资金投向产业地产,同时还将资金投向入驻园区的企业。产业投资商的商业模式如下:产业投资商首先向社会资本募集园区开发基金,该基金不仅投向产业园区进行土地及产业物业开发,同时还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创新企业,用投资的方式吸引大批创新企业入驻,产业投资在实现资本溢价的同时还是带动园区资产增值。
作为产业投资商,其需要具备园区开发运营的产品开发能力、产业服务能力、和产业招商能力外,还至少需要具备基金募集和产业投资两大能力,其中,基金募集能力是指基金主发起方大规模、快速向社会募集资本的能力,一般与基金管理团队的经验、有无政府引导基金兜底、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营销能力等因素有关;产业投资能力是指高质量向潜在的产业项目投资的能力,该能力可通过组建高质量、经验丰富的基金管理团队实现。
4、基金投资商模式
基金投资商模式是国际流行的以Reits为核心的轻资产运作的产业地产商业模式,以普洛斯、安博、嘉民、丰树等物流地产开发商为典型代表,国内的万通控股正在实践这一商业模式,该商业模式大致如下图所示:基金投资商通过发行工业地产基金的形式募集资金,其可通过与老厂房拥有方,如制造企业合作,收购该物业后进行现代化改在并将改造好的物业回租给合作方,或者其通过拿地新建工业物业的形式吸引潜在客户入驻,当工业物业的入驻率达到一定水平,每年能够产生可观而稳定的现金流时,通过发行Reits的方式对物业进行资本化运作,完成一轮的资本循环,进而从事下一轮投资。
对于基金投资商而言,其最为关键的能力是资本对接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基金投资商只有对金融知识、金融工具及渠道方面有很好的掌握,才能够确保能再前期的并购和物业投资上获得县级以及在未来的资本运作上对接资本市场,从而保证公司在业务开拓上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发展动力和清晰的退出渠道,维持公司投资运转。基金投资商的自身定位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资产管理能力,才能对物业进行持有运营,对物业升值和资产价值成长周期有敏锐的判断和把握,保证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同时具备资本对接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基金投资商必须成立专门的部门具体负责,以普洛斯为例,普洛斯形成了由地产开发部、物业管理部、基金管理部形成的“三核联动”模式,地产开发部主要负责物流地产的开发及前置招商,物业管理部主要负责将出租率提升到90%以上,基金管理部主要负责对接资本。
产业地产的四种商业模式均有内在的资本运作逻辑、盈利方式以及核心能力要求,对于产业地产商,尤其是新进的产业地产商而言,该四种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说,产业地产商还需在行业法律法规的边界内,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帮助自己在产业地产开发建设领域少走弯路、错路、冤路。
第二篇:养老产业蓄势 养老地产盈利模式求解
万亿养老产业蓄势养老地产盈利模式求解
8月19日,世联地产与台湾最大的养老产业集团——恒安照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前的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将养老产业打造成为朝阳产业。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地产”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上继自住型住宅之外的“隐性刚性需求”,各大房企及险资纷纷试水,但具体的商业开发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世联地产副总裁林蔚指出,养老产业是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而不是以开发为核心的,需要长期投入,也需要更多政策的配合与支持。
养老市场规模至少万亿
世联地产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另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城市42.8%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总额将超7万亿元。
作为民生热点,养老产业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扶植的产业。随着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度假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需求多元化,庞大而多样化的养老市场诞生。据了解,目前全国有80家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领域,公开信息披露的养老地产项目达百余个。
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预计,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至少万亿以上,以后还会逐年增长。恒安照护集团董事长胡世贤表示,目前大陆人口老龄化状态与20年前的台湾十分类似,但是大陆人口老龄化发展更加快速,养老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不过,胡世贤认为,内地养老产业存在“山寨化”现象,很多项目只是打着“养老”的幌子,实际上还是在卖房子。
从大型房企养老地产的开发定位来看,主要是针对年龄在70岁以下的低龄健康老年人。主要开发模式还是以旅游地产为主,结合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满足健康老年人候鸟式度假与养生养老的需求,真正能提供养老多元化服务的极少。
世联地产顾问业务发展部总监李亚南指出,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是一个“模糊而想当然的市场”,面临营销、盈利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困扰。
“养老产业是一个进入就不能退出的行业。”胡世贤说,养老不是卖房产,而是卖服务,而大陆目前养老产业链尚不完善,相关行业如护工等人才急缺,恒安进入大陆正在做一些前期的事情,比如培养人才以使台湾经验本地化,以及挑选合适的项目“种子”作为试点。
台湾经验可资借鉴
世联地产在研究了美国、日本的养老产业模式之后,认为其在国内并不适合推广。相较之下,台湾的经验可资借鉴。
胡世贤介绍,作为台湾养老产业第一品牌,恒安照护集团目前在台湾拥有700多位员工,照料5500多位老人。服务类型包含机构式照顾、居家式照顾、小区式照顾,服务项目由小区服务、老人住宅、老人安养、老人养护到长期照护等多重模式。世联地产希望借鉴恒安照护集团的经验,通过与之的战略合作来进行公司的转型。
世联地产认为,三种开发模式的推行,将改善目前养老产业的不足,逐渐实现盈利。其一是隔代亲情社区开发模式,即年轻人群与健康老人混合的社区,北京(楼盘)太阳城、杭州(楼盘)绿城蓝庭社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等是这类模式的实践。
李亚南介绍,这类模式下,持有少量物业与销售物业相结合,持有物业规模比例应小于30%,销售比例应大于70%,以保证开发的持续性和养老社区的品牌属性。“销售物业+持有经营+服务输出”是整体的盈利思路,将在保证品牌树立与服务输出水准的同时,实现快速回现,保证现金流,为后续开发回血。针对全持有的养老物业,即会员制医养综合体,押金制和会员制是国内可行的盈利模式,会员制销售的是服务内容;押金制仅是销售物业使用权。目前国内采取这种方式的项目有北京太阳城水岸香舍、天津(楼盘)宝坻云杉镇等。
世联地产表示,以销售服务(而非物业使用权)为核心,是会员制交易模式的设计前提,而终身类会员、押金类会员和消费类会员的有机组合,将解决企业开发过程中的资金流问题。但从财务、盈利效果和经营三个角度来看,相比较传统的押金制模式,会员制运作模式可以较为灵活地计入财务报表,在经营上操作更加便捷,能够更好地实现回现。
第三类是“养生目的地”开发模式,针对具有高保健意识的中高端家庭,盈利模式则是“持有核心设施+物业销售+会员销售”,而“度假养生+交换平台”,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全新经营模式。
据悉,针对健康活力老人的“候鸟式养老”的度假交换平台模式,市场上已经开始有所尝试,目前上海(楼盘)亲和源在海南(楼盘)、东北等地已开始试水度假养老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三篇:养老地产相关政策与盈利模式
因为我们是老年住区,实际我们在研究养老地产,养老地产在网络上、微博上经常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养老跟地产好像一沾上很多就觉得是不是有问题?养老地产是不是一定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养老地产能够盈利吗?养老服务能够盈利吗?养老地产有哪些政策支持?现在很多项目都在前期阶段,如何做好前期的定位和可研报告,跟政府申请一些好的支持政策。这个PPT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养老地产的本质
这是两个第三产业的结合,在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的老龄产业的十大行业当中,就有这两个部分,养老服务业和老年房地产业。
这两个行业的投资主体和盈利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养老服务业的投资主体是民营非企业或者民营养老公司。房地产就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投资企业,养老服务业的盈利来源主要是会员费和服务费。房地产业的主要来源是房屋销售和房屋出租,这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利润来源也不一样。很多朋友一开始借助养老地产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两个行业的盈利来源混为一谈,很多不是很明白的朋友觉得是不是房地产行业介入养老?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好像就总是暴利,而养老服务业应该是一个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实际上养老服务业除了民非、公益性的性质以外,养老服务业本身社会力量参与也是要盈利的,没有盈利,企业就没法发展。房地产业主要依靠开发利润和养老服务业的结合创造一个细分的开发领域。
二、养老地产的相关政策
最近几年国家密集的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三个政策是比较纲领性、原则性的政策,现在各地省一级、市一级也在出台相应的对应政策。我们了解政策的目的一个是要明确支持方向。中央政府想得很明白,支持方向也很明确,但是到了地方,我们跟地方的发改委、民政局、卫生局、国土局沟通的时候,经常是碰到很多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况,落地到地方的时候,很多政策没办法去落地的,这需要我们能够通过对这几个原则性文件的深入掌握,我 们要去做一些工作引导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在大的政策前提下,在当地做一些政策的创新和用。
我们如何去运用这里面的政策,跟地方政府去沟通呢?这里面还是有一些要点的。在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里面的指导思想,这六个体系是有三个体系都是跟我们养老地产相关的,在发展目标里面也提到了养老服务体系,也提到了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小区的规划建设。在基本任务里面提到了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11项任务里面有6项跟我们是紧密相关的,在这里面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跟当地政府去做一些工作的依据。比如说前面讲到了要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我们要去找到一些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后面还会详细讲一下。
在居家养老服务里面要建立健全三级服务网络,我们开发的养老地产,在项目里面的养老服务配套是否可以进入政府所需要的三级服务网络,我们能为政府做一些工作,你就可以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比如说老龄服务这一项任务里面,要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要进入小区的配套建设规划。去年民政部已经在发改委和建设部的共同发布下,民政部编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标准,这个也是对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导。讲到要统筹发展养老机构,要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的建设,在我们的项目里面,如果你的区位非常重要、规模非常大,你也可以在里面选择是什么样的养老机构,可能是小一点的社区服务中心,也可能是大一点的服务机构,根据你的客群定位去选择。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标准,去年也发布了,也可以作为我们依据的一个标准。
要优先发展护理康复服务,今年3月21号康复医院的基本标准也颁布了,这也是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在第五项任务里面,老年人生活环境里面提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要在“十二五”期间研究制定,事实上8月1号已经开始颁布了,日本在老龄化程度到14%的时候,国家颁布了这样的无障碍条例,我们也是相对比较提前,正式颁布了这个条例,这对我们房地产行业进入养老行业都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会讲到后面的几种盈利模 式当中有一种,你可以使你的开发项目先做好硬件环境,做好无障碍的适老化社区。
在生活环境里面提到了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研究编制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指南。2012年11月也颁布了中国老年宜居住区试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也跟大家做了一些沟通。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现在正在组织老年旅游和养生这样的产业联盟,目的是把我们很多旅游地产的闲置物业跟老年旅游结合起来,因为目前旅游的人口当中,40%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现在又有钱、又有闲,怎么通过跟老年旅游的结合,把我们的旅游地产物业结合起来,昨天和今天很多案例讲到了,比如轮转式的方式等等,如果让老人买了一处的房子使用权,他能够得到全国很多这样达到标准的其他物业的使用权,未来50后、60后的老年人旅游养老消费能力释放出来,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发方向,去对应这样的消费需求。
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当中,主要是把三种养老方式做了一个很好的定义,但是我发现很多包括业内的朋友对这个还是研究的不够多,实际上国家的政策对三个不同的养老方式已经给予了明确的内涵和功能定位,在建设任务当中,明确指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是重点,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社区养老地产里面如果设计了这样的养老床位,也可以纳入到地方的床位指标里,如果你能够在你的养老地产项目当中有这样的日间照料中心,实际上也是可以纳入政府的指标去获得一些政策的。
提到了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这也是主要的关照对象,你要研究当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现在50%以上的养老机构有4万家以上,一半以上都是不接受的,这也是市场的需求和空白。
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要建立若干具有实训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如果你的规模可以申请省一级的试点、示范,你一定要有实训功能设计在里面。昨天我们谈到人才的问题,首先是分层级要解决的,国家有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省一级、市一级都需要有不同层级的养老服务功能去落实,如果你在你的项目当中,能够把这样有实训功能的服务设施设计进去,你有可能申请到财政的支持。
在建设方式里面也提到了新建和改造,都可以结合。有很多朋友说我想在城市里面,老人在哪里,我就要去做这种城市型的老年公寓,但是城市里面土地很稀缺,如果能去寻找闲置的资产进行改造,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我也听一些朋友提到过,如果你现在拿了地是离城市很远,但是你企业又从来没做过养老,最后建议你在城市里面先做一个小的项目,通过这样的小项目,把你的团队和品牌打造出来,跟你郊区的项目进行互动。
还有输出管理团队,引导养老机构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发展,现在我们能看到已经在运营的,已经入住的这些项目输出管理能力还是不够,输出团队、人才都是非常稀缺的,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养老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也符合了开发企业的利润要求,如果你只是做一个单一的养老机构,它的利润率可能不能满足你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资金筹措方面也明确提出了四个方面:第一是降低成本,北京2013年养老综合用地的性质和一些关键的要点是已经在逐步公布,在北京出来以后,由好几个省市跟进也很快,明年基本都会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导向,大家都要非常关注,中央的政策导向性是非常明确的,地方发达城市跟进也很快,大家认识到这一条就不能等待,要去争取。还有就是地方财政、福利彩票公益基金、地方专项补助资金,在后面的129号文件当中更加明确,包括昨天朱会长也讲了,虽然是民政部出的,不是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布的,但是毕竟是中央一级政府部门,其中比如提到了在资金税费上加大力度,不管是民非还是民营企业,只要社会力量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都是民政营业税。另外,福彩基金,原来只是留存部分的10%可以用于养老,现在规定要提高到50%。
三、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与典型案例 六种盈利模式我们做了很多的思考,我们一直思考房地产企业如何介入到养老,昨天台湾的郭总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做的分类,我们做的这个分类主要还是从房地产企业如何介入养老来思考的。
1、无障碍适老化社区
在现有人才很匮乏,短时间不能满足我们需要的前提下,你可以先做硬件的提升,使居住在小区里面的老人能够下得了楼,在小区里面活动。未来的房地产改善性需求,昨天朱会长也提到了,这个一定是真实的需求,我想改善型的需求有两种:一是当小孩要上学了,需要寻找学区房子;二是老人居家养老,无障碍的改造、无障碍的条件,你能够让老人下楼,现在我就碰到一些开发商朋友,自己的父母住在自己开发的小区里面,就已经是半失能的状态,坐轮椅,下不了楼,所以他说我要自己开发这样的项目,首先要让我的父母能够下楼活动,这是我们开发企业能够比较简单进入养老领域的一种方式。
它的主要特征:一是小区里面养老服务还没有提供,二是无障碍硬件环境;三是丰富的室内外活动空间,四是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五是盈利模式,房地产开发的产权销售。
北京的怡海花园,它的售价比周边其他的价格每平米高了5000块钱,有很好的溢价能力。
2、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定义CCRC(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面对的主要目标客群就是家里已经不需要第二代、第三代的抚养、照顾了,老人自己喜欢跟其他老人在一起,这点我们跟美国太阳城的开发商作过沟通,上个月到北京来,在座的个别朋友也参考了,我们在老龄委的会议室,请他们几位跟我们做了沟通,盖勒普先生就讲到,60年前凤凰城第一个太阳城开始建设的时候,很多美国的老人都不相信在这样的沙漠地里面能够创建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凤凰城的第一个太阳城开业的第一天就有10万老人去了,现在里面已经住了4万多老人。所以他也提到中国现在的老人 养老方式跟未来50后、60后甚至70后老人养老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为未来的老人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这跟美国的发展历程也是比较相近的。
3、CCC持续照料亲情社区
CCC把R去掉了,CCC可以跟第二代、第三代共同生活的,养老服务配套都跟上了,这个也比较符合中国人养老的习惯。在美国的老人跟中国的老人也是有同样的需求,我们听盖勒普先生介绍,他收购了太阳城以后,创建了太阳城牧场系列,这里面就有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住宅,年轻人跟老年人在同一个社区里面,所以美国也在发展,美国的太阳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有很多的开发企业也在尝试做这样的CCC的模式。
这个方式可能会比CCRC的方式更符合中国的国情特征,在它的盈利模式上面也能够更好的作为产权销售,尽快的回笼资金,有一些之前的项目产权销售部分没有或者是很少,所以资金压力比较大,现在基本的共识就是产权销售部分做到85%,15%的部分自持,我们下午还会有这样的介绍,都用这样的方式去平衡资金。
4、城市型养老公寓
这也是一种共识,老人都不愿意离开城市到郊外去,但是城内的土地非常少,我们只能到城乡结合部去做开发,也会引导一批未来的老人,如果你创造了这样全新的生活方式,你会引导一批老人去远郊或者城乡结合部。但是有大量的老人都是生活在城市环境里面,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所以创造一个城市型的养老公寓,在竖向上把健康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做一个区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它的盈利模式会员制和产权销售都是可以的。
日本木下介护的福原君给我们讲过,他们增加了一个养老服务的领域,就是由他创办的,在日本2000年介护保险制度实行之前,他们这五年的时间是通过商业化的发展已经可以盈利了,当时他们在公司内部有一个争论,选址到底是去富士山脚下还是城市里面,后来他们选择了在城市里面,现在在东京都周围他们一共服务了3000多名中高端的老人。
5、旅游度假型养老酒店
这个应该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50后的老人,55年以后的老人、60后的老人,他们肯定不会待在家里去养老,很多人希望到处旅游,一边旅游、一边养老。刚才提到了现在正在做养老养生的产业联盟,会制定一定的标准,如果符合这样标准的项目,你当地的老人买了你的产权或者使用权,可以获得这个联盟里面其他项目的使用权,这个未来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现在的旅游人口当中,40%的老人比例可能还会再增加,老人旅游的消费能力还会增加,所以我们应该去参考悦榕庄精品酒店的方式,很好的结合温泉、康复、理疗、营养、膳食等功能。我也知道很多朋友手里有旅游风景区的用地,如何跟养老结合,如何争取旅游养老的老年人群,这个也需要深入的做很好的定位和规划设计。
6、护理性机构
这也是我们可以投资开发的,可以去做连锁的品牌,做规模化的发展。现在的护理型机构都有一次性入住金的问题,现在有不同的说法,有会员卡、有押金、有租金、消费卡等等,再加上月费,但是一次性入住金还是一个法律的空白,会员卡的收费跟押金、租金、消费卡的性质都是不一样的,有钱你收了你是不能用的,有的钱收了你能不能用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但是有一些做得非常好的项目,通过会员卡和押金的方式运用得还是很好。国内比较典型的民办养老机构如北京的太申祥和及寿山福海。(北京民政局今年新评定了两个五星级养老机构,一个是公办的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另一个就是民办的寿山福海。)他们做了很好的室内外环境,有很好的活动组织,有很好的配套,主要还是通过会员制和月费的方式运营得不错,但是前期条件就是土地成本一定要拿得比较合理。
四、养老地产开发流程与前期定位 养老地产的开发流程很重要,跟普通的开发流程有所区别,设计任务书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分析规划,要根据小区的规模确定居家、社区、机构的配比,这样的方案要预先有一个养老服务的框架方案,对养护院、日间照料中心、适老住宅这样的类型是一个服务团队,还是不同的服务团队,都要有一个框架性的方案。有了前三步以后才能出一个设计任务书来做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特别建议一定要有一个顾问团队,不管你不同阶段是一个公司还是不同的公司去做,一定要有一个顾问团队帮你把关,在规划设计完成以后,工程建设、市场开发和人才培养要同时进行,这三个环节也很重要。老人的市场开发跟普通的住宅购买人群的市场开发方法不一样,人才培养这一块,昨天也跟大家沟通过了,可能现在这个瓶颈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但是肯定有办法,比如说当地一定要找运营管理有基础的人才,比如说医院的护理主任,或者他本身已经是养老院,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营养老院的院长,在当地一定要解决这样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一定要找到国外和国内非常好的顾问团队,比如说日本的木下,比如说昨天有台湾的、德国的、澳大利亚的,但是国外的团队跟中国国情的结合、落地,还是要中国的专家来帮助理顺,所以人才的问题要从这三个方面组合解决,要有当地的人才,国外先进的理念、成熟的模式和管理的方法,还要有中国专家帮助你转化。正式开业之前要做好运营管理方案,通过试营业进行调整。
现在跟老年住区相关的国家、行业规范或标准,至少有这九本,我们做过梳理,五月底的时候有这样一本社会力量参与的老年住区建设的模式和相关标准,在我们老年住区专家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很多专家都做了贡献,在这里面对大家前期部分可能会比较着重的做了一些梳理,把刚才提到的九本规范,尤其是前期部分相关的,比如客群细分、项目的规模、基地的选址与布局、主要用房面积指标等等都做了梳理,可能对大家前期定位、包括给政府做可研报告,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参考图本。
结语:养老地产是大有可为的,在微博上、网络上很多人打了问号,养老地产是否是在挣老年人的钱?这个其实不是问题,只要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除了慈善组织,商业组织一定是要盈利的,养老地产更需要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未来的养老需求和消费方式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定 不要停留在现在和过往老人的消费观念、消费力和消费层次上,我们一定要研究未来老人的消费能力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刚才讲的开发企业可以去做的模式都是对应了不同的消费需求、不同的老人客群,只要你做好,专业化发展,你选择一个方向、一个模式做专做精,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汇报。
七月份的一些数据我们看到,虽然现在养老的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十二五”的床位目标现在过了40%,已经完成的只有10%、30万张。2011年底的统计数据各个省的床位缺口15万张以上的省份排名我们也做了一个梳理,房地产企业进入养老行业,我们面临的是这样的市场环境,我们也不希望“十二五”还有最后三年的时候,还有90%的床位建设目标去做一些大跃进,这个肯定会有很多问题。现在整个的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还不到20%,3300万的失能老人,4万个养老机构里面只是50%不到的收养老人,比例只有23.5%。还有城乡老人的空巢率到了50%。我们从事养老地产的目标客群所处环境的严峻性,通过分析不同的老人,比如空巢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产品形态、盈利模式,可以对应他们的需求,可能对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健康活跃老人都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都是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未来的三年,就是明年年初的时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应该会正式发布,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还会密集的出台,支持我们参与养老事业。未来的三年,我们企业和个人都选择好自己的定位,可能在“十三五”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第四篇:分析工业地产盈利模式
如何分析工业地产盈利模式
地产公司的盈利模式
整个房地产板块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开发商品住房的住宅类地产,如万科、栖霞建设;和开发/租售商铺、写字楼的商业地产,如金融街、中国国贸等。还有一部分经营园区开发的工业地产公司,如张江高科、海泰发展等。虽说都是买地卖房子,但三种地产公司盈利模式还是有所差别,这决定了投资者在选股操作时关注点也不完全相同。
商业地产盈利模式
商业类地产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与住宅类地产很相似,仍主要以购置土地开发后销售获利,但由于其产品是写字楼或商铺,客户主要是以经营为目的的企事业单位而非以消费为目的的个人,因此受政府房地产调控影响相对较少。但商业地产公司项目选址多局限在市中心少数地段,其业务和业绩的扩张性通常劣于住宅类地产公司。
随着市中心可开发销售的地产资源逐渐减少,商业类地产公司的盈利模式将更多转向租赁业务,赚取租金收入。以北京的金融街为例,2006年租金收入占总收入不到2%,预计到2008年这一比例会上升到近15%,并且会继续扩大下去。今后投资者分析商业地产公司不仅要关注项目储备和地理位置,租金和出租率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业绩的影响会愈加重要。
工业地产盈利模式
工业类地产与商业类地产盈利模式更为相似,但目前通过厂房出租赚取现金流稳定的租金收入已普遍形成规模,如天津的海泰发展租金收入已占到总收入40%左右。这类公司业绩表现更为平稳,虽难以创造优势住宅类地产公司的成长性,但颇有低风险价值型股票的特征。
此外,一些工业类地产公司通过投资入股自家园区内企业,在传统的厂房销售、出租盈利模式中又加入了风险投资的成分,或将给股东带来额外惊喜。如上海的张江高科规划每年投资园区内高科技企业的额度为2亿元左右,像该公司投资的中芯国际和复旦张江通过在港上市已经为股东带来巨额风险投资回报。2004年中芯在港上市就带动张江股票上涨一倍,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3成。像这种有类风险投资性质的工业类地产公司投资者不仅。要关注其物业租售情况,还需把握其股权投资项目的发展动态,股价超常表现将主要受此因素刺激。
第五篇: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原发表日期: 2012-11-28原作者: 万发春 王之盛文章来源: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
一、肉牛行业的整体情况
(一)牛肉价格保持快速上涨的态势
2012年全国牛肉价格一直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根据农业部的监测数据,年初普通牛肉批发价格均价为每公斤35.85元,到10月份第三周已经上涨到了每公斤41.89元,上涨了16.85%,而同期普通牛肉零售价格均价从每公斤40.51元上涨到了48.45元,上涨了19.6%。
(二)活牛价格大幅上涨,架子牛首当其冲
与2011年年底相比,活牛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屠宰厂收购的育肥好的普通育肥活牛价格从每公斤17-18元上升到24-25元,上涨了41-45%。而待育肥的架子牛价格则从原来低于育肥牛的每公斤16-17元因地区不同飙升到了每公斤26-32元,上涨了一半还多,单价高于育肥牛,表明架子牛牛源紧张,其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断奶犊牛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已经达到了每公斤28元左右。育肥好的奶公犊和淘汰奶牛的价格也快速生长,与育肥好的肉牛销售差价从每公斤2-3元缩小到1元左右。
(三)产业链各环节效益差异出现分化
对于从事架子牛育肥的养殖户来言,在2012年1月前后购入育肥架子牛的养殖场(户),由于屠宰厂育肥牛收购价格的大幅上涨,不仅抵消了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增加给肉牛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使育肥养殖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对于活牛大幅上涨以后再购买架子牛育肥的养殖户而言,由于受到架子牛价格上涨速度高于屠宰厂收购育肥牛的价格上涨速度,并受到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养殖效益下降,甚至亏损。很多专门从事架子牛育肥的养殖场(户)不敢再进行补栏。屠宰厂由于受到育肥牛收购价格上涨和牛肉涨价相对增幅滞后的影响,屠宰的效益进一步下降。
(四)能繁母牛存栏数量下滑速度减慢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活牛的价格就开始持续上涨,使能繁母牛的养殖效益逐渐增加,提高了农户养殖母牛的积极性,能繁母牛淘汰的比例和弃养的农户减少,农户销售能繁母牛和母犊牛的意愿也急剧下降。部分大型养殖企业认识到母牛养殖的重要性,逐渐开始介入能繁母牛的养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遏止了能繁母牛养殖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从屠宰厂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屠宰的牛中能繁母牛已经基本上没有,这反映了市场供求调控的效应逐步凸显。
(五)奶公犊成为牛肉来源的重要补充
随着肉牛养殖效益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奶牛场和个人开始不再将奶公犊直接出售采集血清,而是将奶公犊饲养一段时间后出售给育肥场(户)进行育肥,或者自己直接育肥后出售给屠宰厂。据统计,目前这个比例在很多地方已经超过50%。我国奶牛存栏约1400万头,奶公犊牛产量则可达300万头左右,据此计算每年用于育肥的奶公犊可超过150万头。如果加上淘汰母牛的数量,由奶牛提供的牛肉数量也可观。
(六)牛肉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据海关等统计数据,2012年上半年我国鲜、冻牛肉的累计出口0.59万吨,同比下降了50%,但出口单价明显提高,上半年共完成出口额4677.9万美元,仅同比下降23.5%。2012年上半年我国冷鲜牛肉进口123.73吨,与2011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33.42%,但冷冻牛肉进口显著增加,达到了8148吨,同比上升了21.87%。进口牛肉的主要来源是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巴西和加拿大。在进口牛肉大幅增加的同时,走私牛肉进口数量仍在急剧增加,目前充斥各地的美国和日本进口牛肉基本上是走私产品。从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走私进口的牛肉数量更为庞大。
二、存在的问题
(一)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饲料原料特别是大宗饲料原料的价格持续上涨,肉牛的主要能量饲料玉米的价格已经从原来的每公斤1.6-1.8元依地区不同上涨到了2.3-2.8元,上涨了一半左右,豆粕、棉粕、DDGS等蛋白饲料的价格也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而粗饲料如玉米秸等虽然从农户田间收购的成本很低,但由于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和秸秆直接还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收购困难,到达养殖场的成本持续攀升。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在不具备放牧条件的地区,将显著提高肉牛养殖成本、尤其是能繁母牛的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
(二)育肥场(户)补栏积极性下降
由于屠宰厂育肥牛收购价格的持续上涨,上半年从事肉牛架子牛育肥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但随着架子牛价格的更快上涨,进行架子牛育肥不仅没有价格差价可赚,还需要以育肥的效益进行补贴,加上饲料成本的上涨,很多育肥场(户)对未来肉牛价格的变动趋势没有把握,受其他畜禽曾经出现的价格波动幅度大的心理影响,担心会出现价格波动,因此,基于资金压力和观望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牛出栏后不敢再进行补栏。有些养殖场(户)专项饲养奶公犊,但奶公犊的价格也持续上涨,而且奶公犊的规模收购困难,养殖技术要求高。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未来可能进一步推动育肥牛和牛肉价格的上涨。
(三)能繁母牛存栏数的基础不稳定
随着犊牛和架子牛价格的大幅上涨,能繁母牛养殖的效益大幅提高,据测算,目前繁殖一头犊牛的纯收入已经超过3000元,这大大刺激了能繁母牛养殖的积极性,很多农户对犊牛出现了惜售和待价而沽的现象。由于能繁母牛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缺乏有效的组织,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很可能出现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的现象。而由于肉牛从出生到出栏一般需要3年左右。在这期间,一旦活牛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能繁养殖场(户)出现犊牛销售困难或预期收益显著下降,就有可能大量淘汰能繁母牛和小母牛,导致能繁母牛存栏数量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四)产业技术推广仍存在困难
虽然现有的产业技术能大部分解决生产所需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肉牛产业以分散养殖为主体的现状,导致养殖场(户)对技术的需求不强烈。缺乏有效的畜牧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导致小麦替代玉米、全棉籽替代油脂和蛋白、玉米合理粉碎、玉米秸秆替代稻草等众多实用有效的产业技术难以推广。虽然规模育肥场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精料补充料、浓缩料或添加剂预混料,但农户使用的比例却非常低。即使是规模场也多数是根据饲料厂推销人员的建议饲喂,本身缺乏对饲料质量好坏的认识。而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肉牛生产技术研究的人员较少,很多饲料企业的配方师根本不懂反刍动物营养的基本知识,完全根据饲养标准和猪鸡饲料配制的经验制定配方,配方不科学,饲养管理不规范,仍然存在产业技术的推广转化未能有效实施的问题。
(五)屠宰厂经营困难
由于育肥牛价格上涨的速度明显快于牛肉价格上涨的速度,加上牛肉价格上涨的滞后效应,以及育肥牛收购困难,企业开工不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无养殖基地的单纯屠宰厂的经营将日趋困难。未来随着牛肉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将会抑制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牛肉价格的上涨还可能会导致假冒伪劣等低价肉冒充优质牛肉的现象进一步增多,以及走私进口牛肉的大幅增加,这些因素会抑制屠宰厂牛肉出厂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屠宰厂的预期收益。
(六)缺乏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
我国虽然规定养殖用地按照农业用地管理,但很多地方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已经基本不再提供养殖用地。部分地区土地使用审批手续繁琐,审批困难。同时,随着环保管理的趋严,养殖项目的环评审批更加困难,环保成本大幅增加,而国家缺乏相应的环保补贴和扶持政策,养殖场的扩大再生产和盈利空间将压缩,甚至亏本。肉牛养殖无论基础建设还是流动资金都需要大量的投资,但银行贷款困难或贷款利息高,无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和贷款贴息。养殖保险政策滞后,由于风险大,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就没有保险公司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虽然部分地区养殖设备、机械补贴执行较好,但很多地区很难拿到补贴,或补贴范围窄。肉牛除冻精补贴和个别标准化养殖场能得到一点资金扶持外,没有其它任何扶持政策,能繁母牛补贴更是千呼万唤难出来。
三、意见和建议
(一)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随着活牛和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带来了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应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在现有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稳定和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彻底扭转能繁母牛存栏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这些政策应包括土地优先供应和优惠政策、能繁母牛补贴政策、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扶持政策、母犊牛补贴政策、配种补贴政策、金融和保险扶持政策以及定点屠宰政策等。
(二)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要根据各地品种资源特点,加强种源基地建设和扶持力度,科学规划,统一制定纯种繁育方案和杂交配套技术方案,严禁无序杂交,以确保品种资源保护和杂交优势的有效发挥。要恢复和稳定畜牧基层技术推广服务队伍,通过补贴和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兽医人员和配种人员的待遇。要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和力度,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三)加大肉牛产业技术研发力度
与其他产业相比,由于传统的政策倾斜和学科发展不平衡,肉牛产业技术的研发仍滞后于其他畜禽研究,肉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水平低,众多产业难点技术亟待解决,特别是规模化地进行非粮饲料的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能繁母牛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等生产急需的技术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应按产业链关键点启动一批重大专项课题,给予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解决制约性关键技术难题,稳定技术队伍,培养后备人才。
(四)加快肉牛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质量追溯系统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与猪禽等相比,肉牛的总量少,单头价值高,实现质量追溯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因此,要依法逐步建设覆盖全国的肉牛质量可追溯系统,前期可先从规模养殖场入手,并与肉牛强制免疫体系有机结合。
(五)加大执法力度
各级畜牧和质量主管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大对注水牛肉和掺假、制假牛肉的查处力度,维护国产牛肉的质量安全和品牌价值。海关等部门要加大对走私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活牛、牛肉和牛杂碎的走私进口,切实保障国内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肉牛产业发展展望
1、由于育肥场(户)补栏的下降,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育肥活牛价格和牛肉价格仍将保持
上涨态势,但预计价格涨幅将逐步趋缓。
2、犊牛和架子牛价格的上涨,基于牛源的紧张,将带动养殖场(户)养殖母牛的积极性,如果育肥牛价格能保持相对稳定,预计未来1-2年能繁母牛存栏数量将有所恢复。但即使如此,由于牛较长的繁育周期和较大的投资成本,预计牛的存栏数量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增长。
3、奶公犊育肥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成为肉牛产业的重要补充。奶牛肉用的生产牛肉的方式也将成为肉牛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式。
4、产业化的牛肉差异化生产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凸显,基于国家的富民政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技术为支撑,因地制宜按区域、特色、效益、质量和品牌为重点,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模式,产业化的牛肉差异化生产将会得到市场认可和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