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检测(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2:0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检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检测》。

第一篇: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检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选择题

1.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A.6:00 B.5:45 C.6:15 D.6:30 2.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3.如图是平面镜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4.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在甲图中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C.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D.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5.小明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镜内他自己的全身像和周围景物的像,当他逐渐向后退时()

A.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小,他的像也变小 B.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大,他的像也变大 C.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大,他的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小,他的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7.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8.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o 9.在我们用点燃的蜡烛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10.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镜子从中裂成两半,并前后移动一段距离,则熊猫看到的像()

A.不能成像 B.成两个半像,合起后为完整的像 C.成一个像 D.成两个完整的像 11.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2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以速度2m/s沿OS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二、填空题

1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6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4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m.

13.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 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桥下长江水深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距水面________m;若长江水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m.

15.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小明准备借助一块平面镜检查视力(如图所示),则他应坐在镜前________m处.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16.如图是某时刻小明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若小明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时间应该是________,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时间应该是________。

17.如图2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实验时用平板玻璃来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________。(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 的关系;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受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 像。

1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________一些(选填“强”或“弱”);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是________(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19.身高为170cm的同学距平面镜3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________ m,像的高度为________ m,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________ m/s的速度向他走来,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的像,把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

(2)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1.艺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

(2)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 关系;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2.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________(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

(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________.

四、综合题

23.艺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①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

(2)②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 关系

(3)③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 cm

24.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2)记录________的位置;

(3)量出小明的位置与________的距离;

(4)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选填“秒表”或“刻度尺”)

(5)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6:15,所以实际时间是5:45. 故选B.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可以利用12点与6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

本题需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认真观察,注意技巧,解答此类题也可以把纸翻过来看. 2.【答案】A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也就是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故应选A.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容易错选成D,因为人眼的错觉,人走近镜子人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感觉像变大了。其实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3.【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 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故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4cm,则蜡烛B与玻璃板相距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挡光板,则能看见物体的像A′,无法看到物体B.B不符合题意;

CD、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

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5.【答案】D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人成的像大小不变,但看到的景物范围减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远离平面镜时,看到的范围变小.6.【答案】C

【解析】【解答

成示

人与镜距离2m,人与视力表距离1m,视力表与镜距离即为2m+1m=3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3m,所以视力表的像离人的距离为3m+2m=5m. 故选C.

【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 7.【答案】D 【解析】【解答】从车辆行驶的安全角度考虑,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即玻璃不仅透明,而且还可以当做平面镜,所以竖直安装时平面镜形成像,正好在视线的正前方,造成视野不清晰.因为玻璃既透明,又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所以当挡风玻璃竖直安装时,平面镜形成的像正好在视线的正前方,会造成司机视线模糊,形成事故;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倾斜安装时,形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倾斜安装时,形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8.【答案】D

【解析】【解答】A、像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 B、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像与驾驶台上的仪表大小相等,C不符合题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o,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里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9.【答案】B

【解析】【解答】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管是移近还是远离,像的大小永远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题目中“像会变大”不正确,符合题意; C、通过实验证明,蜡烛的像与蜡烛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若不垂直就无法观测到像了,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远离,像也远离,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要注意题干“叙述错误的是”,所以先将所有选项看完,然后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找出错误的选项.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镜子分开后,大熊猫在两个镜子中都成完整的像.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由此分析突破此题.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如图所示:

因为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像点S'也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故选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可知物接近镜面的速度等于像接近镜面的速度.

二、填空题

12.【答案】2;0.8

【解析】【解答】(1)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4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4m,根据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应为6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6m-4m=2m;(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所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故答案为:2;0.8.【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13.【答案】反射;不变

【解析】【解答】解:晶晶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因为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即镜中的像不变.故答案为:反射,不变.【分析】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4.【答案】虚;12;23

【解析】【解答】因为彩灯距水面12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彩灯的“倒影”虚像,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2m;

若江水再上涨0.5m,则彩灯距水面的距离为12m﹣0.5m=11.5m,那么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也是11.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11.5m+11.5m=23m. 故答案为:虚;12;23.

【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即可.15.【答案】2;相同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镜3m,视力表的像离镜也是3m,人离视力表的像应该是5m,故人离镜子应该是5m-3m=2m;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物体偏左,像也偏左,物体偏右,像也偏右,故E字的朝向是相同的。故答案为:2;相同.【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16.【答案】21:51;15:12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从背后的镜子中看时,左右会反过来,如图:,时间为21:51;当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上下会颠倒,如图

间为15:12。故答案为:21:51;15:12.【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17.【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不能;虚

【解析】【解答】(1)实验时用平板玻璃来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更容易更准确的确定像的位置。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是在点燃的蜡烛A的一侧观察,把未点燃的B蜡烛放在我们所看到的A像的位置,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3)根据做过的实验,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是对教材实验探究的再现,属于基础知识的巩固。18.【答案】弱;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垂直

【解析】【解答】解:(1)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弱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2)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3)连接物体和物体的像点,发现物像连线和镜面垂直,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弱;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垂直.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2),时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实验过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9.【答案】6;1.7;2;不变

【解析】【解答】解: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3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3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6m;

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170cm,则像的高度为170cm;

若人以1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1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对于人的速度是两速度之和,即2m/s.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6;1.7;2;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 20.【答案】(1)等大(2)虚

【解析】【解答】(1)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即等大;(2)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分析】(1)两个能够重合的物体,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虚像不是由光线汇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21.【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

(3)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22.【答案】(1)平板玻璃(2)不变

(3)不成功,此时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解析】【解答】(1)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因为玻璃板透明,能成像的同时,还能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征,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所以不管蜡烛如何移时,像的大小都将不变。(3)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所以平面镜向左倾斜时,像会向上移动,即像与物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像与物不会重合,所以实验不能成功。

故答案为:(1).平板玻璃(2).不变(3).不成功,此时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 【分析】(1)平面镜不透明,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以及比较像的大小.(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即可解答此题.

(3)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

四、综合题

23.【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

(3)为了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4)0.4

【解析】【解答】解:(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选择两支等长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4)根据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即平面镜的厚度是0.4cm.

故答案为: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大小;③为了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④0.4. 【分析】(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4)平面镜的前后两面都能起到反射面的作用,根据物体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进行判断 24.【答案】(1)在(2)自己的站位(3)玻璃屏蔽门(4)刻度尺

(5)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解析】【解答】根据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和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小明与门的距离和广告牌与门的距离相等,用刻度尺测出小明与门的距离即可知道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在。(2)自己的位置。(3)玻璃屏蔽门。(4)刻度尺。(5)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等大,等距,对称的虚像”。

第二篇: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3.3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节的重点在于: 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本节的难点在于: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欢迎不欢迎啊?

(出示魔箱,魔箱为一正方体箱子,箱内斜45度安放一块平面镜,如图)

师:经过仔细观察,大家发现箱子里面空空如也。现在老师这有十元钱,请一位同学通过箱子顶部的开口处把钱投入,仔细观察!师:箱子里依然空无一物,10元钱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这只箱子的魔力来自何处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以后,也许你就会弄清其中的奥秘,并且把丢失的钱找回来了。

播放课件:3.3平面镜成像

二、新课教学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镜子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生:当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时,像越小 师: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生:……

(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或正确,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并与生活中的错误概念加以区别,强化新概念的建立。)师:刚才许多同学提出了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的同学提到平面镜成的像为什么会左右相反,为什么会物近像大……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关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课件展示)

器材:蜡烛两根、方格纸、刻度尺、平面镜、玻璃板、铁夹等。A猜想:像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像到镜面的距离可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

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准确呢?谁猜想得最符合实际情况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检验。(学生的猜想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先设想,例如有的学生会猜想像在镜子内表面,有的学生可能会猜想像的大小和镜子摆放角度和大小有关等等,不要干涉他们的猜想,让他们自主想象,但最好请他们陈述猜想的依据,避免胡乱瞎想。)B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请大家拿出平面镜,看见你的像了吗?在镜子前面还是后面?它距离镜子多远?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生:不能直接测量,不知像在什么位置,无从测量起。

师:因此,我们要研究成像特点,首先要弄清像在哪里?(手在镜背后作摸索状),像到底在平面镜后面什么位置呢?

师:拿出玻璃板,请大家观察一下,和刚才的平面镜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相同:都是玻璃做的,都能成像。不同之处:玻璃板成像模糊、透明的,可以看见后面物体,镜子成像清楚,看不见后面物体。

师:为了方便找到像的位置,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我们应该选用哪块来做实验呢? 师:我们今天就用这块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作实验。

师:利用桌上的器材,你能否设法找出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学生先讨论,然后动手尝试。)

随意请一组的两个同学上来演示定位像的方法。师:大家说他做的好不好?给点鼓励行不行?象这种用真实的物体来替代无形物体的方法叫替代法,等会我们还会用到。

师:像的位置找到了,接下来研究像的特点就不难了,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验之前,让我们先讨论一下实验的方案。讨论:①要测量哪两个物理量?

②用到什么仪器?

③就在课桌上直接测量距离准确吗?怎样测量比较准确? ④仅测量一组数据可靠吗?

⑤你能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吗? ⑥实验步骤是怎么样的?

⑦在蜡烛成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绕过玻璃观察,白纸上有无蜡烛? 交流小结:请一组代表把数据表格带上来,并说说实验步骤: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方格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感觉这支蜡烛也像点燃了一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

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 D分析与论证

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④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相反

⑤物体在光屏上不能成像,我们把这种像叫做虚像。E评估与讨论

师:实验时,把手指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的“烛芯”上,是否烧痛了你的手指?说明 了什么?

生:没有烧痛手指。说明“烛芯”是虚像。师:实验时为什么用同样的蜡烛?

生: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像与物等大。师:大家在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影响? 生:玻璃太厚可能出现两个像。课件演示整个实验过程

课件展示: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应该是下图中那一张图? 师:为了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照镜子,照镜子的同学做一些动作,另一位同学扮演他的像。师:他们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吗?哪里不符合?

师:我们常说水火不相容,同学们能不能让蜡烛在水中燃烧呢?下面老师播放一段录象。

2、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师: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生: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

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师: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

师生共同分析得: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

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 '发出的.

用纸条模拟演示过程,学生可进一步形象直观地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过程,从纸条的折叠和展开过程中能形象生动地认识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关系,并由此总结出作图方法。

(把纸条aMN部分沿MN反转展开,形成a'b'c'三的角形.说明,若人眼在反射光束的范围内,逆着光传播的方向观察,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光是从a'发出来的一样.这是由于人习惯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把从a点发出来的光,看成了从a'点发出来的,因而给人的感觉物点在a'处.所以说a'是a点的像.但是,这只是一种视觉现象,并非真有光从a'发出来,所以a'叫做a点的虚像。还可以发现虚像a'点与实物a点在平面镜两侧相互对称,沿镜面折叠可以相互重合.)

【拓展】介绍各种面镜 【课堂小结】

1、平面镜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平面镜的应用 【课堂练习】

1、小新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2、利用平面镜可以()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3、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它在湖中的像是(填“实”或“虚”)像.小鸟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 m

4、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

5、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反思】

平面镜的探究可以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镜子,镜子,可以自行总结其特点,老师再进行探究,弥补学生自身感觉的不足。

第三篇:安徽省和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

(3)了解实像与虚像。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设计探究活动,来揭示平面镜成像规律。

(2)通过用对称法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训练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和物理规律研究简单光学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心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的左右关系,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设计探究性实验及对虚像的初步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方面: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好奇中动脑动手来探究其规律。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应多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了解。

教学思路:

1、教学理念:

初二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对任何事物都极富有想象力,对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想探个究竟。因此我认为这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且应牢牢把握、至关重要的一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设计意图: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设置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配以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分组合作、集体交流中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

3、教具:

小平面镜、蜡烛、玻璃、刻度尺、潜望镜模型、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一个平面上;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反射分为哪两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二)引入课题

平面镜成像就是镜面反射的一种情况

(三)新课教学

1、什么是平面镜?(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小平面镜后回答)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2、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平面镜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人化妆时;配眼睛时;舞蹈演员练功时等等

3、为什么照镜子时用平面镜呢?

学生通过观察镜子回答:能成像

4、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动手做实验 :照镜子(要学生通过镜子在运动时和静止时照镜子,猜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猜测问题:(1)像与人的大小关系如何

(2)像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3)人离开镜子时,像也是离开的吗?

(4)人靠近镜子时像是否变大了?

(5)人在镜中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6)镜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并将猜测内容和学生猜测结果列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猜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实验与思考”。

提出问题:为什么用的是玻璃,不是平面镜?

引导学生回答:玻璃板不仅能成像,而且还能透过它看后面物体。

过学过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过做肯定或否定原来的猜测内容)

提问:放在玻璃后的蜡烛和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提问: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是否越大?

学生回答: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相等

教师总结:以远处开来的小车做类比,指出我们感觉物体由小变大,只是一种视觉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有什么样的关系?(要求学生改变蜡烛的位置,做三次实验,通过连线和测量得出结论)

学生结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教师提问: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学生回答:正立的教师提问: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引导学生将后面的蜡烛去掉,换成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是否能看见蜡烛?

学生回答:白纸上没有蜡烛,成的是虚像。

5、为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人能在平面镜前观察到自己的像,也一定有光线进入了人眼,那么成像的光是从哪发出的呢?(利用电脑进行分析演示)

在镜前的一个发光点可以发出无数条光线,我们取其中的两条光线,做出它们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这两条反射光线在平面镜前不会相交,而人眼睛正好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路径上,会感到这两条光线是从镜子后面的S'点发出的,但实际上S'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以S'点叫做发光点S的虚像,它只能在镜前观察

到,不能在镜后看到。

6、平面镜的应用

铜镜、潜望镜、舞蹈演员排练时用的平面镜、商店里的镜子等等。

7、结论:

平面镜不但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四)练习:

1、在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它的像S’

作图方法:

过点S作平面镜的垂线交平面镜于点O,并延长至点S’,使S’O=SO,则点S’就是点S的虚像

2、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由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经过点A,试在图中确定这条光线。

作图方法: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先找到点S的像点S’,已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定过S’,可连接S’A,和镜子交于点O,连接SO,则SO为所求的光线

(五)作业

1、上网查询平面镜的有关信息

2、制作一个小潜望镜

3、《名校课堂》P24-26 ;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1-

5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多少,而是使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否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否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源于生活,而不是课本纯理论的教学和传授。使科学探究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师生的地位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传统的、枯燥的灌输式课堂气氛变的轻松、活泼,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这正是我们教育教学者的最终目标。由于长期受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约束,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尚有传统教学的阴影承在,学生的探究活动尚不够理想,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

资料链接

潜望镜和万花筒

古代,我国的一些深山古庙的屋檐下,常常倾斜地挂着一面青铜大镜。当有人从山下的小路走上来时,庙里的老和尚便能自动走出庙门来迎接。如果有歹徒前来捣乱;不等歹徒登上庙门,老和尚就会躲避得无影无踪。

翻开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的《淮南万毕术》一书,就明白其中的秘密了。书中说:“取大林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原来,老和尚在庙门内的地上放了一盆水,正好对着镜子,看到水面映出的像,便知庙外的情况了。这就是古代的潜望镜。

现代潜望镜有着广泛的用途。潜水艇潜入水中,艇里的观察员要靠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坦克兵隐蔽在坦克中,要利用潜望镜观察战场上的敌情;火箭发射场上,科学家利用潜望镜在地下室观察火箭的发射;在进行原子物理实验时,科技工作者则利用潜望镜隔着厚厚的保护墙来观察有放射性危害的实验场„„

简易潜望镜是由装在管中的两块平面镜组成的,两面镜子相互平行。远处物体射向第一块平面镜的光线,经反射后,投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再经第二块平面镜反射进入现察者的眼睛。观察者看到的是经过两次反射的像。为了更清晰地看清景象,现代的潜望镜已经把

反射光线的两块平面镜改成两块直角棱镜了(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平面镜不能百分之百地反射光,有损失,使反射光变弱,而全反射棱镜可以减少光反射时的损失,使所成的像看起来更清楚。

第四篇: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案 无答案)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2.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设计实验能力。学习重点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 现象,都 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 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

二、合作探究

(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有什么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像可能与物存在的关系是。

(三)活动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玻璃板 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

2.取两支 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 为止。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3.测出物距(即蜡烛到镜面距离)和像距(即像与镜面距离),它们有什么关系?。

4.观察并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可知。移开玻璃板,将物和对应的像连接起来,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

5.把蜡烛A沿直尺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再做几次,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6.移走蜡烛B,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

(四)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五)、讨论与思考 1.为什么用两支同样的蜡烛? 2.怎样确定像的位置? 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4.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如何证明? 5.镜面如果不竖直,对实验有何影响?太厚有何影响? 6.说一说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7.平面镜的应用

举出两个例子:、。课堂练习

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镜子前2m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 m,像与人相距 m,像高为 m;当他向远离镜子的方向再移动0.5m,此时像距为 m,像与他相距 m,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所示是一只蚂蚁在河边喝水时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B.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比本身小一些 C.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比本身大一些 D.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当铅笔尖触到平面镜时,发现笔尖和它在镜中的像相距3mm,则镜子厚度是()A.3mm B.6mm C.1.5mm D.0.75mm 5.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同 B.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平面镜 C.检查时,该同学眼睛到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4.6m D.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

6.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2(1)除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放置。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形成的。(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小勇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处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存在,人的眼睛应该(选填“蜡烛A处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光屏”);此时,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4)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5)若在玻璃板的背面挡上一块不透明的塑料板,从前面看去,看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小勇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2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镜相关作图。

2.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及其应用。学习重点

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及其应用。学习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像与物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选填“对称”或“不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二、合作探究

(一)平面镜作图

1.如图所示,S点为平面镜前跳棋子的位置,S′点为跳棋子的像的位置,P为人眼的位置,请在图中完成人眼在P点看到两个跳棋子的光路图.

(二)各种面镜

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球面镜分为 和。做一做:分别用平行光正对凹面镜、凸面镜照射,看反射光如何。阅读教材第58页~59,完成下列填空。

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例如:。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例如:。课堂练习

1、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发光点S位于平面镜MN前,S是发光点S的像,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的反射光线。

3.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

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 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 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 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

4.常用凸镜(而不用同样大的平面镜)作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主要是为了()A.使观察到的物体更大些 B.使观察的距离更远些 C.使观察到的范围更大些 D.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

5.凸面镜能使光 ,凹面镜能使光.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镜,街道拐角处的大反光镜是 镜,太阳灶是利用了 镜。

6.如图所示,医生检查病人的耳道时,所戴的面镜是凹面镜、还是凸面镜?为什么?

第五篇:沪粤版物理《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2课时)》新课标教学设计

沪粤版物理《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2课时)》新课标教学设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物、像和镜面三者的关系及应用,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教学重点】: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

1.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10点45分 B.1点15分 C.7点15分 D.7点45分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3.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___________ 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__________cm.4.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_________,由于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来自平面镜后的“你”,所以把这个“你”叫做_________.6.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7.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8.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9、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不对

10、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二)、作图题

1.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2.作出下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3.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

(三)、本节小结

下载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检测(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2019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检测(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沪粤版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

    沪粤版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 授课人:张慧 【教学内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理 八年级 第三章 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报告大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常是中考出题的热点,总结有如下考点,请同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选择什么作为平面镜:玻璃板. 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便......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合集)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上传: cdfzlb 更新时间:2011-9-3 阅读: 135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5篇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五篇]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B、 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并且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C、 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平面镜成像的教学设计不平衡目标:n1,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了解平面镜在实践中的应用。(2)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如何虚拟图像形成。(3)初步研究利用光路研究几何光学成......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