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绩效测量与监测控制程序
版本:O/D 绩效测量与监测控制程序
绩效测量与监测控制程序
(LJ-CX-09-22)
1.目的
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进行有效的测量和监测,并定期评价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循情况,为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进行的测量和监测,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3.职责
3.1安全处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与指导,并对各部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方案,有关运行控制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
3.2质量处负责对产品质量目标指标方案、有关运行控制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3.3工会负责对女职工保护及未成年工使用情况等进行监视与测量。
3.4劳资处负责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职工健康及职业病等进行监视与测量。3.5技术处负责对统计技术应用等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3.6办公室负责对文件控制等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3.7保卫处负责对消防治安等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
3.8总务处负责对总公司办公区域的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3.9经营处负责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
3.10项目经理部负责对项目部管辖范围内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方案,运行控制情况等进行监视和测量。
3.11各部门通过监视和测量,对业务责任管辖范围内的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3.12企管处负责对监测设备,记录控制等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并通过内审,对总公司、各部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运行控制情况和法律法规符合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统计和评价。4.活动描述 4.1绩效测量的内容 4.1.1定量测量
4.1.1.1质量管理过程的绩效测量 a.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b.物资的进场验证; c.过程的监视与测量。4.1.1.2环境控制过程的绩效测量 a.场界噪声排放测量; b.污水排放测量。
版本:O/D 绩效测量与监测控制程序 4.1.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的绩效测量 a.作业场所的噪声排放测量;
b.特种作业人员及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查体的验证。4.1.2定性测量
4.1.2.1质量管理过程的绩效测量 a.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监测; b.相关方满意度监测; c.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4.1.2.2环境控制过程的绩效测量 a.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监测;
b.目标、指标及方案实施情况的监测; c.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
4.1.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的绩效测量 a.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监测;
b.目标、指标及方案实施情况的监测; c.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
d.事故、事件职业病及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测; 4.2绩效测量的频率
4.2.1安全处每年1月对上年度总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方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制定本年度的目标指标及方案。
4.2.2安全处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项目经理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方案、运行控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并对存在的不符合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4.2.3产品的监视测量,执行《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物资管理程序》。4.2.4相关方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执行《相关方满意度调查程序》。
4.2.5质量处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不定期的监视和测量,各项目经理部对质量管理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必要时进行具体测量,以确保过程能力符合规定要求,保证产品的符合性。
4.2.6工会每年对女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每季度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及项目经理部未成年工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及时整改并实施验证。
4.2.7劳资处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计划的实施、职工的职业病情况进行监测及统计。4.2.8技术处每季度对统计技术应用情况等进行监视与测量。
4.2.9办公室每季度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文件控制情况,纸张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及时整改。
4.2.10总务处定期对总公司办公区域的水电耗用及办公用品使用情况进行测量,并对办公区域的污水排放、废弃物处理、电气设备及线路情况等进行监测,必要时联系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监测。出现不符合及时整改。
4.2.11保卫处每季度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消防治安情况等进行检查,出现不符合,限期整改。
版本:O/D 绩效测量与监测控制程序 4.2.12经营处每年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监测统计。
4.2.13项目经理部利用自有的监视测量设备,对作业场所及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定期监测,填写“作业场所/场界噪声监测记录表”,必要时安全处负责联系地方环境监测部门,对施工场界排放的噪声、废水等污染物进行监测,当监测结果不符合时,执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2.14项目经理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健康情况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对从事有毒、有害的作业人员,应增加体检频次,并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必要时提供相应的健康证明。4.2.15各部门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工伤事故及事件等情况填表扫描上传至安全管理模块,安全处负责汇总、评价。各部门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处理,并及时报安全处备案。
4.2.16各部门通过监视和测量,对业务责任管辖范围内的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4.2.17企管处负责对检测设备,记录控制等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并通过内审,对总公司各部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运行控制情况和法律法规符合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统计和评价。
4.2.18设备材料处每季度对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物资管理情况进行监视与测量。4.3绩效测量和测量数据记录和报告。4.3.1所有绩效测量数据和结果应正确记录。
4.3.2各部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对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处理,并写出报告,以供管理评审使用。4.4监视与测量设备的配置及管理。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执行《监视、测量设备控制程序》。5.相关文件 《监视、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相关方满意度调查程序》 《物资管理程序》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6.记录
6.1安全检查记录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第二篇: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YG/EMS/OHSMS4.5.1-200
5版本:第1版
修改码:0 1.目的
对公司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或服务的关键特性进行检测和测量。其中包括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定期评审有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以及所有的环境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管理。3.职责
3.1综合管理部负责监督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对可测量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测,并对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符合性评价。4.程序
4.1监测设备的配置
4.1.1综合管理部根据过程所需准确度要求,配制与要求相一致的监测和设备。
4.1.2综合管理部根据环境监测要求,提出测试适用的计量器具配置计划报管理者代表。4.1.3当监测设备需添置更新时,由使用部门向综合管理部或管理者代表提出申请。综合管理部或管理者代表提出必要性和可行性意见,选择适用的监测设备报批准后方能实施。
4.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设备的计量
4.2.1综合管理部负责制定全年量值传递计划,一般监测设备由公司计量标准器按计量周期进行量值传递,对不能覆盖的计量器具由综合管理部负责送资质的单位计量检定。4.2.2计量检定后的各种计量器具,均贴上相应的合格证。
4.2.3综合管理部负责对鉴定证书、测试报告、原始计量数据、计量技术资料的保管和管理。
4.2.4各部门应对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及计量器具有效期的管理和控制。4.3环境监测设备使用过程控制
4.3.1周期计量检定的环境检测设备,由使用部门按周期检定计划表送综合管理部,由综合管理部送出计量检定。
4.3.2对检定不合格的环境环境监测设备,由综合管理部办理修理手续,修理后的检测设备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3.3当计量器具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或偏离校准状态时,及时与综合管理部联系,待原因查出后,由综合管理部评定已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4.3.4环境监测设备在搬运、防护和贮存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保持整洁,合理贮存,确保在用计量器具处于完好状态。4.4监测
4.4.1日常环境检查 4.4.1.1符合性检查
综合管理部,每周一次对各部门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重点岗位进行符合性检查,填写«重点岗位观察报告单»,若有轻微问题当场纠正,问题严重填写不符合报告。4.4.1.2日常行为对环境管理系统的符合性检查
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管理部每月一次对相关领域内的活动与现行标准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符合性进行检查。记录于«体系监控记录表»中。4.4.1.3目标指标实施情况检查。
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管理部每月一次检查目标指标的执行情况,综合管理部,每年一次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目标、指标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4.4.1.4若有目标指标没按计划执行,管理者代表向相关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检查。
4.4.2特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控
当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公司活动有重要变化时,由管理者代表根据新的情况对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YG/EMS/OHSMS4.5.1-200
5版本:第1版
修改码: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控,保存监测记录。4.5不符合项的处理
以上检查中如发现有严重不符合项,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6日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测量 4.6.1需定期测量的项目
a.用水测量:测量并记录用水量。
b.噪声测量:噪声的测量点为施工工地的四周,离界限1米处。
4.6.2以上测量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联系第三方的环保监测部门进行监测,由综合管理部派人陪同,综合管理部负责保存监测结果。
4.6.3除区监测站监督性监测外,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噪声每年突击监测一次。4.6.4每月对生活污水总排放做好记录。
4.6.5灭火器由综合管理部每年验证其有效性。
4.6.6监控设备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定期验证其有效性。
4.6.7若监测数据超标,综合管理部部长报告给管理者代表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7适用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价。
4.7.1各部门每半年评价一次本部门的活动或服务是否符合适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相关条款,将结论提交综合管理部。
4.7.2综合管理部每年底对体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及重大环境因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价。4.8环境绩效(能源控制)的检查。4.8.1能源控制的检查内容:
每月由综合管理部统计水、电等能源消耗情况,并在每月初把上月能源消耗情况上报给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管理部进行能源资源消耗检查,频次为每季度1次,并写在书面报告。4.8.2控制措施
当能源消耗发生异常或增加时,管理者代表组织综合管理部调查其原因,并提出节能方案报告给总经理,若发现不符合立即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6.记录
重点岗位观察报告单 体系监控记录表 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监视和测量装置申购表
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表 监视和测量装置历史记录卡
第三篇:监视与监测设备控制程序
1.1.1.1.目的目的目的目的::::
为确保检验、量测的仪器设备的准确度与精度,以维持检验、量测时的正确性而确保产品的品质。2.2.2.2.范围范围范围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和检验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3.3.3.3.职责职责职责职责::::
3.1 需求部门:提出仪器设备请购需求。3.2 品管部:协助厂家评估、设备进厂验收、检验/量测仪器的校正与维护。3.3 采购科:仪器设备的采购。3.4各使用部门:仪器、量具的保管。3.5 设备部:协助品管部对仪器设备异常鉴定及维修。4.4.4.4.定义定义定义定义::::
4.1 外校:为厂内无法自行校验而需托厂外的实验室校验的方式,其外校的实验室至少为可追溯国家标准的二级实验室。4.2 内校:利用外校合格的标准件,由仪校员对厂内的仪器、量具进行校验。4.3 保养:为保证量具与测量仪器的精准度而进行的定期维护。4.4 标准件:符合国家标准或同等级的机构或ISO校验系统认可的合法标准件。4.5 允许误差:判定规范内所允许的误差值。4.6 参照件:经过合格仪器度量出来的与其参照的部件。5.5.5.5.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作业内容::::
5.1检验、量测与测试设备管制程序流程图(附件一)5.2请购与管理: 5.2.1仪器请购: 需求部门提出仪器设备的请购申请,交实验室仪校员确认有无库存后,经总经理核准,由采购部进行询价、议价、比价,(必要时品管部协助评估)选定供货商后经采购科长批准,进行采购作业。5.2.2仪器管理: 外购仪器入库后须经仪校员核准、验收校正(本公司无法校正的仪器,依认可实验室有效报告)合格后由实验室登入《仪器总览表》再报财务部登录于公司资产账目中管理.仪器需求部门须开领料单,经仪校员核准并保存一联于实验室,未经仪校员核准的领料单不能直接领用仪器。仪校员将校正结果记录于《仪器校验报告》、编号登记并列入《仪器总览表》及《仪器履历表》中进行统一管理。对第一次购入新仪器需由设备 部与品管部制定《仪器操作指引》完成后才能投入使用。5.2.3未经校验合格和未编号管制的量规仪器不得投入产品检测。5.2.4仪器编号方式: □□---------□□□
代号
流水号
如: 模具:MJ--001 ;检测:JC--001
5.3追溯体系:
本公司所有用来校正的标准均可追溯符合国家标准,或同等级的机构或ISO校验系统认可的合法标准件。5.4检验政策与校验周期: 5.4.1检验政策“实验出真理”。5.4.2量规仪器的校验:按其使用频率、以往记录参考、供货商提供参考资料,规定量规仪器校验周期,详见《仪器校验周期一览表》。5.4.3各仪器/量具的使用部门,需检查仪器标签的有效期和标签的完整性,当仪器校验达到失效日期或标签损坏、遗失时,则主动送交实验室进行校验及标识。对于过期、异常、及未依规定实施校验的仪器则由实验室强制召回进行校验。5.4.4校验方式为内校、外校两种: 5.4.4.1外校: 5.4.4.1.1外校的量规仪器由实验室送校到经国家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校正。5.4.4.1.2送校回厂的量规仪器仪校员必须检视是否有标示施校日期、施校部门、有效期限等相关标签与相关校验记录并依仪器容许误差值判定合格后,记录于《仪器总览表》及《仪器履历表》,外部校验记录由品管部门保存。5.4.4.1.3校验结果误差精度超过标准,由仪校员据仪器使用场所判定:维修、降级、暂停、报废。当仪器经维修处理后需再由仪校员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若无法修理则按其残余功能标示降级使用或以报废销账处理,并于《仪器履历表》及《仪器总览表》中注明时间与原因。5.4.4.2内校: 5.4.4.2.1对厂内有标准器可追溯的量具、仪器由各使用部门送至实验室实施校验。5.4.4.2.2校验依仪器《仪器校正指导书》执行,校验时依厂内实际校验环境,将温度及湿度及校验结果记录于《校验记录表》并保存。5.4.4.2.3检验结果若超出允许误差值,则予以厂内自行修理或委外修理,修理后回厂必须依《仪器校正指导书》再行校验并记录于《仪器履历表》,合格后方可分发使用。若无法修理则按其残余功能标示降级使用或报废销账处理,并于《仪器履历表》及《仪器总览表》中注明时间与原因。注:校正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两年。5.4.5校验周期: 5.4.5.1校验周期:正常内校仪器其校正周期为3-6个月,外校仪器其校正周期为1 年。特殊仪器依计量部门规定校准期限实施。5.4.5.2当生产需要,仪校员可视实际需要情况,缩短仪器校验周期。5.5免校验:若仅作参考或量测结果不作品质判断之仪器、仪表、量具可列为免校验并贴示免校标签,记录于《仪器总览表》。5.6标签使用:标签共分以下几种[附件2]。5.6.1仪器内校合格标签:使用于校验完后符合标准者,其包括内校日期,校验者及有效期限和仪器名称、编号等。5.6.2量具免校标签:经核准为免校验的量规仪器,除生产设备的仪表外其余均应标示。5.6.3仪器内校停止使用标签:待校验,报废,故障及闲置的仪器。5.6.4量具降级使用标签:因内校不合格且无法维修或限制不良点使用的仪器。5.7异常仪器与校验不合格时的处理: 5.7.1异常仪器的处理:当使用者发现时,应立即通知仪校员校正处理。5.7.2校验不合格时的处理:仪器校验经判定不合格时须填写《仪器异状追踪报告》由仪校员评判其影响程度,并要求使用部门追溯确认此仪器异常期间测量的产品并及时处理,且立即于仪器上贴上“停用” 标签。5.7.3经仪校员确定不合格仪器,由使用部门提出维修申请,并由仪校员、设备部人员评估,经总经理核批其维修价值,确认有维修价值则送设备部维修,如设备 部不能维修则由采购部联系委外维修,维修校准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仪器如鉴定为 人为因素损坏,由相关领导签署处罚赔偿意见并报财务部存档。5.7.4.经确认无维修价值的仪器,由仪校员填写《仪器报废申请单》,经总经理核批 后退不良品库报废,《仪器报废申请单》由品管部和财务部保存并除账。5.8仪器遗失: 5.8.1使用部门如有仪器遗失,须立即填写《遗失申请表》并注明遗失原因,由相关领导签署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处理意见后,将《遗失申请表》交品管部、财务部保存,仪校员将仪器除账。5.9校验员资历及训练: 5.9.1高中以上学历。5.9.2受过相关的教育训练,经考核合格具备校验资格证书。5.9.3工作认真仔细、校验工作及计算机有基本基础和操作能力。5.10量具搬运及储存方法: 5.10.1搬运时均应防止碰撞落下及振动。5.10.2重量于十五公斤以内时以双手搬运,十五公斤以上应以台车搬运。5.10.3非仪校人员不得调整仪器之校验设定,以防止不当调整影响校验的正确性。5.11厂内校验环境条件管制: 5.11.1实验室:于室温下校验,并将校验时的温度、湿度登录于《仪器校验报告》上供为参考,要求温度22±3℃,湿度为30%RH~75%RH。须现场实地校验者则以室温进行校验并记录。5.11.2各使用部门,必须自行保养及记录,实验室校验合格的仪器由使用人员负责保养,品管部视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仪器使用及保养的教育训练,并制定《仪器操作指导书》。6.6.6.6.参考文件参考文件参考文件参考文件::::
6.1 《采购过程控制程序》
ZY-QEHP-15 6.2 《仪器校正指导书》
ZY-PG-011
6.3 《文件控制程序》
ZY-QEHP-01 7.7.7.7.使用表单使用表单使用表单使用表单::::
7.1 《仪器履历表》
7.2 《仪器总览表》
7.3 《仪器校验报告》
7.4 《仪器校验周期一览表》
7.5 《仪器异状追踪报告》
附件一附件一附件一附件一::::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
NG
NG
OK
OK
需求部门
实验室
总经理
采购/品管
仪校员
品管部
OK
NG
委外
品管部
仪
校
员
OK
附件二附件二附件二附件二::::仪校各类标签仪校各类标签仪校各类标签仪校各类标签请购 审查 评估/采购 核实 编号 管理 依校正周期校验
外校 校 正周 期
内/外校验 修理 降级使用 报废 除账 内校 财务部
NG
第四篇:风险监测预警控制程序
肃宁分公司 风险监测预警控制程序 目的
为杜绝和避免安全风险危机的发生,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检测监控手段,采取适当的风险检查、试验和监测方法,实现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使风险预控管理中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范围
适用于分公司对各种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运输生产及生活过程的危险源动静态监测、预警及分析评估,采用规避风险的手段,使事态得到控制。职责
3.1 建立健全分公司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让分公司、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风险监测预警组织机构由分公司领导、各部室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知识技术的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班组负责人组成,并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确保安全风险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
3.2 风险监测预警组织机构人员应履行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各岗位安全负责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按有关规定配置安全设备设施,定期检验、维修,确保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建立和保持风险监测记录;建立定期巡查记录等。控制程序 4.1 风险监测方法
4.1.1 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检测监控手段,深化固定设施服役状态监测,加强移动设备的在线检测,健全大风、雨雪、地震和异物侵限等防灾监测系统及设备雷电防护功能,研发建立健全安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及移动装备检测、预警及分析评估能力。不断完善对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运输生产过程的动静态监测,实现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
4.1.2 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强化关键人、关键设备的跟踪及安全质量分析,提高对安全风险的预见性和把控力。
4.1.3 动态安全风险报警。对设备状态的动态检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安装在机车上的“车载轨道状态监测装置”,二是接触网动态检测设备(包括肃宁分公司动态检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三是线路检测救援中心的综合检测设备,四是人工添乘。对设备状态的动态检查结果,执行《肃宁分公司设备动态检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4.1.4 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根据车间对每个班组提供风险信息的统计,实时更新风险研判指标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监控安全风险最新发展状况,实现分公司统一管理的动态安全风险报警信息。
4.2 风险预警原则
4.2.1 依据《肃宁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中不同危险等级的危险性分值范围,对风险实行分级管理,不同的风险等级代表不
同的管理者需投入的关注程度和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1)极度风险:危险性分值在800及以上的,必须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分公司安委会马上组织风险分析研判,依据研判结果采取停产、停工、疏散、撤离等措施。
(2)高度风险:危险性分值在400及以上的,由各部门主任负责,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重点监控和检查,分公司安委会定期组织风险分析研判。
(3)中等风险:危险性分值在250及以上的,由车站站长、工队长负责,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加强监控和检查,分公司安委会根据实际组织风险剖析。
(4)低风险:危险性分值在80以上的,由车站站长、工队长负责,需要进行关注,分公司安全、技术等专业科室加强检查和指导。
(5)可接受风险:危险性分值在80及以下的,应加强日常性检查。4.2.2 启动风险预警机制。在分析清楚安全风险等级后,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2.3 按照分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中“危险源管控”要求,按作业组、工队和分公司三级分别进行管控。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管理
5.1 加强信息管理。安全风险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安全风险预警系统信息要不断刷新,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达到动态监测、及早防范、有效阻止及避免风险危机发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风险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5.2 健全安全风险分析与处理机制。高效的安全风险分析是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按照专业管理、系统负责的原则,分公司各部门、基层单位负责安全风险统计分析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分析、总结、报告制度,规范安全风险预警管理。
5.3 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是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分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者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惕,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
5.4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应和分公司各项制度建设相结合。风险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应和分公司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5.5 加强风险预警系统的日常监管和维护,保证预警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数据接口通畅、数据共享充分;风险信息数据、指标体系、预警临界标准等有序更新。保证预警功能的准确和及时;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
6.相关文件、记录
6.1 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6.2 《肃宁分公司设备动态检测管理办法》(肃宁运字[2014]69号)6.3 《肃宁分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肃宁安字[2013]80号)6.4 《肃宁分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考核办法(暂行)》(肃宁运字[2012]97号)
第五篇: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测结 果的符合性。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及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3 职责
3.3 技术开发组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3.2 供应组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3 质检组负责使用人员的培训,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送外校准和鉴定。4 工作程序
4.1技术开发组在作业指导书中确定过程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4.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及验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由供应组实施,质检组负责验收。4.3 监测装置的初次校准
经验收合格的监测装置由质检组负责送外校准,合格后贴上相应的标识,保存于质检组。监测装置的编号、名称、规格、精度、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等内容登记于《计量器具台帐》内,并发放到相关部门注明使用人。4.4 监测装置的周期校准
4.4.1 质检组于每年一月编制本《监测装置校准计划》,根据计划在设备校准有效期前一周,统一搜集进行校准。由质检组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校准,由校准单位出具相应的校准报告。
4.4.2 校准合格的监测装置,由质检组贴绿色“合格标签”,并标注有效期;校准不合格时,由质检组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并送修后重新校准;对因体积小或影响操作等原因而不宜贴校准状态标识的监测装置,状态标识可贴在包装盒上,便于追溯。
4.4.3 对无法修复的监测装置,经质检组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后报废,贴上报废等相应标识。
4.4.4监测装置的校准、修理、报废应在履历表和台帐内作相应的记录。4.5 监测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理
在使用中发现监测装置偏离校准状态,使用者须停止监测工作,及时报告质检组,由质检组组织人员对装置偏离校准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如重新校准,质检组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措施。追查使用该装置检验的产品的流向,确定需重新监测的范围并重新进行监测,对已出厂的产品由质检组通知供应组进行追踪与顾客沟通和处置并记录结果。4.6 监测装置的环境要求
监测装置的使用环境应符合说明书规定。5 相关记录: 5.1 监测装置校准计划
5.2 计量器具台帐
QP760-01 QP7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