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理).

时间:2019-05-14 13:4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理).》。

第一篇: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理).

平面向量

【基本概念与公式】 【任何时候写向量时都要带箭头】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记作:AB 或a。2.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或长度,记作:||AB 或||a。3.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若e 是单位向量,则||1e =。

4.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0。【0方向是任意的,且与任意向量平行】 5.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6.相等向量:长度和方向都相同的向量。

7.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AB BA =-。8.三角形法则: AB BC AC +=;AB BC CD DE AE +++=;AB AC CB-=(指向被减数 9.平行四边形法则: 以,a b 为临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a b +,a b-。

10.共线定理://a b a b λ=⇔。当0λ>时,a b 与同向;当0λ<时,a b 与反向。11.基底:任意不共线的两个向量称为一组基底。

12.向量的模:若(,a x y =,则2||a x y =+22||a a =,2||(a b a b +=+ 13.数量积与夹角公式:||||cos a b a b θ⋅=⋅;cos ||||a b a b θ⋅=⋅

14.平行与垂直:1221//a b a b x y x y λ⇔=⇔=;121200a b a b x x y y ⊥⇔⋅=⇔+=

题型1.基本概念判断正误:(1共线向量就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

(2若两个向量不相等,则它们的终点不可能是同一点。(3与已知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是唯一的。

(4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B CD =。(5若AB CD =,则A、B、C、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6因为向量就是有向线段,所以数轴是向量。(7若a 与b 共线, b 与c 共线,则a 与c 共线。(8若ma mb =,则a b =。(9若ma na =,则m n =。

(10若a 与b 不共线,则a 与b 都不是零向量。(11若||||a b a b ⋅=⋅,则//a b。(12若||||a b a b +=-,则a b ⊥。题型2.向量的加减运算

1.设a 表示“向东走8km ”, b 表示“向北走6km ”,则||a b +=。2.化简((AB MB BO BC OM ++++=。

3.已知||5OA =,||3OB =,则||AB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已知AC AB AD 为与的和向量,且,AC a BD b ==,则AB = ,AD =。5.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3

5AC AB =,则AC = BC ,AB = BC。题型3.向量的数乘运算

1.计算:(13(2(a b a b +-+=(22(2533(232a b c a b c +---+-= 2.已知(1,4,(3,8a b =-=-,则1 32a b-=。

题型4.作图法球向量的和

已知向量,a b ,如下图,请做出向量132a b +和3 22a b-。a b 题型5.根据图形由已知向量求未知向量

1.已知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请用向量AB AC ,表示AD。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C a BD b ==,求AB AD 和。题型6.向量的坐标运算

1.已知(4,5AB =,(2,3A ,则点B 的坐标是。2.已知(3,5PQ =--,(3,7P ,则点Q 的坐标是。

3.若物体受三个力1(1,2F =,2(2,3F =-,3(1,4F =--,则合力的坐标为。4.已知(3,4a =-,(5,2b =,求a b +,a b-,32a b-。

5.已知(1,2,(3,2A B ,向量(2,32a x x y =+--与AB 相等,求,x y 的值。6.已知(2,3AB =,(,BC m n =,(1,4CD =-,则DA =。

7.已知O 是坐标原点,(2,1,(4,8A B--,且30AB BC +=,求OC 的坐标。题型7.判断两个向量能否作为一组基底

1.已知12,e e 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判断下列每组向量是否能构成一组基底: A.1212e e e e +-和 B.1221326e e e e--和4 C.122133e e e e +-和 D.221e e e-和

2.已知(3,4a =,能与a 构成基底的是(A.34(,55 B.43(,55 C.34(,55--D.4(1,3--题型8.结合三角函数求向量坐标

1.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A 在第二象限,||2OA =,150xOA ∠=,求OA 的坐标。2.已知O 是原点,点A 在第一象限,||43OA =60xOA ∠=,求OA 的坐标。题型9.求数量积

1.已知||3,||4a b ==,且a 与b 的夹角为60,求(1a b ⋅,(2(a a b ⋅+,(31(2 a b b-⋅,(4(2(3a b a b-⋅+。2.已知(2,6,(8,10a b =-=-,求(1||,||a b ,(2a b ⋅,(3(2a a b ⋅+,(4(2(3a b a b-⋅+。题型10.求向量的夹角

1.已知||8,||3a b ==,12a b ⋅=,求a 与b 的夹角。

2.已知(3,1,(23,2a b ==-,求a 与b 的夹角。3.已知(1,0A ,(0,1B ,(2,5C ,求cos BAC ∠。题型11.求向量的模

1.已知||3,||4a b ==,且a 与b 的夹角为60,求(1||a b +,(2|23|a b-。2.已知(2,6,(8,10a b =-=-,求(1||,||a b ,(5||a b +,(61 ||2a b-。

3.已知||1||2a b ==,|32|3a b-=,求|3|a b +。题型12.求单位向量 【与a平行的单位向量:||a e a =±】

1.与(12,5a =平行的单位向量是。2.与1(1,2m =-平行的单位向量是。题型13.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1.已知(6,2a =,(3,b m =-,当m 为何值时,(1//a b ?(2a b ⊥? 2.已知(1,2a =,(3,2b =-,(1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与3a b-垂直?(2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与3a b-平行? 3.已知a 是非零向量,a b a c ⋅=⋅,且b c ≠,求证:(a b c ⊥-。题型14.三点共线问题

1.已知(0,2A-,(2,2B ,(3,4C ,求证:,A B C 三点共线。

2.设2(5,28,3(2AB a b BC a b CD a b =+=-+=-,求证:A B D、、三点共线。

3.已知2,56,72AB a b BC a b CD a b =+=-+=-,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4.已知(1,3A-,(8,1B-,若点(21,2C a a-+在直线AB 上,求a 的值。

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0,0O ,(3,4A ,(1,2B-,(1,1C ,是否存在常数t ,使O A t O B O C +=成立? 题型15.判断多边形的形状

1.若3AB e =,5CD e =-,且||||AD BC =,则四边形的形状是。2.已知(1,0A ,(4,3B ,(2,4C ,(0,2D ,证明四边形ABCD 是梯形。3.已知(2,1A-,(6,3B-,(0,5C ,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1,8,(4,1,(1,3OA OB OC =-=-=,求证: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题型16.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1.已知(1,0a =,(2,1b =,当k 为何值时,向量ka b-与3a b +平行? 2.已知(3,5a =,且a b ⊥,||2b =,求b 的坐标。3.已知a b 与同向,(1,2b =,则10a b ⋅=,求a 的坐标。3.已知(1,2a =,(3,1b =,(5,4c =,则c = a + b。

4.已知(5,10a =,(3,4b =--,(5,0c =,请将用向量,a b 表示向量c。5.已知(,3a m =,(2,1b =-,(1若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求m 的范围;(2若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求m 的范围。6.已知(6,2a =,(3,b m =-,当m 为何值时,(1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2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

7.已知梯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1,2A-,(3,4B ,(2,1D ,且//AB DC ,2AB CD =,求点C 的坐标。

8.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1,B(1,3,C(3, 4,求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9.一航船以 5km/h 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方向行驶,航船实际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成 30 角,求 水流速度与船的实际速度。10.已知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3, 4,B(0, 0,C(c, 0,(1)若 AB  AC  0,求 c 的值;(2)若 c  5,求 sin A 的值。【备用】 1.已知 | a | 3,| b | 4,| a  b | 5,求 | a  b | 和向量 a, b 的夹角。2.已知 x  a  b,y  2a  b,且 | a || b | 1,a  b,求 x, y 的夹角的余弦。1.已知 a (1,3, b (2, 1,则(3a  2b (2a  5b 。4.已知两向量 a (3, 4, b (2, 1,求当 a  xb与a  b 垂直时的 x 的值。5.已知两向量 a (1,3, b (2, ,a与b 的夹角  为锐角,求  的范围。变式:若 a (, 2, b (3,5,a与b 的夹角  为钝角,求  的取值范围。选择、填空题的特殊方法: 1.代入验证法 例:已知向量 a (1,1, b (1, 1, c (1, ,则2 c (1 3 A. a  b 2 2 1 3 B. a  b 2 2 3 1 C.a  b 2 2 3 1 D. a  b 2 2)变式:已知 a (1, 2, b (1,3, c (1, 2,请用 a, b 表示 c。2.排除法 例:已知 M 是 ABC 的重心,则下列向量与 AB 共线的是(A.AM  MB  BC B.3 AM  AC C.AB  BC  AC)D.AM  BM  CM 6

广东省近八年高考试题-平面向量(理科)1.(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0小题 若向量 a、b 满足| a |=| b |=1,a 与 b 的夹角为 120,则 a a  a b  2.(2008 年高考广东卷第 3 小题 3.已知平面向量 a =(1,2),b =(-2,m),且 a ∥b,则 2 a + 3 b =(A.(-5,-10)B.(-4,-8)4.(2009 年高考广东卷第 3 小题(x,1),b= 已知平面向量 a=,则向量 a  b =((-x, x 2).)C.(-3,-6)D.(-2,-4))A平行于 x 轴 C.平行于 y 轴 B.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D.平行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      c =(3,x满足条件(8 a - b · c =30,b= 5.(2010 年高考广东卷第 5 小题若向量 a =(1,1),(2,5),则x=(A.6 B.5 C.4 D.3 6.(2011 年高考广东卷第 3 小题已知向量 a (1, 2, b

(1,0, c (3, 4 .若  为实数,(a  b / / c, 则 (B.1 2 A. 1 4 C.1 D.2 7.(2012 年高考广东卷第 3 小题 8.若向量 BA (2,3,CA (4,7,则 BC (A.(2, 4 B.(3, 4 C.(6,10)D.(6, 10 9.(2012 年高考广东卷第 8 小题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  , ,定义

    .若平面

    n 向量 a, b 满足 a  b  0,a 与 b 的夹角    0, ,且

 和

 都在集合 | n  Z 中,则

 4 2  b a A. 1 2 B. 1 C. 3 2 D. 5 2 7 10.(2014 广东省高考数学理科 12)已知向量 a  1,0, 1则下列向量中 , 与 a 成 60  夹角的是 A.(-1,1,0)B.(1,-1,0)C.(0,-1,1)D.(-1,0,1)8

第二篇: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公式知识点

【摘要】“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公式知识点”数学公式讲解是这门学科的要点,套用公式是最终的题解方法,希望本文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定比分点

定比分点公式(向量P1P=λ•向量PP2)设P1、P2是直线上的两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λ,使 向量P1P=λ•向量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

若P1(x1,y1),P2(x2,y2),P(x,y),则有

OP=(OP1+λOP2)(1+λ);(定比分点向量公式)x=(x1+λx2)/(1+λ), y=(y1+λy2)/(1+λ)。(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叫做有向线段P1P2的定比分点公式

三点共线定理

若OC=λOA +μOB ,且λ+μ=1 ,则A、B、C三点共线

三角形重心判断式 在△ABC中,若GA +GB +GC=O,则G为△ABC的重心

[编辑本段]向量共线的重要条件

若b≠0,则a//b的重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a=λb。

a//b的重要条件是 xy'-x'y=0。

零向量0平行于任何向量。

[编辑本段]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b的充要条件是 a•b=0。

a⊥b的充要条件是 xx'+yy'=0。

零向量0垂直于任何向量.设a=(x,y),b=(x',y')。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

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 AB-AC=CB.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

a=(x,y)b=(x',y')则 a-b=(x-x',y-y').4、数乘向量

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3、向量的的数量积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作OA=a,OB=b,则角AOB称作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记作〈a,b〉并规定0≤〈a,b〉≤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a|•|b|•cos〈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a•b=b•a(交换律);(λa)•b=λ(a•b)(关于数乘法的结合律);(a+b)•c=a•c+b•c(分配律);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a•a=|a|的平方。

a⊥b 〈=〉a•b=0。

|a•b|≤|a|•|b|。

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运算的主要不同点

1、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例如:(a•b)^2≠a^2•b^2。

2、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即:由 a•b=a•c(a≠0),推不出 b=c。

3、|a•b|≠|a|•|b|

4、由 |a|=|b|,推不出 a=b或a=-b。

4、向量的向量积

定义:两个向量a和b的向量积(外积、叉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的模是:∣a×b∣=|a|•|b|•sin〈a,b〉;a×b的方向是:垂直于a和b,且a、b和a×b按这个次序构成右手系。若a、b共线,则a×b=0。

向量的向量积性质:

∣a×b∣是以a和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a×a=0。

a‖b〈=〉a×b=0。

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

a×b=-b×a;(λa)×b=λ(a×b)=a×(λb);(a+b)×c=a×c+b×c.注:向量没有除法,“向量AB/向量CD”是没有意义的。向量的三角形不等式

1、∣∣a∣-∣b∣∣≤∣a+b∣≤∣a∣+∣b∣;① 当且仅当a、b反向时,左边取等号;② 当且仅当a、b同向时,右边取等号。

2、∣∣a∣-∣b∣∣≤∣a-b∣≤∣a∣+∣b∣。

① 当且仅当a、b同向时,左边取等号;② 当且仅当a、b反向时,右边取等号。

第三篇: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复习5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5.5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要点透视:

1.正弦定理有以下几种变形,解题时要灵活运用其变形公式.

(1)a=2RsinA,b=2RsinB,c=2RsinC;

abc(2)sinA=,sinB=,sinC=: 2R2R2R

(3)sinA:sinB:sinC=a:b:c.

可以用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转化,如常把a,b,c换成2Rsin A,2Rsin B,2Rsin C来解题.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特征,必须从研究三角形的边与边关系,或角与角的关系入手,充分利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化,由三角形的边或角的代数运算或三角运算,找出边与边或角与角的关系,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3.要注意利用△ABC中 A+B+C=π,以及由此推得的一些基本关系式

BCAsin(B+C)=sinA,cos(B+C)=-sinA,sin=cos等,进行三角变换的运2

2用.

4.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分析和研究问题中涉及的三角形,它的哪些元素是已知的,哪些元素是未知的,应选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进行求解.

5.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确定实际问题所涉及的三角形,并搞清该三角形的已知元和末知元.

(3)选用正、余弦定理进行求解,并注意运算的正确性.

(4)给出答案.

活题精析:

例1.(2001年全国卷)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是AB=2,BC=6,CD=DA=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要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方法,考查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如图所示,连BD,四边形ABCD的面积

11S=SABDSCDB=AB·AD·sinA+BC·CDsinC,2

21∵ A+C=180°,∴ sin A= sin C,于是 S=(2×4+4×6)·sin A=16sin A. 2

222在△ABD中,BD=AB+AD-2AB·ADcosA=20-16cosA.

在△CBD中,BD2=CD2+BC2-2CD·BCcosC=52-48cosC.

213又cosA=-cosC, cosA=-, ∵ A∈(0, π), ∴ A=π, sinA=.232

3∴ S=16×=8.2

例2.(2004春北京卷)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

边长,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a2-c2=ac-bc,求∠A的大小及bsinB的c值。

要点精析:(1)∵ a,b,c成等差数列,∴ b2=ac.

又a2-c2=ac-bc,∴ b2+c2-a2=bc,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2c2a21cosA==.∴ A=60°; 22bc

bsinA(2)解法1: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sinB=,a

bsinBb2sin6032∵ b=ac,∠A=60°,∴ ==sn60=. cca2

11解法2.在△ABC中,由面积公式得bcsinA=acsinB,∵ b2=ac,22

bsinB3∠A=60°,∴ bcsinA=b2 sinB,∴ =sinA=.c2

例3.(2001年上海卷)已知a,b,c是△ABC中∠A,∠B,∠C的对边,S是△ABC的面积,若a=4,b=5,S=5,求c的长度.

13要点精析:∵ S=absinC,∴sinc=,于是∠C=60°或∠C=120°. 22

又∵ c2=a2+b2-2abcosC,当∠C=60°时,c2=a2+b2-ab,c

当∠C=120°时,c2=a2+b2+ab,c,∴ c

.练习题

一、选择题

tanAa

21.在△ABC中,若,则△ABC是()tanBb2

A.等腰(非直角)三角形B.直角(非等腰)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b2.在△ABC中,tan,则三角形中()2ab

A.a=b且c>2aB.c2=a2+b2且a≠b

2cD.a=b或c2=a2+b2

3.为测某塔AB的高度,在一幢与塔AB相距20 m的楼的楼顶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测得塔基B的俯角为45°,那么塔AB的高度是()

33A.20(1+)mB.20(1+)m 32

C.20(1+)mD.30m

4.设α,β是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下列四个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1A.tanαtanβ<1B.sinβ<2C.cosβ>1D.tan(α+β)

5.已知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取值范围是()C.a=b=

A.1

C.0

56.△ABC的三边分别为 2m+3,m2+2m,m2+3m+3(m>0),则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A.150°B.120°C.90°D.135°

二、填空题:

abc7.在△ABC中,已知A=60°,b=1,S△ABC=3,则 sinAsinBsinC

1138.△ABC的三边满足:,则∠B= abbcabc

4129.在△ABC中,已知sinA=,sinB=,则sinC的值是.51

310.在△ABC中,BC边上的中线长是ma,用三边a,b,c表示ma,其公式是.三、解答题

11.设a,b,c是△ABC中A,B,C的对边,当m>0时,关于x的方程b(x2+m)+c(x2-m)-

ax=0有两个相等实根,且sinCcosA-cosCsinA=0,试判断△ABC的形状。

12.已知⊙O的半径为R,若它的内接三角形ABC中,等式2R(sin2A-sin2C)=(2a-b)sinB成立,(1)求∠C的大小;

(2)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13.在△ABC中,∠C=60°,BC=a,AC=b,a+b=16.

(1)试写出△ABC的面积S与边长a的函数关系式;

(2)当a等于多少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3)当a等于多少时,周长l有最小值并未出最小值.

14.在△ABC中,已知面积S=a2-(b-c)2,且b+c=8,求S的最大值.

CCCC15.在△ABC中,m(cos,sin),n(cos,sin),且m与n的夹角是. 22222

(1)求C;

73(2)已知c=,三角形面积 S=3,求a+b。22

第四篇:高中数学有关平面向量的公式的知识点总结

定比分点

定比分点公式(向量P1P=λ•向量PP2)

设P1、P2是直线上的两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λ,使 向量P1P=λ•向量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

若P1(x1,y1),P2(x2,y2),P(x,y),则有

OP=(OP1+λOP2)(1+λ);(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x=(x1+λx2)/(1+λ),y=(y1+λy2)/(1+λ)。(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叫做有向线段P1P2的定比分点公式

三点共线定理

若OC=λOA +μOB ,且λ+μ=1 ,则A、B、C三点共线

三角形重心判断式

在△ABC中,若GA +GB +GC=O,则G为△ABC的重心

向量共线的重要条件

若b≠0,则a//b的重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a=λb。

a//b的重要条件是 xy'-x'y=0。

零向量0平行于任何向量。

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b的充要条件是 a•b=0。

a⊥b的充要条件是 xx'+yy'=0。

零向量0垂直于任何向量.设a=(x,y),b=(x',y')。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

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

AB-AC=CB.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

a=(x,y)b=(x',y')则 a-b=(x-x',y-y').4、数乘向量

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

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

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3、向量的的数量积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作OA=a,OB=b,则角AOB称作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记作〈a,b〉并规定0≤〈a,b〉≤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a|•|b|•cos〈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a•b=b•a(交换律);

(λa)•b=λ(a•b)(关于数乘法的结合律);

(a+b)•c=a•c+b•c(分配律);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a•a=|a|的平方。

a⊥b 〈=〉a•b=0。

|a•b|≤|a|•|b|。

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运算的主要不同点

1、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例如:(a•b)^2≠a^2•b^2。

2、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即:由 a•b=a•c(a≠0),推不出 b=c。

3、|a•b|≠|a|•|b|

4、由 |a|=|b|,推不出 a=b或a=-b。

4、向量的向量积

定义:两个向量a和b的向量积(外积、叉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的模是:∣a×b∣=|a|•|b|•sin〈a,b〉;a×b的方向是:垂直于a和b,且a、b和a×b按这个次序构成右手系。若a、b共线,则a×b=0。

向量的向量积性质:

∣a×b∣是以a和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a×a=0。

a‖b〈=〉a×b=0。

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

a×b=-b×a;

(λa)×b=λ(a×b)=a×(λb);

(a+b)×c=a×c+b×c.注:向量没有除法,“向量AB/向量CD”是没有意义的。

向量的三角形不等式

1、∣∣a∣-∣b∣∣≤∣a+b∣≤∣a∣+∣b∣;

① 当且仅当a、b反向时,左边取等号;

② 当且仅当a、b同向时,右边取等号。

2、∣∣a∣-∣b∣∣≤∣a-b∣≤∣a∣+∣b∣。

① 当且仅当a、b同向时,左边取等号;

② 当且仅当a、b反向时,右边取等号。

第五篇:高中数学必修4 第二章课例: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回味平面向量的章节导言——课例: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1 说明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

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中要注重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形、向量与几何、向量与代数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深入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笔者在上述理念的启导下,在自己所在学校开设了一节公开课——平面向量应用举例(选自人教社必修4第二章),受到了其他教师的一致好评.现对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录如下,并根据课后大家的点评以及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做些分析,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2 教学过程简录

2.1导言引入,设置悬念

教师: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运算,因为有了运算,向量的力量无限.(学生笑了笑,并示意的点了点头)

教师: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再一次来回味一下本章内容的章节导言.(“哦!„„”学生发出一阵诧异和期待的声音)

教师:课本73页平面向量的章节导言中有着这么两段话:

(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下不再注明)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就可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运算律),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教师:哪句话大家看后有特别深的体会啊?

学生:向量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学生: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教师:是的.我们在学习向量的线性运算和坐标表示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向量通过坐标运算可以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今天我们要通过研究几个具体的问题来进一步认识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教师:首先我们先看看向量是怎么沟通代数的,下面大家请看屏幕这道题目.2.1深化导言,层层递进

_______________

1、证明:对于任意的a、b、c、dR,恒有不等式(ac+bd)(a22b)(c22d).2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以一道不等式证明引起学生思考,学生纷纷动手,巡视片刻,绝大部分学生采用作差比较.但从他们都是紧皱着眉头看出证出这道题有困难.)

教师:不等式的右边是两个因式的乘积,大家能否看出每个因式“像什么”?比如a2b“像”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点?(片刻,有些学生像领悟到了什2

么)

学生1:向量的模.(有些学生感到困惑)

学生2:(迫不及待地)应该说是一个向量模的平方.22教师:对!如果我们构造个向量m(a,b),则ab就可看作向量m模的平方.(学生都明白过来了,轻声地说那cd

n(c,d)模的平方.)22不就可以看作向量

教师:不错,大家把不等式的右边看作是两个向量模的平方的乘积,那么不等式的左边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像我们学习到的哪种模式?接下来要怎么证明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3:我觉得在构造向量m,n后,不等式的左边就可以看作是向量m,n数



量积的坐标表示.设向量m,n的夹角为,则有:

mnacbd.然

行放缩就可以得到结论了.(听到他的表述,全班同学都发出赞许的声音:“对哦!”)

(板书解题过程,略)

教师:这道题目如果纯粹采用代数的方法去证明可能很困难,但是我们在这里通过构造法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知识来处理,显得比较简单和直观,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类似的变式题目.练习

1、求函数f(x)

最小值.(学生在沉思)

教师:能否用向量的方法去思考.(稍微点拨,学生恍然大悟)



学生4:构造向量u(x1,1),v(4x,3),那么函数f(x)就可以看作是向量u,v模的和,然后利用uvuv就可求得f(x)的最小值为5.(听到她如此流畅的表述,全班同学都投以赞许的目光,并发出啧啧的声音表示向量在代数方面的应用的确奇妙.)

教师:以上那两个例题是说明向量在代数中的应用,当然以后我们学了其它知识也可用其它方法来做.接下来我们要来看看可用向量方法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问题.例

2、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模型.教师: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凡是涉及长度问题常常考虑向量的什么?

学生:向量的数量积.教师:不错!凡是涉及到向量的模,我们考虑它的数量积.那大家发现了什么没有?

学生5:计算

AC22AC与DB22发现 AD22(ABAD)AB2ABAD DB2222(ABAD)ABAD2ABAD

ACDB22(AB22AD)

因此得出结论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教师:完全正确!同学们听明白了没有?

学生:摁.(学生们笑了笑)

教师:平面几何经常涉及距离(线段长度)、夹角问题,而平面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主要涉及向量的模以及向量之间的交角,因此我们可以用向量方法解决部分几何问题.教师:从这个例题我们看到了解决几何问题时,先用向量表示相应的点、线段夹角等几何元素;然后通过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来研究点、线段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下面我们共同来用向量的方法来解决另一个平面几何中的问题.练

2、如图2,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请用向量方法证明ACBD.学生6:只需证出ACDB0即可.教师:那要怎么证明呢? 学生6:因为ACABAD,DBABAD,2所以ACDB(ABAD)(ABAD)AB因为22ABCD是菱形,所以ABAD,所以ABAD0.因此ACDB0,所以ACBD.教师:看来向量在平面几何的简单应用同学们可以掌握了.那同学们,你们说平面向量的哪块知识是沟通平面几何的关键?

学生: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师:不错,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利用它可以容易地证明平面几何的许多命题,从而使几何和向量有较好的联系和沟通.因此我们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还可以用向量知识可以证明或推导许多几何定理和其他性质.学生:这么奇妙,原来向量这么有用.(学生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教师:是的.那我们又要回到本章导言了,那你们说向量还沟通什么知识我们没给出例子的? 学生:三角函数.教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期待嘛.教师:那接下来我们就高姿态的看看向量是如何

和三角紧密在一起的.例

3、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

为圆心,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上有两点A(cos,sin),图

3B(cos,sin),试用A、B两点的坐标表示AOB的余弦值.教师:前面我们刚提过涉及到夹角问题我们可用哪些相关知识来解决?

学生:向量的数量积.教师:完全正确!那谁来帮忙解答这题.学生

cos()coscossinsinOAOBcoscossinsin7:cosAOBcos()11OAOB.学生:太神奇了!这个公式能用吗?

教师:当然.这次我们发现了新大陆啊!这个公式可是沟通第二章与第三章的桥梁,把书翻到126页,同学们发现什么?

学生:就是刚才我们证明的这个公式.教师:对,我们把这个公式叫做差角的余弦公式.有了它,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我们利用这个公式来算算cos15.学生8:cos15cos(4530),4.教师:反应很快嘛.教师:例3这个例子,主要是让同学们体会向量在三角中的运用,同时也为后面章节中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学习作准备.比如根据差角的余弦公式可得到和角的余弦公式及差角与和角的正弦公式,同学们自己下去可自行探究.今天我们在这里扯远了先暂时不提.2.3体验过程,完善认知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感受,究竟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5:向量是集数与形于一身,既有代数的抽象性又有几何的直观性.学生3:觉得向量数量积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学生7:我也觉得向量的数量积ab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解决一些涉及距离、夹角等问题的一种有力工具.„„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向量在代数、几何、三角中的应用,明白了“数学是有用的”吧!而且数学是自然的、清楚的.希望同学们能类比地学、联系地学,对数学有个正确的认识.(教室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教学特色简评

文【1】指出:“数学的发展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在的动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本节教学就是基于这点,使学生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代数问题以及三角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是处理几何问题、代数问题等的工具,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简单地评说一下该课例的特色之处.3.1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的数学课,不再以“重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完成,技能是否掌握”为单一的知识目标,也不再是以“板书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用时是否合理”等片面的艺术价值观来评价一堂课.它更注重过程性原则,是否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数学”;是否充分体现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活动中充满探索和创造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为宗旨.这堂课采用了以“回味”的趣味性导入,至始至终引导学生应用向量的意识,把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优先地位,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比如例1与练1,学生很可能用不等式与函数的知识直接去处理,可是经过引导可用向量方法来做,学生的思维马上就可以发散出去.再比如把向量应用在三角方面,得到了差角的余弦公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后来又说“比如根据差角的余弦公式可得到和角的余弦公式及差角与和角的正弦公式,同学们自己下去可自行探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2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数学的真正本质.很多学生学了向量只知道向量的外表形式即它可以线性运算、坐标表示,却不知向量的真正内涵与使用价值.因此根本不知道向量可用在哪里,更谈不上对知识的承上启下,因此感觉数学是索然无味的.本节课就克服了这点,用“回味”来吸引学生,一直努力揭示向量是解决几何等其他问题的一种有力工具,以及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例1这个题目通过不等式的证明引出向量的数量积,使学生达到了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从而真正认识了数学的表达形式与本质的统一.文【2】也指出:“平面向量的教学着眼于让学生掌握处理几何问题的代数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向量既是代数的对象,又是几何的对象.作为代数对象,向量可以进行运算;作为几何对象,向量有方向,可以刻画直线、平面、切线等几何对象.运用向量刻画几何对象和几何度量问题都是通过向量的代数运算来实现的.”本节课的例2就做到了数与形的结合,形式与本质的辨证统一.3.3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回味本章内容的章节导言作为开场白,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悬念.在慢慢给出向量的应用时,学生才品味出这导言的深刻内涵,知道了向量与几何、向量与代数、向量与三角恒等变形的联系是有血有肉、不容分割的.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本堂课的设计还是具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会学生注重联系,领略思想;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因此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处处是一片愉悦的景象.同时教学语言妙趣横生,让学生更加喜欢参与进来.比如“看来同学们都很期待嘛”“那接下来我们就高姿态的看看向量是如何和三角紧密在一起的”“这次我们发现了新大陆啊!这个公式可是沟通第二章与第三章的桥梁.”等等都让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课后反思

4.1本课例满意之处

在执行新课改中,这一节诚然是对教师的一次严峻挑战,因为在老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这节内容而且很少关注向量的真正应用.以往学生学了向量知识也很少懂得去联系或沟通其它分支的知识.本课例令我最满意之处就是用“回味”章节导言,牢牢抓住“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这根主线,逐一向学生介绍向量的应用领域,让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本课例还令我满意的就是整节课的构思很注重数学各分支的联系,这样有利提高学生对数学整体的认识.特别是例3用向量方法推导出差角的余弦公式及简单应用,使本节课达到了应有的高潮,所以学生也对此评价很高.4.2课后再反思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与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紧密联系,与数及其运算也直接相关,在其他学科(特别是物理)中也有广泛应用,而这节课却忽略了这些.比如,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就来源于物理学中的一些实例,如果课堂上提到向量在物理方面的应用,这样就能使知识“前呼后应”、“融会贯通”.本节课还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发现自己讲得比较多,其实关键应让学生去感悟与自己思考.还有,其实我们更应该教导学生怎么懂得去使用向量,尤其在哪些题目中使用向量的方法能使题目快速得以解答.正如课本的章节导言所说的那样:“向量是沟通与研究解决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的一种有力工具.”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去使用向量来解决众多的问题才是教本节《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的真正目的!

下载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四向量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必修四向量知识点总结,请参考!必修四向量知识点总结向量的向......

    专题4平面向量与不等式结合

    专题4平面向量与不等式结合考点动向:向量与不等式的交汇是当今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自从新教材实施以来,在高考中,不时考查平面向量与不等式有关知识的结合。这些题实际上是以......

    高中数学必修4 三角函数知识点小结

    一、见“给角求值”问题,运用“新兴”诱导公式 一步到位转换到区间(-90º,90º)的公式. 1.sin(kπ+α)=(-1)ksinα(k∈Z);2. cos(kπ+α)=(-1)kcosα(k∈Z); 3. tan(kπ+α)=(-1)k......

    高中数学必修4人教A教案第二章平面向量复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复习课(一)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向量.零向量.向量的模.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反向量.相等向量.两向量的夹角等概念。 2. 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3. 向量的加法的......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 第二章:数列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

    高中数学 第2章平面向量 2.3 向量的坐标表示学案苏教版必修4[范文]

    2.3向量的坐标表示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A 设向量m2a3b,n4a2b, p3a2b,试用m,n表示p,则p=__ 2.A 在ABC中,ABc,ACb,若点D满足BD2DC,则AD________ 3.B 向量a,b,c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

    上海八年级下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平面向量 ●重难点突破 1.向量加法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2.对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 3.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4.对向量减法定义的理解。 5.实数与向量积的意义。 6.......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2.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案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掌握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方法,能通过两个向量的坐标求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2.掌握两个向量垂直的坐标条件,能运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