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写写帮推荐)
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
2006年至2010年,是大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使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在这五年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我市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目标要求,制定《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基本形势和指导方针
(一)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大庆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新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市范围内的展开,对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突出表现为“五大挑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带来了劳动力结构的大调整,对就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是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 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消费需求与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对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四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将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这些劳动者最终要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这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五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网”作用更为突出,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五大挑战能否很好应对,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21世纪大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景。
同时,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险体系不完善,基金支撑能力弱;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加;企业工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仍不合理,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分配透明度低,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特别是社会保险体系尚无相应的法律体系支撑等。当然,也应该看到,“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劳动保障事业的方向已经确定,国家、省及市委、市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十分关心和支持,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市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这些有利条件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抓住历史机遇,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将我市的劳动保障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 国情,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中心任务,认真贯彻“依法治市”的方针,逐步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全面推进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四)“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保障制度,特别是建立市场竞争就业机制,以竞争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基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五)“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三个重点、两个确保、一个推进”。即以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生劳动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确保城镇劳动者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险,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推进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
(六)按照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
——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85%以上。——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到100%。——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
——全市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5.5万人、其它技能人才7.5万人。
三、政策措施 就业和再就业
(七)切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通过加强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促进其再就业。积极稳妥开展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
(八)结合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逐步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拓宽就业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服务业,落实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等,支持他们更多地通过自谋职业来实现就业。采取购买或政府补贴形式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九)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享受税费减免个体经营。审核认定服务型、商贸企业,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落实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灵活就业补贴,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
(十)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大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职业指导业务,进一步规范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初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同时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指导职业中介活动,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探索新型劳动用工管理模式。
(十一)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力度,逐步完善配套措施,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跨地区就业。
(十二)探索研究市场化模式管理培训实体,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形成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就业格局,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总体创业培训规划,加强师资队伍管理,深入开展创办业培训工作,探索政府、企业、个人多层次承担培训费用的培训模式,健全完善创业项目库内容,组建专家志愿团强化后续支持服务功能,提高创业培训成效。
养老保险
(十三)进一步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区和四县要在覆盖范围、缴费基数、待遇计发办法、离退休人员管理等方面实现全市统一。继续完善配套政策,规范个人账户管理,建立起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十四)依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城镇各类企业及其所有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所有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个体劳动者(包括进城务工人员)等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落实扩面目标责任制,将其列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同各项奖惩挂钩。
(十五)坚决贯彻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发挥税务征收优势,强化基金征缴工作。认真开展社会保险执法检查,规范企业缴费行为;采取切实措施,促使欠缴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全额补缴,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5(十六)研究多渠道开辟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办法,并就基金保值增值、减少基金风险等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长远健康运行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失业保险
(十七)认真贯彻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按照省、市政府规定,将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及其职工、城镇私营企业及其员工都纳入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基金征缴,增强基金承受能力。
(十八)建立失业保险待遇与缴费适当挂钩的机制。根据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情况,核定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待遇,以促进基金征缴和维护失业人员权益。健全和发展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通过将失业保险基金按比例提取用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助费用等途径,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医疗保险
(十九)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健全完善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增强,适时提高用人单位缴费率,不断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逐步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体系。
(二十)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实现医疗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标。
(二十一)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是尚未参保的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城镇职工家属和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社会统筹办法。“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市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覆盖面达到市区城市人口的65%以上,基金收缴率达到90%以上,基金支出控制在90%以下。
(二十二)健全完善医、患、保三方合作、诚信、和谐、服务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定点机构服务协议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服务行为,规范参保人员就医购药行为,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流失和浪费。进一步提高医保经办机构的经办业务能力,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放心满意的经办服务,提高医疗保险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水平。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十三)进一步完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工伤职工就医管理办法等工伤保险政策,稳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促进工伤保险制度稳健运行。积极创造条件理顺工伤保险管理体制,将石油企业行使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职能还权于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提高互助共济,共同抵御事故风险能力及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努力实现基金当年收支基本平衡。探索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二十四)尽快落实社会保险属地管理原则,将石油、石化企业封闭运行的企业内部社会保险统筹纳入地方统一管理,将社会保险经办等职能还权于政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在社会保险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企业用工管理,尤其农民工的管理,依法加大农 7 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监督处罚力度,从根上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要达到35万人以上,基金收缴率达95%以上,基金结余率稳定在10%左右。
(二十五)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生育保险配套政策及管理办法。实施生育保险覆盖范围,适时实现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市辖四县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使全市所有用人单位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待遇。进一步规范生育保险待遇项目给付条件和给付标准,强化基金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适时提高生育保险保障能力和待遇支付水平。
“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市的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应参保人员的90%左右,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参保单位缴费率控制在工资总额的0.6%—1%。
社会保险管理
(二十六)积极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坚持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不断提高社区管理人数,逐步将退休人员从企业分离出来。切实保障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努力把退休人员活动场所纳入市政府建设规划。
劳动关系调整
(二十七)紧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调整劳动关系有关政策措施,指导改制企业与职工依法签订、变更、续订、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维护改制企业与职工双方合法权益。引导企业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合理、8 规范的劳动合同管理方面有关章程制度,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二十八)推进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重点是推动非国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使城镇私营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比重达90%以上。
(二十九)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调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发挥实效。各类企业(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都应建立集体协商机制,探索实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履约监督保障机制和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制度,使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户数占本地区企业总数的75%以上;积极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作用,定期分析本地区劳动关系发展态势,协调解决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重大问题。
(三十)认真贯彻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依法建立三级劳动监察组织网络,劳动监察专门机构组建率达到100%。全方位开展劳动监察执法活动。建立完善集体劳动纠纷预警工作机制和预案制度,实现劳动监察向侧重事前、事中预防劳动争议和协调劳动关系的转变,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三十一)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处理劳动争议的制度。按照“重在源头预防、重在基层调解”的方针,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把企业调解、信访行政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等多个层面的调解体系有机衔接;健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充分发挥三方办案机制的作用,改进办案方式,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积极预防、及时处理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完 善处理程序和方法。加强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在乡镇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使95%以上的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争取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和改进工作模式,进一步形成与“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保障信访仲裁工作新格局。
(三十二)完善信访信息沟通机制,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及时有效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进一步完善情况通报和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全面搜集本地区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企业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问题做到迅速报送,确保信访矛盾调处的针对性和及时性。落实好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工作预案,不继畅通信访渠道,积极探索改进信访工作的新途径,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十三)加大劳动合同鉴证力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把劳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是否明确可行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劳动合同当事人的资格、合同内容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定期深入基层企业,加大宣传,提高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意识。在加强县、区劳动合同鉴证监督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工资收入分配
(三十四)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继续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探索实行行业工资指导线;完善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贯彻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使之成为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标准以及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十五)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制定和发布我市非全日制就业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适应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和劳动者自主择业需要的非全日制用工制度,规范用人单位非全日制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非全日制就业健康发展。
(三十六)逐步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形式的各类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规范企业工资协议的程序和内容,探索实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办法,使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占本地区企业户数的70%以上。
(三十七)建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促进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分配机制的简化和分配格局的优化;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分配程序。
(三十八)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激励机制,完善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有效地考核经营者经营能力和实际业绩,合理确定经营者工资收入水平。
职业技能开发
(三十九)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开发,进一步完善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直接有效地为就业和发展经济服务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大力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11(四十)加强对技工学校等各类培训实体的管理。对全市技工学校进行结构调整,“抓大转小”集中力量办好骨干学校和特色学校。加快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强化素质教育。
(四十一)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加快培养各级各类技术工人,加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和考评工作,在全市技术工人中,技师占25%,高级技师占技师的10%,技术工人中高级、中级、初级工的比例达到4:5:6,使我市技术工人队伍素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十二)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全市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形成全市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格局,使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面明显扩大,鉴定质量明显提高,使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的权威明显增强,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并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相衔接。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强、涉及国家财产、人民健康安全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的职业(工种),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四、支撑保障 法制建设
(四十三)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以及《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法规,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急需先立、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我市具体的实施办法。强化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广 大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水平。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全面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制意识,进一步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十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或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规范监察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采取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群众举报监察、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检查以及年度检查等多种工作方式,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依法处理各种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十五)建立健全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听证、集体讨论决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执法案件评查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决定的执法监督。加强对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经常性检查,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管理职能。
信息网络建设
(四十六)改革现行的统计指标,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必要的全面定期报表为辅,多种统计调查方法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加强统计监督,充分利用统计信息,监测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强化综合分析预测,掌握趋势和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加快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实现常规统计信息网络一体化管理。提高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十七)加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步骤和实施计划,加快构筑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建立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制度、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市级劳动保障网络中心的局域网建设,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安全体系,逐步实现以中心城市为数据资源基础的整个网络系统的管理模式。
干部队伍建设
(四十八)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广大干部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在全系统形成讲团结、求实效、重人才、争奉献的良好风气,增强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发扬务实作风,树立劳动保障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十九)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对全系统的干部普遍进行比较系统的业务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为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保证。深入开展“三优”活动,逐步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较高、廉洁高效,团结、务实、亲民、创新的干部队伍。
(五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合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和基础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劳动就业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256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2.6%;第二产业19225万人,占25.2%;第三产业24614万人,占32.2%。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831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79万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117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1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有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基本完成。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7450所,比上年末增加1703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777所。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8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
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880所,在校学生3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万人。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年末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212所,民办培训机构21462所,全年共开展培训19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2%。全年共有645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参加了再就业培训,63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年末全国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7957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16万人。全年共有1182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上年增长18%,925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上年增长11%。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29.6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境外就业中介机构454家,通过这些机构介绍仍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就业的人员共10.5万人,其中2006年赴境外就业人数为5.6万人。
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18万人,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内地工作的台港澳人员共7.2万人。
二、社会保险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87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413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635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011万人和268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417万人。年末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8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41万人。
全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2833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68.8%,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63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征缴收入5215亿元,增长20.9%。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71亿元,中央财政预算安排774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489亿元。年末全国有2.4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缴费职工人数为964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910亿元。
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人,全年共有355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
年增加53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30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4亿元。
(二)失业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1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9万人。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5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年基金支出193亿元,比上年减少6.9%。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08亿元。
(三)医疗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7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580万人,参保退休人员4152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558万人和391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367万人。
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47亿元,支出12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3%和
18.3%。其中,统筹基金收入1041亿元,支出7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16.7%。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752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1077亿元,个人账户积累675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02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537万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78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22亿元,支出6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和44.2%。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3亿元,储备金结存24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64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1万人。全年共有108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46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62亿元,支出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9%和36.8%。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97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到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成立了省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逐步加强基金监督工作,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管理,截至年末,共认定了29家机构的37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
(七)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到年底,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山西、上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1个试点省份,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485亿元。
三、劳动关系
截止2006年底,共审核批复了76户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案,涉及改制单位4942户,分流安置人员78.5万人。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年末全国已建立三方协调组织约8030个。
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4.7万件,比上年增长9.9%。其中:案前调解13万件;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7万件,涉及劳动者68万人。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4万件,涉及劳动者35万人。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为91.6%。
四、工资分配
全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1001元,比上年增长1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7%。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2112元,城镇集体单位为13014元,其他单位为20755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日平均工资为83.66元。
五、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了《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01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建率为94.5%。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2万人。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贯彻《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全年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41万户,对122万户用人单位进行了书面审查,调查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9.9万件,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0万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责令用人单位为1243万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责令用人单位为770万劳动者补发工资待遇等58亿元,督促19万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56亿元,督促11万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9067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收取劳动者的风险抵押金1.6亿元。
六、金保工程建设
金保工程建设取得进展。在32个省级单位全部与劳动保障部实现联网的基础上,有20个省(区、市)实现了与全部所辖地市的联网,有77%的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覆盖到67%的经办机构。年末,各地向劳动保障部上传了1.4亿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数据上传进入实施阶段。截至年末,全国有154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服务电话。
注:1.本公报中的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本公报中的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来源: 规划财务司
第三篇: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民生之依
——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康社会已初步建成,但是由于物价走高、收入分配失衡等原因,住房难、看病难、入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等诸多“民生之艰”难题依然广泛存在,影响着人民的幸福感,成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全面小康建设中的不和谐之音。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解决诸多民生难题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根本大计,是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体现,是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构建“民生之依”网络,有其必要性。
构建“民生之依”网络,符合国际趋势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阶段我国人均收入迈过3000美元大关,这个时期往往是一个国家开始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多发的敏感期。在这个阶段,诸多民生难题日益严重,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国家建立了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缓和、解决了诸多民生问题,促进了经济文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一些国家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矛盾逐渐演变为社会**,经济文化社会出现了大幅度倒退。国际经验凸显了我国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构建“民生之依”网络,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一部分人已经先富了起来,然而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先富带动后富,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内容,意义重大而深远。构建“民生之依”网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富差距的不合理扩大是社会动荡的最大根源,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影响了社会制度的公正和权威,甚至激化阶层矛盾、造成社会对立与冲突动荡,社会不满情绪、仇富心理滋生蔓延。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构建“民生之依”网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影响日益明显,投资过热带来的隐患也逐渐暴露,经济发展势头已陷入疲软,根本应对之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国“存钱防老”,“存钱防病”等现象非常普遍,人民有钱不敢花、不愿花,导致内需不足、消费增长停滞。只有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使人民“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才能激发人民的消费能力,让人民大胆花钱、放心花钱、花钱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吕祖善省长说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是“功在当代、恩泽子孙、惠及千秋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群策群力,“民生之依”网络能够逐步构建,“民生之艰”难题能够逐步解决。
第四篇: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选)
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吉林省人民政府 www.xiexiebang.com 2007-03-06 15:35 来源:省劳动保障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指导和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项劳动保障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关系保持了和谐稳定,为维护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经济稳步发展,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较好效应。2005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4.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经济的稳步发展,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较好效应,城乡就业总量实现了稳步增长。到“十五”期末,全省城乡就业人员达到1238.9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74.88万人,初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从业人员逐年递减的被动局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城镇劳务输出达328.48万人,比“九五”期末增加了五倍多。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十五”期末,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5.7:18.7:35.6,与“九五”期间的50.2:19.1:30.7相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提高。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失业保险、低保和再就业联动机制等措施的有效施行,较好地控制了失业率的攀升,2005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各项保险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到“十五”期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4.96万人,比“九五”期末增长10.6%;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从无到有,到“十五”期末,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02万人和136.70万人;失业保险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大量下岗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十五”期末参保人数仍达到199.44万人;生育保险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和健全。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和以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社会保障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以来,累计为106.8万名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43.64亿元,确保了在中心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稳步推进,到2005年末,全省有130万名下岗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实现了百万职工身份的战略性转移。
(三)职业培训工作加强,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职业培训机构改革取得较大成效,职业培训队伍和机构不断壮大。“十五”期末,全省共有培训机构840个,师资队伍9163人,培训基地723处。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得到强化,“十五”期间,组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7万人次,有4.1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有2万人成功实现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有了一定的增长。“十五”期末,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96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36 %。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2.9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1.5 %;高级工10.9万人,占5.6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全省有123.7万人参加不同职业(工种)和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有113.7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九五”相比,分别增加92.3万人和86.2万人,增长294%和31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启动了“阳光工程”,培训25万人次,促进22万人实现了就业。
(四)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职工收入水平提高。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不断完善。在竞争性行业,以市场为基础的工资形成机制已基本确立。随着经济发展,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职工年货币平均工资达到14409元,比2000年增长81.8%,年平均递增12.7%。
(五)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理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逐步形成。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处理”的办法,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劳动关系逐步规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基本理顺。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建立。全省2581户企业建立了集体协商制度,涉及职工达49万人。全省各市县(市、区)全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劳动保障信访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在效能建设上成效明显。
(六)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先后颁布实施了《吉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吉林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吉林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等4部地方法规和政府规定,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支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取得成效,劳动者弱势群体保护得到加强。集中组织开展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共查处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0.44万件,为农民工追讨工资达8098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势头得到遏制。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
(七)劳动保障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劳动保障事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不断充实和加强,全省普遍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所),配备了专职人员,为全方位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场所面积不断扩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已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广泛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劳动保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劳动保障信息化(“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引领劳动保障工作逐步走向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轨道。
“十五”时期各项劳动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十一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预计未来五年,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还十分突出。在城镇,全省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合流预计可达到205万人。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十一五”期间,预计城镇可安置就业175万人,城镇就业供大于求30万人。同时,困难地区、行业和社会群体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短缺,培训能力、质量、经费、设施等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职业技能培训以就业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尚需完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保障面临新的挑战。“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压力等诸多挑战。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配套措施不到位,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特别是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资金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进城就业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农民、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
3、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化,劳资矛盾日益突出。未来5年,我省经济和社会结构仍处于较大的变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将更加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严重,劳动力流动频率的加快,使劳动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对加快完善劳动关系调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然突出,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在全国位次下滑。劳动争议案件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机构与人员队伍难于适应工作需要。在劳动保障领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4、劳动保障立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设有待完善,在社会保险费征缴、基金监督、促进就业等很多领域急需法律约束和规范。由于缺乏财力投入,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建设标准低,服务功能有待增强。
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支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完善制度,稳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劳动关系和谐。
(二)发展目标
1、促进就业。“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改善就业创业环境,统筹城乡就业,到“十一五”期末,劳务输出人数力争达到400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50万人,境外输出20万人。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基本解决我省经济调整转轨时期历史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制比较健全、利于各类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计划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9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2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4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0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85万人。
3、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交流、使用、激励和保障的新机制。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同时,加大对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及已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工的岗位培训。
4、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立法逐步健全,重点研究制定完善就业、社会保障等9部政策法规和规定,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效能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各类群体利益关系更加协调平衡,基本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健全收入分配预警体系,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工资水平稳步增长。各类用人单位普遍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实际年平均工资增长10%左右。
三、“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积极促进就业
1、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鼓励和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继续深入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大力拓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的发展空间,积极组织省外、境外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措施办法,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服务型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2、逐步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统筹城乡就业,改革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好农民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省外、国外就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3、继续实施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扶持政策,重点解决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通过施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做好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解决好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继续坚持施行失业保险、低保和再就业联动机制,突出解决体制转轨时期遗留问题,鼓励和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缩短失业救济周期。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4、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大力开展人本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举办的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巩固和完善街镇乡、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并逐步向村延伸,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手段,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扶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
5、加大再就业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和培训资金筹措力度,各级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就业任务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增加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形成制度性的预算安排;将公共就业服务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免费的职业介绍经费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资金投入,探索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解决老工业基地困难群体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就业再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就业再就业经费管理,科学合理的分配和使用资金。
(二)营造有利于推进技能劳动者培养的环境
1、全面推动技能劳动者培养。结合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工作。坚持职业培训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方向,形成以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为龙头和区域分布合理的技师学院分院。技工学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主体,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与民办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提高和改善职业培训实训设备设施,建立面向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建成省级技师学院1所、二级分院2所;职业技能实训基地50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达到15所;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达到20所;高级技工学校达到15所,新建技工学校30所。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从国债资金、职业教育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技能人才和师资培训。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高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2、强化职业培训。清理整合社会各方面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培训力量,结合就业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新生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岗位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实现用工信息与职业培训信息网络连接,为求职者的培训和就业提供服务。
3、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逐步形成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体,以企业业绩评定和学校课程考核为补充的职业技能鉴定格局,培育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推广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推进技师考评社会化管理工作,构建技师成才通道。发动全社会普遍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机制,组织优秀高技能人才出国培训提高。在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职业培训和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衔接机制。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统帐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帐户从6%起逐步做实到8%,实现基金积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将私营、个体劳动者和符合参保条件的灵活就业者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改革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效分解老龄化的风险与压力。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社会化发放办法,逐步实现离退休人员由社区组织管理。
2、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事业单位参保,研究制定相关人员参保政策。加强失业保险费扩面征缴,全面实现失业保险地市级统筹,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调整失业待遇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再就业,制定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政策,帮助其组织富余人员开展转岗专业培训,以利于稳定就业,减少失业。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预警预报制度。
3、积极推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在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下,不断完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下,将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制度,探索覆盖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办法。建立财政投入机制,着力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明确各级政府责任,通过财政适当补助和多种筹资渠道,妥善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来源问题,帮助无单位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促进失业人员接续医疗保险关系。研究参保人员跨地区流动引起的医疗保险关系接续和地区间基金平衡问题。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工伤保险政策,积极探索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和有雇工的工商户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积极研究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办法。在统筹地区逐步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建立工伤职工待遇水平的调整机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4、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我省实际,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出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从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财政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社会保险的支持力度,从缴费上重点扶持务农农民参保。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其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从农民工的迫切需要和实际可行出发,有步骤地推行社会保障项目。
5、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机制。在全面落实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征收管理,实现应收尽收,按统筹层次,明确各级政府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责任。完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在明确原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经费标准和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探索退休人员医疗保障资金的财政支持机制和困难企业职工、城镇低收入居民参保的多渠道筹资途径。
6、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市县全部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协调、指导社会保障监督工作,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理、调剂、投资运营和结余等情况实施监督。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和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和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以科学规范的方式,探索和实施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强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监督,完善社会保障监督制度,以监督基金运行状况、防范基金风险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基金预警监测体系,实行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储备金制度。建立健全内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审计和稽核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实现对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管理、支付等环节运营的全程监管,保证基金安全。
7、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将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大力发展老年社会服务,按照产业化、社会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老年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满足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养老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力求做到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积极推动老年公寓等养老工程建设。普遍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探索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各级经办机构服务功能,为参保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
1、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规范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基本理顺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关系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类企业与职工普遍建立劳动合同日常管理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企业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研究探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职能,健全工作机制。
2、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员资格认定和资格注册制度;建立劳动争议案件公开审理、监督检查、错案追究、廉洁办案、立审分离,专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培训、考核、聘任、管理等项工作制度,形成比较健全完善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制度体系。
3、继续改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制度,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人力资源市场价格相适应。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决定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进一步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4、进一步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告、预防和处理工作,完善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继续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建立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处理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反映灵敏、指挥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完善信息报告制度。
(五)积极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1、加强劳动保障立法普法工作。在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制定出台《吉林省促进就业条例》、《吉林省社会保险条例》、《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吉林省集体合同条例》、《吉林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为重点,加紧研究制定《企业工资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医疗保险办法》,修改完善《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调整相关政策,完善制度架构。全面形成和建立我省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使之逐步完善。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劳动保障的诚信评价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主体自觉守法。
2、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继续完善工时、休息休假、艰苦岗位津贴等劳动标准,坚持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费征缴、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日常巡视检查、举报专查和年检,加强对违法行为较多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维护法律尊严。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察员,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监督打击力度。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违法行为严重的,除依法进行处罚,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推进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建立,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3、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督职能。制定和完善行政监督、政务监督和层级监督等内部监督制度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规程,完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执法机构,有条件的地区,要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分支或派出机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的比例达到1:8000-10000。
(六)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各级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向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开展五项基础设施建设:①每个市县劳动保障部门有一个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实现一站式办公;②省及市县(区)有一个达到国家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求职就业提供优质服务;③省里建立1所国家级职业技术学院,市州建立1所与本地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二级技师学院或国家级的技工学校,县(市、区)要办好1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技工学校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步伐;④省及市县都要建立劳动仲裁院,仲裁庭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以上,面积达到规定标准,为做好维权服务提供基础保障;⑤建立适应劳动保障服务功能发展需要的信息网络,为科学决策提供便捷服务。
2、组织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十一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重点组织实施“五大工程”:城乡统筹劳动保障示范区建设工程、国家高技能劳动者培训工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十一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3、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地方政府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积极促进建立劳动保障预算制度。加大为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安排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建设费。安排国债资金和政策性贷款大力扶持技工学校和中心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采取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各级政府用于就业的经费和征缴的失业保险费中,要确定一定的比例用于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重点落实各级政府对养老、失业金收支缺口以及做实个人帐户的补助资金,使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各级政府要继续对人力资源市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第五篇: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本站推荐)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统计局
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工作进展顺利,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力度加大,劳动保障基础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劳动就业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8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397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4.8%;第二产业18084万人,占23.8%;第三产业23771万人,占31.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855万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11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5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0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有5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年末国有企业(含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6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2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全国共有116个城市按季度发布了职业供求分析报告。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5747所,比上年末增加1857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167所。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1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
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855所,在校学生2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2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年末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289所,民办培训机构20341所,全年共开展培训1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全年共有610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参加了再就业培训,51万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年末全国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7567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16.4万人。全年共有1000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上年增长13.6%,831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22.8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境外就业中介机构413家,通过这些机构介绍仍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就业的人员共7.6万人,其中2005年赴境外的4.2万人。
二、社会保险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国共有离退休人员50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3万人。其中,离休人员1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退休人员49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9万人。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1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36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70万人和264万人。年末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
全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2655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68.3%,比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5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征缴收入4312亿元,增长20.3%。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44亿元,地方财政107亿
元。全年基金总支出4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041亿元。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全年共有30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97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21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10亿元。
(二)失业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6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7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年基金支出207亿元,比上年减少3%。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11亿元。
(三)医疗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7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002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761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77万人和402万人。
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05亿元,支出10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25.2%。其中,统筹基金收入820亿元,支出6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25%。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78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750亿元,个人账户积累528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4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33万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65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93亿元,支出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7%和42.7%。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64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54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4万人。全年共有6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6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亿元,支出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5%和42.1%。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2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到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成立了省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逐步加强基金监督工作,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管理,全年共批准了29家机构的37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
(七)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到年底,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分别有130万人和183万人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已分别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7.5亿元和32.4亿元。辽宁省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06亿元。
三、劳动关系
全年劳动保障部门共审核88户中央及中央下放企业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方案,涉及职工39万人。全年共审核批复了71户中央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案,涉及辅业企业4190户,分流安置职工66万人。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年末全国已建立三方协调组织6600多个。
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1.4万件,比上年增长20.5%,涉及劳动者74万人,结案率为92.3%。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9万件,涉及劳动者41万人。
四、工资分配
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64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8%。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313元,城镇集体单位为11283元,其他单位为18244元。到年底,全国共有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127个城市发布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34万家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五、劳动保障法制与监察
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01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建率为94.8%。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万人。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贯彻《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专项检查活动,全年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19万户,年检用人单位96万户,查处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5万件,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38万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责令用人单位为1128万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责令用人单位为842万劳动者补发工资待遇等58亿元,督促16万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44亿元,督促11万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10408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收取劳动者的风险抵押金1亿多元。
六、金保工程和社区平台建设
金保工程建设取得进展,基本完成全国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标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了与劳动保障部联网,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与全部所辖地市的联网,67%的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覆盖到63%的经办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劳动保障部上传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数据上传进入实施阶段。年末有80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服务电话。
年末全国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街道6784个,占街道总数的99.3%,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2.6万人。全国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社区平台共63063个,占社区总数的94.8%,聘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0.9万人。全国已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乡镇27001个,占乡镇总数的77.5%,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6.4万人。
注:
1.本公报中的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本公报中的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稿件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