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一、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创新意识的萌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在对一些新颖的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是爱问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创新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质量是直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动力因素之一。以旧引新,引发兴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才能。
个体的创新是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创新意识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非模仿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开窍”的活动,这将有助于发展其创新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以前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表现之一是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表明,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小学生反映没有或很少经历这种学习方式的人达到80%;另一表现是学生们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在回答课上,学生有无与老师不同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时,45%的小学生回答“没有”或“很少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对课上没有把握的题目选择“想答,但担心答错”;“根本不想答”的学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长,这一现象从更深的层面反映出,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样的教学过程很难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更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意识。
四、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视充分的合作精神,爱迪生式的个人独创,也许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创造方式的主流,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五、优化练习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靠保证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先声,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体性、自由性、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练习设计中,除基本练习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发展性练习,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应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地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淑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吉林教育:综合》,2014(1)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 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小学教学数教学中任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孕育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了学生学服务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过程,与教师一起解疑。共同探索知识,共同获得知识。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新奇的回答,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我出示题目:小明今年16岁,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 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学生在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经验,这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边操作,边思考,通过不断探索,操作和老师的点拨启发,想出以下方法: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拆拼法”,显然都是学生的创新表现。
.又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和纸按组活动。发挥合作优势,互相议论,动手操作。先后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组首先剪了一张梯形纸片,再沿着两个对角剪成两张三角形纸片,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过剪开对角的顶点向对边所作的两条高、都是梯形的高。(如图)
下底×高÷2+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还有一组先把梯形上下对拼。折出梯形腰上的中点,然后按照下图所示,剪下阴影部分,并拼成一个三角形。把梯形割补拼成三角形。虽然形状改变了,但原来梯形面积的大小没有变。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通过合作操作,学生既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又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方法。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 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三、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设计创新性练习必须体现如下要求:一是新颖性,就是指创新性练习题在形式,解题过程、解题方法上应该新奇独特、与众不同。二是解题思路和方法应具有开放性。创新思维练习题重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应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征。三是应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四是应具有发展性和适应性。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米的长方体切成3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题目既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切,从哪儿切?因此题目条件、解题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又如我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课始,利用课件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两根铅笔掉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那些图形?”引导学生猜一猜、用铅笔摆一摆,并在小组讨论。接着用课件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图形,让其他小组补充图形,通过补充,整理,把具有代表性的图形用课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比一比,自主将图形分类:
教师提问:“能不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可以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然后让学生分类。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类后,教师选择其中一类分类有提出:
“这些图形还可以怎样分类?”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在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一种相交,另一种不相交;相交的又有垂直与不垂直之分。”这一过程改变原有的例题,创设开放性的探究结果。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不只是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和行为都能成功。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 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呵护和正确地启发和引导,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地增强。
参考资料:
《走进新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福建教育》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占据着主流,比如固定的解题套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等,都不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去创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各异,所以要注意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学生们往往忽略这些,甚至懒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不自信现象明显,害怕出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渴望被老师认可,但是由于怕出错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笑话,所以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导致数学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情绪,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引导创造性活动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学习完“米、分米、厘米”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后,教师不妨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比较的因素,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比较认识,可以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篮球场和跑道的长和宽,也可以用卷尺或步伐进行测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比较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捕捉灵感,学会举一反三
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瞬间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变换角度或者通过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的数学灵感,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挑战和乐趣,并能举一反三,不断进行对比和联系,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全面灵活的运用数学技能,越过常规逻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这道题“将下列分数3/
5、7/
8、1/
9、2/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题中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比较,则显得比较麻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同分子分数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分数化简为具有相同分子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恍然大悟,找出了更加简便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认识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性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打造出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 要: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教育更应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新新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71-0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教育更应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新新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一、营造创新氛围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深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二、质疑鼓励创新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旺盛等特点出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
1、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
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
2、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新奇的回答,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
三、利用逆向思维创新
创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如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组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新异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成果。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常常导致新奇独特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在掌握顺向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逆向思路。如“红花比黄花多4朵”让学生不改变题意说出黄花比红花少4朵、红花减少4朵和黄花一样多。又如六一班学生数是六二班生数的11/
12、让学生说出六二班是六一班的12/
11、六一班生数和六二班的比是11:
12、六一班人数比六二班少1/12等。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还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机会,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例如,在“年月日”这一内容时,教师没按课本顺序而是在介绍年月日有关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一年多少天?学生纷纷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充分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它没有速成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其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度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效。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模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发现的能力、迁移的能力以及发明创造的能力。教育和科技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从小学的课堂开始,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视。小学数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健词】创新能力发现迁移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抓好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什么是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创造某个以前不存在的东西,包括发明某个以前未曾存在过的东西,或者产生一个新的观点。创新能力既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又是一种产物,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特征。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这里既包括前所未有的,也包括已有的,但对小学生个体来说是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这里,关键是使他们具有求新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而不是要他们时时处处搞发明创造。
(二)、什么是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很窄,实践经验也很少,要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很不容易。那么,是否就认为小学生在校学习,就只能接受前人知识,他们学习的过程,就只是接受掌握知识的过程,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呢?其实不然,每一个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的创新能力。这种潜在的创新能力包括发现的能力、迁移的能力以及发明创造的能力。发现能力、迁移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创造发明能力则是创新能力的最高追求。
1、发现的能力
发现能力就是能够发现本来已经存在,而就个体而言是新的东西,如学生能够自主提取先前的技能以独立地“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例-规法,给出各项规则的若干例证,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独立地从例证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例如在教学物体与图形时,学生本不知道正方体有六个面,而且六个面都是相等的,但是,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能够发现正方体的这一特点。这正是发现的能力的体现。
2、迁移的能力
迁移能力是指从一种学习结果向更高一级的学习结果迁移。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前后教材的共同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正向的迁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例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除数是一、二、三位数的整数除法,帮助学生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试商方法,着重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好地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创造发明的能力
创造发明能力是指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发明能力则是创新能力的最高追求,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培养创造发明能力的过程是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人的创造潜能可以通过人的创造行为反映出来,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创造行为是人的创造发明能力的外在表现。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
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小学的课堂开始,就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突出和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要想赶得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和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反思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人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等教学理念。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是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人才。
我国学生在校成绩不比外国学生差,在每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我国的学生总是能拿到冠军,但是,我国多数人的创新能力不如外国学生这又是不争的事实,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教育往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也很难在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立足。因此只有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和造就符合21世纪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方面创新是贯注着学生主体性的自觉活动的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正是其主体性发挥的标志。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片面追求结果的正确性,忽视思维的过程;照本宣读,忽视学生的学;重视考试的分数,大量填鸭式的题海战术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会思考会创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时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有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而学生只是听众,课堂成了教师演讲的殿堂,学生就象关在笼子里的鸟,养在鱼缸里的鱼,只能按教师设定的轨道活动,只能回答“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问题。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个性完全被扼杀了。因此,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展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们的各种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好以下两方面: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上课模式,教师应该成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表性不应该扼杀,而应该报以热情的肯定、鼓励和积极的引导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自身具备这种能力和素质,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决定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程度,更决定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与学形成的和谐“共振”的程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机会,给学生创设探索未知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去猜想,去探索,去操作。教师要服从于学生,教案要服从于课堂,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比如,在人教版新课标数学第二册“十几减9”的教学中,我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用“做减法想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如“12-9=?”学生想出的计算方法有五种:
①模仿例1的方法,想9+()=12,因为9+3=12,所以12-9=3;
②利用例题中的红花图,图上共有12朵红花,虚线圈了9朵,外面只剩3朵,可以得出12-9=3; ③可以把9分解成2和7,12-2=10,10-7=3;
④可以把12分成10和2,10-9=1,1+2=3,得到12-9=3;
⑤先用9-2=7,再用10-7=3,所以12-9=3。
学生通过自已探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算法,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了创造能力。
2、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在观察中及时的指导,科学地应该用直观教具,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比如,我在教二年级《厘米和米的认识》一节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要制作一把尺子,应怎么做?学生回答各种各样,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先观察一把尺子。出示投影;一把米尺,让学生观察。提出:尺子上有什么?让学生进行思考。思考后再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分解图片:
1、没有任何刻度的尺子(认识尺子开始的刻度是0);
2、只有米和厘米两个刻度的尺子。通过分析,比较,最后得出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度。
第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时,创设一些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学生的想象越多,思路就越开阔,创新思维的成份就会越多,创新的能力就得到更多的发展。例如我在教二年级两步应用题时,我让学生根据算式编应用题:36-12-15,同学们看到这个式子马上就想到这是要编两步应用题,于是很快就有同学编出题目:学校有36盆花,第一次搬走12盆,第二次搬走15盆,还剩多少盆?其他同学看到这个
题后,立刻受到了启发,接下来,第二种,第三种题马上就编出来了,同学们越想越广,思路越想越宽,很好的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第四册《找规律》时,我设计了一个密码门,告诉大家三排密码,让学生找到密码门的规律,补充第四排密码,经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都发现了密码门的规律,而且答案不是唯一,有三种答案: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这个内容的学习扩大了学生创新的空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在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使学生在作业中凸现其创新能力,诱发创新动机,作业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应以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积极探究为主要特征,以体验生活、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进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设计以下几种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设计动手操作型作业
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练习只能让他们感觉到枯燥,而设计动手操作型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欲望和灵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例如,我在教学数的认识以及数的加减法时,都会让学生拿学具小棒摆一摆,另外,教学对称图形时,准备了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纸,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发挥自已的想象力去剪去拼,结果学生剪出来的,拼出来的图形丰富多彩,连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拼出来了漂亮的图,这样既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游戏型作业
游戏型作业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新鲜吸引学生,产生直接兴趣。教材为教学中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这一优势,设计各种好玩儿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使学习数学变成儿童的一种心理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我在教一、二年级数学时,为了让学生巩固百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同桌之间玩扑克牌练习计算,复习乘法口决表时,玩转盘计算等,将枯燥的计算练习转变为有趣的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业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自主的创造不同的算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设计非常规、开放性作业
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开放性习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已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应用题时,我出示了一道应用题:“一辆公汽车里有乘客49人,到胜利车站停车后,继续前进,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让学生将题目补充完整,这时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想出许多已知条件,列出了许多式子,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数学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设计活动时,要根椐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丰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久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在“小小商店”实践活动课中,用“买卖东西”的游戏,将学生带进一个现实的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课前老师就给每一位同学都分好工,一个同学当售货员,一个同学当垃圾回收员,其余同学当顾客,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同学们都非常的积极,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将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抽象之后,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素材,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就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后,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对自己班级同学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课前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信息卡,卡上内容有:身高、体重、年龄、生日、参加什么兴趣小组、最喜欢吃什么以及家里工有几口人等。教学时,先让学生主动确定统计项目,产生统计愿望,并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内、外分工与合作开展统计,并进行统计结果的交流分析。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从图里你知道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还想提什么问题”等问题,让学生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潜能不仅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且更多地存在于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识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小科学家看待。”教师可借助孩子们爱动,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的这些天性,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康德山《对中小幼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5,11
[2] 刘秋生《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装的参与、运用和创新意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3
[3] 姚根红 《浅谈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育》 2004,05
[4] 郑弼君《新课程下如何设计数学作业》北仑出版社2004,10
[5] 朱银坪、黄泽忠著《数学教学应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创新开放性的研究活动》,《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第二期
[6] 闻纪之《呼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教育》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