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开题报告
[日期:2004-04-08] 来源:崇川区教研室 虹桥小学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教育在“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人格的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索其规律为同类研究实践与理论依据。其意义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才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人们对讨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德国心理学家思斯特·卡尔西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无限的创造性活动。”我们所
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创造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的知识。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造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的完善。
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造和创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所提的创造教育或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或创造能力,可以视为同义语。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思维品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显著标志:其一,思维产物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其二,思维过程也是新颖的。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许是人们久已熟知的,所创造的产物并无社会价值,但对其自身来说,也许是某种新东西的发现或发明,对其智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有价值的,其思维过过程是创造性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是处于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培养期,初中生正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创造性思维结构,能创造性地解决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
三.实验与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
5.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诱导和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
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五.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解决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究其规律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2.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完善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创造,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4.探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非常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新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创世纪人才的教学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2、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3、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解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八.研究措施
1,实验前评估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
2,在每周两节教研活动时抽出时间进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师进行专题发言。
3,利用每位教师定期举行的研讨课,进行交流探讨。
4,实验后进行全阶段的效果测评与成果总结。
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课题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研究专长,为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在小学数学教研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经验。
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均为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多数成员在省、市、区获得优课一等奖,撰写论文在全国、省、市、区发表,他们积极进取,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是一个结构合理,具有较为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科研集体。
课题组成员来自全区8所学校,随着实验的展开,还将扩展到全区更多小学,这将为课题材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
十.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1年1月—2001年10月
收集有关理论资料。
成立课题研究组,论证课题可行性,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理论,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
2、实验阶段:2001年11月—2003年9月
实验点展开实验,对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参与课堂教学试验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讨课。
课题组进行综合研讨和评价,以点带面,扩展全区多所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收集积累资料,学年末作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9月
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材料,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汇编实践与体会论文集及案例集等,进行结题评审。
十一.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李济元 王 涤 张桂明 袁爱均
子课题负责人:张 华 陈建芳 杨谷萍 陈洁淳 成海滨 陆建霞 祁志华 周淼顾 娟葛美娟
开题论证
该课题针对小学数学传统教学忽视知识发生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和创新意识淡薄的弊端,着重探索适和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重大的实际意义。开课报告对课题的认识,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措施,研究的步骤等都作出了比较细致规范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建议课题组进一部加强学习,突出重点。在实施中研究内容及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开题报告
[日期:2004-04-08] 来源:崇川区教研室 虹桥小学作者: [字体:大 中 小]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教育在“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创新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人格的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索其规律为同类研究实践与理论依据。其意义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二.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才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人们对讨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德国心理学家思斯特·卡尔西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无限的创造性活动。”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创造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的知识。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造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的完善。
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造和创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所提的创造教育或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或创造能力,可以视为同义语。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思维品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显著标志:其一,思维产物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其二,思维过程也是新颖的。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许是人们久已熟知的,所创造的产物并无社会价值,但对其自身来说,也许是某种新东西的发现或发明,对其智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有价值的,其思维过过程是创造性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是处于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培养期,初中生正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创造性思维结构,能创造性地解决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三.实验与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
5.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诱导和培养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
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五.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解决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究其规律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
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六.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2.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完善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创造,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4.探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非常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新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创世纪人才的教学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2、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3、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解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八.研究措施
1,实验前评估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
2,在每周两节教研活动时抽出时间进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师进行专题发言。3,利用每位教师定期举行的研讨课,进行交流探讨。4,实验后进行全阶段的效果测评与成果总结。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课题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研究专长,为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在小学数学教研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经验。
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均为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多数成员在省、市、区获得优课一等奖,撰写论文在全国、省、市、区发表,他们积极进取,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是一个结构合理,具有较为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科研集体。
课题组成员来自全区8所学校,随着实验的展开,还将扩展到全区更多小学,这将为课题材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十.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1年1月—2001年10月收集有关理论资料。
成立课题研究组,论证课题可行性,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理论,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
2、实验阶段:2001年11月—2003年9月实验点展开实验,对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参与课堂教学试验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讨课。
课题组进行综合研讨和评价,以点带面,扩展全区多所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收集积累资料,学年末作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9月
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材料,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汇编实践与体会论文集及案例集等,进行结题评审。十一.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李济元 王 涤 张桂明 袁爱均
子课题负责人:张 华 陈建芳 杨谷萍 陈洁淳 成海滨 陆建霞 祁志华 周淼顾 娟葛美娟
开题论证
该课题针对小学数学传统教学忽视知识发生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和创新意识淡薄的弊端,着重探索适和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重大的实际意义。开课报告对课题的认识,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措施,研究的步骤等都作出了比较细致规范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建议课题组进一部加强学习,突出重点。在实施中研究内容及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开题报告
鹤峰县实验小学于2007年9月向湖北省教研室申报立项,承担湖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活动。11月获得正式立项。
该项研究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课题的理论支撑
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
(2)“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前提、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灵活而多样的作业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有效课堂教学应呈现精细的教学环节。“关注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在育人目标的大前提和课程标准的规范下,40分钟课堂的每一环节的目标、内容、活动等的精心设计与准备,才能真正创建“有效的课堂”。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但欣喜之余,让我们冷静地去审视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效果不容乐观,能真正较好地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教师并不多,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由此引发出课堂教学的各种问题。尽管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预料的,但如果我们能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预设生成,这样在生成面前我们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尴尬局面。古人云:凡事预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认为新课程下教师有必要科学而精心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将从调研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分析致因入手,研究课堂“有效学习”个案,发掘、预设并生成有效学习的操作点,引领教师积极应用,构建以“有效学习”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对课堂上无效教学现象进行调研,分析致因,针对无效学习现象,开展对应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具体内容是:
1、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
2、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
3、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
4、对于设计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想法?
5、对于设计的情境、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思考,去操作?„„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估计,从而预设配套的调整策略,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三、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孩子,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对数学课堂生活进行充分地预设,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有效!为了了解《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那么我们研究课题的现状及突破之处有哪些呢?
1、教学设计的研究注重的更多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而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是以“依据新课程标准,老师怎么办?”为主线的有效设计,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目的,精心预设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现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对学生的行为研究多一些(个体、群体研究),对学生研究的方法也很多样,如:观察、问卷、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访问等。但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较少,如: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识所必须的认知基础?对于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想法?接受程度怎么样?等等。
3、教法学法中有对指导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如:听、读、写、思、说、看、练、记等,我们在这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即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4、预计对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有所突破。
我们课题研究人员应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系统的学习“建构主义”等相关理论,学习外地老师的教研教改经验。积极提供研究课,写好研究课设计方案、教学后记、案例分析等材料。还要认真地听研究课,参加说课、评课、信息交流、心得体会交流等研讨活动。最后,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广西梧州市蝶山区教研室 梁红云
蝶山区教研室申报的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研究》已经被列为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科研第三期重点课题,项目批准编号为2008-01-29。今天在振兴小学进行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蝶山区各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实验也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了。这六年来,我区小学一直使用苏教版数学实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有别于传统的人教版教材,淡化了部分重点知识,知识要求的层次也降低了,但知识面却很广,实际应用要求更高了。在2008年7月,梧州市对第一届使用苏教版实验新教材的小学毕业生进行了质量检测,发现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正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是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阐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明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随着历次课程改革的进行,尤其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引起我国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探究并培养学生形成多种问题解决的策略也成为当下研究的关注点。从国际的视野来看,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了二十多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生动活泼的、思考性的现实的解决问题活动正在成为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对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提炼,对当前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众多说法进行梳理。
国内同类实验研究大多在一所学校选择实验班级进行实验,选择实验对象的面不广,对不同学校的情况缺乏了解,实验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受到限制,而本课题将在蝶山区5所市区小学、两个乡镇中心校同时开展此课题的研究,这样获得的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时,更具有普遍性,便于大面积推广。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广大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白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景问题,发展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重数学应用的创造型数学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的意志品质。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数学地思维”,以形成量化意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指导蝶山区各学校的数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义的研究。
2.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3.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的研究”的对策。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对比实验法。在我区选择工厂路小学、振兴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实验小学、逸夫小学、龙湖镇中心小学和夏郢中心小学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的课改实验,并进行实验前后的比较。
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参加此课题研究的学校实验前后教师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培训、调研考核、客观评价等形式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研究获得的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具有普遍性,便于大面积推广。
五、课题的保证措施
1.学术保证:课题主持人梁红云同志为蝶山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黄芊同志为蝶山区教研室主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卢凤娟、陈智慧、黄卉等同志曾参加过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水平。
2.组织保证:成立以梁红云同志为组长的课题组,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网络,努力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
3.时间保证:主持人梁红云同志在蝶山区教研室,专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其他成员绝大多数均为学校分管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或一线实验教师正在从事《苏教版实验教材》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
4.经费保证:蝶山区教研室、工厂路小学、振兴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实验小学、逸夫小学、龙湖镇中心小学和夏郢中心小学均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六、实验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8年7月—2008年9月)
1.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建立实验组织,确定实验研究班级;培训实验班教师,研究教材,学习有关理论。
2.调查、了解、分析参加此课题研究的学校实验前后教师备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现状。
(二)实验阶段(2008年9月—2010年6月)1.根据实验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实现初步研究目标。
2.在这一阶段中,每学期组织三次与实验研究相关的研究课活动,举办一次评优课活动。3.对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中“解决问题”这部分作详细的分析。
4.组织实验学校的老师围绕研究内容写读书笔记、撰写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交流和培训活动;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0年7月 —2010年12月)
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撰写实验报告,推广实验成果,汇编研究各种资料。
七、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指导方式、组员分工、管理要求等(略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一、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创新意识的萌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在对一些新颖的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是爱问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创新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质量是直接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动力因素之一。以旧引新,引发兴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才能。
个体的创新是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创新意识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非模仿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开窍”的活动,这将有助于发展其创新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以前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表现之一是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查表明,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小学生反映没有或很少经历这种学习方式的人达到80%;另一表现是学生们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在回答课上,学生有无与老师不同意见和想法的机会时,45%的小学生回答“没有”或“很少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对课上没有把握的题目选择“想答,但担心答错”;“根本不想答”的学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长,这一现象从更深的层面反映出,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样的教学过程很难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更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意识。
四、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视充分的合作精神,爱迪生式的个人独创,也许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创造方式的主流,因而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五、优化练习设计,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靠保证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先声,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体性、自由性、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练习设计中,除基本练习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性、发展性练习,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应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自己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地去引导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淑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吉林教育:综合》,2014(1)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 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小学教学数教学中任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孕育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了学生学服务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习过程,与教师一起解疑。共同探索知识,共同获得知识。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新奇的回答,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我出示题目:小明今年16岁,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鉴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 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三角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学生在有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经验,这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边操作,边思考,通过不断探索,操作和老师的点拨启发,想出以下方法: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拆拼法”,显然都是学生的创新表现。
.又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和纸按组活动。发挥合作优势,互相议论,动手操作。先后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组首先剪了一张梯形纸片,再沿着两个对角剪成两张三角形纸片,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过剪开对角的顶点向对边所作的两条高、都是梯形的高。(如图)
下底×高÷2+上底×高+2=(上底+下底)×高÷2。还有一组先把梯形上下对拼。折出梯形腰上的中点,然后按照下图所示,剪下阴影部分,并拼成一个三角形。把梯形割补拼成三角形。虽然形状改变了,但原来梯形面积的大小没有变。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因为三角形面积=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通过合作操作,学生既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又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方法。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 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三、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设计创新性练习必须体现如下要求:一是新颖性,就是指创新性练习题在形式,解题过程、解题方法上应该新奇独特、与众不同。二是解题思路和方法应具有开放性。创新思维练习题重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般应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征。三是应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四是应具有发展性和适应性。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米的长方体切成3个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题目既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切,从哪儿切?因此题目条件、解题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又如我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课始,利用课件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两根铅笔掉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那些图形?”引导学生猜一猜、用铅笔摆一摆,并在小组讨论。接着用课件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图形,让其他小组补充图形,通过补充,整理,把具有代表性的图形用课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比一比,自主将图形分类:
教师提问:“能不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可以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然后让学生分类。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类后,教师选择其中一类分类有提出:
“这些图形还可以怎样分类?”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在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一种相交,另一种不相交;相交的又有垂直与不垂直之分。”这一过程改变原有的例题,创设开放性的探究结果。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不只是社会精英的专利,每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和行为都能成功。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 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呵护和正确地启发和引导,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地增强。
参考资料:
《走进新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福建教育》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占据着主流,比如固定的解题套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等,都不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去创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各异,所以要注意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学生们往往忽略这些,甚至懒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不自信现象明显,害怕出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渴望被老师认可,但是由于怕出错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笑话,所以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导致数学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情绪,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引导创造性活动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学习完“米、分米、厘米”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后,教师不妨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比较的因素,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比较认识,可以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篮球场和跑道的长和宽,也可以用卷尺或步伐进行测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比较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捕捉灵感,学会举一反三
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瞬间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变换角度或者通过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的数学灵感,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挑战和乐趣,并能举一反三,不断进行对比和联系,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全面灵活的运用数学技能,越过常规逻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这道题“将下列分数3/
5、7/
8、1/
9、2/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题中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比较,则显得比较麻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同分子分数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分数化简为具有相同分子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恍然大悟,找出了更加简便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认识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性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打造出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