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中创造人格培养的思考(本站推荐)
历史教学中创造人格培养的思考 上海风华初级中学
汪绍荣
创造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品质,其标志之一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结果。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和形成创造人格不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学习主体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创造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向。而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教学,则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人格的天然沃土。
一、对当前局史教学改革现状的反思
面对二十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及新世纪对创造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已成为学校乃至家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成为各学科教学致力攻关的基本课题。不少具有强烈探索和进取精神的历史教师,已就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或案牍劳形以先进理论指导、呼吁、倡导历史教改,或脚踏实地地依据现代教育观念进行研究、实践,提出了不少见仁见智的见解,总结出了一些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其中颇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也不乏深沉的人文关怀。然而,客观地讲,目前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有的仍旧是换汤不换药,不见本质变革;有的是旧屋开新窗装点门面。一些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普遍认同与真正落实。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仍是对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定位问题。考试成绩的高低依然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的甚或是唯一的依据。以前是数理化,如今是语数外。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分配上过分偏重这些所谓的主课,家长、学生也视其为决定前途、命运的敲门砖。而历史、地理等学科则相对遭到冷落,因而造成教师缺乏外在动力钻研教改,学生没有精力、兴趣探讨人文科学知识的恶性循环。其实,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可以一任学生驰聘、遨游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并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理解、分析和评价中开拓思维,提高能力,获得“读史使人睿智”的教学价值。如果人为地把历史教学变成纯认知性的,仅落实于一些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囿于知识的标准答案的识记,那么不仅违背了历史教学的本意,也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机会。因此,对于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改革而言,首要的是明确历史教学的价值意义,给中学历史教育以合理定位的问题,其次才是方法论的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的明确方针和价值取向。因而,也使我们谈论历史教学中培养创造人格具有了现实的依据和意义。如果说,以前在历史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人格培养,还可以推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问题,那么,如今还在画地为牢、抱残守缺,在应试教育里兜圈子,淡化甚至漠视学生生存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是对教育的一种失误、一种渎职,就是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与社会良知。
二、对当前历史教学新方法(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不少教师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种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其中较具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根据《历史教学问题》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5—1999年各期归纳):1.历史情景教学法(合肥市八中,程权,1996);2.范例教学法;3.活动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周靖等,1997);4.自学、自测、自评法(上海复兴中学,冷伟,1997);5讨论法(上海敬业中学,钱君瑞,1997);6.结构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湖北恩施高中,余朝文,1995);7.目标教学法(吴绪全、陈坤香,1996);8.大历史教学法(上海市一中,杨泰山,1997,曹广星,1996)或宏观历史教学法(九江师专,冯敏强,1997);9.多学科知识渗透法;10.思维训练法(黄卫军,1998,刘国彬,1998);11.合作教学模式(陈汉忠,1998);12.现实参与法(曹春化1998);13.启发式教学法(周朝阳,1999);14.问题中心教学法(李绍贵,1999);15.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法(贺干红,1998);16.发现式教学法,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立足于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有的从教法、学法入手;有的从教学手段、途径入手。可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给人于耳目一新之感,极大地推进了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开展。
然而,尽管百家争鸣,千差万别,倘细加遴选、甄别,不难发现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创造教育的一些原则:
1.主体性、民主化原则。在教学五要素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教师依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创设环境,组织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营造民主、和偕、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纵横驰聘思维活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化为自觉追寻和探索知识信息的主体。
2.思维性原则。“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然与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相联系。“思维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形成创新人格,关键就在于纠正历史教学中历来重聚合思维,轻发散思维的偏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满足给学生科学的结论,他们更注重的是强化论证的过程及思维训练的要求,力求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凡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思维定势,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遵循“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的思维形式,着力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应该说,这些实验和探索对于目前素质教育的推进都是极富价值的,他们围绕创造人格培养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水平、主体地位以及教学环境创设、过程设计予以了充分的关注,进行了缜密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常常统一用一本教材,即如一纲多本,也往往内容狭窄,就史论史。教学中以纲为纲,限制束缚了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加之,教材中对问题的说明和判断是固定的唯一的,没有提供学生思考探讨的线索和余地。这不仅不符合历史观念因人而异、与石俱化的特质,更不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与思想品质的生成规律,所以如果对现行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不对评价、考核的体系加以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仅从教学认识水平、手段上进行改革,最终只好比是在旧舞台上唱新戏,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终究还是不彻底的。正在酝酿的二期课改,已从课程、教材上进行了更大幅度的改革,这无疑是抓住了根本。
三、对历史起学中创造人格培养的几点再思考
历史教学改革,立足于对学生的创造人格的培养,塑造,已是毋容置疑的了。要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认识判断能力,并使之上升为创造能力,除了历史思维、发散思维、才异思维、情感因素、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训练外,还必须加强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可以从四方面着手:(1)丰富内容。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量是相当有限的,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内容补充。它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即通过古今纵向联系、中外横向联系开拓视野,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望。二是要有利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认知判断的提高。(2)更新教学观念。多年来,各高校文科专业部力求吸取新的研究成果,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而中学课本则常常停留在较为陈旧的基点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其实历史学科本身就有这样一种特点:即历史观念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因此,教学中就某一史实把百家之说适当陈列比较,对发展学生选择、判断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仅就此一点来说,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而传统教材只是特定时期的盖棺定论,既非一分为二,发展的辨证观点,亦难以反映历史真实面貌。(3)废除学科本位意识,拓展科技联系。这包括两个层次:<1>目标层次。就是将学科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体现学生的人格发展要求,无论语数外,还是理化、史地,都毫不例外。从培养学生现代健康人格上讲,从中学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2>内容层次。历史是人类生存活动的既往经验史,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不同范畴以及哲学、科技、制度、法律、家教、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本身就是具有综合性质,因此拓展科际联系,不仅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4)构建社会大课堂。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为还有一些矛盾存在。如历史教材的相对稳定与史学材料大量涌现,信息量剧增的矛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矛盾;历史系统知识传授和教学的集体形式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实施因材施教的矛盾等等。因此,构建社会大课堂,如结构教学,有计划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考古遗址等,组织学生到学校和地方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开展对有兴趣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论、分析等相关研究,不仅使教学生动、鲜活、可感,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资料选择、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教育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就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创造人格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方法上的改良,还涉及到目标定位、内容扩展等一系列问题,它不可能是立杆见影、一蹴而就的突变,而是水滴石穿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把历史教育定位在基础教育,把目标建构于创造人格培养上,那么培养出赋予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便只是个时间迟早的问题。
或许有人认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改革中,有些人或“插科打挥”或“滥加藏否”或“放任自流”,会造成历史教学的无序状况,表面看来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实则让受教育者无所收获或少有收获,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也许不失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冷静反思。但就目前历史教学的总体状况而言,我们所缺的正是这种开拓创新精神。从长远看,无序并不可怕,怕的只是一潭死水;失败并不可怕,怕的只是因循守旧、缩手缩脚、敷衍了事。历史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自:《历史教学研究》通讯2000年上半年刊
[关闭窗口]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人格的培养
南京市宁海中学海宁
在未来的经济时代,尤其是全球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资产将是以创新性为本质特征的人力潜能,因此走向创造成为教育的必然选择。创造不能被简单的认定为一种发明或发现,从根本而言它是一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的多种内在素质的最能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乃是创造教育的关键所在。
站在语文教学发展的‚昨天‛和‚今天‛的契合点上,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创造素质的培养这一时代要求呢?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致力于学生创造人格的雕塑。笔者认为对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理应立足于‚我‛的意识的开掘、‚美‛的情境的熏陶和‚韧‛的精神的激励三个方面的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视学生为灌输知识的容器,使学生的我意识处于尘封的状态。课堂上是老师操纵学生的一言堂;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有标准的参照,不得稍事发挥;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会,无须思考如何会学。在这种残酷剥夺学生主体自由的教育氛围之中有何创造可言呢?可以大胆的宣称没有了大写的‚人‛就没有创造。因此要想让学生养成创造人格首先让他们有‚我‛的意识。要有‚我‛必然要求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尤其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定位。在这一环境中老师与学生的思想、情感都应受到相互尊重,彻底改变过去以‚标准‛为尊或以老师之见为是的局面。让学生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则以宽容鼓励的态度接受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一致的意见,即便是学生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也应重在引导而不是迫使学生钻入老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之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才有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才能使整个教学因参与、因对话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以〈〈让我在看你一眼〉〉(北大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为例,将本文编入教材曾引起不少争议,在新型教师观的影响下文叶老师的某些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回避是无力的,强硬的塞给学生某种观点更为不妥,究竟如何处理方为合适呢?在教学设计上我依据了因势利导的原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叶老师是个好老师吗?‛问题一出,学生反应强烈,这一问题让他们太有话说,并且无论褒贬都是真实情感的流淌,都是真实思想的表露。让学生有‚我‛不仅是对其人格的尊重,更可使其心智有充分的发挥,以致于超越老师,超越作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北大版语文教材第一册)对人物的评价上并非简单的帖标签,而是独辟蹊径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读完课文,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树起一座丰碑,如果为其塑像你想在上面写些什么‛?教师随即展示自己所写是题词——‚英伦海峡上的伟大灵魂‛。受此引发学生争相讲述自己‚杰作‛,其中有学生这样写道——‚人类心灵上的灯塔‛、‚一座丰碑在死神面前诞生,它是永恒的‛不得不承认这些绝妙的题词在某程度上超越了老师的评价,也不得不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许这正是教师的匠心所在:恰当的引导便让学生有了‚我‛的自由徜徉,有又因这份自由达成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提升和超越。‚美‛的熏陶是创造性人格雕塑的基础,美是道德的基础,美是创造的动力,语文教学就应营造美的情境,展现美的世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性灵。描写三峡、泰山的,那是山川之美;歌咏秦皇汉武的,那是历史之美;展现诗赋词曲的,那是文学之美;介绍石拱桥、乐山大佛的,那是艺术之美。正是美的熏陶铸就了华夏的礼仪和传统的美德,正是美的动力,促使人们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了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创造了灿烂文明。因此语文教学就应让学生
在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激发创造灵感,燃烧创造热情。余秋雨的〈〈三十年的重量〉〉(北大版语文教材第三册)一文给一群没有类似情感体验的学生来读可以吗?他们能理解这穿越时空情感的厚重吗?——为什么不可以,只要创设了适当的情境,拨动了每位学生感情的和弦就一定会产生共鸣。美的事物就是这样,一旦经由学生发现,就会有欣赏中的缤纷呈现,就会有创造中‚美‛的移植和升华。教授本文始终以纯美的师生情谊为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去欣赏美的情感,尤其在讲课尾声一句‚是昨日的平淡,还是今日的匆忙,让我们忘却了那份久违的情感,仔细收拾你我的行囊,找寻那曾失落的感动‛让学生在习作中多了真挚的抒写少了矫饰的呻吟。一位学生写道:
……
‚记得哪次中午的作文课,你教我们写信,由于格式要求的复杂,大家都重写了好几遍,教室气氛非常不好,我也由于多次的修改,本子已擦破了洞。当我把本子交给您时,心情十分紧张,生怕您批评。可您拿着本子,眼睛对着洞说:‘大家看看,这是李昱春设计的摄像机’。大家都笑了。第二天,本子发给我时,那个洞已被你用一张白纸粘了起来。
……
此后,我就跟着你学知识,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以外的东西,得知真理与诚实的可贵。你的慈爱、乐观和宽容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在‚美‛的情感熏陶下,学生对‚美‛的追求未免稚嫩粗拙但在其创造人格的雕塑上却是极其有力的一笔。
‚韧‛的精神的激励,是创造性人格雕塑的保障。‚韧性‛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下个世纪是知识能力的竞争,也是耐力韧性的竞争。因为,伟大的创造都是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攀登的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何谈创造。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韧性培养的最佳素材,语文教学也理应成为韧性激励的最佳载体。屈原、文天祥、左光斗、谭嗣同、布鲁诺一个个光耀千史的人物在学生面前各自展现了高尚的精神操守。在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应不失时机的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学会坚强,苦练毅力,承受压力,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可以说学生们的韧性每增加一分,他们创造力的形成就多了几分可能。
总之,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创造人格的雕塑不是比重就轻的务虚,而是功在眼前利在久远的固本,它是为学生营造扶上青云的‚好风凭借。‛
第三篇: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格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格
摘要:在新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下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健全高尚的人格。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梦”,在社会发展中不被掉队。学校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而初中语文在人格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通过师生关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语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人格,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人格教育方法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只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作为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发展相应能力的基础。语文学科在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基础地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语文学科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格培养呢?
第一,通过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来培养学生人格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因此,他的这种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反馈中,学生通过在一边观察教师和同伴的一言
一行,进行着“观察学习”,促进着自身的心理品质与人格发展,不断完善自我。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和同伴人格的发展引导着学生同化,因为学生在人际交往互动学习中时刻都将他人发出的信息拉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规模中进行同化,加强和完善自己原有的认知规模结构,以适应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一位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班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人格,必须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第二,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开发教材资源培养学生人格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的内容提及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人生遭遇和挫折、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范例。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课堂活动开展培养学生人格是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构建信息技术教育条件下的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语文教学课堂中不但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素质、高尚人格的因素,而且结合当今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每位学生的心理素质,突破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格。只因为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创新、充分开发,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当中很多课文呈现给学生们的,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社会价值观等问题,还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何采取良好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知识。只有一个健康自信的心理,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那么学生将会全面发展。所以,语文教
师一定要循循善诱,耐心引导点拨学生融入课文,进入作者心灵,品读感悟,滋补大脑,热衷于祖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使他们深深地爱上语文课。通过介绍名家名著,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人格。
第三,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点评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点评,不但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在具体的作文训练指导点评中能促进培养健全学生人格。其实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框架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写作能力,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均具非常重要的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扣住“文如其人”这一点,就会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人格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塑能力.这说明是塑造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人是自己,每个人都具有认识自己、解释自己、完善自己、创造自己、改变自己等能力。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塑造着自己本身,塑造着自己良好的人格素质特征。在作文习作点评时促进学生人格的培养,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非常重要.
第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格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和改变自我的人才有可能适应于社会,则在失败和挫折中改变自己命运的这些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真正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现阶段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适应社会快速的发展和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方向去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在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
一些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拼搏意识。如语文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主题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通过类似活动,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失败的滋味,也能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拼搏。在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消除疑虑,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还要发挥社会家庭教育的作用。常言道:“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家长给孩子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完美人格的塑造创造首要条件。现如今,国家为我们创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倡导公平竞争,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这就要求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竞争的客观现实,充分认识到将来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有高尚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社会上一定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会霞.语文教学与人格培养[J].《才智》.2013(5);2.余志芳.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3.赵可云/薛庆文.教师的“博客观” [J] 《中小学电教》.2006(11).
第四篇: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实践(模版)
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宝应县夏集镇中心初中陈跃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很难发展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是要知识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历史教学,面对世纪挑战,必须好不含糊的作出自己的应答。必须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的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一个简单的议题,它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教育观念上,教育思想上仍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一部分历史教师仍然是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育的程度,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在教育方法上、教学模式上仍较单一,不愿学习和借鉴新的研究成果,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学生方面,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不重视历史课,对历史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在他们看来历史不需要思考和理解,更谈不上创新性,这就从根本弱化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功能。历史课中创新教学时不待我,要从根本上保证历史课教学注重创新这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须从三个方面人手:
一.要充分利用评估体系的导向性,引导历史老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较长时间以来,在初中阶段,历史课被作为技能科处理,领导力量单薄,教科研组织虚设,基本无专业评价体系和手段。历史课成为无关紧要的课。近年来,历史作为中考科目,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也都不同程度开始重视历史课,但仍然停留在浅层次上的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历史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完全找准历史学科教学规律,特别是历史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作为学校,作为教学科研机构一定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教师备课要体现对学生创新培养意识、能够体现出创新理念的教案才能算得上是合格教案;教师上课应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提出不同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政见。照课本讲课本,教师上课时成为历史知识传授的机器,这样的课应该是不合格的课,这样的历史老师应该是不合格的老师;对学生历史成绩评估更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历史试卷要有一定量的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矫枉必须过正。如果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在政策
导向上倾向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历史课中的创新教育一定会成为一般历史老师的自觉行为。
二.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本身的特点,培育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育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首先要有创造性的人格。历史教材自身包含着大量的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素材,历史老师要充分利用,并着重从两个方面加以点化:
1.点燃学生创新性欲望的火种
要不断创新,首先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有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让人们无法说完的话题。对于这些,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尽管很天真、幼稚,甚至是无意义,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天真和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能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的探询,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的断语,那么学生的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对于那些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就要通过讲故事、组织兴趣小组等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探求的欲望。有经验的老师善于借助历史线索,通过“故弄玄虚”、“卖关子”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欲望,收到较好的效果。
2.培养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有风险,知识的创新难度更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的结果;一个人的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成千上万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的坚持创新,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品德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哥白尼的地动学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事实无不浸透着科学家的生命和心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历史,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是在经过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取得的。教学中国革命的历史,教学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教学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经历都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会得到内化。
三.自觉运用教育规律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遵循着一般教学规律,它需要教者自觉运用,科学的把握,灵活的实施。如何训练,可从下列两个方面人手:
1.分散思维的训练
研究表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经过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既要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这里仅讲分散性思维的培养。分散思维的“三个维度”即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要培养分散思维,就应加强这“三个维度”的训练。
①、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映的能力。即单位时间通过的思维量。教学汇总应用启发式教法,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短时间内寻求尽量多的答案。如教《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
(一)》时,可提问:“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那些主张(思想)对你有什么启迪?每人举五例以上。”学生踊跃举手,回答的内容涉及辨证思想、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社会改革、法制建设、人事制度、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流畅,课堂气氛热烈活泼。
①. 利用假设或变式,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学中可利用假设或变式,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将课本中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认为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以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发了学生创新思考。
②. 用延迟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映,具有新奇的成分。延迟思考,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以求见解的开拓性、独创性。如教《“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可出思考题:“1966年你如果主持中央工作是否开展‘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你认为当时应该抓哪些工作?”这题目很新颖,让学生站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他们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和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的北京和党的方针政策之后才有能回答。多数同学认为不能开展“文革”,应该坚持中共的“八大”路线发展生产力;有的认为可以开展“文革”,但仅局限在文化领域,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现代步伐并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有的认为当时就要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学生思维很活跃,也有创见。
2.直觉思维的训练
①.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地位。它的心理机制是:思维活动在有关问题的意思边缘持续活动,当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时,原来的神经联系突然沟通,形成了新的联系。
直觉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表现,它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就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直觉思维的主要做法为: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时代背景;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教师运用直觉思维解答问题,提出设想,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中“西安事变”一目中,可提问:“如果杀了蒋介石,情况将如何?”学生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有的说把蒋介石杀了,对人民、对国家、对共产党进行的革命事业有利。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如果把蒋介石杀掉,国民党上层将引发夺权之乱,这会祸及国家。学生顿时明白了“西安事变”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业为重的气魄学生便明白。
②.注意右脑的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有高度的分工,左脑擅长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擅长形象思维。左右脑在创造性活动中起不同的作用。右脑靠无意思的直觉产生顿悟,左脑则先要为顿悟的形成准备资料,提供信息,而后将顿悟的内容进行理性的验证,并用概念化、逻辑化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当一个人已形成非常顽固的使用言语思维的习惯时,他便失去了使用右脑非言语思维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就只要取决于他在直觉方面能获得多大程度的意外发现。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左右脑的共同参与,单方面的发展左脑或右脑都难以达到目的。
目前教学偏重发挥左脑的作用,偏重逻辑思维和言语的训练,而轻右脑的开发,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训练,应引起充分注意。右脑的开发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训练。培养直觉思维的方法,前面已作阐诉。形象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上课形式的改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也可利用电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器具图表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
关于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很多,这里侧重从心理的角度加以探讨,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有些观点尤待商榷,但提出的指导思想是让历史教育的课堂真正成为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 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
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1;3600÷(3600×1/6÷4)-4;解2:(3600-3600×1/6)÷(3600×1/6÷4);解3:4×[(3600-3600×1/6)] ÷(3600×1/6÷4)。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4:1÷(1/6÷4)-4;解5:(1-1/6)÷(1/6÷4);解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同学想出 解7:4÷1/6-4;解8:4×(1÷1/6)-4;解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
7、6/
13、4/
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7/
3、13/
6、9/
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