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时间:2019-05-14 14: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篇: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对于我们刚入职的新教师而言,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各种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对新课程标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实施起来还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开始变得有些茫然。通过参加教师培训班,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认识了新课程,决心将新课程理念充分落实在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新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及评价要求,课程管理。下面将谈谈我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体会。

1.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俗话说的好“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及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对学校、学习的热爱,以上这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学习山东省茬平县杜朗口中学的经验,作到“学生开放,自主,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了张扬。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程设置:新课程设置改变了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我们一直在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面对过去名目繁多的课程,又何谈减负?我们要学习南京东庐中学的经验,采取“学教案一体化”,一张“讲学稿”取代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学生课下的作业就是预习此“讲学稿”,找出问题,教师上课主要是解答问题,点拨学生不会的问题。这样,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精心备课、精留作业,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最直接的方法。

3.新课程内容:新课程内容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着要精选课程内容,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课程标准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

4.新课程学习方式:现代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总地来说,概括为八个字:实践、参与、互动、合作。新课称目标要求我们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往的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学习目标主要定位在知识掌握这一层面上,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5.新课程评价:新的课程评价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传统的课程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偏重定量和结果而轻视定性和过程。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性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上往往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即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片面性。新课程评价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两个向度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就教师而言,要求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参与,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学生而言,教师对其评价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结果,而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以高昂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生生、和谐互动,以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评定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员,家长的代言人,学生心理的咨询师。总而言之,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当多种社会角色,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进行角色转换,不断调整,从而适应不同情境下对我们教师的不同要求。

现在的应试教育仍然盛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生物课时少、班级数量大、硬件不足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还任重道远,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

第二篇: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一、对课程性质的解读

在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做出了明确的说明:“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所以在教学中应摒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英语教学的目的决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二、对基本理念的解读

新课标提出五个基本理念,以下将逐个解读。第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高中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延伸,并随着我国国民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学习英语。所以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发展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基础性。同时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层次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有效构建发展平台,通过提供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第二:“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这点主要是指高中英语课程的可选择性,教师应力求课程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例如在设计作业要求的时候,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设计不一样的要求。第三:“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要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第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深挖教材和其它教学材料的人文知识,密切关注学生情感。第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这条理念中提到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关注了形成性评价而忽视了终结性评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可建立学生档案,只有落实过程,结果才能令人满意。并且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取学生自评,同学、家长和教师他评。在这点上衡水中学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解读

整个高中英语课程设计层层递进,分成几个等级并有相应的学习要求。尤其重要的是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这一点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倡的的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的课程设置模式。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达外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开设选修课程,比如:英美文学赏读课,英语影视欣赏课等等。

四、对课程目标的解读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各级的目标达成要求,在教学中应严格按照此标准来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几年的全国卷英语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单项语法选择题的取消,更多的考察学生通过英语这一语言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让学生打牢语言基础的同时即掌握必要的单词,语法等知识,更多的通过广泛的阅读,听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五、对实施建议的解读

新课标中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我主要对如下几点进行解读。第一:文中指出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性活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意见箱,师生谈心交流等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第二: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人,具备这两点能力无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第三:课标提出“教师应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符合现在提倡的一标多本的教学理念,即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比如英语报纸,新概念英语,网络资源的利用。以此来高效的达到教学目标。第四:课标中提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要放下所谓的“架子”,与学生一起探究合作,共同进步。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

一、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是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前教学大纲的基本区别。因此,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例如:运用直观教具来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善于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使其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

二、注重主体作用发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把二者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英语课堂上,应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境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装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师生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这次课程,老师将我们大家分成了六组,让每一组组员合作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很好了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让我们深深感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增进情感交融策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人际交往而达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对于学习外语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教师的关系。事实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品位的重要前提教师的职业是从事教书育人的活动,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思维和见解的孩子,我们不仅在学习上,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上都有要充分尊重他们。转变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教学管理的“统治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辅导者、生活的良师益友。在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以及身体、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等。

第三篇: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给教师原本得心应手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全然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一线教师变得茫然:该怎么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参加唐山市骨干教师培训班,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认识了新课程,决心将新课程理念充分落实在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新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及评价要求,课程管理。下面将谈谈我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体会。I.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俗话说的好“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及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对学校、学习的热爱,以上这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学习山东省茬平县杜朗口中学的经验,作到“学生开放,自主,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了张扬。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II.新课程设置:新课程设置改变了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我们一直在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面对过去名目繁多的课程,又何谈减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传统科目占据了较大比重,与日本、韩国的课程计划比较,语文、数学、社会等科目比重高于日、韩两国,而科学、体育与健康则低于这两个国家。新课程计划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15%,将下调后积累起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课程和地方课程。我们要学习南京东庐中学的经验,采取“学教案一体化”,一张“讲学稿”取代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学生课下的作业就是预习此“讲学稿”,找出问题,教师上课主要是解答问题,点拨学生不会的问题。这样,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精心备课、精留作业,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最直接的方法。

III.新课程内容:新课程内容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有的教材只适合于不到1/3的好学生使用,2/3的学生感到难。教材在年级之间跨度过大,低年级教材中知识点太多而造成学生学习吃力的情况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据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外甥女,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一道难题,先是问爸爸,结果作博导的爸爸半个小时也没做出来,再去问爷爷,做院士的爷爷10分钟才做出来。小学三年级,有必要把教材编成那么难吗!一位美国留学的朋友说,国内读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开学第一天老师就说,你可以回去了,因为你已经念到初中的程度了。乍一听,我们还有几分骄傲,仔细一想,其实是把孩子晚餐的食物提到早餐来吃,使其消化不良,还以为很爱他,这不是违背教育和发展规律的吗?

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着要精选课程内容,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课程标准中要注重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IV.新课程学习方式:现代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总地来说,概括为八个字:实践、参与、互动、合作。

新课称目标要求我们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往的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学习目标主要定位在知识掌握这一层面上,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新课标向我们提出了“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特征。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

体验性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第二,重视直接经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问题性 现代学习方式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V.新课程评价:新的课程评价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传统的课程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偏重定量和结果而轻视定性和过程,评价

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性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上往往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即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片面性。新课程评价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两个向度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就教师而言,要求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参与,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学生而言,教师对其评价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结果,而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以高昂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生生、和谐互动,以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评定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管理员,家长的代言人,学生心理的咨询师。总而言之,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当多种社会角色,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进行角色转换,不断调整,从而适应不同情境下对我们教师的不同要求。

新 课 程 体 会

许晓妮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理念之后首先让我明白:要求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我们学校的教学研讨工作做得特别到位,特别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智慧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孙威巍

第四篇: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谈谈你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实践,强调了知识运用于生活、技术、社会,重视发挥物理课程在科学素养、情感态度、社会价值观等领域的教育功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能力要求上,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为根本的培养目标,与以往的一味追求使学生获得系统、严密、准确的物理知识观念相比较,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采用模块教学——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高中物理课程将高中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三个系列共12个模块,物理

1、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使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选修1系列包括两个模块,侧重于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系列包括三个模块,比较注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3系列包括5个模块,本系列各模块侧重让学生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高中物理课程采用“模块教学”,就使得新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拉大了不同系列和课程间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差距,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配合新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保证新课程所追求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目标的实现。

二、实验的安排不同——充分体现科学探究

以往的教材都是将实验集中于教材的最后,而且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实验穿插于课本当中,都采用了实验探究在学习结论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探究内容的增多,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科学素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阅读材料的变化——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以不同形式设置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主要包括与科技、社会相关的“STS”、介绍物理学史、科学发展历程的“科学漫步”、作为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这些材料为在物理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考中的信息题准备了充足的原材料。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2012年9月20日上午,我参加了蓟县教研室举办的《解读新课标 演绎新思维 创建新课堂》专题讲座。蓟县六小孟庆阳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近十年来的课改路程,使我深受启发。我感悟到: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通过培训有几点收获,结合孟主任的讲座和我从网络上了解的信息,我认识到修订后的课标有了很大的变化。

1.什么是数学?

修订后的数学意义表述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科学,数学是理论,数学是语言,数学是工具,数学是技术,数学是文化,数学是伙伴。数学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应用广泛性、严格性。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修订版课标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可见,可以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3.从“两基”到“四基”,“两能“到“四能”。

过去的基础教育非常强调“双基”,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技能熟练。但仅于此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于是,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评价上,除了知识以外,还对过程、情感方面进行三维评价。修订版课标则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把课程总目标具体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4个方面。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即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过去提得较多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此次修订更加完整地表述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却更加重要,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愉快的学数学。

下载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新课程标准体会

    《物理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初三年级:赵彦刚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

    浅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

    浅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运用 根据现代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来看,语文课程的建设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体会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体会 10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矿区《落实新课标,深化课程改革》培训。李润忠老师对课标的精彩解读,两位老师富有新意的授课都使我受益匪浅。《语文新课程......

    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与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与体会本人从初出茅庐,经验尚浅,因此只能从以下两方面说说有关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这两个方面分别是:理论学习中的理解与教学活......

    我对新课程数学的理解

    我对新课程数学的理解 亳州市第九初级中学 刘素芳 课改十年来,让我这个一线教师进入了佳境,如今能游刃有余地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学生也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刃自如。我认为无......

    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理解范文大全

    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解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形式也迫切需要转变。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世纪之初,我......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

    学习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体会

    学习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体会一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