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

时间:2019-05-14 16: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

第一篇: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

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

摘要:本文综合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以及对策思考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解决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Abstract: The article veviews the influence that financial crisis has on the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in apparel industry, the reason of this influence an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In this way, we can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apparel industry under financial crisis.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apparel industry;migrant workers;employment

0引言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被迫倒闭、停产或外迁,大量农民工失业,成为金融危机中的最大受害者,农民工就业问题不容忽视。

张莉(2009)指出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失业的基本路径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外部需求萎缩产生企业经营困境——企业经营困境造成农民工失业。

1金融危机与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概述

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还是高度依赖主要发达国家,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日本、欧盟等许多国家经济衰退,消费支出缩减、贸易额下降,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处于衰退中。

外部需求萎缩使企业获得的订单减少,甚至陷入经营困境。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等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它们的限产或停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就业岗位的减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因此失去就业岗位(张莉,2009)。

2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农民工的具体影响

2.1 金融危机使服装行业农民工收入减少甚至下岗失业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企业中一半以上是农民工,经济衰退的直接影响就是失业冲击,而农民工则成为金融危机中遭遇冲击最严重的群体。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为农民工失业、农民工收入水平下降。经济危机下外向型的纺织服装企业不景气,劳动力需求降低,导致农民工失业。而这又对在岗农民工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他们时刻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商品价格被明显压低,由于我国企业深加工程度较低,在应对国际价格竞争中没有优势,企业将价格下行压力转移到农民工身上,农民工工资下降。(苏发金,2010)。

2.2 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返乡潮2009年春节前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农民工就业冲击的直接体现。被淘汰出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劳动技能,或重新务农(鲍永娟,2009)。李梅(2009)对河南省劳动力输出地信阳市四个乡镇的400户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下回流者主要是原来在珠三角、长三角从事电子、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的农民工。由于国际经济的波动首先波及这些产业,进而影响农民工回流的行业结构。

3服装业农民工就业受危机影响的原因解析

3.1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自身参保意识薄弱唐踔(2010)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度思考中指出在全国层面上缺乏统一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政府为农民工提供的只是单一化的社会保障项目,缺少针对农民工多样性需求的社保政策。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他们受二元用工制度“规则”的限制,缺乏单位福利、社会福利等等,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薄弱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3.2 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技术培训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返乡农民工中文化程度主要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以上的农民工分别占2.4%、14.8%、65.8%、11.1%、4%和2%。这说明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越容易回流,加强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陆林等,2010)。

4解决金融危机下农民工问题的对策思考

4.1 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王丽君等(2009)在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中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关键环节。坚持按需培训,注意培训实效。加强农村劳动力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法律法规和维权意识。

4.2 构建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调整的体制和机制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对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进行联动调整,在管理体制上由政府主

导并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同时,完善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救助工作的联动机制,建立特殊条件下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联动调整的应急机制(张艳萍,2009)。

4.3 加强政府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韩凯等(2009)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百村调查中指出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继续外出务工,因此提供就业服务当前的重点。负责管理农民工就业的政府部门应增加就业指导信息,提供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合理流动就业。李珂等(2009)认为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在家乡自主创业。同时,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及时掌握失业农民工的最新动态,对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服务,通过用工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实现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莉,冷崇总.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9,(03).[2]鲍永娟.金融危机:农民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07).[3]苏发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收入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0,(08).[4]李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回流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5]唐踔.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度思考[J].特区经济,2010,(09).[6]陆林,杨睿.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返乡农民工失业救助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2010,(05).[7]王丽君,鲍文.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9,(35).[8]张艳萍.金融危机对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影响及其策略[J].学术交流,2009,(06).[9]韩凯,王宾.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百村调查[J].经济纵横,2009,(08).[10]李珂,高晓巍.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09,(01).

第二篇: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

农民工是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一

“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的,随后被大量地引用。近年来,农民工这个群体因其本身的特点,成为中国整个社会的焦点。身为一名大学生,之所以选择了农民工这一社会热点加以调查研究,是因为我家就住在农村,对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有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朴实无华和安分守己的优良传统,在有些方面起着城市劳动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选择了走访这一形式,是为了让自己的调研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期望能用自己的调研成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量。

此次调研在我家所在的**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上长阴子村范围内开展,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而且务工人员的从业范围较广,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基本可反映**县的普遍情况。

一、上长阴子村农民工基本情况

上长阴子村全村总人口1346人,农业人口占98%,全村外出务工人数为326人,其中在县外务工106人,在本村附近厂矿务工190人,在县城务工及其他乡镇的有3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占30%。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春天,全村返乡回流约140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40%,其中青年农民工返乡有36人,所占比例是25%。而在返乡农民工中有60%是受金融风暴企业停产、倒闭或减员影响。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以矿业上班为主,主要分布在**铁矿(30人),集安理石矿(20人),**铁矿(30人)。此外在餐饮、娱乐、零售等服务行业务工的有近30人。通过调查得到的普遍结果是大部分矿工厌倦了体力劳动,希望从事工矿企业的技术工种,那样工作相对能“轻快”一些,收入也能够提高;而服务行业的打工人员也认为从事的行业虽然不累,可收入相对较少,也希望掌握一些技术,为将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外出务工的两大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意向不谋而合,就是都想掌握一技之长。

二、经济危机中农民工返乡的原因

(一)经济环境恶化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金融危机造成宏观经济环境整体恶化进而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势必造成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大批产业工人失业。

(二)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以高中以下的文化程度为多, 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了50%。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企业对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低的文化素质是造成农民工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重要因素。他们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早且最深的。

(三)就业信息渠道蔽塞

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渠道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农民工谋求职业局限于同乡人介绍上,不会使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谋求职业,无法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造成一旦失业就难以在短期内重新就业,不得已而返回农村。农民想外出打工,可不知道能去哪,能做什么,去哪更好,做什么更好。我县农民工就业的信息渠道面还比较窄,造成想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抱着误打误撞的心态,这对农民工的就业形势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业信息渠道亟待拓展。

(四)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城市生存成本远高于农村

农民工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繁荣城市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却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的体系。其次,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城市的饮食、交通、住房等费用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比较而言,农村的消费支出要小很多,城市的生存成本远高于农村。

三、返乡农民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大量农民工返乡,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其中,主要的负面影响将集中在农民增收压力、就业压力、社会稳定压力等三大方面。

(一)在农民增收压力方面

我县农民内部增收条件困难,以打工收入为主体的工资性收入成为我县农民收入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和来源。从2003到2007年五年来,在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50%、50.1%、49.7%、52%和54.2%,五年平均占农民纯收入的51.2%,远远高于同期全国35.8%的平均水平。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返乡,将大大减少我县农民纯收入。

(二)在就业压力方面

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就业压力主要分为城镇就业压力和农村就业压力两大方面。在城镇就业方面,由于城镇失业率高和城镇化水平低等主要原因,我县城镇难以容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就业。金融危机对我县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凸显,省内企业的减产、裁员不仅增加了我县失业返乡农民工规模,而且将进一步推高我县城镇失业率。城镇化水平很低,基础设施差,难以吸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在城镇生活和就业。在农村就业方面,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就业方面,由于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极其尖锐,返乡农民工的务农意愿低等原因,返乡农民工在农村中就业非常困难。

(三)在社会稳定压力方面

经过大量深入的实地调查,大量失业农民工返乡对我县社会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主要将来自于以下五大方面。

1、失业农民工返乡赋闲在家无事可做的现象普遍。

多数返乡农民工赋闲在家,无事可做。近一半的返乡农民工无所事事,对农村、城镇的治安和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潜在不利因素。

2、再次外出打工意向普遍强烈。

总体上看,由于不了解金融危机对沿海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打算年后外出找工作,而且仍然是准备到相对发达地区找工作。在金融危机进一步全面蔓延情况下,大量返乡农民工在沿海发达地区将很难找到工作,其中相当部分会再次返回我县,成为找工作流民,社会流动人口将急剧增加。

3、再次进入城市生活意愿的人数较多。

在有效调查样本中,愿意返乡后务农的只占少部分,返乡后不愿意务农的占到近七成;习惯和留恋城市生活的占一半还要多。可见,经过了多年在城市务工,农民对城市的依赖已经远非从前可比,哪怕还有这样那样明显的制度歧视和壁垒,农民的命运早已和城市紧密相连。大多数返乡农民工习惯和留念城市生活,不可能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中的大多数将陆续返回城镇。

4、返乡农民工年龄结构中青年返乡农民工占很大比例。这部分青年返乡农民工的主要特征,一是尚未结婚,没

有家庭拖累;二是长期在城市生产生活,从衣着、发型到生活娱乐方式都已经不适应贫困落后农村生活方式,再次外出的意愿非常强烈;三是文化程度低,技术缺乏,就业竞争力不足,再就业困难;四是资金、技术、能力相对薄弱,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意愿不强。因此,这部分青年返乡农民工中的大部分极有可能返回城镇。在就业困难情况下,其中相当一部分将成为社会闲散人员和流民。

5、返乡农民工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情况较差。

在有效调查样本中,返乡农民工100%没有最低生活保障;近三成的没有医疗保障;近九成的返乡农民工在打工地的医疗保险不能转到家里;大部分的返乡农民工在返乡后没有接受到就业培训。

四、农民工返乡问题的对策建议

经过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一)就业对策

在返乡农民工带来的种种影响和问题中,就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关键。重体力劳动密集型项目最适合返乡农民工就业条件和需求。可否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建设项目的投标和承建企业必须吸纳一定比例的失业返乡农民工,将吸纳失业返乡农民工作为投标的指标之一。同时,还要建立动态检测、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以保证失业返乡农民工在国家投资的工业项目中尽量就业。

(二)自主创业帮扶对策

1、创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为解决部分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和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单独创业的困难,建议由农办(扶贫办)系统选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作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给予工业园区同样的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减少返乡农民工单独创业的各种困难。

2、实行利于农民的财政政策。适当降低小额贷款门槛;提高小额贷款额度,实行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建议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对吸纳返乡农民工的企业实施鼓励优惠政策

对吸纳返乡农民工的企业给予补贴。对安置农民工就业达到一定人数的企业,可按照一定标准给予用工岗位前补贴;对企业当年新招用返乡农民工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费的,政府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对新招返乡农民工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培训政策

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可以减轻农村的就业压力,为将来的经济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培训投入,确保各种培训补贴资金落实到位。以县为单位整合培训资源,做到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补贴、统一验收。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广泛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县级职教中心是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主要基地,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此外,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提高了培训效率。免费培训与合格津贴相结合。激励返乡农民工认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返乡农民工可免费就近参加培训班,学习各种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培训合格后可以享受劳动保障部门的培训津贴。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还可以享受劳动部门给予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五)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对策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凡是参保的失业返乡农民工和本地参保农民享受同样的报销政策。失业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的,符合规定的,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各级民政部门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有关程序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做到应保尽保。对于不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当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失业返乡农民工。由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要将返乡农民工的危房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针对返乡农民工多年在外打工,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有的房屋基本不能住人的实际情况,将返乡农民工的危房实行优先救助、优先解决。

上长阴子村委会对返乡青年在生产生活上面临的实际困难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向返乡青年大力宣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和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协助帮助返乡青年办理社会保险异地转移与接续,加强返乡青年疫病防控、计划生育及子女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二组许勇由于常年在外打工,组上田地都已分均,今年返乡回家准备自己创业的他,通过村委会的协助,与组上成员协商,将田地分给他一家三口人,并为其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本村村民享受一切相同的待遇。

(六)加强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对策

协调充实基层社保工作人员。返乡农民工居住分散,数量较大,现有基层社保部门人手紧缺,难以保证进行完整准确的统计监测。建议组织部门进行协调,临时抽调其他部门人员到基层社保系统工作。

(七)加强农民工道德素质教育

可以通过弘扬标兵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先进政策理论的灌输等方式,切实的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以自身的高素质换取别人的尊重。不可否认,农民工遭到某些人的歧视,部分农民工的确自身有存在的一定的原因,玷污了农民工的整体形象。所以作为农民工要从身为正范,逐步的改变自身的形象,让别人刮目相看我们这个本是很朴实本应该很优秀的群体。

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二

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倍增,既要注重招商引资,发展各类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各类人员进城安家落户,也要兼顾中心城区现有大批已经进城的“零散劳动者”的实际状况,为他们特别是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就医、小孩入学等多方面便利,争取促成这个群体早日成为中心城区常住市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让他们在加速中心城区人气集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逐渐做大城市规模。

一、中心城区农民工现状

——据调查统计,全国农民工在整个二产中占现有职工人数的58%,在加工制造业职工队伍中占68%。××中心城区工业及加工业也不例外,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中,几乎所有职工都来自农民,原有城市人口在其中就业所占比例很小。××经济开发区、袁州医药园区目前有大约1.5万人就业,这些从业人员严格意义上仍不是中心城区常住居民。

——近几年,××中心城区每年竣工的基本建设规模约80万平方米(住宅约60万平方米,其它商品房和公共设施约20万平方米)。据建筑商及专家估算,每平方米从土建到简易装修需要2个工作日,按每个农民工年300个工作日计算,仅建筑行业每年用工就在5300人左右。

——××中心城区现有运营出租车404辆,按平均每辆出租车2个司机计算,约有司机800人,他们中70%来自高安市农村乡镇,已经在××工作、生活多年,有不少人还带来老婆、孩子租房居住、生活,但目前仍然不是中心城区市民。

——××中心城区有数百上千的丰城、进贤籍木工、油漆工,常年在城里为市民装修房子、做家具,但没有带家眷,也没有购房落户,晚上常常在出租屋内聚众打牌,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

——××中心城区还有大量的搬运工(俗称“板车佬”)、收旧利废者(俗称“捡垃圾”)、修车补鞋、擦皮鞋和零星摊点经营者,他们大多数来自袁州区的偏僻乡村,往往男的搞搬运、做苦力,女的擦皮鞋或捡垃圾,勤快者夫妇俩每月能挣两三千元甚至更多,他们也尚未成为中心城区市民。

二、对“零散劳动者”需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

以上这几类“零散劳动者”,人数不少,成员复杂,在中心城区流动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对这些“零散劳动者”,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他们是合法的劳动者,有进城的欲望,不甘于困守老家的一亩三分地,希望进城谋生甚至安家落户;其次,他们中多数人还没有完成进城的“原始资金积累”,在城里买不起房,只能在城中村租房居住;第三,他们中多数人仍然把城市户口看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更不知道进城以后也可进医保、社保、低保等;第四,他们当中多数人在市民面前还有严重的自卑感,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不敢表露自己是农村人和现在在城里做什么、住哪里;第五,由于目前这个群体寄居城市,远离农村,“上不服天管,下不服地管”,不少家庭成为“超生游击队”,既增加了管理难度,又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此外,因为种种原因,政府及有关部门尚未关注到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使他们在城里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更没有对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三、几点建议

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系数测算,工业企业对人口的带动率为1:4,即一个企业吸纳1名工人,实际可以增加4个城市人口。目前,省外一些城市已经或多或少开始注意或已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如武汉市已从20xx年开始全面推行外来人员公寓式管理;宁波市成立了专门的外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并出台了《宁波市外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重庆市南岸区由政府牵头,做了“棒棒公寓”,让广大搬运工入住,每晚象征性收房租1元;杭州富阳市政府在城郊树林茂密处,用500万元做了废品收购一条街,每户50平方米,楼下20多平方米仓库门面,楼上20多平方米小套房,让收旧利废者入住(迄今未收房租),有效地促进了废品再生利用,又可以防止偷盗破坏市政公共设施。

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把如何对待中心城区“零散劳动者”尽早摆上议事日程,尽早关注他们的工作、生计问题,并尽量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帮助他们在中心城区过得安稳、舒心,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安全稳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人口五年倍增,促进中心城区繁荣发展。

一是建立登记管理台帐。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并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结构不稳定等特点。对这些人,若管理不好,他们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若管理得当,他们就可能成为中心城区一支不可低估的建设力量。建议由市劳动就业部门牵头负责,制定措施,发布通告,并联合××经济开发区及建设、房管、城管等部门,分类归口、统一登记各类零散务工人员,免费发证,挂牌上岗,既可以有效增强这些从业者的自信力和自律性,又能准确统计中心城区流动人口 数量。

二是纳入住房保障范畴。居有其屋,安居乐业,是保持社会安定、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重视解决“工者有其居”的问题,在工业园区及周边建设一批员工周转房、廉租房或经适房,以低价、廉租的形式租借给“零散劳动者”居住,为他们安心就业解除后顾之忧。要创造条件,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批农民建筑工、搬运工、出租车司机、收旧利废人员的“安居公寓”,让他们分行业相对集中居住,过上市民生活。

三是实行灵活规范管理。“零散劳动者”虽然在城市中从事的是不起眼的工作,但当前一座城市的发展非常需要他们。对他们的劳动,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份宽容,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一味的排斥、驱赶。要在统一登记发证、挂牌上岗、指定地段和规定时限的情况下,允许他们当中的小摊、小贩摆摊设点经营,并保持周围市容环境整洁,若规划得当、管理到位,不仅能够增加城区人气、商气,而且还能增加就业、消除贫困、繁荣市场。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措施。要根据需求组织“零散劳动者”参加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为他们办理综合保险,发放医疗帮困卡,帮助他们解决医疗保健、孩子就学、劳动维权等实际困难,使他们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要打破以户籍为界限的公共服务体制性障碍,为“零散劳动者”成为城市新市民开辟政策通道。要积极营造善待“零散劳动者”的舆论氛围,使“优者有其荣”、“工者有其誉”成为一种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

第三篇:农民工就业问题

【申论热点】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背景链接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古人说:“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一个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某项工作,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

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归根到底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岗位上创造出来的。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使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挑战之一。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现状

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6.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9%、4.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8%。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处于频繁流动状况,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

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重庆方言称之为“棒棒”)、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其中,“棒棒”纯属体力劳动,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如泥瓦工、钢筋切割工等拥有少量技术,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的农民工和从事住宿、餐饮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其技术含量也十分有限。

(三)劳动时间长,合法权益受损。

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故的威胁。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活成本,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

(四)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500 元及以下的占8.2%,500~800 元的占25.0%,800 以上的占66.8%。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

(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

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2%的农民工得到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0.9%、18.1%;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政府失业补助的仅占6.3%。

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8.6%、13.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1.9%、59.5%,因经费困难中断的分别为41.4%、36.7%。

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朋好友救助的占66.6%,而得到政府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三、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并提升其安全预期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在工业社会里,就业与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不应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对立起来,而应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就业为社会保障提供前提和基础,就业为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创造了必要条件,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又有效地解除着劳动者的诸多后顾之忧。

(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

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其就业空间越来越窄,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下就成了农民工获取公平就业机会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瓶颈。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必须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统筹城乡就业,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

扩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控力度。

第四篇: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

说农民工问题不容回避,是因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它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问题已不是要探讨农民进城的利弊得失,而是如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是“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就业承受很大压力。一方面用人单位提供了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却是农民工找不到活干,出现了 “有工无人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数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一技之长,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其次,农民工就业意识有所提高,在选择单位时不仅仅从工资方面考虑,对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各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大部分是18至25岁的年青人,他们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也基本上没干过什么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却对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要求过高,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市场需要的劳动力有一定的职业技能门槛,而许多劳动力因为缺乏技能而被关在就业的大门外。目前许多企业急需的,并不是那些普通民工,而是立即能上岗的熟练工。而没有技术特长的民工,四处奔波也难以找到工作。所谓的“民工荒”,实际是紧缺熟练工。因此大部分农民工如果找到工作,基本是没有门槛而只需要力气的低技术、低收入的体力活。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民工和其他劳动力的就业门槛在逐渐提高。没有一定职业技能民工,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

二.农民工进城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来,农民进城就业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是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培训薄弱,制约了农民进城就业能力的提高。目前,农民进城就业能力普遍偏低,农职业培训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农业、劳动、教育、工会等部门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主观性培训较多,技能性和“订单式”培训较少;培训师资和培训教材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二是合法权益没能得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很多民工未签劳动合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缺乏基础。二是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定量或固定的劳动时间。据调查,有73.3%的民工工作在10小时以上,最长的达13个小时。三是用工单位没给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提供工伤费用。四是拖欠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五是进城就业民工受歧视的现象仍有发生。六是民工法律意识仍很淡薄。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36.7%的民工选择“找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

四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看病无保障。调查显示,有医疗保险的只有3.3%,还有96.7%的民工没有办理医疗保险。他们生病以后只有16.7%的人会选择直接去医院,83.3%的人是自己随便买点药吃或硬扛。

五是民工子女入学“门槛”高。在被调查的130位外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中,有学龄(幼龄)子女的78人,其中有33.1%的民工带着子女外出进城务工,并在就业城市上学,入学收费与当地城市人子女相同的占66.9%,还有33.3%的民工子女因没有城市户口需要交纳较高的各种费用才能入学。

六是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直接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近年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存在着领导机构不明确、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相关法律、统计指标及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民进城就业。三.促进农民工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措施

一.是用渐进的方式改善户籍制度,授予农村外出务工者与永久居民类似的基本权利。加强法律和行政体系,确保农民工作为输入地长期居民的权利,包括购买或租赁房屋的权利,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和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同时,至少保留输出地居民的一部分权利(特别是对土地的权利),继续维系他们和家乡的关系,保持他们对于家乡的认同感。

二.是进一步促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使他们能够共同设置相关的服务机构,共同支付为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者提供公共产品所需的资金。三.是四是促进把农民工纳入决策机制的形成,也就是说在决策中也能够考虑到他们的利益,使农村外出务工群体无论对输出地还是输入地的事务,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

四.是确保农民工得到公平的待遇。废除任何限制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寻找工作或者临时性工作的不公平限制;确保法律程序的实施,包括和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签订合同,及时发工资,不找任何理由拖延或者克扣工资;改善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的女性劳动者,包括健康、卫生和安全;为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者提供以自愿为基础的技术和法律培训,不能征收任何不合理的费用;为他们的子女受教育安排不同的渠道,使其子女在教育上所获得的待遇和城市居民的子女不应有所差异;加强适当的管理,包括计划生育、就业、卫生和法律援助。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

(1)坚持了一分为二,两点论,两分法,体现在既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看到了当前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2)还坚持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看到了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我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政府与社会以及社会成员收入悬殊等方面.(3)看到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大.(4)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在无论是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还是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都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第五篇:农民工就业问题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态分析

在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就业状态调研中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收入的影响较为严重。如何化解影响农民工就业危机成为了突出问题,使农民工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基础上,应把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中长期完善发展政策、机制和推进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

下面主要分析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二是农民工失业的特点与化解就业困难的难点;三是金融危机后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四是“十二五”期间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在就业方面,农民工出县就业占农村劳动人口总数的比例较大,在农民家庭纯收入的来源结构中,农民工非农就业收入对农民家庭纯收入的贡献率较为明显。国际金融危机由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传导到建筑业、服务业,导致2008年春节前大量农民工失业、减薪,提前返乡。金融危机企业裁员、停工、减薪使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少部分出县农民工失去工作。返乡农民工继续外出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家乡人多地少,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工的家乡非农产业薄弱,就业机会少,难以缓解家庭生活困难的压力;资金、市场、政府服务制约农民工自主创业;新生代农民工不认同农村。

在家庭收入方面,失业及工资下降给农民工家庭收入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部分失业农民工断绝收入后在吃以往打工积累的老本,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变动趋势发生了逆转。失业农民工就业的迫切性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包括一些失业者的家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供给子女教育经费已经拿不出来。农民工主要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提供就业信息与技术培训并提供创业指导,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增加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处于停滞或迟缓的现状。

第二,农民工失业的特点与化解就业困难的难点。失业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从失业冲击的范围看,这次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的冲击是全国性的,年龄以青壮年群体为主;从失业冲击的对象看,这次受冲击的是农民工,虽然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多年,但户口身份仍是农民,是城市和农村双重边缘化的群体;从失业的原因看,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很低,且失业农民工是分散的,或返乡,或在城市待业寻找工作,并处于往返流动过程中,难以通过单一的固定社区提供追踪服务,给扶持政策的设计和实行增加了困难;从失业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本次对农民工的就业冲击则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危机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还在延续。这就会使失业农民工面临较长时间的困难。

化解就业困难的难点在于:政府的政策和社会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工多就业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民营中小企业,这类产业和企业是政府的发展政策和金融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民工已在城市工作三五年甚至十几年,但他们在城市社会的地位没有得到承认,尤其是住房、子女就学、社保、户口等问题没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多数农民工外出就业前没有得到培训,导致文化水平低,就业具有脆弱性。化解难以上难点就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关键在于国民要由温饱消费普遍过渡到耐用消费品消费的阶段。

第三,金融危机后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放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把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的重点放在制度创新上;把发展县域经济和对农民工的创业扶持结合起来;完善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改善和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同时注意土地保障作用在弱化的问题。

第四,“十二五”期间解决农民工问题对策。

现状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状况没有明显好转;农民工获得公共就业服务很有限;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较低。

政策建议如下:健全城乡统一、平等就业、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农民工公共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把农民工进城务工纳入城乡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政策引导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发展政府公共投入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农民工的普惠的公共服务制度,深化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以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为政策调整重点,构建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的新型劳资关系,规范劳动关系法,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以促进稳定就业农民工和80后农民工市民化为政策调整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探索大城市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办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农民工进城落户定居上能取得突破。

下载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就业问题论文: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就业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 —— 2011年暑假由于社会实践需要,我于8月24号从城镇回来一趟乡下的老家。这是个偏远的小山村,大概两百户人家,每家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打工挣钱,村里只有一些孤......

    农民工就业问题

    四川警察学院 农民工就业问题思考 年 级 2010级区 队 二区队 专 业 交通管理专业 姓 名 易 凯 学 号 1028402021 2011年10月 一、背景链接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

    农民工就业问题(含五篇)

    农民工就业问题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力量。眼下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收到了严重......

    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形势分析当前我国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从城镇这一块来看,2010年光大学毕业生就有630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

    浅谈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浅谈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特别强......

    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

    返乡农民工社会地位的调查分析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 一、相关新闻背景及现状???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透露,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全国大......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在分析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改善其中的就业机制进行探索,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 参考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新生代......

    论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

    论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 [摘要]: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