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时间:2019-05-14 16: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第一篇: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依托东莞 紧贴地方 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情况汇报

校长 杨晓西(2008年5月12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面检查、指导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分四个部分向各位专家进行汇报。

一、艰苦创业,伴随东莞快速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所在的东莞市,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穗港澳经济黄金走廊,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30年的发展,东莞市已由一个瓜果飘香的农业县,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制造业名城。2007年,东莞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151亿元,财政收入530亿元,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前列。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院校,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潮流,依托东莞良好的社会经济资源优势,于1990年由广东省政府批准筹建,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提前招生,1992年获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院校,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办学规模适度发展

根据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始终坚持办学规模适度发展策略,在学科专业设臵上,开设了2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设臵了12个系(院);在师生规模上,现有教职工1106人,其中专任教师603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8572人。

(二)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学校坐落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由东莞市政府拨款10.3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03.7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8692.95万元,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7万平方米,藏书总量(含电子图书)138万册,期刊1712种;购臵了专门网络光纤,开通千兆校园网,安装了约20000个数据信息点;体育运动中心面

积8.57万平方米,2006年成功承办了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我校有8人次打破省大运会纪录,荣获甲乙组综合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学校近三年学费总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均超过30%,并呈上升趋势。

(三)办学声誉不断提升

“来东莞理工求学,留东莞发展创业”已成为众多考生的心愿。五年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上线的人数,是录取人数的1.6倍左右,学校录取平均分比省线高20多分,省外录取分数线接近当地重点本科线,生源质量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应届毕业生的总就业率99%以上,位居省内高校前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题写了“学而知不足”的校训,设立“杨振宁奖学金”并亲临学校颁奖;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担任学校顾问,多次莅校指导办学;2007年省民政厅批准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得到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在短时间内已募集资金7000多万元;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教育部部长周济等领导先后莅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果。

二、更新观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一直以来遵循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和把握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东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度重视做好发展规划工作,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了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先导作用。升本前,学校十年的专科办学历程,积极扎根地方、依托地方,不断夯实基础、积累经验,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2002年升本后,学校将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实现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构建本科教育平台放在工作的突出位臵,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系列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员工深刻思考如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办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办一所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等问题;组建了发展规划咨询专家组,制定了《东莞理工学院战略发展规划(2002—2006)》、《东莞理工学院“十一五”规划和2022年远景规划》等,深刻分析了学校的发展环境,比较了同类院校的发展状况和模式,探索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邀请了杨叔子院士、潘懋元教授等知名教育专家莅校作报告,开阔办学思路;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中层干部学习班,集中分析学校发展状况,研讨学校的发展策略。经过不断学习研讨、深化认识,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发展应用学科,逐步形成特色学科;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依托东莞市社会经济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

(二)学校的定位

学校的基本定位是:在学校类型定位上,明确为教学型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结构定位上,以工学、管理学为重点,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办学规模定位上,“十一五”期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10000人左右;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立足东莞市,面向广东省;在发展目标定位上,到201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居前列的特色鲜明的教学型院校,长远目标是建成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

(三)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确立了“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综合培养、面向基层”的教育理念。“学生为本”即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质量立校”即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和管理,切实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培养”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由专业教学计划、辅修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构成的综合培养方案,构建“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研促进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面向基层”即学校在学科专业设臵上,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面向上,注重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在人才培养途径上,重视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着力培养了解东莞、熟悉地方的,具有创新精神、较高人文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四)学校的办学思路

学校明确了“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的办学思路。坚持“走创新之路”就是要充分立足自身条件,吸取国内外名校和同类院校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办学思路和办学形式的创新,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特色之路”就是要打好“东莞牌”,强化特色办学意识,构建本科教学平台,积极依托东莞、紧贴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基层适用人才,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走质量办学之路”就是要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坚持“走科学管理之路”就是要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组织、目标、资源、效率等要素,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走四条路”的办学思路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学校在实现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奋斗目标过程中的重要途径。

三、质量立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校牢固树立“质量是办学生命线”的意识,以抓教学质量为根本,着重构建“三个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建设,切实巩固和提升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合理构建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积极适应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认真分析了东莞对IT产业、制造业、管理等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合理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坚持规模适度发展,“少专业、多方向”,注重内涵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构建了以工、管为重点,七大学科协调发展,21个本科专业合理布局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注重充分利用东莞区位优势和现代制造业名城的优势,以服务东莞的方式融入东莞,以融入东莞的方式强化学科建设,从而逐渐做强专业,培育品牌。如:总投入3000万元的“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化学等专业建设,推动其成为我校名牌专业;由我校、东莞市政府、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与瑞士精密制造相关企业共同组建,计划总投入7130万元的“中瑞精密制造技术中心”,在为东莞制造行业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将有力促进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建设。我校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创办《城市文化评论》集刊,联合举办“双三角论坛”等,提升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实力和知名度。

学校坚持科研促进教学。三年来学校承担了欧盟AsiaPro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180项,到账科研经费总额4300多万元,教师人均在研科研经费7万多元;2006年各项科研统计指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科研创新团队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促进了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学科与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的开放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二)着力构建综合培养体系

学校按照 “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辅修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部分组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内课外活动于一体,统筹优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中,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实施共性培养,达到人才培养的合格要求;辅修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创造条件。

1.教学计划。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四类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文理渗透,体现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构建公共基础知识平台;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类别设臵,体现学科大类宽口径培养的要求,为学生构筑扎实的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按“模块”设臵,体现灵活适应社会需要,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二者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技能平台。同时,根据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设了“大学语文”、“管理学概论”、“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课程;在工、管、经等门类的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广东(东莞)经济研究”、“东莞IT行业发展战略”、“报关理论与实践专题”、“东莞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系列讲座”、“东莞历史文化研究”等,增强了学生对地方经济文化的认识了解和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素质拓展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将社会调查与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教育,纳入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制订了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活动安排和课外学分认定办法,并且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获得15个课外学分方能毕业。

3.辅修计划。辅修计划是教学计划的延伸,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4.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制定了《东莞理工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校坚持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投入经费168万元,支持1781名学生参加了234个项目的研究,太阳能汽车研制、竞技机器人研究等一批项目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师生广泛参与、创新实践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获“航天杯”首届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全国十佳职业规划之星”、“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广东省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原创歌曲比赛一等奖等各类科技、文化艺术竞赛奖项共计145项。

(三)全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了由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学规章制度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目标系统;建立了由校、系、教研室三级和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建立了由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常规教学检查、教学例会、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毕业生调查等途径构成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制定了对课堂教学、实习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建立了由学生、同行专家、教学督导和领导干部等不同评价主体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立了多渠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向教师、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及时反馈教学质量信息,调控和校正教学过程。通过上述系统的运行,将教学质量监控真正落到实处。近三年学生评教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和课程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加强“三风”建设,保障教学质量。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认真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近三年来,有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得“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东莞市十大杰出青年”。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了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初步形成了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每学期都安排本校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学生举办一定场次的学术讲座;同时,积极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三年来莅校讲学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次。学校坚

持将考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相结合,设立“千人大考场”,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风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我校图书馆生均周借书量超过1册,学生助学贷款的返还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高度重视机关工作作风建设,以评选“文明处室”、制定机关工作规范和办公办事服务指南等方式,不断提高职能部门和管理干部服务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百名教授、博士办名校”的人才工程成效突出。按照学科专业布局,采取调入与聘用结合、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式,建立起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与2002年相比,专任教师由297人增加到603人,正高职称教师由8人增加到71人,博士由13人增加到91人,50岁以下的教师占92.9%。近三年引进教师165人,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学校还坚持选派教师到清华大学或国外高校进修,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2.课程与教材建设效果明显。学校按照“点面结合、重点建设、突出精品、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达标课程建设为起点,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基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开展课程建设,建成了8门校级精品课程。学校重视教材选用质量,鼓励教师编写、选用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

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学校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已建设1个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8585.63元,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99%,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达到84.6%。学校充分利用东莞丰富的社会资源优势,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建设了11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良好作用。

4.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学校先后投入3383万元用于网络信息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络;投入近亿元用于运动场地及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了运动场馆;仅近三年就投入1188.09万元用于采购图书资料和电子文献,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5.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部级教育教改项目25项;校级教改教研与建设项目23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并通过教育部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院校评估。

四、紧贴地方,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一)依托东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依托东莞的区位发展优势,顺应东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诞生,在东莞丰厚的经济基础支持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建校短短的十六年间,特别是升本六年以来,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科院校初显规模;依托东莞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学校不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百名教授、博士办名校”战略成效显著,建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依托东莞产业优势,学校积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管为重点,七大学科协调发展,21个本科专业、33个专业方向的学科专业体系;依托东莞实施“科技东莞”战略,顺应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出成果”,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校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挥紧贴地方的优势,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探索、创新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培养基层适用人才。

——紧贴地方,按照“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综合培养体系。根据学生生源特点和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制订科学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夯实基础,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育;积极实施本科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辅修计划,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力推行本科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紧贴地方,让学生尽早感知东莞、适应东莞、融入东莞。学校开设“广东(东莞)经济研究”、“珠三角(东莞)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东莞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系列讲座”等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加强对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研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进一步搭建平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拓宽多种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建立了113个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积极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基地”;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1781人次参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34项;每年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采取“点面结合、分队行动”的形式,深入乡镇、社区,充分融入东莞,先后六次受到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在今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我校有3000多学生深入东莞企业、村镇,历时三个多月开展普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紧贴地方,加强科研促进教学。学校坚持把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与重点,把握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契机,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服务。成立了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中瑞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东莞市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和东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直接服务地方的科研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联合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承接工厂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设备改造等任务,与企业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帮助东莞企业创品牌、创特色。如:我校教师与龙昌国际集团合作的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式益智机器人控制器”省级项目,由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多方共同参加研发工作,其成果产品化后将为东莞玩具行业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学校把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科研立项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科研、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提高科研促进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近三年,我校科研成果进教材31项,有426名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155项(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取得成果和发表论文共22项(篇)。

——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成效显著。

一是毕业生留莞发展,竞争力强。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在省内高校中处于前列,绝大部分留莞发展。根据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质量水平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95%。

二是毕业生扎根基层,施展才华。有相当一批毕业生,下到东莞乡镇社区,从最基层的农村、社区做起,与最基层的人民群众一道,为东莞的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扎实工作,大胆创新,逐渐成长为东莞乡镇社区基层领导。在东莞32个镇区的领导班子中,有21位是我校毕业生,还有一批毕业生担任“村官”。如:东莞市东城区柏洲边社区党支部书记黎建波,带领社区群众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上任三年就使该社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可支配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

三是毕业生学以致用,创业有为。一批毕业生把握东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势,积极自主创业,成为了民营企业家。如: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莫冠英,在广东名冠集团参与创业并成为旗下金凯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对其属下的四家金凯悦大酒店(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1家)推行科学规划、专业管理,效益突出,使集团成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著名民营企业。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谭凯帆,毕业后创立凯怡家具有限公司,创立了“新维思”家具品牌,产品远销美、英、法、瑞士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全国设有50多家品牌特许经营店。

四是毕业生融入企业,成为骨干。我校80%的毕业生进入东莞企业,其中有一批表现出色,成为管理、生产骨干。如:在日资企业东莞井上五金橡塑有限公司的13个部门中,有9个部门的经理或主管是我校毕业生。管理系毕业生张炯在广东唯美集团实习期间,为该集团营销策划了“中国印象”的方案,使企业产品畅销国外,实习结束后被集团高层力邀留用。该集团董事长黄建平先生在评价我校的毕业生时,称赞:“东莞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培养的学生„好用‟!”

各位专家,我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6年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系统总结了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工

作的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毕竟是一所办学历史不长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的奋斗目标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还存在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如:还需要进一步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

为此,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百名教授、博士办名校”的人才战略,通过设立“东莞学者”等形式,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加强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我们还将更进一步虚心借鉴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不断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名牌专业,力争把我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过去,我们走过了充满艰辛却又不无自豪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正朝着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名牌地方院校不懈努力。如今,各位评估专家亲临指导,对我校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专家的批评意见,认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基层人才对口培养研修心得体会

基层人才对口培养研修心得体会

基层人才对口培养研修>心得体会

(一)根据云发【2014】1号《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及云组发【2014)】7号《云南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的文件要求,全省的培养计划研修人员一共300人,其中昭通市有25人(即教育类8人,卫生类8人,农业科技类9人),我很荣幸被推荐为云南省首批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研修中的一员,按照研修单位的安排,我于2014年9月26日,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报道。这次研修时间长,>培训研修的内容专业性和针对较强,以研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达到的目标及相应的培养措施,要求导师与学员实行一对一进行培训和指导。

我来自基层的一名农业科技人员,要十分重视参加这次研修培训的机会,结合自身的专业水平,认真制定了培训计划和目标。即培养计划:一是2014年9月报道,2014年9月-10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水稻的育种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2014年11月-2015年2月,参加课题组海南南繁育种实践,进一步加强水稻选育的能力,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全面掌握制种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步骤;二是2015年3月-10月,参加课题组云南试验点优质杂交水稻试验的全部过程,负责一到两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制种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一篇;三是2015年11月-12月,撰写总结报告结束研修。培养目标:基本掌握优质杂交水稻亲本和组合选育原则的理论,能独立开展优质杂交水稻选育工作,并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利用一到两个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全面掌握制种的核心关键技术(即:①。父母本播期的安排;②。父母本花期的调控;③。“290”施用的计量和时期的把握;④。种子的储存和保管等技术)。目前,培训研修的时间接近过半,在这期间里使我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结识了一些知名的水稻专家及人士,面对面地得到了他们的指教,真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参加本次研修的情况简要谈一下体会: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现代的农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迫使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替换极快。我于1996年毕业于昭通农校农学专业,后来修读中央电大园艺专业,于2001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和杂交水稻选育及制种等工作中,获得过省、市、县一些表彰和奖励。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只能适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搞水稻研究工作还需要学习深造。特别是在海南国家南繁基地研修期间,遇见云集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知名专家和教授,自己好比是一个外行一样。由此,对于我今后要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必须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认真做好自我剖析,抓住好研修的机遇,切实做好杂交水稻基础研究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的工作,大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明确杂交水稻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才能的适应当今水稻品种研发的要求,加快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

二、大胆尝试,积极实践

按照研修培养的计划、目标和方向,我于2014年9月-10月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系统地学习水稻的育种理论知识,且还在正规实验室做了相关培训内容的一些试验科目。从而,使我进一步提高和掌握水稻育种的理论知识。2014年11月1日与课题组人员到海南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实践,学习水稻选育的技术方法、操作及田间管理技术等,熟练掌握和了解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操作及步骤。研究的材料共3000余份,实施面积20多亩。具体实施工作内容:杂交水稻基础研究材料1380份;不育系选育材料820份,其中两系不育系选育材料620份,三系不育系选育材料200份;亲本繁种材料20份;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试制8个。如今,已圆满完成了导师和课题组人员安排的南繁各项工作,得到了研修单位和导师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课题组和海南南繁基地人员的充分肯定。

三、抓住机遇、利用优势

按照这次研修时间进度的计划安排,2015年3月-10月参与课题组实施云南试验点(即宜良、德宏、昭阳区、水富)优质杂交水稻研究试验的工作,主要参与实施水富试验点的工作。根据水富独特的自然气候特点、区位优势及多年的杂交水稻选育和制种经验,一定要利用好这次研修的机遇,提升杂交水稻选育及制种技术水平,找准和确定好杂交水稻选育的目标,认真探索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提高水稻的制种单产,加快水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我县农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几个月的培训研修以来,从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确收益不少,尤其是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与改变;另外,还结交了一些杂交水稻研究的良师益友,使我对杂交水稻研究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的转变。在今后半年的培养研修里,严格遵守组织部门和研修单位的纪律要求,服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多与导师及课题组人员交流和沟通,依照培养计划和目标,踏踏实实做好本次培训研修的各项工作内容,如期圆满完成研修的各项考核任务指标。

基层人才对口培养研修心得体会

(二)首先,感谢云南省委组织部启动此次基层对口人才培养计划;再次,感谢昭通市委组织部、水富县委组织部、水富县卫生局及水富县人民医院各级领导赋予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到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研修。

在上报省委组织部研修计划时,根据水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疗现况,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一直以来是我院的一项空白,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研修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一年。在2014年09月16日到云大医院妇产科报到后,得到了科主任马润玫教授的热情接待。马润玫主任就云大医院妇产科的具体情况对我们各地州市的研修人员进行了详细介绍,云大医院产科技术力量强大,在全国的产科领域排名前十五位;而妇科的微创手术在云大医院仍属于探索阶段。马润玫主任就本科室具体情况,同时也考虑到了基层产科技术力量实质上薄弱,建议我们应该加强产科疑难危重症抢救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应加强产科学习。经过深思熟虑,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产科医疗质量的确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听取马润玫主任的建议选择在产科研修半年。

在产科研修期间有幸被分配至肖虹教授的一组,肖虹主任医师及耿力副主任医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教学风格,杨丽娜老师及宋蕾老师努力进取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各位老师的认真带教下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对产科危急重症如羊水栓塞、凶险性前置胎盘等疾病的抢救治疗,同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合并甲亢及甲减、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等各类妊娠期合并症的产科门诊管理及治疗得到加强。观摩了肖虹主任医师及耿力副主任医师干练的子宫动静脉结扎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后子宫切除术,她们精湛的手术操作一直以来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肖虹主任医师在教学查房中针对每一个病人,针对每一种疾病都能给予我们详细讲解,临床与理论的结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产科B超室学习期间得到了许静主任及各位老师的认真指导,明白了产前筛查对一个家庭,对社会具有的重大意义。许静老师精湛的技能,对病人视如亲人的工作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在研修期间积极参与到临床工作中,积极参与诊疗及各类病案讨论。在现如今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对病患提出的各种疑问都能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给予病患及家属合理的解释,并明确告知病情发展及预后,避免了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我更加明白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科室里为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安排的每周一次教学讲座,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特别是科室里浓厚的学习气氛,探索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尽快地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及技术。

在研修期间我得到了带教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明白省委组织部启动此次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我将以己之能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将我在研修期间从带教老师处学习到的优良工作作风,严谨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学无止境,我将以百倍的热情继续完成后半年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操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为水富县的妇幼卫生事业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第三篇: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依托行业优势

审计事业是国家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力量,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护卫屏障。国家审计机关成立23年来,挽回经济损失4 000多亿元,为规范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服务和推动改革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南京审计学院是顺应我国审计事业的产生与发展而诞生和成长的。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中国的审计事业急需大量的人才供给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南京审计学院应运而生;1987年学校开始招收审计专业专科生,为国家审计机关输送了一批人才,解决了审计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1993年根据审计事业对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根据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审计署的指导下,我校与国际性组织――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ACCA教育,同年审计学等3个专业被确定为审计署重点专业;2000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在审计学被并入会计学专业的情况下,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作为唯一保留的审计学专业点继续招生;2002年审计学系被评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同年审计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会计(审计)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会计(审计)学等4个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审计学专业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称号,23年来,我校的在校生由最初的226人增加到现在的10422人,专业由3个增加到20个,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

我校的发展依托于审计事业,得到了全国审计行业的全方位关心和呵护,审计署先后派出6位司局级干部到我校担任校级领导,特别是李金华审计长一直担任我校名誉校长和荣誉教授,每年数次来校讲学和指导工作。长期以来,审计署及全行业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信息提供、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出境培训、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巨大帮助,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审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高,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其他部门、行业(如纪检、监察、司法、公安、武警、海关、金融、保险、稽查特派员派出机构等)对审计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据审计署预测,今后5年全国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在30万人以上,这是我校审计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主动参与审计系统的业务指导、法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不断加深与行业的联系,努力将行业资源转变为我校的办学优势,使我校教育事业与国家审计事业发展形成互动互利、共进双赢的可喜局面:

――审计署每年数次将全国性审计学术研讨会、工作年会和各类学会、协会会议安排在我校。

――专业教师频繁出席国际审计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审计学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269人次,如:王家新教授等10位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国际计算机审计研讨会,研讨跨国电算化审计业务。

――发挥审计专业的优势,融入审计行业组织。我校有20余位教师加入30多个审计社团组织,且担任协会、学会领导职务。

――参加审计署重要法规的制定,为国家审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王会金教授直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修订工作,其建议被审计署采纳,对《审计法》的修订产生重要影响。

――开展行业横向课题研究,服务审计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校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总公司等开展广泛的、多层次的合作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大社会影响。据统计,近三年,审计学专业教师承接横向课题11项,取得科研经费100余万元,为审计工作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审计教学的内容。

――中国内部审计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内部审计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密切了我校与全国内部审计业界的联系,使我校成为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和内部审计信息咨询中心。

――依托审计行业背景,加强与国(境)外审计监察机构、高校和行业组织的业务联系、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近年共有101位国(境)外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来我校交流、讲学;我校已与美、英、法、德、澳、日、韩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审计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拓宽了办学视野,拓展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途径。

――中国审计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的审计专业博物馆将落户我校。

为审计事业培养人才是我校办学的宗旨,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作为全国唯一以“审计”命名并长期直属审计署领导的高校,学校与审计行业的情缘与生俱来、源远流长。我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密切跟踪审计事业的发展,瞄准审计及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审而立、依审而兴、靠审而强正是我校成长发展的轨迹和真实写照。

二、构建“大审计”平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审计环境、审计内涵和审计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审计目标逐渐从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并重转变;传统的以账项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以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并进一步延伸到以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企业效益审计和政府绩效审计;审计手段从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审计工作内容的拓展和质量的提高,对审计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现代复合型审计人才的任务更为紧迫。

根据行业与社会的需求、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校自身的条件,我校长期以来积极推进“大审计”平台的探索与建设。

在学科专业布局中,以审计特色学科专业带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这些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又支撑和强化了审计特色学科专业,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以经济为基础,以管理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学科相互支撑的“大审计”平台,满足了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在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显政府审计,强化内部审计,加强社会审计,构建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主体内容完整的审计学专业知识体系。学校加深专业内涵,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材。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审计学原理”、“审计技术方法”、“内部控制学”、“经济效益审计”、“财务造假对策”、“信息系统审计”等基础性、应用性和方法性很强的特色课程;开发了“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环境审

计”等组成的政府审计特色课程群;开发了“投资经济学”、“工程造价”、“工程识图”、“工程概预算”等组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特色课程群。随之,一批特色教材相继出版,包括:国内第一部《审计学原理》(程能润教授,1988),填补国内本专业教材建设空白的《内部控制学》(李风鸣教授,1992)、《财务造假防范与经济凭证鉴别》(尹平教授,2000)、《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教授,2002),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的《审计学原理》(李风鸣教授主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时现教授主编)、《财务造假监控与检测》(尹平教授主编)。这些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我校审计学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走在审计高等教育的前列。上述成果的引领、示范效应带动了全校课程和教材建设,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如:张金城教授主持的“管理信息系统”获江苏省高校一类精品课程,裴育教授主持的“财政学”、汪祖杰教授主持的“货币银行学”获江苏省高校二类精品课程,蒋大鸣教授主编的《新编国家税收学》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这些成果又有力地支撑、强化了审计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办“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教育”模式(ACCA、CISA、CIA、CGA等)后,引入“国内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3+1和4+1培养模式(中澳、中英项目),试办了“2+2跨学科专业平台”培养模式(国际经济贸易+英语)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济学)等,积极开展创新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

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手工审计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增设案例课、建设实习基地等途径强化实验、实训、实践,加强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经过持续建设,审计学专业拥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示范基础实验中心”――审计模拟实验室和1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涵盖了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务所等。很好地满足了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和学生学年实习、毕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多层次的实践需要。

经过培养与引进,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专业素质优、“双语、双师”型占一定比重的师资队伍。其中许多教师参与过大案要案的审计攻坚,具有丰富的审计和其他经济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许多教师被聘为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智库成员。

一批前沿性、应用型、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审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审计专业教师共出版审计专业著作13部,发表高质量审计专业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863计划”和国务院“金审工程”等国家级课题7项;我校审计学专业教师在政府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财务造假防范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有多项成果被国家审计署、财政部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采用,多位教师参加并主持了审计署重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为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大审计”平台的构建,发挥了审计品牌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使行业优势转化我校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转化为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取得了复合型人才的优化培养、师资队伍的全面素质提升和多学科科学研究协同并进的建设效果。

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和审计文化的熏陶,培育了我校“情系审计、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炼形成了以优秀审计文化为底蕴的“诚信、求是、笃学、致公”的校训和“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以审计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学习审计行业道德规范,践行审计人的“诚信”、“致公”精神;审计行业先进事迹宣传进校园,引导师生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原审计系和基础部先后荣获审计署先进集体称号,时现和王会金教授先后荣获全国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审计文化教育活动,如:审计知识竞赛、审计社团活动、审计专业暑期社会实践等,激发了师生认识审计、热爱审计、学习审计、研究审计的热情;学生成立了自我管理组织――审计委员会,对学生社团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与审计机关进行经常性对口交流,培养了学生自省、自律意识,使“大审计”平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校构建了“审计人才培养规模最大、审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审计学科专业方向齐全、审计教学实践基地稳固、审计科学研究立足前沿、审计学术信息资源充裕、审计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服务审计事业成效显著、审计教育社会影响广泛、审计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的特色鲜明的“大审计”平台,业已成为培养审计人才的摇篮、开展中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沿、探索审计文化建设的阵地、推动国际审计学术交流的桥梁。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审计”平台的构建和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近年来,我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始终居本二院校前列,审计学专业尤为突出。

在专业教育中,我校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型教学,指导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1多篇,有350多名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奖励,其中获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18项,江苏赛区一等奖15项、二等奖6项,获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奖项7个,共有183人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84人在江苏省非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奖;学生课外科技发明获国家专利权2项。

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接受CPA、CIA、CISA系统培训,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提升了就业层次。我校举办ACCA教育,培养了九届2 000多名学生,ACCA学生考试通过率高于国内外平均通过率十几个百分点,有14人取得ACCA考试全球第一和大陆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我校办学质量稳定、教学水平提升,使毕业生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我校审计学专业毕业生经常与其他院校的研究生一起竞争国家审计机关和型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岗位,我院已连续五年有十余人进入国家审计署、各地特派办和审计机关从事政府审计工作;近三年ACCA毕业生已有102人进入毕马威、安永、普华、德勤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许多国(境)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如新加坡的石林会计师事务所)提前来校预定毕业生。

2006年5月对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为:“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勤奋求实、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

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逐年上升,其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占较大比率。

多年来审计专业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近10000人,分布于全国审计和财经领域各条战线,许多学生已成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骨干,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活跃在审计和财经战线的中坚力量。

在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我校还为审计系统提供干部培训。多年来为审计署举办审计机关局长班、处长班,接受地方审计机关委托举办各类审计班,培训审计业务骨干和各级领导。仅我校管理干部学院近年就累计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55期,培训审计干部3 000余人次,接受其他干部业务进修2900人次,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审计干部培训基地。

总之,审计学、审计学专业、审计学科建设、审计教育、审计事业是我们天天都要接触的关键词。“为了审计事业而办好审计学院”、“要把审计学院办成审计战线的黄埔军校”、“要把审计学院办成未来审计长的摇篮”――李金华审计长的希望和重托始终是鼓励我们办好南京审计学院的动力和方向。“为审而立”是我校的过去,“因审而进”是我校成长的过程,“依审而兴”是我校的现在,“靠审而强”是我校正在着手建设和张开双臂迎接的未来,南审人将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质量、国际化”之路,情系审计、凸显品牌、培育中坚、服务社会,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特色名校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杨裕南]

王家新,南京审计学院院长,教授;尹平,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四篇:依托校中园园中校培养幼教实用人才论文

一、改革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

近年,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长期困扰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工作实践需要、市场需要脱节的问题。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果仍然脱离不了过去的那种以理论和学校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便会导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入职适应期长,承担幼儿园教师工作有困难。学校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承担具体的工作,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学生毕业后才可以直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及学前教育专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

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由学校管理的实习实训基地,不仅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习、顶岗实习提供更多的方便,也有利于人员、资源的共享共用,推动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为培养幼教实用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建设“校中园、园中校”的主要目标

(一)总目标 :建成产教一体的“校中园,园中校”

幼儿园毗邻学校,“校中园”的建设,使学生不出学校就能在幼儿园完成专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训练,“园中校 ”的建设使幼儿园成为幼师生的实践学校和实训课堂。“校中园,园中校”的实训基地形式,便于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育共建,互利双赢。

(二)目标一 :扩建实验幼儿园,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

改善办园条件,扩大办园规模,建成多个幼儿特色活动室及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充分体现专业实训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新园的落成,建立了学校—幼儿园共享型的实训环境,满足学生多轮循环,不同层面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岗位之间的零距离人才培养目标。

(三)目标二 :合作共享,实现“校““园”一体化

实训基地既服务于幼儿园学前教育,也服务于幼师专业职业教育。在资源共享、学生培养、“双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体现“校”中有“园”“,园”中有“校”,“校”“园”一体。

三、“校”“园”合作,培养幼教实用人才

(一)“校”“园”共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课堂教学建构专业素质、特色培养满足专业需要、岗位实训强化专业技能、工学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堂教学与特色培养需要在幼儿园见习,岗位实训与工学结合需要学校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完成。

(二)建立“校”“园”一体化教学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建立并使用一体化教学体系,即幼儿园使用的课程,也是幼师生见习、实习、活动课教学法、专业课技能的课程。幼师生在实训活动中,将在实践中的疑惑和发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反馈给课堂教学,使实践得以提升,理论得以验证。通过彼此反馈,及时调整各自的教学,互相促进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建设“园中校”实训课堂,实施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幼儿园在各年龄段幼儿活动教室建设的同时,设立了奥尔夫音乐实训室、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科学活动实训室、美术活动实训室、幼儿舞蹈实训室、感统训练实训室、亲子早教实训室、幼儿阅读活动实训室、建构活动实训室、古筝实训室、手风琴实训室等。让幼师生在实践情境中学习技能,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教学体系的建立相辅相成,既服务于学前教育,也服务于幼师职业教育,共享共赢的模式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亮点,也是幼儿园的特色。

(四)“校”“园”共同做好幼师生实习、实践工作

1.一年级见习体验、二年级专项实训、三年级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不断线。

2.规范实习流程,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五)教师共培共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验幼儿园教师既是幼儿教师,也是幼师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多年的锻炼与培养,形成了专业功底扎实,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仅每学期承担见习观摩和实习指导任务,而且多位教师同时承担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如奥尔夫音乐、幼儿园活动教程等,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完善教师定期到幼儿园实践制度,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深入幼儿园参与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幼儿园就业市场对教师的需求。

四、条件保障

学校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计划》,对扩大实训基地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教材开发等均有具体的资金投入,确保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与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依托“校中园、园中校”,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走在了职业教育的前前沿,成为首府及其周边地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实验幼儿园改善了办园条件、培养了教师队伍,推动了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与幼儿园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主导思想下,突出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缩短了入职适应期,上岗即能全面承担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每年毕业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差距很大,供不应求。学校多年来还为各类高等院校学前对口专业输千名学生深造,为幼儿园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为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体会与思考

(一)建设实训基地是改革培养模式的关键

改革培养模式必须从改革教学模式入手,建设实训基地是中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保证,也是改革培养模式的关键。建设自管的实训基地,方便人员调配、资源共享,降低沟通成本,能够更好的实现协调合作,共育共建。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毗邻而建,给学生实践教学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统一管理、教师交流、课程开发、合作互动提供了便利。

(二)改革培养模式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其他技术性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承担育人的重任,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不能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改革培养模式应当传承原有的、好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幼教实用人才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幼师毕业生综合素质强、适应市场及专业需要的目标。

(三)改革培养模式必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依托“校中园、园中校”,充分发挥自管实训基地的优势,有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建构,充分发挥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师的优势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培训交替进行,最新的行业信息可以迅速反映在教学之中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可立即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第五篇:中国信息大学:紧抓行业动态 培养适用人才

中国信息大学:紧抓行业动态 培养适用人才

5月6日下午1点半,信大持续每周二例行的学术研究会在9号楼302如期举行。本次进行汇报的是王海峰和吴彩英两位老师。他们汇报的题目分别是《探索家装行业发展新趋势——云装修》和《基于C# +Xamarin的跨平台移动开发的研究》。

王海峰老师就家装行业刚刚兴起的新鲜事物——云装修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进行了阐述。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大潮,家装与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消费者则越来越希望互联网发挥更多的功能,例如寻找优秀的施工单位,满足个性化自由设计,以及足不出户掌握装修进程和装修的质量„„消费者的迫切期望和云计算的兴起,催生了诸如极客美家等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云”企业,导致一向严重依赖线下交易的家装行业都开始触及“云”的概念。“云装修”依托互联网技术,其核心内容包括云设计、云体验、云施工等。通过它,不但能让业主拥有更大选择的空间,让业主的消费更加透明,还能让业主自选工程经理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张子刈校长坦言,关于“云装修”,目前虽然只是少数几家公司在为数不多的城市进行实践,其真实的效果和意义还有待检验,但是通过“云装修”,确实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在下一步的研究过程中,要深入分析“云装修”对于我校室内设计人才有哪些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相应的能力培养应如何展开。

吴彩英老师汇报的内容是跨平台移动开发,她说,当前移动互联的迅速崛起,使得移动应用得到迅猛增长,为移动开发提供了具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企业而言,移动平台(android、ios、windows phone)的增多,移动设备尺寸的层出不穷使得移动开发的成本越来越大 ——无论是开发者进行学习的时间成本还是培训成本;对于开发者而言,由于平台所需要的开发语言不同,他们必须要学会不同的语言及开发工具,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其对程序本身的开发。

在这种矛盾愈演愈烈的时候,Xamarin跨平台移动开发应运而生。它是一个跨平台开发框架,提供跨平台开发能力,开发人员透过它开发工具与程序语言,即可开发出ios、Android 与Windows 等平台的原生(Native)App 应用程序,不须分别使用各平台的开发工具与程序语言。

张子刈校长对吴彩英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一个刚刚问世三年的新技术、新平台,目前国内高校应该都还没有完善的课程,虽然某些培训公司会有,但也只是零散的,不成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无疑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在下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吴老师要考虑如何将此项研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地将学术研究指导教学,让学生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适用人才。

下载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托东莞紧贴地方培养基层适用人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