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

时间:2019-05-14 16:4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

第一篇: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

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范文大全

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

内容提要:湖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作出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决策后,全省各地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作为大城市的周边县份,如何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率先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发展,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位于省会长沙近郊xx县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路提出、运作模式选择、壮大实力途径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准确把握县情、找准路子,特别作为城郊县,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融城强县”战略,走好“工业兴县、园区兴工、产业兴园、环境兴业”之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工业化 园区 招商引资 环境 城郊县

全省吹响推进工业化的号角,为振兴工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xx县虽然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但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两年来,我们努力发挥城郊优势,规划建设园区,扩大招商引资,推动了县域工业的较快发展,为全县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xx年,全县规模以上骨干企业达45 家,新增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8.9%;gdp达55亿元,增长达11%;财政收入一举突破多年在2亿元徘徊的局面达到2.6亿元,增长23.7%;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五。

明晰发展思路——工业兴县

按照经济规律,区域经济发展要经过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为主、服务经济为主的三个依次发展阶段。与全国其它许多地方一样,xx县经济发展已经走过了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现在我们应当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县域经济逐步进入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

一是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工业具有比较效益高,税收贡献大,对一、三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强等诸多优势。世界发达国家都是一些工业大国;我国沿海地区的迅速崛起,也是凭藉相对较强的工业优势。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建设的成绩,工业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尤其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县经济增长总体较快,县级财政收入在1996年即突破2亿元大关,正是这期间乡镇工业迅猛发展、部分引进企业逐渐发挥效益的综合反映;此后几年,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非农产业占农民人平纯收入比重明显上升,2001年分别达到46%、70%。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我县工业规模小,整体效益不高;结构差,竞争力不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慢。特别是前几年不少乡镇企业因改制不规范的遗留问题,县属企业因正处于大力度的改制期间,其发展均受到了制约;一直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建材、化工、食品、印刷包装“四大支柱”,未能收到扶优扶强的预期效果。从工业化的四项主要指标来看,xx年我县人均gdp为694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1999年间二产业增加值虽年均增长12.6%,但仍比周边的浏阳市和长沙县慢了近5-8个百分点,比一些沿海县份差距更大;反映在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上,非农人口比例和城市化水平均远远偏低。可以说,代表现代化要求的工业经济在我县还处于中期起步阶段。

三是传统农业经济有待工业带动。我们曾经一度对农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收效甚微。扶持“吨粮田”工程,大面积种植小水果,大兴生猪、水产养殖,均为传统产品,低质难卖;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直至xx年的特大洪灾,大部分农业水利设施遭受灭顶之灾;连续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也曾一度不见实质性突破。反映在数据上,农业增加值增幅连续几年徘徊在4.5%左右,农业税收对财政的贡献仅20%左右,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并且城郊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发展的空间和总量受到限制。很显然,传统农业在我县已经捉襟见肘,几乎走到了尽头,进一步发展需要工业的反哺和提升,也就是说农业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产业化,亦即“农业的工业化”。

四是城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大城市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对区域的带动辐射功能不断增强。省会长沙建设现代化区域经济中心,更加强调了这一点,这将促使长沙与周边县市及城镇之间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使得区域上的城乡分割局面开始扭转,经济上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淡化。xx作为三面环城、对长沙呈半包围之势的城郊县,其发展速度、生产率等就必须与城市经济接轨,顺应城市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主动融入大城市经济循环。而实践证明,没有进入工业化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任何一个地区一旦步入工业化轨道,生产率就可以大幅度提高。

基于上述思考和分析,世纪之交我们在推进实施“融城强县”战略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工业兴县”的方针。

选准运作模式——园区兴工

推进工业化,可以有多种模式选择。xx不是老工业地区,没有厚实的工业基础,原有县乡工业企业大多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差;不是多种矿产富集地区,除石灰石、花岗石、玄武岩和陶土资源外,没有其它更多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过去依托水运交通而发展起来的部分老集镇已丧失优势,不宜作为发展新型工业企业的基地,特别是老县城狭小且位置偏隅,发挥不了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对县域经济的一些历史资料分析发现,我县原来几个县属或乡镇工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甚至这些区域中的一个或几个工业企业,其经济规模都远远超出同期“农业型”乡镇的经济总量。据此,我们采取了世界上比较通用的园区兴工模式,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定向发展,完成了58.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划,精心构建了“三个层面”的园区框架。

在整体规划布局上多点对接,构想“三大片区”。“融城强县”战略首先在工业园区布局上得到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按照经济学上的“点轴联网辐射理论”,根据县域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及其与长沙城区的经济地理联系,充分发挥城市近郊接壤乡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吸纳城市辐射功能,围绕“一点五线”规划三大经济发展区域。即:以雷锋大道、319国道、高乔大道为轴线,县城高塘岭镇、黄金乡、星城镇、雷锋镇为重点,涵盖白箬铺镇、乌山镇和大众垸4个湖区乡镇,融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来发展的“高塘岭经济区”;以长沙绕城高速西南段为轴线,以含浦、坪塘两镇为重点,涵盖莲花、雨敞坪两镇,对接并融入岳麓山大学城来发展的“含浦坪塘经济区”;以长湘公路为轴线,丁字、桥驿、茶亭三镇为重点,涵盖铜官镇、东城镇,融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发展的“河东经济区”。各重点乡镇相联,构成“环城经济带”,从省会南、西、北三面对接并吸纳城市经济辐射。

在产业发展导向上突出特色,建立“六个园区”。概念不同,则生产力不同。我们主要是立足于已有经济条件和企业品牌(如旺旺)、自然资源、科教资源以及在台人士较多的人际资源等方面优势,创办了6个以工业或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园区。包括:位于“高塘岭经济区”内、县城南部,以食品工业为主的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以吸引台商投资为主的省台商投资区;位于“高塘岭经济区”内、县城以南、雷锋大道两厢,以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这3个园区突出以食品工业为主导,在产业内涵上互相关联,在地域分布上互有重叠,在发展优势上互为补充,实现政策共用、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形成了打造食品工业大县的主要支撑。其它3个园区主要沿“五线”发展,其中长沙含浦科教产业园位于“含浦坪塘经济区”内,以引进科教类产业为重点;雷锋-白箬工贸区位于319国道沿线,以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商业贸易为重点;“城市工业外拓基地”作为城郊县推进工业化的理念体现,散布于“三大片区”之中,用以相对集中接纳城区“退二进三”的外迁工业项目,扩充县域工业的规模和实力。

在功能结构配置上相互协调,设置“园中小区”。克服过去无序开发的作法,力求园区建设分块突破、整体“掘进”、滚动开发,确保园区内部功能配套、协调、合理。我们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食品工业基地各分为五大板块,便于相关行业不同种类项目的安置、建设;同时在台商投资区和“河东经济区”中分别包装推出“湘台工业城”、“湘楚石材城”进行整体招商、开发,并鼓励和扶持引进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产业优势打造精品园,为整个园区开发建设发挥先导、示范作用。

壮大经济实力——产业兴园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则是园区的生命。我们始终坚持把引进外来项目、整合现有优势作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园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是引进来。坚持打好“第一菜单”,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落户园区。我们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手段,一方面瞄准强势企业和上市公司,选定那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财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工业型项目,最大限度地引进和汇聚来自“龙头”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另一方面瞄准特色项目,实行相对优势产业优先,重点选择和引进食品项目、台资项目、科技农业项目及其它科教产业项目,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极;再者就是瞄准最具活力和扩张能力的民营资本,引进一些直接投资规模较大、近期间接财源明显的诸如房地产、娱乐业、市场、医院和学校等三产项目,着力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升县域人气。

二是聚拢来。鼓励实施“二次创业”,提升传统产业,引导品牌企业挂靠入园。注重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依托,推进县乡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提升基础较好、已有品牌的建材、化工、食品、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分类挂靠或进入工业园区;同时陆续包装推出一批关停企业、闲置场所进行招商,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盘活存量,实现增值。如“黄金园”粉丝企业挂靠食品基地,印刷机械厂被湖南晶天科技实业公司收购改造,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尝试。此外,特别精选一定数量最具优势的企业和产品,重点扶持加以突破,使之成为县域工业的支柱和标志,形成富有活力的骨干企业群。这样,不仅可以扩充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放大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还有利于减轻财政包袱,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两年来各工业园区引进项目126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12个;在xx投资的上市公司已达15家。其中,食品基地已有旺旺、沐林、派派、宾佳乐等12家企业落户,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台商投资区落户企业15家,预计三年内可达40亿元的生产规模。园区吸收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洼地效应”、“磁极效应”日益明显,园区内食品加工、陶瓷建材、精细化工、出版包装、机械制造等产业群体日渐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已经凸现。

落实保障措施——环境兴业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优势经济。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本;环境出生产力,出竞争力,出凝聚力。我们始终坚持把优化投资的软硬环境作为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首先,大张旗鼓抓宣传,浓厚全民优化环境的意识。主要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已开发地区群众现身说法,与未开发地区群众进行交流等多种方式,在领导层、部门间、群众中广泛达成了优化环境的共识。其次,大刀阔斧抓改革,树立全新的政府服务形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应对wto规则,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少审批、多服务,高效率、法制化”的思路,努力探索政府工作新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法依规出台园区开发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和规章制度,强化对部门、乡镇的目标考核,同时成立“政务公开投资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联席办公制、代办协办制,在项目引进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供优质服务,收到了亲商、安商的良好效果。再次,下大力气抓整治,打击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特别是针对园区开发建设中阻工闹事、乱搭乱建的现象,开展重点集中治理,及时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和项目投产运营的顺利进行。

二是使硬环境“软着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今天的工业园区就是明天城镇的有机板块;xx全境已被纳入长沙市区规划范围,现在xx的每一项建设工程都可能是将来的省城组成部分。正因如此,我们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管理的原则,采取市场主体、政府引导、以土地换项目和设施的经营运作模式,切实抓好以道路交通、通讯、供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信息业、旅游业、文化教育和商贸金融业,不断提高城镇带动功能;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创文明单位的活动,大力实施“洁、美、净、绿”工程,全面提升城镇品位,改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

通过两年多的摸索,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准确把握县情,找准路子。就我们这样一个城郊县而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融城强县”战略,走好“工业兴县、园区兴工、产业兴园、环境兴业”之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系统优秀信访干部事迹材料

马克琼,男,现年三十六岁,中国共产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9年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眉县教育局政秘股股长,眉县教育局信访领导小组成员,眉县教育局信访办公室主任。该同志在信访工作中,能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以维护系统稳定大局 阅读全文 >>

文明单位文明行工作总结

文明单位文明行工作总结建设新农村,电力要先行。作为全县农村电力建设的排头军和全县第一批与行政村结对的文明单位,县供电局认真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积极投身“文明单位文明行”活动,自2005年6月开始,与新渥镇金山村结成帮扶对子,从本部门实际出发,为结对村做了一点工作。现将我局“文明 阅读全文 >>

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关键字:医疗保险体制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服务模式司法监控消除农民心理负担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蔓延以及国人医疗保障意识的增强,养老保障和医疗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加之,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体制的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调查显示,目前老百 阅读全文 >>

中国“第三部门”起源的经济分析

内容提要:学术界普遍用“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对“第三部门”的起源进行了经济解释。本文认为中国“第三部门”起源于社会与经济体制的变革。因此,本文拟结合中国“第三部门”产生的特殊的制度环境,应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其起源进行经济分析。关键字:第三部门;制度创新;成本效应

一、文献回顾(一 阅读全文 >>

先进性教育评议意见范例(4例)

先进性教育评议意见范例(4例)

(一)xxx同志评议意见:(文职、办公室人员)优点:该同志能够积极拥护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积极工作,任劳任怨,协助xxx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能够自觉遵守xxx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听从安排,廉洁自律,团结同志。能够自觉遵纪守法,顾全大局。能够积极 阅读全文 >>

(佚名 2016年)

第二篇:有益的探索

有益的探索

——对循环大课堂的一点思考

叶嘉风

接触高效课堂模式一说,非自去北门中学观摩现场课始,而是在全国(荆州)新课改经验交流暨高效课堂现场观摩会上。在这次会议上,听取了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的报告《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的报告《循环大课堂模式介绍》;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的报告《杜郎口中学的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及“三三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观摩了一节“271模式”现场英语课,一节“循环大课堂模式”语文现场课。说实话,当我看到会议目标赫然写着:“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时,我是有疑虑的。再者,我对时下流行的模式说,一直不以为然,因为世界多元多变,复杂的精神活动岂可以所谓“模式”范之?终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不过,两天下来,我有了耳目一新之感,有了跃跃一试的冲动。北门中学敢为荆州先,有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弃毛笔用钢笔一样,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入手,实行“循环大课堂模式”,课改力度之大令人刮目。我两次去北门中学观摩学习,看到的是生动活泼的课堂,相比传统的做法,那真是另一番“风景”。表面上看,教师的作用似乎淡化了,实则不然:如何依据认知规律编制学案,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从而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都要通过课堂这个形式去体现其价值。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也特别关注老师的“教”,我们推举或组织观摩了那么多的优质课,不都是在研究怎么“教”吗?至于学生怎么学,当然也有研究,还不乏很有价值的研究,然而,终是以“教”为出发点来研究“学”的,课改陷于了两难的境地。新课改的先驱者们,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放眼于宏观,着手于微观,重新审视课堂,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由此,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模式。虽然提法各异,其主旨却是一致的,这就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真正步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才是以人为本呀!

我们不妨看看昌乐二中“271”模式的构成:学习内容上:20%自己学会;70%合作学会;10%老师教会;学生组成上:20%特优生;70%优秀生;10%待优生;学习时间上:预习、展示、反馈(依次“271”)。试想,有了这样的课堂,“解放了”的学生的参与性、投入性、精彩性、深刻性,就可以预期了,说它是高效课堂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这样的课堂改革,既是勇者的探索,也是有益的探索,成功与否,需要决策者的勇气,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第三篇: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XXX

200X年4月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推进党内民主有一个从下至上、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系列要求,结合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地的一些成功做法,我市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积极开展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努力探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统筹安排,选择试点乡镇,切实体现试点工作的代表性。试点工作只有具备一定代表性,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工作现状,较好地实现试点目的。为此,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我市立足“三个不同”,结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九个县市区,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开展公推直选的试点工作。在保证试点乡镇数量的同时,保证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工作基础条件的乡镇都有试点工作开展,力求全面反映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现状,系统总结试点工作情况。一是立足区域位臵不同,选择试点乡镇。6个试点乡镇,分别为城市四区1个,石峰区龙头铺镇;农村五县(市)各1个,炎陵县船形乡,茶陵县八团乡,攸县板市镇,醴陵市霞阳镇,XX县南阳桥乡,涵盖了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区位条件的乡镇。具体来说,既有城区乡镇,又有农村乡镇;既有区位条件较好,信息交流较大的城郊结合部乡镇,又有区域条件一般,信息交流量一般的典型农业乡镇,还有区域条件较差,信息交流量较小的山区乡镇。二是立足综合条件不同,选择试点乡镇。6个试点乡镇,既有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类乡镇,又有综合实力较弱的三类乡镇,基本上反映了我市目前乡镇的类别情况。三是立足工作基础不同,选择试点乡镇。6个试点乡镇,既有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又有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市级“五个好”乡镇,还有工作没有明显特色的乡镇,全市不同工作基础的乡镇都有体现。

2、因地制宜,制定试点方案,努力发挥试点工作的探索性。因此制宜,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在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推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试点工作在全局上才有推广的实践价值。在此次涉及全市范围的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试点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明确提出在符合《党章》和中央、省委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各试点乡镇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一是坚持有利于总体工作安排的原则。试点工作开展时间有先有后。根据不同地方农村流动党员的不同情况和工作的总体安排,试点既在常规换届前、也要在常规换届中、还可在常规换届后进行;根据乡镇党委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在预备候选人资格认定方面,范围各不相同。城区乡镇因乡镇数量少,区域范围小,筛选面窄,预备候选人的报名在全区范围进行,五县(市),因乡镇数量多,县(市)域范围广,筛选面宽,预备候选人或限制在一定地域范围报名,或依党组织关系隶属报名。二是坚持有利于体现党员、群众意志的原则。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党员群众参与面不强求一致。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吸纳一定的群众代表参与公推正式候选人的选举,以更好地体现民意;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就由全体党员公推正式候选人。三是坚持有利于试点工作顺利

进行的原则。公推直选的形式多样。交通相对便利,集中组织难度较小的地方,坚持面对面公推正式候选人、直选党委班子成员;交通相对闭塞,集中组织难度较大的地方,就采取事前登门发放预备候选人资料和选票,在规定时间用票箱回收选票的办法公推正式候选人,再集中面对面直选党委班子成员。

3、精心组织,严格试点程序,始终确保试点工作的严肃性。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在集中换届时期,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党委、各部门党组织,始终强调积极稳妥的方针,切实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前期准备到位。从去年12月开始,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就对各个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传达学xxx省委有关精神,征求乡镇党委换届和公推直选试点乡镇党委班子的意见;并认真借鉴省内外相关经验做法。在吃透上情、借鉴外情、熟悉下情的基础上,市、县市区分别制定了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开展党员公推直选党委领导班子试点的工作意见,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以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试点乡镇也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缜密的试点工作方案,编制了详尽的试点工作开展流程图,在报经县市区委、市委组织部门审核后,提交所在县市区常委会讨论批准。二是宣传发动到位。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基层党建帮扶活动的开展,市、县市区层层采取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报道,开辟宣传专栏,张贴标语等措施,多形式、多途径,广泛宣传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各试点乡镇干部更是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与广大党员群众交心谈心,使党员群众充分了解试点工作的意义、目的、程序和要求。宣传工作的到位,有效地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党内生活、关心党内事务,行使应有的权力的热情和积极性;确保了参加公推直选党员的人数。三是组织实施到位。首先,采取个人自荐,党员联名推荐,基层组织推荐等方式,公开报名,严格审查,确定预备候选人。其次,或召开党员群众公推大会,或发放资料、选票登门选举,完全依据党员群众意愿,产生正式候选人,并及时公布公推结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然后,召开乡镇党委大会,介绍正式候选人情况,审议通过《选举办法》,当场推荐产生计票人、监票人,正式候选人现场发表竞职演说,并现场回答党员提问,与会党员无记名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当选人选。最后,经有关组织程序考察、提名后正式产生新一届党委班子。

我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试点工作,贯穿乡镇党委换届的全过程,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4月23日,全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试点工作全部结束,6个试点乡镇共有67名党员干部报名竞选,确定预备候选人61名;经党员群众公开推荐正式候选人45名;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党委委员36名。新产生的6个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9岁,较选举前下降2.7岁;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班子成员比例高达91.6%,较选举前比例提高11个百分点。试点工作既反映了我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又探索了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新途径,同时,也符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达到了精减职数,优化结构,加强班子建设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成效。

1、大大激发了基层党员的政治热情,充分体现了基层党员的政治素质。5个已完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乡镇,共有2401名党员参与,占5个试点乡镇党员总数的80.3%,占5个试点乡镇应参与党员人数的96.1%。基层绝大多数党员都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权利的回归和尊重,至始至终参与公推直选的全过程,同时,还有286名群众代表参与了公推正式候选人的选举,党员群众所表现出来热情,预示着党内民主发展的美好未来。5个试点乡镇,从公推到直选没出现一张废票,一张弃权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基层党员的整体政治素质,又使我们对党内民主的发展充满信心。

2、有效检验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切实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执政意识。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牵涉面广,程序多,要求严,在我市又是第一次,各级党委,特别是试点乡镇的党组织,没有一定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的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可能顺利推开,从这个意义上讲,试点工作的有序进行,试点效果的如期实现,证明我市的各级基层党组织是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是值得放心和信赖的。通过公推直选这一有效形式,参加公推直选试的基层干部,真正认识到了手中的权利来自人民,也必须为了人民,这就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自觉性,使他们进一步树牢了执政为民的正确权力观。通过当面郑重对党员群众许下承诺,也增强了基层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广大干部前有引力、后有推力、内有动力、外有压力,不干不行,不实不行,没有干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也不行。

3、丰富创新了干部选任方式,扩大拓宽了干部选用范围。公推直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改革的出发点不是要改变“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更不是要取代现有干部选拔任用体制,而是要在这一原则和体制的基本框架下,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体制运行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公推直选把评判干部、选择干部的权利主体还原给了党员群众,真正把干部选拔使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到了广大党员群众中,克服了“少数人选人”的种种弊端;公推直选拆除了画地为牢的选人篱笆,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同样也防止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种种弊端;通过公推直选的激烈竞争,可以锻炼和发现一大批有潜力的优秀后备人才,收起“提拔一批,发现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在这次已完成试点工作的5个乡镇中,就有8名原一般干部通过竞争,通过党员群众的选择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其中最年轻的才26岁。

发展党内民主,进而带动社会民主的发展,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相辅相成,与党员素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应从现在开始,总结提升以往的好做法、好经验,鼓励、引导基层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再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时机和地方继续加以完善,加以改进。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种有益探索,带来了基层政治风气,干部思想、观念作风,乃至发展环境的明显改变,成效已经被试点的实践所证明。但在具体实践中,也还有一些需待上下共同努力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探索以民主选举为主要途径的扩大党内民主的同时,完善相配套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政治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动发挥好基层党员群众政治参与热情的同时,引导党员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全局意识,正确行使应有的权力,提高议政参政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并按照相关规定确保程序、要求到位的同时,如何降低推进民主政治的行政成本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作为上级党委还应该充分肯定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基层党员的素质,充分尊重基层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允许、鼓励基层立足实际情况大胆探索、积极改革,赋予基层在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过程中更大的自主权。

第四篇: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的有益探索

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的有益探索

——辉县市冀屯镇党的建设经验调查

编者按:遵照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乡镇党委只有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辉县市冀屯镇党建工作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2011年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冀屯镇33个行政村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百分之百进行换届选举,党支部、村委会百分之百换届选举成功,群众对党支部工作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这种现象值得研究。我们为此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镇党委平时注重党的建设,能够按照自身实际,勇于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在推进乡镇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上取得显著成效,全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一、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成绩突出

(一)党委目标定位一流,各项工作位居前列。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全党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冀屯镇党委带领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最佳精神状态,他们不断调整阶段性发展目标,每隔几年就上一个台阶,每上一个台阶就是一次“飞跃”。2011年强势进入河南省百强乡镇第一方阵,实现经济总量33.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党的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荣获省“五好”先进乡镇党委、省先进基层党校、省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省文化工作先进乡镇等各项荣誉。

(二)党员成为创业先锋,带领群众致富氛围浓厚。乡镇党委的中心任务就是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实现富裕,这就决定党组织和党员必须成为

创业先锋,在帮带群众致富上有所作为。冀屯镇党委从自身情况出发,对不同党员提出不同要求。一是党委作表率。在调查研究、弄清镇情基础上,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谋篇布局,短短几年时间神话般地崛起三大支柱产业,即围绕煤田拉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养殖,崛起畜牧加工业;围绕食用菌,发展高效农业。目前全镇已建大棚1.5万座,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产业化程度最先进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二是干部走在前。顺应农民致富愿望,在农户与市场对接的产业链上建立12个党支部,有效地解决了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难题,干部成为群众致富引领者、服务者;三是党员当先锋。仅2011年,全镇760名党员认领了“党员先锋岗”,培育帮带2100余户,带动致富项目155项,协调贴息贷款1500万元,企业支持发展资金10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6000万元。目前,全镇基本形成“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致富”的局面,群众收入大幅度提升。

(三)打造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党员队伍,实现党内团结带动与促进社会和谐。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体现在引领群众致富上,还要在各项社会事业中走在前列。冀屯镇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成“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战斗堡垒,凡体现党和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一旦形成,要求达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说到做到”的状态,不允许有任何消极与抵触,致使政令受阻。每项重大任务面前,树立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理由,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纲性化执行理念。2011年12月,该镇采煤塌隔区的东北流、西北流两个村拆迁、搬迁工作,党委在缜密决策基础上,经过对群众深入细致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每个党员包几户群众,这项天下最难的大事,仅用3天、72小时顺利完成两个村687户搬迁、拆迁任务,创造了拆迁史上的奇迹。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一旦形成,不仅使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而且具备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的能力,从而实现党内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好局面。

二、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主要做法

围绕担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员为主体、镇村干部为重点,着力健全一套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冀屯镇党委进行了积极探索。

1.健全围绕中心任务为总要求的工作推进机制。乡镇党委所处的地位决定,必须把上级精神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自己实际的科学规划、发展思路及各项决议。该镇党委建立健全推进任务落实的各项制度:建立会议制度,即周日领导班子会议、周一全体干部会议;建立干部“双层”管理体制,即班子成员包中层、中层干部包村;建立既分工抓本职又集中抓重大任务的定岗责任制度;建立推进工作的汇报、督查制度;建立重大问题集中调研、民主决策制度等。富有成效的工作推进制度,形成了上下一体,一呼百应,说到做到,注重实效的体制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快速落实。

2.健全“双承诺”、“双考评”为抓手的干部管理机制。乡村干部工作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分散性特点,如何防止“不作为、乱作为”,始终是基层干部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冀屯镇党委抓住“双承诺”、“双考评”这两个关键环节,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所谓“双承诺”,一是村党支部向镇党委承诺,即每年初把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镇党委对他们的要求,确立全年目标任务,向党委进行承诺。二是镇党委向全镇群众承诺,即每年初在研究上级政策、省内先进乡镇情况、本镇发展实际基础上,确定目标任务,进行公开承诺。“双承诺”制度解决的不是干与不干问题,而是干得好与差的问题。“好”不是一般地完成任务,而是强调完成任务的速度与质量。所谓“双考评”,一是镇党委对村级组织一年来任务完成、制度落实情况、群众对干部满意度情况进行考评。二是村级干部对镇党委及领导成员是否优秀进行测评。在“双承诺”、“双考评”中,他们注重实效,不走过场,用制度“逼”着干部用心做事,为群众谋利。

3.健全“淘汰”后进为着力点的干部选拔使用机制。针对农村基层干部担负任务重、遇到矛盾多等特点,必须把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把后进干部

淘汰出去,只有建立“择优劣汰”的用人机制,才能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干部的危机感责任心。冀屯镇党委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以“淘汰”后进为干部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他们认识到,只有减少后进,才能保护、促进先进。他们以任务给压力,以百分制政绩进行考评、以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办法,“逼”着干部当先进,也“逼”着平庸干部主动辞职。10年来,该镇已有48名村干部主动辞职。二是以“转化”后进村为干部队伍建设关键点。每年对村级组织进行一次“定类升级”,在对后进村干部“淘汰”的同时,采用“两推一选”办法,让群众信任的干部、各个领域的能人强人涌现出来。然后镇党委帮助建立健全制度,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使后进村迅速得以转化。三是以“连续性”为干部队伍建设根本点。先进村的发展思路必须持续,由此决定干部队伍必须连续。该镇党委对村干部既做到选好,又帮助用好,努力让村干部健康成长。目前,该镇村支书最长30多年,最短也在两届以上。

4.健全确保党员“思想上入党”为核心的创先争优活动机制。农村党员所处环境决定,必须把解决“不仅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经常化、常态化,并且对此常抓不懈。冀屯镇党委健全一套制度机制:一是理论学习。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利用党校阵地,每年对全镇两委干部集中轮训两次,对全体党员集中轮训一次,内容包括党的理论、法规及重大工作部署,用党的理论武装人、美好的前景激励人。二是外出考察式学习。每逢新任务来临,组织干部走出去,借鉴外地做法,吸收别人经验。三是整风式学习,为防止“不行为、骄傲”等倾向发生,定期进行小整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争把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阶段。四是树先进典型式学习。把那些走在时代前列,不怕困难,不怕矛盾的干部树立起来,开展学先进活动。该镇党委富有成效的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逐渐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扎根,从而影响其行为与做事准则。

5.健全党内关爱为支撑的动力保障机制。针对乡村干部待遇偏低、流动性小特点,为防止基层干部动力不足、缺少活力,冀屯镇党委充分利用

党内关爱这一有效武器,出台一系列制度与政策。一是政治上关心,他们积极向上级推荐优秀干部,几年来,该镇受到提拔的优秀干部数量最多,其中两名副镇长级干部直接到外地任乡镇长。2008年该镇纪委书记被评为全国纪检系统先进工作者,为全省乡镇系统唯一。二是生活上帮助。对政绩突出的干部重奖,对家庭困难的干部关爱,对退休干部提高待遇,对干部子女帮助就业等。三是发展上扶持。项目、资金较多地投向先进村,帮助干部提升践行承诺能力,让他们取得更大成绩。四是工作上支持,协助村干部化解村内矛盾,支持优秀村干部连续连任,保护村干部大胆工作。

三、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经验启示

乡镇党委是党和国家直接联系农民群众的基层组织,搞好乡镇党的建设,推进各项工作,根本在于健全党建工作科学化运行机制。冀屯镇党建工作经验对我们有许多启示。

第一,必须把“争取民心”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执政的最高要求。人民是国家主人,也是发展主体;共产党是领导者,更是服务者。只有不断满足群众利益的各种需求,才能争取民心,取信于民。冀屯镇党委把群众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做到:一是制定“富民强镇”战略,不断做大为民谋利“蛋糕”。他们紧盯省市先进乡镇,采用自我加压办法,确定追赶目标,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10余年来,他们先后追赶辉县市、新乡市各乡镇,2009年进入全省百强乡镇,2011年又进入省百强乡镇第一方阵,他们力争三年内进入全省10强乡镇。该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为群众谋利条件越来越多。近年来先后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一系列难题,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二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让群众当家做主。利用“月末干群联席会”平台,每月28日召开有党员、代表、村镇干部参加的联席会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群众需要什么,党组织就干什么,群众希望怎么干,干部就怎么干。党委成员,包村干部参与会议,使群众愿望、需求,直接、迅速地成为镇党委的决议。冀屯镇党委实

现了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时代前列,在依靠群众中化解一系列矛盾”的目标。该镇党委的做法启示我们,党与群众关系,不仅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还要让群众当家做主,在服务群众中争取民心。

第二,必须把“视事业如生命”的干部在基层选好用好。“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只有“一流干部”才能创“一流业绩”。冀屯镇党委在实践中体会到,“一流干部”能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优势培育优势”,能够“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硬任务面前,“党员干部走在前,各项工作都不难”。为此,镇党委重用“视事业如生命”的干部:坚持用“顾全大局的人”,用“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用“能用制度约束自己的人”,用“不怕困难,不怕矛盾的人”。他们识别干部的方法是“群众口碑中观察”、“关键岗位上考验”、“政绩考评中发现”。因此,该镇大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该镇党委这一经验启示我们,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艰巨的发展、改革与稳定任务,只有“视事业如生命”的干部大批涌现出来、培育出来,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第三,必须把“科学运作,持续提升”作为推进工作的能力要求。乡镇工作任务重、矛盾多,创建一流乡镇对党委及党委书记能力要求很高。冀屯镇党委重视“五型”建设,即学习型、政治坚定型、民主型、表率型、关爱型,并把五者结合起来作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谋划与运作能力。他们坚持扬长避短理念:从本镇只有几户农民生产食用菌的实际出发,逐渐做大做强,做成全镇的优势产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他们注重抢抓机遇理念:通过创建优良的软硬环境,使投资17亿元的煤矿项目最终落户在该镇,人文因素在同等条件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运用“无中生有,有中生奇”理念: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使投资10亿元的广东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争取到该镇落户,从而把潜在优势发挥出来,并且培育新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品牌。

该镇党委上述经验启示我们,只有科学谋划,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升执政为民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应把它视为首要任务。

第四,必须把“营造干事创业环境”作为上级党委领导乡镇的重要方法。冀屯镇党委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究其原因,党委书记赵化录同志体会最深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在不断给他们压任务的同时,应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舆论上、用人导向上给予强有力支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营造出“干事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在领导干部中不断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引导干部热爱党、热爱人民,扎根基层,爱岗敬业。该镇党委这一体会启示我们:伟大时代需要大批先进模范,着力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应当是各级党委领导基层组织的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第五篇:推进桂东新型工业化的探索与思考

推进桂东新型工业化的探索与思考

桂东统计局

(2011年10月9日)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桂东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虽然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工业结构逐步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城乡就业,为加速推进桂东新型工业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周边县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桂东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很低。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走出一条适合桂东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工业发展现状

(一)工业规模逐步扩大。一直以来,桂东的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1998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小水电的决定》以来,水电工业快速发展壮大,并带动了化工、冶炼、加工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工业效益稳步提高。2011年,桂东共有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硅业、化工业、纺织业等行业,全县经济稳定增长,工业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1-9月,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2亿元,规模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37.8%,1-9月累计增长率,暂时在全市排名第一。

(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桂东县实行了“以山造林,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围绕绿色生态,做活“山”“水”文章。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工业,由于小水电的迅速发展,有了较为充足的电力资源,因而带动了一批化工、冶炼、加工企业的发展。到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13家,多晶硅冶炼企业已有5家,多晶硅属于半导体材料,用途极为广泛,产品价格稳定,较为畅销;农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以竹胶板厂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起到了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不大,需增强。桂东工业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差距很大。一般产品多,精品名品少,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少。

(二)人均生产总值偏少,产业化结构层次低。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不均。

(三)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工业产品结构层次直接取决于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就目前而言,桂东县工业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的产品仍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改造投入不足,造成了企业落后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改造更新;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差,引进的外来企业大多仅加工初级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三是科技开发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企业缺乏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桂东虽然是一个山区县,但对于发展工业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是有丰富的石灰石、钾长石、硅石、稀土、等资源;四是有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五是有丰富的粮食、水果、药材、竹木等资源,发展深加工前景广阔;六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桂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发展“红色”、“绿色”旅游前景极为广阔,从而可开发旅游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桂东初步形成了具有桂东特色的以小水电、化工、冶炼、来料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但在做大做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对推进桂东工业化进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一是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聚,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积极培植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强园区建设,搭建好企业发展平台;四是深化企业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因此,必须抓住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发挥政府的产业导向职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加快企业改制力度,焕发企业生机活力。要通过资产优化重组、整合提高,改变工业企业散、小、弱的状况,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搭好企业发展平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平台,这就要求统筹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桂东目前要重点抓好沙田工业园、大塘工业园的建设,完善园区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环境质量,增加园区吸引力,通过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加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千方百计保障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及资金支持,为工业项目的投资和投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一是整合水电企业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充分利用电能,壮大化工冶炼企业。桂东小水电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电力资源。

(四)发展产品精深加工,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桂东有丰富的石灰石、钾长石、硅石等矿产资源,目前只是对这些矿产品进行简单加工,有的甚至出售原矿,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极需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效益。

(五)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桂东的农产品种类繁多,精深加工大有可为。一是桂东有丰富的食用菌、花豆、草食动物、药材等,属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或药品,但目前缺少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产品附加值少,农户收益差,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要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开办食品、药材加工厂,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使之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二是桂东具有“红色”和“绿色”两大旅游品牌,但一直没有可供游客购买、方便游客携带的旅游工艺产品,可利用本地的竹木资源生产竹木旅游工艺品,以满足游客纪念保存之需要;三是桂东有丰富的山地资源,生产烟花炮竹前景可观,厂房建在山坡上,安全系数高,且生产烟花炮竹的高氯酸钾原料充足,要争取上级的政策扶持和相关企业的技术支持,属于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特色工业。

下载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经贸招商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福建省电力公司这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效实践与探索,对当前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

    大力推进工业化 努力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推进工业化 努力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高县政府副县长程培光近年来,高县立足丘陵山区欠发达农业县的县情,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

    大力推进工业化 努力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推进工业化 努力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高县政府副县长 程培光近年来,高县立足丘陵山区欠发达农业县的县情,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通过大力发展中小......

    推进新型工业化2010工作总结

    雀塘镇2010年上半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 作 汇 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工业经济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省第七次党代会、全省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以......

    加快推进安康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探索(精)(5篇)

    加快推进安康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探索 (通迅员:杨玉鹏卢宏丽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更加强烈的时代特征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是经济效益的保障,企业发展的基础。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近年来,XX煤矿把建......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有益探索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有益探索 —湖北省大悟县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新要求。湖北省大悟县抢抓列入全国“县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