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4 16: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

第一篇: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

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04&ZD012),自2004年5月立项以来,在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卡特)主任黄祖辉教授主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基本完成预期研究目标。

一、项目研究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及进展情况

课题组明确提出了六条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1)总结性,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整合。(2)原创性,应尽可能地提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框架、新视角、新观点、新思路。(3)前瞻性,要对我国国情发展趋势、“三农”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4)系统性,要在整体上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性和整合性。(5)实证性,项目成果应建立在对我国“三农”问题大量实证调研的基础上。(6)政策性,项目成果应对政府决策尽可能发挥影响和作用。

项目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个总报告和10个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对策研究;建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与对策研究;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与相关政策研究;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与粮食安全性研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增加农民收入对策研究;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与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研究;反贫困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研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与征地制度改革研究;优化农业经营体制与产业组织结构研究等。

目前,课题组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等刊物上发表或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文章33篇,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各专题研究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总报告也处于框架形成和观点整合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提交总报告和各分报告。

二、主要学术研讨会情况

2004年以来,课题组以浙江大学卡特中心为依托,主办或合作主办了多次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 1、2004年6月,在杭州召开“中国‘三农’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卡特中心和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福特基金会、世界银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院、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等协办。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福格尔,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前辈杜润生在内的,来自海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农民权利与乡村民主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后出版论文集《中国“三农”问题:理论、实证、对策》。2、2005年3月,在温州召开“非农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国际食品政策研究中心与国际发展高级研究基金会的高级官员和知名学者、埃塞俄比亚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以及浙江大学、浙江省农办、省法制局、温州市政府等4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非农经济、温州模式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次会议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给非洲发展中国家代表留下深刻印象。3、2005年4月,在杭州召开 “中国农村妇女与城镇化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英格兰中国商务和发展中心、香港大学以及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就业与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4、2005年6月,在杭州召开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深入探讨了我国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以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途径与政策。5、2006年5月,在杭州召开 “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代表共有50多名,分别来自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美国密西根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国际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商务部交流中心、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相关决策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研讨会围绕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项目和农村金融改革等相关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此外,课题组还先后召开了20多次专题研讨会,参加了30多次国内外有关“三农”问题的研讨会。

三、相关对策建议

项目研究期间,课题组及时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关建议参考,主要有:

1、研究报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否持续开展,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被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采用,并上报教育部社科司。

2、对策建议《对〈物权法(草案)〉农村土地条款的修改建议》,通过“卡特决策参考”向有关实际部门报送。

3、咨询报告《新农村建设:农民和村官们在想什么?》和《新农村建设:“村官”们在想什么?》,分别上报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咨询委。

4、论文《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五大关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十大建议》、《四位一体: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建议》分别刊登在今年的《中国经济时报》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于建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辽宁省农业网站群 2010-7-21 15:53:35 发布单位:建平县农村经济委员会

【字体:大 中 小】

为全面掌握建平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目前,县农经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客观地掌握了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初步摸清了存在问题,研究了发展对策和主要措施,形成综合调查报告。

一、建平农业的发展现状

建平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共31个乡镇场街,260个行政村,农业户13.9万户;全县总人口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农村劳力总数为27.1万人。全县总面积729万亩,其中山地占30.4%,丘陵占43.3%,平原占26.3%,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全县耕地总面积为219万亩,其中水浇地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5%;坡耕地1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86万亩,其中粮谷作物面积为13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

建平县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县共有大小河流九条,其中比较大的河流为老哈河、大凌河、蹦河。三大河流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三个不同的农业气候区。凌河川为晚熟作物区,老河川为中熟作物区,蹦河川为早熟作物区。

建平县农业生产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差,长期以来,建平农业一直处于传统落后的雨养农业状态,抗灾能力很低。全县的粮食生产和农民经济收入一直低而不稳。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全县各部门大力支持农业,各乡镇场街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近几年来,党的惠农政策推动建平农业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对比,建平农业成果显著,农业总产值:197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7500万元,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6亿元,增长了48倍;粮食产量: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为1.98亿斤,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亿斤,增长了4倍;农民人均收入:1978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仅为56.00元,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5110.00元,增长了91.25倍。随着农业的科技进步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建平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传统常规农业产量不断提高 建平农业目前仍以传统的常规农业为基础,并占居主导地位。常规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以玉米种植为主,其次为谷子。由于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玉米平均亩产由1978年的200斤,增加到1000斤,最高亩产达到2010斤,实现了吨粮田目标。谷子平均亩产由1978年的100斤,增加到500斤,最高亩产达到1000斤。全县粮食总产量最高达到11亿斤,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

(二)特色高效农业经济效益突出

建平县特色农业以发展高效的经济作物为主,主要品种有烤烟、甜菜、蔬菜、西香瓜、中药材、马铃薯、小杂粮。其中发展规模较大的为小杂粮60万亩,马铃薯30万亩,西香瓜8万亩,蔬菜6万亩。县委、县政府把小杂粮、马铃薯列为建平农业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发展,并将举办“中国·建平杂粮节”,提高建平杂粮的知名度。

(三)现代设施农业初具规模

建平设施农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几起几落,争议较大。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改变了过去乡乡发展,村村建棚,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采取了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发展策略,使全县设施农业出现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出现了不少设施农业高效典型,还形成了热水、黑水的反季葡萄与食用菌;深井的蔬菜、花卉、草莓与食用菌;沙海的反季香瓜与食用菌;农场的冷棚花卉,太平庄、三家的冷棚越夏蔬菜等几大特色产业区。青峰山、万寿、富山、铁南、马场、昌隆、小塘、榆树林子、朱碌科、喀喇沁、张家营子等乡镇的设施农业得到了巩固和提高。2009年全县设施农业将出现新的突破,现已落实设施农业小区30多个。

(四)农业机械化加快了发展步伐。

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全县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400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4.7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台数发展到6600台,配套农机具8840台套,全县农机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农机保护性耕作、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大型农业机械不断增加,推动了全县农业机械化进程。

(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新成果。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带动了建平农业的的高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较高的效益。全县地膜覆盖推广面积已达80万亩,新品种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绿色基地建设、脱毒马铃薯推广、玉米吨粮田新技术示范,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园,试验田的建立,科技培训工程等,提高了建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六)农业产业化有了新的发展。

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建平绿龙公司带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兴诺米业,华恩米业公司带动了杂粮生产;宝华糖业,恒通糖业公司带动了甜菜产业;烟叶公司带动了烤烟产业;颈复康药业公司带动了中草药种植。全县的马铃薯产业协会,杂粮产业协会,蔬菜产业协会,西瓜产业协会,葡萄产业协会,为农民提供信息和产销服务,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制约建平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建平农业虽然发展较快,成绩突出,但与先进地区对比还相对落后,在自然灾害面前还显得十分脆弱,全县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很不稳定,制约建平农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还很多。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建平县虽然耕地面积较大,但土壤条件不好,坡耕地多,水浇地少。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肥功能差。全县土壤以褐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低,贫磷、少氮,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93%,含氮0.04%,含速效磷2.9ppm,PH值在7.5—8.5。长期以来,农民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大量增施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盐化,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气候条件恶劣。

建平县的气候特点是多风,干旱,少雨,无霜期短,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灾害性天气多。

建平十年九旱,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50——450㎜;年平均气温为7.9℃(北部为5.6℃,南部为8.1℃);无霜期为120——135天(北部120—125天,南部130—135天);风沙较大,平均风力3——4级,最大风力达8级;全县平均日照时数为2900——3000小时,≥10℃有效积温为3100——3300℃;水份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量为1828㎜。影响建平农业的主要气候灾害为旱灾,特别是春旱严重,有时是春旱、伏旱、秋吊同年份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和绝收;无霜期短,早霜冻现象严重,生育期长的高产品种不能引种,制约了产量提高与稳定增收。

(三)水资源缺乏

建平县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县水资源平均总量为3.43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经流量为1.77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66亿立方米。建平县水资源的拥有量不足全省平均数的五分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建平县矿业无序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面积林地被毁,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相当一部分农灌井干枯或水量不足,全县水浇地面积迅速减少。

(四)种植方式落后

建平农业还以传统的种植方式为主,机械化作业面积小,科技含量低。农民种地以1.2——1.5尺小垄距为主,大海洋式种植,作物通风透光不好。不注重深松整地,土壤板结严重,土壤不保水,作物难扎根、不抗旱、不抗风。全县土地承包时大部分乡镇村分地时都是见地划条,一户几条垄,使农民无法用大型机械整地,影响了农民规模化经营和对土地的投入,影响了机械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利用。

(五)产业结构单一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种植品种仍以粮食作物为主。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86万亩,其中:玉米为70万亩、杂粮为60万亩、马铃薯25——30万亩、甜菜3万亩、烤烟2万亩、蔬菜6万亩、西香瓜6万亩、油料与其它作物9万亩,在农作物种植面积中,粮食作物占70%以上。

(六)农民科技素质偏低

建平县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低、观念陈旧保守。由于建平县农业生产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差、种地产量低、收入少,而且不稳定,导致大部分青壮年劳力离土离家,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剩下老人和家庭妇女在家种地务农,现在的农民家庭又养羊、又养牛、又养猪鸡、又要种地,小而全、负担重,农民啥都不专业,导致啥都不明白,培训办班又不参加,能力素质很难提高。

(七)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县各乡镇场街农业技术服务站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农业技术干部不是改行离岗,就是回家搞个体,个别乡镇根本没有农业技术干部。经调查,全县基层农业服务站60%以上的农业技术干部不在岗,30%的农业技术服务站没有专职农业技术员。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培训大部分乡镇基本处于一种无人管状态。

(八)县级农业技术部门服务功能差

县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虽然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地点,但是由于人员老化,技术力量不足,没有技术服务与科技推广经费,下乡缺少交通工具。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县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配备了部分车辆,增加了人员编制,但经费不足问题仍然制约着服务功能的提高,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的普及面仍然很小。

(九)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难度大

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县级农业技术部门服务功能薄弱,再加上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导致全县的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加大,特别是涉及农民稳定增收和高产高效的抗灾项目推广速度缓慢。如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保护性耕作、玉米吨粮田技术、设施农业冷暖棚建设项目等推广速度慢,发展规模小,影响了全县科技兴农步伐和农民的稳定增收。

(十)市场体系薄弱

建平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其他产业规模小而分散,没有成形的专业市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不稳定。粮食生产以玉米为主,销售靠地方粮库和粮食贩子收购,价格差异较大。其他农产品虽然有几个自然形成的小市场,如朱碌科杂粮市场、建平马铃薯市场、昌隆蔬菜市场、热水葵花籽市场、黑水西瓜市场、万寿蔬菜禽蛋市场等,但规模太小,销量有限,价格不稳定,管理不规范,满足不了全县农产品的销售需求。

从对建平农业调研中,通过综合分析,我们感到影响和制约建平农业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科技含量偏低,抗灾能力较弱。建平农业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核心问题。

三、建平农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主要措施 发展建平农业,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巨大动力,以发展新农业、培训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要任务,以推动农业科学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为工作重点,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明确农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发展措施,全面实现建平农业的科学发展。

(一)建平农业的发展思路

根据建平县的实际情况,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建平农业的发展思路应确定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抓住重点、优化结构、培育基地。

1、因地制宜。建平县三大水系把全县农业分成三个不同的气候区域。各乡镇场街的土地条件、水利条件、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所以确定全县农业的发展思路必须因地制宜,按具体条件发展,这样才科学实际,减少失误和损失。

2、发挥优势。建平农业发展虽然不利因素很多,但也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一是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全县耕地总面积达21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4.5亩,丰富的土地资源给建平农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二是具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建平县全年日照时数在2900——3000小时,日照率达75%以上;有效积温3100——3360℃,而且气候凉爽干燥,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多种粮油果菜。特别是适合发展设施农业和反季水果蔬菜。三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平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0%,县内没有重工业和化工企业,经2003年全国农业环境测评,全县境内均适合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利用好这三大优势,可给建平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3、突出特色。建平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几大特色产业,并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马铃薯产业、小杂粮产业、晚秋特色西瓜、烤烟、反季葡萄等。应进一步扩大这些特色产业规模,提高品质,打出特色品牌。

4、抓住重点。建平农业应该抓住四大发展重点。一是常规农业抓好玉米的高产栽培,因为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0%,而且增产潜力大,对农民增收十分重要。二是特色农业要抓好马铃薯、小杂粮新品种推广、提高产量和品质。三是高效农业要抓好烤烟、甜菜、西香瓜、蔬菜、中药材的规模化生产。四是设施农业要抓好日光温室小区建设,逐步扩大发展规模。

5、优化结构。要下大力量调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缩小粮食种植面积,扩大高效作物面积;逐步改变小而全的种植模式,扩大重点产业种植规模;逐步减少坡耕地种植面积,扩大集约经营与设施农业面积。

6、培育基地。要培育建设专用玉米生产基地、马铃薯生产基地、杂粮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并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争创绿色品牌。

(二)建平农业的发展目标

建平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全县农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全县农业的抗灾能力,提高全县农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三大发展目标的推进与实施,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县种植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亿公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三)建平农业的发展措施

为了实现建平农业的发展目标,按照建平农业的基本发展思路,制定建平农业的发展措施。

1、大力推广农作物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常规农业的科技含量。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保护性耕作、新型农作物栽培模式,特别是玉米吨粮田栽培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2、加强设施农业小区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设施农业抗灾、节水、稳产、高效,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抓住国家和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扩大发展规模,使设施农业成为提高全县农业抗灾能力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重点项目。

3、积极发展农机事业,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特别是建平县耕地较多,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依托国家的惠农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要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农机保护性耕作、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等新技术,切实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4、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型农民标准,切实抓好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要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和重点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系统地培训与指导。在抓好技术骨干培训的同时,要做到农户每户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

5、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服务功能。

要尽快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每个乡镇场街农业技术服务站必须配备2——3名专业农业技术员。县农经委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研究解决好县乡两级服务体系的工作经费问题,保证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正常开展。

6、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采取多种形式,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一是与企业挂钩,发展订单农业;二是加强产业协会建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专业批发市场,打开外销渠道;四是引进加工型企业,使农产品加工升值;五是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建平农产品的知名度;六是强化农产品的绿色有机认证,创立绿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二篇: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与解决思路

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决策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上上下下都在讨论“三农”问题,纷纷为其献计献策。到底“三农”问题出在哪里、症结何在?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或缓解它?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与症结所在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有农民收入问题、税费负担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农村金融制度问题、粮食流通体制问题,还有农村市场消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以及农民自组织等等问题。乍一看,怎么会冒出这么多问题来,使人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当前农业、农村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近期才产生的,有许多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了,不过那时问题还没有累积到现在这种严重程度。另外,从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其中有许多问题是相互关联,存在着衍生关系。比如,农民收入问题与税费负担、劳动力转移、土地市场、金融制度就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与粮食流通体制、农村市场消费等密切相关。因此,在陈述“三农”问题时,不能简单地罗列问题,应该找出事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核心问题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症下药。我认为,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目前“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三农”问题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假如说过去有“三农”问题,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农产品供给问题,或者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三农问题已经从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消费和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城市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要相对落后。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自1998年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虽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向农业和农村投入了大量资金,明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但是,在利用财政资金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向城市投资多而对农村投资偏少。例如,1998年至2002年国家连续发行建设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约为1897亿元,占28.7%。2003年,国家又发行国债1400亿元,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为445亿元,占31.8%。就是这2300多亿元,还包括了大江大河工程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等,而这些投资直接受益的是全社会,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在国家集中大量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后,使得城市公共品的供给和现代化水平上了好几个台阶。和国外比较,目前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差,甚至还超过一些国家。可是,由于农村投资少,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这里,如果仅以基础设施供给状况衡量城乡发展水平,那么当你进入中国的大中城市就好像到了发达国家,相反当你进入中国的农村又好像到了发展中国家。这种城乡反差既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增长也远远落后于城市。从1990年到2002年,城市集体和个人名义投资增长了14.6倍,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了5.5倍,城市比农村增长速度快1.7倍。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1990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9%,年均增长4.48%,比80年代增长速度(8.4%)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由慢变快,13年里居民收入增长了159.8%,年均增长7.6%,增速是80年代(4.5%)的1.7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与农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比如,1985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的1.86倍,1990年为2.2倍,1995年上升到2.71倍,到2002年高达3.1倍。2003年,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9%,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23倍。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从1993年到2002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上增长了2.58倍,而县及县以下仅增长了1.87倍。到2003年农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是城市居民的1/3,消费差距比80年代扩大了40%以上。由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导致其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例如,在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2003年又进一步降到35%(见下表)。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12.92亿人口中,有9.37亿农民在紧缩投资和压缩消费,势必会给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困难。可以肯定的讲,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面对城乡发展差距,有人提出,目前中国的农村状况比过去恶化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差。这种说法有些偏激,甚至对农村缺乏起码的了解。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但是为什么三农问题又突然变尖锐了呢?关键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扩大到了某种限度,给人的感官视角造成了异常刺激,国的食品安全不但失去了可靠保障,而且农民还造反的,这会直接干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是“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为什么?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农民关在城外,自己在城内搞现代化,这是为城市居民“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我们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错误地认为“小城镇,大战略”,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这是一种不符合国情的战略选择,实际上这是一种“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它实质上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从国情来看,中国若要遍地都去发展小城镇,总有一天我国会没有土地可耕,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仿效美国模式,因为美国的土地资源要比我国丰富得多,而日本的城市化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土地、水资源稀缺,人口密集,我国应该与日本一样,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这样可以节约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并能集中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在外部进行改革的同时,农业内部也要进行改革。在世界任何国家,最终农民群体不可能变成零,工业化后仍会有一部分农民留在农村,政府要关注这部分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怎么关注?近期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第一,对农民的收入要采取直接的支持政策。我国目前对农民的支持政策不应放在是产量的支持方面,而应是对农民的收入进行支持。有人说对农民支持要间接支持,有人说要直接支持,我认为目前间接支持和直接支持都要搞,但是要有重点。有人讲不能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因为我国财政能力有限,不可能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我认为这有两个误区需要澄清: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因为我们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2002年补贴700多亿,连续几年来我们对粮食的补贴超过三千亿,这种间接补贴会造成低效益,引起腐败,农民损失大,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用于农、林、牧、渔四大业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看上去很多,但是我们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两个亿,这两个亿如果剥离了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需要补贴的就是一亿人左右。在12.92亿人中,我国补贴政策的目标锁定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第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近期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总体改革思路应该是,粮食主产区的购销要彻底放开,国家的储备粮数量要控制在合理安全界线内,国有粮食企业要走市场化的改革之路,对粮农的保护和补贴要与国有粮食企业划断,坚持采取直接的补贴办法。第三,农村金融改革。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对“三农”的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我认为想靠现有的金融体系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根本没有可能,必须通过改革发育新的金融组织。第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变成商品,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所有,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目前有人讲土地要私有化,我觉得目前提土地私有化不合适宜,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现在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什么时候能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1993年的中央11号文件强调三十年不变,这里面有深刻的理论含义和制度背景,它充分考虑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区段。现在不宜过早的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在立法上、在土地是商品等方面多考虑些改革办法。当前在土地市场制度建设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尽快解决:一是对经营性用地要实行彻底的市场招标出让制度,土地出让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二是对于公益性用地,虽然目前只能按照协议出让办法从农民征地,但是征用价格原则上应以市场价格为标准,如果在征地过程中不能按照市场价格补偿农民损失的,就必须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三是通过制度安排要将土地转让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为了确保土地流转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建议在农村成立土地财产委员会,委员会由农民选举产生,其职责是代表农民对集体土地出让行使决策权,并决定土地补偿金的使用方向,监督出让土地补偿金的分配。根据需要,农村土地财产委员会可以是长期固定的农民组织,也可以是临时性质的组织,不管是固定还是临时组织,都必须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宗旨,以民主决策为原则,公正公平地为农民服务。第五,农村公共品供给。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而不应该形成现在的“公共”财政只对城市人而不对农民提供公共品,或者只对农民提供少量公共品补贴的局面。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公平的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了。今年中央政府调整国债使用结构,以数百亿元的规模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这是非常英明正确的,可以想见,这样坚持投下去城乡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总有一天还会将这种差距消除掉。最后,农民要有自己的组织。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不但要有政府来保护,有法律来保护,而且要由自己来保护。农民居住分散和生产活动不集中,这

第三篇: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与解决思路

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决策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上上下下都在讨论“三农”问题,纷纷为其献计献策。到底“三农”问题出在哪里、症结何在?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或缓解它?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与症结所在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有农民收入问题、税费负

担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土地市场制度问题、农村金融制度问题、粮食流通体制问题,还有农村市场消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以及农民自组织等等问题。乍一看,怎么会冒出这么多问题来,使人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当前农业、农村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并不是近期才产生的,有许多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了,不过那时问题还没有累积到现在这种严重程度。另外,从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其中有许多问题是相互关联,存在着衍生关系。比如,农民收入问题与税费负担、劳动力转移、土地市场、金融制度就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与粮食流通体制、农村市场消费等密切相关。因此,在陈述“三农”问题时,不能简单地罗列问题,应该找出事关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核心问题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症下药。我认为,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目前“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三农”问题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假如说过去有“三农”问题,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农产品供给问题,或者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三农问题已经从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消费和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城市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要相对落后。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自1998年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虽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向农业和农村投入了大量资金,明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但是,在利用财政资金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向城市投资多而对农村投资偏少。例如,1998年至2002年国家连续发行建设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约为1897亿元,占28.7。2003年,国家又发行国债1400亿元,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为445亿元,占31.8。就是这2300多亿元,还包括了大江大河工程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资等,而这些投资直接受益的是全社会,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在国家集中大量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后,使得城市公共品的供给和现代化水平上了好几个台阶。和国外比较,目前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差,甚至还超过一些国家。可是,由于农村投资少,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这里,如果仅以基础设施供给状况衡量城乡发展水平,那么当你进入中国的大中城市就好像到了发达国家,相反当你进入中国的农村又好像到了发展中国家。这种城乡反差既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增长也远远落后于城市。从1990年到2002年,城市集体和个人名义投资增长了14.6倍,而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了5.5倍,城市比农村增长速度快1.7倍。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1990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9,年均增长4.48,比80年代增长速度(8.4)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由慢变快,13年里居民收入增长了159.8,年均增长7.6,增速是80年代(4.5)的1.7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与农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比如,1985年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的1.86倍,1990年为2.2倍,1995年上升到2.71倍,到2002年高达3.1倍。2003年,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9,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23倍。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从1993年到2002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上增长了2.58倍,而县及县以下仅增长了1.87倍。到2003年农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是城市居民的1/3,消费差距比80年代扩大了40以上。由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导致其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例如,在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2003年又进一步降到35(见下表)。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12.92亿人口中,有9.37亿农民在紧缩投资和压缩消费,势必会

给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困难。可以肯定的讲,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面对城乡发展差距,有人提出,目前中国的农村状况比过去恶化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差。这种说法有些偏激,甚至对农村缺乏起码的了解。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但是为什么三农问题又突然变尖锐了呢?关键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扩大到了某种限度,给人的感官视角造成了异常刺激,引起了社会部分群体的心理失衡,危及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85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比较表年份农民收入(元)市民收入(元)城乡比乡为1农民消费(元)市民消费(元)城乡比乡为1农村市场()1985397.6739.11.86317.4673.22.1256.51990686..31510.22.20538.11278.92.4053.219951577.74280.02.711310.43537.62.7040.020002253.46280.22.791670.04998.02.9938.220012366.46859.62.901741.05309.92.9937.420022475.67702.83.101834.36209.93.2936.720032622.08472.03.231943.36510.93.3535.0因此,我认为“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收入、消费和劳动力转移方面,核心体现在生存和发展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三农”问题呢?我认为是由制度和结构造成的,是由我们的制度设计缺陷和结构转换偏差引起的。首先从制度看,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用计划经济、依靠行政力量造就了一个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们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在改革进程和制度安排上偏废了农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把主要改革精力从农村转到城市,集中在宏观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对农业、农村的体制改革重视不够,造成了许多问题积重难返。第二,农村制度的变迁受到了抑制。列举四个方面的例子:

1、土地不能市场化。城市扩张、修筑公路和开发区建设侵占了大量农村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以低价强制性从农民手中征用的,造成巨额土地收益流失。

2、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限制,基金会撤销,民间借贷不合法,造成农村金融从资金总量和机构双重供给不足,使农民长期陷入贷款难的境地。

3、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限制非国有的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

4、城乡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形成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造成越是基层政府财权越小、事权越大,这引起基层政府向企业和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再从结构演变方面分析。结构转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结构转换会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国家在九十年代以后的结构转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不利的。为什么?一方面,工业的过度扩张,导致了非农产业在大量抽取农业、农村资源的同时,排斥大量劳动力进入,造成农民占有的资源和财富份额下降。另一方面,受结构转换的影响,财富过度向城市集中,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因此可以讲,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的差距扩大趋势,既是由市场经济变化引起的,也是由于一些宏观政策不当和制度安排偏差造成的。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解决或缓解“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什么地方?首先要强调一点是,目前社会上不应该用过激的言论,也不能用过激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由历史造成的,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累计起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企图想让一届或两届政府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能操之过急,只能重点突破,如果社会上一些人总用一些偏激的言论、并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解决办法,对解决三农问题毫无益处。最近有人讲,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使政权退出农村,我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幼稚的想法。因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农民是弱势群体,如果我们的政权退出农村,这些弱势的群体谁来保护,农村的公共品由谁来提供,农村贫困问题由谁来解决。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帮助陷入困境的农民,并向农村提供公共品,都是政府在农村的责任。很显然,如果让政府退出农村,这些能产生很大外部性的公共事业会立即出现供给缺位。另外,还有人讲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在“三农之外”,我觉得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因为他把三农的长远问题和近期的问题混淆在一起了,我们不能把寄托于长远的战略手段放到现在来解决三农问题。所以最后我的结论是,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在近期也要在长期。我认为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在三农之外”,我们的改革和政策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核心是要实行向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过渡,将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和农村、政治和社会纳入一体化的进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近期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人口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和财税政策(包括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点是农村税费,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不是最终目标,它是一种过渡方案,最终应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所以尽管目前农村的税费改革有进步,但是它的税制结构设计还是不合理的,仍然是一种歧视性的政策,这种歧视性政策从长远看是要消除的。第二是土地市场开放问题。现在土地基本上没有市场而言,一级市场由国家控制,二级市场农民不许进入,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始终处在被剥夺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发展成本会这么低,关键就在于农民有一块地。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稳定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在就业不充分的条件下,还能稳定在农村,就是因为农民还有一小块土地。今后,如果说土地市场还不改革,还是由国家用低价强制购买土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中国的耕地就会大量、迅速地减少,我国的食品安全不但失去了可靠保障,而且农民还造反的,这会直接干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是“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为什么?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农民关在城外,自己在城内搞现代化,这是为城市居民“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我们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错误地认为“小城镇,大战略”,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这是一种不符合国情的战略选择,实际上这是一种“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它实质上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从国情来看,中国若要遍地都去发展小城镇,总有一天我国会没有土地可耕,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仿效美国模式,因为美国的土地资源要比我国丰富得多,而日本的城市化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土地、水资源稀缺,人口密集,我国应该与日本一样,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这样可以节约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并能集中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在外部进行改革的同时,农业内部也要进行改革。在世界任何国家,最终农民群体不可能变成零,工业化后仍会有一部分农民留在农村,政府要关注这部分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怎么关注?近期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第一,对农民的收入要采取直接的支持政策。我国目前对农民的支持政策不应放在是产量的支持方面,而应是对农民的收入进行支持。有人说对农民支持要间接支持,有人说要直接支持,我认为目前间接支持和直接支持都要搞,但是要有重点。有人讲不能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因为我国财政能力有限,不可能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我认为这有两个误区需要澄清: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因为我们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2002年补贴700多亿,连续几年来我们对粮食的补贴超过三千亿,这种间接补贴会造成低效益,引起腐败,农民损失大,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用于农、林、牧、渔四大业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看上去很多,但是我们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两个亿,这两个亿如果剥离了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需要补贴的就是一亿人左右。在12.92亿人中,我国补贴政策的目标锁定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第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近期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总体改革思路应该是,粮食主产区的购销要彻底放开,国家的储备粮数量要控制在合理安全界线内,国有粮食企业要走市场化的改革之路,对粮农的保护和补贴要与国有粮食企业划断,坚持采取直接的补贴办法。第三,农村金融改革。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对“三农”的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我认为想靠现有的金融体系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根本没有可能,必须通过改革发育新的金融组织。第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变成商品,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所有,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目前有人讲土地要私有化,我觉得目前提土地私有化不合适宜,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现在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什么时候能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1993年的中央11号文件强调三十年不变,这里面有深刻的理论含义和制度背景,它充分考虑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区段。现在不宜过早的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在立法上、在土地是商品等方面多考虑些改革办法。当前在土地市场制度建设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尽快解决:一是对经营性用地要实行彻底的市场招标出让制度,土地出让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二是对于公益性用地,虽然目前只能按照协议出让办法从农民征地,但是征用价格原则上应以市场价格为标准,如果在征地过程中不能按照市场价格补偿农民损失的,就必须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三是通过制度安排要将土地转让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为了确保土地流转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建议在农村成立土地财产委员会,委员会由农民选举产生,其职责是代表农民对集体土地出让行使决策权,并决定土地补偿金的使用方向,监督出让土地补偿金的分配。根据需要,农村土地财产委员会可以是长期固定的农民组织,也可以是临时性质的组织,不管是固定还是临时组织,都必须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宗旨,以民主决策为原则,公正公平地为农民服务。第五,农村公共品供给。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而不应该形成现在的“公共”财政只对城市人而不对农民提供公共品,或者只对农民提供少量公共品补贴的局面。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公平的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了。今年中央政府调整国债使用结构,以数百亿元的规模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这是非常英明正确的,可以想见,这样坚持投下去城乡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总有一天还会将这种差距消除掉。最后,农民要有自己的组织。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不但要有政府来保护,有法律来保护,而且要由自己来保护。农民居住分散和生产活动不集中,这种无组织状态是他们在同非农产业进行交易和谈判中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必须让农民组织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利益团体,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参与国家决策,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是由三类组成的,第一类是在改革以前建立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两类合作社具有上下垂直性质,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和管理,带有较浓厚的官办色彩。第二类是乡(镇)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这些合作组织是人民公社解体后,原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转移由社区合作组织承担。此类合作组织大多依赖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并行使基层政权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第三类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发育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农民和其他经营者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合作制原则自发建立起来的,这类合作经济组织都采取了自愿参加、共同经营、民主管理和收益返还的组织经营形式,他们在名称上也丰富多彩,有农村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也有农业服务公司(中心)等。从多年的实践考察,在三类合作经济组织中,最受农民欢迎、最有旺盛生命力的是第三类合作经济组织。今后,要发展和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第一,目前我国还没有合作组织的立法,各类合作社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也无法享受到政策优惠;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总量不少,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数以万计的供销社、信用社和社区合作组织,因体制落后、官气太重,难以为“三农”有效服务;另一方面新发育的合作经济组织又因数量少而满足不了“三农”的需要。同时,农民急切需要的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发展也严重不足。面对上述两大问题,首先,应加强合作社的立法建设,借鉴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泰国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合作组织立法上的经验,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其次,要大力支持民间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要扶持由农民自发建立起来的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从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农民发展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重视其经济要求,坚持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让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切忌拔苗助长,防止用行政手段“归大堆”,导致合作组织发展太多、太滥,并出现行政化倾向;再次,要加快对第一、二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造步伐,解决合作社由内部人控制和只为少数人牟利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产权,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将其改造成真正意义上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自己管理经营,为“三农”服务。

第四篇: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与解决思路

1990686..31510.22.20538.11278.92.4053.219951577.74280.02.711310.43537.62.7040.020002253.46280.22.791670.04998.02.9938.220012366.46859.62.901741.05309.92.9937.420022475.67702.83.101834.36209.93.2936.720032622.08472.03.231943.36510.93.3535.0因此,我认为“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收入、消费和劳动力转移方面,核心体现在生存和发展上。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三农”问题呢?我认为是由制度和结构造成的,是由我们的制度设计缺陷和结构转换偏差引起的。首先从制度看,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用计划经济、依靠行政力量造就了一个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们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在改革进程和制度安排上偏废了农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把主要改革精力从农村转到城市,集中在宏观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对农业、农村的体制改革重视不够,造成了许多问题积重难返。第二,农村制度的变迁受到了抑制。列举四个方面的例子:

1、土地不能市场化。城市扩张、修筑公路和开发区建设侵占了大量农村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以低价强制性从农民手中征用的,造成巨额土地收益流失。

2、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限制,基金会撤销,民间借贷不合法,造成农村金融从资金总量和机构双重供给不足,使农民长期陷入贷款难的境地。

3、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限制非国有的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

4、城乡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形成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造成越是基层政府财权越小、事权越大,这引起基层政府向企业和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再从结构演变方面分析。结构转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结构转换会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国家在九十年代以后的结构转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不利的。为什么?一方面,工业的过度扩张,导致了非农产业在大量抽取农业、农村资源的同时,排斥大量劳动力进入,造成农民占有的资源和财富份额下降。另一方面,受结构转换的影响,财富过度向城市集中,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因此可以讲,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的差距扩大趋势,既是由市场经济变化引起的,也是由于一些宏观政策不当和制度安排偏差造成的。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解决或缓解“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什么地方?首先要强调一点是,目前社会上不应该用过激的言论,也不能用过激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由历史造成的,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累计起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企图想让一届或两届政府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能操之过急,只能重点突破,如果社会上一些人总用一些偏激的言论、并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解决办法,对解决三农问题毫无益处。最近有人讲,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使政权退出农村,我认为这是一种极为幼稚的想法。因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农民是弱势群体,如果我们的政权退出农村,这些弱势的群体谁来保护,农村的公共品由谁来提供,农村贫困问题由谁来解决。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帮助陷入困境的农民,并向农村提供公共品,都是政府在农村的责任。很显然,如果让政府退出农村,这些能产生很大外部性的公共事业会立即出现供给缺位。另外,还有人讲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在“三农之外”,我觉得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因为他把三农的长远问题和近期的问题混淆在一起了,我们不能把寄托于长远的战略手段放到现在来解决三农问题。所以最后我的结论是,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在近期也要在长期。我认为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在三农之外”,我们的改革和政策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核心是要实行向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过渡,将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和农村、政治和社会纳入一体化的进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近期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人口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和财税政策(包括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这里,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点是农村税费,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不是最终目标,它是一种过渡方案,最终应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所以尽管目前农村的税费改革有进步,但是它的税制结构设计还是不合理的,仍然是一种歧视性的政策,这种歧视性政策从长远看是要消除的。第二是土地市场开放问题。现在土地基本上没有市场而言,一级市场由国家控制,二级市场农民不许进入,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始终处在被剥夺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发展成本会这么低,关键就在于农民有一块地。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稳定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在就业不充分的条件下,还能稳定在农村,就是因为农民还有一小块土地。今后,如果说土地市场还不改革,还是由国家用低价强制购买土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中国的耕地就会大量、迅速地减少,我国的食品安全不但失去了可靠保障,而且农民还造反的,这会直接干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是“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为什么?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农民关在城外,自己在城内搞现代化,这是为城市居民“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我们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错误地认为“小城镇,大战略”,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这是一种不符合国情的战略选择,实际上这是一种“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它实质上就是不愿意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从国情来看,中国若要遍地都去发展小城镇,总有一天我国会没有土地可耕,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仿效美国模式,因为美国的土地资源要比我国丰富得多,而日本的城市化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土地、水资源稀缺,人口密集,我国应该与日本一样,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

道路,这样可以节约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并能集中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在外部进行改革的同时,农业内部也要进行改革。在世界任何国家,最终农民群体不可能变成零,工业化后仍会有一部分农民留在农村,政府要关注这部分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怎么关注?近期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第一,对农民的收入要采取直接的支持政策。我国目前对农民的支持政策不应放在是产量的支持方面,而应是对农民的收入进行支持。有人说对农民支持要间接支持,有人说要直接支持,我认为目前间接支持和直接支持都要搞,但是要有重点。有人讲不能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因为我国财政能力有限,不可能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我认为这有两个误区需要澄清: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因为我们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2002年补贴700多亿,连续几年来我们对粮食的补贴超过三千亿,这种间接补贴会造成低效益,引起~,农民损失大,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用于农、林、牧、渔四大业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看上去很多,但是我们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两个亿,这两个亿如果剥离了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需要补贴的就是一亿人左右。在12.92亿人中,我国补贴政策的目标锁定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第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近期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总体改革思路应该是,粮食主产区的购销要彻底放开,国家的储备粮数量要控制在合理安全界线内,国有粮食企业要走市场化的改革之路,对粮农的保护和补贴要与国有粮食企业划断,坚持采取直接的补贴办法。第三,农村金融改革。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对“三农”的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我认为想靠现有的金融体系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根本没有可能,必须通过改革发育新的金融组织。第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变成商品,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所有,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目前有人讲土地要私有化,我觉得目前提土地私有化不合适宜,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当前土地产权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农民应该有物权,农民用土地可以进行抵押,进行投资,要把农民现在的使用权变成一种准商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现在强调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彻底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什么时候能成熟?我觉得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再来考虑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才算合适,1993年的中央11号文件强调三十年不变,这里面有深刻的理论含义和制度背景,它充分考虑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转换所需要的时间区段。现在不宜过早的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在立法上、在土地是商品等方面多考虑些改革办法。当前在土地市场制度建设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尽快解决:一是对经营性用地要实行彻底的市场招标出让制度,土地出让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二是对于公益性用地,虽然目前只能按照协议出让办法从农民征地,但是征用价格原则上应以市场价格为标准,如果在征地过程中不能按照市场价格补偿农民损失的,就必须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三是通过制度安排要将土地转让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为了确保土地流转的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所有,建议在农村成立土地财产委员会,委员会由农民选举产生,其职责是代表农民对集体土地出让行使决策权,并决定土地补偿金的使用方向,监督出让土地补偿金的分配。根据需要,农村土地财产委员会可以是长期固定的农民组织,也可以是临时性质的组织,不管是固定还是临时组织,都必须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宗旨,以民主决策为原则,公正公平地为农民服务。第五,农村公共品供给。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而不应该形成现在的“公共”财政只对城市人而不对农民提供公共品,或者只对农民提供少量公共品补贴的局面。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公平的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了。今年中央政府调整国债使用结构,以数百亿元的规模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这是非常英明正确的,可以想见,这样坚持投下去城乡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总有一天还会将这种差距消除掉。最后,农民要有自己的组织。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不但要有政府来保护,有法律来保护,而且要由自己来保护。农民居住分散和生产活动不集中,这种无组织状态是他们在同非农产业进行交易和谈判中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必须让农民组织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利益团体,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参与国家决策,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是由三类组成的,第一类是在改革以前建立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两类合作社具有上下垂直性质,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和管理,带有较浓厚的官办色彩。第二类是乡(镇)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这些合作组织是人民公社解体后,原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转移由社区合作组织承担。此类合作组织大多依赖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并行使基层政权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第三类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发育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农民和其他经营者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合作制原则自发建立起来的,这类合作经济组织都采取了自愿参加、共同经营、民主管理和收益返还的组织经营形式,他们在名称上也丰富多彩,有农村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也有农业服务公司(中心)等。从多年的实践考察,在三类合作经济组织中,最受农

民欢迎、最有旺盛生命力的是第三类合作经济组织。今后,要发展和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解决以下两大问题:第一,目前我国还没有合作组织的立法,各类合作社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也无法享受到政策优惠;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总量不少,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数以万计的供销社、信用社和社区合作组织,因体制落后、官气太重,难以为“三农”有效服务;另一方面新发育的合作经济组织又因数量少而满足不了“三农”的需要。同时,农民急切需要的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发展也严重不足。面对上述两大问题,首先,应加强合作社的立法建设,借鉴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泰国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合作组织立法上的经验,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其次,要大力支持民间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要扶持由农民自发建立起来的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从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农民发展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重视其经济要求,坚持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让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切忌拔苗助长,防止用行政手段“归大堆”,导致合作组织发展太多、太滥,并出现行政化倾向;再次,要加快对第一、二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造步伐,解决合作社由内部人控制和只为少数人牟利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产权,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将其改造成真正意义上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自己管理经营,为“三农”服务。

第五篇: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宏微观经济学关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论文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物流管理09级1班 王珊璐20093319 王腾飞20093316)

摘要: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关键词:农民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1、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切入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将产

第1页(共6页)

生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是扶农政策。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央出台了I号文件,农民对此欢欣鼓舞,一致认为“1号文件”贴近“三农”,政策性强,增收的措施比往年更积极、实在。

(二)农民负担问题。要提高农民的物质利益,就要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保护,物质上投入,生产上服务。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三)农民自主权问题。对农民来说,自主权是最大、最切实的民主权利。从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放活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我们要始终坚信,农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应让农民自主决策。政府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四)农民民主权利问题。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的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尊重农民创造精神的结果,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等.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管理办法,各级干部帮助加工、总结,逐步提高和规范。

2、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着力点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跳出“三农”抓“三农”,同时要立足“三农”抓“三农”,其根本路径就是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

第一,要把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予以通盘考虑、协同推进。

第二,要把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推进“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第三,要把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三化”、解决 “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三农”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长期束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在新阶段的集中反映。解决“三农”问题要靠“三化”,而推进“三化”进程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需要在发展实践中逐步探索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政府支农政策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如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等,收到了明显效果。应该说政府建立粮食直补制度是非常积极的举措,也符合加入WTO以后的国际惯例。但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单纯的粮食直补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对国家财政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国家对农业的政策补贴除了直接面对种粮农民个体外,更应探索建立一种能够促进形成农业和农村内在发展机制的政策体系,使之不但具有补贴功能,更具有引导生产要素向涉农领域集中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认为:首先,政策的基本取向应立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支持方向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一步延伸到“三化”领域,其次,要在优化区域布局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信息化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经济基础条件,为“三化”的顺利推进创造外部条件。再次,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相对脆弱的生态现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创新投入机制,让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化”。首先要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金融系统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功能弱化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试行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制度,放宽和规范龙头企业贷款条件,扩大借贷规模,采取专项放贷,封闭运行的办法,在保证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同时,也可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支持农民调整结构。同时,继续发挥农户小额信贷或多户联保等优势,多方面解决农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其次,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三化”。民间资本具有存量大、市场活跃、投资欲强烈等诸多特点。事实上,近年来民间投资已呈现出向农产品加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类服务业等多领域、多层次进军的趋势。

3、统筹城乡就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聚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的必要条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发展壮大城镇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以发展园区工业和服务业为重点,增强城镇的经济集聚功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载体,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让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建设的投资者,城镇发展的创业者和城镇化的受益者。二是要进一步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要用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管理制度逐步取代户籍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多方面服务。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整体素质。四是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除农民离开土地的后顾之忧。如广东佛山地区通过建立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成相衔接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帐户为主,通过个人缴费,村组集体给予补贴,政府扶助等途径筹集资金,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经验。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五统筹”的科学发展,扎扎实实推进“三化”,切切实实抓好“三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突破点

把握了关节点,就基本掌握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主要内容;抓住了着力点,就基本掌握了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千言万语,贵在求真;千头万绪,重在落实。因此,抓落实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必须牢牢把握突破点.“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更是硬道理”,要解决好当前的农民问题,必须咬定发展不放松,求真务实抓落实,从五个方面在“落实”二字上狠下功夫、寻求突破。一要从思想认识上抓落实、求突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只有在思想认识上率先到位,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农民问题在“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和在整体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才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才能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迅速启动好各项工作,实现突破。二要从职责履行上抓落实、求突破.要有效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只有政府搭好了台,农民才能唱好戏。因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村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把正确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为农民精心搭台、细心服务、费心引导,促其发展,实现突破。三要从为民谋利上抓落实,求突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宗旨,解决农民问题必额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关心农民,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尤其是要妥善、及时、深入解决好农民群众所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排解他们遇到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聚精会神抓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的格局,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突破和快速发展。四要从工作方法上抓落实、求突破.工作方法对路,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同的工作,其方法不尽相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是工作中通用的方法。解决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必须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始终要把工作方法落实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个贴近”上,以提高工作实效,促进工作突破.五要从开拓创新上抓落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都要在改革中向前推进。在此过程中,必特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必然要求我们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去认真对待和加以解决。因此,搞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工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在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创新,才能突破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参考文献:

[1]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出版社.[2]罗晓东.农民问题不仅仅是增收问题.人民出版社.

下载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大项目《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宏微观经济学关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论文 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物流管理09级1班 王珊璐20093319 王腾飞20093316) 摘要: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一、“三农”问题的概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 一、“三农”问题的概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

    解决“三农”问题心得

    用5年时间取消农业税,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以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除了降税减费外,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夯实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生存的基础是土地......

    解决“三农”问题路在何方

    解决“三农”问题路在何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决策层和百姓的广泛关注。要想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办法,就......

    农业部部长撰文诠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思路

    农业部部长撰文诠释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思路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近日发表了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的文章。文章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一些思路......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理论创新(共5篇)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理论创新结合农村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之初,总结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而形成的双层经营理论,突破了......

    六盘水市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六盘水市重大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本文通过对目前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