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教育强市 共享品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市 共享品质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一超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杭州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蓝图,将生活品质界定为人们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从而赋予了杭州教育新的历史责任——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高现代人文化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工程。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惟一目的,而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生活幸福程度,教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发展成功的基本途径,学习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引出“共享品质教育”这一课题。
一、品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提升生活品质之基
建设教育强市,是杭州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建设教育强市的过程实际上是打造品质教育的过程。“品质”一词由管理学领域引入华人世界教育领域,是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教育改革大潮中“教育品质”(Quality in Education)的提出为标志,其特征在于借鉴企业界“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念,以期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发展,确保所有民众都能享有高品质的教育。台湾学者根据美国质量管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等学者的观点,将教育品质定义为教育能持续符合众所认定及期望的目标的程度。
考察品质教育,可以从以下角度认识:从教育的目标来考察,品质教育应当是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品质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发展性,幸福是一种感受,关乎人的精神世界。从教育的投入
来考察,居民收入的高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寡、教师素质、人口因素等均能反映出教育品质的高低。品质教育应当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待遇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从教育的过程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要素。品质教育应当是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的,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教育,是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包括学生家庭)及其构成的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关系的教育。从教育的效果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学生学习成就表现、进步情形、学习满足感、学生未来发展等。品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能够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教育。
教育在人的交往和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活动中成长和发展。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实现个人发展、享受品质生活与体现能力、贡献社会这两股动力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的有机契合。这将涵盖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成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共建是路径、是手段,共享是目标、是理想。一流的教育品质树教育品牌,品质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是提升生活品质之基,必将铸就“学在杭州”城市品牌。
二、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杭州建设教育强市的宣言 尽管杭州十五年基础教育早在2001年已率先基本普及,但并不意味着已建成有品质的教育。在杭州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跨越的城市化进程中,既要注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充沛而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直接服务功能,又要追求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普及,追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人生起点的公平,完善间接服务功能。鉴于此,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强市、共享品质教育的目标是:至2010
年,建成总量相对充足、结构基本合理、体制富有活力、环境条件优越、内涵和谐发展,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杭州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届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必须围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目标,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坚持教育思想、体制、模式、手段、开放五大创新,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均衡、协调、持续、创新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整体提升教育品质,实现杭州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1.品质教育注重在“普九”基础上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程度。至2010年,杭州市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全面保障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其中,学前教育低龄化发展,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六城区90%)。义务教育公平化、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75%(六城区90%);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50%和40%(六城区80%和70%)。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覆盖率达到80%(六城区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2.品质教育注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效能。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校企合作和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六项行动计划。整合、扩大、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品质。至2010年,全市8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重点职校办学标准,创建30个省级示范专业和2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基地。
3.品质教育注重高等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推动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打造高学力人才培养高地。继续完善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新校区等4个高教园区建设,加快余杭仓前、萧山江东两个高教功能区建设,促进杭州市和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强沪杭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和社会投资者来杭合作办学和投资办学。至2010年,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40万人以上;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在杭民办全日制高校达到20所,占在杭全日制高校数的40%。在市属高校中建成市级重点学科20个,重点实验室10个。
4.品质教育注重激活现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动力。构筑学习型社会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城乡劳动者接受各类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培育学习型城市文化生态,初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在学、处处有学、事事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生活品质。至2010年,全市各区、县(市)均建有社区学院,各街道建立社区学校(分院);建立100个职工教育示范基地,建立40个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全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
5.品质教育注重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意义。以破解“好上学”和“上好学”问题为切口,既要确保弱势群体子女“好上学”,又要努力让更多的人“上好学”,促进城市化与基础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全体市民在共创生活品质中共享品质教育。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育资助券制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境贫困而失学。稳妥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问题。确保边远农村孩子、“三残”儿童少年“好上学”,确保配套小区居民子女就近“好上学”,确保外籍人员子女和来杭创业人员子女“好上学”。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完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探索学前教育“名园集团化”,加强集团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集团办学内涵,实现名
校这一优质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保障教育高水平均衡,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品质。
三、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打响“学在杭州”品牌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的“联合体”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既是培育人才、促进经济成长、引导社会进步、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开启生命发展无限可能的桥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摇篮。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人生意义生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渠道之一。一个人受的学校教育越好,其生活品质、生命质量也就越高。当前,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是共建教育品质的基本要求,要努力使之成为共享品质教育的标杆与窗口。
1.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管理品质。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需要实施全面校本品质管理。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渐复杂特别是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情况下,学校应对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通过依法治校,依法完善学校内部制度和运作机制,是建设品质学校的基本保证。与学校有关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责任、管理、利益、教学、协作、监督等各种关系,要界定这些关系并进一步促进它们的和谐,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使各个主体围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校和师生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各展其能。
2.完善教师教育机制,提升教师资源品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有共同愿景,有爱心,有创造力,自信诚实,善抓机遇,宽容尊重,经常反思,自我超越的品质特征。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教育品质的保证,名师是名校最重要的品牌。好教师可以在人的内心留下痕迹,给人以心灵的滋养。课堂中教师的一
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是品位的体现。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某位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但永不磨灭的却是内化在心灵深处的文化取向。要全面实施全员聘任制,创新培养引进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扩大优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要激励教师拓展专业自主空间,建构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品位,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3.重视校园精神培育,提升学校文化品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品牌学校的根基和灵魂,是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学校文化绝不只表现为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应当融于师生血液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在师生言行之中。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基于尊重、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培育充满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生态。要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心灵对话、科学探究、思想火花碰撞、文化熏陶、人格感召,让师生体验分享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师生心灵的交互,切实感受友谊、亲情与博爱,让校园沐浴人性的光辉。有品质的教育需要建立愿景,并将愿景化作长远持续目标,作为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要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校、师、生三重价值的共同实现,在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再造学校文化,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品质。青少年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全面发展,是享受品质生活、经营幸福人生的基础。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把素质教育写进了法律。要努力发挥好教育满足需求与引领社会的双重功能,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健康发展与实现升学或就业愿望的有机统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以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德育创新。要积极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倡导教学互动相长,倡导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实施多元智能评价和多层次选择,切实减轻中
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
5.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校舍建筑、学校场地、教育设备设施等现代化的办学硬件是品质学校的物质基础,而学校的后勤服务能否跟上更是衡量品质学校的标杆。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形成什么样的氛围,将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青少年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寄宿制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润物细无声,要与时俱进地营造温馨平安的校园环境和后勤服务氛围,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校园生活的幸福感,爱校乐学。就餐文化氛围、寝室文化氛围、校园一草一木等也都会是一种陶冶。还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结合的大教育网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共建全社会和广大家长理解、支持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篇:建设教育强市 共享品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市 共享品质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一超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杭州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蓝图,将生活品质界定为人们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从而赋予了杭州教育新的历史责任——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高现代人文化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工程。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惟一目的,而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生活幸福程度,教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发展成功的基本途径,学习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引出“共享品质教育”这一课题。
一、品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提升生活品质之基
建设教育强市,是杭州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建设教育强市的过程实际上是打造品质教育的过程。“品质”一词由管理学领域引入华人世界教育领域,是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教育改革大潮中“教育品质”(Quality in Education)的提出为标志,其特征在于借鉴企业界“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念,以期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发展,确保所有民众都能享有高品质的教育。台湾学者根据美国质量管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等学者的观点,将教育品质定义为教育能持续符合众所认定及期望的目标的程度。
考察品质教育,可以从以下角度认识:从教育的目标来考察,品质教育应当是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品质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发展性,幸福是一种感受,关乎人的精神世界。从教育的投入来考察,居民收入的高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寡、教师素质、人口因素等均能反映出教育品质的高低。品质教育应当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持续改善,1
教师待遇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从教育的过程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要素。品质教育应当是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的,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教育,是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包括学生家庭)及其构成的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关系的教育。从教育的效果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学生学习成就表现、进步情形、学习满足感、学生未来发展等。品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能够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教育。
教育在人的交往和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活动中成长和发展。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实现个人发展、享受品质生活与体现能力、贡献社会这两股动力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的有机契合。这将涵盖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成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共建是路径、是手段,共享是目标、是理想。一流的教育品质树教育品牌,品质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是提升生活品质之基,必将铸就“学在杭州”城市品牌。
二、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杭州建设教育强市的宣言 尽管杭州十五年基础教育早在2001年已率先基本普及,但并不意味着已建成有品质的教育。在杭州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跨越的城市化进程中,既要注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充沛而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直接服务功能,又要追求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普及,追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人生起点的公平,完善间接服务功能。鉴于此,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强市、共享品质教育的目标是:至2010年,建成总量相对充足、结构基本合理、体制富有活力、环境条件优越、内涵和谐发展,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杭州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届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必须围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目标,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坚持教育思想、体制、模式、手段、开放五大创新,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均衡、协调、持续、创新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整体提升教育品质,实现杭州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1.品质教育注重在“普九”基础上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程度。至2010年,杭州市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全面保障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其中,学前教育低龄化发展,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六城区90%)。义务教育公平化、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75%(六城区90%);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50%和40%(六城区80%和70%)。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覆盖率达到80%(六城区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2.品质教育注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效能。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校企合作和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六项行动计划。整合、扩大、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品质。至2010年,全市8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重点职校办学标准,创建30个省级示范专业和2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基地。
3.品质教育注重高等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推动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打造高学力人才培养高地。继续完善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新校区等4个高教园区建设,加快余杭仓前、萧山江东两个高教功能区建设,促进杭州市和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强沪杭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和社会投资者来杭合作办学和投资办学。至2010年,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40万人以上;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在杭民办全日制高校达到20所,占在杭全日制高校数的40%。在市属
高校中建成市级重点学科20个,重点实验室10个。
4.品质教育注重激活现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动力。构筑学习型社会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城乡劳动者接受各类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培育学习型城市文化生态,初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在学、处处有学、事事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生活品质。至2010年,全市各区、县(市)均建有社区学院,各街道建立社区学校(分院);建立100个职工教育示范基地,建立40个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全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
5.品质教育注重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意义。以破解“好上学”和“上好学”问题为切口,既要确保弱势群体子女“好上学”,又要努力让更多的人“上好学”,促进城市化与基础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全体市民在共创生活品质中共享品质教育。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育资助券制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境贫困而失学。稳妥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问题。确保边远农村孩子、“三残”儿童少年“好上学”,确保配套小区居民子女就近“好上学”,确保外籍人员子女和来杭创业人员子女“好上学”。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完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探索学前教育“名园集团化”,加强集团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集团办学内涵,实现名校这一优质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保障教育高水平均衡,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品质。
三、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打响“学在杭州”品牌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的“联合体”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既是培育人才、促进经济成长、引导社会进步、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开启生命发展无限可能的桥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摇篮。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人生意义生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渠道之一。一个人受的学校教育越好,其生
活品质、生命质量也就越高。当前,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是共建教育品质的基本要求,要努力使之成为共享品质教育的标杆与窗口。
1.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管理品质。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需要实施全面校本品质管理。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渐复杂特别是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情况下,学校应对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通过依法治校,依法完善学校内部制度和运作机制,是建设品质学校的基本保证。与学校有关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责任、管理、利益、教学、协作、监督等各种关系,要界定这些关系并进一步促进它们的和谐,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使各个主体围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校和师生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各展其能。
2.完善教师教育机制,提升教师资源品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有共同愿景,有爱心,有创造力,自信诚实,善抓机遇,宽容尊重,经常反思,自我超越的品质特征。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教育品质的保证,名师是名校最重要的品牌。好教师可以在人的内心留下痕迹,给人以心灵的滋养。课堂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是品位的体现。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某位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但永不磨灭的却是内化在心灵深处的文化取向。要全面实施全员聘任制,创新培养引进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扩大优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要激励教师拓展专业自主空间,建构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品位,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3.重视校园精神培育,提升学校文化品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品牌学校的根基和灵魂,是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学校文化绝不只表现为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应当融于师生血液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在师生言行之中。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基于尊重、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培育充满人文底蕴的校园
文化生态。要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心灵对话、科学探究、思想火花碰撞、文化熏陶、人格感召,让师生体验分享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师生心灵的交互,切实感受友谊、亲情与博爱,让校园沐浴人性的光辉。有品质的教育需要建立愿景,并将愿景化作长远持续目标,作为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要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校、师、生三重价值的共同实现,在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再造学校文化,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品质。青少年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全面发展,是享受品质生活、经营幸福人生的基础。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把素质教育写进了法律。要努力发挥好教育满足需求与引领社会的双重功能,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健康发展与实现升学或就业愿望的有机统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以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德育创新。要积极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倡导教学互动相长,倡导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实施多元智能评价和多层次选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
5.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提升后勤服务品质。校舍建筑、学校场地、教育设备设施等现代化的办学硬件是品质学校的物质基础,而学校的后勤服务能否跟上更是衡量品质学校的标杆。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形成什么样的氛围,将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青少年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寄宿制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润物细无声,要与时俱进地营造温馨平安的校园环境和后勤服务氛围,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校园生活的幸福感,爱校乐学。就餐文化氛围、寝室文化氛围、校园一草一木等也都会是一种陶冶。还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结合的大教育网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共建全社会和广大家长理解、支持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篇:“教育强市”总结材料
打造教育强市 助五金之都腾飞
――永康市申报“教育强市”总结材料
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三国赤乌八年(公元245年)置县,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辖5镇4街道和方岩风景区、经济开发区。现有人口54.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30多万人。
永康是全国著名的“五金之都”,五金机电产业十分发达。全市有五金企业7000多家,2004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135亿元,财政总收入15.2亿元,工业总产值450亿元,社会经济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7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已形成了“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优势在民营,活力在开放,后劲在科技,基础在教育”的经济发展格局。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永康的教育事业带来勃勃生机。基础教育实现了高标准普九的目标;职业教育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民办教育异突起,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指引下,健康发展凸现活动。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工程,是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状况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永康作为充满发展活力的县市,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面对这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永康全市上下齐动员,干部群众同参与,学校师生共努力,使永康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愈来愈浓。
一、强化均衡,优化布局,全面提升
由于受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直以来,永康的学校布局比较分数,办学规模相对偏小导致办学水平不高,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因此而不平衡。优化学校布局,成了强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实施学校教育“扶弱促衡”工程的重中之重。五年来,全市通过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教育资金投向倾向,选派优秀教师支教、结对;扶助贫困地区贫困学生等举措,使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可喜的成果,城乡群众渴望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享受正逐步变成现实。
1、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整合和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城乡校际均衡。2000年永康全市共有普通初中37所,在校生24286人,校生均人数为656人;小学154所,在校生45768人,校生均为297人。2005年开学,永康市的普通初中 所,在校生 人,校生均为 人;小学 所,在校生 人,校生均为 人,校生均人数或高于金华市内同类学校,或高于全省同类学校。学校布局是牵涉面非常广的一项系统工程,永康市的学校布局工作既着眼于办学的社区环境和规模效益,又综合考虑地理、交通、人口、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全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统筹考虑,把难事办好,把好事做实,目前,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2005-2010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已经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经市人大审议后付诸实施,新一轮布局调整实施到位后,永康全市将设小学50所、初中12所、高中8所。使全市的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调整后实现教育资源后整合开发,在开发中整合,在整合中提升,使全市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2、通过教育资金投向,重点中学招生制度改革等政策调近代促城乡校际均衡。为了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化,2003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教育“扶弱促衡”工程,并已初见成效。
一是通过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重新整合市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校际均衡。2002年,我市小学校均365人,初中校均970人,校均人数或高于金华市同类学校,或高于全省同类学校。2003和2004两年,我市又撤并小学18所、初中4所,小学、初中的校均规模分别达到了461人和1062人。目前,我市体现城区一体化要求的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已报请市人大审议后付诸实施。我市新一轮布局规划在2010年实施到位后,全市将设置小学50所、初中12所、高中8所。
我市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既着眼于办学的社区环境和规模效益,同时也综合考虑了地理、交通、人口诸多因素,在操作过程中基本做到全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稳中求快。通过学校布局的合理调整,对全市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在整合开发,在开发中整合;同时又通过整合促进了市域教育发展均衡化。
二是在教育资金投向、重点高中招生等方面对山区学校实行倾斜。首先,为了加强农村特别是山区学校建设,近年来,我市在教育基建拨款、教育技术装备经费补助以及城区学校预算外收入的调节等方面给予山区学校以大力扶持,其中教育技术装备经费补助标准山区学校补助金额占投资的80%以上;基本上由财政负担,城区学校预算外收入的30%划拨用于山区定点薄弱学校建设。其次,为了稳定山区学校的生源,去年以来,永一中等重点普通高中的定向招生名额分配,对山区学校特别予以考虑照顾,定向招生的比例今后将逐年递升。三是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山区支教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通过农村特别是山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学条件的优化加强校际促均衡。从2003年起,永康有计划地遴选城区小学的青年业务骨干教师到山区小学担任副校长,任期两年。至今全市已选派两批共10名,今年下半年又将选派第三批。优秀教师支教活动,促进了山区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激发了山区学校的活力,推动了校本师资培训,同时也提升了这些学校的教研和教科研水平。如选派到棠溪小学担任副校长的城区民主小学教师朱金胜,在支教期间积极组织在职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使该校全体教师都学会了制作课件(在此之前,该校许多民转公的老教师还不知“课件”为何物)。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虽已开展多年,但在近三年的教育创强过程中更有明显强化。目前,城区中小学普遍与山区学校结对,最少的一对一,多者达一对三或一对四。帮扶形式主要有:①送教下乡,上示范课;②结对培养山区学校的青年教师;③送钱或送物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④开展联谊活动,鼓励城区学校学生与山区学校学生结对帮扶等努力实现资源同享,共出成果。
四是重视扶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保障该群体学生公平接受教育促均衡。近三年来,永康开形式多种多样的扶贫助学,主渠道有教育部门的教育基金会和民政部门的慈善总会活动,其他途径则有团委的“希望工程”和妇联的“春蕾行动”,另外还有企业老板设立奖学金、学校减免和社会人士爱心资助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02年资助学生872人,资助金额52万元;2003年资助学生900人,资助金额60万元;2004年资助学生1803人,资助金额达190万元。为配合省教厅实施扶贫助学扩面工程,最近,市教育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永康市中小学教育资助券办法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建立了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券制度,山区小学生的杂费实现了全免。对于外来人口子女在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则一律免收借读费,甚至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可与本市人口子女一样在本市区域内平等接受教育。
由于教育理念明确,认识到位,措施得力,目前全市城乡教育已逐步实现了城乡校际发展的均衡化,许多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甚至优于城区的少数学校。
二、强化机制,优化体制,保障有力
永康是浙江省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较早的试点单位之一。1984年,金华市就在永康召开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充分肯定并推广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和分级管理的做法和经验。此后,教育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革和完善。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贯彻后,永康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以市(县)为主统筹管理的体制,并结合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理顺了关系,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从而使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一是建立了投入保障机制。其一,教育投入总量增幅较快。2000年以来,全市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水平。2003年和2004年的市财政教育经费决算和2005年的教育经费预算总计达6.7亿元(尚未包括三年教育费附加收入和社会力量办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总量和人均教育经费均在金华市领先。2003年教育“创强”追加经费4000万元,今年教育“创强”将再安排专项经费7000万元。2003—2004两个教育附加费征收达8285万元,全部专用于教育事业。其二,2003年以来,永康实行以市为主统筹管理和调控的教育基建投入体制,由市财政统一安排全市教育基建项目和经费,确保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投入。2004年市财政一次性划拨2000万元用于偿还镇(街道)学校教育工程欠款。其三,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和相关待遇有了稳定可靠的保障。教师工资从1999年起率先实行由市统筹发放,2002年又着手进行了统筹发放办法改革,做到通过市财政按时足额统一发放到教师本人。教师工资高于本市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实际收入列金华市各县(市、区)前茅。2004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实行同城同待遇政策,年终奖金5500元统一列入市财政预算,这在金华市乃至全省都不可多见。其四,近几年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均高于全省大多数县(市、区),在金华市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公布的《2004年浙江省各县(市、区)教育发展的有关数据》显示,永康市2004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468.68元,居全省第一;初中458.65元,居全省第二。
二是建立了创优激励机制。为了充分调动各镇(街道)和学校争创教育强镇和示范性学校的积极性,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创优激励机制。2002年上半年,市政府又颁行了《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实现金华市和省级教育强镇创建目标的镇(街道),经考核验收合格后,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0万元的重奖;对实现省级示范性学校和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争创目标的学校,经评估验收合格后,分别给予奖励5万元。同时,对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定点的新建学校校舍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按竣工建筑面积给予山区学校每平方米100元,其他学校每平方米60元的补助;对完成“校园网”建设,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学校,以及教学仪器、电教设备、音体美劳卫器材、图书等配备达一、二类标准的学校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为推动“名校工程”的实施,教育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性政策,对在2001年12月1日以后在争创活动中形成的各类不同层次的示范学校,分别给予2—10万元不等的奖励。创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力地推动了省市级教育强镇的创建工作,加快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促进了示范学校群体的形成。
三是建立了管理监督机制。为加强对全市学校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永康于2003年建立了永康市会计核算中心教育分中心,首批23个直属单位的财务列入会计核算分中心管理。今年下半年开始,又将有62个中心小学以上的法人单位的财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从此,全市所有中小学及各直属单位均实行以法人单位为单位报账,教育经费的“源”与“流”将得到全面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永康市还建立了教育系统内部学校领导离任审计制度,对所有调离原岗位的校长,无一例外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审计,发现问题的,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和教育投入及激励、监督机制的强化,促进了我市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教师生活待遇的提高,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统筹,优化资源,提高质量
近年来,永康进一步强化了市域各类教育的统筹工作,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多样、资源优质并充满活力的市域基础教育体系,并以提升办学效益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市域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一是教育结构和办学体制不断得到改善,大教育理念得到强化。首先是中等教育结构通过不断调整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全市普高、职高、综高已经形成了分别以永一中、市职技校和综合高中为龙头的特色明显的三大高中学校群体。高中教育基本普及(2004年普及率达89.95%),高中段招生普职比渐趋合理(普职比例达到了省定标准)。其次是通过办学体制改革激发了教育活力,加快了事业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势头良好,已成为我市教育新的增长点。高中段学校“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中2004年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全市12151人,而民办学校拥有5239人,占43.1%。小学、初中的民办学校也占有一定比例。幼儿园的民办比例则达84.52%。再次是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品位不断提高。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设计的浙江电大永康学院新校区已经建成,今年,该校已通过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总结性评估。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去年投入700多万元,开设专业由2003年的2个增加到41个,并完成了21057名农民的培训任务,其中2924名学员参加了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因此,永康已被确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13个试点县(市)之一。在继前几年永康在全国首创农村支书脱产上浙江师范大学学习之后,今年5月份,我市又选送了20名农民上浙江大学学习,其学习经费全部由市财政解决。此外,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近年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量。近年来,永康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名校工程”等途径,并通过开发、整合、盘活等措施,使市域教育资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首先是改善办学条件。由于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2002年以来,全市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建筑面积大量增加。到2004年下半年,在因中小学布局调整而减少了几十所中小学的情况下,全市中小学的校园占地总面积仍然达到了233.02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40.6%;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00.73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59.8%。2003至2004两年,全市校舍基建和专用设备生均经费分别为960元和1325元,在金华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分别仅次于义乌市);全市中小学净增计算机2781台,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有40多所,5所学校成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学校成为金华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其中一中、二中、三中、实验学校、综合高中、古山中学等校的校园信息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全市建有多媒体综合教室380多个,许多学校的普通教室已全部多媒体化;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的装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其次是“名校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名校群体不断扩大。2003至2004年,全市创建省三级重点普通高中2所(永二中和明珠学校);创建省示范初中4所,小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创建金华市级示范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市职技校于去年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其中机电专业成为浙江省示范专业,会计、数控技术应用两专业被评为金华市重点专业。标准化学校建设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全市已有85%以上的学校按照标准化的不同类别要求进行建设,其中已有2所学校通过一类、5所学校通过三类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再争创省三级重点综合高中1所、省示范学校4—5所。第三是通过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促进学校提升办学品位。去年以来,永康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第二轮办学水平督导评估,通过第一阶段评估,被认定为AAA级的学校就已达18所。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等级重点普通高中占普高学校数的比例尽管只有33.3%,接受优质教育的在校学生数已达全市普高在校生数的51%;在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技校就读的学生,达到了全市职高在校生数的58.2%;在省示范初中就读的在校生,达到了全市初中在校生数的32.6%;在省示范小学就读的在校生,达到了全市小学在校生数的34%。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3年来,全市学校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建立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相关的激励机制。《永康市天行奖学金奖励办法》自2003年施行以来,至今已颁奖了三届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奖金30万元。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永康重视和加强了全市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在初中、小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评估,以促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至今全市已建有心理辅导室40多个,其中通过评估上等级的有15个。中考和高中段学校招生改革促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近年来高考上线人数与区域人口万人比一直居于金华市9个县(市、区)中的第三或第四,中考成绩也在逐年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也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认可。市职技校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学生实训、实习基地体现了鲜明的永康五金文化特色,学制改革(实行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其中学分又分为“过程学分”和“替代学分”两部分,为浙江省首批学分制试点单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100%。
四、强化创新,优化管理,提升水平
三年来,永康大力通过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科研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和督导制度创新来优化学校常规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一是在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优化中小学的教学工作管理。为了更新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教育理念,让全市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校长和第一线教师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程,从而教好新课程,2003年以来,永康专门组织了“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专著读书心得活动”,向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及教研员推荐了《教育新理念》等4本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专著,要求阅读后写出读书心得,以理论指导实践,以新理念参与新课改。其间,先后组织了全市初中、完小正副校长与全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教师新课改理论考试,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信息交流工作会议,并在扎扎实实地开展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新课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科研工作和教研活动的创新来提高教科研和教研工作实效,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近三年来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主要有:①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今年上半年,重新修订下发了《永康市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根据永康教育科研工作的区域特点和发展走向,在全面规范的基础上,出台了许多创新性的举措。②调整充实了市本级教育科研机构,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教育科研组织网络。市教科所专职教科员在全市范围公开选聘,从而使市教科所的科研力量得了充实和强化,以市教科所为中心的全市教育科研网络健全,并正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③重视教育科研投入。从200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教育科研专项经费20万元,两年内已投入40万元。④加强教育科研的基础工程建设。近年来,市教科所工作人员主动下乡、下校举行教育科研常识讲座,普及教育科研知识,至今已举办讲座30余场(次)。同时,还通过举办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抓好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建设和加强教育科研过程的指导和管理等基础性措施,来提高全市教育科研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科研的层次和水平。⑤通过考核、评优和督查促进学校创造性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每年的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去年还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专项督查。由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近年来,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不断提升,获奖成果累累,得到了省、市教育科研部门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中小学立项课题有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2项,省“十·五”重点课题5项,省规划课题12项,金华市重点课题14项。教研工作也通过机构改革、制度完善和网络优化等创新性措施提升了地位,强化了作用,增强了实效。
三是在学校管理实践过程中,通过管理者队伍的创新和教育督导制度的创新来强化导向、优化管理和提升水平。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2004年,永康积极稳妥地调整了中小学校长队伍,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校长岗位。这对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督导评估也是优化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2003年以来,永康通过开展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促进相关学校管理到位,消除管理盲点,强化薄弱环节。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管理,并在教育创强过程中加强了中小学常规管理督查,重点督查内容为“校园环境管理”、“校舍用房管理”、“教育资源利用”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等。在督查过程中,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发现存在问题的,当即填发书面整改通知书,责成学校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并作为校长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人事导向和评估、督查等有效措施,目前我市中小学的内部管理水平已得到了明显提升,育人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优化。全市绝大多数学校“三化”(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落实,校园整洁优美,教育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五、强化培训,优化队伍,打造形象 谋求教育新的发展,需要一支德高业精并善于开拓创新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三年来,我市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师德教育和多元业务培训等途径,多管齐下狠抓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更新观念,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打造形象,适应发展。工作重点是抓师德,正教风,强素质,崇师表。围绕这一工作重点,永康市努力从师德建设、师能提升和名师培育三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在师德建设方面,首先是强化师德培训。我市从2002年起正式启动了“师德培训”工程。该工程由市教育局直接组织部署和规划协调,由市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培训内容策划和培训实施,主要利用新学期开学之前的暑假时间,一年一个专题,前后衔接,层层递进并与时俱进。其次,十分重视师德教育载体的设计与利用,以扩大影响,增强实效。如2003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了“弘扬教师美德,彰显师表形象”主题教育,举办了“学生在我心中”师德演讲比赛,并部署开展了“师德建设年”系列活动。去年在第二十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还表彰了永康市“十佳师德标兵”,组织了千名教师“崇尚教师美德,拒绝违规家教”立誓签名活动。再次是从加强师德建设的角度出发规范全市教师家庭带生(家教)行为,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教师个人带生(家教)行为的若干意见》,并多次组织专项督查,在此基础上,对违规行为,有报必查,有查必处。
在师能提升方面,着力点主要放在理念、技能、薄弱学科和薄弱环节上。2003年以来,多次组织以“新课程与学习主题构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新理念培训,参加培训的初中教师1630人,小学教师1658人。组织计算机和普通话等技能培训数十次,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3000余人。同时,还对全市小学教师进行了一轮教科研知识培训,对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全部进行上岗培训,至今持证上岗教师达260余人,约占金华市该类持证上岗教师总数的一半。此外,还积极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和金华教育学院挂钩,联合举办多层次的各科学历培训,到目前止,全市参加学历提升培训的教师有1100多人,其中专科200余人,本科800多人,研究生主干课程120人。各中小学的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也都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在名师培育方面,永康从1999年开始实施“9932111”名师工程以来,不但强化了精品意识和团队精神,更促进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群体的逐步形成。三年来,市教师进修学校有规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培训,每年一期,每期90人。同时,还通过理念培训、理论包装、名师结对和名师论坛等形式培养省级名师8名、金华市名师30名。除此之外,永康还通过高学历及薄弱学科师资引进、师范院校毕业生通过考试择优录用等途径来改善全市中小学教师结构,提升整体素质,优化整体形象。
为了强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各科各类培训工作,市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基地和教育工作“母机”。2003年,该校已通过创建省级教育强市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评估验收,并于去年被评为初中教师专题培训先进单位。
综上所述,我市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至今三年时间,两轮“创强”,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目前,我市正在按照既定的“创强”规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第二轮创建省级教育强市的整改提高工作。
2005年9月28日
(注:本文原为教育局创强办撰写,后经笔者修改定稿。)
第四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市
中共仁怀市委 仁怀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市的
意 见
(2 0 1 2年2月2 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全国、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仁怀市委、仁怀市人民政府就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步伐、推进教育提质升位、建设教育强市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教育改革是加快仁怀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基”通过“国检”,各类教育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看,我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协调,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观念较为落后,选人用人体制机制不活,教育资源配置不优,学校管理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校长及教 1 师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强县(市)形成了较大反差,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跨越 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我市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提速赶超,使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相适应。
(二)建设教育强市是仁怀率先转型跨越的必然要求。
民族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振兴仁怀教育,建设教育强市是提升人民群众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富民强市的战略选择,是构建和谐仁怀的重要内容,是仁怀率先转型跨越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全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着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制度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安居乐教“六大工程”,不断强化教育环境、教育投入、制度建设“三个保障”,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仁怀经济社会率先转型跨越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教育结构明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率先实现遵义市确定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使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发展均衡、优质高效、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基本建成“贵州教育强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积极稳妥推进“两项改革”,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为重点,坚持以市为主,强化乡镇(街道)责任,改革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健全学校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校务公开、师生满意度测评等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鼓励和支持学校大胆创新,大胆进行综合改革实验,进一步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2.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体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任何 单位不得以各种名义和形式抽调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抓紧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杜绝在编不在岗现象发生。加强教师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按需设岗、公开招考、调动同考、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打破教师职务(职称)聘任终身制,严格执行三年一聘制度,建立学校用人动态管理新机制。改革完善高级教师考核办法,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财政部门根据审批结果发放高级教师职务津贴。建立与聘任制度相适应,能够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的工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推动教师有序交流。逐步取消校长委任制,积极推行聘任制,探索试行职级制,完善校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推进校长专业化管理。
(二)突出抓好“五大任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城镇要以社区和小区为依托创办幼儿园,农村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乡镇和村级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到2015年,每个乡镇(街道)均有一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城区所有社区均有一所以上幼儿园。到2020年,村(社区)幼儿园(班)覆盖率达6 0%。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调整制定市级新 一轮教育布局规划,留足用地,分批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校点布局不合理、适龄人口入学难、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满足城镇人口快速集聚的教育需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小学以方便就近入学为前提,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和必要的教学点,确保适龄儿童依法受教育。逐步实现初中按每所学校服务区域人口2万人左右的比例设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5年,全市
初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达到贵州省新制定的义务教育标准和要求。到2 0 2 0年,全市初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进入贵州省县(市)前列。到2015年农村初中学生寄宿率达70%,农村小学寄宿率达3 0%,到2020年实现应住尽住。到2016年全面撤销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确保2013年实现初步均衡,2016年实现基本均衡。重视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提高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基本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积极发展高中教育。科学制定高中学校布局规划,在南部新城积极筹建中等教育园区,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教育布局结构,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加大市级财政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明确不同高中的 办学定位,将仁怀一中和酒都高级中学建设成优质示范高中,五年内办学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将茅台高级中学建设成大规模普及型优质高中。重点推动仁怀四中办学模式改革,在综合高中创建和农村高中发展中走出路子、创出特色,形成仁怀高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采取措施提高两所民办高中的办学水平。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办学体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多样化,鼓励高中办出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建设知名品牌学科,创建知名品牌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学校,建设在全省有突出影响的优质高中教育高地。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实施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措施,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多渠道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缩小普职差距。以职培中心为基础,整合职成教育资源,组建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积极争取创办以培养白酒酿造、营销等人才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茅台学院),为将来创办茅台大学奠定基础。
5.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意见》,制定落实促进民 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市政府每年安排2 0 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扶持、规范一批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审批、评估和监督制度,取消不合格民办学校办学资质。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建立健全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三)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优化布局、增加投入,使教育硬件建设在全省领先,接近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县市。通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优质学校、标准学校、合格学校制定学校建设和装备标准。到2015年,2所高中、8所初中、1 5所小学成为优质学校,办学条件配备达东部同类地区学校水平;2所高中、1 5所初中、5 0所小学成为标准学校,办学条件配备接近东部同类地区学校水平;其余学校全部建设成为合格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到2018年,全市公办学校装备条件与东部同类地区水平相当。
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建设,到2015年,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网上阅卷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学录播系统等覆盖全市5 0%以上学校。到2020年,建成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基础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校园”全覆盖。2.实施教育制度创新工程,推动以选人用人为重点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以制度和机制改革推动仁怀教育快速发展。健全完善“凡进必考”、“调动同考”的用人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竞聘制度,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管理。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学校绩效与校长绩效综合考评体系,依据任期目标考评决定校长奖惩、晋级和聘用。逐步建立基于职级与业绩的校长薪酬制度,体现校长管理工作的绩效,集中精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新制度。建立“仁怀市教育发展奖励基金”,用奖励方式来体现教师的工作绩效。建立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事故问责制度,对于教学事故、其他教育责任事故实行问责。
3.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校长、教师和教育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落实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树立教师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贵州教育精神(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断提高教师敬业精神。实施全市教师基本专业能力过关考试,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立“教师教学规范体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加大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校长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师综合能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双名”工程,委托国内重点大学帮助培养一批明星校长和明星教师。
4.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进教学管理,改善工作条件,综合提高仁怀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职工坐班制度,严格教 职工考勤管理。实施“核心学校改进带动工程”,选择高中3所、初中9所、小学l 8所作为核心项目学校,聘请知名教育专家直接指导其改进提高,运用核心项目学校带动区域内一批学校,推动学校全面改进提高。实施学校管理分类达标制度,建立教育管理各类规范体系,以规范和制度约束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加大初高中毕业班管理和奖励力度,不断提高中高考升学质量,确保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5.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遵义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切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6.实施教师安居乐教工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建设农村教师和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到2015年,各乡镇均有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的教师周转房。积极研究城区教师住房优惠政策,探索建立 将城区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等优惠措施,逐步解决城区教师住房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逐步提供教师午餐,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制定教师办公设施标准,确保教师必要的办公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师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实施教师每年体检制度。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制定鼓励和吸引教师到农村特别是村(点)校任教的相关政策,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津贴补贴等方面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从2012年3月起,村(点)校教师平均每人每月补助2 0 0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切实关心离退休教师。
(四)强化“三个保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事业、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的原则,形成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强大合力。市人民政府负责抓好统筹教育改革、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工作,筹措和安排市级财政教育经费,管好、用好上级和本级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加快教育发展的措施,制定相关标准和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和指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财政部门负责按要求制定标准,落实预算,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发改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校规划建设,搞好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市编制、人事部门负责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适度 从宽、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做好教师编制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优先满足教育发展用地,完善学校用地手续,新征学校建设用地要减免本级相关费用。建设部门负责将教育布局规划纳入总规,加强教育工程质量监管,让教育工程成为人民群众放心工程。公安、司法、交通、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负责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治,防止发生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负责加强教育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良好氛围。学校负责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定期演练,提高学校和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杜绝火灾、踩踏等事故发生。
2.完善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切实做到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从2012年起,努力使市级教育经费支出逐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全额保障、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政策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按照《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遵义市人民政府令 第5 6号),制定实施《仁怀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加强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成立教育投资公司,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并全额用于教育。在确保正常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3 0 0 0万元“教育发展奖励基金”并滚动使用,奖励业绩突出的教师,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监管,提高使用效益,防止资产流失。完善贫困学生就读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各种资金使用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制定分类考核办法,把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投入教育和保障教育等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加强督促检查。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教育工作考评情况记入干部政绩档案,作为干部表彰奖励、提拔使用、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全面实现
(一)加强领导。市成立教育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育强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市级领导和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教育管 理主体职责,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并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管好用好各类教育经费,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质量评价和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市委、市政府教育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和要求全面落实到位。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管教育、办教育的相应职责,动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和辍学学生返校,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为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履行教育发展职责,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强化督导。加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完善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突出督政,强化督学,把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每年对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并将督导结论以适当的形式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强化社会监督。
(三)严格问责。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全面履行教育强市建设工作职责,市委、市政府将对部门和乡镇(街道)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对履职不力甚至造成失误的,严肃追究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责任。
中共仁怀市委办公室0 1 2年2月2 7日印发
第五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是继市委二届十次全会之后,在即将迈进“十一五”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市教育加速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把泰州建
设得更加美好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刚才,省教育厅周厅长作了讲话,毛市长对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了工作部署。姜堰市、市财政局、市教育局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新泰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进一步认清建设教育强市的优势和潜力
即将过去的“十五”时期,是泰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泰州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校均服务人口等主要指标均超过省定标准,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3.1。高中阶段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每年高考6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数、本科上线人数、录取总人数及录取率连续多年排在全省前列。高等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成功创办了两所本科院校,实现了本科高校“零的突破”。目前,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已达2.6万人。高教园区建设态势良好,城市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各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以改革创新的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泰州教育之乡增添了光彩,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尊重。我们要充分肯定泰州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精神,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积极支持和贡献,充分肯定教育对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泰州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我们今后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后劲。关于这一点,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建设教育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一项战略部署,是顺应民意、惠及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充分发挥教育之乡优势,谋划新泰州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刚刚召开的市委二届十次全会,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部署和重要任务。要实现新目标、新任务,教育的优先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教育是国之大计,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兴则百业旺,教育强则发展快。如果没有教育的现代化,那么所谓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都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建设和谐美好新泰州的奋斗进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物质资源方面的优势,更要重视依靠人才资源,彰显教育优势,加快实现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和跨越。
发展教育不仅是强市、兴市之道,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要求。教育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掌握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学到技能就能创业致富。泰州的未来要靠教育,泰州人的未来也要靠教育。当前,我市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教育公平、教育投入、教育收费、教学质量等问题,其根源还是教育的发展不够充分、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加快泰州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任务,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享有充足的、优质的、不同层次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困失去学习的机会,让每一个泰州人都能接受到多样化、多途径的继续教育。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明确建设教育强市的基本途径
建设教育强市,关键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而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不久前,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明确提出了“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三先”方针,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明确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实现途径。坚持素质教育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教育战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确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泰州人。我们倡导“有教无类”,也倡导“因才施教”;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也要鼓励有序的差别竞争;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