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团体决策
www.xiexiebang.com
【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团体决策
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团体决策
一、团体决策概述(掌握)
(一)团体决策的概念
团体决策是指由多人共同完成的决策过程。在组织中经常要进行团体决策,因为团体决策往往比一个人决策更为可靠,正确性更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团体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二)团体决策的优势
团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许多优势:
(1)信息全面、完整:团体决策时可以收集多个人的意见,利用每位团体成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资源,统合多人掌握的信息。
(2)选择余地大: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可以从各自擅长的角度、方面提出可能的方案,使决策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3)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率:某些团体成员的决策错误可能被其他成员发现。
(4)提高对最终决策的认同感: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决策,既可以使决策更为稳妥、合理性强,同时也会增加人们对决策认同的可能性,接受并支持决策,促成决策的执行。
(5)增加决策的合法性:团体决策符合民主社会的理念,下级甚至上司都愿意接受团体决策。
(三)团体决策的缺点
团体决策有如下缺点:
(1)耗费时间:团体决策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2)团体压力难以克服:团体中存在着社会压力,这种压力迫使成员屈从多数人的意见。
www.xiexiebang.com
(3)有时候会有少数人把持的现象产生:即使是团体决策,通常也由一些关键人物主持或操纵。
(4)责任模糊:由于每个成员都参与了团体决策,因而所有的成员对决策结果共同承担责任,而不是确定的成员承担责任。
(四)团体决策与个人决策效果的比较
团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孰优孰劣,这依赖于评价的标准。团体决策的准确性平均而言高于一般的个体决策,但团体决策并不是好于所有的个体决策,而是比团体中各成员决策的平均水平要好,却常常低于最佳的个体决策。如果以创造性为指标,那么团体决策创造性更好,团体对一些问题经常能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练习一下:
1、团体决策的优势包括()
A、可以增加决策的合法性
B、可以耗费较少的时间
C、可以提高对最终决策的认同感
D、可以明晰成员的责任
标准答案:AC
解题思路:团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有许多优势:(1)信息全面、完整
(2)选择余地大(3)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率(4)提高对最终决策的认同感(5)增加决策的合法性
二、团体极化与团体思维
(一)团体极化
团体极化是指在团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练习一下:
1、团体极化是指()
A、团体决策成员分成两派
www.xiexiebang.com
B、团体决策更倾向与冒险或保守
C、团体压制成员个体意见
D、领导个人意见决定其他成员意见
标准答案:B
解题思路:团体极化是指在团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二)团体思维
团体思维是指在团体中就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处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人发表见解,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
三、团体决策的常用方法
(一)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为克服团体压力抑制不同见解而设计的,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常用方法。
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做法是:6至12个人环桌而坐,主持人阐明问题,并保证每个人都完全了解该问题。接下来,在规定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发挥想象力,互相启发,发表自己想到的各种可能的选择方案。
头脑风暴的基础是两条原则:
(1)迟延评判:头脑风暴法规定成员在发表意见时不许评论、批评,无论它们多么不合常理、不切实际。创意一经提出,立即被一名组员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再做出评价,这就将思想创造与思想审查分隔开来。这样可以鼓励人们大胆对问题提出独创性的见解,而不需顾虑他人的看法,充分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可以产生出许多新颖独特的创意。
(2)量变酝酿质变:随着想法的积聚,通常会产生高质量的创意。头脑风暴的成功依赖于每位成员的能力,能否倾听别人的想法,这些想法能否激发自己新的灵感,能否将新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
(二)德尔菲技术
与一般团体决策方法不同的是,它不安排团体成员见面。具体方法如下:
(1)设计一套问卷,要求成员针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www.xiexiebang.com
(2)团体各成员以匿名方式独自完成问卷;
(3)整理问卷结果;
(4)将结果印发给各成员;
(5)让各成员看过调查结果后,重新回答问卷,调查报告可能引发新的想法或改变观点;
(6)重复(3)、(4)、(5),直到达成比较一致的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节省面谈会议的成本,还能避免人际冲突,但是比较费时,也不利于激发决策参与者的创造性想法。
(三)具名团体技术
具名团体只是在名义上存在,具名团体技术的特点是决策时融合书面的形式,在做决策以前将交往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保证个体决策的独立性。
具名团体方法的优点在于所有成员参与机会均等,讨论不受任何一个成员的左右,决策的时间得到严密地控制。缺陷在于程序僵硬呆板,成员感受不到凝聚力,写出意见时没有机会从别人那里获取灵感,得到启发。
(四)阶梯技术
上述三种方法对团体决策的效果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受到一些团体本身就具有的缺陷的影响。这种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团体中人们的讨论是否充分;二是在团体中可能会出现社会懈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罗森伯格提出了一种名为“阶梯技术”的团体决策技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团体的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比如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体在利用阶梯法时,先是有两个成员讨论,等他们达成一致后,第三个成员加入。加入之后先由他向前两个人讲自己的观点,最后三个人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第四、五个成员也以同样方式加入,最终整个团体达成一致方案。罗森伯格在对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具名团体技术作了对比后指出,阶梯技术不仅在实际方案的选择上具有优势,而且在心理感受上也优于另外两种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比较费时,所以主要用于大的、重要的决策问题。
练习一下:
1、下列决策技术中,不是所有决策成员同时参加的是()
A、头脑风暴法
www.xiexiebang.com
B、德尔菲技术
C、具名团体技术
D、阶梯技术
标准答案:D
解题思路:阶梯技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团体的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比如一个由5人组成的团体在利用阶梯法时,先是有两个成员讨论,等他们达成一致后,第三个成员加入。加入之后先由他向前两个人讲自己的观点,最后三个人一起讨论,直到达成共识。第四、五个成员也以同样方式加入,最终整个团体达成一致方案
2、采用具名团体技术进行决策的优点主要有()。
A、成员的机会均等
B、决策时间有严格的控制
C、决策程序灵活多变
D、成员决策可以从别人那儿获得灵感
E、成员可以感受到凝聚力
标准答案:AB
解题思路:具名团体方法的优点在于所有成员参与机会均等,讨论不受任何一个成员的左右,决策的时间得到严密地控制。
第二篇:【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团体概述
www.xiexiebang.com
【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团体概述
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一、团体概述(掌握)
(一)团体的概念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人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二)团体的形成
要理解团体对个人的影响,首先应该了解独立的个人为什么会组织在一起,形成团体。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团体活动和团体目标对于我们具有吸引力。
2、加入团体可以满足我们的人际需要。
3、个人对于自己的归类也会影响团体的形成。
(三)团体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团体划分为不同类型。
根据组织的正式性,把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是指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非正式团体是指那些既无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决定的各种松散联盟。
(四)团体发展的阶段
大多数团体的发展都要经历若干阶段,在每个阶段,团体及其成员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团体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形成期(2)冲突期(3)规范期(4)产出期
(5)结束期
(五)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
团体的成员如果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则称为同质性团体,反之则称为异质性团体。
www.xiexiebang.com
同质性的团体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由于成员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比较好相处;二是成员之间易于分享信息,较少发生冲突,更容易交流和合作。与同质性团体相比,异质性团体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由于成员具备不同的背景、经验、人格和看待事物的方法,因而在进行团体决策时会提出更多的观点,于是有更高的决策质量;其次,由于拥有各种资源,例如多种知识和技能,因而可以有更高的绩效水平;最后,团体的成员更容易对团体固有的行为方式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团体的变革。可以看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各有利弊,所以团体成员在各种品质或属性上应存在适度的差异,不要成畸形分配,也不要过于求同。
二、团体规范(掌握)
(一)团体规范的概念
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任何一个团体都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和行为标准,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二)团体规范的分类
在组织管理中,规范通常被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存在于正式组织中的规范,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且由上级或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从规范的存在范围来看,非正式规范的存在范围要更广,因为它不但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也存在于正式团体中。而正式规范只能够存在于正式团体中。
(三)团体规范的作用
团体规范对于团体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团体规范有助于维持团体的一致性。
2、团体规范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3、团体规范也具有惰性作用。
三、团体压力(掌握)
(一)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指团体、团体规范会对每一个成员产生约束力,使其与团体保持一致,服从团体利益,效劳于团体。团体压力是团体作用于成员的直接表现形式,而在这种压力之下团体成员常常表现出从众、顺从与服从行为。
www.xiexiebang.com
(二)从众
从众是指团体成员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表现出在观点和行为上同团体或团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有:团体凝聚力、团体一致性和团体规模。
(三)顺从
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有三个因素特别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顺从气氛:第一个是积极的情绪,第二个是强调顺从的互惠性,第三个是合理的原因。
(四)服从
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于地位较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四、团体凝聚力(掌握)
(一)团体凝聚力的概念与作用
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相互吸引并对组织目标认同的程度,适度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团体成员的参与程度和促进交流,促使团体成员遵从组织的规范。
凝聚力对团体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高凝聚力能否导致高绩效要看团体的绩效规范。其次,凝聚力同绩效有循环依存的关系:高凝聚力既是高绩效的原因,也是高绩效的结果。高凝聚力可能促使成员共同努力提高绩效;而绩效提高也能反过来鼓舞士气,提高凝聚力。
(二)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很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相处的时间:这是社交的时间效应。
(2)加入团体的难度:加入团体的难度越大、可能性越小,其中成员的凝聚力越大。
(3)团体规模:团体规模越大,凝聚力往往可能会越小。
(4)团体的同质性:人们通常更容易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流,而且对和自己相似的人的评价更为积极。
(5)外在威胁:在通常的情况下,当团体面临外来威胁时,团体成员更容易团结在一起为团体的目标而努力,因为团体的兴衰关系到每个成员的利益。
www.xiexiebang.com
(6)过去成功的经验:如果团体过去有很好的成功的经验,则能唤起成员的荣誉感,增强对团体的向心力,建立起团体合作精神。
此外其他一些因素,如民主的领导方式、公平的奖惩制度,都有助于提高凝聚力。
五、团体的社会影响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要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现象。
(二)社会懈怠(掌握)
社会懈怠的产生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团体中的个体成员的努力和贡献不容易被确定和衡量,这使得团体成员认为自己更高的努力程度不会得到相应的报偿;二是团体工作导致“责任分散”,团体成员认为自己的努力是不重要的,不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努力与团队的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管理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减少社会懈怠:一是使得个体的贡献可以被衡量和界定;二是使成员感觉自己的工作对团体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三是控制团体的规模。
练习一下:
1、一般情况下,团体结构形成于()
A、冲突期
B、规范期
C、形成期
D、结束期
标准答案:B
解题思路:团体在形成期,团体存在的目标、结构、从属关系不明确;
冲突期,团体内存在比较大的冲突;结束期,团体在达成目标后解散。
只有才规范期,经过一定时期的相互作用,团体的规范开始形成。
2、属于同质性团体的优势是()
A、更容易交流和合作
www.xiexiebang.com
B、有更高的决策质量
C、有更高的绩效水平
D、容易促进团体的变革
标准答案:A
解题思路:同质性的团体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由于成员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比较好相处;二是成员之间易于分享信息,较少发生冲突,更容易交流和合作
3、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被称为()
A、角色冲突
B、顺从
C、从众
D、服从
标准答案:B
解题思路:需要重点区分顺从与服从的概念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倾向。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4、在组织管理中,正式团体包括()
A、指挥团体
B、利益团体
C、联谊团体
D、任务团体
标准答案:AD
解题思路:区分正式团体与非正式团体的定义。正式团体是指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非正式团体是指那些既无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决定的各种松散联盟
5、团体规范的作用包括()
A、维持团体的一致性
B、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
www.xiexiebang.com
C、改善团体的外部环境
D、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标准答案:ABD
解题思路: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团体规范有助于维持团体的一致性。
2、团体规范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3、团体规范也具有惰性作用。
第三篇:【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团体内部的沟通
www.xiexiebang.com
【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团体内部的沟通
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团体内部的沟通
一、沟通概述(掌握)
(一)角色
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或者组织中所占有的具体地位或者个人身份。角色压力主要包括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两种:角色冲突是指其他人对某个人角色的知觉或期望有所不同时,这个人的一种矛盾的心态;而角色模糊就是一个人不明白自己的角色,不知道自己应该在组织内部、外部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时的一种迷茫的心态。
(二)沟通的概念与作用
沟通指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它是一种通过传递观点、事实、思想、感受和价值观而与他人相接触的途径,其目标是使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含义。
在团体中,沟通的作用主要有四种:控制、激励、情感表达、信息流通。
(三)双向沟通过程
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涉及信息的发出者,也涉及信息的接收者;沟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二者以传递的信息为媒介,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
一个沟通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产生想法:发信息者产生一个需要沟通的想法;
(2)编码:将要传递的信息编码(转换)为恰当的文字、图表或其它符号,以便进行传递;
(3)传递:当编码完成之后,就需要按选择的方式进行传递,传递方式包括备忘录、电话或直接访谈等;
(4)接收:接收方接收到信息;
(5)解码:对信息进行解码以便信息能够被理解;
www.xiexiebang.com
(6)接受:接收方选择性地接受信息,接收方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信息是完全接受,还是部分接受;
(7)使用:接收方使用信息,接收方可以对信息置之不理,或按照信息指示诉诸工作,或为将来储存信息,或采取其他措施;
(8)反馈:接收者告知收到信息并对信息传递者做出反应。
由于有反馈,双向沟通具有往返的模式,信息传递者发出一个信息,接收者接受该信息后,接收者的反馈又回到传递者。
练习一下:
1、在沟通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告知信息传递者收到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称为()。
A.信息编码
B.信息接受
C.信息接收
D.信息反馈
标准答案:D
解题思路:沟通过程的考查。信息编码:将要传递的信息编码(转换)为恰当的文字、图表或其它符号,以便进行传递;信息接收:接收方接收到信息;信息接受:接收方选择性地接受信息,接收方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信息是完全接受,还是部分接受;信息反馈:接收者告知收到信息并对信息传递者做出反应。
二、沟通障碍(掌握)
(一)妨碍沟通的因素
沟通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沟通障碍,具体说来,妨碍沟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滤作用:过滤作用是指信息传递者为迎合接收者的需要,故意操纵信息传递,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
(2)选择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指接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地位、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听信息。
www.xiexiebang.com
(3)情绪因素:信息中常常会夹杂着一些情绪性内容,它们同信息的本意无关。
(4)语言理解力:对于同样的表达,人们有时并不会产生完全一致的理解,因为不同的人处理语言的能力不同。
练习一下
1、信息传递者为迎合接收者的需要,故意操纵信息传递,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这属于哪种形式的沟通障碍()。
A.编码
B.选择性知觉
C.过滤
D.认知失调
标准答案:C
解题思路:沟通的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过滤作用,选择性知觉,情景因素,语言理解力,排除了AD选项,只有C过滤是指信息传递者为迎合接收者的需要,故意操纵信息传递,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
(二)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
沟通障碍无益于团体的和谐与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克服它,下面是四种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
(1)利用反馈:沟通中的误解、歪曲往往是在表达或理解信息时产生的,利用双向沟通中的反馈环节,可以消除或减少这种误解。反馈既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
(2)精简语言:精简语言就是在沟通信息的表达上做文章,使沟通的具体载体“语言”精确、简练,使接收者易于迅速、准确地把握,避免误解。
(3)主动倾听:这里讲的“倾听”是指同发言者一同进入主题、思考主题,在沟通中扮演主动、积极的角色。主动倾听表达了对对方的重视。
(4)情绪控制:情绪的过度激发,无论正性或负性的,都可能妨碍正常的理性活动,影响沟通。这时最好的做法也许就是停止沟通,等待情绪的恢复。
练习一下
www.xiexiebang.com
1、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或途径有()
A、利用反馈
B、主动争论
C、重复语言
D、情绪控制
标准答案:AD
解题思路:四种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1)利用反馈(2)精简语言(3)主动倾听(4)情绪控制
三、沟通方式
(一)沟通的方向
沟通方向可以分为垂直沟通和横向沟通两大类。
垂直沟通是指在团体或组织中高低各个结构层次之间进行的沟通,它有下行沟通和上行沟通两种形式:
下行沟通:是指信息由团体或组织中具有较高权威的层级流向权威较低的层级的沟通过程。
上行沟通:是指由下属向上级进行的信息流通,其目的主要是汇报当前的工作进展、绩效,反映现存的问题或困难,反映员工的意见、情绪。
练习一下:
1、横向沟通可以是正式的,但更多情况下是非正式的,这时沟通的速度较快。下列那种情况不属于垂直沟通()
A、生产经理听取质检员报告
B、员工向人事经理投诉
C、财务经理与营销经理交换信息
D、总经理参与新进员工欢迎会
标准答案:C
www.xiexiebang.com
解题思路:垂直沟通是指在团体或组织中高低各个结构层次之间进行的沟通,它有下行沟通和上行沟通两种形式。而C财务经理与营销经理交换信息属于平衡沟通。
(二)团体中的正式沟通网络
团体中的沟通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网络来实现,沟通网络指团体或组织内信息流动的通道,常见的正式沟通网有五种(参见图2-2):P35
(1)链状沟通:是单一渠道的垂直沟通。(流水线)
(2)轮状沟通:是一位主管与其他多人之间的沟通,主管负责所有成员信息的接收和发送,而其他成员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沟通。(销售经理)
(3)环状沟通:是沟通圈里的人两两之间进行沟通,既可以是垂直和横向沟通的结合,也可以是单纯的横向或垂直沟通。
(4)交错型沟通:是沟通圈里的所有人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这是最不具层次结构性的沟通形式,沟通方向很活跃。
(5)Y型沟通:是链状与轮状沟通的结合,是较复杂的垂直沟通。
(三)非正式的小道消息
1.小道消息的概念
小道消息的传播是一个非正式的沟通系统,它与组织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并存。小道消息包括所有的非正式信息,包括员工与社区中的其他人非正式传播的组织信息。
人们传播小道消息,是因为传言可以满足人们几个方面的需要:首先,传言可以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其次,它有助于人们理清各种支离破碎的信息;第三,通过小道消息可以联合其他人;第四,可以作为拥有地位、权力、本事的象征。
2.小道消息的特点、作用
小道消息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二是传播速度极快;
三是难以防止小道消息有不同寻常的穿越严密的公司保密屏障的能力,我们很难对其加以控制。
www.xiexiebang.com
小道消息在组织中的作用也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向管理者提供了很多有关员工及其工作状况的反馈信息,还可以使管理者知道员工所关心和忧虑的事情;
2、它有助于信息在员工中的传递和扩散,有助于将管理者的指令翻译成员工熟悉的语言,因此有助于弥补管理者沟通中的失误;
3、可以用来传播正式沟通渠道不适合传播的信息,比如主管由于私人问题情绪不好而不愿意会见员工,而此消息不适合正式地通知员工,通过小道消息则可以将这个信息在员工中传播开。
3.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和应对方法
从传播形式来看,小道消息有几种传播形式:最常见的传播形式是簇式传播。
可能的方法包括:
(1)明确公开进行重要决策的时间表,这样可以减少人们的焦虑和猜测;
(2)解释说明那些可能显得不协调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决定或行为;
(3)强调目前的决策与未来的计划有保密的必要性,而不是躲藏、遮掩;
(4)公开讨论最坏的情况,这比听凭人们自己胡思乱想要好一些;
(5)有意地向非正式沟通渠道透露一些消息,使小道消息有更准确的信息,为组织服务。
练习一下
1、小道消息的特点包括()
A、准确性很低
B、传播速度极快
C、有一定准确性
D、只有少数人知道
标准答案:BC
解题思路:小道消息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二是传播速度极快;三是难以防止。
第四篇:【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www.xiexiebang.com
【辅导资料】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演进历程与现代管理思潮的演进密不可分。
一、管理思潮的演进
管理思潮是指对管理实质的哲学性思考、认识和理解。为了更清楚地阐明现代管理思潮演进的思路,美国学者里·斯柯特提出两维的斯柯特矩阵,见图4-1.斯柯特提出的两个维度分别是:
(l)人性观。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本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可分为两类:①理性人。即职工们是只受金钱的诱使,是纯理性的。②社会人。即职工们并不只关心和追求物质待遇,他们还关心他人(包括上级和同事)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关切、友谊等人际因素的满足。
(2)环境观。指对企业与环境(主要指市场)间关系的认识。也有两类对立的观点:①封闭性关系。即企业对其职工的管理纯属“内部事物”,与外部环境不相干,在管理中无需注意环境条件的特点与变化。②开放性关系。即企业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间存在不断的相互作用,因而内部管理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制约。
www.xiexiebang.com
从这两个维度去考察,可以将企业管理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管理、人际关系学派、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虽然在人性观上大相径庭。但在环境观上都持封闭的态度。第三个阶段虽然有环境观上的进步,但在人性观上有短暂性的退步。只有在24世纪70年代以后,文化管理的兴起,才将企业中对人的重视与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管理观念结合到一块,形成企业管理中的又一次飞跃。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与企业管理的阶段相对应,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雇佣管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由于这三个阶段的演变是渐进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实际上也容纳了前面管理阶段中的某些精髓,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排斥的。
(一)雇佣管理阶段
与早期的经验管理相伴随的是人员的雇佣管理阶段,雇主把员工当成机器、工具,看做是简单的生产手段和成本。这时期的管理主要围绕劳工关系展开,所使用的术语主要是劳工关系、工业关系、雇佣关系等。实行的主要是以录用、安置、调动、退职和教育训练为中心的劳动力管理。
(二)人事管理阶段
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欧洲,出现了以打破传统生产方式,以大机器的工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伴随着生产要素和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和职能也相应发生质的变化,出现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这时,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正式进人了企业的管理活动范畴,员工招聘、工资和福利等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初步形成。
1.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
(1)欧文的初期管理: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799年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以合伙形式创建了一家棉纺厂。他认为人是自然的造物,人的行为是所受待遇的反应,雇主和组织应该努力发掘人们的潜力,消除影响员工潜力充分发挥的障碍。随着对人的管理日益得到改善,欧文创建了最早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把一个木块的四面分别涂成白、黄、蓝黑四种颜色,其中白色代表优秀,黄色代表良好,蓝色代表平均水平,黑色代表差。他把这一木块安装在机器上,每天将反映员工前一天工作表现的颜色转向通道,及时向员工反馈工作业绩
www.xiexiebang.com 的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欧文在改善对工作中的人进行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之一。
(2)泰罗的“时间—动作”分析:科学管理的实质内容是将工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而后再把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弗雷德里克·W.泰罗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主张去分析工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他进行了最早的“时间—动作”分析实验,使用一只秒表对一名叫施密特的铲装工人进行了细致、准确的研究。通过去除其工作的无效部分,并对技术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最有效的标准工作方式,如对铲的大小、铲斗重量、堆码、铲装重量、走动距离、手臂摆弧及其他工作内容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工人应该怎样工作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结果促使施密特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96倍。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泰罗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第一,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条件下所能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用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的方法。
第二,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选拔,保证他们具备与工作能力相应的体力和智力上的条件,从而有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然后,这些人选的工人还必须接受能使其成为“头等工人”的系统训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自己设法训练和月是高自己。
第三,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培养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保证工人按科学的方法完成任务,找到“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经久合作。即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进行适当的明确分工,使计划与执行分离,管理者把自己比工人更能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不是像过去那样将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
练习一下:
1.下列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四项原则的是()。
A.亨利.法约尔《计件工资制》
www.xiexiebang.com
B.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C.亨利.甘特《工场管理》
D.吉尔布雷斯《论企业的人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是对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中泰罗科学管理知识点的考查.2.下列哪一观点不属于科学管理四原则()。
A.将人看作“人力资本”,认为这种资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是能够增值的资本
B.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C.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应该进行亲密的经久合作
D.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是对早期的人事管理研究中泰罗科学管理知识点的考查,(3)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描述了录用汽车司机、舰艇人员和电话接线生的经历,该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最适合的人。研究某种工作对人们的要求,并鉴别最适合从事该种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第二,最适合的工作。试图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够从一个人那里获得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效益。
第三,最理想的效果。研究对人的需要施加符合组织利益影响的必要性。
(4)霍桑实验:1923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进行的霍桑实验提供了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员工行为研究结果,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霍桑工厂是芝加哥城外一家大型的电气化设备生产企业,福利待遇一直不错。但长期以来员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却不高,旷工、罢工、破坏劳动工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企业聘请了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进行诊断、分析。研究小组最初以科学管理时期的人性观为基础,提出假设:物质环境的改善将导致员工生产绩效的提高。研究结果却发现,无论是提高、不
www.xiexiebang.com
变还是减低生产车间的照明度,参加实验的所有员工都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研究小组对这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准备放弃研究,无功而返。这时,哈佛大学的病理心理学家埃尔顿·梅约教授接手实验。梅约教授是一名心理学家,他从员工心理变量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主持的霍桑实验由工作环境实验、福利措施实验和分配制度实验三部分构成,研究的结果发现物理环境与员工个体的工作效率关系较少,工人的情绪、动机、人际关系等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心理因素。当员工被作为实验对象时,他们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为此生产效率提高;过去工人之间很少交流,因为现在同为一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与内容,心情更愉快了,所以生产效率提高。为此,梅约提出了他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第一,人是社会人,个人不是单纯对金钱收人有追求,他们还有社会、心理的需要;第二,生产效率的提高受职工的态度、积极性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第三,除了气正式团体”外,还有“非正式团体”,这种非正式团体有自己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并影响其成员的行为;第四,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霍桑实验的研究结果是导致管理学界出现了“以人为导向”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与提法。
2.人事管理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特征
受到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中关于人的管理出现了新的特点: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时间—动作分析”提供了精确的计算定额的方法;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背景;“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这一阶段,人员管理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在人事管理阶段,企业的人事管理与生产、营销、财务管理等一样,是企业基本的管理职能之一,在企业中的地位并不高。人事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员招聘、选拔、分派;薪酬发放;档案管理;职务分析;拟定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法;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其他人事规章的制定;员工培训的计划与组织。由此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人事管理工作在性质上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活动范围有限,短期导向,主要由人事部门人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的战略决策。
练习一下:
1.下列关于人事管理阶段的陈述正确的是()
www.xiexiebang.com
A.以Y理论作为人事管理的人性假设基础
B.人事管理重视提高员工的全面生活质量
C.人事管理工作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
D.人事管理工作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人事管理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特征知识点的考查.(三)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1.人事管理的质变
近30年来,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事管理的性质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潮的出现;
(2)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亲自过问有关人的管理工作,并有最高管理层的成员被指定处理这方面的工作;
(3)组织对有关人的管理工作方面的投资在绝对值和分配比重上,都有显著的增加,而且这一趋势是持续的;
(4)组织对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
(5)组织越来越重视对管理者的培训,而有关人的管理则成为培训的首选内容;
(6)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的战略角度来考虑,远期人力资源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作;
(7)出现了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2.促成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因素
促成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转化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即个人性因素:外部因素,即环境性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雇员群体文化结构的变化,雇员平均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其期望与价值观与20世纪中叶以前的人相比,有着极大的差别;雇员群体的白领化和工会化程度上升。
www.xiexiebang.com
外部因素包括: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组织对员工培训的要求上升,同时也使企业组织对白领员工的依赖加重了;②在经济方面,世界市场的形成,资金、技术、人力的跨国流动,对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③文化、政治、法律方面,出现了民权运动。对人性、人的价值的尊重得到普遍倡导,平等就业以及各种反歧视法案出台,组织的法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有关劳动力的使用等方面的法律约束日益加强。
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特色
(1)将人力作为资本来看待。人力资本理论来源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在其《人力资本论》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深刻的量的分析与研究;西奥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等一系列论著,使人力资本理论系统化、理论化。
人力资本理论与以往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是对企业资源的看法,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他们认为,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质量或其技术知识、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应、是资本的两种形式;物质资本体现于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则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人力资本大幅度增长的结果。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对于企业组织来说,人力资本的核心就是提高员工的素质。
(2)全面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所谓工作生活质量,是指把工作作为一种生活内容时获得的满意程度,通常通过员工从工作中得到的自尊感和成就感等表现出来。
职业和生活分离的时代正在过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的个人生活与事业融合在一起。人们开始追求全方位的人生,不会再贸然决定从事某一行业,除非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企业意识到只有全面重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才能够实现对新时代员工的有效激励。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①改善奖酬福利及所有权的参与;②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③为员工合法权益提供保障;④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⑤发展民主参与式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监督。
www.xiexiebang.com
(3)组织再设计运动的兴起。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推动下,一种无边界组织的概念正在形成。所谓无边界组织是指消除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国内业务与跨国业务的界限、不同层次工作之间的界限以及组织与其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界限的组织。这些界限有垂直化的和水平化的,同时也可以划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垂直化界限是由于对管理层授权和决策的过分依赖而产生的,组织再设计运动力图通过强调员工参与式的管理和充分授权来消除这一界限,从而加快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水平化界限存在于组织的各个部门之间,组织再设计运动力图通过建立跨部门小组、部门合作、跨部门的工作轮换等方法来消除这一界限,从而提高组织对客户的反应速度。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战略的重要意义,认为适应组织条件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组织的竞争优势密切相关,对组织的经营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时,组织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决策与实践,越来越多的组织将其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员工的特征相互匹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以此来促进组织绩效。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是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无论是从学科的发展演变来看,还是从管理思想的变革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都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人事管理的新思想、新职能和新内涵。
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人事管理是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出现与发展应运而生的。在20世纪初,人事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有关对人的管理实质上与对物质资源的管理并无差别。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虽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事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分工上比原来更为精细,组织、实施更为严密而已。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社会工业化迅猛发展,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文精神日益高涨,竞争与合作加强,特别是社会经济有了质的飞跃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的。由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这一
www.xiexiebang.com
变化在对人与物质资源认识方面的表现是:人不再是物质资源的附属物。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区别。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
人事管理将人的劳动看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或成本。也就是说,生产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还包括人的成本。这种认识看似很合理,但是这种认识是把人等同于物质资源,即在观念上人与物质资源没有区别。因此,人事管理主要关注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正确地选拔人,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率,避免人力成本的增加。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做“人力资本”,这种资本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能够为组织带来长期的利益,即人力资本是能够增值的资本。这种认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事管理将人视为被动地适应生产的一种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视为主动地改造物质世界,推动生产发展,创造物质、精神财富和价值的活性资本,它是可以增值的。
3.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有所不同
人事管理的职能基本上是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如招聘、选拔、考核、人员流动、薪酬、福利待遇、人事档案等方面的管理,人事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总体来说,人事管理职能是具体的、技术性的事务管理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则有相当的不同,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既有战略性的管理职能,如规划、控制、预测、长期开发、培训策略等;又有技术性的管理职能,如选拔、考核评价、薪酬管理、人员流动管理等等。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战略性和时间的远程性,其管理的视野比人事管理要广阔得多。
练习一下:
1.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A.对人的认识不同
B.基本职能相同
C.面对的管理对象不同
D.时代背景相同
www.xiexiebang.com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有所不同
(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面向任务,强调让人适应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人更像是机器的附属品。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有很大不同,.其特色表现为:人本、互惠、科学、系统、权变
(1)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本取向,始终贯彻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这一主题,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把人真正作为资源加以保护、利用和开发。
(2)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互惠取向,强调管理应该是获取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感与成长的双重结果;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重视发掘员工更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科学取向,重视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4)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系统取向,强调整体地对待人和组织,兼顾组织的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强调运作的整体性,各项职能之间具有一致性,并依靠和支持整个组织的战略和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权变取向,强调因人因时因境实施管理,辩证地对待人和工作。
练习一下:
1.鉴于人力资源的特性,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哪些特色?()。
A.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贯彻的主题就是: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
B.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
C.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上是跨多个学科的 D.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必须独立于组织之外
参考答案:ABC
www.xiexiebang.com
解题思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其特色表现为:人本、互惠、科学、系统、权变
2.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依照发展的时期顺序依次为()。
A.管理科学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B.科学管理阶段-管理科学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C.雇佣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D.行政管理阶段-管理科学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雇佣管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
第五篇: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职业生涯
初级经济师考试辅导资料:职业生涯
一、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生涯?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失败或进步快与慢的含义。也就是说,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自主选择、双项选择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就业方式,人们不仅在就业前面临着职业选择的问题,即使在就业后也有对职业重新选择的机会。
职业选择成为人们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很多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对职业选择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种职业选择理论:
1.帕森斯的人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1909年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人都有职业选择的机会,而职业选择的焦点就是人与职业相匹配。由此,他提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第一,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等个人特征。第二,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以获得有关的职业信息。第三,上述两方面的平衡,即在了解个人特征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个人特点又可以获得的职业。
2.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
霍兰德是美国的一为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他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相应地将职业也分为六种类型,职业选择取决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作用。
三、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加里。德斯勒在其代表作《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综合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将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
(2)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
(3)确立阶段(25岁到44岁);
(4)维持阶段(45岁到65岁),由三个子阶段构成:第一,尝试阶段(25岁至30岁),第二,稳定阶段(30岁至40岁)。第三,危机阶段(在30多岁到40多岁之间的某个阶段上);
(5)下降阶段。
四、人力资源的流动及对社会、组织、个人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流动就是指员工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的流动有利于整个社会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组织来说,人力资源的流动有利于促使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于员工来说,人力资源流动有助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人力资源的流动也可能为社会、组织、个人带来负面影响。如造成发达地区、好的行业和组织人才济济甚至过剩,而落后地区、不好的行业和组织人才外流、人才短缺、技术的流失等。因此还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五、劳动关系的内容和法律特征
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员工与组织之间在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与奖惩、劳动福利保险、职业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方面形成的关系。法律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员工有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员工,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员工所在的组织。
(3)劳动关系的一方要成为另一方组织的成员,并遵守组织的内部劳动规则。
六、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有:
(1)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
(2)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3)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七、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1)双方当事人的名称、姓名、住址;(2)合同期限;(3)试用期限;(4)职务(工种、岗位);(5)工作时间;(6)劳动报酬;(7)生产福利待遇;(8)劳动保护;(9)劳动保险待遇;(10)政治待遇和劳动待遇;(11)教育与培训;(12)劳动合同的变更;(13)劳动合同的解除;(14)违约责任;(15)其他事项;(16)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