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时间:2019-05-14 16:3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第一篇: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引领 努力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奋斗历程。90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历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六市”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课题,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大力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转”战略,用三到五年时间初步完成产业转型,改变“一煤独大”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6的80%以上下降到50%;经济结构从原来的“一煤独大”转变为煤焦产业、非煤工业、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多元并举”。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省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背景下,1

GDP、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没降反增,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五位,发展指数位居第二位。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山西省文化强县”、“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等光荣称号。

一、以观念更新为抓手,推动思想转型

资源型地区实现转型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型,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真正从“煤情结”、“煤依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与时俱进的观念更新、理论革新、工作创新的成果,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一是走出去学习取经。组织各部门、各乡镇和工矿企业负责人到江苏苏州、浙江余杭、北京大兴、河南济源以及我省的长治潞宝、襄垣、屯留、潞城、阳城等地,就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等进行学习考察;组织10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清华大学、江苏苏州就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培训。2009年以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了五期短期培训班,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了一次轮训。选派15名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到浙江余杭挂职锻炼。通过走出去学习,使全市各级干部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看到 2

了差距、学到了经验。

二是请进来开办讲堂。开办了“**大讲堂”,邀请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到**传经送宝,目前已举办15期。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21世纪创新思维总裁班”,100余名厂矿长经理参加了学习培训。先后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113期,培训党员干部3万余人次,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是沉下去搞好调研。持续开展了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主题的“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全市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调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了“六个一”大调研活动,要求市委中心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示范村、一个经济薄弱村、一个农户、一个项目,市直单位负责人每人联系一个企业、一个村、一个农户,领导干部到所联系农户中吃一顿饭、过一夜,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增强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念大更新、思想大解放,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市情、民情、企情把握更加准确,加快转型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在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转型 3

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和建设四大工业园区、组建六大企业集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二、以“两个转移”为重点,推动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是一个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基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单一畸形发展的被动局面,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实施“两个转移”步伐、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打造“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格局,努力建设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平安和谐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奋斗目标。

(一)加快实施“两个转移”步伐。“两个转移”,就是按照“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要求,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充分发挥资本、土地、废水、厂房等优势,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和三产服务业项目,真正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地面产 4

业。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规划建设七大经济区块。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了西部煤电化、冶铸机械制造建材、轻工食品、医药生物以及生态农业、物流和文化产业七大经济区块,促使相关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度。二是积极组建六大企业集团。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适应市场竞争、具有**特色的煤炭、焦电、冶铸、服饰、饮料、生猪加工六大企业集团,通过集团化的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走出一条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新型化的企业发展之路。三是强势推动全民创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带头创业,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军人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民增收创业。截止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到6000余家,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激活了全市县域经济的活力、生机和效率,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增多的主要力量。

(二)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按照党中央“二十字”方针要求,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八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富民工程,围绕“三种、三养、5

三加工”的思路,依托三大龙头企业,加快生猪、果蔬、蚕桑三大龙型产业链建设,厦普赛尔3万吨果汁饮料、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佶利迩100万套服装家纺扩改等项目进展顺利。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补助生猪产业发展,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30万头。健康工程,围绕“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按照“村巩固、乡达标、市提高”的工作思路,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3所,全部达到甲级一等医院标准;实现了村村有卫生所全覆盖的目标,建成甲级卫生所320个。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医药体制改革试点县(市)。希望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多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两免一补”全部到位;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建成农村标准化小学132所,“六有”幼儿园144所,消除危房面积29.1万平方米,实现了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生态工程,全市投入资金4.7亿元,累计完成道路绿化里程600多公里,河道绿化50余公里,荒山造林3万亩,建设生态园林村100个,育苗面积1万亩,发展干果经济林8000亩。完成了长晋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北环路、丹河两岸、七佛山、西山、羊头 6

山等一批绿化工程。林木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24%,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太行山绿化先进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光荣称号,被列入全省“绿色山西”建设12个重点示范县之一。户通工程,全面铺开了户通水泥路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补贴资金4亿元,完成硬化面积1150万平方米,434个行政村实现了户通水泥路全覆盖。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扶持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站25个,供气户数达4万户。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95处,解决了275个村、14.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创建工程,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和达标村全部达到“五有”标准。平安工程,全面实施了“天网工程”,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民调和治保组织建设,所有乡镇都建立完善了综合治理机构和制度。强基工程,大力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支村两委活动阵地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三室八有”标准。

(三)全力构筑“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格局。大力实施了“一城五镇双百村”的特色城镇化战略,初步构建起以市区为龙头,以5个中心城镇为支撑,以100个新农村示 7

范村和100个经济薄弱村为基础的特色城镇体系。完成了第三轮《**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市建成区9.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性规划。全市13个乡镇、239个村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五年来累计投入20多亿元,先后完成了世纪大道、神农路、北环路等19条城市道路新改建工程,基本形成了“五纵九横”的主干道路网。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体育中心,全面启动了丹河市区段综合整治、职工活动中心、“三馆三中心”、城市集中供暖供气、火车站改造等重点城建工程,实施了306套经济适用住房和30套廉租房建设工程,建成10个高标准住宅小区,新增居住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完成市区7个小游园、16个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开工建设长平苑、南湖公园和丹河湿地,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打造绿色**为目标,推动生态转型

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把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统筹考虑,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了生态转型。

一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按照“绿色**”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全民造绿、身边增绿、以煤换绿、以水养绿、8

依法护绿”的思路,先后投入2亿多元,大力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先后完成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累计造林9万余亩,育苗6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林木覆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通过园林工程规模增绿、道路绿化路通街绿、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庭院小区见缝插绿等形式,完成了世纪大道、友谊街延伸、康乐街延伸的绿化改造和朝阳路、丹河路延伸绿化建设。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绿地率3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

三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按照国家产业、土地、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要求,严把源头关口,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取缔“土小”污染企业574家,爆破工业污染烟囱300余根。认真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成了一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展了环利达、晋丹建材等一批新型墙体材料厂,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普及应用。

四是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蓝天工程”方面,实施了 9

市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开展了市区燃煤锅炉治理,严厉查处市区使用劣质煤炭和烟尘污染案件。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4天,比上年增加4天。“碧水工程”方面,组织实施了丹河综合治理五大战役,目前“双清”、绿化、护坝三大战役已经胜利完工,丹河市区段改造一期工程全面竣工。重点加强对丹河流域两侧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确保了饮用水水质安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处理水质达到了设计要求。

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推动社会转型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民生改善上、体现在社会和谐上。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了民生改善和平安创建两方面的工作。

在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在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举全市之力,下功夫解决农民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针对烧煤难问题,每年都组织国有、二轻和乡村煤炭企业,为全市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以成本价格供应煤炭近20万吨,相当于让利于民近1亿元。针对吃水难问题,全力组织实施了饮水安全工作,累计解决了解决了275个村、15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0

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39.3万余人,参合率达到95.4%,目前全市共有41万人次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达3796万元。针对住房难、住房贵问题,目前已落实经济适用住房306套、廉租住房3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廉租住房90套已经开工建设。针对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每年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00余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9860万元,其中市区农户享受人数达2722人次;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5.37万元,享受人数达5430人;免除教科书费96万元,享受人数达24021人次。针对就业难问题,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8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与就地转移1.4万人次。针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按时足额发放了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对全市70岁以上老人实施了生活补助,实现了老有所养。针对农民群众洗澡难、购物难问题,在全市广大城乡建设大众太阳能浴室工程180个,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130个农家店。

在平安创建方面,以创建省级平安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十大平安创建”活动。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天网”工程,完成了市区、46个乡镇所在地、重点村的“天网”工程,95%的 11

企业、单位安装了电子监控,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平安互助大喇叭”工程农村全覆盖。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矛盾排查调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意见》,整合乡镇原综治、信访工作力量,完成了16个乡(镇、街道)的综治中心、437个村综治工作室建设,构建起市、乡、村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机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2010年,全市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54起,打掉犯罪团伙29个,保持了连续7年命案全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一批安全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落实和完善市乡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包案、机关干部下访等信访工作制度,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积案、疑案,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稳控了一批上访老户。进一步推广化解社会矛盾的“四级六步”调解机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重大信访事件不出市”的目标,被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

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载体,推动环境转型

我们坚持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入手,12

强化服务,完善机制,努力优化转型发展的软硬环境。

在作风转型方面,建立了“三考两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理论考试、工作考评和年度考核,实行党委(党组)、群众“双向推荐”,树立了“以项目论干部、以实绩论干部、以服务论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了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和联系村(户)责任制,要求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三个月,科级领导干部不少于五个月。成立了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盯住不落实的事,倒查不落实的人,追究不落实的责任,使各级干部不能懈怠、不敢懈怠,用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在政策转型方面,在产业发展规划上,规划建设了七大经济区块(四个工业园区、两个物流园区、一个生态农业园区、一个文化产业园区),提出了招商引资和“盘活内资”相结合、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配套政策。在产业发展扶持上,提出了“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核并举、多元发展”的思路,在做精做细煤炭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煤炭资金发展非煤产业、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我们将实施“两个转移”战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引导各级干部推动转型;对煤炭老板转产或发展非 13

煤项目施行重奖;大力推行“百矿百园”工程,累计投资近2亿元,由煤炭资金建起各类农业园区110个,旅游园区4个,生态园区8个。

在环境转型方面,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双服务”理念,强化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城乡硬环境,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联创”活动,努力做到筑巢引凤,为转型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第二篇: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通过学习和传达贯彻杨总在11月4日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杨晓峰总经理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通过参加会后公司组织的大讨论活动。我认为:在今年大环境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集团和公司确实面临着煤焦企业整合兼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压力和挑战,也确实存在着生产流资紧缺、生产材料不能及时供应、产品质量问题不断、生产成本控制不到位、非生产性开支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员工队伍不太稳定、技术性人才短缺、内部管理粗放、转型跨越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企业已处于是“停止”还是继续“前进、继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十字路口。可谓形势逼人、形势压人、形势不等人。在此情况下,作为森特的一名员工,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战胜困难!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牢固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和“企业与我风雨同舟,我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工作做起,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尽职尽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创新管理,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来往严谨的组织纪律、高效的办事效率、人效的管理效能、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森特的可持续发展、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面对严峻形势,企业怎样实现转型跨越中发展?我感到首先要从四方面做起:

第三篇:以优质服务提升企业品牌以服务转型实现跨越发展

以优质服务体现企业价值,以服务转型实现企业跨越发展服务转型,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课题,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成功的企业能够在环境的变化当中看到发展的方向,若以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着企业的思路,则会制约着一些组织的发展。

而形成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服务组织是一个企业服务转型的前提,在积极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首先主动形成服务组织。在服务部门增强的同时,也必须优化人力资源,从而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服务创新体系。在服务体系形成之后,要着力于打造自主的服务品牌,推动企业服务转型。重点梳理本企业主流核心业务,根据企业业务重心,打造服务品牌的基本流程,从而使企业能简单有效地走向服务品牌建设之道。同时要在打造服务品牌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创新在服务转型中的重大意义,坚持创新与改进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未来。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无论规模大小与业务的覆盖程度,都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即如何改善现有服务的品质,和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来开拓新的市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文化、战略、组织和员工行为的系统转变。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服务的概念正在发生改变——服务已经不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应是企业整体关注的对象;服务部门不再是传统的成本中心,而是成为企业重要的利润中心;服务不再局限于售后环节,而是渗透到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领域,服务转型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无论企业整体还是企业员工个人,都要对服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要向服务环节要利润。在企业价值链所包括的“研发一采购

一生产一营销一销售一服务”众多环节中,服务是企业价值链上最靠近消费者的一环,对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至关重要。通过服务环节,可以让公司的产品增值,消费者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化,集中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部分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实现了“制造企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利润,并能提供更稳定的收益来源。通过产品服务增值正成为许多优秀公司进行扩张的重要战略选择,产品服务已超越了“售后服务”的含义,成为企业产品价值链上一个重要的增值环节。

商业竞争的真正的含意是以创造客户价值为主题的竞赛,客户要的是“好处”而不是“物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顾客不再满足于物品本身,需要与物品相伴随的服务来获取“好处”。把提供物重新界定为“产品——服务”,符合了顾客的期望,才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让产品具有服务价值。在传统制造业企业,利润最终是通过产品出货量、销售价格、生产和销售成本来实现。然而,现代的制造业企业则是在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走产品带动服务用户的模式,利用产品用户带动其他联动服务,同时通过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价值含量,从而带动产品走向更高的利润区域。依托服务卖产品。正如营销专家所说,营销不但要建立产品流通渠道、信息渠道,还要建立服务渠道,并且产品渠道建到哪

里,服务渠道就要建到哪里。服务与终端销售网络的距离越来越近,服务网络越来越密集,服务半径越来越小,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虽然有些企业正在合并销售渠道与服务渠道,但更多的企业正在努力建设专业化的服务渠道。

服务助力品牌提升。在一些制造企业眼中,不但要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还要打造服务品牌,上述三者不但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服务品牌更是企业获得长远优势的“必修课”。目前,不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如PLUS(普乐士)投影机的“贴心24”、解放卡车的“感动服务”、浪潮服务器“360°专家服务”、联想的“阳光服务”、EPSON打印机的“EPSON服务”等等。营造企业自己的品牌首先要过消费者这一关。没有消费者的认可,再过硬的产品,也不是好产品。好产品得贴近市场,得贴近消费者,得消费者能够消费的起,使品牌具有“群众基础”。俗语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品牌的价值、服务的价值在于要让消费者“感动”,“感动”的主动掏钱去购买。当然也不要自暴自弃,把自己看得很低,有时会因为放下了架子,却降低了自己的身价,这样的“屈尊”,是不会换来消费者同情的。在同行业产品中出类拔萃,企业的品牌,追求的是一种品质,那是一种精神。产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使产品永远向上攀登,品牌无止境,追求也应该无止境。要在同行业中“争第一”、“争更好”;就是取得了成绩,也不要骄傲,更不能“吃老本”,需得不断进取,就得勇往直前,按消费者要求常变常新。把打造企业品牌,当成一种责任。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要与市场“接轨”,就要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企业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品牌的发展,为了品牌的站立,为了品牌的成熟。企业家

实现品牌梦想的时候,也就是一种成功的标示,也就是实现了“为国争光”。因此,企业家的爱国行动,是具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责任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民族崛起的力量。在产品经济时代,产品是单一的市场主导因素;而在服务经济时代,产品则被视为基础设施,而服务是贯穿整个产品链的价值体现。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发现、把握并创造客户需求,才能不断地参与市场创新,带给客户真正的价值服务体验,推动企业的跨越发展。

第四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王茂设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紧迫任务。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的示范区、跨越发展的领先区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朔州市今后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按照这一发展定位,朔州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推进“三个转变”

朔州市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多年来在享有资源之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资源过度开采之痛。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一煤独大”,是制约朔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0年,煤炭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9.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64%。这种“站在煤堆上的经济”,必然是煤兴则兴、煤衰则衰。近年来,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水资源流失与污染、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隐患。不转型发展便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朔州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胆先行先试,探索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是历史赋予朔州市的重要使命。

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依托资源优势是基本前提,依托而不依赖资源是基本立足点。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三个转变”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一是由“一”向“多”转变。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逐步形成多元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的经济格局。二是由“粗”向“细”转变。坚持以煤为基,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延长产业链,把煤炭产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做精做细,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在稳定生产优质动力煤的同时,本着“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原则,重点构建煤电化、煤化工两大产业体系,发展并做大做强以煤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由“旧”向“新”转变。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实现从传统产业结构向新兴产业结构提升。根据这一思路,朔州市今后5年将重点打造“五大新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基地、保障首都用电安全的新能源和洁净能源电力基地、全国农区最具特色的生态畜牧基地和边塞文化旅游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兴陶瓷基地、循环经济基地,形成多元支柱产业发展新格局。

实施“四化”战略

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在内的整体转型发展。山西省委提出要以新型工业化、市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我们提出了“四化”一体、共同推进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一是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突出科技引领,园区、基地带动,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坚持龙头带动、农牧结合。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扩张,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是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市域城镇化。四是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着眼于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新朔州,认真抓好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生态化。

“四化”一体、共同推进,并不是齐头并进,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客观条件有序推进,特别是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使之率先突破、先行发展,以对全局产生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朔州市“四化一体东部新区”的构想,即以大运高速和北同蒲铁路为纽带,在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县、应县大约4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加快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集聚,形成板块化发展、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市域城镇化、促进城乡生态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和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第五篇:加大四大转型 实现跨越发展个人

加大四大转型

实现跨越发展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改进措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师德师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即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作为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正确的教育思想,从各方面都做到典范作用。

对照自己,发现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整改问题一: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够,教学中有时会说学生几句 整改措施:

由于我担任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多,对于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很深,上课时,有的学生调皮捣蛋,影响了教学正常进行,这是我会说他们几句,甚至让他们站在一旁。也许这已经伤害了学生的身心,也会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良好且正确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尊师爱生,教学相长。教师要树立时刻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面对每一个学生,并用同一个标准去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课后,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和他们说说话,做做游戏„„,通过各种途径来关心、爱护、走进学生。

整改问题二: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不够透彻;

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还理解的不够彻底。所以我也提出改进措施: 整改措施:

1、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理论。不断地像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探索新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2、刻苦钻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虚心求教,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多听课,多动笔,不断给自己充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主动,积极的做好本分工作,发扬奉献精神。整改问题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也许是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有时会感到厌烦,对于新事物的出现,只会有一时的新鲜感,时间一久,又会厌烦,做事情都抱着混的态度,不会认真的做事。因此,我为自己定了一些改进方法:

整改措施:

1、认真对待任何事情,不报应付的态度,脚踏实地,多花心思的去做事情。

2、做事的时候,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有创意,对待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思考深刻,不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时刻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工作中时刻剖析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定期写好反思。做事情都遵守精细化原则,要做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不抱“混日子”的想法,用“精细化”来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我要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花更多的精力,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服务。

下载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审判管理 实现跨越发展

    创新审判管理 实现跨越发展 作者: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中伟 发布时间: 2010-09-01 13:30:52 审判管理是强化审执服务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确保人民群......

    07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云梦是地域小县,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至关重要。近年来,云梦财政紧紧围绕“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

    围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工会两个维护

    围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努力提高工会两个维护能力根据集团公司安排,所开展的“转型跨越大家谈,凝心聚力大讨论”活动,是在集团公司进入关键发展时期的一项重要活动,这一活动,是按照......

    加强团组织建设在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大力加强团组织建设在集团公司转型跨越 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同煤集团朔州煤电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矿综采一队 李 志 加强团组织建设在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

    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作用 2010春农村行政管理李祥英学号:1043004408599 【内容摘要】【关键词】我国的城市化实质上是一场对传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

    对临汾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对临汾市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崔宇强 在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书记绘就了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展示和增强了山西省人民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

    坚持管理创新实现跨越发展[5篇范例]

    坚持管理创新 实现跨越发展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原先是海安县原壮志乡的一家乡办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

    在转型中跨越发展的吕梁路径

    不怕困难敢于奋斗 巍巍吕梁,钟灵毓秀;滔滔黄河,含英咀华。 这是一块红色浸染的土地,这是一块饱经风霜的土地,这是一块激情创业的土地。 跨入新世纪以来,吕梁直面底子薄、总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