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4 16:4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摘要:认识到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实际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活动。数学认知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呈现一些能够积极引发幼儿兴趣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来构建对知识的认知。重视生活中数学认知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利用区角的操作材料丰富对知识的建构与认知。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班;数学认知;操作;感性体验

在教育领域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和建构的过程,进而数学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幼儿的创造性数学活动,重视促进幼儿数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与数学认知两个方面。数学认知方面目标如下: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每条目标中,针对小班的发展指标共有8条,这是要通过一学年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这8条发展指标,实际上就是对《指南》精神的落实与研究。接下来,我来谈谈本学年我在小班数学认知领域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正确把握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

只有清楚认识到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实际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活动。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是:

1.幼儿的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

2.幼儿的数学认知最初要建立在具体实物的基础上;

3.幼儿学习概念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4.幼儿数概念学习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5.幼儿数学认知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智力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要表现在幼儿对客观材料的动手操作上,这是他们思维运算结构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认知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呈现一些能够引发幼儿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来构建对知识的认知。

重视生活中进行数学认知的培养

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关键,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时刻注意这些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渗透与建构。例如:早上点名字是我总是从左向右逐一摸着孩子的头来点名,最后再说出幼儿的总数,帮助幼儿建立从左向右点数的意识,知道最后点名的数字就是幼儿的总数;户外活动中让幼儿比较一排小树的粗细、高矮;认识户外玩具的颜色、形状;观察地砖颜色的排列规律;带幼儿认识班级名字的排列顺序;吃小蕃茄时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再数一数一共拿了几了?吃了×个后还剩下几个?进餐时请幼儿根据小椅子数量一一对应的发勺子等等。同时有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提醒家长,在家生活中配合渗透的一些数学知识,如: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几层,门牌号码是多少?从哪里可以看出超市物品的价格?散装的物品要称重,购物小票上写的都有些什么内容?观察红绿灯上的数字变化;公交车上有数字;钟表上的数字排列有规律等等。通过这些家园合作的数学认知能力渗透,不仅让家长有效的了解到幼儿各阶段的学习内容,也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真切的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

利用区角发展幼儿的数学认识能力

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与掌握,主要依靠幼儿自身的建构,是幼儿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所建构起来的。区角活动,正是充分满足幼儿这一需要的场所。所以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与数学学习心理特点,我们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随意、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操作内容、操作方式和伙伴。例如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瓶盖,分阶段分层次投放,并适时提高难度,如下图表:

类似于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投放的玩具材料还有:穿衣服(比较大小、高矮、胖瘦)、小刺猬背果果(按数取物)、坐电梯(认识序数、方位从下到上)、拧螺丝(配对、认识形状、颜色)、宝宝吃饼干(认识形状、大小)等。这些成品、半成品和废旧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与创新的,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更有效丰富了其感性经验,也为课堂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进一步的操作与探索空间。

小班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最初培养阶段,我想我们要给予幼儿的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对数学认知的兴趣,知道这些数字、形状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也很有趣,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动作操作中感受到快乐,并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认识。我想这就为中班的数学认知学习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

第二篇: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课题

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

《平阳少艺校教导处》 作者:陈碎林

一、课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有关人士的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已成为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第三次全教人开幕式上,江总书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把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使命,任务交给了教育。在这之前,江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江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直截了当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的教学制度。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创新,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大家知道,我国的学生在校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试能力非常强,无论在国内或是国际的各项比赛中,成绩都非常出色,同样一类题目,中国学生已经做过成百上千道了,而外国学生才只知道一些皮毛。但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在比较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不同之时,也曾发现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这种现象在我们温州地区的学生中,也常有发现,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对于我们小学常识课上的手工制作,科技制作小组等等活动中,如果老师没有讲到的,学生不知如何入手,主动学习,实践的能力不强,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的教育往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针对实际,在校领导的关心下,组成课题组,集中了我校的精兵强将,对其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因此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并使之不断完善,所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的探索,必然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其次,以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影响。美国科学家认为,有着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的人才的新发现、新发现、新成果,对整个美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C?W?Taylor)提出,创造的劳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的创造性(creatirity),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培养具有21世纪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我们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存着重大的意义。最后,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的人才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实验目的

1、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

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假设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训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基本能力,亦有帮助。

2、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把创新性思维品质(流畅性、变通性、精进性、独创性)与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冒险性)结合起来,综合培养才能凑效。

3、创设民主、安全、和谐及温暖的氛围是进行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必要的环境条件。

4、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个性差异(认知的、情感的)采取不同创新教育策略,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普遍的提高。

(二)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们的教师要提高“为创造而教”的自觉性,发挥好主导作用。

2、基础性原则 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严格基本技能的训练,打好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3、渗透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要将创新思维活动训练的同时,要把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二者融为一体。

四、实验对象:

从小学的五年级两个班中,选定五年(1)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比班。由于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各只有一个班,只能分为实验前和实验后班进行比较。

五、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将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培养集中表述为:“四爱”、“六会”。“三爱”指爱观察、爱发问、爱思考、爱拼搏;“六会”指会观察、分发现、会提问、会想象、会解答、会活动。一年来,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林崇德认为,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是使学生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必要条件;二是教学决定着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品质;三是教学使学生心理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具体形式和个别差异。所以,在诸多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中,教学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无疑成了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当然,这是就课堂教学这种形式或者途径而言。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既可以成为培育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窒息创新的坟墓。所以,我们为搞好这项实验开展了以下工作:

1、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向实验教师印发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资料,组织实验教师学习。首先,我们搞清两个基本概念的问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它是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它又不同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但有创新意识中的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还要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冒险精神。实践能力,它并不是单单指的行动操作的能力,还指它对知识自学探求、综合迁移的能力。其次,努力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在学生观上,我们鼓吹:“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允许落后,鼓励冒尖”,主张既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又要大力发展个性。再次,在实验教师自学基础上,进一步将学习引向备课、评课,促进实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最后,大力倡导教师勇于改革,认真总结创新教育的教学经验。

2、学科渗透法

学科渗透法是指在学生宽松的学习氛围中,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教师把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大脑风暴法”训练学生。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对办法或答案正确与否不必考虑,教师也不作任何评价,但要鼓励学生在别人的想法中寻找启迪,一直到再也提不出新想法为止。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修改、合并,从而产生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答案。因此,对于意在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学过程,我们也将其分为了以下5个阶段:引导唤起、自学探求、多项求解、突破创新、综合迁移。从学生的活动情况和教师的辅助要求两方面来反映。具体见下表:

阶 段 学生的活动情况 教师的活动情况

引导唤起 在感性接触教学材料的同时,引发质疑、探索求解的兴趣和冲动。促使学生产生疑问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引疑。自学探求 跃跃欲试的情绪高涨,探索答案的激发,通过自学探求答案 创设良好的氛围,提出自学提纲,提导学生方法,不断将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引发、引深、引升。

多项求解 充分动脑,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条途径多方面、多角度的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多项求解的机会,师生通过讨论,争疑,引导好学生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综合运用。

突破创新 克服思维定势,总结前一段的经验教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将学生掌握的知识纳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图式,优化认知结构。综合迁移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并延伸到课外,强化知识,形成简单的独到见解。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放到整个体系中,肯定学生的探求结果,让学生在成功中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3、创新作业法

创新作业应是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方法、经验等尝试解决的问题(可在校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延伸、展开),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综合迁移、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教学、教材服务,帮助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可全员参与。二类是由教材中得到启发引伸的问题,通过课后解决,得出结论,它不是对教材的解释、重复,可学生个别参与。例如:我们在五年级课文《滥竽充数》教学后,学生纷纷写出了作文《南郭后传》,作文的大意是南郭先生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终是被斩,然而南郭之妻教他的儿子从小立志,刻苦学习,最终成了当时最有名的吹竽高手。有的学生还把他取名为《南郭学艺记》写出了南郭总结教训,下定决心学到了真本事,齐溟王看见他这么有长进,不但免了他,还奖赏了他。这样的创新作业,不但学生乐做,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总结评价,为以后的创新鼓劲。在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时,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只要他的作业比原来的作业有所进步,就有机会体验成功,随堂表扬或橱窗展览,对具有独创性质的作品,我总是“小题大做”多加赞扬、鼓励。这不仅为日后创造新形象作好铺垫,而且,他那新颖的角度,大胆的设想,也会使班级中的同学找到自己创新的勇气和胆略,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出众的新形象。

4、诱导质疑法

诱导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方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选好课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更主要的是要鼓励和诱导学生大胆去质疑,去发现问题,向权威挑战,去“疑人之所疑,疑人之所不疑”。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爱发问、爱思考的能力,使我们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5、形象直观法

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实物、图片、音像、模型、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他们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爱观察的能力。

6、想象引导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7、鼓励表扬法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孩子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小心呵护这些独到的想法和好奇心。如:一次音乐公开课上,一位音乐老师放了一段音乐,问学生: 音乐里的节奏型模仿了什么动物奔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马”。然而混杂其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引起了教师的警觉,;因为那个学生'刚才是说的是牛。此时,教室学生一片哄笑。在这哄笑声中,学生在低声嘟哝:'笑什么?牛急了也是会奔跑的。”如果此时,教师说:“我看你倒像是一头牛,不动脑子!”很显然这个学生以后绝对不会举手,然而我们的音乐老师还表扬了他,实践证明,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提问时,表现的相当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表扬鼓励法是我们经常要用的方法,我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不但能让回答得好的同学受到表扬,也让回答错误的同学也能受到老师的称赞。

8、组织讨论法:

围绕某一问题,组织学生的讨论,争辩,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完善的解决;或者提出多种解答方案而后通过集中思维,腮选出最佳的答案。

9、竞赛激励法:

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过程中适当穿插“对抗比赛”“抢红花”夺金牌”等学习竞赛活动,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与潜力。

(二)以校园活动为阵地

通过自己的实践,人们往往能更透彻地理解、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去寻找和运用他所需要的知识,使他学会主动地、创造性的在实践学习,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激发创新精神最有效的方法。创造性的实践并不是要等到到先把头脑“装满”知识后才开始,而是一种掌握知识的积极的方法和必以之路。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很大胆地利用了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一切活动,以校园活动为阵地。开设了第二课堂,开展了科技教育,每周专设一节科技课。还专门开放活动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常规竞赛,如“七巧板”“小发明制作”多媒体广告设计”以及新厂品设计,等等。之后,为学生专门举办集体或个人展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他们乐于创造,乐于实践。学生有了这样一个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功,乐此不彼,长期坚持,不能说不是一个好方法。营造一种环境,让大家在这种创新活动下,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受到人尊重,并像一个慈爱的妈妈保护婴儿一样去保护他。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的一些文化布置,让其自己设计黑板报。我们还鼓励孩子创造出课间更趋向文明的玩法。我想,只要我们,长此以往,及时表扬鼓励,不失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

(三)以社会实践为课堂

1、走进大自然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它本身也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如:一天,我带着孩子上九凰山,观察秋天,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作业:“为什么一些树九月落叶,一些树十月落叶?”之后,学生就亲自去进行观察找答案,问老师问同学问爷爷,最后,他终于告诉我,那是跟季节和天气等客观因素有关的。

2、培养动口、动手及勤工俭学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动口,非常有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我们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可实践性的课题,让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如:我们叫了一个学生,要他研究,“人们运动后多长时间心跳才能恢复正常?”于是,这个学生就自己先跑步、记录心率,然后自己进行分析,等到那天的晚自修,在登台演讲,他很高兴地在讲台上汇报自己的一大研究成果,获得了一阵阵掌声。此外,我们还允许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花来让其在教室外观察,我们还大胆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不用那么过份地讲究谦虚谨慎。

六、结果与分析

我们对小学校五年级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对比,对比测定的结果如下: 表1:

人数 优秀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优秀率提升值 实验班 27 21 100% 77.7% 提升了17% 对比班 28 18 96% 60.7% 我们对小学一年(1)班实验前与实验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对比,对比测定结果如下: 表2:

人数 优秀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优秀率提升值 实验后 23 22 100% 95.6% 提升了8.7% 实验前 23 20 100% 86.9% 我们对小学二年(1)班实验前与实验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对比,对比测定结果如下: 表3:

人数 优秀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优秀率提升值 实验后 28 28 100% 100% 提升了21.5% 实验前 28 23 85.7% 78.5% 我们对小学三年(1)班实验前与实验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对比,对比测定结果如下: 表4:

人数 优秀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优秀率提升值 实验后 37 35 100% 92.5% 提升了8.8% 实验前 37 31 100% 83.7% 我们对小学四年(1)班实验前与实验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对比,对比测定结果如下: 表5:

人数 优秀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优秀率提升值 实验后 38 36 97.3% 92.1% 提升了5.3% 实验前 38 34 97.3% 86.8%

从表1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宾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对比班。

从表2、表3、表4、表5来看,合格率都提升了,虽表5中实验前与实验后差距不大,合格率也未提升,但也可以说明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大大优于实验前。

七、结论:

教师更新了思想,转变了观念,从一个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了。这是一年来教育实验突出的成果之一,这表现在:

1、加深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理解,加深了创造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的教学的认识,创新教育不再是外在的东西了。

2、许多教师能自觉地进行教科研工作,研讨创新教育。有些老师还发挥创新精神,自己编一些训练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1年11月16日,泰顺县龟湖镇中心校教师来我校进行教科研工作时,我校教师还以一个创新的课堂,开放式的教学受到他们的一致好评。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备课、评课中不可或缺的思考和评价要素。提高了我校的办学水平。此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与提高,他们乐于动手、动脑了,大大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实验,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摸索逐渐积累经验。

八、讨论:

一年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目前,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首先,我校是一所寄宿性的学校,有些社会实践的活动开展起来因安全因素的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其次,时间较紧:由于学生学得文化与艺术方面知识和技能较多,留下能够从事一些大难度的创新作业时间较少。

九、参考文献及附录:

1、陈至立,《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推荐2001年3月

2、《创新教育理论新编》温洲市教育研究所 3、张景焕《创新课堂教学百例》山东出版社

4、赵丽敏、罗玲玲等〈〈创造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 6、赵宏〈〈人的思维与创造〉〉解放军出版社

7、温寒江〈〈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和实践〉〉浙江省出版社

课题组组长:陈碎林

课题组成员:詹珍珍 周贤水

徐海清 林素芬 报告撰写人:陈碎林

第三篇: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周良良 安金龙

数学交流——现代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众所周知,数学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这就要求每个公民应学会有意识、有目的地用数学的语言、方法、思维方式和观念去认识和处理有关的事件及现象,以期简洁、准确地把握它们的规律和实质!进入21世纪,中外数学教育已把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提上议事日程,这是由社会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可见,“数学交流已经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在民族素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一种语言,它不仅仅能够简洁而确切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而且能够用这种语言进行思维活动。因此.数学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的活动,我们要确立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观念。

数学交流作为数学素质的一部分,正在我国数学教育理论界引起了一定的注意,并逐步认识它的重要价值。200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21在课程目标中同样也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见数学交流作为—条重要课程目标,已经是世界数学教改的一种潮流。

数学交流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同时,数学交流能力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缺失——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盲区

数学交流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进程中,我们应该让“数学交流”走进每一节课堂,组织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展开对数学知识的讨论、理解、整理和表达。课堂更应该提倡合作、启发、思考、互补、竞争和评价等学习方式。

回望当前的课堂教学,“传道、授业、解惑”里充满了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师道尊严”思想依然支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缺乏沟通与交流。如在对北京市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中,近2/3的中学生喜欢听教师讲授,只有1/3的中学生喜欢自己看书、做题或边听边做题,表现出某种自主性。后者大多数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理解力较强,学习速度快。又如对桂沪两地数学教育的一些状况调查中,数据显示桂、沪两地分别有45%、57%的学生上数学课时,害怕教师提问,19%、26%的学生不愿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请教。而分别有66%、65%的教师认为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十分重要的;有65%、57%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的理解,两地分别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是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实践或教师指导下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认识方面许多教师有了现代教育观念和意识,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他们还是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中运作。同时,尽管多数学生觉得教师对同学无偏见,且认为教师是关心自己的,但仍有许多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式”、“家长式”的师生关系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显然,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发挥,阻碍学生素质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对湖南岳阳数学教育现状调查中,33%的学生要求多提问、多讨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很少给予学生交流的机会。有的教师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满足于自己讲,不给或很少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有的教师问题一提出,马上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充分地思考与准备,只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度,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当教育者,只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而应该在课内外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用书面和口头的数学语言彼此交流。正如丁尔升教授所言:“数学教师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教师应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在进行江苏省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注重“数学交流”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的研究中,也涉及到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问题。

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创设数学交流定向的课堂环境,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所谓“数学交流定向的课堂环境”指的是一种使师生倾向于数学交流的环境气氛。其特征是:

(1)师生进入这种课堂环境即为数学交流活动或数学交流内容所吸引;

(2)建立起强烈的数学交流意向;

(3)在数学交流活动中通常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例如,数学的图表、统计资料都是很简洁的描述手段,它们能提高信息传播的范围、容量、速度和准确性,也使信息的贮存更便利。因此数学也可以为加速学生的社会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另外,在家庭之后,学校是个体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机构,是他学会与陌生人相处的场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数学学科学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创设数学交流定向的课堂环境,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重要场所。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不同,对别人的看法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在这种交往中,他们学会摆脱权威的束缚,懂得相互尊重,互相协作,不断发展自己独立的评判能力,逐步融入社会。

2.在问题解决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数学家的思维(或隐或显于教材中),数学教师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而有效的教学就是教师把学生的思维过渡到科学家的思维。作为教师应通过加工教材把数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有关的各种定理。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在展示上述过程中,数学交流就会发生。

在解题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提炼支撑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情境(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应用时应注意什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自己走出校门后是否还会用到)。让学生感悟数学中蕴含的数“理”,并能将其内化为支撑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

3.加强学生自我交流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我认识智能发展

自我交流是数学交流的形式之一。自我交流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的一种反省和思考过程,是促进学生内省智能及自我观察者智能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夸美纽斯认为如果学习过的新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自我交流,就很难做到真正掌握,结果就如同不断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去。因此,我们要鼓励和提倡学生进行课后的自我交流。指导学生对每天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网络之中,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网络体系。

认知策略中的反省认知成分是策略训练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策略可迁移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乎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面对错误与问题时,耐心地进行自我反省,仔细分析,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再加工,对任务执行予以监督,调节好感觉系统,做好执行控制和预期,真正做到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

数学学习报告的撰写,是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自我交流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交流能力的一条十分有效的措施。撰写数学学习报告,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还可以提高其观察、分析、理解、思维等多种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不断进行回顾和整理、反省和分析等自我交流之外,也不断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学习报告,不断促进学生自我认识智能发展。

4.为学生创设“写数学”的机会,不断促进学生语言智能发展

弗赖登塔尔说:“必须以根本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除了“日记”,必须提供更多的情境,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写数学”。也就是要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索研究能力。同时也不断促进学生语言智能发展。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写知识小结、解题反思、调查(实验)报告和小论文、以及数学学习周记、办班级数学杂志、墙报,编数学故事等交流形式,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交往合作能力,不断促进学生语言智能发展,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另外我们也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1)组织学生互批作业,达到解题方法的互相交流,帮助同学即时改正错误,对发现的不同解法全班交流,互相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数学交流能力。

(2)指导学生编制阶段测试卷,并在互相交流完成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2010。2(87~88)

第四篇: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是知识系统,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发展知识。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事实上,注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通性原则既是社

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 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这段比喻,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看,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学生最关键的已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大学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五、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具有丰富个性和创新潜能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管理对象和知识灌输的“容器”。高校需改变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适合于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侧重于促进大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2.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

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解放思想,与产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具备优良“软、硬件”的开放性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较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以大学生主动、自愿进行尝试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质量和实验结果质量做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3.构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必须以“实践与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以调整和修正,变革以往仅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切实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以大学生为评价主体,是学生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途径,是高校教师改进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反馈。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格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评价目标和评价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高校应根据不同课程对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大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

第五篇: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创造发明素养,包括独到见解、独特方法,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中学教育所面临的首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首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普遍性。我们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通性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人们往往有个认识误区: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对于分数低的学生,认为他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会,更不用谈创新了。事实上,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唯一标杆。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四年中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要强调以大学生为中心,把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使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使大学真正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

探索精神培养: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发展知识。

综合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

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事实上,注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对于我们学生,应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对学生独到的思维见解,不要视之为异端邪说、异想天开,而要因势利导、化异为新。鼓励学生创新,作为教师也不可固守陈规,要创新自己的教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创新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每一个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突出创新,用辛勤的努力培养出对国家有益的创新人才。

对于我们的课堂,将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的学习,应该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实践活动符合了青少年学生自主探究的特点,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模式,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织有效益的活动,如调查一个文明单位、参观一个工厂或农村、访问一个先进典型、剖析一个违法事例、调查当地市场情况、调查一个社区的教育情况、调查一个社区的人口情况、调查一个社区的经济情况„„总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用创造性的教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才能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到实处,才能

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开展创新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意识。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认为,对一件东西的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也就愈强烈。由此可见,只有继承的好,才能有创新,这是创新的基石。同时也对教师有了更好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一丝不苟。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知识的发展性、联系性和有用性。要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立体思维空间,也就是说要将传统教育重知识的积累转移到知识创新上来。

兴趣是鼓舞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力量,是启发自身认知积极性的一种积极心理,是发挥自身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欲望的动力。要激发自己的兴趣,引发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思维不断求异、创新。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教材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

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周围的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凭借他们的好奇心和直觉,发现生活中、生产中的问题,通过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到问题而引起的。学生应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充分发挥兴趣、特长。启发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当然,一个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有赖于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所以我们要耐心学习,慢慢积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下载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