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2 07:5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第一篇: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重视幼儿审美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幼儿特殊的情感性的认知能力,发展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幼儿教师要重视幼儿审美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让幼儿产生审美的潜在发展力和心灵的需要。幼儿教师要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展融合在美的教育中,在让幼儿获得身心愉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才能,提高幼儿审美享受,发展并塑造幼儿完善的人格,帮助幼儿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审美感知,积极地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在课堂上感受美,表现美,演绎美,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

小清新:幼儿

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

发展

实践

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幼儿教师要通过音乐、美术等途径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遵循幼儿艺术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艺术才能,形成幼儿的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气质。怎样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呢?笔者准备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营造艺术环境,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生活的环境中,积淀幼儿的多元文化素养,陪伴幼儿成长。在幼儿艺术欣赏的情境中,教师充分展示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让学生牢固享受民间艺术精华的魅力,同时,教师要让幼儿能够更快地接触并欣赏优秀的外国艺术作品,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享受艺术作品的价值,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捕捉艺术美的敏感性,让幼儿获得更美的艺术享受。

1、地方民间文化的浸染。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当地文化的艺术魅力,设计当地文化艺术的墙壁,呈现出地方的丰富的文化,艺术魅力的载体——艺术的特色。教师通过展示全班学生的主题的作品,教师并展示教师和幼儿的艺术作品,能够展示出当地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介绍,名人名言荟萃等,可以让学生在当地文化中产生幼小的心灵的种子,让种子生根发芽,可以让当地的文化星火传递,生生不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地文化,领略当地文化的艺术魅力,形成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陶冶。教师可以将幼儿园的教室环境布置成“中国风”的主题,分别悬挂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的艺术作品,例如对联、扇子、剪纸、风筝、中国结等造型、图案、质地不同的民间艺术作品,可以陈列工艺品、雕刻、民族服装、建筑作品等图案或者物体,可以在台阶上展示山水画、水墨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美术作品,可以展示在班级园地上中国戏剧的脸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造型图片等,教师并学会用排刷、石头、乌龟等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展现中国元素的剪纸艺术等,这样,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将“中国风”渲染得更加浓郁深刻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精心选择并播放各种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作品,感受到民间艺术作品的艺术氛围,并装扮着幼儿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中。

3、国外艺术价值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教师布置成艺术欣赏的墙面,可以呈现一些中国美术作品,和西方的名画,按照西方的艺术作品的思路,将学生布置成均衡的和谐的变化的统一的艺术作品,掌握美术欣赏的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和研究,展示毕加索、米罗等西洋画的大师的作品和国内的徐悲鸿的国画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和欣赏,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油画和抽象画的西方艺术作品和中国艺术作品的韵味。让学生在充分丰富而多彩的艺术作品里,感受着中国艺术瑰宝的艺术魅力,和西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影响。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走进阅读作品,感受世界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童话作品的价值,让幼儿和家长在共同的作品阅读中感受到文章内在的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感受艺术作品的意境的美,享受艺术作品的内在的神韵和艺术魅力。

二、创造民主互动的艺术氛围,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幼儿教师要着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艺术氛围,强调幼儿的情感互动和学生的行为互动,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继续和延伸,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幼儿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通过幼儿亲自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才能。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感受民族音乐作品的美中感受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创造美的环境,在墙壁上张贴民族器乐的照片,张贴节奏的图画,让学生一边延长一边游戏,以此加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获得情感的体验,通过情景下的自由研究和实践,感受活动的趣味和意义,充分领略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名画,让学生和大师进行艺术的对话,通过学生与中国画大师的对话,让学生享受中国齐白石的《墨虾》、徐悲鸿的《奔马》等,充分感受到国画大师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美,通过幼儿与西方大师作品的对话,感受毕加索的《梦》、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作品,充分感受西方大师的对话的魅力,感受到西方大师的幽默和个性的特点,感受到西方艺术作品的真实魅力,通过幼儿感受、欣赏、谈论、比较等,让幼儿的审美体验得到丰富。教师通过将名画的细致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让学生能够从艺术作品的背景、动态、色调和图案中感受名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充分感受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通过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价值,例如可以将古诗抄在扇子的面上,通过世界经典作品的绘本阅读中,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热爱。教师可以将诗歌、散文等制作成图谱等,让幼儿在阅读的区域中自由指读,自由交流,充分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意境的美,词句的美,让学生充分亲近艺术作品,感受阅读的魅力,通过向学生推荐好书的阅读,感受阅读的旅程等,实现教师和家长之间艺术作品的交流,形成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的认识,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心语,让阅读走进学生的家庭,充分丰富和实现教师和家长和学生共同的艺术交流,情感的交融。

三、开发艺术资源,引导幼儿艺术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通过分析审美要素,作品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让学生产生审美能力的运用,发挥想象和创造的作用,让学生配插图,展现有趣的,让人开心的艺术气息浓郁的活动,给学生绘画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将开发这样的美术教育的活动作为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合作绘画《喜庆的春节》、到写生《汽车展销会》,到想象画《二十年后的办公室》,到合作绘画《春天》等活动,通过长期的持续的活动,让学生整合对审美、科学、社会交往、情感体验的热爱,实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活动,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兴趣,实现主动地参与艺术创造的过程,保持积极的艺术动力,将创造活动步步引向活动的高潮。教师要给予儿童更为丰富的审美感知,让儿童诠释美术作品的情境美,实现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和创造。

四、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挖掘幼儿艺术潜能,深化幼儿审美力和创造力

1、将艺术活动运用到常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魅力,领略民间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艺术名画,中外名画的展示,有选择性的赏析,充分介绍给幼儿,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受名画的能力,为幼儿审美力创造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2、让幼儿自主选择艺术活动。

教师让幼儿自主选择艺术活动,根据自身艺术特长,开发剪纸、手工制作、折纸、陶艺、绘画等活动,让幼儿以年级为单位,开辟幼儿艺术创造的空间,让教师开发艺术活动内容,设计儿童画、想象画、装饰画、故事画、版画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和表现的需要。

3、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1)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交错使用,来增强幼儿对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更直观更愉悦。教师可以运用景物游戏的方法,通过图象、录象、图谱展示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价值。

(2)教师可以发挥生活物品的价值和作用,让幼儿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享受民间艺术作品的魅力。

(3)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绘画活动中穿插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获得构图上的思考,帮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走进艺术作品,获得能力的提高。

(4)教师可以将美术艺术活动和主题活动,游戏项目实现高度的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撕贴画《各种各样的树》来探索活动《我们周围的树》等,并让学生学会制作艺术作品,例如在《春节》的活动设置的时候,教师教育学生制作春联,制作花灯等,感受教师讲解和学生活动的整合,实现教师展示和学生游戏的结合,将审美的感知和体验充分结合,让教师对艺术活动在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让学生的艺术活动更有艺术魅力,更有艺术价值。

五、搭建艺术平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重视艺术作品的情感启迪力,情感交流力和情感表达力的训练。当幼儿审美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要实现幼儿表达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自主表达,搭建创造的平台,让艺术活动带给幼儿美的体验,通过艺术活动让幼儿感受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等。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室内的环境,参与美术的氛围创造,让环境创设变为动态的展示过程,并讨论活动的内容,增加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各有特色的艺术体验馆,让学生布置巧巧手工作室,让学生完成自主活动,实现美术作品的创造和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服装、道具,自己设计面具,自己模仿时装模特,自己设计动作造型,设计并布置创意绘画室等,教师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表现,实现创意,通过学生创作水彩画、简笔画、漏印画、拓印画等,保证每个学生不同的绘画水平,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教师还可以发挥节日的作用,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浓郁氛围的同时,也了解民俗文化,领略在花灯之中的美好的愿望。教师要指导学生手持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花灯进行展示,并将花灯悬挂,让学生评选,并选出各种艺术奖项的获得者,让参与的幼儿得到配色、造型、创意的训练,让幼儿获得肯定,激发创作的愿望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发挥多个民俗传统节日的训练,让学生参加艺术活动,让学生获得审美的训练,分享审美的经验,升华审美的情感,提高创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条件。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郭莉虹.创造力与幼儿美术教育[J].早期教育,2009,03:05.[2]张敏;薛雷.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好家长,2011,08:53-54.[3]樊 洁.优化幼儿美术创作空间 促进幼儿审美能力提高[J].新课程,2011,06:111.[4]葛丽红.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155.[5]万桂芳.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2011,06:71.[6]孙芳.浅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大舞台,2011,02:147.

第二篇: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定稿)

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江山市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提要】在江山的幼儿园中,我们幼儿园是领头雁,要想一直领头,就必须不断创新。在江山,绘画教育是我们的特色,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观察法、个案法、统计法、作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创设和谐的环境和运用多样的手段,硕果累累,收效颇大。在此,我们想如实记录一些做法和讲讲自己的观点,以求全体教育同仁和行家的指正。

【关 键 词】 绘画 发展 幼儿 创造力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人类已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①罗曼·罗兰指出:“创造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永远有效的契机。”②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造潜能。创造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缺乏创造力,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起码条件。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教授讲:“中学和大学应该更具十分重要意义的创造性火花恢复生机。因为创造性火花是各级教育之间的纽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应该毫不拖延地完成的一项使命。”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发展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创造活动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艺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应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以免把幼儿创造性的活动降为机械的训练,使其在被动的服从

课题组负责人:杨英华 其他成员:毛静波 姜小英 余 霞 钱海燕 百度文库

④和模仿中丧失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往往求同,很少求异。所以,中国至今无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传统绘画的偏差:在目标构成上,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以近期内幼儿作品效果来判断幼儿的绘画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按教师意图基本固定,大都是单一的命题画,忽视能够表现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意愿画;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是封闭的框架式、注入式教学,由教师画好范画,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从而造成幼儿作品模式化、统一化、概念化的局面。容易使幼儿在活动中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反思以往绘画教学,忽视在绘画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绘画的致命伤,必须加以改革。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创造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成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追求。因此,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幼儿园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幼儿教育一贯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园是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衢州市首批名校。我园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在以往的以艺术为特色的教育中已初见成效,我园是演员何晴的母校,有三名幼儿的作品刊登在《幼儿智力世界》上,在国、地、市获特等、一、二、三等奖的幼儿绘画作品不计其数。在今年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首届艺术节活动中,我园又涌现了许多具有创造力的幼儿。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有极强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本课题的哲学基础。

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分析中,指出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这一论述为教育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二)现代脑科学对人的潜能研究是本课题的生理学依据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实验表明:人脑两半球有明显的功能差异。左半球是“知识型脑”,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等,它是进行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创造性脑”,它是处理表象,主管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像、想象、音乐节奏等,它是进行具体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人脑百度文库

两半球相互配合的结果将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得到几倍、十几倍的增强。因此,合理使用大脑对发展幼儿创造力有极大的意义。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发展组成创造力的必要智力因素,即幼儿的直觉思维,外延性思维、抽象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绘画更是这样。

(三)当代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是本课题的心理学依据。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⑤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特殊才能的创造力”是社会价值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创造力,是具有个人价值的创造力,在艺术领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创造力的本质是“创新”,对幼儿来讲,它的“新”主要是对幼儿个体来说是新的,而对社会、对他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新的。因此,这种创造力也可称为自我开发的创造力,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研究中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或自我开发的创造力。

(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和陈鹤琴的绘画见解是本课题的相关论点。

1、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倡导创造教育的先驱,他倡导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批判。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要正确认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这对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有极强的针对性,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⑥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双手、头脑、嘴、时间和空间。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⑦号召“解放儿童的创造性,以从事创造工作。”

2、陈鹤琴的绘画见解

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创造力的理论是本课题的法律依据。

2001年7月2日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中指出:“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

⑧百度文库

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发展创造力的研究。

美国十分重视天赋儿童的研究,据美国教育部天赋与才能儿童教育司的报告所说,从1972年到1977年,针对有天赋儿童实施他们所需要的特别教育从4%上升到12%。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将近5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高的人并不一定有高创造力”。认知心理学家格兹欧和杰克逊实验发现:“高创造力的平均智商低于高智力组的平均智商,甚至低于高校学习人口的平均智商”。这就告诉我们平均智商的人即可培养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就中国与美国的教育思想差异指出:“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的想象力。而相信在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美国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能力。中国教育的长处是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但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造性的事情。”⑨这一论断揭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艺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中我们要引以为戒,既要传授技能,又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创造。

日本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日本儿童一年四季都只穿一条短裤,早已为人所知。前苏联1957年就把发展创造力明文写进宪法。

自本世纪初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创新,正如吉尔福特所说的那样:“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造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教师都认识到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性。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著名能力心理学家、北京天禹人才能力培养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孝忠说:“在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应首先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的环境,通过学生的创造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信心、冒险行为、幽默风趣等全面健康的人格,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就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李孝忠教授是较早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的学者,他承担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与评估手段》的国家课题,总结出创造力培养模式,但该模式只适用于中小学,不适用于幼儿园。

百度文库

谈亦文《创造力培养从幼儿开始》中提出创造力培养的途径有二:

1、提供适当的创造性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训练。

2、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文学、音乐和美术。

网上文章《儿童绘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美术活动的灵魂》、《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和《在水粉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都强调了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活动。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图画课、区域美术活动等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和方法”。⑩据此,我们将研究目标确定为: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从幼儿所处的园内、园外环境出发,探究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绘画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不断激发全园幼儿绘画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使我园走出一条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1、研究绘画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提高幼儿学习画画的兴趣。

2、探索绘画活动的运作模式,以及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促进幼儿发展的措施,大力提高幼儿绘画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研究内容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绘画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绘画天赋的幼儿注意发展他们的绘画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激励幼儿用不同绘画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激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绘画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技巧和能力。

百度文库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用材料制作图画作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7、探索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途径,培养幼儿创造力。

8、设计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绘画活动,积累有关绘画作品。

9、撰写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个案、结题报告。

五、研究对象、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城东幼儿园全体幼儿(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使教师、研究人员对“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资料,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是指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和调整等。

3、个案研究法:对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失败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5、作品分析法: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有无创造能力。(三)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8月,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课题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6月,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做好中期课题成果汇报与阶段性总结。做好相关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结题鉴定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案例、个案和幼儿作品等。

百度文库

六、具体实施

(一)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1、引导幼儿观察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⑩1在广阔的自然界里,在我们的生活里,在瑰丽的艺术殿堂里,到处都存在着美。但我们的孩子受年龄的限制,不理解美和丑的抽象概念。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①引导幼儿欣赏艺术美

我们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不同题材的作品作为幼儿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幼儿刚刚入园,我们就组织小班幼儿欣赏幼儿园橱窗里、哥哥姐姐的作品。到了中、大班则组织幼儿欣赏名人名作,如吴作人的《小金鱼》、齐白石的《虾》、韩美林的《熊猫图》、徐悲鸿的《马》等,这些水墨画强调笔墨趣味、浓淡相携、栩栩如生,给幼儿很强的美的感染;民间艺术京剧脸谱、农民画、泥人画等则以质朴大胆的美吸引了幼儿;梵高的《向日葵》和毕加索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等以色彩鲜艳、无拘无束的表现力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②引导幼儿寻找自然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然界里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孩子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是不会留意的。”⑩2我们根据条件、因地制宜,带孩子到活动室外的阳台、操场、自然角、花坛边、种植区、大树下、须江边、社区公园、须江公园等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当幼儿置身于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美丽的自然景色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真美呀!”

③引导幼儿寻找行为美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感知中获得的,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引导幼儿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观察,去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如劝同伴不哭的天使、拾起垃圾的环保小卫士、分享食物的同伴、捐助爱心的伙伴等,使幼儿感受并体会崇尚美的人无处不在,以提升幼儿对美的鉴赏力。

百度文库

2、促进幼儿观察

皮亚杰说:“一个儿童越是看和听,他就越看越听。”⑩3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①保证幼儿观察的时间,鼓励和引导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积极观察。

②为幼儿指明观察对象,包括生活中的事物、旅游观光的照片,反映异域风土人情的录像等。

③帮助幼儿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幼儿懂得用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色彩、形状等。同时,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视觉散步”,从远近、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或在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事物。

(二)创设和谐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而从环境中所得到的这些刺激和印象,就会对幼儿产生某种影响,这就是环境的教育功能。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非常重视和谐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

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创设具有美和发挥幼儿创造力的环境。我们幼儿园利用空间种草坪、建沙地,美化门厅、走廊和楼道,幼儿园设美术作品橱窗,各班设幼儿作品展示栏,活动室设立题墙,“六一”画展等。充分发挥幼儿绘画作品的功能,体现绘画作品的新价值,让环境与幼儿对话。

2、精神环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支持、鼓励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由此可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百度文库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尊重幼儿;二是要关心和爱护幼儿;三是要做幼儿绘画活动的大朋友;四是要做创造型的教师。总之,我们要扫除一切障碍,让幼儿勇敢、大胆、毫无顾虑和无拘无束地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

(三)运用多样的手段

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理想手段,在绘画中,我们注意运用多样的手段。

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

虽然幼儿绘画的材料只有纸和笔,还有色,但却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幼儿的创造力常常通过它来表现。

①纸。幼儿园用的纸有白纸、卡纸、报纸、砂纸、宣纸、蜡光纸、瓦楞纸、吹塑纸、面巾纸和硬纸板等。有时磁砖墙、水泥地也成了画纸。如小班的绘画活动《篱笆》,水泥地也成了孩子们画画的大画纸。

②笔。幼儿绘画用的笔有蜡笔、铅笔、毛笔、排笔、粉笔、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孩子还经常用手、手指、脚丫、吸管、棉签、牙签、石头和修正液等当笔作画。如中班的绘画活动《小鸡》,孩子用食指蘸水粉在纸上按出鸡头和鸡身,再用水彩笔画出嘴巴、眼睛、脚等。

③色。幼儿常用到的有12种颜色,还有6色、18色、24色和48色的,单色的也有。如大班用记号笔画的线描画《鱼儿捉迷藏》。

2、运用多种绘画形式

①主题画:主题画是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围绕某一立题,通过回忆和经验画成的,这种画有很大的伸缩性,幼儿有充分的想象余地,表现自由。如大班的绘画活动《童年》、《背太阳》、《环保小卫士》等。

②诗歌画:诗歌画就是要求幼儿对诗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作画。诗歌画不仅培养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如中班绘画活动《摇篮》、《迎春花》、《好孩子》等。

③故事画:故事画就是引导幼儿把听过的喜欢的故事画出来,画出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如大班绘画活动《龟兔赛跑》、《小蝌蚪找妈妈》等。

百度文库

④谜语画:谜语画就是让幼儿先猜谜,等幼儿猜出后,让幼儿把它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中班绘画活动《橘子》、《玉米》

⑤电化教学:在幼儿绘画前,让他们先看电视、录像、多媒体、数码照片和听音乐等帮助感知,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成一幅画。如小班绘画活动的《声音》等.3、运用多种绘画教学法

①共同特性辐射法,让幼儿根据事物的某一特性展开联想,画出与之类似特征的事物。如小班绘画活动《圆形的东西》、《正方形的娃娃》《三角形的宝贝》等。

②相关刺激组合法。让幼儿根据相关刺激发挥想象,画出刺激间的关系。如绘画活动《红黄色的画》、《奇妙的声音》等

③图式符号变形法。让幼儿根据几何形体、线条、生物体(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事件(缘由、线索、经过、结果),进行适当删减、移植、变形,画出各种不同的画。如大班绘画活动《机器人》、《变形金刚》等。

4、用好三大影响源

同伴、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的三大影响源。

①同伴。教师要利用同龄效应,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每次画完画,让孩子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把全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全部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孩子经过审视、互相观摩,教师评和幼儿评结合,他们就会明白,谁的颜色搭配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次,谁的画想得新奇有趣,自己的画还有哪些不足„„

②家长。家长往往以孩子画得像不像来衡量绘画作品。为此,我们幼儿园教师在第一次的家长会上就会对他们说,孩子画画就像大人用脚画画一样。之后,家长常以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

③教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用成人、专业工作者的眼光去看待幼儿作品,应用正面、积极、发展的评价,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

5、抓住参赛的机会

在2007学,有江山市教育局公章的绘画比赛有三次。我们教师根据绘画比赛的主题,选择参赛幼儿,确定适合参赛幼儿的图画,牺牲休息时间,辅导幼儿准备比赛。结果硕果累累。

百度文库

七、实施效果

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一年下来,收获颇多。㈠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1、有创意的教师作品刊登

课题组长杨老师的水墨画《猴乐》刊登在《全国少儿美术书法精品集(第八卷)》P618页上。

2、有创新的辅导幼儿获奖

课题组成员钱老师2007年6月的在江山市“恒泰·时代广场杯”第七届少儿绘画现场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在第二届幼儿艺术节绘画专场比赛中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占我园获奖的五分之二。钱老师在辅导幼儿参赛的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见附件)。

㈡促进了幼儿的成长

1、有创意的幼儿作品刊登

①蔡晓桐的《兔兔》,徐杨晏的《六一快乐》和邓雨暄的《快乐一家》分别刊登在《全国少儿美术书法精品集(第八卷)》P212、P232、P371页上,同时获“书画童星”称号。(见附件)。

②郑荆璞的《树屋》刊登在2006年9月《幼儿教育·家教版》封二上,同时被评为“小画家”。

2、有创新的幼儿绘画获奖

①在2006年12月江山市第三届“促和谐、爱家园”绘画比赛中,王航等8人获一等奖;周烁楠等11人获二等奖;毛慧林等23人获三等奖。(见档案附件)。

②在2007年5月江山市第三届幼儿艺术节绘画专场比赛甲组徐智轩荣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见《喜讯》附件)。

③在2007年6月江山市“恒泰·时代广场杯”第七届少儿绘画现场大赛中10人获一等奖;18人获二等奖;25人获三等奖(见《喜讯》附件)。

3、会再造的幼儿个个自信

在幼儿刚刚上小班时,有很多孩子没信心、怕苦、怕累、怕画不好,一个月后,个个都动起了手,画起了画。幼儿的再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4、会创造的幼儿作品丰富

百度文库

我们从每个幼儿的2007年6月的图画与2006年9月图画比较中发现每个幼儿都更有创造性。2006年9月2007年6月的则较为单一,2007年6月的幼儿作品画面则更丰富。

㈢扩大了幼儿园的信誉

1、城东幼儿园在2006年12月江山市第三届“促和谐·爱家园”绘画比赛中获组织奖。

2、我们幼儿园将所有获奖幼儿的作品收集起来存档,以备以后作参考资料。

3、我们幼儿园教师将所有幼儿的作品收集起来,设计封面,装订成册后让幼儿带回家;幼儿园设橱窗,定期展出富有创造力的绘画作品;在“六一”节举行了全园幼儿绘画作品展。

八、反思与建议

1、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是却实可行的。

2、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要建立在一定的技能之上。

3、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有创造力的作品有时并没获奖,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

4、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的结果是小班幼儿的再造能力强,模仿性大。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比中班、小班的幼儿强。每班每个幼儿的创造力参差不齐。

5、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建议专家设计一套鉴定绘画作品有无创造力的工具。

参考资料:

1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江泽民 1999.6.16 中国教育报 2《论创新教育与幼儿教育改革》 陈波 2000.3 学前教育研究 3《创造能力培养与学校管理改革》 网上文章 4《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7.2 5《幼儿创造教育研究报告》 李丹 2005.9.30 网上文章 6《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 1919 7《不要挫伤了儿童的创造力》 2005.11.2 网上文章

百度文库

8《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年5月第一版

9《情感教育为经,技能教育为纬》周研 《儿童绘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美术活动的灵魂》、《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和《在水粉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 网上文章

10《儿童绘画教学创造力的培养》 2005.11.11 网上文章 11、12《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朱兰芳吴莹 《二十世纪生活(第一卷)》P234、P235 2005年5月第1版

13《利用绘画教学发展幼儿创造力》 范诗武 1998.10.21

附件:成果图片(因图片容量太大,删去了,详见管理手册——教科所注)

百度文库

第三篇:创意美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创意美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幼儿时期所进行的艺术上的教育是幼儿接受全面的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幼儿的艺术性思维的产生,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及情感世界。当今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种类多样,有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美术教育中创意美术的产生及运用对幼儿教学效果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创意美术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关系上进行了实践和论证。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意美术 审美能力

目录

一、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2 课题研究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创意美术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创意美术的内涵..............................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创意美术的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在我国的实践现状................................2

四、幼儿园进行创意美术教学的新策略..................................44.1 教学目标上...................................................4 4.2教学形式上...................................................4 4.3教学过程上...................................................4 4.4教学评价上...................................................5

五、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其他方面......................................55.1 良好的创作环境...............................................5

5.2 个性化的激发.................................................5

5.3 一定的思考空间...............................................6

六、结语............................................................6 参考文献:..........................................................6

一、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幼儿的教学中能够促进幼儿审美意识的产生,对于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使幼儿具备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幼儿思维方面的创新意识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见,创意美术对于幼儿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作用。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就存在着必要性,明确创意美术与幼儿审美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在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学上会提供理论依据及借鉴的作用,对于幼儿园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幼儿自身的成长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1.2课题研究的方法

幼儿的教学是人们正式接受校园教育的开端,对于幼儿园的教育,特别是幼儿园对于美术教学上的创意式教学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包括创意美术的涵义,特点及对于幼儿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幼儿园的创意美术教学在我国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结合当前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笔者通过对所在幼儿园的具体走访调查,了解了创意美术教学在幼儿圆的情况,从中也发现了当前有些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走访法、分析法、比较法等等。

二、创意美术的概念

2.1、创意美术的内涵

创意美术是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教学而言的,创意美术的特点就在于其“创意”性的体现,主要教学思维的创意性突破传统既定的教学模式,在关注幼儿专业美术机能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创造性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所谓的幼儿园的创意美术就是这样的一项美术教学活动:以幼儿的技能发展和个性发挥为核心,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以课程的主体为线索的通过结合多元化的美术表现方式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美术的设计的美术活动,它同时注重对于幼儿情感的陶冶和自我探索能力的提升[1]。

可以看出,创意美术活动反对对于幼儿机械性地灌输美术技能,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显然与创意美术的宗旨相违背,“创意”的重点在于在幼儿现有的技能基础上为幼儿创意性的发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充分鼓励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美术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各种美术材料和新的美术表现形式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并且在这个新的美术创作过程中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就感及美的情感方面的真实体验,提高对于美术学习的探索能力及审美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2]。

当今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指出,针对于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幼儿在美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加强对幼儿本身情感及态度的倾向进行关注。对于幼儿富有个性化展示的美术作品要加以鼓励,赞扬并支持,它是幼儿创意性思维的美好体现。新的《纲要》同时指出,对于现行的幼儿艺术教育,必然是培养幼儿对于艺术的兴趣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更好的实现幼儿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独特自我的美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对于幼儿的创意美术教育必须重视对于每一个幼儿兴趣的培养,重视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个性趋势,幼儿园教师要因势利导,适时适当地引导幼儿向着正确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方式上发展。

2.2、创意美术的特点

总的来说,创意美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程表现形式多元化 创意美术课程强调的是“创意”,这种创意体现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传统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仅仅局限于既定教材和既定材料,创意美术则是以教材为基础,主张探索精神实现美术表现的多元化,比如在美术的材料运用上,创意美术其中的一个主张便是“变废为宝”,将生活中废弃或闲置的材料充分运用为美术作品的制作上,不仅合理利用了垃圾更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2)教学手段的灵活自主

创意美术在实现幼儿专业美术技能教学的同时,对于幼儿的情感呵护及心理发展也是格外关注的,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更加注重对于幼儿的心理关怀,而不仅仅是为了授课而授课。教学上创意的提出,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使得教师在教学时能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学计划,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大锅煮”的落后模式,这样灵活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也是一种解放。

(3)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对于幼儿的不同个性,传统的美术教学显然不能够做到样样兼顾,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够关注。创意美术则为幼儿个性的发挥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间,不同的个性就是不同的美术作品,对于幼儿个性的关注必然带来美术教学上更多创意性美术作品的出现。

三、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在我国的实践现状

幼儿园教学的新的《大纲》于2001年的发布,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实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突出的特点就是本园化的体现,即园本课程的设置。所谓的园本课程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政策,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包括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及师资情况及现实需要,实现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及社区共同构建的课程体系。十余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幼儿园在美术教学上实现了由传统美术教学向创意美术教学的新的突破,创意美术更为广泛地深入到了大部分的幼儿园美术的教学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根据笔者走访调查,现今很多城市的幼儿园在创意美术教学上都推行了相关课题研究如“幼儿美术欣赏实践研究”“幼儿艺术创造性能力研究”等[3],此外,针对不同的幼儿群体的实际情况,分别编撰了幼儿小班、中班和大班的美术教材,在美术教学指导上也做了众多的课题资料研究,由此形成了幼儿创意美术合理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突出园本特色,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但是,通过笔者对市区各大幼儿园在创意美术教学的走访,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有的幼儿园在创意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于相关预设的课程内容并未做到有效地实行,创意美术的课程设置不仅仅是用来看的,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得到具体的实施,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个别幼儿园在创意美术的具体实施上,依旧照本宣科,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依旧不能摆脱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影响。

(2)表现方式过于单调,美术是一个很大范畴的艺术概念,美术包含众多的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手工艺术等等,但是有的幼儿园对于创意美术的理解仅仅限于绘画,对于美术的其他表现形式很少涉及,这不利于幼儿实现美术的全面学习。

(3)教学方式单一固定,笔者发现有的幼儿园的创意美术课程在教学上依旧是集体的学习方式,教师对于所有学生的个性发掘很是欠缺,这显然是和创意美术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在单一的集体式的学习模式下,幼儿的个性很难得到发掘与发挥,不利于幼儿创意美术作品的很好完成,对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塑造也是不利的。

四、幼儿园进行创意美术教学的新策略

4.1教学目标上由注重技能教学向情感教学转移

由于幼儿园在艺术教育方面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过于注重对于幼儿所学到的专业美术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幼儿的情感呵护,容易使幼儿对于所学课程产生厌恶,焦虑的不良情绪。这就要求幼儿园老师在做好专业技能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多多关注对幼儿情感的关怀。幼儿不像成年人那样,他们心理十分单纯而且有时候很脆弱,对于父母及幼儿园老师的反应是很敏感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关注这些幼儿的情感,转变以往教学观念上的“只教不管”的不良心态,与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不仅有利于他们课堂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便于实现教学上更好的管理。

4.2教学形式上而言实现由单一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发展

我们知道,对于幼儿的美术教学形式大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来确定的,都是一些课本上规定的内容,比如对天空进行绘画时必须要求蓝色颜料,对小溪进行描绘时必然要求是弯弯的清澈见底的,折纸飞机时必然要求要用教材规定的纸张作为材料,这些教学上的种种必然规定不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且有的幼儿明显不太喜欢教材上设置的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便是针对这一教学现象提出来的,多样化教学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是在总的教学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形式的多元组合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就幼儿的创意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课本,要结合实际有所创新,比如在绘画时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课堂,这样就会发现同样是天空,有的孩子画成了绿色,有的孩子涂成了金色,甚至有的孩子在天空里画满了可爱的玩具,有的孩子在折纸飞机时喜欢用旧报纸,因为旧报纸有彩印而且柔软更易于折叠,这种手工材料的多元利用充分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充分尊重了幼儿的学习意愿,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双重的帮助[4]。

4.3教学过程上实现由独立教学模式向整体教学转变

大纲明确提出,幼儿的发展必然是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于幼儿园的教学上不能孤立,在创意美术的课堂上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全方位教育的发展,而不能仅仅局限在为美术教学而教学的固定呆板模式。如在绘画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段科普短片,引导幼儿在观看短片之后的所想同美术知识结合起来,这时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在观看了星球起源的宣传片之后会展现出将人类“移民”到火星的绘画,有的学生则会发现视频里线条设计的美,有的学生则充分发挥想象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描绘了“外星球”的生活景象。这样便会充分将科普知识、数学知识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在幼儿最感兴趣的方面或者最熟悉的题材着手,让幼儿在所学的不同学科间相互思考,发现美术同其他学科同生活的关系,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锻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不同的事物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和审美。

4.4教学的评价上由片面评价到全方位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刚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幼儿而言,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对于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及表现都要做出全面的评判,而不能凭着自己对于学生的喜好而判定幼儿的能力。要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的评价的重要性[5]。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对于幼儿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主要有三种:

(1)纵向的评价方法,即对于幼儿目前的创作水平同以往的作品相比较。(2)横向的评价方法,即表现在一个幼儿的作品同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相比较。

(3)对照的评价方法,即把幼儿的年龄同创作所体现的心理程度作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幼儿进行评价的时候都是以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为主基调,及时发现每一个幼儿进步或者是出彩的地方进行表扬,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作品要做具体简要的评述,切忌泛泛而谈。

同时,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主要有师生之间评价及幼儿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两种,让幼儿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能够发现别的同学的优点,有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心理态度,这样在每一次的评价中发现不足之处让幼儿之间学会彼此学习,在每一堂创意美术课堂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能得到升华和提高。

五、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其他方面

5.1良好的创作环境

环境对于每个人都起着重塑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的创作会有极大的帮助。幼儿在进行创意美术的学习时,良好的创作环境是不可或缺的。笔者曾经进行走访发现,在有着相对良好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幼儿园,幼儿的创作能力明显要优于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幼儿园,如城市幼儿生活条件优越,学习的范围广泛,幼儿园的教学设施齐全,教学的材料完备,这就比乡村的幼儿园要有明显的优势,良好的创作环境有利于幼儿充分调动创作的积极性对于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技巧的掌握上也更有帮助。

5.2个性化的激发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异于他人的个体存在,幼儿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他们个性的激发更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他们未来思维方式的塑造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激发幼儿个性创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探索发现法,这就要求家长或者是教师对于幼儿的个性行为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每一个行为动作都是个性的展现,通过对幼儿语言行为或是表情创意的发现,探寻出幼儿的个性特点,针对于不同幼儿的个性进行创意上的正确引导,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的家长和教师都忽略了对于孩子个性的发掘,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地方。只有在了解幼儿个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2)情景创设法,这种方法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幼儿家长,都是常用的方法,笔者曾经走访过某一小区对这一方法的使用对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家长在对于幼儿个性的激发上都会采用这种方法,比如为幼儿创设妈妈不在家,宝宝饿了的情境,有的幼儿就会说他会学着妈妈的样子为妈妈和自己做饭,穿上妈妈的鞋子,系上妈妈做饭时常用的花围裙,为妈妈做爱心便当。这样的回答让家长和笔者很惊讶,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对于生活的观察是比较细致的,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也有助于幼儿创造性的提高。

(3)夸张方式的运用,这也是对于幼儿个性激发的常用方法,幼儿对于现实生活是很不了解的,而且他们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式,这个特点有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父母或是教师通过夸张想象的方式比如苹果可以像西瓜那样大,棉花糖会长成云彩的形状等等,激发幼儿的个性发展。

5.3一定的思考空间

创意美术强调的是幼儿在美术创作上的独特创意,这种创意来源于幼儿大脑的思考,所以在特定的情况下,给幼儿留以独立进行思考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幼儿虽不像成年人那样”心事重重“,但是独立的思考有利于他们对于事物处理上时间的缓和,不致于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迫感,思维的缓冲能够有效地缓解幼儿心理上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同时,独立的空间能够避免幼儿的思维免受外界的干扰,更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及审美能力的升华。

六、结语

创意美术注重幼儿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个性化的发挥,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对于创意美术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正领会创意美术的内涵与宗旨,真正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将幼儿的创意美术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实现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J].美术学刊,2012 [2]朱丹.创意美术—叩开幼儿心灵的奇葩[J].新课程,2012 [3]岳梅.浅析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主题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考试,2012 [4]张欣鑫.让每一个孩子因创意美术受益[J].新课程,2012 [5]张红.谈如何让幼儿对创意美术感兴趣[J].读与写教育学刊,2012

第四篇:以美育人发展幼儿审美能力综合工作总结

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具备使幼儿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诸多功能,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我园开展了以美育童心,开展幼儿园“创美”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幼儿对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萌发其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并以此为契机,挖掘多种艺术的综合教育功能,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对幼儿进行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直至形成高尚的情操,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和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环境创设中的以美育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注意与幼儿共创具有亲和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优美环境,把美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从而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提高及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幼儿园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具有童趣的环境,使他们处处感到心旷神怡,心境愉悦。如走廊上的“亲子表演区”在幼儿的视野里充满了童话的色彩;使幼儿处处受到美的熏陶。

二、语言活动中的以美育人

发挥语言作品中审美愉悦的功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幼儿语言教育的文本多为儿童文学作品。语言作品最本质的功能是审美愉悦。因此,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儿童语言作品中的有趣之处,让幼儿在“有趣之处”中去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首先,我们让幼儿大量地接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空隙时间给幼儿朗诵一些诗歌、童话、故事等。如“树和喜鹊”“顽皮的小雨滴”等散文诗。这些作品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有较强的表达性,可让幼儿欣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从而进行表达表现。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净化幼儿的审美感受。儿童的语言作品中往往伴有图画以增加形象感,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引导幼儿结合文字,边看图画边想像,获得丰富的形象感受。

我们也需要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幼儿去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例如,在学习诗歌“春天的小池塘”时,我们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小池塘边观看小池塘的倒影和小池塘周围的自然风光,并在池塘边做游戏,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欣赏散文“云彩和风儿”时,老师在蓝天白云下,首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及优美的动作,朗诵诗歌,把幼儿带入云彩的童话王国中。孩子们在这充满诗意的情景中,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的幼儿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大口大口地吃萝卜。”有的幼儿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千岛湖,我真想去呀 * ”老师用带有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把幼儿的想像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了。

当然也少不了要以情感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各种手段把幼儿引入到文学世界中,唤起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如“微笑”这篇散文,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互助互爱的童话世界,表现了小蜗牛美的心灵。教师首先通过向小朋友微笑问候,引出话题,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小鸟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大象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小蜗牛为大家做了什么,我们小朋友为朋友做了什么。”在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同伴间的友谊,受到了一次爱的情感教育,激发了幼儿热爱同伴的良好情感。

三、区域活动中以美育人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融入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毫无心理压力,因而也就更能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通过自我的努力获得创造的满足和成功的欢欣。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在活动区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生动、活泼、愉快地获得发展。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立了各种活动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演奏区、美工、等,并充分发挥各区的美育功能。在语言区中我们让孩子倾听优美的文学作品,表演充满幻想的童话;在美工区中让孩子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音乐区中孩子们手持乐器奏出自己的喜悦。在活动区游戏中,不仅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求知欲望得到了发展,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而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能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日常活动,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能挖掘美,就能带领孩子们体验美,从而表现美。

第五篇:幼儿舞蹈实践与研究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

指导教师 江 昊王蕊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作为幼教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对幼儿舞蹈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幼儿舞蹈教学仍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幼儿舞蹈概述出发,分析了幼儿舞蹈教育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针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旨在为幼儿舞蹈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概述;现状;改进方法

幼儿舞蹈教育是舞蹈普及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环节,在舞蹈普及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的舞蹈教育仍然是整个舞蹈普及教育中的一个不被重视的部分,舞蹈作为一门在艺术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其生存却艰难万分。作为一名舞蹈专业应届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感到无比的痛惜。

一、幼儿舞蹈概述

(一)学前儿童学习舞蹈的重要意义

幼儿舞蹈教学形体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适当适量的舞蹈动作可以训练幼儿在感受形体美的同时,训练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站、坐、行的习惯。舞蹈可以提高幼儿身体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对训练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都有极大帮助,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乐观向上、开朗的性格特点,促使其全面发展。

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可以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让其感受到美的同时表现出美,不断扩充幼儿对舞蹈艺术的表现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观念和自信心。幼儿舞蹈多为群舞,在参加各种演出活动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从生理角度上讲,舞蹈中各种动作只见的协调、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强烈的节奏感,可以促进幼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舞蹈过程中随着血液循环的加速,心肺功能得到改善,改善大脑的供氧条件。所以舞蹈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幼儿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这对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也大有益处。

页 第 1

(二)幼儿舞蹈特点

1、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直观视觉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视觉上的观赏对其进行审美感知。舞蹈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在舞蹈作品中,不论是所表现的情景还是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都要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由于幼儿的脑部尚未发育完全,其思维仍是具体的,对于抽象的事物他们还不能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靠在双合的手掌上,孩子们就知道这是睡觉的动作;若教他们张开双手在体侧上下起伏,孩子们便知道这是小鸟飞翔的动作。

2、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的特点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都很强,比较喜欢学习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最明显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通过模仿幼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长知识和能力。让幼儿模仿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双手在脸颊两侧转圈来表现洗脸的动作,双手后摆、身体左右摇晃着前行来表现小鸭子的动作,还有解放军骑马、开炮等等。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所揭示的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而模仿是幼儿舞蹈的另一特点。

3、幼儿舞蹈具有童真性的特点

爱玩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当我问小孩子们喜欢干什么?他们会说玩积木,玩泥土,玩布娃娃等等---他们喜欢玩和做游戏,这是符合他们兴趣和情趣的事物。幼儿舞蹈可以说是一种高级游戏,而童趣则是这游戏的核心。比如在《蚂蚁搬豆》这一幼儿音乐游戏舞蹈中,当一只小蚂蚁看到一粒很大的豆却无法独自搬走的时候,吸引了好多 蚂蚁过来,最终大家一起把豆搬回去。在这个表演过程中,孩子们既体会到了抬、滚、推、搬逗逗的喜悦情趣,又感受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教育意义。

二、幼儿舞蹈现状

(一)幼儿学习现状

从幼儿舞蹈教学模式上看,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是注重舞蹈技能等基本功的学习,片面强调舞蹈的动作和技巧,这对于只有3-6岁的幼儿是非常枯燥的训练,因此幼儿的学习也仅仅局限于对舞蹈动作的模仿上,并没有过多的对于舞蹈的领会和理解。长此以往不仅有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把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殆尽。另外,舞蹈教师只是教幼儿编排好的动作,完全忽略了对舞蹈中美的表现,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幼儿进行自己创作舞蹈动作,这使小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力直接被扼杀。

另外,孩子对于舞蹈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尚未懂得什么是对其整体素质提高有利或是有弊,因此他们不会注重舞蹈练习的重要性,只是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的模仿,没有接受类似于艺术熏陶或是形体美等方面的训练。不论是从舞蹈教程安排出发还是从幼儿对于舞蹈课程的接受程度上看,目前幼儿对于舞蹈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幼儿舞蹈师资现状

从幼儿现阶段的情况看,在幼儿舞蹈教师中很少是从专业舞蹈院校毕业的教师,就算是有也没有很高的学历,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使幼儿的学习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还有一些老师没有意识到幼儿舞蹈教学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意义,一味的强调示范和模仿。他们认为幼儿的年纪尚小,只需听从老师的安排。

从幼儿园为舞蹈课配备的硬件条件以及舞蹈教学老师的水平上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园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为应付家长及上级领导的检查才开设的舞蹈课程,其教学内容远远不能引起幼儿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社会上,幼儿舞蹈教学多以兴趣班的形式,且大多是功利和盈利为主要目的,一般来说费用很高,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家长不得不放弃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

所以,要想提高幼儿舞蹈教育的地位,幼儿园、家长和社会首先应该意识到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真正以幼儿自身的发展角度考虑,才能实现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幼儿的身体、培养气质和修养,达到全方面发展。

以上的种种问题说明现在的幼儿舞蹈教学没有充分意识到幼儿自身的幼儿舞蹈教学的特性,导致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不能充分体现,达不到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甚至还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对幼儿舞蹈教学改进方法的探讨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舞蹈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一直以来舞蹈教学都是采用“言传身授”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夯实自己的舞蹈基础和教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和语言的相互结合,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充分让幼儿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并使幼儿能将这种对美的感受运用到自己的舞蹈动作中去

幼儿舞蹈教师要有编排新的幼儿舞蹈的能力。要编排一场幼儿喜欢的舞蹈,首先就要了解熟悉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幼儿的角度感知事物并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观察生活,注意儿童的情绪变化,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编排出幼儿喜欢、有趣、愿意学习的幼儿舞蹈。同时,教师自身具备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自身对舞蹈的发展历程理解透彻,才能以儿童的语言去传授给他们。

幼儿舞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并达到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师不断

提出的新要求。比如,要想提高幼儿的舞蹈创作水平,就应该让幼儿多多接触音乐,在享受愉快美好的情感体验同时,激发学习舞蹈的热情,逐渐在音乐中表现自我,激发出自身的创作兴趣。同时,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孩子们对生活多多观察,适当的引导他们把生活中的形象艺术化,才能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二)教师对音乐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模仿性和童趣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舞蹈音乐的时候,既要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到音乐对于舞蹈性质的定位。教师要选择具有教育性而又不是艺术性、趣味性的音乐进行编舞,从歌词到音乐,从结构到风格,只有音乐和舞蹈本身能吸引幼儿才可以。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像“花仙子”、“一分钱”、“波斯猫”等经典曲目依然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和喜爱。比如在“一分钱”的舞蹈表演时,由于它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角色魅力很大,因此小朋友们在学歌词、理解歌词上都很容易,兴趣也很浓。在舞蹈表演时孩子们表现得也很积极,尤其是扮演“警察”这一角色的小朋友那神气的表情,自然是得益于这个角色赋予的魅力。当然,“捡钱”的小朋友那种自豪和荣誉感也是溢于言表的。这样的素材选择,既可以使孩子们可以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又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进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些基本的舞蹈技能。

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包括充满童趣、生动活泼的舞蹈语言和动作。这在前面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其次,舞蹈教师的示范动作必须生动形象。幼儿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现学习和掌握舞蹈的技能,这是幼儿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把舞蹈内容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动作之间的协调和过渡,这是决定幼儿兴趣的关键所在。

再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美语言的运用。舞蹈教学不能局限于肢体语言的表达,要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享受美,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运用清晰、形象的语言,促进幼儿兴趣的产生,使其保持愉悦的情绪,积极主动的学习。

2、情感教学

对于幼儿的舞蹈教育方法来说,“严师出高徒”这样的方法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这个

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鼓励和表扬,这会积极促进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意愿。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儿童知识以外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多多鼓励、夸奖孩子,这会让他们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被肯定的成功的喜悦,这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多多予以肯定,这对于一些表现相对较差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只要我们多多加以鼓励,适时予以肯定,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对不同的孩子要不同对待,不能过分夸奖导致其产生骄傲心里。

其次,要充分信任孩子。告诉并相信他们“你可以做到!”。孩子年纪虽然小,但他们却异常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信任,所以老师一个鼓励的微笑点头等简单的动作都会成为孩子快乐的缘由。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当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不再怀疑的时候,他才会充分自信的面对各种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机会,不适时宜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游戏教学

舞蹈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形式,小孩子们喜欢玩、喜欢热闹,将舞蹈教学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辅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孩子们“数鸭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自己扮演鸭妈妈,小孩子们扮演鸭宝宝,在鸭妈妈的带领下鸭宝宝学习各种本领,学习小碎步、蹦跳步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穿上相应的服饰、戴上头饰,这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不同孩子的资质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舞蹈教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好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但作为学前教育的舞蹈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根据孩子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发掘孩子的能力和长处,才能真正实现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真正促进幼儿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引导幼儿感受舞蹈作品

幼儿对舞蹈作品的感受是舞蹈教学的升华,也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讲授课上给幼儿展示一些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让幼儿多接触一些新鲜题材、新鲜舞蹈形式的作品,而孩子们往往会被这样的新鲜事物吸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对舞蹈作品中一些优秀、突出的地方进行提问,引发幼儿对舞蹈作品更深层次的思考;还可以让孩子们模仿舞蹈作品中的某个感兴趣的桥段,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其他舞蹈作品的优秀之处。这个过程当然会进行得不太顺利,但是也是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让孩子多对其他舞蹈作品进行欣赏,才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动力,进而可以有机会鼓励孩子创作舞蹈动作。

四、结语

幼儿舞蹈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幼儿的情操,使他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舞蹈方面的能力,又感受到舞蹈为生活带来的艺术之大美。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们一定要仔细关注孩子们美丽的童心,关注他们情感、兴趣的变化。大范围地收集、编排可以体现他们童真童趣的舞蹈作品,同时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幼教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为幼儿教育工作尽职。

【参考文献】

[1]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J];黄河之声;2009,05

[2]宋晨霞;舞蹈编创没有那么难---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编创教学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3]刘洁;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J];青春岁月;2012,02

[4]袁静;幼儿舞蹈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浅议[J];华章;2012,01

[5]张卫民,彭芝兰;浅谈幼儿舞蹈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07

[6]王丽娟;谈舞蹈的美育功能---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7]周炳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09。

下载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事表演与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精选五篇)

    故事表演与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来自于文艺作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他们按自己的理解,运用声音、动作、......

    试论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试论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摘要】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幼儿创......

    幼儿游戏与创造力培养

    在自主游戏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潜力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三种类型,其中角色游戏是最具代表性的、蕴含丰富......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案

    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案 大班综合:我画我讲 活动设计意图: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我看见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东方儿童的节目,月亮姐姐一边给小朋友讲故事一边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

    幼儿的审美与表现

    幼儿的审美与表现 1、引导孩子去发现美。 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

    241线描画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线描画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线描画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 它是一种通过线条的变化来绘制对象及其结构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线描画很容易使用,可以......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临西县玉兰实验学校 孙晓霞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语言等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积极引导幼儿在多种活动......

    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

    目 录 摘要……………………………………………………………………………………2 引言……………………………………………………………………………………3 一、幼儿音乐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