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要适应残疾人而不是残疾人适应社会
社会要适应残疾人而不是残疾人适应社会
社会要适应残疾人而不是残疾人适应社会
刘正山
随便翻开媒体,不难看到残疾人被歧视的相关报道。由此,笔者开始思考下述问题:残疾人为何容易遭受歧视?歧视行为会有什么后果?社会应该歧视残疾人吗?
笔者思索之际,恰好看到丁启文先生的《人性·人道·人权》一书。阅读之后发现,《人性·人道·人权》是一部非常值得深思的思想性著作,而且很好读。它以人 性、人道为主脉,宏微结合,政论、叙事、答问录、杂文、随笔并收,文字活泼简练,内容富有创意,对于残疾人与残疾人事业的独到观点,读来令人居安思危。
从常识看,残疾人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残疾人因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正因为这些特别因素的存在,残疾人往往容易受到歧视。
歧视残疾人行为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如丁启文先生书中所说,这是传统的“一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或许受到丛林法则观念,抑或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主流 的观念提倡“竞争”,主张“优胜劣汰”。由于残疾人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群体。从而,社会活动被分为“正常人”的社 会活动和残疾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正常人”的社会活动创造的;残疾人是“非正常人”,是社会的包袱和麻烦,只能消耗而不能创造社 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
丁启文先生认为,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康复的权利,劳动的权利,娱乐的权利,爱与被爱的权利,以及 得到各种社会补偿的权利,并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一点,我完全赞同。这其实是一个“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终极目标是人人幸福,而 要实现这一点,必然要考虑效率,毕竟,没有经济数量的积累,无法为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是故“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在实践中,往往单纯强调后者,忽视前者,最为典型的观念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显然误读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即正义,是权利之意,它是效率的基础,正义是效率的基础与前提。为了效 率,必须维护正义。从长期的、动态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正义作为支撑,真正的效率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一点不难理解。一旦我们的观念从“一元论”走向“多元论”,则会发现,除了必须遵循权利平等这个底线之外,似乎找不到歧视 “残疾人”的任何理由。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是“残疾人”。“残疾人”只是一个语言称呼而已。如果说一个人缺少一只胳膊被认为是“残疾”,那么,有的人缺少 仁慈之心,是否比缺少胳膊更为“残疾”?推广来看,世间万物,各有所长,无法判定谁是“正常人”谁是“残疾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比较优势。有些东西看似没 有用,实际上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它的用途所在。如《韩非子·说林》所述,管仲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在回国的途中迷失了方向。管仲对齐 桓公说:“老马有认路的特长,可以利用它。”就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在队伍前面走,队伍跟在老马后面,最后找到了回国的道路。比起年轻的马,老马不能驮运,一 些无知的人也许要将他们弃置如敝帚。但是,老马认识道路,让齐国将士绝处逢生。同样的道理,年老力衰的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丰 富,遇事能够应付自如,这是年轻人不具备的优势。
或许值得高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终于发现残疾人也是“人”。于是,有了一系列动人的说法——回归主流社会啊,社会要适应残疾人而不是残疾人适 应社会啊,随后有了一个比一个到位、一个比一个“硬”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这当然是一种设计,一种多元共生的、文明的设计。
但遗憾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兴起,主流思潮似乎又向所谓的“优胜劣汰”法则回归,又开始单纯宗奉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正如一则经济学笑话所说,如果灯泡 坏了,根本不需要电工,“看不见的手”可以搞定。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思维谬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J·施蒂格勒教授曾提到一个河流污染问题。人们一 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这是错误的。世间所有的问题均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从而我们必 须确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如果我们假定污染的有害后果是鱼类的死亡,要决定的问题则是:鱼类损 失的价值究竟大于还是小于可能污染河流的产品的价值。不言而喻,必须从总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从功利主义角度,从总体上看,就如丁启文先生所说,残疾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残疾”不是造成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为残疾人提供的条件不够,因而使残疾成为一个问题。只要社会为不同类别残疾人,根据其不同的缺陷所提供的各 种功能性补偿,比如给盲人一个音响指示器、一个盲道、一个报层电梯,一个帮助认知环境的标志物;给聋人一个字幕、一个闪光门铃、一个可视电话;给肢残人一 个坡道、一个轮椅、一个适合的门把手等等。有了这样的补偿,残疾对一个人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影响就可以缩到很小甚至是零,残疾人就可以不再处处遇到障碍而可 以学到许多知识,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能力,增加他们的社会经济文化产出,并增加残疾人的福祉,进而增加全社会、全人类的福祉。
现实中,只要适当提供条件,很多“残疾人”做出的贡献远远超越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惨遭不幸,发愤 著述《史记》,千古流传。在当代,以吴运铎、张海迪等为代表的广大残疾人,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海外,美国总统罗斯福,大发明家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天 体宇宙学家霍金,都是残疾人。难怪西方人说,“要让社会适应残疾人,而不是让残疾人适应社会”。
今年,我国举办第13届国际残奥会,无疑是推进全社会树立新的残疾人观,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升社 会文明进步水平的千载良机。而丁启文先生的《人性·人道·人权》适时出版,对树立新的残疾人观做出了可贵的探索,无疑将对相关改革起到启发和推动之效。
(本文原载《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8月26日)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
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
王洁 1206030308 摘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构成。通过查阅已有成果及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实践能力弱等。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强化认知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大“三自”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从而最终促使大学生顺利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正文:
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必须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着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因此,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时代是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时期,其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既有文化传授、智力培养、技能训练等内容,也有社会认知、社会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跨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是教育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地调动自身潜能;才能客观地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和成才的愿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个体适应自然和环境的有效性。这里的适应有个体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意思,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己独立生活和把握自己的能力程度;其二是对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自己所能满足的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其特征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①生活方面,包括几乎全部使自己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日常生活技能和习惯,如自理能力、饮食、穿戴等;②人际沟通方面,即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等;③社会技能方面,包括和他人共同生活及合作必需的技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则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顺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 大学生社会适应包含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等,并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涉及适应时代、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发展等三大环节的能力,包含适应知识经济、适应市场经济、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大学环境变化、增进心理健康、学会学习、素质发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及就业观、实现角色转换和从业后顺利发展等具体能力。本文所论述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所必需具备的各种能力。
大学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和家庭、社会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缓冲带,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的各种能力和适应大学校园环境的程度如何,将对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大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大学生除了学习上的适应之外,还要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特点。这种适应的范围越广泛,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越明显。这些改变不仅仅是大学生所需要的,任何一个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都必须在新环境下作出改变,因为这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甚至在将来进入社会之后同样的情境还会出现。大学生在应对校园生活中一系列问题的挑战时,其社会认知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这些能力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又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大学校园生活环境的适应可以看作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模拟演练,它最大的好处是,使大学生开始独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趋势。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还没有摆脱“摇篮教育”的状况。学生在家庭生活圈里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照顾,如同在摇篮里的婴儿惟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一样,其惟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基本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整个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几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与父母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他们年龄在不断增长,生活自理能力却长进很慢,以至于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后还不知道如何洗衣服、如何叠被、如何与人相处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可以说,这种“摇篮”式的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无教育”的家庭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独立(相对于中学时的依赖),学会学习(主动求学),学会与人相处(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学会选择(面对各种机会与得失),学会自我调节(面对不时出现的压力),从而真正获得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并为今后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搭建现实的平台。此外,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提高。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学生彻底摆脱“适应问题”的困扰,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健康生活。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主要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认知训练,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了解,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
2、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发展主体意识。
3、大学生自己也要不断优化自我意识,提高认知能力。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并走向成功的必备因素。
4、加大“三自”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5、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6、加强人际沟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7、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
8、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以上多种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各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是交叉的、相互的,并不是一种途径只对一种能力的培养起作用,只有把各种培养途径综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高,满足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
[1] 陈态著.《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 韩翼祥, 常雪梅主编.《大学生心理辅导》[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3] 郑希付主编.《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陈青萍著.《现代临床心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5] 张再生编著.《职业生涯管理》[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6] 刘爱莲, 吴远编著.《高等教育管理》[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1 [7] 拿破仑.希尔N.V.皮尔著.《积极心态的力量》[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8] 李悦辉.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及教育的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02(4)[9] 王学臣, 朱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4)
第三篇:残疾人社会政策法规
残疾人社会政策法规。
主要依据1991年起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
(一)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康复权:
(1)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
(2)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3)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生活自主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护服务。
2、教育权:
(1)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2)残疾人教育要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征和需要。
(3)国家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
(4)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社会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盲、职业培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3、劳动权:4方面内容。PPkao 考试 网
4、精神文化生活权:
(1)国家和社会采取系下列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
(2)挂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经行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的劳动。
5、社会福利权:4方面。
6、环境友好权:
(1)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早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
(2)国家和社会促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宣传残疾人的事迹,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倡导团结、有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3)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式。
(1)加强立法,建立并逐步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2)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和视察,用率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3)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4)加强保障磁能积任何非权益的法制宣传工作。
第四篇: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论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我国残疾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很不乐观,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残疾人的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残疾人的贫困现象严重;残疾人在参与社会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参与程度极低。残疾人生存的物质环境和态度环境都急需要得到改善,残疾人主观去障碍方面的积极行动也十分缺乏。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不能有效地去除残疾人参与社会中遭遇的障碍,也不能为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态度环境,某些制度还限制了残疾人实现基本的社会权利,是一种建立在救助模式基础之上的制度。救助模式的思想基础是医疗模式的残疾人观和自然整合理论,体现出的是对残疾人救助、救济的思想,它将残疾视作残疾人个人的不幸,将不能有效参与社会的问题根源归因到残疾人自身,导致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合理。而国际社会对残疾人所持的观点正在从医疗模式的残疾人观转向社会模式的残疾人观,社会模式的残疾人观认为社会环境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它认为残疾问题是人权问题,主张对残疾人赋权并给予社会支持。本文对社会模式加以发展,提出了增能型社会模式的残疾人观,即在认同改造社会环境的重要性、主张消除环境障碍的同时,还应强调残疾人个体对自己负责,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力去面对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期待由外部力量来消除环境的障碍,是一种综合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努力的残疾人观。在增能型残疾人观的视角下,国家除了尽力消除社会环境为残疾人带来的种种限制和障碍外,还应该采取措施帮助残疾人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积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增能型社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去障碍”模式,该模式是对增能型社会模式的操作化,认为“障碍”往往来自两方面,即政策的缺失以及政策对残疾人参与社会所作的限制,要去除障碍,必须对政策进行调整和补充。本文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即采用了文献法中的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两种研究方法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文献法的运用主要是对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资料的数据、天津市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市残疾人康复需求和康复事业发展研究”课题调查数据、网络报刊的关于残疾人的新闻报导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众多研究者的论文、书籍等次级文献进行了分析,这些文献包括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论文、期刊文献、网站转载的论文及数据、专著、研究合集、政策法规等。深度访谈法主要以生活在天津地区的30个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7个残联及社区工作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获得了对残疾人生存障碍等方面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这30个残疾人中,主要是对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进行了访谈,而对于精神残疾人、言语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则主要是对这些残疾人的亲属进行了访谈。访谈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收入、康复程度、法律援助、面临主要生活困难等方面来向残疾人提出问题。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社会环境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最大障碍,社会环境包括态度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物质环境,态度环境贯穿于制度之中并决定着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反作用并强化着态度环境,并极大地影响着物质环境建设水平的 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 提高。残疾人不能良好地参与社会,主要是因为社会环境存在着四层次的障碍,其中三个层次的障碍存在于制度环境中,即残疾人生存层次的障碍、基本社会权利层次的障碍和权利保障机制的障碍,第四层次态度环境中的障碍是指健全人和残疾人的主观上分别存在的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障碍。障碍是指不利于残疾人参与社会的因素,它主要体现为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仍是以救助模式为主导的制度,它是一种以家庭及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国家低度介入提供选择性救助的社会福利提供模式,它的产生源自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的整合方式,正是因为其救助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导致制度不能有效地去除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障碍。救助模式下的制度环境与残疾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制度形成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障碍,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应向以增能型社会模式残疾人观为基础的“去障碍”模式转型,即向以国家为主导并高度介入、第三部门和家庭作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消除残疾人生存与发展障碍的社会福利提供模式转型。“去障碍”模式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残疾人维持生存层次的“去障碍”、残疾人实现基本社会权利层次的“去障碍”、残疾人权利保障机制层次的“去障碍”以及残疾人的主观“去障碍”。另外,帮助残疾人消除参与社会的障碍应采取分类的方式,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残疾种类残疾人的需求出发消除障碍。
第五篇:积极适应社会 教案
积极适应社会 教案
第九课 亲近社会
一、培养亲社会的情感
1、感知、发现社会生活的美好
从社会生活的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美好心灵等方面去主动感受、发现生活的美好。
2、理解社会生活的美好
(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多色调的,难免会出现贫困、不公等问题,但这不是生活的主流。(2)我们的社会正是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3、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为什么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
(1)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社会的滋养,使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社会的支持,使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2)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个人的成长、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悲观,不要抱怨,自己不仅要努力奋斗,也要注意求助社会。
4、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亲近社会意义)
(1)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人格
(2)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
(3)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高境界
二、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1、亲近社会必须真切地关注社会,关社会的风云变化,关注社会的潮起潮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
(1)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培养关注社会的兴趣,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
(2)关注社会不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小事
2、亲近社会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1)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2)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有形无形的规则,才能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3)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设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为个人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对它们的爱护,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社会的维护
3、我们真切地关注社会,我们自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服务社会
(1)当我们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捧出自己的一颗心时,我们和他人心心相印,我们和社会紧紧相连,我们会感到生命的强大、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愉悦(2)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3)服务社会,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中
(4)服务社会,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5)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
(6)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学生时代就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第十课 学会选择
一、是非善恶有公论
1、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要做好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2、学会做人,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1)自古以来,人们便把分清是非善恶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2)明辨是非,彰善瘅恶,仍然是现代社会的共同取向
3、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
4、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5、道德评价是评价是非善恶标准的主要内容,它主要通过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出来(1)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评价是非善恶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③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3)道德:依靠人民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二、明辨是非 扬善弃恶
1、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明辨是非善恶,做正直的人
(1)不为自己的私利做违心的事
(2)要有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和他人利益
2、要想做正直的人,就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1)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2)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
(3)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
(4)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善于做出正确选择
第十一课 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合作谋发展
1、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1)个人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
(2)社会生活中,不同集体(团体)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3)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
2、竞争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1)竞争的积极作用 ①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
②竞争能开放市场,打破垄断,促进经济的发展(2)竞争既能产生积极作用,又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竞争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生活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
3、合作的重要性
(1)合作不仅是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2)个人要走向成功离不开合作(3)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合作(4)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5)合作可以提高竞争力
4、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2)一方面,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没有力量的竞争
(3)另一方面,合作能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力量愈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二、提高竞争意识 培养合作品质
1、提高竞争意识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我们要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立足社会,迎接挑战
2、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1)树立竞争意识(2)提高竞争能力(3)勇于竞争、善于竞争(4)反对不正当竞争
3、我们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不断增强合作意识
(1)要有合作意识(合作意识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自己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主动求助;另一方面是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要懂得乐于助人)
(2)要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做人的品质 ①培养合作品质,需要从小事做起
②集体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合作。我们要在集体性的竞争中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合作的品质
③总之,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养成积极进取、团结合作、乐助人的品质
第十二课 维护权利 适应社会
一、我的受教育权
1、当今社会要发展成为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受教育,人要终生受教育(1)教育对个人生活及国家发展的重大影响
①教育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个人超越一已之见支掌握前人的经验,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为个人有价值的生活奠定基础。
②当人们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科学知识和发展技能后,在改变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推动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③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工意义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①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和义务
②受教育权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从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和教育途径接受教育等
2、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容侵犯
(1)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宪法》《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2)法律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权利主要有: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具体参看P44)(3)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3、我们初中学生正在接受义务教育(1)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制度
(2)义务是指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尽的义务(3)对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义务是: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二、我的经济权利
1、财产所有权
(1)经济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财产所有权是经济权利的重要内容(2)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3)财产所有权包括财产占用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具体参看P49指点迷津)
2、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的私有权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1)合法财产:主要是指财产的取得方式、方法、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2)国家通过多种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民事法律手段保护是最普遍的做法,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3、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1)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智力成果权只有进行发明、创作的特定人才能享有。
(2)智力成果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技术革命权和合理化建议权等
(3)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中学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4、公民的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继承权是经济权利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专门规范财产继承的法律;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1)法定继承
①法定继承,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 方式 ②继承人的范围: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③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④遗产分配原则:一般情况应均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
特殊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a、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b、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c、有赡养能力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少分或不分 d、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2)遗嘱继承
①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的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 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
②遗嘱继承必须具备法定条件:如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外分权;„„;遗嘱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
(3)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所有权 识记巩固
1、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会出现贫困、不公等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终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得以解决。我们的社会正是在 过程中,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
2、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
3、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4、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现代公民的。
5、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
6、做人是做事的,要做好事必须先学会。
7、,彰善瘅恶,仍然是现代社会的。
8、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是否符合 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需要和利益,推进 全面发展。
9、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10、道德依靠人民的、和,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11、社会主义道德以 为核心,以 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
12、明辨是非善恶是做人的。一个人在是非善恶面前,承担压力并做出,本身是一种成熟;阻止作恶,而且智慧地阻止作恶,更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做人的
13、竞争与 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14、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15、引入竞争是 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行市场化改革的。
16、我们既要勇于,以要善于 ,不断增强,培养、的品质。
17、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 社会,人人都要,人要终身受教育。
18、教育是、和 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 和 的摇篮。
19、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也是一项基本。
20、我们初中学生正地接受 教育。、、和 为我们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21、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是经济权利的重要内容。
22、《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专门规范财产继承的法律。
23、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权利。24国家通过多种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通过 保护是最普遍的做法,通过 保护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25、财产继承权主要通过 和 两种方式实现。
26、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 将个人的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 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
27、遗嘱继承必须具备 条件
28、智力成果权也叫。它是法律确定人们对其 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问答题:
第九课 亲近社会
1、什么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P4--5
2、为什么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3、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4、怎样养成关注社会的行为?
5、亲近社会,我们要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6、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热忱地服务社会?
7、亲近社会(有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第十课 学会选择
1、为什么说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2、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它主要通过什么来体现?
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4、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社会主义道德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6、社会主义道德倡导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7、社会主义道德倡导的家庭美德具体要求有哪些?
第十一课 竞争与合作
1、为什么说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产中必然存在的现象?
2、竞争有什么作用?
3、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怎样保持积极健康和心态?
4、怎样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5、合作有哪些重要性?
6、为什么要(提高)增强竞争意识?
7、怎样增强竞争意识?
8、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合作品质?
9、什么是道德?
10、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才能明辨是非,扬善弃恶?
11、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明辨是非,做出不明确的选择?
第十二课 维护权利 适应社会
1、为什么当今社会人人都要受教育,人人都要终生受教育?
2、受教育权的含义?
3、法律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4、维护自己的合法受教育权的途径(方法)?
5、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什么?
6、对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教育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7、什么上经济权?它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8、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9、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是什么?
10、财产继承的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什么?
11、法宝继承的含义是什么?
12、遗嘱继承权的含义是什么?
13、什么是智力成果权?
14、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