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摘要:集体谈判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维护雇员利益,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但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加,说明了我国的协调机制并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关键词:集体谈判;工会;集体合同
集体谈判(Collective Bargaining),又称为集体协商,是劳资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集体谈判是指资方和雇员代表借助谈判,旨在达成覆盖某一雇员群体的协议,以决定就业条件与待遇,协调雇佣关系的一种方法。通常以组织起来的工人即工会为一方,以联合起来的雇主如雇主协会为一方,围绕工资、就业保障、其他待遇(如加班费标准、带薪休假、医疗补助、失业津贴、退休金等)、工作条件(如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安全保障)等展开的集体讨价还价。达成双方都能接受且愿意遵守的集体协议,是集体谈判的最终目的。集体谈判过程是工人和工会、雇主和雇主协会、双方协调协商、相互妥协的过程,而谈判所形成的集体协议是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
一、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集体谈判制度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形成劳动力的买方市场,单个劳动者难以通过个别谈判与雇主抗衡,维护自身的利益,因而形成劳动者组成的群体性组织,并开始集体谈判。集体谈判是劳动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要依赖市场主体力量的相互平衡和制约,依赖于建立规范的程序规则。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一般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使得单个劳动者难以与相对强大的雇主相抗衡,难以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劳动者的个人意愿通过劳动者团体表现出来,由团体代表劳动者个人同雇主交涉,这有助于克服个体的弱势,增强劳动者一方的力量,使劳动力市场双方的力量趋于平衡。集体谈判能够有效地促使双方相互让步,达成妥协,签订协议,降低诸如怠工、辞职等冲突产生的副作用。集体谈判被认为是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协调劳资矛盾的“伟大发明”。
集体谈判过程不仅是一种以经济事务为中心的谈判过程,也是一种政治过程,是多种力量相互较量最终达到妥协的过程。集体谈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基于谈判双方的相互依赖,以及对对方行为的否决权基础上的一种政治过程。集体协议则是谈判双方作为立法者所制订出来的一部实体法律,集体谈判制度是延续的“政治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集体谈判也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全国性、行业性的多雇主集体谈判有减少的趋势,而组织层次上的单一雇主集体谈判逐渐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全国性多雇主谈判被放弃或者是影响力明显下降。英国在1996—1999年间,有10次私有部门中的多雇主谈判安排被放弃(涉及员工70多万人),另有10次全国性的集体谈判所订立的协议影响力下降(涉及员工37万人),而且其间的8个多雇主谈判协议(涉及员工90万)被废除。集体谈判的分散化削弱了工会的力量,减少了与强大的雇主协会进行平等谈判的筹码,但是这种现象不是普遍性的,同时,集体谈判由于灵活性比较大,尽管受到全球化进程的严峻挑战,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集体协商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通过计划配置劳动力,也就不存在集体谈判制度。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就业制度产生了根本改变,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雇主—雇员”关系取代了终生雇佣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集体协商制度。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年正式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机制,同时,重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2001年新通过的《工会法(修正案)》也对工会参与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保障。
集体协商在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推进。2001年,10 000多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2002年,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集体协商机制稳步推进,全年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 000多万人。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2003年,29万多家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但是总体上讲,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集体谈判制度在协调劳资矛盾,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方面还没发挥更大的作用。劳动争议的数量仍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5万件,涉及劳动者46.7万人,其中集体争议案件9 847件,涉及劳动者28.7万人。2002年,全国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4万,涉及劳动者61万人,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1万件。2003年,全国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6万件,其中集体争议案件1.2万件。
劳动争议的不断增加,说明了我国的协调机制并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1.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
集体谈判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是谈判双方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工会的代表性,主要是解决工会与劳动者在集体谈判中的关系和地位问题,工会的独立性则主要是指工会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问题。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利益而同雇主进行交涉的“谈判者”,处于同雇主相对独立的地位。这样,工会才能同雇主进行平等协商,签订符合雇员利益的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利益。但是在我国的实践中,与中央级别的工会组织强势相比,企业级别的工会组织地位日渐下降。一些企业的工会在改制中被撤并,一些企业虽然设置有工会,但是仍然是延续计划时期的政治职能和福利功能,其职能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在管理体制上,工会组织隶属于企业,许多工会领导人员都是兼职,在国有企业,工会的领导者(工会主席)一般是兼任的。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当企业目标和职工目标发生冲突时,工会组织当然更加偏向企业的目标。同时,在工会倾向于通过内部协调雇员与管理方的利益分歧,而不是代表雇员与管理方进行谈判。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会不能真正代表雇员的利益,在集体谈判中也就没有讨价还价动因,即使最终通过协商签订了集体协议,也大多流于形式。所以,解决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会能否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而且也是集体谈判制度推行的关键。
2.工会的参与率虽然高,但分布很不均衡
1995年,我国所有职工参加工会的比率为59.4%,到1995年下降为55.4%,2002年下降为54.0%。这与西方国家工会的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会参与率并不低,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工会的影响力和组织程度却远不及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可见,工会参加比率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工会组织程度和影响力。
从工会的分布来看,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组建数量和工会会员数,分别占全国48%和55%;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建数量和工会会员数都相对较少。乡镇企业2002年的就业量达到13 288万人,而建立工会组织数仅12万,工会会员984万,工会参与率仅有7.4%。私营个体企业工会组织数占全国的57.8%,而工会会员数仅占全国的17.5%,每个工会组织平均仅有24个成员,工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难以发挥作用。 2002年,共发生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1 024件,其中港澳台外资占10%,个体私营占20%。这与工会的建立有一定关系。
3.企业层次上集体谈判的雇主角色不明,行业、区域雇主组织缺位
雇主组织原则上是谈判的主体,代表雇主利益与工会进行谈判。中国企业联合会是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政府承认的中国雇主的代表性组织。但是与工会相比,中国企业联合会在其代表性和会员数量方面都很弱。与工会从上到下的组织体系不同,雇主的代表暨中国企业联合会在许多区县一级并没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因而在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制度中,企业方主体缺位显得更为突出。除了产业和地方一级谈判中确立雇主与雇主组织之间的关系外,在企业间理顺企业工会和管理方之间的关系也是集体谈判的一个难题。
目前,我们主要面临的是在国有企业谁是雇主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管理者的工会会员身份问题。根据国际惯例,对工资的设定、利润的分成、劳动用工等这些重要的事情拥有决定权的人,就是法定的雇主。按照这一惯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就属于法定的雇主,而不是劳动者。而在现实中,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往往把自己看作劳动者,而不是雇主。只是与雇员的分工不同。国有企业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很多,特别是产权。随着国资委的设立,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渐明朗,厂长经理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成为对资本负责的一个群体,而不是劳动者。关于管理者的工会会员身份问题,我国根据工会法,在一个企业、事业、机关中的会员,不管是工人、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组织在一个工会组织中。也是我国的工会是一元制的,这样就出现厂长经理等雇主代表与雇员同属于一个工会会员的情况,按照《工会法》,工会也要维护经理厂长的利益。这样,工会一方面要与管理者谈判,另一方面又要代表管理者的利益。角色不清,不仅使工会难以发挥其作用,同时也对管理者产生不利影响。
4.集体协议制度发展不平衡且集体协议内容雷同,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签订集体协议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例较大,合资企业较少,私营企业更少。据2001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对全国6省市1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为73%,合资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是38.1%,私营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仅为15.4%。
在业已签订的集体协议中,合同条款大多是照抄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原则性条款多,具体规定少;照抄法律条文的多,结合企业实际的少,很多条款缺乏细节性的补充,往往很模糊。有些工会甚至为了完成签约数量,使用统一的范本,其结果是多数企业集体合同雷同、内容空洞,缺少灵活性、针对性,没有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具体量化细化,致使合同缺乏操作性。
5.谈判环节缺位,协商谈判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集体谈判是签订集体协议的前提和必经阶段,集体协议只是谈判的最终结果。集体谈判的过程就是雇主和雇员双方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不断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消除分歧的过程。没有实际的谈判过程,集体谈判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重集体协议的签约,轻集体协商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谈判机制。甚至把集体合同当成一项达标任务,只追求合同的数量。签订的合同大多没有经过协商,流于形式。协议合同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的核心是形成谈判协商机制,形成雇主和雇员相互沟通达成共识的制度。但目前我们欠缺的是这种形成谈判的机制,并且使这种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去解决问题,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协调劳资矛盾。
三、推行集体谈判制度应该强化的措施
首先要转换工会的职能。工会是代表雇员的组织,维护雇员利益是根本职能。工会要具有同雇主谈判的能力,也就是必须保持独立性和代表性。目前,工会领导成员存在大量兼职现象,这样就很难保持其独立性,代表性也大打折扣。尽量减少工会领导成员的兼职,是确保独立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工会组织独立于公司的管理机制之外,必然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工会的经费问题。经费的一个重要取得途径是会员的会费,同时也可以有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会会员资格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元制的工会,所以可以尝试让他们加入上一级工会,以减少他们对于企业工会的影响。也可以建立相应的雇主组织,解决集体谈判中雇主一方缺位的问题。
其次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建制问题。工会主要分布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大量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立艰难。而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非公有制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不建立相应的协商机制,处于相对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必然得不到有效地维护。
最后是关于加快集体谈判的立法。我国对于集体谈判的法律规范很少,只有《劳动法》中有四条直接提及集体合同。显然,这些规定是粗线条的、原则性的,可操作性很差,只是为进一步的专门立法提供框架和依据。仅靠这四条来规范集体谈判,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的集体合同主要是依据劳动部发布的《集体合同规定》,随着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集体合同规定》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由于《集体合同规定》是由劳动部制定的,只是一个部门行政法规,因此,它主要反映劳动部的部门意志,只是规定与集体合同的行政管理有关的问题,没有涉及其他问题,对于集体合同也只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仅是一部部门行政规定,没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我国对于集体合同和集体谈判立法是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Harry C.Katz 2002.Recent development in US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Sociey in Transition 204-
212.[2] 陆铭.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 陆铭.工资和就业的议价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4] 朱必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中的秩序问题[J].江海学刊,2004,(5):64-68.[5]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36-142.[6] 黎金柱,等.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的剖析及启示[J].中州学刊,2003,(1):47-50.
第二篇: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约束,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多发,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集体谈判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但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集体谈判制度;劳动争议;工会
劳动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合作共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计划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被市场化的劳动关系所取代,劳方与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得以彰显,由此引起的劳资冲突也日益显现。面对当前中国劳动争议大幅攀升的事实,探求一套有效的劳资冲突治理机制,化解劳动关系中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引起的劳资冲突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集体谈判制度概述
(一)集体谈判制度的概念
集体谈判是一种工会或个人的组织与雇主就雇用关系和问题进行交涉的一种形式。工资和福利,是集体谈判的主要问题之一。雇主是企业方的代表,而雇员方的代表则是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团体和组织。早期的集体谈判主要是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资关系等问题的处理进行谈判和交涉。目前集体谈判的内容有所扩大,许多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有关的内容也通过劳资磋商的方式解决,例如,企业内的人事改革、录用标准、人员流动、劳动合同的签定与解除等。
集体谈判的内容主要是:
(1)确定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2)调整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
(3)调整雇主组织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
早在19世纪60年代~70年代,西方国家工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开展了一系列维权活动,并首先在英国和德国等国产生了部分产业工会与雇主的集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活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工会地位进一步合法化及和工会组织的壮大,集体谈判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德、法、美和瑞典等国先后颁布实行了有关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法规,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集体谈判活动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集体谈判活动在一些国家有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49年通过的《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公约》(98号公约)和1951年通过的关于集体协议建议书(91号建议书)等重要文件,对集体谈判制度在各国的普遍实行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集体谈判制度的作用
集体谈判制度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生产的机械化使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劳资双方力量悬殊。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工人们必须团结起来组成群体性组织,就自身利益问题与雇主进行集体的交涉和谈判。对于劳动者来说,通过集体谈判可以为他们争取必要的劳动条件、合理的劳动报酬以及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对于雇主来说,通过集体谈判可以加强劳资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协调、解决劳资纠纷,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通过计划配置劳动力,也就不存在集体谈判制度。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就业制度产生了根本改变,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雇主—雇员”关系取代了终生雇佣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入集体协商制度。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对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年正式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三方机制,同时,重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2001年新通过的《工会法(修正案)》也对工会参与集体协商提供了法律保障。虽然集体谈判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推进,但是总体上讲,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集体谈判制度在协调劳资矛盾,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方面还没发挥更大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集体谈判的级别较低
我国引入集体谈判制度已有十几年,但其发展仍然处于起始阶段,谈判级别较低。集体谈判的级别可以反映一个国家集体谈判的发展情况。谈判级别可大致分为:地域性的集体谈判、行业性的集体谈判、单个企业的集体谈判。我国目前还是以单一的企业集体谈判为主,但是仅有这一级的集体谈判是无法解决劳动关系所有问题的。如涉及工资等工作条件时,有一个产业或行业的标准问题,这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单独决定的。另外如果工会的组织和力量不足以在企业内开展集体谈判时,就要借助行业或地方的集体谈判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谈判主体间信息掌握不对称 良好的集体谈判机制应该保证谈判主体在谈判能力和信息的获取上处于平等状态,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雇主方控制着相当规模的物质资本和信息资源,企业经营状况只有雇主最为清楚,不少企业雇主方都有专业的智囊人员和谈判人员,他们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而雇员方长期以来只充当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象上,同时也不具备谈判所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从双方谈判的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对比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先天形成的谈判强弱状况不可能形成公平合理的谈判协议,因此要建立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必须解决好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双方力量悬殊的问题。
(三)谈判环节缺位,协商谈判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集体谈判是签订集体协议的前提和必经阶段,集体协议只是谈判的最终结果。集体谈判的过程就是雇主和雇员双方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不断妥协,最终达成一致,消除分歧的过程。没有实际的谈判过程,集体谈判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
我国重集体协议的签约,轻集体协商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谈判机制。甚至把集体合同当成一项达标任务,只追求合同的数量。签订的合同大多没有经过协商,流于形式。协议合同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的核心是形成谈判协商机制,形成雇主和雇员相互沟通达成共识的制度。但目前我们欠缺的是这种形成谈判的机制,并且使这种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去解决问题,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协调劳资矛盾。
(四)集体谈判的立法层次较低
集体谈判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处理劳动关系的制度。至今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集体谈判的概念,而一直被称为集体协商或平等协商。目前,我国有关集体谈判的法律规范还非常欠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只有四条直接提及集体合同,且其规定原则性很强,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协调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4年12月5日发布了《集体合同规定》和《劳动部关于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试点工作的意见》,成为目前我国集体谈判的主要政策依据。但这只是一个部门的规章,并没有将其入法,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且这些规定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显然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调整劳动关系的实际需要。另外,《集体合同规定》也没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不能切实的约束业主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五)集体谈判制度发展不平衡 签订集体协议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例较大,合资企业较少,私营企业更少。据2001年中国企业联合会对全国6省市100家企业 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为73%,合资企业签订集体协议的比例是38.1%,私营企业签约比例仅为15.4%。调查显示,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在是否组建工会和是否设有专职工会主席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私营和独资企业没有组建工会的比例分别达到33.3%和50%;组建了工会并设有专职工会主席的比例分别为40%和33.3%,远低于国有企业89.5%和集体企业69.2%的比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率低,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谈判机制尚未普遍建立,集体合同建制工作进展缓慢、困难重重,加上缺乏健全的监督保障机制,集体协议制度推行相对滞后。
三、完善集体谈判制度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
(一)健全集体谈判的利益表达机制。
西方国家集体谈判的实践表明,培育集体谈判主体,使其真正发挥集体谈判的作用,基本前提是培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在集体谈判中,工会是资方力量的抗衡者,主要与资方在劳动法律的框架下就劳动者的权益进行谈判,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增强工会的代表性和群体凝聚力,赋予工会独立代表劳方利益的资格。为此,必须增强工会的代表性,彰显其群众性社团组织的基本属性,在工会代表选举方面,要坚持依法由工会会员直选产生,对工会会员负责,不能由企业行政指派,避免工会成为企业的附庸。在雇主组织中,我国的企联在其代表性和会员数量方面也较弱,在一些城市和区县一级并没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因而在开展行业性集体谈判时,企业主体缺位也尤为突出。为此,要在县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等行业特征明显的地区积极培育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行业性雇主组织,推进行业性雇主组织的规范运作,以利于在行业层面有效开展集体谈判并对协议执行进行监督约束。
(二)加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工会是集体谈判的主体之一,在《劳动法》、《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诸多法律规范中,都明确规定了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权利和义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集体谈判在调整劳资关系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当前我国工会力量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加强工会建设已成当务之急。第一,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企业工会的建设工作,加强工会领导机关对企业工会的指导和服务,积极为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对长期不建立工会组织、不履行《工会法》规定义务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除了建立企业工会之外,还要大力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第二,加强对工会成员的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工会成员提高依法利用集体谈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法律素养,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集体谈判的进程和谈判技巧,以增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三)推进集体谈判制度的立法工作
集体谈判在我国之所以不能有效运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立法的缺失,致使集体谈判制度的实施无法可依,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集体谈判法》。首先,对集体谈判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社会保险和福利、女职工的保护、劳动合同管理、裁员、集体合同期限、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都应该纳入其中。其次,明确规定工会和雇主组织的权利、义务。如雇主组织必须回应工会提出的集体谈判要求,必须义务提供集体谈判所需要的所有真实有效信息。对雇主阻挠工会建会工作、拒绝集体谈判、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作出具体的处罚规定,以督促集体谈判的有效运行。
(四)发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支持保障作用
政府在集体谈判的问题上,主要是宏观指导和监管,另外给予一些相关支持。宏观指导和监督主要是起草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待法律法规生效后监督法律的执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还需要对于集体协商的程序合规性、集体合同的认证和管理、集体协商中争议的仲裁和处理等具体执行问题进行监管和服务。另外,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宣传培训方面的支持,大力宣传集体协商制度,让更多的雇员和雇主知道了解这种解决劳资关系的常规办法;通过培训提高劳资双方相关人员参与集体协商的技能,提高谈判效率,这些也对保障集体协商制度及早取得成果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我国集体谈判制度自推行至今,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行过程中也还存在种种问题,致使集体谈判对中国劳资纠纷的调整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当前劳资纠纷日趋攀升的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集体谈判制度,构建中国劳资关系的利益平衡机制,促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李薇辉,薛和生.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肖盛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3]程延园.集体谈判在我国的发展及完善[J].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4]李芸.西方集体谈判制度与我国工会维权职能[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92.[5]王霞.论政府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4):5.[6]潘啸,刁秀海.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2期.[7]张爱民.建立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思考[J].研究与探索.2006年第1期.[8] 周长城,陈群.集体谈判:建立合作型劳资关系的有效战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4(4):80—83 5
第三篇: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文献综述
题 目: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姓 名: 王永进 学 号: 201201030342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学 院: 工学院 教 师: 杨在宝 电 话: *** 日 期: 2015年12月13日
摘要:“翻转课堂”在2007年出现,2011年以后迅速扩展至全球,随着“翻转课堂”在国际教育界日益走红,“翻转课堂”影响力越来越大,但“翻转课堂”对我们国内的影响确好像不大,正真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校屈指可数。本文通过“翻转课堂”发展中遇到的限制条件和面临的困难及未来发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方向中提出建议。关键字:翻转课堂,MOOCs,限制,挑战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一直以来,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了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学习跟不上,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的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而那时YouTube才刚刚开始。更具开创性的一步是,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开辟出课堂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了。二:翻转课堂的定义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课,课后复习、做作业、然后参加考试。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会进行指导,而不是当场授课。学生进行的通常是项目式学习,教师则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化指导为了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指出,“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他们强调,“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手段,旨在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教师要创建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教师应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缺课,也不至于落下,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三:翻转课堂的发展
翻转课堂在2007年出现,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未大范围流行。直到三年后“可汗学院”免费提供优质教学视频后,克服了实施翻转课堂的障碍,从而推动翻转课堂的普及,使翻转课堂在全球流起来。
早期的翻转课堂,课前在家里只有听看教师的视屏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到了2011年后,随着全球的另一个重大事件“MOOCs”的崛起,使翻转课堂在课前家中实施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MOOCs”的全称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强调互动与反馈,倡导建立“在线学习社区”。慕课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如早期的翻转课堂或可汗学院提供的教学视频都是事先做好的视频,学生只能看教学视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参与感。翻转课堂与“MOOCs”结合后教学形式发生的变化表现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提问,随堂测验和开展专题讨论,利用各种在线交流工具进行沟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和效率。四: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一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一直是师生口中很流行的一个词语,但我国真正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校寥寥无几,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受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学讲究教师教,学生学,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非常大,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力水平、学习自觉性、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想要有高效的“翻转”,学生就必须具备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自学能力、发现并准确表达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讨论和合作研究的能力。这无疑与当前学生学力水平的现实有一定差距。对于翻转课堂这种对自身的自制能力要求很高的教学模式,许多学生还不能适应,不仅是学生,很多老师也不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加之我国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大,课后还要求他们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准备问题等就会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加重学习负担。(二)教师专业发展不均,实施翻转课堂素养欠缺
教师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我国教师工作态度认真,教学基本功扎实,但在实施翻转课堂时遇到了新的困难。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很难从“以教定学”转变到“以学定教”上来,许多教师对“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方式尚有疑虑。其次,翻转课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录制与剪辑教学视频、在线交流与追踪反馈等操作,这是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巨大考验。目前,许多教师认为,实施翻转课堂就是录制微课,误以为只要有了微课就是翻转课堂了。他们对什么是微课,微课在翻转课堂中起什么作用,微课录制什么、怎样录制等问题并不明确。有的教师在录制微课时把教学内容从头讲到尾,和讲课一样滔滔不绝;有的教师录制微课的质量不高,教学视频
;有的教师在学生看完微课后,甚至把微课内容从头到尾再讲一遍。这样既没有达到效果,同时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最后,教学重心的“翻转”,会使教师觉得学生“更难掌控”,课堂组织“更有难度”,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
(三)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设备支持和网速是制约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不同学科的录像设计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校需要给授课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课录像过程中形成流程化的发布范式,为后续教学视频录像提供经验。
五、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增强师师合作
同伴合作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同伴是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重要求助对象,也是课堂上分担学习任务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指导学生明确目标、合理分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可以提高教学实效。制作教学视频会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之间的合作就显得非常必要。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协调分工,共同搜集、制作教学媒介资料。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静态课堂要求教师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准备本节课的自学检测题,按照学生学习进程情况出示测试题的答案,检查学生自测纠错的质量、下课前对本课进行简单小结,收集学生提出的困惑或有价值的问题。静态课堂要求学生自学读书,在读书时要在书中勾画、圈点重点知识,完成自学笔记的整理,梳理出本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完成教师出示的自学检测题,对照答案纠正自己 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还有困惑或没有解决的问题。此外,还严格规定:在学校有静态课堂的学科,不得再留家庭作业,并把这项规定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范围中。这样就解决了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二)整合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为了在翻转课堂中避免“知识碎片化”的风险,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尾时通过本课小结(集体讨论,教师归纳),或者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对
引导学生整合学习成果,对知识结构的“断片”及时缝合弥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对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引导,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大胆质疑,还要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自控力,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三)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支脚架”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变革课堂教学的信念,建立“课上”“课下”有效结合的整体课程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改革的氛围,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尝试和经验探讨。其次,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掌握信息搜索、加工、处理等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教会教师录制、编辑教学视频,有效使用教学平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再次,教师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能敏感地意识到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最后,管理者也应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补充各类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准。把原来的传统课堂的课表变成“双 态”课堂的课表,走出一条没有微课也要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之路。所谓“双态”课堂,就是静态课堂和动态课堂相结合。静态课堂是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无声自习课。在静态课堂上,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自学教材文本、梳理本课知识结构、提出自学过程中有困惑或有价值的问题。动态课堂是指学生相 互交流,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常态课。在动态课堂上,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展示自主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展示和提出的问题、教师讲解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进行出题检测,检验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效果。经过课表结构的调整,把通过视频完成的微课的内容在静态课堂中完成。可见,即使没有微课这种形式,同样落实了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理念。
(四)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学平台的支持。首先我国生源众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更大,学校和社会及政府应该加快对给教育机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教育平台的开发。对于小学初中采用的开源Moodle平台作为交流工具便是不错的选择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选择不同的课程平台。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 2005(9):3-8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 210093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未来的发转.电化教育研究.2014(7)
[4]曾明星.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5]任剑峰,杨晓宏.0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研究[A]2001(1)
[6]杨芳琪.新时期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考[A].2012(2)[7]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8]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2):19-1
第四篇: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晓刚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3期
[摘要]推广群众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和体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分析,并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试图找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群众体育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状况
我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3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即分支型网上银行)达50余家。据估计,这些网上银行拥有的个人客户近20万,公司客户已超过1万。总的来说,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形式上都是分支型网上银行,其业务基本依赖于母行,尚无纯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和滞后。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很快又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上银行的转变。
4.跳跃性发展。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上银行,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内部网上电子银行阶段和网上银行阶段。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经历内部网上电子银行的发展阶段,直接由银行办公自动化阶段进入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二、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上银行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发展网上银行有着更多的制约条件。
1.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光纤覆盖率还很低,网络带宽仍是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金融信息化工程——“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效果也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2.网上银行盈利机制尚未形成虽然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很猛,但由于上网人数与网上消费不成正比,因此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量还处于低水平,网上金融交易规模也只占很小比例,网上银行的客户层面比较狭窄,人数较少,平均成本又较高,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同时,网上银行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支付服务,中间业务收入也很少。网上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而发放贷款的功能较弱,难以形成靠存贷利差盈利的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网上银行均处于投入阶段,产出还较少。
3.银行内部基础系统薄弱
银行内部的基础系统是建设网上银行的根基。目前我国一些银行还没有集中的数据处理中心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扩展性较强的平台连接,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共享性较差,后台处理系统还不能提供全面的全天候的服务,只能在某些地区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4.信用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信用体系建设刚刚开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程度较低,贷款的呆坏账比例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全民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违约、毁约甚至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更不用说是在完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了。
5.安全风险问题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网上银行对非法侵入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SF开业仅两个月,就有1万名黑客企图入侵。据报道,美国金融界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近百亿美元,而近年来在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6.监管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我国在网上银行的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但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相比,还是相对滞后。各地自行建立认证中心,各认证中心之间的关系及如何相互认证尚不明确,这给金融监管和网上银行的标准化建设增加了困难。虽然《合同法》明确了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但电子票据的有效性、数字签章的合法性等诸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1.转变传统经营观念
应充分认识网络经济和网上银行的发展给传统的银行经营环境、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深远影响,认真研究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全球性的客户资源,找准盈利平衡点,创造盈利机会。
2.积极开发网上银行的产品种类
应加大在人财物方面对网上银行的投入,在网络设施、设备更换、技术创新等方面下大功夫,加快网上银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方面要有所突破,使网上银行向
“金融超市”方向发展。同时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发挥网上银行的特性,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
3.统一业务种类与标准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应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由专门的机构如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业务类型、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明确、严格的限制,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信息要素、信息格式、收费标准等,以便于人民银行的管理和各商业银行之间跨行交换网上支付信息的识别、确认、结算等。否则各家银行各自为政,彼此无法兼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不利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
4.加强立法工作
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网上支付结算的法规和制度,对支付命令、数字签名及各种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等均要明确,对银行、客户在网上支付业务发生时的权利、义务及相关的责任加以确定划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这对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此外,以往发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部犯罪居多,因此,网上银行还必须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消除网上支付业务的人为隐患。
5.重视人力资源工作
任何一项新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网上银行的发展同样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他们既要精通IT技术,又要熟悉金融业务,所以在开发网上银行业务时,要重视人才,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到能够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只有这样,网上银行才能持续、高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