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核心价值观是机关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摘 要:结合多年在机关从事党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历,剖析了组织文化的内涵、结构、作用,提出了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是使文化意识成为组织的管理气氛,其核心是打造核心价值观,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路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加强机关组织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任务认识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狭义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以价值观为核心作用的企业意识形态”。
(2)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第一,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是形成组织效能的意识形态。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使成员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使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样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第二,企业文化是员工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不是制度,也不是法律,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法律只能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而文化则可以引导人达到最高境界。第三,企业文化是团队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契约有两种:法律契约和道德契约,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一种“德”的标准,员工以此与企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
(3)从企业文化的结构来看,文化建设的内容。
第一,企业文化的形象层(也称物质层),它是指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产品、企业环境、企业标识等;第二,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它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第三,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它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护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第四,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层,它是指“组织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组织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对组织目的、对组织员工和顾客的态度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评判组织和员工行为的标准3”,是企业文化中最稳定的因素。从以上企业文化的构成来看,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把这些内容概括为“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五个要素。
(4)从企业文化的作用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它通过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时间,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特征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11年考察期间的结论如表1所示。
(5)优秀企业文化应该具备的基因。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不同,他们最注重3点: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以绩效为导向,三是执着的终生学习与创新。凭着这三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得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因此,许多学者称以人为本、以绩效为导向、执着地终生学习与创新为优秀企业文化应该具备的3个基因。只有把这些观念贯穿到企业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才能从“虚无缥缈”的价值观层面落实到员工的职业行为当中去。
国家机关在组织性质上与企业有很大不同,但在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结构上,两者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机关文化建设也要关注优秀企业文化的基因,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绩效为导向,鼓励执着地学习与创新精神,才能促进其整体履职能力的提高和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1)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行为以及外在形象和表现,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埃德加•沙因认为,价值观是组织与员工达成并维持的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它使得组织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组织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组织能实现他们的欲望。从这种角度讲,构建心理契约是塑造价值观的首要任务。可以说,如果价值观体现了心理契约,就会比较容易地得到员工的认同;相反,如果价值观背离了心理契约,就不会得到员工的认同而成为空洞口号。
(2)价值观是心理契约的外在反应。
心理契约是由员工需求、企业激励方式、员工自我定位以及相应的工作行为四个方面的循环构建而成的,并且这4个方面有着理性的决定。由于人们在选择外部条件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是有权衡与选择有的。特别是在衡量心理需求满足与需要付出的代价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同时由于内部人力资源本身也存在着结构,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的员工需求。所以,企业在构建心理契约时,要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个人需求结构为基础,用一定的激励方法和管理手段来满足对应的员工需求,促进员工以相应的工作行为作为回报,并且根据员工的反应在激励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员工则依据个人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来确定自己对企业的关系定位,并因此决定自己的工作绩效;沿着这条决定关系轨迹,就形成了心理契约的构建方式。
(3)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组织凝聚力的源泉。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当唐僧师徒来到西天,孙悟空并不想被封为什么佛,而是请求观音菩萨念动松箍咒取下头上的紧箍咒。观音说紧箍咒已经消失了,孙悟空一摸,果然没有了。紧箍咒真的没了吗?它只是从有形变成了无形,这也揭示了个人价值观被组织价值观同化的过程。一般来说,制度是用来约束员工行为的,但制度却有鞭长莫及的地方,在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只有价值观能指导员工的行为。当员工已经完全接受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时,他们的行为会超过制度的要求,制度约束的行为已经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价值观成为组织控制,这就是价值观力量。如图1所示。
因此,基于员工心理契约来确立和塑造价值观,使全员认可并内化价值观为持久的行为,才会为组织的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这也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打造核心价值观
(1)价值观的诊断。
塑造价值观,不是创造新的价值观,而是将模糊不清的价值观提炼出来,同时将不利于组织发展的部分因素淘汰掉,明确适合组织发展并且为员工所接受的价值观。要使价值观正确反映组织目标,指引和激励组织中每一个成员。从国家机关来说,作为公共组织,它的价值观应该体现政治性,体现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重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反应科学决策、诚信服务、和谐发展和稳定大局的职责要求,达到履行职责取得显著成效,工作绩效提高;社会形象良好,地位提升;内部环境和谐,凝聚力强;队伍素质提高,职工活力迸发的目标要求。
(2)提炼与设计价值观。
价值观首先要从组织的历史中提炼。在一个组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包含在组织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隐藏在一些关键事件之中。把隐藏在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就会发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精神和理念,这就是核心价值观。
按照这种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机关提炼价值观的方法:
首先,找10位从组织建立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个故事:在这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你认为对所在组织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每个人再讲三个人:你认为对本组织贡献最大的是谁?这个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你从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启发是什么?由专人把每个人讲的故事进行记录。
二是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三是找10个刚加入本组织一年左右的员工,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向他们提问:这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你听了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哪个情节最感动、最难忘?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四是把专家和有关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价值观或文化理念;
五是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价值观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自己身边的故事。假如提炼出“创新”一词,“创新”就用一个故事来诠释。当然,可能还有“务实”、“严谨”等等,每一个词,都用一个甚至几个故事进行诠释。
当然,价值观还要从未来出发进行设计。对组织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对组织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找到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进一步回答:要想缩短差距,实现目标,组织必须具备什么精神,应该用什么理念指导自己?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面向未来的价值观念。
把从历史中提炼的价值观念和从未来出发设计的理念结合,进行加工整理,就形成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念。
(3)价值观的强化与培训。
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价值观培训。培训的方式首先是培训讲故事者。可以是单位领导、故事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宣传者或者专家,但是,不管是谁,必须按照事先的策划讲,要把故事中想表达的理念讲深刻、讲生动,使每一个员工,都记住、理解、并主动向新员工讲解这些理念和故事。这样,故事流传起来了,组织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就活了。
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在提炼和设计出价值观并进行宣传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的行动。这些人就是组织的骨干。这时,把这部分骨干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价值理念形象化,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价值理念。具体方式是,每年要求各部门都要在本部门发生的案例中,寻找一个最符合组织核心价值理念的案例,写成书面材料,上报文化建设管理部门;由其在所有部门上报的案例中,选出一至两个最最能代表组织核心理念的案例,作为典型。这样,随着履行职能的进行,组织积累的文化典型逐渐增多,员工对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更重要的是,各部门为了寻找出更加合适的案例,会主动按照理念的要求处理遇到的具体事件,用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各项工作,从而使文化理念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把文化建设与职责履行结合为一体。
再次,以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使员工发生符合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
第二篇:基层工商所如何利用文化建设打造工商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价值观征文
基层工商所如何利用文化建设打造工商核心价值观
------以苍南县钱库工商所为例
工商核心价值观是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普遍认同的、指导工商部门正常运转和成员行为的根本原则。它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工商文化是工商部门在探求事业发展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所奉行的价值目标,是在充分吸收基层经验的基础上,能在宏观决策上发挥核心价值作用的集成体系。先进的文化,是推动工商事业发展,提高工商队伍素质、增强执法效能、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的需要,更是构建工商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工商的实践者,将自己对工商文化建设的认识及其如何在打造基层工商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应有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层工商所打造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基层工商所是构成工商大厦的基石,承载着大量具体的、琐碎的、繁重的监管任务,基层工商所队伍的稳定与否,监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工商系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影响对外的形象。而工商核心价值观是工商系统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所共同奉行的价值信念和信仰,所共同选择的价值实现途径、方式或道路。构建工商核心价值观是由工商部门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要求。所以,在基层工商所中打造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一)、它是良好道德标准树立的前提。从整个社会大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主义成为相当多的人的思想信条,主要表现就是崇尚经济至上并以一切手段追逐物质财富,或者离开精神、价值、理想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使社会失去了道德,使人生失去了价值,使人类失去了理想。可以说,经济主义的大行其道掏空了社会生活的道德基础和伦理根源,过去的六七十年代,人是单纯的“政治人”;现在,却演变为单纯的“经济人”,人的信仰、信心、信任都出现了危机。只有通过工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实现从“经济人”到“社会人”或“和谐人”的转变,使干部逐步涵养出积极的人文精神,对群众、企业、社会以及自身都能保持深切的人文关怀。
(二)、它是队伍稳定的必由之路。从一个部门来看,工商部门自从垂直管理后,干部的流动性变差,干部的成长空间变窄,干部缺少盼头;又加上近来年收入的明显减少,干部的积极性受损;特别是基层工商所面临的履职风险和履职压力大大增加。因此,不少干部对现状感到困惑,对前途感到迷茫。这表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框架下建设工商核心价值体系,是摆在全系统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证我们队伍稳定的必由之路。
(三)、它是工商事业创新发展的保证。没有创新的队伍是死气沉沉的队伍,没有创新的工作是没前途的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我们的创新思想。只有通过工商核心价值观的打造,树立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才能推动监管方式的创新,监管领域的创新,服务平台的创新,机构设臵的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工商事业发展前进。
二、工商文化建设在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商文化是工商干部这一特定范围、特定群体的文化,是工商机关长期在执法活动中,根据其特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执法理念等逐步形成的特有的形象和理念。工商文化建设是打造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工商文化具备的三种力决定的:
(一)导向力。工商文化体现出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指导工商建设的发展方向,引导工商干部该学什么、做什么、想什么。因此,无论是对于工商管理决策,还是执法、监管和服务,工商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功能都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发挥着作用。
(二)支撑力。工商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职业道德,在潜意识里规范着职工的意识行为。工商文化建设正是通过制度文化的完善,利用健全的工商各项规章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逐步形成内外引导、约束、规范的常态动作,真正达到支撑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凝聚力。工商文化体现了一种群体意识和管理文化,它能够充分扩大工商管理内涵,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和确定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使工商在职工中间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极大地增强职工对工商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把全体职工都凝聚到工商建设的整体目标上来。
三、利用工商文化建设打造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式(以苍南县钱库工商所为例)
基层工商机关构成了工商体系“金字塔”下的最底座,它所具有的群体广泛性和工作具体性的特性,决定了它是承担工商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因此,加强工商文化在基层工商机关工作中的实践运用和观念向导,对打造核心价值观有着尤为突出的作用。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国家工商总局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单位,钱库工商所通过不断创造、不断拓展,深入社会,充分发掘,以不同方式途径打造钱库工商的美好蓝图,全力构建具有钱库特色的工商文化。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清正为民的价值观
钱库工商所积极寻求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的结合点,在教育的内容、载体、领域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七廉” 塑造,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1、读廉书。每半年读一本廉政书、每人写一句廉政箴言、每年写一份读后廉政心得。
2、征廉文。每年向干部职工征集大量优秀廉文,通过精心筛选、严格评比,汇集成册,供大家阅览学习。
3、挂廉画。在每个办公室、楼道走廊,以一幅幅画面独特、语言质朴的廉画,时刻警醒廉洁从政,公正为民。
4、听廉乐。在每天下午工间放十五分钟古代民乐,使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接受教育,心灵得到净化。
5、建廉地。把钱库辖区革命烈士林夫纪念馆、著名文史学家苏渊雷纪念馆列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重要节日组织祭扫。
6、构廉网。充分运用《钱库红盾信息网》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构建网络廉政文化宣教平台。
7、防廉点。
开展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通过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和不断充实,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二)提炼共同精神语言,全力打造精神核心价值观
钱库所以工商的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共同精神语言大讨论,逐步提炼出符合钱库特色的,全体干部认同的共同精神语言体系。
1、钱库工商精神:“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团结拼搏、勇争一流”。
2、钱库工商廉政箴言:“管好钱,守好库,走好人生每一步”。“
3、钱库工商节奏:“紧张、团结、严肃、活泼”。
4、钱库工商氛围:“政治上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照顾,思想上相互沟通,感情上相互体谅”。
5、钱库工商人际环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友爱,和谐融洽”。
6、钱库工商思维:“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发现、敢于创新”。
7、钱库工商团队理想:“打牢和谐之基,凝聚和谐之力,弹奏和谐之韵,营造和谐之美”。
共同精神语言体系成为钱库工商事业发展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也成为了钱库工商人的座右铭、粘合剂、激励源,从而构造了钱库工商宝贵的精神文化。
(三)结合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全力打造执政为民的价值观 该所利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紧紧结合日常监管的重点,在印刷业规范、无照整治、食品安全等重点工作中,利用工商文化的宣教手段、引导手段、示范手段进行有效渗透。
1、利用文化引导印刷业规范。通过成立钱库印刷企业协会,制
定行业自律,规范印制行为。通过商讨行业文化的塑造,提炼出钱库印刷业的口号:“让印刷业插上合法的翅膀”。该口号遍布钱库各个印刷企业的车间、办公室、厂房中,真正做到引导文化进企业。
2、利用文化宣教登记服务。通过开展注册登记的“七彩服务”。用诗一般的语言对服务的内容进行了萱释:“都说工商服务知琴心,琴优雅而多情,心坦荡而真诚。”以此营造浓厚的服务氛围。同时,在大厅的柱子上悬挂 “优质服务给力您致富钱、依法登记准确我数据库”服务口号,巧妙地把“钱库”地名镶嵌之中,给人温馨而真诚的感觉。
3、利用文化示范食品安全。确定了通过文化渗透,把辖区清华街打造成食品安全示范街的目标。对清华街的店面进行统一改造,充分利用钱库镇老街房子古香古色的格局和清华街统一经营婚庆礼品的特点,用红色作为店面的底色,用鞭炮、喜糖等图案为要素,突出文化氛围。
通过文化建设构建工商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它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工商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只有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推进工商事业真正向前稳步持续发展。
(林天华)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第三篇: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
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根本
司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的内在精神和文化之魂,它决定着人民法院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所有司法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主导,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廉政作风建设、素质能力建设以及审判执行工作等就会偏离正确轨道,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司法核心价值观,才能保证人民司法的正确方向,才能抓住人民司法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也才能在法院文化建设和法院意识形态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
任何一种价值观念从形成、发展到最终开花结果,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司法核心价值观得到普及与弘扬也不例外,决不能急功近利,靠一朝一夕之功,不可一撮而就。当前,人民法院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的法院文化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普及。要紧紧围绕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创造良好法院文化环境 上下功夫,努力在法院内部及社会各界叫响“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法院内、外网平台、专栏专刊专报、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作用,着力宣传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正确引导干警关注社会发展民生稳定,关心政治生态发展,关注百姓呼声,使司法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充分挖掘政治资源、典型优势、队伍潜力,大力弘扬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要下力气改进文风,防止把正确导向变成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以清新朴实的文风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道德养成,增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司法文明道德风尚,是建设法院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道德力量和社会舆论力量,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着眼于增强法官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正廉洁意识,积极引导干警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职责和法律义务,做一个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任的司法工作者。增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把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司法核心价值观在全体干警中得到树立弘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 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要用有效的制度措施褒扬和激励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做得好的行为,批评和制约滥用司法权和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干警职业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把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每位干警执法办案等具体行为准则和法院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位干警的行为标准,行动指南。使干警能自觉地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定信仰者,做宪法、法律的忠实执行者,做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做法官形象的模范引领者。
第四篇:打造核心价值观传播新模式范文
打造核心价值观传播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和全国文明单位,以开展道德讲堂建设为抓手,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加强员工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推动干部员工人人争做“光明使者”、争当“道德先锋”。
每一个讲堂
都是垒砌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浙江自古文化底蕴深厚,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蔚然成风。国网浙江电力在历史积淀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依法治企、以德育企和文化强企的发展理念,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观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下,人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并具备快速传播和造势的条件。开设道德讲堂,既是文明创建的内在需要,也有利于应对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领域面临的挑战,有利于传播和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价值,推动国民道德意识觉醒和规范养成,推进社会和谐。作为电力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开设道德讲堂,对于强化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明晰干部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尺、养成“遵礼仪、讲规矩”的意识和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在系统内全面铺开道德讲堂建设,开始从全省系统内获得省级文明单位以上的下属单位设立讲堂,再到市级文明单位设立分堂;从地市级公司设立正式挂牌的讲堂,到各个基层供电所开设的班组讲堂;从面向行业系统内的讲堂拓展到面向社会公众的讲堂。短短几年时间,全省系统共建成实体化道德讲堂110个,每年开堂讲课300余期,年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为了提升道德讲堂的传播效果,提高参与度,扩大覆盖面,国网浙江电力系统在各实体讲堂基础上,依托网络技术资源,推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网上道德讲堂”,实现每一期讲堂内容第一时间向全体员工推送和宣传。这一批批“线上”“线下”道德讲堂的建成和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文明风尚的传播途径,增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力,起到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目的,成为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按需选题
让每一次开讲都别具活力
国网浙江电力道德讲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线,以“四德”为主要宣讲内容,以倡导廉洁从业、忠诚负责、担当奉献、诚信规范、文明高效为重点,构筑道德高地,共建员工和企业共成长、企业和社会共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了避免道德讲堂流于形式化,让干部员工真正愿意看、愿意听、愿意学、愿意说、愿意做,公司注重讲堂内容与时代发展形势相结合、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员工生产生活相结合,针对不同时期的热点、焦点问题,按需打造“主题菜单”,并在流程环节上下足工夫。其中,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在规定的“做反省、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等6个环节外,还根据每期不同的主题,增设若干项附加的“做善事”“鞠躬礼”等环节,并在规定的环节上进行精心策划,让每期的讲堂都有亮点和感动。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衢州“最美精神”的践行与公司卓越文化传播结合,通过移动道德讲堂等形式,做活传播窗口。
为了让讲堂更具实效性,国网浙江电力还根据业务属性分类的不同和员工日常工作的特点,兼顾应时、应人的差异化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办道德讲堂。其中,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将道德讲堂作为领导干部培训班的首堂课,强化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国网湖州供电公司道德讲堂以“百姓百人讲百事”的方式,用质朴通俗的语言,让道德教育更接地气,传播更有底气。不管是环节的创新,还是功能的拓展,国网浙江电力这些既基于需求导向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的生动诠释,润物细无声地推动了公司统一的价值认同,促进了统一的行为规范。
道德讲堂倡导的是“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此,国网浙江电力除了大力弘扬和宣讲“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的事迹外,还特别注重挖掘企业普通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最美故事”,让他们走进道德讲堂,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实现“身边人”讲身边事。这些“身边人”中,有他们的直管领导、部门同事,也有家属亲朋,甚至还有他们曾经默默帮助过的人。一个个故事分享下来,产生的共鸣效果非常好,在之后的“谈感悟”环节中,大家能够敞开心扉,互动交流,不仅巩固提升了道德认识,也加深了道德情感。除了把身边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之外,国网浙江电力还把道德讲堂办到了海岛、山区,走进了工地、社区,把电力人的道德好故事,讲给社会听,讲给老百姓听,共同品悟道德力量,接受道德熏陶。一批批贴近受众、吸引力强、亲和力浓的流动道德讲堂在群众中受到了欢迎,不仅增进了公众对电力行业的了解,也放大了“道德讲堂”的社会效益。
从“知”到“行”
实现了核心价值的输出
道德讲堂宣讲的不只是一个个道德理想、一个个传统美德,更是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和文明的复兴。从呆板的道德说教,到身边的价值讨论,从单向的导师讲课,到多方位的交流互动,宣讲主体的变化、内容形式的创新,让国网浙江电力系统的道德讲堂现象持续升温,不仅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学到那些优秀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也让更多的人以他们为榜样,效仿他们的行为,将道德力量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其中,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员工张亚芬的慈孝事迹登上市民道德讲堂,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号召市民广泛学习和发扬。多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常态化开展“感动浙电人物”评选活动,共培育选树了40名“最美员工”;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和省级劳模、技术创新能手;培育出了全国先进典型“不倒的铁塔江小金”“道德模范邹林根”“光明卫士蒋海云”“慈溪活雷锋钱海军”“宁波妈妈张亚芬”等一批奉献企业、岗位建功、影响深远的榜样人物。国网浙江电力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展示和传播,公司本部道德讲堂还特邀他们亲身讲述心路历程。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人勤劳质朴、正直乐观、谦虚智慧、深情善良、诚信无私的品质;他们引领着更多的员工把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情操内化为精神追求,凝聚共识,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地做道德新风尚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促进了道德价值的主流蓬勃、支脉畅通,也让国网浙江电力的道德讲堂变得越发鲜活和丰盈。
如果说,文明创建是道德讲堂得以产生的原始推动力,那么,道德讲堂的成功实践也为国网浙江电力的文明创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系统有全国文明单位15家、省级文明单位89家,建成了一大批公益服务设施和志愿服务队伍,常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不仅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电力人的良言善行,也成功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有效输出,国网浙江电力的文明创建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关注民生、社会履责方面也愈发具有影响力,已连续五届获得浙江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称号。
在“互联网+”时代下,国网浙江电力道德讲堂将全面整合盘活“线上”“线下”各类资源,打造优势互补、融贯一体的道德讲堂新模式,逐步将道德讲堂升级为解读形势任务、弘扬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倡导文明和谐的综合性“文化礼堂”;同时,进一步制订完善道德讲堂建设的各项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激励措施,促使道德讲堂持续健康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李万全)
第五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员工群体,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目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哈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必须要在50多年积淀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公司正在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结合公司实际,谈几点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一是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看,企业文化建设非常必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企业的文化品位成为市场认同的重要标准。企业的文化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质量、产品性能上,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只想着完成任务忽视质量将会破坏企业形象,丢失市场。现在市场的竞争,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企业界流传着: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营销,三流企业靠生产的说法。从上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在 1
我国悄然兴起,2005年,国资委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意见》,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
二是从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看,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随着几年来电力市场“井喷”式发展,企业生产任务高居不下,承担的电站项目生产建设周期日趋缩短,企业处于高压力、高负荷的一种局面,分包产品日益增多,在企业管理好内部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分包企业的生产计划、质量管理等职能,企业管理手臂需要不断延伸、难度不断增加。尽快转变管理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创新管理,提高全员素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市场发展对企业的迫切要求。
三是从国际竞争的新情况看,企业文化建设非常紧迫。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相比,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我们存在的差距只是一个次要因素,主要差距是我们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员工的价值观念等软件方面,也就是企业文化上的差距。因此,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企业软件建设,从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软实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塑形象树品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品牌形象能够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是企业信誉的标志,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连续多年的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等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信誉和形象的象征。公司承担的电厂工程项目就是企业的“名片”,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无论是5万、10万、2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还是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我们都要严格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规范运作,真抓实干,坚持按照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打造精品工程,用优质高效的产品交四方朋友、树企业丰碑、开拓国内外市场,向用户和社会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具有哈锅特色的品牌。
三、变革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一个企业不断创新的保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创新活动就不能保持持久和长期有效。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
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觊觎国内的“蛋糕”,竞争的步伐日益加快,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使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协调,才能如鱼得水,适应形势,实现持续经营和永续发展。
二是坚持市场创新。“蛋糕”理论告诉我们,惟有创新才能开拓市场、做大市场。细分市场是市场创新的理论基础,而要进行细分市场,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定位,确定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细分市场从纵向上讲,就是对现有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通过老客户为后续工程中标打下基础;从横向上讲,要根据地域、用途不同进一步加以挖掘,拓展市场。
三是坚持技术创新。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只有在技术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失去既得市场,企业就难以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坚持管理创新。企业必须注重管理创新,积极引导各级管理人员树立靠文化、靠制度、靠创新管理企业的思想和变经营产品为经营企业、经营品牌、经营文化的新观念,破除靠命令、靠亲疏、靠经验管理的陈旧方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名职工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实现职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
四、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塑造诚信文化
诚信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商之本,而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关键就是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电站锅炉。这就要求企业要积极培育高品质的质量文化。“人无诚不立,业无诚不兴”,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做企业更是如此。一个企业不讲信用其产品就没有市场,更不可能长久地兴旺和发达。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各种事件的曝光,三鹿集团轰然倒塌。有社会学家说,中国目前由于诚信的缺乏,导致了交易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在目前的电力装备制造市场,信誉是取得市场的基石,没有信誉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要想取得信誉,必须打造诚信文化。
一是对用户诚信。公司产品的质量、性能如何不仅关系到用户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得到光明、得到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对用户讲诚信,对用户负责,这就要求干任何一件产品、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保质保量,杜绝劣质工程,按照质量“零”缺陷的要求,“三按”生产,将质量意识放首位,树立质量责任重于
泰山的思想。
二是对业主诚信。随着企业的产品迈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国际订单日益增加,我们要对用户——使用方诚信,更要对用户的委托方——国内的工程公司——业主诚信。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国内承揽国际业务的各大工程公司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与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密切合作,尽企业最大的努力满足业主的需求,为更多的涉外工程中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对合作伙伴诚信。随着企业任务量的大幅度增长,外协厂承担了企业一部分重要工作任务,与企业利益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视其为企业身体上的一个器官。对待外协企业和员工队伍要同内部一样,既严加管理,更要关心保护,只有彼此之间互相讲诚信,才能保持长久的密切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双赢。
五、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奋进氛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要树立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财富观。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挖掘潜能,凝聚力量,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
能力,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不仅要考虑到职工的承担工作的不同,还要考虑到职工的兴趣、爱好、脾气及有可能发展的方向。要通过职代会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在职工中营造鼓励创新,鼓励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培育一支具有较强思考性、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的现代职工队伍。
二是要营造和谐氛围。情感是人的本性,人的思想和行动无不受情感的支配。因此,培育职工对企业、对管理者相互之间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民主、友好、和谐、团结、互助的家庭氛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
三是要注重目标激励作用。目标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导向,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目标能够极大地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的潜能,并能得到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