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透视国际粮食危机下的“中国式从容”
透视国际粮食危机下的“中国式从容”
2010年10月03日18:02 来源:新华网
透视国际粮食危机下的“中国式从容”——接连成功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折射我国粮食成就
10月1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价全线暴跌,玉米市场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小麦市场当周5个交易日持续下行,大豆市场创下8月份以来最大单周下跌。
资本市场上的利空,或许是现实世界的利好。业内人士分析,6月份以来的国际粮价暴涨可能已告一段落,进入调整,世界再次度过了一轮粮价上涨的威胁。
而在过去的4个月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主粮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继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期间成功实现“世界粮荒、中国不慌”之后,中国再次续写了奇迹。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曾撰文质疑“谁来养活中国”。10多年后的今天,在接连发生的国际粮价波动中,中国不断从容应对,其粮食成就令人瞩目。
“中国式从容”回答“谁来养活中国”
今年6月-10月,我国零售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保持稳中略涨态势。新华社农产品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10月2日,我国零售市场籼米、粳米、特一粉、标一粉每斤价格分别为2.07元、2.42元、2.03元、1.73元,比6月2日分别上涨0.06元、0.12元、0.10元、0.02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0%-20%。
而这期间,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剧烈。由于俄罗斯8月5日宣布停止小麦出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9月交割软红冬小麦涨停,触及23个月来最高位,比6月份上涨80%。次日,欧洲小麦价格也上涨12%。受此拉动,国际玉米、大米等粮食品种价格随后均迎来一轮涨势。
2008年国际粮食危机还令人记忆犹新,今年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又使国际粮食市场再起波澜。此前7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价上涨40%,创50年最大单月涨幅,欧洲市场小麦价格自6月底以来上涨将近50%,创30多年最大单月涨幅。
受严重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今年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小麦产出大国农作物大幅减产。我国也相继经受了北方低温、西南旱情、南北方洪灾,全国夏粮七年来首次减产,早稻产量有所下降。加上宏观经济通胀预期强烈,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面对“外患内忧”,中国粮市从容不迫。粮食专家普遍认为,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平稳度过了,今年中国粮市仍可保持平稳。只要国内外不发生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粮食市场供应将有可靠保障,粮价将继续在国家调控下稳中有升。
“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也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农业专家、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尹小健说,10多年前,美国人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引发“中国粮食威胁论”炒作。从接连两次从容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看,中国已较好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作出了回答:“中国有能力靠自己养活中国”。
95%的粮食自给率体现“中国式担当”
“中国粮食将近40%的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17%—18%的警戒线。”粮食问题专家、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总裁助理熊学华说,这是今年中国粮食市场稳定的“定海神针”,我国立足于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作用非凡。
比较效益低,农民“抛荒”不种粮;财政资金紧,基层政府无心也无力“抓粮”,这一度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困局,也使粮食产量在本世纪初滑入低谷。为此,我国政府奋力采取措施,力保粮食安全。
引导农民“种粮”。2004年起,相继取消了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四税”及各种附加,每年全国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140元;逐步推行直补、良种等补贴政策,力度逐年加大。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四项补贴1230.8亿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
鼓励地方政府“抓粮”。2005年,我国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当年对全国500多个县实行财政奖励,2009年奖励产粮大县1000多个,资金达到175亿元。中央财政还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减少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粮食产业。
通过努力,我国粮食播面连年增加,产量连年增长。2009年,我国粮食播面16.35亿亩,比2003年增加1.44亿亩;粮食总产10616亿斤,比2003年增加2002亿斤。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从2004年起,国家还连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为我国粮价应对国际波动竖起了一堵坚实的“防火墙”。目前,中国粮价已由2008年时的“国际洼地”悄然变身为“国际高地”。
熊学华说,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的时候,国际粮价是国内粮价的2倍;而今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形势与2008年情形相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价格普遍高于国际粮价,降低了国际涨价传导到国内的可能。
“中国式经验”昭示崭新“粮食安全观”
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虽暂无近忧,但仍需远虑。我国保障粮食供给中积累的经验,未来需要继续坚持。而在世界粮食形势频繁波动的今天,中国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崭新的“粮食安全观”。
——在“工业发展”与“粮食生产”之间,“红线+底线”确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许多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忽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当前世界粮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改革开放肇始于安徽小岗村农民追求温饱的努力,随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认为农业是“重中之重”、“国民经济的基础”,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目前,18亿亩的耕地红线、95%的粮食自给率底线,已成为共识。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7个一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梯次构建惠农促粮的长效机制。
——在“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之间,坚持替代能源“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些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汽油、用油菜生产燃料,车与人“争粮”吃,是世界粮食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一边是能源安全,一边是粮食安全,面对这道全新的课题,中国果断求解,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发生物能源。
2005年起,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的推动下,东北一些地方上燃料乙醇项目热情高涨。国家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于2006年底接连下发通知,清理和叫停粮食能源化项目。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说,“不能饿着肚皮开汽车”,中国粮食不能承受“能源化”之重。如果大量靠玉米解决能源问题,将会是一场灾难。
——在“农民钱袋”与“国家粮袋”之间,创立“农民种粮食,国家买安全”思路。“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价过低影响种粮农民收入,粮价过高又使消费者难以承受。这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调控的一道难题。从2004年起,我国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农民种粮食,国家买安全”。专家表示,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的实施,既保护了农民的钱袋子,又保障了国家的粮袋子。几年来,我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范围先后从籼稻扩展到小麦、粳稻和玉米,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掌握了大量粮源,成为不断应对粮市波动的重要保障。(记者 林艳兴)
第二篇:浅析粮食危机
浅析粮食危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正在全球蔓延。
当然,粮食危机并不仅仅由于人口的激增造成的,它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变暖现象,使一些病虫害加剧,同时也增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比如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的重大旱灾,使当地的农作物大幅减产。第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全球水资源普遍短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淡水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水。水资源的普遍短缺给农作物带来的一个最大威胁就是使农作物难以得到灌溉。世界银行曾指出“15%的印度粮食是靠抽取地下水生产的”,而目前对地下水的抽取已经超过了降雨对地下水的补充速度,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应的短缺,从而造成粮食短缺,进而引发粮食危机。第三,耕地面积的减少。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壤的质量,加上过度放牧和砍伐,使地表植被被告破坏,土壤荒漠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给粮食安全带来最直接的威胁。
如何扭转粮食危机呢?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相当大的课题。从宏观上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及自然生态的失衡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环保的观念和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以减少碳的排放量。当然,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第二,要保护土壤和耕地。粮食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土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比如植树造林等以防止土壤的沙化,保护土壤,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
第三,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首先要继续推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其次要完善农业政策,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次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以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
第四,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目前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加上粮食的连年丰收,使一些人少了危机意识,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频繁的自然灾害及水资源的缺乏等原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应该树立危机意识,保持节约粮食的传统习惯。
总之,应对粮食安全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来化解粮食危机问题。
第三篇:思想汇报——粮食危机有感
思想汇报——粮食危机有感
今天,房地产经济学课上,老师为了给我们开阔视野,让我们在网上看了“世界粮食危机”的视屏纪录片,当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在担心自家的车油箱怎么装满时,非洲国家的居民却为了怎样填饱肚子而犯愁,思想汇报——粮食危机有感。伴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人们最近热心推广的“生物燃油”是造成粮食短缺的一个大帮凶。加上四大产粮国的出口紧缩,粮食价格一路飙升。其实造成粮食危机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第一是人口增加。目前全球人口约为65亿,联合国人口司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第二是消费的升级。人们的消费升级,更多的肉食消费意味着消费更多的粮食。比如,消费1公斤牛肉,约等于消耗掉6公斤的饲料粮;第三是人均耕地的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减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大米对于我们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奢侈品,但却是我们生存的必要之物。虽然当前的粮食短缺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落后国家和一些贫穷地区而言,却是致命的灾难。值得反思的是,当前我们身边的浪费之风正日益严重。当那些白花花的米饭被我们倒掉时可以想想一下那些难民,当在网上看到他们无助和悲哀的眼神时,不由得产生一丝丝的罪恶感。我总是在想,如果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这种浪费行为,他们将会有多愤怒并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有些人认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也许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但是正是这一点点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虽然我没有能力去统计那些浪费的数据,但是从所生活的环境中可以发现我们每天浪费的粮食量是不少的,思想汇报《思想汇报——粮食危机有感》。我相信如果我们把每天浪费的粮食节约下来,便可以减少很多因饥饿引起的疾病和死亡。当然引起粮食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光靠我们个人的节约可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我们能节约的就节约,省下一粒便是一粒,积少就会成多。这不仅仅是为了远方的难民,更多的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也是我们预防物价上涨的一种行为呀。不要等到我们身边粮食严重缺乏,价格飙升的时候才懂得去节约。在这个资源严重缺乏的时代,我们应该提倡全民形成一种节约的良好风尚。
早晚在食堂用餐就会发现这种浪费现象真的是非常严重的,每天总有好多米饭和菜被倒掉,真是太可惜,太令人痛心!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犯罪”。凡是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真正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中国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这完全得力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领导,党和政府一直坚持对农业的扶持和补助,认为粮食独立是国家独立的前提,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远见的判断。像那些非洲国家,刚开始面对大量涌进国内的廉价粮食时,很是高兴,觉得有了便宜的东西,很划算,但是,当国内的人民选择了国外的粮食时,国内的粮食农民就被迫放弃了农业生产,接着,国外的粮食价格一旦上涨起来,国内的人民就吃不消了,但此时已经晚了,粮食在人家手里,自己国家又没有了粮食,只能去买高价粮食,买不起就得饿肚子,这样生活就陷入危难了。
而我们国家却不是这样,党和政府始终强调粮食自给的重要性,并给予了对“三农”的大量资金补助,所以,我们国家的粮食能够自己自足,因此,不受国外粮食价格的太大影响。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否则,我也得跟非洲那些国家的人民一样,为了吃粮食而不顾一切了!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可对外开放!
2011-10-25
王琦
第四篇:粮食危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短缺问题正在全球蔓延。
当然,粮食危机并不仅仅由于人口的激增造成的,它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气候变暖现象,使一些病虫害加剧,同时也增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比如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的重大旱灾,使当地的农作物大幅减产。第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全球水资源普遍短缺,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淡水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水。水资源的普遍短缺给农作物带来的一个最大威胁就是使农作物难以得到灌溉。世界银行曾指出“15%的印度粮食是靠抽取地下水生产的”,而目前对地下水的抽取已经超过了降雨对地下水的补充速度,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应的短缺,从而造成粮食短缺,进而引发粮食危机。第三,耕地面积的减少。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壤的质量,加上过度放牧和砍伐,使地表植被被告破坏,土壤荒漠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给粮食安全带来最直接的威胁。
如何扭转粮食危机呢?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相当大的课题。从宏观上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及自然生态的失衡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环保的观念和意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以减少碳的排放量。当然,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第二,要保护土壤和耕地。粮食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土壤,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比如植树造林等以防止土壤的沙化,保护土壤,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
第三,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首先要继续推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其次要完善农业政策,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次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以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
第四,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目前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加上粮食的连年丰收,使一些人少了危机意识,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频繁的自然灾害及水资源的缺乏等原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应该树立危机意识,保持节约粮食的传统习惯。
总之,应对粮食安全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来化解粮食危机问题。
第五篇:读《粮食危机》有感doc
读《粮食危机》有感
暑假里读了《粮食危机》,震惊之余暗自为国庆幸,幸好中国还不缺粮,不用搞转基因受控于人。读了这本书,联系现实,惊震之余深深为国忧虑,为什么这么一个事关中华民族所有人(包括子孙后代)的大事,国家却悄然推出了转基因主粮的“安全认证”?并拟在5年内让转基因大米上所有中国人的餐桌?天啊!转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是人类科学的重大进步,用得好,可以为人类缓解资源约束、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作巨大贡献,但同时,又具有不确定、基因突变的严重隐患,控制不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如果掌握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手中,更具有种族灭绝、种族控制、作为战争武器的巨大危害。
我们将要让中国人民食用的转基因主粮真的安全吗?没有一个人敢正面作答,也没有一个人能正面作答(试问:如果他的小孩从1岁起开始吃转基因大米,吃到20岁,会出现怎么的结果?难道能像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贾士荣为转基因主粮的辩护那样:“我想请教那些反对者,他如何回答几十年以后的事情?科学在现有的水平上认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学是动态的,说不清几十年后的事情。但如果以后出现了问题,科学会解决它。”试问,被变形了的人呢,怎么办?)。袁隆平院士也不肯定,称应谨慎,至少需要两代人食用无恙才能确认。但,何以我们匆忙间“改革创新”就胆大到如此地步?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敢这样豪赌,包括美国!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创新吗?农业部 2010年3月15日 的自问自答是何等的苍白无力,根本无法驳倒《粮食危机》中的观点和内容,解释清楚目前已在中国推广的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玉米等出现的种种弊端。
须知,保障粮食充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战略角度来谋划,容不得豪赌!容不得冲动!容不得功利因素占主导!容不得贾士荣般的不负责任!更何况,所谓用小白鼠作了试验的“安全”转基因主粮的专利权并不全在我手,很多在一直将我国视为潜在敌国、核打击国、一直在对我兴风作浪的美国!据网上披露,极力强推转基因的张启发、贾士荣、郭三堆等院士、研究员等,均与美国孟山都公司有染,很多专利就涉及该公司,而《粮食危机》中的孟山都公司可是利益至上、不择手段、阴险毒辣的代表(资本主义本质决定,事实也如此)。而且,转基因作物还有“终结者”、“背叛者”等危害!更何况,中国目前还不
缺粮,连续六年丰收,能够自足,远没有到非豪赌转基因不可的地步(注意:应该把加强转基因的科学研究同推广转基因主粮严格区分开)„在未解决好这些问题前,“创新豪赌”,浑然忘却转基因技术这把双刃剑是既有利也有弊,若弊占上风,粮城自毁,受控他国,国将何往?民族将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