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2:0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站推荐)》。

第一篇: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站推荐)

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近年来,按照纳税人的不同规模进行分类管理已成为各国税务机关改革的重点,而对大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在税收管理的实践中,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大企业管理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跨区域经营、整体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越来越多,其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和影响也日益突出。传统的低层面、分散型的税务管理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如何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对其实行适当、有效的税收管理也是当务之急。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各国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有个明显的趋势,即从税种管理演变为功能管理并进一步向纳税人分类管理过渡。在税制改革的浪潮中,各国开始接受“管理问题是税制改革的核心而不是辅助的问题”(理查德·M·伯德,1989)这样一种观点,纷纷简化税制、降低税率、扩大税基、改善管理,并开始推行以纳税人为中心,为纳税人服务的管理理念,加大对大企业的监管力度。目前,采取分类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已成为各国税务机关改革的重点。在税收管理的实践中,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大企业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建立大企业管理的国际视角

1、发达国家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历程

在世界各国,数量相对较少、规模很大的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占了税收收入的大部分。这些纳税人能否依法纳税对税款征收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大企业往往具有经营多样、业务复杂、涉税事务繁多并进行专业税收筹划的特点,使其在税法遵从上存在较大的风险。为尽可能规避这些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专门管理大企业的税务机构,进行有效的税收管理。

澳大利亚联邦税务局(ATO)在1994年把企业纳税领域分为大企业领域和小企业领域两部分,从纳税人按交易类型进行的管理向强化为大、小型纳税人负责的管理方向转变。把资源投入到税收收入最大、情况复杂的征税领域中去,同时对复杂问题进行持续监控,增加对纳税人和行业的了解。

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于2000年成立大中型企业机构(LMSB),从纯粹的区域性组织机构转变为与企业类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确立了通过公平执法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针对纳税人的不同特点提供相应的服务。

日本国税厅(NTA)1947年成立时,在每个区域税务局下属的检查和涉税调查处中都设有检查部门,负责对高收入个人和大企业进行专门税务检查。1960年调查科针对特大公司设立了特大公司科,1998年调查处设立了国际科,处理对国际交易的涉税事宜。

英国国内税务局(IR)于1997年建立大企业管理局(LBO),包括13个大企业办公室处理公司税事宜,目的在于确保大企业和高收入者能依法纳税,帮助纳税人遵守纳税义务,保证税收收入。

2、大企业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大企业纳税人的确定标准主要与其营业额、资产额、注册资本、应纳税款等指标有关。而单一采用某一种指标作为标准是不合适的,往往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认真分析和综合运用。具体来看,各国的划分标准也不完全一致:

澳大利亚是以企业的营业额为标准来划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大型企业为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集团或独立经济实体,中型企业为营业额在1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的企业,小型企业为营业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集团企业是被作为整体而不是各自独立的企业来看待。采用营业额为标准,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复杂程度,并为小企业渐渐进入大企业行列留有空间。

美国大中型企业管理局把资产1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和流通企业作为大企业。大中型企业管理局又对这些大企业分为两类CIC和IC,CIC是指经营业务复杂需要审计小组协作审计的超大企业,IC就是一般的大企业。CIC的确立标准包括资产价值、子公司数量、对其进行税务检查所需的税务专家数量及按美元计算的收入水平。

日本国税厅对企业分类的标准是资本总额达到1亿日元以上的国内大企业以及外国公司(含常设机构)。资本总额的波动比营业额波动要小,并且受经济状况影响较小,因此,用资本总额作为反映企业规模大小的指标,日本税务机关很容易确定哪些为大企业。大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总数的1.3%。

英国的大企业分类标准高于其他国家对大企业的分类标准,符合标准的大企业几乎都是非常大的跨国集团。受到大企业管理局管辖的企业所雇佣的职员超过全英国职员总数的60%以上。有些行业比如金融业、建筑业、保险业因其自身经营的复杂性,也作为大企业来管理。

3、大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设计

澳大利亚的大企业及国际税务局(LB&I)把精力集中到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处理审计、转让定价和资本弱化等问题上。税务人员的层次从整体上来说比其他部门要高,一般具有各种知识背景,如会计、律师、经济师、统计人员、金融分析师和商业分析人员,还雇佣一些专业人士,如具有金融管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

美国大中型企业管理机构(LMSB)把大企业划分为五个行业类型进行管理:零售、食品和药品行业;大型制造行业;金融服务行业;通讯、媒体和技术;以及自然资源。此机构还负责国际涉税事项,包括国际技术指导、税收协定和情报交换的税务管理以及代理性国际项目管理。同时也负责评价纳税人行为和市场趋势、进行环境调查等,以便对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做出更好的规划。

日本国税厅下设东京国税局、大阪国税局和名古屋国税局,在各级国税局下设税务署。税务署负责处理申报表、税收收入的管理和对个人及小企业的检查,不负责大公司。区局的大企业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大公司进行审计,对个人和小企业的特别审查和犯罪案件调查。大企业管理局和公司局、预提所得税局及诉讼局关系密切,以确保对所有纳税人的税务处理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4、大企业管理机构的具体工作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大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是有限职能,而非全职能。他们不承担纳税人所有的税收管理事务,而把精力集中到处理风险分析、审计、转让定价和资本弱化等问题上。

澳大利亚大企业及国际税务局(LB&I)的工作重点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这种风险分析可以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交易或者针对整个税基,风险管理的结果取决于风险的性质以及对待风险的认识。建立风险机制能更好地了解其管辖的纳税人。它使大企业管理局能够对所有纳税人的风险情况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从而支持大企业管理局在税务遵从、税收收入和管理效率方面的工作。

美国大企业管理局对经营业务复杂的超大企业运用审计小组进行协作审计,审计覆盖面约达70%。由于美国税法的复杂性,为确保相同情况的企业得到公平的税务处理,预测纳税遵从风险并作出及时处理也是该机构的重要职责。

英国的大企业管理局对所辖纳税人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企业规模和业务本质来确定适当的税务处理。所评估的风险包括:纳税人的遵从态度、与税务局的关系是否影响税务遵从、应缴未缴的税款或延期纳税风险、由于税法缺陷或不足而引发的税款流失风险、税收筹划安排而引起的税款流失风险等等。

二、国外大企业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从上述各国的管理实践来看,设立大企业管理局是加强大企业税收控管、促使他们遵从税法的前提和关键。他们的经验是:对大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不但可以促使这些户数少、税额高的大企业遵守法律,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履行纳税义务的缺陷,改进核心业务的运作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境内跨区域经营、整体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信息化程度高的大企业越来越多,而目前低层面、分散型的管理无法真正管理到位,阻碍了总体税收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大企业的管理如果仅仅依靠常规管理,税务机关将无法全面掌握大企业的纳税能力、获利能力和实体功能,缺乏广泛的信息资料来正确分析、预测、规划税收收入,远不能涉及深层次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适时调整管理目标,通过建立专业管理机构,实施专业化管理,逐步推动大企业税务管理由表层向内核发展。

1、借鉴国际经验,确定划分大企业管理的标准

我国的大企业与国外相比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内资的大企业是国有企业,而且集中在银行、金融、邮政、通讯、铁路、航空、石油等行业;大多数外资大企业,有大量的税收优惠可以享受,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复杂的税务问题。因此在对大企业划分标准问题上就不能简单的采用一种方法,而应当综合运用。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1)运用资产、注册资本、营业额、纳税额的标准,按企业规模分类,;(2)特定行业、复杂行业,如电信业、金融业、石油业、交通业;(3)跨国的大企业、或在中国跨区域的、连锁性的行业;(4)外国企业及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如海运、空运。在确定大企业标准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某些历史因素。

一般来说,对某一地区的税收收入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都可以属于大企业,具体标准以当地

税源控管需要而定。如江苏省无锡市国税局,正在涉外税收领域内尝试大企业专业化管理,他们突破传统重点税源户的选择方法,借鉴国际经验,采用综合指标,选定了130户大企业作为试点,主要包括世界500强在无锡投资的企业、投资规模超过3000万美元的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投资两个以上的关联企业、在我国境外具有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与避税港有联系的较大规模的企业、特定行业的跨区域(国)性经营企业等。

2、根据我国国情,设置我国大企业管理局职能

在设计大企业管理局的主要功能上,通常有全职能和有限职能两种。(1)全职能是赋予大企业管理局全部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包括承担申报表的接受和处理、审计、涉税案件调查和起诉。这种方案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纳税人在几个税务机构奔波的不便。(2)有限职能的模式是不处理税款征收,集中于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大企业税务管理的手段、模式应区分于其他企业,体现国际惯例,注重维护税收主权。因为首先,大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企业规模上,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方式上。大企业往往会在融资数量与自有资金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使资产与资本运作融合,这样通常会产生资本弱化问题。这种由于融资利息而产生的关联扣除和列支,其结果是以减少税收来达到增加资产的目的。这样的税收问题,往往是常规的税务管理难以发现的。

其次,大企业内部结构复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频繁,往往利用转让定价或成本分摊来转移利润,规避纳税义务。比如,集团公司利用地区间的税率和税收政策的差异,通过采用偏离市场正常价格的转让定价方法,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来使整个企业集团税负的时间和金额安排实现最优化。而现行的征管模式,可能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税务机关难以及时发现大企业内部较为隐蔽的避税行为,影响征管工作质量。

因此,应当把常规性的工作(如前台工作)与复杂性工作(如国际税收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设置大企业管理局的管理职能。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加强对大企业的管理,就应该、也必须设立相应的专业化管理机构。而这一机构的职能则应该定位在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对企业运作进行实质性监控上,形成集日常征管、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等于一体的立体式管理方式。以集约式、专业化的管理来取代分散型、常规式管理带来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问题。

3、依托网络技术,建立大企业管理智能化平台

按户管理、实现“管户”与“管事”的有机结合,是大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而要保证管理的质量,必须要有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因此,笔者建议,大企业管理应充分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一户式”电子信息库,全面掌握纳税实体的综合信息,形成与企业运作相同步的信息流监控,加强对大企业的基础管理,实现税收征管能力的共享。

在实践中,无锡市国税局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自行开发了“无锡市涉外大企业税收分类管理一户式信息系统”。在使用中,该系统显示出了三个突出的优势:一是数据集中优势。这个系统涵盖了税务机关能够采集到的大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集成了CTAIS、反避税软件、所得税软件、出口退税软件等多个系统的数据,可以高效率地收集和

占有信息,为加强基础管理提供了依据,而且为分析、预测、监控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二是智能分析优势。这个电子平台能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自动处理、智能分析、增值利用。如,能够根据回归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原理进行税源预测与统计分析。对一些重要指标(如税收负担率、行业利润率)设计了警戒线,如果企业指标突破警戒线,系统会自动以不同颜色提醒管理者注意,为税源监控提供了预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三是效率优势。由于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了大企业数据归集和整理,大大节省了搜集信息的时间。如对大企业审计前的案头准备工作可以从原来的1到2天缩短为2个小时,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套信息系统的开发,为大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提高了数据的增值利用和共享的程度,较好的减少了税务机关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管理不到位现象。

4、建立行业税收分析制度,加强大企业行业税收管理

美国大中型企业管理机构(LMSB)把大企业划分为五个行业类型进行管理。他们的做法是:建立行业分析小组,按行业门类进行行业分析。实践表明,这样的行业化管理,不仅有助于建立起关于具体行业的一定层次的专门知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使税务机关集中精力,发现行业中特定的税务遵从风险,进行恰当的风险评估,规避行业税收风险,做到行业中税法实施的一致性,从而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对具有行业共性的遵从问题的纳税人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和管理。

在这方面,国内的税务机关也在尝试和努力中。从无锡市国税局的情况来看,他们将大企业按照分为钢铁、化工、商贸、纺织、服装、饮食、汽车等近10个行业,并确定专人负责对其中的钢铁、纺织等四个重点行业的税收情况进行管理和分析。他们通过收集行业资料,研究行业动态,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和企业经营情况,将企业特点分析与行业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企业和行业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预测。由于抓住了税收工作的主动权,在防范税收风险等反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笔者认为行业化管理应该成为大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方式,税务机关应该积极探索行业管理思路,建立起切实有效的行业分析师制度,在实践中培养一批行业专家,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5、加强教育培训,科学配置大企业管理的人力资源

大企业管理局的税务人员面对的是业务量大、交易复杂并兼有专门税收筹划的大型企业,这就需要税务人员具备较好的税务技能和经验,掌握国际税收知识,熟悉税收领域的国际惯例。要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适当开展业务培训,如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业务知识考核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目前,从实际出发,可以有计划的培养一批干部先行开展这样工作,依托骨干以点带面,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征管效果。

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应该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来看待。对占绝对税源的少数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不仅是抓住了税收征管中的重中之重,加强税源监控,而且能够促使对大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对企业的管理监控更加精确到位,不断推动我国税收征管工作在管理的深度和质量上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无锡市国税局涉外税收管理处)作者:秦凌 郁岚 作者单位:无锡市国税局

第二篇: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借鉴及启示

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借鉴及启示

摘要:大企业税收管理是我国现行税收体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税收收入的最稳定税源。大企业税收管理改革在我国启动时间不长,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全方位地梳理了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机构设置情况,其次分析了其管理对象、特点及成效,最后对我国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改革、工作转变与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企业、改革、借鉴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的扩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风险管理理论被引入税收领域,许多国家按照纳税人规模进行分类管理、重组税务机构和业务流程,确立了新型税收征管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规避税收流失风险。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2008年我国国家税务总局机构改革也组建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各个省局也组建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处以及直属分局。研究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设置和分类化、专业化管理的运作情况,对于指导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加强与国际接轨和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

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组建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标志大企业税收专门化管理的开始。近几年来各级税务机关也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

(一)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在国家税务总局组建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司指导全国大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各省级税务机关相

应地组建大企业管理部门,负责本级的大企业税务管理工作。

(二)初步明确了大企业税务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即承担对大型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工作,实施税源监控和管理,开展纳税评估,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和审计,指导海洋石油税收业务。

(三)各级税务机关初步确定了大企业税务管理机构的管理对象。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将45户中央企业(集团)作为定点联系企业,各地税务机关也根据各自税源特点出台了大企业界定标准。如,北京市国税局以企业经营规模、销售收入和纳税情况为主要依据,从不同行业中选取6户~7户大企业作为2010年定点联系企业。辽宁省大连市地税局遴选了7家集团性质的市本级固定企业为定点联系企业。

(四)初步探索了大企业税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2011年相继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对大企业的税务管理。

二、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一)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及职能

1.综观各国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有三种模式:(1)单一的中央机构型:即只设一个中央机构,负责全国范围内所有大企业税收的集中管理。(2)带分支机构的中央机构型:即在总部设立中央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另在不同地域或行业设立分支机构。(3)多级独立机构型:即在不同地域分别设立机构,各机构相对独立。第一种模式往往被国土面积较小、大企业数量不多的国家所采用,主要是一些亚太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等;后两种模式则被多数发达国家和国土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所采用,如美国、英国、澳大利

亚等。

2.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有以下三种:(1)全功能型机构,是将纳税咨询和辅导、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税务审计和强制执行等所有纳税服务和执法功能都集中一起,由大企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如美国、新西兰和西班牙等。(2)部分功能型(亦称“有限功能型”)机构,主要是审计、管理功能,不涉及征收或强制执行等其他事项,如澳大利亚等。(3)单一功能型(亦称之为“审计型”)机构,仅具审计功能,如日本等。

(二)主要发达国家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 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在国家税务局下设大企业管理局,专门负责管理大企业的税收事宜。大企业管理局再按税种、行业、区域下设管理机构,负责各税种、行业、区域范围内的税收征管,并与大企业管理局形成垂直领导的关系。如1998年美国联邦税务局按纳税人类型(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自雇企业、工资和投资收入、政府实体等)设置4个业务局,2000年10月成立了“大中型企业管理部”这样一个全功能型的带分支机构的中央机构,下设国际税收、信息中心、法律咨询等9个处和5个派出分局。分局按照主要行业设置,分别派驻在各行业在全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行业工作量过大的,除分局所在地外,还可以在本行业比较集中的其他城市设立办事处。其随后又新设立了实地专家分局,专门为5个行业分局的检查工作提供帮助。

三、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对象、特点及手段

(一)大企业的数量、规模与标准

1.大企业的数量与规模。目前各国大企业的数量与规模均有所不

同。日本确定的大企业规模占整个企业总数的1.3%,是各国中最高的;澳大利亚的大企业有1 000 家,其规模占企业总数的0.25%;英国确定的大企业是800 户,占企业总数的0.08%;美国大中型企业144 600 户,占企业总数的0.2%。

2.大企业的界定标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1)以注册资本为标准。日本规定,凡注册资本达到1亿日元以上的国内企业和所有的外国企业(含常设机构)均被视为大企业进行管理。(2)以销售或营业收入为标准。澳大利亚规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澳元的为大企业。大企业的子公司不论收入多少,均纳入大企业管理。(3)以资产作为标准。美国联邦税务局规定,凡资产超过1 000 万美元的公司、股份制子公司、合伙公司即被视为大中型企业,由联邦税务局大中型企业管理局负责管理。(4)以综合因素为标准。英国在确定大企业时,综合考虑企业的收入、利润、资本额、国际化背景、过去的行为等,没有制定一个量化的标准或是多因素的计算公式,但银行、保险、建房互助会等金融类的大企业因其多业务和复杂性一般都被纳入大企业的范围。

(二)国外大企业管理机构的管理特点与手段

各国虽在机构设置、功能确定上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一些共性:

1、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以服务纳税人为理念,强调在执法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综合功能型的大企业管理机构,将纳税人作为客户,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差别需求,与纳税人建立客户服务型关系,完全做到一站式服务。这一理念在发达国家税务部门的应用中,被改造为“以纳税人为中心”,要求税务部门和人员必须认清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并身体力行配合实施,将

客户关系管理融入税务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如提供教育信息、帮助依法纳税等为纳税人服务。

2、侧重对大企业的税务审计工作。将审计分解为风险评估、审计选案、审计策略、审计标准和审计质量控制等具体的环节和步骤,根据不同类型的纳税人细化每一环节的操作,用审计手段深入管理。

3、注重执法的程序化和透明度。如美国的大中型企业管理部,每一项管理都有详细的程序,执法人员严格按程序操作,程序本身以及执法过程完全透明。

4、强调现代化征管手段的运用。包括电子申报和征收、风险评估、计算机审计等。

5、重视执法队伍的高素质和高效率。部分国家要求大企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资历,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也更频繁,并用较好的晋升机会、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方式留住人才。

四、国外大企业税收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大企业税收管理与国际上税务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大企业界定标准,这种状况会引起各级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管理的随意性,尤其是不同层级税务组织在确定管理对象时会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二是目前我国大企业税务机构的职能基本属于审计型,与其他税务内部机构如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等专业机构的职能存在交叉,会带来管理漏洞和行政协调成本的增加。三是大企业税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两个规范性文件,不足以指导较为复杂的大企业税务管理工作。

(一)大企业的界定及标准启示

1、大企业的界定。大企业是指一个企业在销售收入、注册资本

或资产总额或其它因素方面达到了一定量的大中型企业。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金融、保险、邮电、石油、电力等特大型国有企业,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自身成长起来的大型的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三是大量涌入的以世界500强等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

2、大企业的标准。各国大企业的界定标准不一,各有优劣。在收入标准、注册资本标准、资产标准及综合标准之间,笔者更趋向于使用综合标准。在确定大企业时,综合考虑企业的收入、利润、资本额、国际化程度、所处的行业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如统计部门、海关等)多种因素,全国的大企业可以划定统一的量化的标准或是多因素的计算公式,可分步实施、因地制宜,但从事金融业、电信业以及交通、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经营的企业因其业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一般都应纳入大企业的范围。

(二)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启示

1、积极探索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应集中税务机关现有的人力、物力,组成强势的管理团队,实施与大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化管理。力争在“基本确立统筹管理机制、签订税收遵从协议、开展针对性风险管理、实施税源监控”四项工作任务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2、提供客户化服务。税务机关在服务方面必须借鉴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理念和经验,将服务对象作为客户看待,实行分层次服务,通过与大企业建立客户服务型关系,强调在执法中为纳税人提供高水准、专业化服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建立大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完善大企业涉税事项协调会议制度;提供优质税收政策服务,增强税收政策执行的透明度、统一性和确定性;统一和规范税收遵从协议签订;继续帮助大企业建

立和完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

3、开发税源管理平台。应建立大企业税源管理和分析平台,并实现以下主要功能:建立大企业组织机构、关联企业的基础资料库;建立大企业的申报资料库,从而实现汇总申报数据与其所属单位申报数据的比对;具有与大企业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建立外部信息资料库,如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股市、媒体采集的有关信息等;建立大企业的分析预警指标库;建立大企业的分析模型。

4、实施风险导向的税收管理。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大企业的遵从愿望和内控要求,将管理重心适当前移,注重宣传辅导,提高税法透明度,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和岗位,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自我纠正,防范税务违法行为,避免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将税务风险防患于未然。参考文献:

1、罗风姣《国外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的经验与借鉴》,《财会研究》2007年第1期。

2、姜 涛《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国际实践及其借鉴》,《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9 期。

3、吴国平《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实践及启示》,《税务研究》2010年第2期。

第三篇: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范文]

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各级教育的改革也随之越来越普遍,其中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纵观近年国内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模式,也收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其中的一些改革还处在局部与表层,教育改革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它必须适合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及发展速度和价值观念,从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本文从国外主要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出发重点探讨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提出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趋势。

一、国际基础教育的改革趋势

(一)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美国8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首先从抓课程结构的调整入手。改革后的中学课程加强了必修课程,减少了选修课程,在保证一定的必修课的前提下,又给学生留有选课的余地和自由!这一措施对改革美国中等教育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和选课自由化的不良倾向上起到了很好的扭转作用,对保证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计入21世纪之后对基础教育改革非常重视,主要有;

1.美国重视学校与家长和学生关系

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项“重建教育结构运动”,它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授权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发言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就是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络机构,已经成为了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新特色。在学校里确定家长听课日、家长访问日,邀请家长来学校听课、查阅学生作业、帮助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参与学校有关会议等。在班级里还建有“家长顾问组”,学校设立了“家长中心”以借助广大家长的学识资源、发挥家长特殊才能。学校由此还建立向家长“报告制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学校计划、学校工作、学生情况等等。

2.美国实施创新教育方法

美国学学校是十分注重创新教育的。因此教学上实行开放式的教学。主要有三方面:(1)班级的开放。由于学校非常注意因材施教,实行同步与异步、集体与个别教学相结合。通常班级由同龄、同程度学生组成,学习统一课程、教材,得到相对同步的发展。小学,常是一位主教授班级的多种课程与学生管理,每班法定一般不超20人,教师与学生同在一个教室办公、上课。(2)课程的开放。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标的现代化课程体系决 1 定现代化学生素质,因此,课程体系居于教育体系的核心,学校每学年向中学生提供开设的全部课表,课表包括中学毕业总学分要求、年级学分要求、课程及编号、内容、难度等。(3)教法的开放。教师重视创设学生愉悦、自主的学习情境,鼓励课堂上学生提问、发表见解,重视师与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输,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动手实践能力。

(二)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

日本政府于年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专门讨论教育改革问题。该审议会的出现标志着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开始。第三次教育改革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变单轨制为多轨制;(2)将初、高中分立改为一贯制中学(初高中一体化),取消初中升高中的考试;(3)扩大学生择校的选择,实行了教育的自由化和市场化;(4)改革过去单一的课程安排,实现课程的多样化;(5)增加高中类型;(6)缩短学时,变六天制为五天制。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深入,文部省经多方论证,1998年再次修订了中小学 《学习指导纲要》,这一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随着21世纪的到来,日本的教育改革又出现了新动向。日本文部省于2001年制定了 《21世纪教育新生行动计划》,该计划的提出为日本今后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注重道德品质培养;注重感性教育;注重学力的培养;注重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生存能力的培养。

(三)芬兰的基础教育改革

芬兰经过几十年深入持久的改革,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的教育制度,其基础教育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综观 20 世纪 90 年代的教育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以终身教育为原则的教育发展观。80 年代以来芬兰继续教育委员会发表了进一步发展教育的报告,主张全面发展终身学习,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2)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的课程观。1994 年,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组,强调课程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着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信心及自我管理能力。(3)全面严格的教育评估制度在芬兰,学生从综合学校毕业后,不经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高中或是职业学校继续学习; 另外,国家教育部门将教育权下放给地方教育当局,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教育目标独立地制定课程和教学方法。(4)基础教育国际化,重视外国语言学习。芬兰是一个双语国家,历来重视语言的学习,除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外,还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和另一门国语。

二、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的启示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应该根据自己具体的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措施,本文通过对国外部分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经验和一些学者提 2 出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措施然后针对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情况提出以下具体的措施:(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重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校就成为了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要从课程下手。首先,开设思维技法课,使学生正确运用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其次,开设创造技法课,通过开设此类课程,引发学生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最后,开设创造性活动课,在这种课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考试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学者也一直在提倡学校应该实行素质教育,由于各种原因素质教育一直没有实施起来。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以注重学生的“三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础上,应该将应试教育逐渐实施起来。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的智力多元化理论:个体之间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而应试教育只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应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素质,重建教师队伍

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就不可能提高,随意,师资问题就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提高教师素质,重建教师队伍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从工资和奖励制度上,保证教师待遇

目前,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因此,在普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实行奖励制度,即奖励优秀的、鼓励一般的、提高较差的、解雇不称职的。还可以成立优秀教师奖励委员会,根据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质量发给奖金。

2.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上下功夫

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就要从根本上抓起。首先,从提高师范生的质量抓起,向教师队伍输送新的有生力量。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提高师范生的入学要求和严格发放教师资格证书,要延长师范生的实习期,规定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一次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由学校进行不间断的检查与指导。其次,加强教师的职前培训,提高教师的从业能力。随之科技的进步,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步,有些教师习惯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处理新教材,有些教师对 3 信教材理解不够,所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格外重要。地方可以建立教师培训中心,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校或者学区可以开展讲座,聘请一些教育专家或是教授来对教师进行指导。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张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 而不是只注重书本教学。现在的学校虽然开设的课程较多, 但并没有出现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相反, 学生学习压力小, 学习兴趣得到保护, 没有厌学情绪, 潜力可进一步挖掘。学校和教师根据地方特点及学生兴趣来安排形式多样有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 手工课、音乐、美术艺术等在学校课程中也备受重视,主要是通过动手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适应社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实践课程或活动,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以考试分数为标尺衡量教育质量的优劣, 从而形成了重智育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的状况。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埋头苦读, 把升入重点高中和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目标。这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也在未来发展上表现为后劲不足。因此,要注重基础教育改革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道德品质培养

学生道德品质对于学生是学生一生的重要财富,应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和孩子的道德品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成员的社会竞争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也让许多孩子出现了道德偏差,其中诚信缺失成为突出的问题。不但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而且也要在家庭里开展道德教育,让学生能时刻伴着道德成长,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形成诚信正直、有社会责任心的良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作的稳定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顺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

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国民因病,残,老,失业所导致的生活困难进行授助的制度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阀”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分别是投保资助模式,储蓄保险模式和福利国家模式

(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是为劳动者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并辅之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措施,以此来构建满足社会 成员需求的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征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依据;社会保险为强制性,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保障对象主要是劳动者及其家属,覆盖面比较大;保险项目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建立政府,个人和单位责任共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助共济;实行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协调的机制.特征: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但保障程度不高;资金来源多渠道;多层次的保障管理体系;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强调自助.(二)“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公积金加上一定的利息,一并计入个人帐户,专户存储,所享受的待遇在其帐户以内支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已发展为住房医疗在内的制度。特点是:退休金单一,缴费率较高,参保者已无力办理其他保险;参保人自己缴费供养自己制度,使社会保险互助互济性不见了;低薪收入者由于缴费额少,老年生活保障不一定可靠。通货膨胀率提高及社会保障积累部分已用于廉租住房、医疗支出.人们晚年生活保障有一定风险;由于承担较高的雇投保费率,削弱了本国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是在混合经济制度模式下,由政府推行充分就业,公平分配,等政策以消除失业,贫困和不平等.实 行混合经济;实行充分就业;推行收入分配均 等化;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特点: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以国家为责任主体, ,为全体国民实行全方位社会保障制度,保障项目齐全,高标准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的方法;以及社会保障模式实施效果比较与分析。

(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模式的经济效应的比较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社会保障水平增长比较;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比较;三是失业率比较;四是生活质量比较

(二)社会保障模式实施效果与分析:第一,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上,采用福利国家模式的国家高于采用投保资助模式和储蓄保险模式的国家。第二,在人均GNP 增长上,采用福利国家模式的国家低于采用投保资助模式和储蓄保险模式的国家。第三,在失业率上,采用福利国家模式的国家高于采用投保资助模式和储蓄保险模式的国家。

三、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情况与总体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一)各国社区保障制度改革的情况

英国:1补助金着重发给最需要的人2最大限度地减少依赖性 3尽可能简化,易于解释和被人们理解,接受 4体制须适应服务对象,社会保障体制要适应社会习惯,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体制 5减少舞弊和滥用6鼓励树立个人责任感

德国:2003年至2005年,德国用就业促进来代替“失业保险法”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就业促进法主要是对寻找工作的人员进行救助。2005年改革,将待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两者

融为一体,由联邦政府劳工局和地方政府管理社会救济的人员来共同管理。

瑞典:一是削减和控制社会福利支出,紧缩社会保障支出是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措施。从80年代末开始,社会民主党政府在健康保险方面、养老金方面、失业方面,推行社会保障支出紧缩政策。二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责任。三是社会福利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

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大规模调整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放在削减医疗保健方面的开支。在改革家庭福利保障上,通过限制领取联邦福利金的福利改革议案。

日本:改革内容:一,2000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相关法案,将按月工资收取养老保险费改为按年收入收取;设立青年学生保险费补交制度;延长收取养老金保险费的年龄;提高领取保险金年龄;增加政府对养老金的负担。二,根据修改后的健康保险法规定明确了三条基本原则:一,根据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等结构性变化采取灵活性对策,构筑经济财政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制度,坚持国民皆保险;二,在尊重保险人的自立性与自主性的基础上,力求医疗保险制度给付的平等与负担的公平,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的一元化管理;三,加强保险人、医疗机构、地方公共团体之间的合作,对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1增收节支,提高效率;2促进就业,支持培训;3增强社会保障的激励作用;4社会保障体系私营化,充分调动民间力量。

(三)综合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情况与总体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综合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建立我国多元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经济不发达的状况,多种所有制的不同特点,应建立不同层次标准的,以公积金储蓄为主体,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辅的多元社会保障制度.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储蓄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社会保障的个人负责制,社会保障建立在储蓄的基础上,使得个人利益能充分体现出来.这种个人负责制的公积金制度将会避免福利“大锅饭”的发生,同时又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的功能,解决居民的养老,就业,就医等问题.在我国目前经济不发达,社会保障条件尚有限的条件下,社会保障的个人负责制尤为重要.并且学习新加坡公积金购买组屋和资本积累的经验,发挥保障资金的住宅建设和国家建设功能.我国住房建设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公积金储蓄,可以筹措到大笔资金,加快住宅建设,扩大房源,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学习各国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作法,为我国社会保障提供足够的资金.我们应发挥各种积极性,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共同分担保障资金,并逐步形成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为主,国家为补充的资金结构.借鉴各国社会保障立法,促进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我们应将社会保障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总之,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尽快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参考文献:1.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天津出版社,2001

2.丁开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章桂琳,彭润金.七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曾宪影.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M].江苏社会科学,2006(6)

5.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展望[M].经济研究参考,2009(6)

第五篇: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修改)

常州大学

成人大专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

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2012(市区)

专业名称

会计学

导师姓名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摘要:在各国众多的税收中,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深受各国学者的重视,因而具备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在我国也已经开征很久了,而且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然而事实证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着一些问题,它的存在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挥出财政功能和调节收入分配功能。对比之下,国外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就比较健全完善了,因而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讲诉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设立以及发展的过程,揭示出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与各国之间所得税制度的分析比较,得出了外国税制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启示与借鉴;比较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收入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不均现象,富的人越富,穷的人越穷,因而本应具备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足之处就显现出来了,针对这个现象,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做了一些研究讨论,对存在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的问题也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我国目前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而言,其不单单在组织财政收入以及调节收入分配上的发挥的功能不明显,而且对于我国税制结构以及税制要素的设计也存在着不公平的引导。1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立以及发展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随后确立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在1980年才正式诞生,也就是说,建国后的着三十多年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不存在的,而且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确立,也是源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来到我国,在我国也取得了个人收入,而我国公民在外国工作、投资等取得收入是要交给外国国家个人所得税的,因而对等的情况下,对在我国工作的外籍人士也该收取相应的个人所得税,这样才有益于我国的基本权益,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老百姓们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上升,因而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也势在必行。

针对有外籍人员在我国投资、工作等,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这样在与各国经济交往中才能合理地实施我国的税收管辖权。另外对于我国个体工商户收入出现的税负不公平的现象,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新的规定消除了税负不公平的现象。在1986年,国务院针对改革开放后个体收入的急剧上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因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就是由以上的三个部分组成,然而随着如今经济的发展,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所得税的内容根本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而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

在1993年10月31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我国之前的三个所得税税法合并成为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并且于1994年1月1日颁布了新的税法《中华人民个人所得税法》,新的税法在内容上做了精减,使之更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将个人所得税制度变得更加健全完善,国务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在构成要素上作了六次修改,修改之后的成稿就是于2011年6月3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目前实行的税制模式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实行的税制模式是分类税制,纳税人由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组成,应税所得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十一项。

在税率上,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对于工资收入、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所得等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对于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在费用扣除上,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的是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虽然执行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扣除的标准比较低,然而由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存在,为了照顾他们,《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若干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

这也是鼓励特定的纳税人对特殊家庭人群的照顾。

在征管方式上,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的是支付单位代扣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实行代扣代缴的一般是工作收入、劳务报酬、稿酬、利息股息红利等,实行申报纳税的一般是那些年薪在十二万元以上、取得两处或两处以上工作薪金的、取得国外收入的纳税人等。3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从我国建国初期以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就一直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模式,也就是按照应该交税的项目进行分类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这其中有一些是用综合计算的方式来计税的,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属于分类所得税的范畴。从分类所得税模式的特征来看,对于不同的所得项目采取的是不同的税率以及费用扣费的标准,然后再分别计算应纳税款,其实这样的特征没有从实质上考虑到纳税人的综合负担能力,而且从我国十一个征税项目上来看,我国之所以采取分类所得税制度的模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待提高,而且也是因为我国的居民在纳税上的意识不强。随着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收入的渠道变多,个人收入也在不断增多,因而分类所得税制度的存在明显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一方面,从功能上来说,我国采取分类所得税制度的模式在如今市场体制中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出对个人收入调节的功能了。对于如今个体收入来源及渠道的增多而采取的不同的征收标准,其实根本不能正真地将纳税人的纳税实力体现出来,因而也造成了那些综合收入高的人不用或较少纳税,而那些收入相对集中但收入较低的人却要缴纳法定的高税收,这样对于纳税人所该尽到的纳税义务就存在不公平性,而且从这种纳税制度的效率上来看,特别容易造成收入被分解。、多次扣除的结果,因而也出现了逃税漏税的现象。

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采取的分类所得税制度缺乏相应的弹性,不能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自然也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就拿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宽免、扣除额以及税率级局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就分类所得税制度采取的对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收入来源所按照的不同征收标准来看,也不可能消除税负不均的现象。4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国际间的比较和分析

1)各国课税模式之间的比较及分析。就目前现阶段来看,国际上众多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大都是以综合所得税制度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度为主的,只有少数国家实行的是单一的分类所得税制度,而这其中就包括我国。

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度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度的众多国家中,美国是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度的代表性国家,而且美国的制度也是被国际上普遍认可为最为健全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行宽税基,宽税基对于种类繁多的收入收取的数额可大可小,因而采取的征税方式就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这种方式有效实行的前提是公民本身必须具备较强的纳税意识,同时也该配以严格的监督制度以及对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处罚制度。

英国是由早先的分类所得税制度转变成如今的综合所得税制度的,在对于预缴税款上面仍然采取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度的方式,对于实际的税费收取是按照各类所得税在扣除费用后按照税率来扣缴,对于的应交纳税则是在总所得扣除费用上通过累进税率来综合计算,然而在于之前预缴的税款相对比,多退少补。

2)各国税率之间的比较。从个人所得税在各国设立以来,税率从低到高,不断变化,最高边际税率也不断的增加。

日本在1983年实行十九级的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的税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后到1990年代,税率级次变低了,最高边际税率也变小了,一直到1999年,日本的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减少到了四级,最高的税率便只剩百分之三十七。

英国从1978年到1988年,这十年间,个人所得税税率级次从十一级降到四级,最高边际税率也由百分之八十三降到百分之四十,最低税率从百分之二十五降到百分之十。后到2010年,英国的个人所得税级次为四级,高税率也新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3)各国扣除标准之间的比较。美国在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上是除了扣除所该支付的费用外,还根据不同的家庭扣除不同的生计费,在同等收入条件下,对于有孩子和没孩子的家庭,所收的税款是不一样的。另外美国对费用的扣除实行的是指数化,所谓指数化,就是每年扣除的标准是按照物价的指数来决定的,这就避免了通货膨胀下对纳税人经济的影响。像英国和日本,他们对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也都是考虑到家庭的因素。

4)各国税收征管之间的比较。在个人所得税制度中,税收征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度这一情况,很大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比较低下,与外国相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才实行了三十多年,相对外国几百年的历史,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欠缺的还比较多,因而居民的纳税意识也不是太强。

美国的税收征管是将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相结合。一边个人所得税是由收入支付方代扣代缴,另一边对于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人,在每一年初前,对他一年的总所得进行估算,根据估算的总所得再进行申报,然后分四次进行预缴税款,到年终时,将实际缴纳的税款与预缴的相对比,多退少补。这种方式既不耽误国家收税,也能保证税收的公平。在对于公民的征管上,每一个纳税人都有自己相应的社会保险号,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保险号来查阅到美国纳税义务人的具体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审查其申报的税款的真实可靠性,对于发现逃税漏税的行为将处以严重的惩罚。英国在对纳税人的监控上采取的是统一的纳税代码,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5 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针对混合税制。首先我国应该将十一种税收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具体的可以依据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收入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工商户经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稿酬等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非经常性如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偶然所得等非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其次对于合并征收的部分有纳税人自己申报预缴税款,对于单独征收的部分则通过支付单位代扣代缴。在年终时,计算所有的税款,对于之前已经缴纳和代扣代缴的部分相对比,多退少补。

2)针对综合税制。在费用扣除方面,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做法。在进行申报的时候,可以先扣费获得收入的有关费用,然后来确定所得税,再然后将所有的所得税进行汇总后再进行综合的费用扣除。另外对于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纳税申报人在费用扣除的标准上要有一定的差别,具体的可以表现在扣除额以及宽免额上面。对于不同的家庭也要采取不同的扣费标准,可以采取分项扣除,而最为人性化的标准则是在众多标准中可以选取扣除最大者进行扣除,这样即使对纳税人的充分理解,也使得扣除额的标准越来越合理化。纳税

人的纳税意识会更强,从而也减轻了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最后对于一些固定数额的扣除标准,如果在发生通货膨胀等经济情况下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

3)针对税收的征管。就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来看,工资薪金适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的边际税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在世界各国税收中还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报道,我国居民的税收压力排名世界第三。因而我国应当适当的降低税收征管上的压力。这样既能减少逃税漏税现象的发生,还能减轻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税率方面,可以采取比例税率,这样也方便于计算税款和征收税款。在申报阶段,可以采取超额累进税率和综合扣除费用这两种方式。这样既不影响国家的税收,还能避免税收的不公平现象。

总而言之,与国外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相比,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为了使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多借鉴国外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可取的地方,从混合税制、综合税制以及税收征管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健全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尚希.按家庭征个人所得税会更公平吗?——兼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J].涉外税务.2012(10)

[2] 高培勇.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脚步[J].中国财政.2011(18)

[3] 孙钢.试析税收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调节[J].税务研究.2011(03)[4] 史耀斌.结构调整与税制改革[J].中国财政.2010(09)

[5] 孙钢.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进展:“快板”还是“慢板”[J].税务研究.2010(03)

[6] 史耀斌.科学认识税收增长和GDP增长的关系[J].中国财政.2009(11)[7] 卜祥来,夏宏伟.从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看我国税制改革[J].税务研究.2009(01)

[8] 史耀斌.充分发挥CFO作用 促进税收改革和发展[J].新理财.2008(05)[9] 史耀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在财政部司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班上的交流发言[J].经济研究参考.2008(01)

[10] 张文春.全球性税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J].经济经纬.2006(06)[11] 解学智主编.个人所得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2] 夏琛舸著.所得税的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13](美)亨瑞·J.艾伦(HenryJ.Aaron),(美)威廉姆·G.盖尔(WilliamG.Gale)主编,郭庆旺,刘茜译.美国税制改革的经济影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4] 刘军,郭庆旺主编.世界性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15](美)凯文·E.墨菲(KevinE.Murphy),(美)马克·希金斯(MarkHiggins)著,解学智等译.美国联邦税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6](比)普拉斯切特(Plasschaert,SylvainR.F.)著,国家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译.对所得的分类、综合及二元课税模式[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下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电子银行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电子银行监管对我国的启示《中国金融》2007年第21期国际电子银行监管的现状分析在电子银行领域,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同一般银行业务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关于加强房地产和建安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启示

    关于加强房地产和建安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启示 企业所得税是我们地税征收的重要税种,所占整个地税税收收入的比例较大,各级税务机关都十分重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效果也十分......

    关于加强房地产和建安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启示

    企业所得税是我们地税征收的重要税种,所占整个地税税收收入的比例较大,各级税务机关都十分重视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效果也十分显著。但是,作为近些年强势发展的房地产业和建筑......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写写帮推荐)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0-08-16 17:19:58来源:中国日报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遭受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创伤。本......

    内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金融》2006年第23期 2006-12-30 随着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银行业对外开放进—步加快。与此相应,内外资银......

    浅议董必武国际统战思想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启示

    浅议董必武国际统战思想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启示 陈小芳 (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摘要]统一战线通常被列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首,国际统一战......

    杠杆收购及其对我国企业购并的启示

    杠杆收购及其对我国企业购并的启示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史蒂格尔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全都是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发展起来的。也......

    印度企业发展经验教训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印度企业发展经验教训对我国企业的启示.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