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4 19:0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物流”概念和相关理论。为了规范物流概念,2001年8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起草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显然,物流的构成要素既包括使物品的空间移动和时间移动成为可能的运输和储存,也包括保障物品顺利转移或流动的各种相关活动。

从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物流业应包括铁路货物运输、货运站;道路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货运港口;航空货物运输;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中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部份。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出现状

我省物流业从90年代末开始起步,总体规模较小,但凭借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发展较为迅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因资料搜集问题,本文所涉及数字均不包括批发零售中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部份):

(一)物流业支撑体系较为完善。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海洋运输为龙头,以空港快捷运输为窗口,以铁路运输为骨干,以公路运输为网络和各大型场站为集疏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2006年末,铁路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条出省大通道,境内营业里程为1648公里。公路方面有7条国道和15条省道并辅以密集的县道和乡镇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655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29.66公里,“四小时交通经济圈”构建成功。水路航线四通八达,目前全省已开辟近50多条国际航线,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全省生产性泊位542个,港口吞吐能力1.43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71万TEU(标准箱);其中,福州、厦门、泉州港口吞吐能力和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为0.38亿吨、0.53亿吨、0.32亿吨;71万TEU、392万TEU、101万TEU。信息网络方面,省会到市县(区)的光缆干线网己建成,己形成高速度、大容量,具有视频、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传输能力。

(二)物流业对国民经济作用日趋突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物流业有了质的飞跃,2006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4.43亿吨、货物周转量1905.16亿吨公里,主要港口货

物吞吐量2.37亿吨,分别是1990年的2.2倍、7.0倍、15.8倍。邮政业务量27.93亿元,是1995年的6.6倍。物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有利保障。

(三)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随着传统运输、仓储、货代、贸易、商业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和工业制造业等产业部门主辅业分离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涌现、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落户,福建物流业基本框架正在形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物流企业法人2160个。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221家,占10.2%;集体企业263家,占12.2%;股份合作企业45家,占2.1%;联营企业28家,占1.3%;有限责任公司339家,占15.7%;股份有限公司53家,占2.5%;私营企业1094家,占50.6%;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86家,占4.0%;其他企业31家,1.4%。注册类型以私营为主,国有、集体、有限责任公司为辅,三资和其他各种注册竞相发展的多样化结构。

(四)物流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通过私营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物流企业整合优化和外资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的示范带动,福建物流业竞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物流企业资产总额为663.3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1.98亿元(铁路运输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含客运)。在中国百强物流企业评定中厦门市外运裕利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晋联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建发物流有限公司、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捷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弘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商纵横物流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盛辉物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荣获这一称号;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在“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企业50强”中位居第25名;厦门晋联物流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捷物流有限公司、厦门弘信股份有限公司还荣获“中国民营企业前30名”称号。

(五)运输代理业发展良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运输代理法人企业519家,占全国同行的3.4%;从业从员11373人,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和大学本科以上人员2027人,占从业人数的17.8%,比全国同行业比例高4.3个百分点;总资产为40.32亿元,户均资产1162万元,比全国同行业户均水平多205万元,资产上亿元企业有9家;主营业务收入20.7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户均主营业务收入4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3家,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仅有全国同行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的50%。

(六)仓储业稳步发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仓储业法人企业210家,占全国同行的1.9%;从业从员6398人,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和大学本科以上人员379人,占从业人数的5.9%,比全国同行业比例高1.3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1.1%,比全国水平低6.4个百分点;总资产为53.96亿元,户均资产2796万元,比全国同行业户均水平多415万元,资产上亿元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12.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户均主营业务收入66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3家,户均主营业务收入比全国同行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少166万元。

(七)港口优势日益突出。2006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7亿吨,比上年增长20.9%;其中福州港8848万吨,增长18.9%;厦门港7792万吨,增长16.3%;泉州港5135万吨,增长26.9%;福州、厦门、泉州三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占全省的91.2%。全省集装箱吞吐量588万TEU,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福州港101.17万TEU,增长25.9%;厦门港401.87万TEU,增长15.6%;泉州港83.9万TEU,增长32.9;福州、厦门、泉州三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占全省99.8%。福建港口经济优势日益突出,特别是福州港、厦门港己列入交通部公布的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名录,正逐步成为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综合性现代港口。

二、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业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作为“社会物流总额主体”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近年来基本保持在15%左右增速,而2001-2006年我省年均货物运输量增长7.0%,增幅低于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运力不足现象仍然存在。而这又集中体现在沿海港口运力不足和铁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2006年全省港口年综合通货能力1.43亿吨,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37亿吨,超负荷运输状况较为严重;特别是福州、厦门、泉州三个港口实际吞吐量与通货能力相差较多。通港铁路专线建设滞后,目前福建境内只有厦门港东渡码头和马尾港有铁路专用线,其他港口均无铁路专用线,港口与铁路货物运输承接不够。

此外,港口结构不合理,缺乏大型深水泊位和深水航道;港口竞争力不强,无法吸引周边的物流;大部分公路、水路运输企业普遍存在车、船型结构单一,老旧的状况,难于满足差异性服务的需求;港口基础配套设施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省物流业与全国物流业的状况一样,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门、交通部门、民航部门、贸易部门等专业部门和发改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现象等问题时有出现,多数物流建设项目是属于供应能力的扩张,而不是整合和提升原有供应能力,低水平的重复较多,个别项目贪大求全能力过剩,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从网络平台看,信息平台未能实现共建共享,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社会信息流不够畅通。这无疑给以信息流为灵魂的现代物流业造成障碍。

(三)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是我省物流业的普遍现象,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经济普查资料表明,我省物流企业少、个体户多;企业规模小,户均资产仅0.31亿元、户均主营业收入0.13亿元,资产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1731家,占80.1%。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四)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首先,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展开。其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过程中,部份企业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送货,并经常出现断货、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在争取货源方面不是以服务质量进行竞争,而是单纯依靠打价格战,为此大部分物流企业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低,经济普查资料表明,2004年我省物流企业中实现利润在1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9.3%,其中亏损企业占26.5%。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物流业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业网络体系建设。鉴于目前物流业多头管理局面,各级政府要抓紧时间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协调、管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事宜;进一步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间以及同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物流协会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职能,以保障我省物流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我省“十一五”物流发展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物流节点。另外,选择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发达、相关公用综合服务设施比较先进齐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方,重点推进福州江阴港区物流园区、闽江口内港区物流园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杏林物流园区、泉州秀涂综合物流园区、石湖物流园区、莆田市物流园区、三明沙县闽西北物流园区、龙岩闽西现代物流园区等10个物流园区建设。

(二)进一步突出港口优势。福建沿海港口要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加深参与同国际、国内航运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促进港口发展,以整合岸线资源促进布局和结构优化,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信息畅通、优质安

全、便捷高效、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通过新建和改造,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港区,利用深水港湾的优势,以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大规模开发;利用临近东南亚、台湾省的有利环境,发挥中小港口方便、灵活的运输条件,初步构建海峡滚装运输系统;完善集疏运、口岸等综合服务配套体系。实现港口滞后型向适应型发展,推进港口现代化,充分发挥港口经济优势。铁路部门应将通港铁路专线建设列入线路建设规划中,加强港口与铁路货物运输承接能力。

(三)推进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有关部门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统计部门制定科学的现代物流业统计方案。统计部门要抓紧时间制定物流业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将物流业作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进行独立的统计及分析,及时为社会提供物流信息,为政府物流决策提供依据。技术监督部门加快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贯彻国家现有物流标准,鼓励我省物流业研究机构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结合我省物流业特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开展相关地方标准建设工作。

(四)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物流人才储备,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要针对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从三方面加强人才培育。一是培养宏观管理层次人才,如政府机构制定政策、规划人才,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以提高政府物流管理水平;二是培养物流企业管理人才,这是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三是提高员工素质。培养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是高校培养,可以是企业、高校联合办学,可以是委托办学,将高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制度和多元化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有关高等院校也要适应物流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物流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五)加强合作,大力推进物流合理化。一是加强与国内先进省份和国际物流企业合作,借鉴国内外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经验,对国内国际先进物流供应链技术加以转移,提高我省物流业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强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物流合理化的中心思想是综合考虑生产、库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以最快的速度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将物流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综合起来加以推进。

(六)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应强化服务意识,随时掌握变化着的顾客需求,开展服务为先、增值为本、关系至上的一系列管理创新改进,力求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在为顾客的服务过程中、后都要不断的总结、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为顾客节省物流费用,在合作中达到双赢,形成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上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以谋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二篇: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商贸流通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流配送等相关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但总体上看,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物流业总体规模不大,传统物流所占比重较高;物流管理方式与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企业和服务品牌等等。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我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市应该起到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重要作用。陇海铁路、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105国道都在我市交汇,形成铁路、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我国产业自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郑州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既获得了难得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区只有抢抓机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把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实力,才能把我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企业发展。按照省政府统一布局,商丘综合物流园区是依托光彩大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陇海铁路以北、商亳高速公路以西、京九铁路和310国道交汇地带,规划建设以农产品、农资、工业品为主的豫东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向园区集聚,使园区成为区域性物流企业聚集地,产生规模效益。

(二)构筑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按照服务市场,分类搞活的原则,围绕农产品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分别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粮食棉花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批发物流配送体系、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体系、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体系,以及特种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各物流配送体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物流服务网络。

(三)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公共平台,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平台应根据实际需要,具备对配送、货代、仓储、运输、结算、客户、报关、数据交换、合同、采购、调度等相关物流流程信息管理功能。信息平台建设要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及适应性、及时性等特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四)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发展一批具有现代商业特征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销售终端市场,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改造物流流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大胆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组成多层次、专业化的物流人才队伍;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和各类专业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现代物流教育。

(六)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引导物流企业加强企业合作,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收集发布、数据统计分析、企业间沟通和联系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物流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物流企业的协调发展,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

第三篇: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1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沿天山经济区主要依托绿色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粮食产业、草原畜牧业、特色旅游业。二是立足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套班子”的思路,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着力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县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培育和壮大中介组织,搞活市场流通。认真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现有农村专业协会向合作社方向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品牌响亮、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协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运行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突出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继续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力度,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网、“农信通”信息平台发布农业生产前瞻性信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兼职,取得合理报酬。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双膜栽培、复播套种、精量播种、残膜机械化回收等农业新技术,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治、牲畜品种改良、果品贮藏保鲜、设施农业等技术的推广。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宜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

第四篇:2010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0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十一五”结束时,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的50%,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发展情况

(一)中小企业利润和税金占据半壁江山。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1-11月,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4亿元,同比增长50.5%;上缴税金总额14708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8%和54.3%。

(二)民营企业出口速度快速增长,出口份额占三成。2010年,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812.66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223%,年均增长26.4%。民营企业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30.5%。由于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因此民营企业的出口状况可部分反映中小企业的出口状况。

(三)个私经济主体数量逾4000万户,成为创造就业的主要力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个私经济主体数量逾4000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6亿人。随着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规模进一步扩大,个私经济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成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所吸纳的就业,占全部新增就业的90%。

(四)融资规模有所扩大,方式多元化。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作为外部融资主要渠道的银行贷款快速增长。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全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8394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4771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37个百分点。融资渠道得到扩展。2009年先后建立了以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大中型银行也建立了小企业专营机构。

二、存在问题

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相比于国有企业的高歌猛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缓慢。中小企业发展中一直面临六方面阻碍:

一是融资难。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显示,中小企业虽然创造了60%的GDP,但可以从银行拿到的贷款额度不足商业贷款总数的1/4,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达30%以上。

二是市场准入难。据调查,全社会80多个行业,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而民间资本能进入的只有41个。

三是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难。由于中小企业人才相对匮乏,资金实力较弱,加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所以多数中小企业感到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难。

四是现代化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管理多为家长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策的科学性不够强,缺乏监督和制约。

五是风险控制能力弱。中小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六是税负沉重。据粗略统计,目前向中小民营企业征收的行政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按收费项目有69个大类,子项目竟有上千个之多。2007-2009年,992家国企的企业所得税平均税负为10%,而民企的平均税负达到24%。

三、对策建议。建议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体制、环境、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扶持民营经济,推动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一要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以独资、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

二是要开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建立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在企业上市、发债、兼并、收购等直接融资方面给民营企业以支持。

三是财政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民营企业应给予资金扶持。可实行税收直接返还措施,将民营企业上交的部分所得税返还给企业用于民营企业平等的创业、生存和发展权利,应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

四要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民营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自身力量有限,需要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各地的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信息服务机构等应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等服务。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呈现新变化】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1-11月,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4亿元,同比增长50.5%;上缴税金总额14708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8%和54.3%。

【十年间小额信贷筹集担保资金增长113倍】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发展的10年,从2000年97家迅速壮大到2005年5547家,筹集的担保资金由初期30亿元,发展到2009年3389亿元,不到10年,分别增长了57倍和113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发展方面,可以说发挥了不可替代重要作用。

【民资已广泛进入银行业】

据银监会的数据,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普通股中,民间资本占比已经达20%和45%。而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本中民间资本2465.7亿元,占股本总额的93%。

【2010年12月末全国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为3.3%】

全国小企业去年12月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367亿元,比年初减少5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3%,比年初下降2个百分点。而新增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传统优势行业。

【小企业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37个百分点】

银监会2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1.77万亿,去年新增涉农信贷2.63万亿元。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全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8394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4771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37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初探】

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承载了50%-60%的人员就业,由于数量多、影响广,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社会上都是一群不能忽视的企业群体。因此,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新36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大量中小企业陷入了生存危机,并出现了倒闭潮,随着全球经济的急速衰退和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是主动转型以求发展、还是维持现状暂求苟安,是每一个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最现实问题。

一、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直到金融危机前,我国中小企业都是依靠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外需拉动、循环简单再生产等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维持企业的利润和生存。如果说全球化及我国似乎无限量低成本劳动力的供给造就了大量中小企业的繁荣,那么金融危机后世界需求的急剧减少、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及全球资源、能源的日益枯竭、再加之环境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小企业乃至我国的整个发展方式越来越不可持续。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管理、品牌、技术、资金等核心竞争要素,完全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受制于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人民币汇率变化等企业不可控因素,一时间许多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一:国际贸易增速急剧放缓,加入WTO至金融危机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特别是出口一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但金融危机一下子使我国的出口增长变为了负值,即使现在有所恢复,但也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速度,至多保持在每年10%的增速,这就使那些靠外贸订单拉动的中小企业再也不能像先前那样高速增长了。

挑战二:国内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据专家们预计,中国经济现阶段已经发展到了“刘易斯一次拐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价格决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转变,中国各地出现的所谓“民工荒”现象就是这种问题背后的反映,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因为劳动力成本几乎占到企业总成本的15%-20%。

挑战三: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能加大,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我国在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做出的减排承诺,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然则可能被“关停并转”,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和资金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增加相关成本如环保费或罚款,要么关厂走人。

挑战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压力,“十二五”我国将进行真正的经济运行方式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GDP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企业的营收增速也必然放缓,要保持进一步发展,企业必须跟从国家大的政策转变,由“粗放型”向“内生型”发展转变。

挑战五:人民币升值,近年来中国和各国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企图通过大量外汇储备保持人民币稳定,进而确保外贸顺差的路子越来越走不通。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或贸易加工型中小企业的影响尤其巨大,据调查,这些企业包括纺织、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利润率只有约5%左右,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的利润率将降低一个百分点,汇率上升5%,企业将完全没利润以至倒闭。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中小企业们将向何处去?除了那些能够容易直接转移到较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业如纺织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多种因素并不能将生产基地简单地转移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发展生存唯有创新转型、练好内功才是根本出路。

二、中小企业向如何转型

早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小企业都被逼到了转型的风口,如今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到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起点,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转型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良好的契机,也是巨大的压力,转型已刻不容缓,否则必然被淘汰出局。

正略钧策根据多年为广大中小型或快速成长型民营企业咨询服务的经验,建议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

“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特”,就是“独有或更好“: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

“新”,就是“创新”: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那么,中小企业又如何实现向“专精特新“转型呢?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实行聚焦战略:在客户、产品线、地区等方面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聚焦,做专做精,成为某一行业或细分领域的小巨人;

二、推动产品升级:如从OEM向ODM升级、向节能环保升级、向高端产品升级等,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更多利润;

三、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一定都是原创性的,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低成本快速创新、灵活创新,尤其是使用现有技术进行组合型创新,如对产品外观、包装、款式、颜色、功能、服务方式等方面创新等;

四、建立自有品牌:品牌先期可以是一种商标、声誉、客户的认可等,不一定花大价钱进行宣传,只要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忠诚,就能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五、完善内部管理:主要是内部制度建设上进行相应提升,包括客户服务、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按章办事、井然有序,给客户良好的体验;

六、加强人力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及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上,中小企业往往人员素质不高,在转型过程中要转变人才观念,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切不可将人力仅仅看做成本,要当成一种资源,引进有能力的人才,加强人员培训,1%的人员投入就能带来100%的回报,只有有高素质的人企业才能真正向高端转型,只有“聚才”才能“聚财”;

七、提升核心能力:中小企业通过上述转型,最终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值得关键,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发现商业机会的能力、学习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营销能力等最为关键。

二、数字新闻

【2010年中小企业经济持续回升】

到2010年,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总体上呈持续走高态势。其中,中小企业景气指数1-4季度分别为124.1、126.6、129.4和128.4,与上一年相比分别上升24.0点、17.9点、13.4点和5.4点;中小企业家信心指数1-4季度分别为129.5、126.8、130.1和129.5,分别高于上年同期31.4点、20.9点、15.2点和6.7点。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分别运行在124-129和126-130的“中度景气”区间内,波动幅度为5.3点和3.3点,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好时期。

【2010年中小企业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增长】

2010年由于中小企业产品订货增加,生产和销售速度不断提高,全年中小企业设备利用率整体保持在80%以上,1-4季度设备利用率分别达到80.7%、82.1%、82.0%和82.6%,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8个、3.4个、2.3个和1.1个百分点;年均值为81.9%,上升了2.7个百分点。

【2010年中小企业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景气指数上升】

2010年1-4季度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景气指数分别为109.5、113.4、114.9和112.8,分别比上年上升了6.8点、6.5点、7.6点和2.0点;年均值为112.7,上升了5.7点。

【2010年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较快】

随着中小企业经济向好发展,2010年企业劳动力需求有较大幅度增加,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进入景气区间后,逐季上升,2010年全年整体保持在景气状态。1-4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分别为113.7、115.8、117.0和112.4,分别比上年上升了27.1点、18.1点、11.4点和6.4点;年均值为114.7,上升了15.7点。

【2010年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上升】

2010年1-4季度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分别为104.2、111.1、112.4和112.4,分别比上年上升了11.6点、8.5点、6.1点和3.1点;年均值为110.0,上升了7.3点。

【2010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7.7万亿元】

截至2010年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较上年同期多增3000亿元。

二、数字新闻

【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低于发达国家】

据民建中央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而据了解,欧洲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2.5年、美国企业8.2年、德国500家优秀中小企业有1/4存活了100年以上。

【银监会用差异化监管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

近年来,银监会一直致力于重点推进大中型银行建立小企业专营机构。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国共有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109家银行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新增贷款已超过全行新增小企业贷款的60%。为加大对乡镇小企业的支持,银监会还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截至2010年12月末,共有39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

【2010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总体实力提高】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按照2009营业收入排序评选的2010年中国化工企业前500强总体实力与最低门槛较上均有所提高,企业的规模壮大,显现了集中优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为28家,比上年增加1家;50亿~100亿元的企业数比上年增加5家;10亿~50亿元的企业数比上年增加42家;10亿元以下的企业数则比上年减少48家。

【我国能源消耗强度高于发达国家】

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2010年中国能耗强度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下降4%。但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仍偏高,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去年日本能源消费总量是6.6亿吨标准煤;德国4.4亿吨标准煤。

【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

【外资向内陆转移】

据华南美国商会3月1日发布的《2011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称,由于中国南方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许多海外投资公司向中国内陆地区迁移,预计今年该地

区外商投资将减少8%。该报告发现,商会数百名成员企业今年投资总预算降至86亿美元,低于去年的95亿美元左右。今年的这份调查涵盖400家公司,其中1/3是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年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跨国企业。3/4的公司称,他们目前主要关注内陆市场,而非出口,相信将从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中获益,这些公司中可能包括宝洁及沃尔玛等巨头。

三、新闻关键字

【关键字:境外投资】

近日,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孔令龙透露,发改委已经开始与商务部酝酿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促进法,目前正在起草阶段。孔令龙称,发改委将大幅放宽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从本月起,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3亿美元,非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1000万美元提升到1亿美元,央企境外投资直接适用备案制,不需要经过审批。孔令龙说,除了大幅放宽审批限制,为企业提供投资便利性之外,还考虑为企业建立解决问题的平台,比如说建立海关、商检、商贸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还有上述这些部门对应国外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而且,在“十二五”期间,还要创造各种政策解决诸如中介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企业的行业协会和自律组织。

【关键字:原油期货】

据媒体近日报道,上海市政府计划2011年推出原油期货。报道称,上海市政府在一份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文件草案中提到该计划,该文件表示,上海将促进原油期货的发展,为其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做准备。

【关键字:赴台投资】

台湾“经济部”3月2日公布新的大陆资金来台列表,包含制造业、服务业、公共建设类,共新增42项。陆资最快可在3月7日提出申请案,虽然仍有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的限制,但这是台湾首度开放陆资参股或合资电路、半导体封装及测试页、液晶面板及其零组件、工具机和电子及半导体机械设备等五项敏感关键产业。2009年6月,台湾正式受理陆资来台投资的申请案件,共开放了192项,以制造业、农业为主。2010年5月再开放银行、证券、期货等12项;今年1月1日再多开放了1项;加上本次公告开放陆资来台的42项,总计目前开放项目有247项。大陆企业来台投资一年多,投资额总额为1.53亿美元,而2010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达122.3亿美元。

【关键字:服装标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些全球最大服装与鞋履制造商及零售商正在研究一项方案,为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衬衫、裤子和鞋子贴上特殊标签,说明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会对环境产生多大影响。这项方案将构成服装行业最雄心勃勃的计划之一:为不同种类的制造产品创建一套标准,衡量生产一件服饰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据称,该方案已获得下述公司的支持:Walmart、Gap、JC Penney、李维斯、耐克、玛莎百货、阿迪达斯、H&M以及大

型纺织品供应商利丰。如果上述方案成为全球标准,作为服装制造大国,中国的企业根本无法置身事外,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难以避免,必须提早应对,更应及早介入,以获得最初的话语权。

融资难成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瓶颈”】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当前,资金问题是影响和困扰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融资难成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调查报告认为,进一步加快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被调查的1713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按企业类型分,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91.1%、7.2%和1.7%;按经济区域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山区分别为75.9%、9.2%、6.1%和8.8%;按行业来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最多,分别为11.5%和8.3%。在1713家企业中,能通过银行或民间融资的企业有241家,占调查企业的14.1%。其中,内资企业融资比例最高。调查的1713家企业中,内资企业融资比例高于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1561家内资企业中有利息支出的223家,占14.3%,比其他类型企业高2-4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相对来说资金来源更充裕。

行业融资差异较明显。企业融资在行业上有明显差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调查企业最多,但融资比例最低,仅为7.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融资比重最高,142家企业中就有48家,比重为33.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融资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范围内,该行业以水力发电企业居多,一般前期投入较大,回收期长,因此通常需要贷款。

银行借贷是主要的融资渠道。调查显示,银行借贷目前仍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全省241家有融资的企业中,银行利息支出76.3%,民间利息支出仅为12.3%,其余来源占11.4%。

企业存在年限越长,融资比率越高。调查显示,企业融资比例与生存时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即生存时间越长,融资比例越高。生存期20年以上的比例为27.5%,生存期5年以内的仅为12.0%。

企业产值规模越大,融资比率越大。将调查的企业产值按每100万为一组分组,累计计算融资比例与产值规模之间也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即产值规模越大,融资比例越高。产值100万元以下的企业,企业融资比例为10.1%,随着产值增长,产值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融资比例达到19.7%。

据了解,该调查根据2010年抽样调查的1713家企业数据,简析了广东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融资情况。该调查所分析的融资行为仅限于企业外源性融资中的银行和民间借贷,这是目前绝大部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从外部获取资金的最主要渠道。不包括企业通过上市、债券等方式,也不包括企业自身筹集资金等内源性融资渠道。

针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调查中给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银行企业化,真正做到按需分配。目前,广东规模以下工业有利息支出的企业数量比例不高,仅为14%,可以说,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小企业求“财”若渴。因此,银行应当加快企业化进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私营小企业,满足更多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是适当引导民间融资渠道发展拓宽。目前,广东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比较强烈,银行由于信贷额度、贷款门槛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实际通过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比例不高。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引导民间借贷公司的健康发展,促进民间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灵活解决更多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是有针对性满足企业扩大规模等资金需要。一些优质企业在经营到一定年限之后,或面临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或面临产品升级等,此时往往出现融资需求。建议银行等相关部门在控制好借贷风险的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支持政策,满足优质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加快企业自身建设。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在借款上具有一定的劣势,归根到底,还是自身存在一定不足。在寄希望于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企业也应当通过完善自身,提高技术等方式,不仅要实现盈利,还要争取做大做强,争取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从而在融资竞争中取得优势。

银根收紧引发民间借贷利率飙升

——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亟待发展】

今年以来持续调控的货币政策累积效应开始逐步显现。调查发现,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控制全年信贷额度使得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紧张,众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民间借贷利率普遍上浮,近期甚至出现100%的高额年息。资金成本上升的压力无疑将转嫁给贷款者,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陷入困境。

银根收紧引发民间借贷利率飙升。在中小企业较多的苏浙和广东地区民间借贷市场,由于银行资金收紧,今年以来民间借贷市场异常火爆,民间借贷利率已较节前升高,甚至出现10%的高额月息。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温州银行已经基本停止了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其只能转向高利贷。今年民间借贷利率普遍比往年高,7-10天的短期贷款月利率可能达到8%-10%,但3个月以上的贷款月利率在3%-5%之间。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高出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按照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标准,6个月以内的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为年5.85%,其4倍为年利率23.4%。目前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法律规定的4倍标准。尽管业内的贷款利率普遍超基准利率4倍,但黄铭隆透露,在合同上利率仍在基准贷款利率的4倍以内,额外利息则附加到了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中去。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指出,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升压力非常明显。银行从客户手中取得存款不仅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同时还要上缴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进入央行体系。尽管央行会对存款准备金支付一定的利息,但其利息水平较低,且银行无法循环利用这笔资金。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意味着资金成本的提高。

民间借贷资金断裂风险开始抬头。银行资金成本的提高,对于需要贷款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银行将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嫁至贷款者身上,这又将提高全社会的资金成本,压缩企业利润。据了解,从民间借贷市场贷款的客户多为中小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一般而言,民间借贷主要用于短期周转。由于很多民营企业不具有银行授信资格,同时项目波动性强,因此只能寻求民间融资方式。山东省商务厅总经济师吕伟介绍,当地30%的外贸企业无法从银行贷款,低附加值的企业更容易受现金紧张问题影响,生存越发困难。

除了上述因素外,手续便捷也是贷款者寻求民间资金的另一大驱动因素。据了解,一般企业从银行申请贷款,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对于还差几天就可获得大笔订单的企业来说,支付高额的利息融资还是值得的。

然而,企业被迫寻求民间借贷,将进一步推升融资成本。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随着资金成本呈几何级数上升,其项目的风险也进一步放大,民间违约率也可能上升。周德文也证实,在温州,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听到一些中小企业老板因为还不起高利贷而潜逃消失的事件。

要解决资金紧张的根源问题,必须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涉及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专家建议政府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出台“组合拳”完善我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条渠道,形成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士介绍说,国外一般对三类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一是高新科技类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以直接融资为主,寻求上市来募集发展资金;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对这类企业放贷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保障社会就业;三是由于金融危机等偶发性因素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的企业,这类企业若获得担保、支持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首先,大力发展融资担保市场,建立健全再担保机制,提高融资担保的杠杆系数。据了解,我国目前累计担保责任金额仅为可运用担保资金总额的2.5倍,而这一比例的上限可达10倍,这也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积极推动金融租赁业务,突破金融租赁社会认知度不高的瓶颈。目前我国金融租赁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只有5%,而发达国家金融租赁是银行信贷和证券融资的一个重要补充,是社会资金供应的三个主渠道之一,这一比重一般在30%左右。目前金融租赁市场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一资金最合适的来源就是民间资本。

二、数字新闻

【新36条成绩不佳 温州银行存款猛升至7千亿】

从公开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今,1年半的时间,温州银行存款率直线上升,达到7000亿元。由于新36条落实效果不佳,温州商人的钱从实业退出存入银行。温州商人在放弃实体企业后,开始把钱以私募基金的形式投入到股市,进

行股权投资,温州已经掀起了一股VC/PE的投资热潮。据了解,目前在温州注册的创投公司有300家左右。目前温州已经有200家企业得到风投的投资,准备在4-5年的时间内上市,在不久的将来,温州企业在中国股市中的数量将会显著增加。

【私人资本流向水处理产业】

随着政府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和风险资本公司的大量资本正流向中国的水处理产业。根据全球水情报社估计,中国内地快速扩张的水务产业价值480亿美元,目前在世界上排第三位,前两名是美国和日本,价值分别为1100亿美元和590亿美元。根据咨询公司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投向水务产业、来自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资本公司的资金数额与2010年全年860万美元相比,已经攀升40多倍,达到3.82亿美元。

【去年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幅超过30%】

2010年,中小板披露年报的554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金额达到195.67亿元,较上年增长31.10%,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投入为3531.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61%。创业板188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金额总计36亿元,较上年增长38.1%,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投入为1909.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97%。近日,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发布的《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0年报实证分析报告》向投资者揭示了这一喜人消息。报告认为,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上市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也在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度。

【美国中小企业成为就业的主力】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4日公布,美国4月份ISM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8,较3月的57.3下降较多。4月份ISM非制造业商业活动/生产指数从3月份的59.7降至53.7,新订单指数从3月份的64.1大幅降至52.7。同日,美国著名就业服务机构ADP公布的报告显示,4月份美国私营部门的就业岗位继续增加,比前一个月增加17.9万个,但增幅低于前几个月的水平。报告称,4月份美国所有规模企业的就业岗位均出现增长。其中,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增加的主力军,均分别增加了8.4万个;大型企业的就业岗位则增加了1.1万个。今年初以来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了加速复苏迹象,每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持稳于20万个左右。

【美国4月份进口价格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上升】

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美元持续走弱以及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美国4月份进口价格指数环比上升2.2%,为连续第七个月上升,环比升幅高于专家预期的1.8%。这是美国进口价格指数环比升幅自2008年6月份以来首次连续两个月超过2%。在全球化的前景之下,虽然美国消费者受失业率高企和房地产财富蒸发的影响消费倾向降低,但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正不断传导到美国。未来几个月,美国的利率政策可能会和现在的欧洲一样,面临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与通胀压力加大的两难选择。

三、新闻关键字

【关键字:管理办法】

据了解,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监管机构正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接近监管机构人士指出,目前《小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指引》的征求意见已经完成。指引将明确对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税收优惠,同时小微企业贷款存贷比要求将适度放宽,不良贷款容忍度也将提高。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存贷比时有望打7.5折,即1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存贷比时,只按75万元来统计,这对于众多存贷比接近75%上限的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关键字:智力出资】

浙江省工商局一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政策日前正式出台,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将享受包括智力出资最高可占注册资本70%,允许使用新兴行业用语注册登记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此外,浙江还将实施“非禁

即入”的准入政策,引导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创业投资企业和各类投资性公司向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资,支持非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流转试点,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质公司上市融资。下一步浙江工商部门还将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提升商业经营模式,推行行政指导,促进信用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三荒两高叠加令中小企业困难重重】

当前“人荒”、“钱荒”、“电荒”和高成本、高税费构成的“三荒两高”困境产生叠加效应,使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证券时报6月22日报道,为全面了解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探讨化解中小企业困境的对策,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近日先后到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和湖北等地调研。调查发现,当前“人荒(用工荒)”、“钱荒(融资荒)”、“电荒”和高成本、高税费构成的“三荒两高”困境产生叠加效应,使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辜胜阻强调,在“三荒两高”的影响下,要防止大量民间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造成实体经济过度萎缩,导致民间经济热钱化、产业空心化、经济泡沫化的现象。当前迫切需要改善民企生存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信心,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

辜胜阻指出,面对“三荒两高”困境,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积极措施联手应对。政府需要采取六项对策:一要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减轻金融紧缩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化解中小企业“钱荒”困局;二要规范民间金融,放宽金融管制,让民间金融阳光化,让草根金融支持草根企业,通过金融创新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三要加快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四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加快教育结构调整,通过职业教育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解决企业面临的“技工荒”;五要推行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电力长期有效的定价机制,解决企业面临的“电荒”;六要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放活,通过减免税费、鼓励创新、扶持创业、拓宽民资投资领域,积极实施“化税为薪”或“提税让薪”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使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二、数字新闻

【中小企业信贷紧张】

自2010年10月中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以来,央行已4次加息,9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截至目前,已升至21.5%的高位。中小企业的信贷呈现紧张局面。以浙江省为例。该省银监局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浙江省主要银行机构信贷规模同比较去年下降了12%,其中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比去年下降了60%以上。与此同时,银行目前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30%左右,当前,整体融资成本都在上升,比如今年第一季度,部分银行的贷款中按照基准利率以及上浮利率发放的贷款占比达到80%以上。例如交通银行目前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率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30%。

【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增长近七成】

银监会数据显示: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业务增长较快。截至2010年底,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6894亿元,较上年增长69.9%,占融资性担保贷款总额的77.2%。获得融资性担保的中小企业达14.2万户,较上年增长58.3%,占所有融资性担保贷款户数的85.5%。据介绍,截至2010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在保余额总计达11503亿元,较上年增长64.6%。

【阿里巴巴在渝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揭牌,主要面对中西部网商提供50万元以下的贷款。以解决这一新兴群体在现有传统金融体系中融资难的问题。据悉,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象集团,四大民营企业共同投资组建。其中主发起人阿里巴巴占70%的股份,其他三家各占10%的股份。在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之下,不少企业感到资金压力加剧。而网商作为中小企业的新兴中坚力量更是在这一轮的资金荒中首当其冲。阿里巴巴小贷公司表示将借助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等现有平台,利用网商积累的信用和行为数据,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乃至个人提供无担保贷款。这或许能够为缓解融资荒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中小板公司上半年平均净利润或在8千万元左右】

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近日指出,预计中小板公司2011年上半年平均净利润在7243.76万元至8894.51万元之间,同比增幅在13.07%至38.83%之间。今年一季度,中小板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29.53%;实现净利润3804.10万元,同比增长28.47%;平均每股收益为0.13元/股,净资产收益率为2.68%;平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87.54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11801万元。在披露2011年一季报的572家公司中,有382家公司预计2011年上半年业绩增长,占比66.87%,其中101家公司预计同比增幅在50%以上,6家公司预计扭亏为盈;103家公司预计业绩增减变动幅度小于30%,占比18.01%;62家公司预计业绩下降,占比10.84%,另有19家公司预计亏损。

【工行“网贷通”惠及2.3万户小企业】

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截至2011年5月末,工行小企业“网贷通”业务贷款余额已达1367亿元,为2.3万户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网贷通”业务是工行向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的网络自助式循环贷款服务,客户只需一次性签订循环贷款借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即可通过网上银行自助进行合同项下提款和还款业务申请,系统自动处理,资金实时到账,贷款最高额度可达3000万元,实现了网络融资“随时随地、随借随还”的特征。

【走出去的新形式:民企打前站,国企断后】

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海外资产,尤其是自然资源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国企手中银子很多,但容易引起当地的警惕;而民企却实力有限,往往在竞争时处于劣势。近日,一桩加拿大钾盐收购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6月10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与中川国际矿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川矿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加拿大钾盐矿区——KP-488,建设300万吨/年的钾盐基地。这场国有企业(盐湖股份)与民营企业(中川矿业)在农资领域的合作,预计投入32亿美元。KP-488是加拿大的一个钾盐矿区。2010年7月,中川矿业获得了它的钾矿采矿权。这也是目前我国在海外唯一可控的大型优质钾矿床。虽然中川矿业拿到了采矿权,但仅靠自身实力显然是有问题的。故此,与盐湖股份的合作,能够为该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让民企先出去打前站,拿到资源后再联合国企开发,应该是一条优势互补的好路子。

【美国零售业销售和利润双降影响中国出口】

美国的零售数据对全球,尤其是中国都具有重大影响。2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经季节调整后的美国大型零售企业数据指标。数据显示,美国大型零售企业首季税后利润总额仅为161亿美元,比前一季度下降27.8%;销售总额为5546亿美元,比前一季度下降了270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大型零售企业利润减少主要是受销售额和利润率双双下降的影响,致使今年首季利润率仅为2.9%,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3.8%,也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3%。大型零售企业是指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零售业公司,其经营数据是美国居民消费状况的重要晴雨表。这些数据意味着今年美国民众消费意愿依然下滑,这将冲击中国的出口产业,这也正是中国商务部官员对出口前景表现悲观的原因之一。

三、新闻关键字

【关键字:金融机构】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近日表示,力争在今年内再解决500个乡镇的无金融机构覆盖问题,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自2009年10月启动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以来,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945个减少到2299个,已有16个省份(含计划单列市)实现了机构全覆盖。周慕冰强调,监管部门要在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前提下,加强正向激励引导:重点引导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到乡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凡在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设置机构网点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在省内和地市范围内新增机构网点给予支持,对其开办新业务申请予以优先受理审批。除此之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机构空白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的,在营运资金拨付和相关监管指标要求方面可适当降低门槛。同时,对在空白乡镇设置机构网点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主要监管指标

考核上,在一定期限内合理设置监管容忍度。

【关键字:扶持中小企业】

日前,“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正式启动,将对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将获得最高可达100万元的资助金。

重点创新项目将采用无偿资助方式,北京市创新资金立项支持金额为60万元至100万元。企业申报重点创新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年营业收入不超过3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3亿元;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0%,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等。另外,已获得发明专利、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的项目可优先得到支持。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

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中小企业与宏观经济一样,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中小企业同比增长16.9%,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增速要快2.5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1.7%和31.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长10.4%,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7.7,与上季度持平;小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2.7,高于上季度2.6点。

1、存在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总体上比较脆弱,处于弱势地位,在国家货币政策从紧的形势下,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由于招工难、用工荒、用电难、融资难,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长三角地区开始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

(1)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中小企业周转性资金吃紧,资金缺口加大。工信部的中小企业简报称,2010年,中小企业平均库存周转率比上年下降4.6%,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上年下降12.1%;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周期达到99天(2009年为91天),平均存货周转周期达到126天(2009年为124天),两者之和达到225天,表明中小企业周转性资金继续吃紧。温州市经贸委调查认为,当前资金面偏紧的企业占了42.9%,企业资金缺口平均约为10%。

(2)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今年央行已两度加息、五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利率上浮使贷款成本显著增大,银行给予企业的贷款授信额度也明显下降。工信部与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5月31日联合发布《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援引数据称,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许多中小企业只好转借高利贷。浙江与温州两级银监局5月联合出具的一份报告认为,今年一季度末,温州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三者的比例为56:28:16,民间借贷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3月末,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综合利率水平为24.81%,再创温州实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以来的历史新高。

(3)中小企业经营难度加大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亏损加大。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亏损面为15.8%,同比扩大了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了22.3%。成本增加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困难。1-4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7.0%。此外,企业库存快速增加影响货币回笼。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3.2%,比去年底上升12个百分点。

(4)中小企业出口成本加大

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是我国的出口强省,据调查,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几重压力叠加将企业的出口成本推高了10至20个百分点。

2、原因分析

(1)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未落实到位

虽然2010年5月国家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但这部旨在破除行业垄断、扩宽民间投资领域的政策文件,至今悬而未落。由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相对滞后,行政力量的干预导致大

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资源的获取上处于不完全平等的地位,使中小企业处于政策的弱势。

(2)当前税制体系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大

按全口径统计的我国GDP平均税负(包括税收和各种非税收入)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据周天勇、许小年教授的研究,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已经超过30%。特别是目前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局面,导致服务业重复征税现象严重,税制体系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3)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

据银监会测算,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为20%。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滞后,融资成本高。小型微型企业难以通过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4)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穷于应付自身“生存”,不能制订长远规划、投入资金和力量进行创新,不能通过提升品牌提高竞争力。

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将要转移和挤出劳动力1.06亿人,但是第二产业本身只能消化解决950万人,剩下的9050万人就业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来消化。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有关方面足够重视。

二、数字新闻

【全国小企业贷款投放将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

目前,全国小企业贷款投放仍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即小企业信贷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小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量。

据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1年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含票据)达到9.45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8%,较年初增长7.1%,比全部贷款增速高0.6个百分点。同时,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622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22亿元。

【全国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

截至2011年4月末,全国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2395亿元,比年初减少147亿元;不良贷款率2.61%,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据英国石油(BP)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占全球的20.3%,超过了美国19%的占比。BP报告称,随着经济复苏,去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5.6%,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均增长强劲,无论经合组织(OECD)经济体还是非OECD国家,能源消费增速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三、新闻关键字

【关键字:破解贷款困局】

近日,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首次界定了商业银行针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对于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领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此外,根据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业内人士认为,新政策将是目前信贷紧缩大背景下的一丸“开胃剂”,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

【关键字:技术合作】

外资进入中国分享战略新兴产业蛋糕的想法越来越迫切。对此,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正在从产业指导、技术与知识产权合作等方面制定系列规则,为跨国公司参与中国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框架。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发改委等部门将对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下称《目录》)进行完善,与此前版本相比,《目录》将突出对外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据介绍,《目录》在金属制品业当中,增加了航空、航天、汽车、及环保型材料研发与制造;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当中,增加了汽车动力电池专用生产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增加了高技术绿色电池制造;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增加了基于PI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监测设备、软件、芯片开发及制造;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中,增加了再生水厂建设、运营,以及机动车充电站、电池更换站建设、运营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合作与创新也是新计划的重点。据透露,下一阶段,有关部门将制订“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指引”等规则,推动中国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间的合作计划,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在基地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鼓励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增强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

【关键字:贸易增加值】

长期以来,侧重计算进出口总值的贸易统计,给了长期享受廉价进口商品的西方国家指责外贸顺差国的借口。6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表示,全球贸易应以“贸易增加值”作为新的贸易统计标准。拉米称,传统贸易统计侧重于计算进出口总值,使得国际贸易出现“看似失衡”的局面,因此应以进出口贸易中的各国国内增加值的变化作为贸易统计的标准。拉米说,全球化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各成员采取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使得一件商品的生产不再仅限于一个成员的范围内,而是在一些成员中同时进行。拉米还指出,亚洲一些发展中经济体正在赶超日本成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而这种赶超并未影响日本的地位,这正反映了亚洲经济体间的重新分工。贸易分工远非零和关系,在东亚地区被证明是共赢的途径,近20年来亚洲一些欠发达的经济体因此得以成为重要的工业品制造地。拉米的建议有利于揭示国际贸易顺差数据后的真相,但这显然将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对于中国来说,与其指望世贸组织采用更合理的贸易统计标准,不如由商务部定期公布按该标准计算的中国外贸数据。

优化法制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发展

人民政协网 www.xiexiebang.com 日期:2009-03-30 00:24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李利君

目前,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以上,工业总产值60%左右,利税40%以上,占就业人数的75%、新增就业机会的80%。尤其在全球金融 危机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在“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主导作用更加凸显。然而,据调查,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外部法制环境不优,主要表现有:

1.相关立法欠完善。如有的规定操作性不强,融资难问题因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担保抵押条件无法解决;有的规定不完善,在征地拆迁补偿方面,中小企业大多依靠租赁承包他人房屋生产和经营,目前拆迁补偿只针对房主,对租赁房屋的中小企业造成的损失(如装修、物品损耗和择址搬家支出等)补偿无任何规定,不少企业因此生产经营难以维系;有的规定考虑企业实际不够,政府虽为减轻企业负担做了大量工作,但因种种原因,中小企业税费负担仍普遍过重(如对中小企业的固定税制和各种收费等)。

2.执法服务不规范。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对各种不规范执法行为的抵抗能力弱,一些部门的“三乱行为”更多的是针对他们实施的,如一些执法部门对他们服务保 护少而处罚检查为难多;有的部门,动不动就对中小企业扣车、罚款;有的部门对中小企业的重复检查次数偏多;一些地方中小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差,使企业缺乏应有的安全感。

3.司法保护不到位。一是判决时间长,官司打不起。二是有的裁判不公,经济上承受不了。三是有的地方对中小企业采取强制措施较随意,企业经不起折腾。如封企业账、拘留法人代表等,企业往往因此遭受损失或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其停产停业等后果,而事后查明企业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

一、完善扶植保护中小企业的立法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正确的立法宗旨。按照转变职能的要求,变管制处罚为主为引导服务为主的立法指导思想,从服务企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全面修改相关法律;还要从法律上明确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同等的地位,明确各级政府扶植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定义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其次,要通过立法切实减轻中

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一方面要降低税率、减轻税负,实行针对不同情况的固定与非固定税率相结合、缓期缴纳为补充的中小企业税制;另一方面要合理界定各种收费项目和标准,减少收费,加快费改税。第三,要完善行政检查和处罚的立法,规范处罚自由裁量权,减少行政检查,降低企业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成本。第四,要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法规,加快信用立法,研究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办法,降低其融资成本,确保企业融资便捷、安全。此外,还要完善因征地拆迁对相关中小企业租赁和搬迁厂房所造成损失给予合理补偿的规定;健全市场管理法规,规范市场租赁、收费、管理和监督行为,打击欺行霸市,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和可预期的外部立法环境保障。

二、转变职能、端正理念、规范执法

首先,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要确立以人为本、服务纳税人的执法理念,要转变职能,摒弃传统的重管制、轻服务的执法观;其次,要规范执法,严禁利益驱动执法,严查各种行政乱作为、不作为行为;第三,要提高效能,减少审批项目,提高审批效率,为中小企业赢得商机。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要“顾大顾小”,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保障。

三、加强监督,健全制度,公正司法

首先,对涉企的诉讼案件,要严格司法程序,在没有充足确凿证据之前,要慎用强制手段,以免影响中小企业应有的正常经营,对查无实据封账拘人的,严格执行国家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尽可能降低中小企业当事人的司法成本,对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要依法落实诉讼费、执行费等相关费用予以缓交或减免的规定,让困难的中小企业打得起官司;第三,要提高司法效率,对涉及中小企业的非复杂案件要建立司法“绿色通道”,适当缩短司法周期,做到快审、快结、快执,让正义来得更快一些。

我市小规模企业融资状况简析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部门继续加大对小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小规模企业新增贷款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市部分小规模企业融资情况有所好转,但部分企业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小规模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成因,近期,常州调查队采用电话调查方式对我市45家小规模企业进行了企业融资状况调查。以下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小规模企业融资现状特点

1、六成以上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45家小规模企业中,61.4%的小规模企业认为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存在资金短缺情况。在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中,30.6%的企业资金缺口需求是用于维持正常生产资金需求(购买原材料等),37.5%的企业用于扩大生产,22.2%的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研发)。由此可见,多数企业需通过融资扩大生产、更新设备或用于技改,由于受资金制约,很多有潜力的企业只能坐失发展良机。

2、九成以上企业发展资金依靠自身筹集。当问及“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时(多选)”,有九成以上企业选择“自有资金或内部集资”,17.8%的企业选择“银行贷款”,选择“民间借款”的占22.2%。资金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目前常州市小规模企业受困于各种制约因而融资时显得底气不足,企业发展更多地依赖自有资本,源于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

3、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不足三成。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企业存在融资需求,但在过去三年中通过银行贷款满足资金需求的企业只有13家,占调查总数28.9%。企业通过正常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需求的比例较小,难度较大。调查中了解到,我市一家小规模企业向银行贷款两次未能成功,另一家企业向银行贷款五次也未能成功。

二、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点

调查显示,52.2%的企业认为融资渠道狭窄,68.2%的小规模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资金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小规模企业融资的成因来看,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金融部门贷款手续过于繁琐等方面的原因。

1、小规模企业信用缺失严重。大部分小规模企业属于家庭或家族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模糊不清,小规模企业的财务信息缺乏规范性的披露途径,缺乏以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造假违法行为影响了小规模企业的形象。有些企业为了逃税漏税或骗取银行贷款,设立三套帐,一套报税务部门,一套报银行,一套自留;有些小规模企业不是缺少进帐手续,就是没有正规的报销凭证,甚至连财务帐都没有建立。

2、小规模企业贷款成本较高。小规模企业申请的每笔贷款数额不大,但发放程序、经办环节,如调查、评估、监督等都与大中型企业贷款基本相同,若贷款的小规模企业数量增多,必然导致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出于利润

最大化的目的,更倾向于风险小、利润大的大中型企业,而给小规模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不高。

3、担保风险机制不健全。由于小规模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信用贷款的企业不到10%。目前,担保或抵押仍是银行考虑小规模企业贷款的首要条件,银行一般只接受土地或建筑物的抵押担保,并且只能按评估价的上限70%以内予以贷款,但多数小规模企业目前的资产主要还是以设备为主,大部分厂房是租赁的,很难提供符合银行标准的抵押品。调查显示,47.8%的企业认为“抵押品要求过高”,73.9%的企业认为“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据了解,我市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普遍较低(按照银监会文件规定:注册资本金应达到1亿元规模),不能满足金融机构与其合作的条件,信用担保公司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4、银行贷款手续过于繁琐。69.6%的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手续过于繁琐,因为按现行贷款原则,小规模企业申请的贷款额度多数超过县(区)行的审批权限,实际上每笔贷款都要上报市行或省行审批。审批层次过多,特别是对首笔贷款的审批程序更加慎重。由于银行申请贷款时间过长,不能及时满足小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部分小企业由于申贷过程过于繁杂而最终放弃贷款。

三、解决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要营造良好的法制和信用环境。一是小规模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诚信意识。配合金融部门做好信贷调查,不弄虚作假,提供真实、规范的企业财务报表。二是司法部门要加强诉讼案件的执行清收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2、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小规模企业集合发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小规模企业特别委托贷款业务等融资新模式。积极鼓励、扶持小规模企业开拓融资租赁、证券融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对引入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费补贴。

3、建立完善小规模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强化政府职能,促进小规模企业发展,制定出台支持小规模企业扩大融资的各种扶持措施,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对小规模企业金融支持的积极性。建议设立政府扶持小规模企业融资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增加小规模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建立小规模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库,培育中介服务体系等,制定实施小规模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或财政贴息制度。

4、创新发展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去年以来常州各辖市区财政参股民营担保公司的做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在业务规范运作和银行认同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探讨解决常州地区小企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问题,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行为,切实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管,发挥与银行间规范合作的示范效应,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撰稿人:孙 丹 核稿人:李歆生 签发人:薛建伟

第五篇:繁昌县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繁昌县发展物流业分析及对策建议

繁昌县委办公室 范宁

一、繁昌县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繁昌县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物流产业发展更加迅速,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物流企业41家,全年共完成货物运输量5446万吨,同比增长33.6%,已连续两年增长超过25%;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00.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全年全县物流业务收入26.2亿元,占县域GDP9.8%,实现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4%。但我县物流业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

一是物流业占全部经济的比重较低,全国平均水平是 现代物流业比重更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000-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是21.2%和14.4%。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53.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物流业增加值11311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7.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是21.2%和14.4%。

二是物流业发展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物流技术条件都较落后,难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三是物流业新建项目少,尤其是现代物流业项目少之又少,物流业发展的增长点不多;四是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物流规划,物流规划被分割到其它规划之中,如产业布局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等;五是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弱、管理水平低。有40多家物流企业,但业务规模小,服务能力弱,难以形成合力和优势;六是物流人才匮乏,县级物流企业由于普遍规模小,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物流师以上的专业从业人员寥寥无几,物流管理处在粗放管理阶段;七是第三方物流发展不足,物流企业虽然正在逐渐接受现代物流观念,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服务项目单一,以被动的代储代运业务为主,缺少主动为生产企业着想的物流服务业务。有的没有完全从工业企业中剥离出来,有的只局限为单个企业服务,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二、繁昌县发展现代物流业条件和需求

一是繁昌县具备发展物流产业所必需的交通区位优势,历史上一直都是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二是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为我县发展和做大做强物流业提供了很好的交通物流条件;三是繁昌县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多年来,不仅孜孜以求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还先后出台了多

项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力求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随着2010年全县GDP跨过百亿台阶;324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1.9亿元、增加值73.9亿元,分别增长70.2%和37.3%;全年共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4600万美元,增长77.5%,可以说,工业和商贸流通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产业的需求是相当大的。

第二,皖江城市带已发展成为战略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和投资洼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为我县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强大的需求。

第三,随着芜湖市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物流外移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县可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承接芜湖市的辐射作用,立足为周边县市,乃至为皖江城市带提供生活消费品物流服务和工业物流服务。

三、繁昌县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结合规划建设中的芜湖长江二桥,在其两侧并靠近长江的地区建立一个与上海、南京、合肥、芜湖等大城市相衔接的,服务工业发展的转运型枢纽物流园区,并且积极争取将该规划纳入芜湖市“十二五”物流业规划中。

二是围绕该园区进行特色招商,产业招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和土地政策,加快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和现

代物流业重大项目;

三是鼓励和扶持本县优势企业,如新港国际码头、海洋运输等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在市场主导下重组整合县内小、散企业,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四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物流业倾斜,对资产质量、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良好并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各类金融机构要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以上市等多种方式融资,实现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物流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如支持荻港综合货运码头做大业绩并按上市公司规范要求完成股改,为早日上市奠定基础。

五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并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另一方面,要创新与物流企业合作方式,运用BOT方式引进物流项目。

滚装物流中心已启动前期工作,荆方物流园区

下载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法行政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2005年以来,县监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行政机关为民服务水平为根本,通过维护行政纪律,推进依法行政,改......

    思想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思想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几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和党风建设方面工作成效明显,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有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以下一些思想和作风方面的......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存在问题: 1、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现有蔬菜基地如五坪、燕家、雒家等,缺乏资金扶持,水、电、路、沟渠等公共设施配套......

    我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5月11日)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蓝子”工程。如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本土蔬菜供应能力,彻底解......

    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强力推动下,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初具规模,门类逐步增多,人员队......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策建议

    工 程 造 价 行 业 发 展 状 况 调 研 报 告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及行业发展 摘要:目前镇江市正紧锣密鼓的开展一系列大型影响国计民生的基建项目,如“北汽项目”、“高校园区配......

    松滋市物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松滋市物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物流产业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产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