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19: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

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中青班学员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路子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西张庄镇与全市其他乡镇一样,通过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长迅速。特别是2010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07元,增长23%。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认真进行思考和研究,走出一条符合自己镇情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西张庄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镇产业结构和群众收入现状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通过调研和分析,我镇产

业状况如下:

1、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还占有主导地位,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近几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较好变化,农业比重逐年下降,非农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意愿。但通过进一步考察我镇内部结构得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耕种,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生活改善缓慢。镇内年轻人外出务工率高,留守家里的人员多数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导致镇内部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我镇产业结构现状。我镇共有4.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38189人,占总人口的92%。产业结构构成:一产业占6.4%;二产业占69.6%;三产业占24%。而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又比较脆弱,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多数农民仍旧靠土里刨食求温饱,很难尽快富裕起来,严重制约着我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近几年全镇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不稳定,结构性变化较大,导致一部分的贫富分化,在一定情况下激发群众矛盾,形成不安定因素。

二、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和途径

要想使农业有出路,农民早富路,就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思想观念到农业产业上实现根本转变,实施由

农村向城镇化转移;由农民向市民转移;由以种地为主向以工商为主转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四个转移”的发展战略。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涉足农工商。

一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在可耕地有限而且逐年减少、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从事种植业的人口不断减少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成为可能。从长远看,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从事纯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我们可以实行土地经营集约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自己的销售公司,实现产、加、销一体化。通过签订合同,销售公司可把更多的利益让给种田农户,形成产、销双方利益一体化,二者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减少种田风险,确保种田收益,农民的收入肯定会是更加可观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也一定能够实现。

二是由以种地为主向从事工商为主转移。就我镇而言,土地有限,种植品种单一,在不能实现集约化生产的情况下,农民单靠耕种有限的土地是难以致富的。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引导广大农民从土地中游离出来,转向从事工商业。我镇农村交通、通讯便利,有利于农业人口从事工商业。要教育引导农村人口,根据本镇本村的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工商业,向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先从小处入手,逐步形成优势

三是由农民向市民转移。小城镇的兴起,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人口不够,难成小城镇。我们要在一手抓小城镇建设的同时,还要一手抓宣传教育,引导农业人口尽快向镇区聚集,使其由农民转为市民。这里需要我们注重的是,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求并不高,但作为市民,人口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就必须有明显的提高。只有让广大农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具备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根据市场和自身所处条件,生产市场所需求的产品,提供市场所需求的服务,得心应手的发展二、三产业。这就是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涉足农工商。农村城镇化关键在于农民市民化。农民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技术技能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不论他们居住在什么地方,其生活状况如何,也难有根本性的转变。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入手,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打破温饱即安思想的束缚,跳出农门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培训农民从事各种行业的技能,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具备掌握市场信息、发展工商业的胆识、智慧和文化素质。

四是由农村向城镇化转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我镇农业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要想让众多农工真正富起来,就必须尽快让部分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产业。潮水般涌如城市,从长

远看根本不是办法,唯有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城镇化才是出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使农村人口逐步接受了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其发展非农产业奠定基础。

三、坚持“三个集中”的发展方向

1、产业向园区集中。在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向园区集中,向集群靠拢。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形成产业集聚,打造新型工业。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突破果都、羊流、西张庄,建设新的经济发展隆起带的新思路,新规划面积17812亩,与现有面积相连接,形成总规划面积18500亩。截止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600万元,落户园区的项目27个,规模以上企业16家。重点项目5个(幸运纺织、三元纺织、蒙特曼纺织、长龙管道、嘉年华氟纶),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产业集聚型、互补型、开放型等经济特色日益凸显,成为山东省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新泰市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将西张庄被纳入经济发展重点区域,政府出台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的高效服务方式,为广大客商营造出更加优越的投资创业环境。

2、农民向城镇集中。第三产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按着“四个转移”要求,把人口聚集起来。因此,我们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成为市民”的思想理念,紧紧抓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抓好居民搬迁楼、水、电、路、暖、气等公建设施建设,吸引农民向镇区集中。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者的职业技能;大力培养创业带头人,带动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实现转移就业,居住地逐步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推进农民向市民转移。一是按照既定目标,加快鑫兴花园、鑫福里小区、福安北小区、湖西小区、福瑞小区等在建居民小区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搬迁入住。二是展开新一轮社区建设。总投资4.2亿元,建设搬迁楼60栋,现已开工26栋,投资1800万元实施府前街西扩工程,贯通府前街与正阳西路,进一步完善镇区交通道路网,现已完成规划设计;投资1200万元建设供热公司,计划新上两台20吨燃气锅炉,已铺设主管道1500米;投资1800万元建设占地13.5亩的天然气站,现已完成项目审批,立项、选址、环评等手续,正在规划天然气管道路线和选址;投资140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5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

3、土地向大户集中。在一产发展上,我们要依托龙头企业,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确保农工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搞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镇政府成立至信臵业有限公司,去年以来,流转土地2000

余亩。依托庆锦有机蔬菜公司成立庆锦有机蔬菜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

(一)全民素质技能化。实现全民素质技能化,必须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此,西张庄镇不断探索现代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二)社会环境和谐化。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镇域经济工业化。我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牢固树立“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理念,强化工业在镇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实现镇域经济工业化,突出产业支撑作用,以工业化促进小城镇建设。

(四)村镇建设生态化。人居环境生态化进入新的生态时代,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村屯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净化生存空间,达到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文明村标准。

(五)群众收入多元化。我镇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过去只靠农业的单一途径,实现多元化增收。

(六)农村居住城市化。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让更多农民实现现代化生产、集中化居住、城市化生活。

第二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

创新结构调整模式构建优势支柱产业

近年来,永顺县不断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着力培植具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我们主要推行以下五种模式:

一是大户承包模式。县委、县政府出

台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对一些长期从事打工、经商者的田土,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出让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向大户转移;对乡村集体林场、园艺场等农村土地,由政府通过招标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给单位或个人;鼓励农民将土地使用权租赁给大户和单位经营。通过灵活的土地使用政策,使土地向能人、向大户集中。同时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为大户承包土地从事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了大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促进结构调整走上了规模化、效益化的道路。如永顺县石堤镇瞿绍杰投入资金80余万元,承包山地860亩,实施综合开发,今年仅卖梨一项收入可达60万元;杉木乡农林村彭贤林承包荒山2000多亩,植树种草,养牛100多头,喂羊200多只,年创收30多万元。在大户承包模式的带动下,永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全县从事经作、林果、烤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大户已达2000多户,退耕还林在100亩以上的大户达256户。

二是干部加农户模式。一方面我们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规定每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结对扶持一户贫困户,帮助农户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开发1—2项扶贫项目。另一方面,鼓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从事农业结构调整,领办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单位或干部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等形式,将两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单位和近千名干部职工投身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线。在干部的扶持带动下,2000多户贫困户兴办了脱贫致富项目,共调整田土、开发荒山15.8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

三是招商引资模式。充分依托永顺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认真研究论证和整合包装农业产业化项目,坚持农业产业结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进湖南老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奥瑞克公司、四川果王果业公司、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等一批强势企业前来永顺县投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在老爹果王素公司的支持下,1996年至今全县共开发的猕猴桃3.7万亩,2004年创产值2100万元,使一大批种植户走上了富裕路。与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草决明、金银花等中药材8160亩,涉及农户3130户,中药材逐步成为永顺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四是项目带动模式。用好用活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培植壮大永顺县农业支柱产业。抓住国家农业部对口扶贫永顺县的有利机遇,先后争取部援资金645万元,实施了柑橘标准化生产、莓茶产业开发等项目8个,建立了1200亩莓茶生产基地、1500亩柑桔标准化基地和麻岔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兴建了王村优质水果无病毒苗木示范园、高坪蔬菜科技示范园。争取国家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国家级桔杆氨化养牛项目、优质草种子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和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其中桔杆氨化养牛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全县共建氨化池3.3万立方米,氨化养牛示范场43个,推动人工种草1.29万亩,累计氨化桔杆养牛23.3万头,推进了永顺县畜牧产业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争取国家投入423万元支持永顺县能源建设和扶贫开发,共建沼气池4230座,节柴灶2500个,沼气保鲜库2座,探索出一条“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一体化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抢抓入西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目前,永顺县已实施退耕还林103.7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一,涉及永顺县46个乡镇9.6万农户,国家无偿补贴8年,永顺县农户将得到9亿元的粮食折价补贴,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五是样板示范模式。永顺县把办点作样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县级领导创办示范片、部门和乡镇抓好示范村、技术员联系示范户、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的总体要求,层层办点作样,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战场,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几年来,全县共创建县级领导示范片10个,兴办先进示范村23个,扶持科技示范户283户。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在王村示范片的带动下,现已推广到全县46个乡镇,全县共建沼气池6150座,节柴灶4.69万个,建成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高效农业;在高坪乡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带动下,沿张罗路的王村、高坪、西米、羊峰,石堤、青坪六乡镇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为主的农业精品走廊已初具雏形。目前,永顺县把花卉盆景产业纳入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正多渠道筹资融资,加速做大做强这一产业。

近年来,永顺县不断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着力培植具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我们主要推行以下五种模式:

一是大户承包模式。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对一些长期从事打工、经商者的田土,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出让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向大户转移;对乡村集体林场、园艺场等农村土地,由政府通过招标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给单位或个人;鼓励农民将土地使用权租赁给大户和单位经营。通过灵活的土地使用政策,使土地向能人、向大户集中。同时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为大户承包土地从事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了大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促进结构调整走上了规模化、效益化的道路。如永顺县石堤镇瞿绍杰投入资金80余万元,承包山地860亩,实施综合开发,今年仅卖梨一项收入可达60万元;杉木乡农林村彭贤林承包荒山2000多亩,植树种草,养牛100多头,喂羊200多只,年创收30多万元。在大户承包模式的带动下,永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全县从事经作、林果、烤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大户已达2000多户,退耕还林在100亩以上的大户达256户。

二是干部加农户模式。一方面我们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规定每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结对扶持一户贫困户,帮助农户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开发1—2项扶贫项目。另一方面,鼓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从事农业结构调整,领办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单位或干部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等形式,将两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单位和近千名干部职工投身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线。在干部的扶持带动下,2000多户贫困户兴办了脱贫致富项目,共调整田土、开发荒山15.8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

三是招商引资模式。充分依托永顺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认真研究论证和整合包装农业产业化项目,坚持农业产业结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进湖南老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奥瑞克公司、四川果王果业公司、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等一批强势企业前来永顺县投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在老爹果王素公司的支持下,1996年至今全县共开发的猕猴桃3.7万亩,2004年创产值2100万元,使一大批种植户走上了富裕路。与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草决明、金银花等中药材8160亩,涉及农户3130户,中药材逐步成为永顺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四是项目带动模式。用好用活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培植壮大永顺县农业支柱产业。抓住国家农业部对口扶贫永顺县的有利机遇,先后争取部援资金645万元,实施了柑橘标准化生产、莓茶产业开发等项目8个,建立了1200亩莓茶生产基地、1500亩柑桔标准化基地和麻岔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兴建了王村优质水果无病毒苗木示范园、高坪蔬菜科技示范园。争取国家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国家级桔杆氨化养牛项目、优质草种子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和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其中桔杆氨化养牛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全县共建氨化池3.3万立方米,氨化养牛示范场43个,推动人工种草1.29万亩,累计氨化桔杆养牛23.3万头,推进了永顺县畜牧产业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争取国家投入423万元支持永顺县能源建设和扶贫开发,共建沼气池4230座,节柴灶2500个,沼气保鲜库2座,探索出一条“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一体化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抢抓入西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目前,永顺县已实施退耕还林103.7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一,涉及永顺县46个乡镇9.6万农户,国家无偿补贴8年,永顺县农户将得到9亿元的粮食折价补贴,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五是样板示范模式。永顺县把办点作样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县级领导创办示范片、部门和乡镇抓好示范村、技术员联系示范户、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的总体要求,层层办点作样,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战场,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几年来,全县共创建县级领导示范片10个,兴办先进示范村23个,扶持科技示范户283户。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在王村示范片的带动下,现已推广到全县46个乡镇,全县共建沼气池6150座,节柴灶4.69万个,建成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高效农业;在高坪乡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带动下,沿张罗路的王村、高坪、西米、羊峰,石堤、青坪六乡镇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主的农业精品走廊已初具雏形。目前,永顺县把花卉盆景产业纳入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正多渠道筹资融资,加速做大做强这一产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

第三篇: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农业增效

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农业增效,引进优良品种促进农民增收

——记南坝乡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南坝的秋天却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气息,今年的南坝,时值中秋仍洋溢着忙碌收获的紧张气氛。自开春以后,南坝乡干部群众积极谋划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调结构,谋发展,制定合理计划

引进来,送出去,保证销路畅通

保低价,随行市,确保效益最大

第四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看法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看法

孙大春三坪农场五连

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土地、水源、交通和农民的种植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又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科技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农民的认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掌握为基础。调整中要找准自己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贪大求洋,避免造成品种“水土不服”,产品销售不畅。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

怎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向新目标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收和减负,作为检验农业工作的重要标准。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瓜果蔬菜业,努力扩大农产品出疆.出口。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我场特殊的地理资源,发展本地区特优农业和牧业。避开传统农产品的生产,闯出一条特色农业的路。要做好规划,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强服务,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样就能很快迎对市场,并且能培育出一批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高效农业。

在70-80年代我场就是乌市的菜篮子基地,商品西瓜、蔬菜制种、瓜类制种、牛.羊.鸡的养殖也都是我场的强项。温室蔬菜我场已经上了规模,现在我场在农田中全部使用节水滴灌设施,要充分利用,大力发展大田瓜果蔬菜与温室蔬菜相结合,使我场成为全疆最大的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基地。

农业的发展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注重信息,了解国内市场需要什么,国外市场需要什么,国内与国外需要的东西有哪些不同。我们知道,不同区域及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口味也有所不同,消费形式也不一样。只有了解需求,才能便于选择品种,便于决策。

选择品种当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生产出的东西无公害无污染,这才是硬指标,在我国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无污染产品不能说不是难题,保护生态、治理环境、控制污染是当务之急。环境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首先

应从抓环境治理入手。

治理环境的重要举措,就是植树造林绿化。治理环境也会为农民带来商机,发展优种苗木,培育苗木经济效益高于粮食的经验不是今天才发现的。有很多有识之士在几年前就开始投资了,他们在短短的两三年中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实践中他们深深体会到,苗木生产比粮食生产简单,消耗低、成本小、省工省时,不用精细管理,不存在深加工等之忧。但要注意不能蜂拥而上、品种单一地盲目发展。培育苗木同样要选择好品牌,绿化树种选择:

一、稀有品种、速生见效快适应性强的;

二、城镇街区、道路绿化必不可少的;

三、防风固沙绿化荒山沙漠作用强,又能开发旅游观光综合效果的。果树苗木品种选择:

一、市场少见、未见、潜力大,可持续发展的;

二、有滋补保健食疗作用的;

三、特殊形状、特殊营养、富硒,能出口创汇又能内销价高的。

现在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农民应主动的从媒体、网络、科研机构索取信息,把握市场经济动向,提高商品意识,不能再依赖政府收购产品,要亲自去闯市场、找销路,“能种不能卖”是低效益,生产+销售+深加工+保鲜贮运=高效益。逐步由松散型向公司+农户转化,传统农业向科技经济型转化,低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转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冲击的风浪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持续发展永恒产业。

第五篇:叶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研

叶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研

十六大以来,叶城县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加强规划、突出重点,引导不同作物生产向适宜区域合理转移和集中,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使种植业布局不断趋向合理。形成了棉花作物生产区;良种小麦、玉米主产区;设施农业生产区;特色农作物生产区。这些区域布局的形成,充分发挥了各乡镇的资源特点和区域经济优势,使叶城县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种植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十七大以来,叶城县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效益、突出特色”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着力培植特色农业,通过大力优化内部品种结构,种植结构继续向高产、优质、高效方面转化,使种植业布局不断趋向合理,积极探索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池三改”、惠民优民

2007年以来,叶城县利用544.08万元沼气项目,先后在全县的5个乡建设了4534座农村户用沼气池,每座国家补贴1200元,地方配套补贴100元,户均自筹资金3600元左右,该县农村能源站的技术人员从沼气池的建设、试水试压至放料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在普及农用沼气池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结合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区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综合治理,“一池三改”工程,有利的推动叶城县各乡镇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发展。

近日,新疆叶城县科技备耕成为今年春耕备耕的新亮点。全县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发展主题,积极推广新品种引进、技术革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高附加值蔬菜种植和现代特色农业开发、畜牧业养殖等方面科技培训。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采取举办“科技之冬”、“农民读书节”、赶科普巴扎、聘请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500多期(次),培训各类技术骨干1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0余份(册)。同时全县各级农机部门、机耕队和服务组织,也积极开展农机具检修工作。目前,全县可用于春季田间作业的6230台拖拉机和1714台(架)农机具都已全部检修完毕,检修合格率达到100%;培训的林果农民技术员利用冬闲时间修剪各类果树13万亩,364万余株,占到全县林果总面积的20%以上;设施农业、家禽养殖等专业的学员也正在用所学到的一技之长发展着自己的产业,用科技知识拓宽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今年叶城县加大力度发展订单农业,全县已签定订单农业(皮牙孜、辣椒、花生、西红柿、胡萝卜、大葱、马铃薯等)6.5万多亩,发展特色农业10万亩。

叶城县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效益、突出特色”的总体思路,围绕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生产工作,通过加强规划、突出重点,引导不同作物生产向适宜区域合理转

移和集中,在选好种植品种的同时,注重成片发展,区域规模种植,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叶城县动员各乡镇、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和经济能人广辟渠道,引进农业生产订单,铁提乡签定了5000亩的大葱、1000亩的苹果洋葱,乌夏巴什镇了签定了5000亩的马铃薯,依提木孔乡、夏合甫等乡签定了2万亩的辣椒,吐古其乡签定了6000亩的花生、5000亩的胡萝卜,佰西热克等乡签定了11000亩的西红柿等。2008年叶城县发展订单农业10万亩,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达150多元,农产品主要销往巴基斯坦、乌鲁木齐和疆外,今年叶城县订单农业有望突破15万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喀什地区调研时强调,各地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什么来钱种什么,什么见效快种什么。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近期目标,这样才能实现农民收入及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

4月9日至11日,王乐泉一行在喀什地区莎车、泽普、叶城三县先后考察了设施农业、养殖示范小区、泽普县千亩红枣基地和叶城县万亩核桃、石榴、杏子基地。每到一处,王乐泉都详细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前景、以及每项产业能为农民增加多少收入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束喀什调研时,王乐泉听取了喀什地区及叶城县的工作汇报,他首先肯定了三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所取得的成绩。谈到叶城县发展林果业突出“名、优、特、新、稀”5至6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叶城县完全有可能达到人均收入2000元的目标时,王乐泉指出,搞园艺周期比较长,眼前怎么办? 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注意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谈到种植大棚蔬菜,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王乐泉说,这些都是解决农民近期增收的一个方法。莎车、叶城都是南疆的棉花大县,王乐泉说,虽然总产不少,但单产不高。今后一些次宜棉区要退出棉花。在宜棉区要大力推广120——150公斤的高产栽培模式。他说,在南疆发展畜牧业,要引进,但更要立足于自繁自育。养牛业要抓住不放,用10年功夫来发展。只有搞好牛的自繁自育,养牛业才能成大气候。近年来,喀什地区叶城县委、县人民政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想方设法增加农牧民收入,着力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在南疆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连片的地方,率先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叶城县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叶城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后退,在发展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停步;把发展的过程变为惠民的过程,把发展的措施变为惠民的措施,把发展的成果变为惠民的成果;发展是教育农民的过程,发展是引导农民的过程,发展是帮扶农民的过程。前不久,自治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要大力宣传叶城科学发展的典型经验,最近,自治区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也明确提出要学习借鉴叶城科学发展的典型经验。3月26-27日,由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潘志军、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鹏、社会发展处科员冉娜·迪力夏提等组成的自治区科技厅调研组在叶城县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总结叶城县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特别是因地制宜,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经验,在全区科技系统宣传、学习,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力求见成效。

下载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研报告(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畜牧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畜牧业 张锦林〔内容摘要〕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生猪、牛羊和奶牛、禽蛋等特色养殖,加快生态畜牧......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建议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建议李艾秋〔内容摘要〕 本文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和措施。〔关 键 词〕农业产......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平川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发展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强农思路,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大妙乡党委、政府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继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后,中央提出的又一项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县辖*乡、*镇、*个农场,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余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业综合发展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县辖*乡、*镇、*个农场,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余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业综合发展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浅析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浅析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詹小柒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农业局655331摘 要:新时期新阶段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赢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主动权,......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青溪经济发展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青溪经济发展近年来,青溪镇作为纯农业镇,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采取了多种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