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时间:2019-05-13 21: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第一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大妙乡党委、政府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继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后,中央提出的又一项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顺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

一、大妙乡基本概况

江安县大妙乡位于江安县城东南32公里,全乡地貌属丘陵地带,竹木资源丰富,境内安远河横穿乡境至安远样流入绵溪河。下辖11个村,1个社区,共81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11.61亩,总人口18003人,其中农业人口17127人。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镇,生产方式单一,农民收入偏低,增加收入的方式不够多,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

二、农业产业现状

由于目前农村的有些状况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出现了农产品难卖、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等现象。大妙乡作为一个传统的纯农业乡镇,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传统农业产品受市场影响,价格低迷。山区人口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竹木生产,没有其它的收入门路。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竹木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价格下跌,销路不畅。以竹木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收入也不稳定,使农民长期处 1

于贫困状态。

二是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农副业产业化水平低。如全乡的生猪养殖,以互利格田组为例,全组有120余头生猪存栏,但是分散在60户村民家中,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且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精加工少,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三是资金缺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新品种、进行农产品新加工和开拓农产品市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乡政府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一些养殖大户或有扩大养殖规模意愿的农户的资金短缺问题尤为严重。

四是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村劳动力两级分化。虽然广大农民的思想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也不同程度地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要使这些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还需做大量的工作。大妙乡是农业乡镇也是劳务输出乡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而知识水平高、懂农业技术的大学生又不愿回到农村,导致整个劳动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新技术推广,从而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难度。

三、调整产业结构是必由之路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妙乡以“建设新兴小城镇,打造特色产业乡”为工作目标,着力完成“产业强乡、商贸活乡、教育名乡、和谐新乡”发展战略。农业内部结构要实

现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结构向种植业、畜牧业、特色养殖业、养殖观光业协调发展的结构转变。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是当前大妙农业发展的必要之路。

一是加强特色种养殖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各村按照“着眼全乡、立足自身、培育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培育优势产业。扩大优质高粱种植规模,分水村优质高粱试点种植获得成功,种植特色蔬菜、水果,以特色种植形成带动效益。养殖业方面初步形成了以三星村的七彩野山鸡养殖,顺河村的蚯蚓养殖,胜利村的奶牛养殖等为代表的养殖亮点。在全乡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水产养殖,进行稻田养鱼。使种植结构由粗放农业向集约高效农业转变。

二是重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

(一)建立健全致富带头人信息库。对全乡致富带头人进行专项调查,对优秀人才建立人才档案,并进行分类归档,建立致富带头人才信息库,形成专门的农村人才信息网络,为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大致富带头人培训。邀请专家到村入户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从政策、管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致富带头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促进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引导致富带头人建立专合组织。制定激励机制,引导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并给予一定奖励。以专合社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提高农民组织管理水平,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

品牌建设,做大做活特色产业。

三是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底路和大合路硬化通车改变了大妙交通死角的状况,给大妙带来了新的商业契机,利用大妙的地理位臵和现有的交通条件,发挥场镇商品集散地的作用,开发竹业经济。积极向相关职能部门争取项目支持,进一步解决项目资金难题;实行政府引导,引领商人来大妙投资开发,利用他们带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使广大群众受益。

四是切实转变群众观念,加大组织培训力度。鼓励个人和集体兴办企业,抢抓机遇,努力增收节支。下大力气加强对农民的基础教育与实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鼓励农民参加县农广校和江南职校的劳务技能培训,采取奖励和鼓励的方式进行,对农民培训实行生活补贴,以此来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鼓励培训的形式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

第二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耿静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1.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

1.2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1.3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1.4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2.1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2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40%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2.2.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2.2.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

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2.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3.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3.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

2.4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

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 >》2010年第5期

第三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分析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意义和价值 姓名:王贤才专业:信工计算机班级:政治2班学号:2004110023 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切实遵循经济规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调整三个层次产业之间的经济结构关系需做到: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概括地说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同时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种所有制参与国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促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在物质上保证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一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二是,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经济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综上所述,调整经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在未来高速发展中寻求生机和更好出路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经济上强大了,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

第四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

创新结构调整模式构建优势支柱产业

近年来,永顺县不断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着力培植具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我们主要推行以下五种模式:

一是大户承包模式。县委、县政府出

台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对一些长期从事打工、经商者的田土,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出让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向大户转移;对乡村集体林场、园艺场等农村土地,由政府通过招标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给单位或个人;鼓励农民将土地使用权租赁给大户和单位经营。通过灵活的土地使用政策,使土地向能人、向大户集中。同时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为大户承包土地从事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了大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促进结构调整走上了规模化、效益化的道路。如永顺县石堤镇瞿绍杰投入资金80余万元,承包山地860亩,实施综合开发,今年仅卖梨一项收入可达60万元;杉木乡农林村彭贤林承包荒山2000多亩,植树种草,养牛100多头,喂羊200多只,年创收30多万元。在大户承包模式的带动下,永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全县从事经作、林果、烤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大户已达2000多户,退耕还林在100亩以上的大户达256户。

二是干部加农户模式。一方面我们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规定每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结对扶持一户贫困户,帮助农户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开发1—2项扶贫项目。另一方面,鼓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从事农业结构调整,领办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单位或干部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等形式,将两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单位和近千名干部职工投身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线。在干部的扶持带动下,2000多户贫困户兴办了脱贫致富项目,共调整田土、开发荒山15.8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

三是招商引资模式。充分依托永顺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认真研究论证和整合包装农业产业化项目,坚持农业产业结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进湖南老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奥瑞克公司、四川果王果业公司、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等一批强势企业前来永顺县投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在老爹果王素公司的支持下,1996年至今全县共开发的猕猴桃3.7万亩,2004年创产值2100万元,使一大批种植户走上了富裕路。与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草决明、金银花等中药材8160亩,涉及农户3130户,中药材逐步成为永顺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四是项目带动模式。用好用活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培植壮大永顺县农业支柱产业。抓住国家农业部对口扶贫永顺县的有利机遇,先后争取部援资金645万元,实施了柑橘标准化生产、莓茶产业开发等项目8个,建立了1200亩莓茶生产基地、1500亩柑桔标准化基地和麻岔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兴建了王村优质水果无病毒苗木示范园、高坪蔬菜科技示范园。争取国家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国家级桔杆氨化养牛项目、优质草种子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和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其中桔杆氨化养牛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全县共建氨化池3.3万立方米,氨化养牛示范场43个,推动人工种草1.29万亩,累计氨化桔杆养牛23.3万头,推进了永顺县畜牧产业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争取国家投入423万元支持永顺县能源建设和扶贫开发,共建沼气池4230座,节柴灶2500个,沼气保鲜库2座,探索出一条“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一体化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抢抓入西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目前,永顺县已实施退耕还林103.7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一,涉及永顺县46个乡镇9.6万农户,国家无偿补贴8年,永顺县农户将得到9亿元的粮食折价补贴,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五是样板示范模式。永顺县把办点作样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县级领导创办示范片、部门和乡镇抓好示范村、技术员联系示范户、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的总体要求,层层办点作样,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战场,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几年来,全县共创建县级领导示范片10个,兴办先进示范村23个,扶持科技示范户283户。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在王村示范片的带动下,现已推广到全县46个乡镇,全县共建沼气池6150座,节柴灶4.69万个,建成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高效农业;在高坪乡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带动下,沿张罗路的王村、高坪、西米、羊峰,石堤、青坪六乡镇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为主的农业精品走廊已初具雏形。目前,永顺县把花卉盆景产业纳入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正多渠道筹资融资,加速做大做强这一产业。

近年来,永顺县不断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着力培植具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我们主要推行以下五种模式:

一是大户承包模式。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对一些长期从事打工、经商者的田土,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出让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向大户转移;对乡村集体林场、园艺场等农村土地,由政府通过招标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给单位或个人;鼓励农民将土地使用权租赁给大户和单位经营。通过灵活的土地使用政策,使土地向能人、向大户集中。同时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为大户承包土地从事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了大户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促进结构调整走上了规模化、效益化的道路。如永顺县石堤镇瞿绍杰投入资金80余万元,承包山地860亩,实施综合开发,今年仅卖梨一项收入可达60万元;杉木乡农林村彭贤林承包荒山2000多亩,植树种草,养牛100多头,喂羊200多只,年创收30多万元。在大户承包模式的带动下,永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全县从事经作、林果、烤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大户已达2000多户,退耕还林在100亩以上的大户达256户。

二是干部加农户模式。一方面我们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规定每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结对扶持一户贫困户,帮助农户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开发1—2项扶贫项目。另一方面,鼓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从事农业结构调整,领办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单位或干部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等形式,将两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已有30多个单位和近千名干部职工投身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线。在干部的扶持带动下,2000多户贫困户兴办了脱贫致富项目,共调整田土、开发荒山15.8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

三是招商引资模式。充分依托永顺县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认真研究论证和整合包装农业产业化项目,坚持农业产业结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引进湖南老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奥瑞克公司、四川果王果业公司、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等一批强势企业前来永顺县投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在老爹果王素公司的支持下,1996年至今全县共开发的猕猴桃3.7万亩,2004年创产值2100万元,使一大批种植户走上了富裕路。与安徽亳州名贵药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草决明、金银花等中药材8160亩,涉及农户3130户,中药材逐步成为永顺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四是项目带动模式。用好用活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培植壮大永顺县农业支柱产业。抓住国家农业部对口扶贫永顺县的有利机遇,先后争取部援资金645万元,实施了柑橘标准化生产、莓茶产业开发等项目8个,建立了1200亩莓茶生产基地、1500亩柑桔标准化基地和麻岔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兴建了王村优质水果无病毒苗木示范园、高坪蔬菜科技示范园。争取国家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国家级桔杆氨化养牛项目、优质草种子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和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其中桔杆氨化养牛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全县共建氨化池3.3万立方米,氨化养牛示范场43个,推动人工种草1.29万亩,累计氨化桔杆养牛23.3万头,推进了永顺县畜牧产业化建设稳步健康发展。争取国家投入423万元支持永顺县能源建设和扶贫开发,共建沼气池4230座,节柴灶2500个,沼气保鲜库2座,探索出一条“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一体化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模式。抢抓入西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项目。目前,永顺县已实施退耕还林103.7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一,涉及永顺县46个乡镇9.6万农户,国家无偿补贴8年,永顺县农户将得到9亿元的粮食折价补贴,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五是样板示范模式。永顺县把办点作样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县级领导创办示范片、部门和乡镇抓好示范村、技术员联系示范户、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的总体要求,层层办点作样,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战场,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加速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几年来,全县共创建县级领导示范片10个,兴办先进示范村23个,扶持科技示范户283户。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在王村示范片的带动下,现已推广到全县46个乡镇,全县共建沼气池6150座,节柴灶4.69万个,建成了一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高效农业;在高坪乡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的带动下,沿张罗路的王村、高坪、西米、羊峰,石堤、青坪六乡镇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主的农业精品走廊已初具雏形。目前,永顺县把花卉盆景产业纳入了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正多渠道筹资融资,加速做大做强这一产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验材料。

第五篇: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探索

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与探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供给由短缺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品种单一,产品滞销积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幅降低等矛盾日益突出。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已成为农村农业工作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十里墩乡按照上级要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了解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更好的指导下一步工作,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工作进行了调查与探索。

一、全乡农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十里墩乡适应市场要求,坚持长年抓调整,采取政策引导、效益驱动,示范带动等方法,使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形成了以棉花、水稻、油菜、瓜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全乡已发展棉花1.5•万亩,水稻6000亩,瓜菜5000亩,建成养殖专业村12个,培植种植大户200个,养殖大户56户,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直接来自特色农业的收入已占30%。群众逐渐认识到了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收增效的必由之路。

从全乡的整体来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了农产品的结构,打破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市场意识。但是从调查来看,也发现了许多制约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一是长期以来的传统种植模式在群众中根深蒂固,农民的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二是调整缺乏科学性、长远性。看到挣钱的产业,脑袋发热,一哄而上,处于低谷时,缺乏恒心,三是没有形

成真正的主导产业,名牌产品,主要产业的规模还不大,特色优势不明显。四是科技水平,经济意识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效作物管理水平差,重栽轻管现象普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五是发展不平衡。同是一个乡,有的村工作力度大,基础条件好,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一定规模,有的村刚刚认识,还在起步阶段,甚至在观望等待。六是服务水平还不适应农民的需要,一方面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作风没有彻底改变,不能和农民想到一起,打成一片,另一方面,真正懂技术会经营的干部太少,人浮于事;工作中,指导不到点子上,甚至是外行指导内行,出力不讨好,出力不见效。七是信息传播和市场意识滞后,市场需要,农产品价格、新品种和新技术等,农民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农产品集市贸易量小,没有形成专业批发市场等等。以上是我乡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初期必然出现的问题。但如果不尽快的克服,将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崐调整的健康发展。结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的落实,我们确定继续抓好这项工作。

二、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对策

1、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稳步搞调整

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土地、水源、交通和农民的种植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又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科技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农民的认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掌握为基础。调整中要找准自己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贪大求洋,避免造成品种“水土不服”,产品销售不畅。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胶东的苹果,寿光的蔬菜,都是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发展,才形成规模和特色的。调整要立足长远,以潜在需求和国内国际大市场为导向,不能只局限于小圈子和眼前利益。调整的过程也是壮大规模的过程,也是农民逐步认识,积累经验和资金,掌握新的种植技术的过程。因此,找准优势,立足长远,不断扩大规模,形成特色是调整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原则。

2、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群众调整的自觉性。一是组织农民外出参观考察,让农民亲眼目睹外面的世界,找准自身的差距,激发调整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组织在结构调整中率先致富的农民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三是和农民一起算经济帐,让农民体会到进行结构调整的好处,启发和引导农民自觉进行结构调整。

3、搞好典型培植,消除群众调整的顾虑,解决群众想调不敢调的问题。我镇林果示范基地,蔬菜示范园和科技连体大棚,在林果、蔬菜的发展中起到了较好效果,今后要继续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园,乡村干部要带头调结构,积极建大棚、种瓜菜、植林果,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说服力,提高科技水平,解决好干部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

4、进行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水平,解决好干部不会领,群众不会种的问题。一是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鼓励农民参加农广校学习,组织农民到发展快的地区实地参观学习。二是要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专家教授到当地举办培训班,或现场指导,或聘请专业技术员长期巡回指导生产,传授科学技术。三是要根据农时季节,利用明白纸,黑板报等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类实用、便于操作的技术要点。四是乡村干部要成农业生产的明白人,通过到农业院校学习、到外地基地实地培训等,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业务型干部,切实发挥指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五是建立各种生产协会。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在生产中互相学习,进行宣传帮带,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

5、搞好统筹规划,解决好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发展。统筹规划,连片发展,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土地流转和规划问题,既不能改变30个不变地土地政策,又要达到规模发展。这就需要搞好协调,进行土地流转。我乡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立足长远,立足实际,制定了农业发展五年规划,鼓励农民按照自己的种植要求,兑换、租赁土地,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6、提高品种档次,健全销售体系,保证优质高效。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优质,重点是特色,落脚点是效益。只有优质品种,特色产业才能增加效益。必须及时掌握信息,搞好调研,科学预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同时还要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各地价格等,建立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队伍。确保优质高效,产的出,销的了。

7、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调整打好基础。要继续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抓住不放。采取多种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搞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广泛挖掘水源,推行节水灌溉,保证高效作物种植要求,达到旱涝保收。

8、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休养生息。坚决抵制各乱收费,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依法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把收入尽量投入农业再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十里墩乡人民政府郭登全

二OO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下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定稿)

    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郭晓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其实质是提高经济效益。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以及历届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最终定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鲁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农业、......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首先就必须找出我国现今经济结构失衡的症结。“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生产与消费......

    农民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九连快”是如何实现的 董峻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08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快3.3个百分点。农业部将按照中央的部署,继续努力拓宽农民增收......

    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看农业科技创新

    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看农业科技创新 夏周青 农业科技创新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推进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本文论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对转换农业经......

    关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推荐五篇]

    关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 袁永新 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制度保障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制度保障 李爱民 谢来位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从地......

    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农业增效

    调整产业结构激发农业增效,引进优良品种促进农民增收 ——记南坝乡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