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的调查
与思考
呈 “1-作论坛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蓥与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袁树平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从目前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尚未形成统一的,自觉的政治要求.他们中的多数人在政治参
与方面仅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调查显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功利性参与,而不是理念性
参与.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尤其是其社会优势群体政治态度的取向,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
稳定运行形成潜在的影响.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一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的统一的纽织
协调机构;二是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三是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四是创新载体和机
制,保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热情:五是加强引导和管理.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4—0044—04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励和引 导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非公 有制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快速提升,一大批优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产生,已经形成一 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较大社会贡献,较强参政议 政能力,较大社会影响的代表人士队伍.这部分优
秀代表人士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 任,踊跃投身光彩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体现了新 一
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良 好形象.随着这部分代表人士社会责任感和经济 实力的日益增强,他们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 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 济人士健康,有序的政治参与,已成为统一战线领 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和途径 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 式,运行规则和政策制定过程的行为.目前,绝大 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还处于图生存,谋发展的 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许多活动不得不主要 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 群体尚未形成统一的,自觉的政治要求.他们中的 多数人在政治参与方面仅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只有极少数经济实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可以超 脱企业日常管理的有实力,有知识,有闲暇的人 士,在一定的场合会以一定方式反映其政治参与 要求.有这类要求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的已经 在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已经获得不同层次的 政治安排.一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动因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思想 活跃.与国内外各阶层人士和组织有着广泛联系.他们从保护和追求自身利益出发,关心国家政治,尤其是关心党和国家有关非公经济发展的方针政 策,积极寻求渠道,有的明确要求加入中国共产 党,也有的对进入各级人大,政协表现出浓厚兴 趣,甚至有的要求在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等.具体 动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经济功利型的政治参与.在提升经济地位 的同时谋求政治地位,也可以这样说.经济地位是 政治参与的内在驱动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随着 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必然需要通过政治影响力 来维护其经济地位,需要在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 之地,这是人的本性.也是绝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政治参与的基本动因.另外,富裕起来的非公 有制经济人士具有财产的富有性,政治资源的贫 乏性.为了弥补政治资源的缺乏,他们对政治表现 出极大的热情,以求资源累积.由于他们过去属于 一
个政治上受到压抑的阶层,此时要求参与政治 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想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政治地 位,利用政治地位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谋利.2.民主发展型的政治参与.部分实力已非常 雄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他们在本地区有一定 影响力.已获得了相当层次的政治荣誉.随着企业 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其资本在较大程度上已成 为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基本融为一体,为社会奉 献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甚 至是企业发展壮大新的生长点.正是在这个基础 上.他们业已取得的政治身份及其对相应政治场 景的熟悉和适应,不断强化了民主的意识与水平, 推动他们在努力经营企业并使其实力不断攀升的
同时,自身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在不断上 升.简言之,伴随着其经济基础的日渐坚实,非公 有制经济人士从具有单一利己性的经济人.逐渐 收稿日期:2010-05—28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北省统一战线学会招标课题(JTZBKT一0913)作者简介:袁,4-*-(1965-),男,《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副主编,教授,主要从事统战理论,社会学研究.∞I]《r0o∽二{0卜3巴卜∞zr0zra0zo工00J《z3o『,.4 统战工作论坛
发展为具有伦理法制观念的经济人,进而成为较 完全意义上的政治人.最终实现经济人与政治人 的有机统一.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途径 目前.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群体还处于图 生存,谋发展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许多 活动不得不主要围绕经济发展而展开.从总体上 看,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尚未形成统一的,自觉的政 治要求.他们中的多数人在政治参与方面仅有一 种自我保护意识.只有极少数经济实力较强,综合 素质较高,可以超脱企业日常管理的有实力,有知 识,有闲暇的人士,在一定的场合会以一定方式反 映其政治参与要求.有这类要求的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有的已经在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已经获 得不同层次的政治安排.(一)安排性政治参与.由各级党委有关部门, 人民团体等统筹考虑,按照必要的程序,推荐他们 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候选人参加选举或协 商,或推荐到政府部门,工商联等组织任职,把其 中部分代表人士纳入了现有政治体制框架之中 的.他们参与政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党领导的统 一
战线,政协,人大以及工商联.(二)非安排性政治参与.在加入工商联和安 排性政治参与外.他们中的部分人士也通过一系 列个人行为积极争取各种形式的非安排性政治参 与机会.他们通过这样一系列积极的非安排性政 治参与逐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三)社会公益性政治参与.主要通过以下三 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先富帮后富,带领大家共同致 富;二是积极支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三是支持 社会慈善事业.这几种公益性质的政治参与,得到 了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普遍认可(四)体制外的政治参与.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行现行法律和政策 所不允许的政治参与活动.它包括不合法但属于 合理的利益要求和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利益要求.体制外非正常的政治参与是我们统一战线应重点 加强防范.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 为政治参与渠道不很畅通,对政治参与渠道的满 意度比较低.调查同时显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 政治参与主要是功利性参与,而不是理念性参与.绝大多数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都有一定的经济基 础,但尚不稳定.一方面,他们不可能将太多的时 间和精力投人到政治领域,而不得不首先专心于 自己企业本身的发展,在客观上对政治参与尚力 不从心.而且与之相适应,其政治需求都是具体 的,如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户口政策,政
府工作人员的不正之风,政府部门效率不高等等.很少有人上升到制度层面.这也决定了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功利性参与,而不是 理念性参与.三,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几个 因素分析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 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试图即是一种意愿,但 前提是掌握相对足够的政府信息资源,对政府政 策的制定与执行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自身的合法 权益有相当清晰的认识.由于绝大多数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基层政府政务信息 传播程度受限以及其参与政策议程机会较少等因 素,导致了个人参与意愿的不足.同时,即使意愿 强烈.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在实现自我价值功 能方面的实际能力不足.这种意愿也就只能是一 种空想.在人人平等的政治参与权面前,其实际能 力的相对不足,往往直接影响其政治参与的效果.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因素很多,但 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看,我们分析,归纳了以下三 个方面.(一)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政治参与的一个显 着变量.据我们调查发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 与农民阶级和产业工人相比,他们对政府不满意 的发生比更高,也感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不公.虽然 他们的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但其改善生活状况的心理预期,却远远高于农民 阶级和工人阶级.最近几年城市房屋价格的飞涨, 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的居高不下,大大阻滞了他
们迅速提高生活水准之欲望的满足.某些新就业 的大学生,虽然进入了白领阶层的大门,但其工资 水平却与所预期的人力资本回报之间相距甚远.另外,一部分新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拥有较高的文 化程度,却在就业竞争中不幸落入”半技术半体力 阶层“甚至是纯”体力劳动者“.这种暂时的挫折 感,也助长了这一阶层的不满情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基础群体成员.由于 其受教育程度偏低,资本优势薄弱,因此政治参与 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参政行为有明显的被动 性与单个性.长期以来,他们的政治参与由于其长 期形成的权利贫困现象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因 而他们的政治参与率一直偏低.即使在表象积极 参与的活动当中,盲目从众,哗众猎奇者也不在少 数.另外.在基础群体的政治参与观念和现实所表 现出的政治行为上,也存在很大距离.由于他们的 参与自觉性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对自身权益维护 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所以.他们虽已确信自己应当 去参与某种公共生活.但当要他切实去实践时.他 们大多选择了不去做.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尤其是其 优势群体政治态度的取向,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 稳定运行形成潜在的影响.连
缝战工论坛
(二)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满意程度是影响其 政治参与的另一个明显变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 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群体营造了孵化的温床.据我
们调查统计.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优势群 体成员对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满意程度的评价 较低,对当地政府表现了较差的信任程度,感受到 的社会公平感也不高.他们对未来社会发生冲突 的心理感受也最强烈.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 基础群体成员虽然也”对当地政府各项工作感觉 满意“和”对当地政府各机构表示信任“度不是很 高,但相对来说比前者的满意度则大大提高了.这 一
点也正好验证了我们前述问题的正相关性.由此可见,为增加未来社会的稳定几率,就只 能是完善社会整合机制.只要各级政府的工作能 够让大多数百姓满意,其制度配置能维持起码的 公正,其各职能部门能够取得百姓的信任,那么, 社会的冲突就会被抑制在可控范围内.即使某些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对现实产生一些不满,但只 要国家在冲突中调整利益秩序,整合不同价值观 的负面影响,则社会在总体上也会安全运行.如何 加强社会意识的整合作用,以国家的主流意识整 合非公有制经济群体的阶层意识,是应该迫切思 考的议题.(三)对非公有制经济群体来说,权利贫困和 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是影响其政治参与的一个重 要因素.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基层由于权利贫困 再加上政治信任的缺失.致使非公有制经济群体 对基层政权合法性认同产生质疑.从对具体工作 人员的质疑发展到对政权体制的不满,对法律正 义性和公正性也表示怀疑,并且这种合法性危机 对象在加速上移.而且,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群体的
政治参与权利没有明确而稳定的法律和制度保 障.同时.即使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赋予了非公有 制经济群体政治参与的权利和相关制度保障,但 要么是规定得比较抽象或模糊,缺乏可行性;要么 是参与的条件复杂,参与成本过高;要么就是参与 条件苛刻,有悖社会公正,致使非公有制经济群体 的政治参与明显不足.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利益表达与信息传播 机制不健全,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 与很难影响地方政府或群众自治组织的政策议程 与决策过程.就其大多数成员来说,对政治的参与 被局限于仅参与选择决策者这一种方式,而真正 的民主体制必须给其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 会.当前就非公有制经济群体队伍来说相对涣散, 导致其利益表达的传输难以形成组织化,集体化 优势.信息交流只是在个体之间进行传播,并且没 有及时反馈的习惯.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群体利益 表达渠道的狭隘与表达成本过高,再加上政府基 层政权对信息本身及信息传播渠道的垄断,共同 导致了本来就很微弱的非公有制经济群体的声音 被淹没.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几点 思考和建议
通过分析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民主政 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识到,推进非 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是要在 现有体制框架下,不断提升这一阶层的参与意识 和参与能力.拓展这一阶层的参与渠道和途径,健 全这一阶层政治参与的各项制度.实现这一阶层
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的统一的组织协调机 构.各级统战部门要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 沟通,并适时调整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人大, 政协,工商联,青联,妇联等组织中的安排比例,鼓 励和选拔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工 商联及基层商会的领导职务.加强与相关党政部 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全社 会共同关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 表人士健康成长的保障机制.组织协调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优化 政治参与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政治参与氛围.一是 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平等的话语权,并确 保表达话语权的渠道是畅通的;二是要有”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政治气 度.坦然倾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表达和诉 求,让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不同要求在一个特定 的平台,特的范围得到充分的表达;三是要制定 相应的体制,从程序上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 治参与的规范和有序.(二)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畅通的渠道是政 治参与有序化的基本要求.当前要完善政治参与 的各种体制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诉 求和利益表达提供畅通的渠道.同时要不断拓展 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把多渠道的参与纳人制度化 范畴,在畅通参与渠道的同时,实现参与的有序 化.一
是巩固党代会,人大,政协两会这一参与渠
道.这是目前等级最高,制度保障最健全的参与渠 道今后在协商安排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时要避免以规模论英雄的”潜规则“,要坚持以能 力和素质为准绳,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 的中小企业代表人士也纳入视野,为这一参与渠 道注入活力.二是以基层党委政府为主导,搭建参 与平台.要建立和完善意见征询制度,重大情况通 报制度,联系交友制度等,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 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交友谈心等渠道中能及时, 充分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利益诉求.三是以各级 工商联组织,行业协会为纽带,积极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有序参与.各级工商联组织要充分发挥 ∽I]町roo∞0卜3J_Il∞ZroZraZo工00_1z0of,4 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结合的综合优势,以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健康成长为宗旨,广开言路,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吸 纳会员企业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当前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深入分析当前制约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当好”代言人“角色,及 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评价 体系.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 士综合评价工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 综合评价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了科学明 确的价值和行为导向.这一工作体系主要是通过 制定一套科学的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综 合评价的内容指标,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的思想政治素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个人修养及
公众形象和企业发展与经营管理四项内容.综合 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将提升了非公经济代表 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水平,在代表人物的培养选 拔上避免了随意性,增加了代表人士培养选拔的 科学性,客观性,公开性,透明性和导向性为非公 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考察,选拔和政治安排提供 了”标尺“,”准绳“.这项工作的具体落实,还需要 一
系列的制度保障.一
是要坚持和完善已经建立的政治参与制 度.从现状看,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制度,党政 领导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结对交友制度等已经普 遍推行.为此要在已有制度基础上,不断丰富实施 制度的新载体,新方法,推进政治参与有序化.二 是要探索建立政治参与新制度.建立经济决策咨 询制度.对参与内容,参与对象实行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由工商联牵头成立以非公有制经济代 表人士为主的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在党委政府 研究制订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共性利益和长远发展 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时,充分参与调研和论 证.三是要建立强有力的反馈制度.针对当前建议 提案工作存在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人大,政协 要强化反馈制度.在抓建议提案质量的同时,对职 能部门轻描淡写,敷衍了事的答复要顶住各种压 力以不满意处理.对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监督.定期 向代表委员反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不同 渠道反映的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探 索建立论证评价机制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对意见
建议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促使有价值的意 见建议转化为决策成果.(四)创新载体和机制,保持非公有制经济人 士政治参与热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观念 和行为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就是广大非公有制经 济人士表达政治愿望和参政议政的热情并不随其 经济实力的增加而不断上升,相反,当他们的经济 ”1-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政治上也获得一定安排后,他 们的政治要求和热情就趋于平缓,甚至有下降的 趋势.通常称之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诉 求变化的“彩虹型曲线”,即“一”型曲线特征.要充 分注重给予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后的 应尽责任的教育和引导,克服目前存在的认为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商会)常务理事,理事 等仅仅是一种政治荣誉,而忽视其应尽的政治责 任的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教育和培训工作,要努力提高广大非公经济人士 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与参与的水平,切实提高他 们反映政治诉求的能为.积极探索开展能够吸引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 士参与,便于他们反映政治诉求的活动.如目前继 续开展的评选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有 计划的组织开展建言献策座谈活动等.还要以网 络为载体,拓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空 间,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准备,有选择地参与各种与政 府间的网络交流活动,使政治参与面更广,更加便 捷,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及时有效.政府应该更开
明地看待网络,允许相对尖锐的言论存在.(五)加强引导和管理,预防非公有制经济人 士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权力资本化倾向的蔓延,自 觉抵制政经合谋,腐败现象的发生.目前,一些地 方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一种组织安排.作为 一
种政治待遇,向所谓的“致富能人”倾斜,而做代 表,委员最重要的民意基础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 指标.这其实是一些干部“GDP崇拜”和政绩观异 化的表现,是另外一种“傍大款”的行为.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由于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层面.其家庭背 景,所受的教育,职业,社会经历等方面都有较大 的差异,对他人,社会的认知,情感等也有一定的 差别.部分参与者以功利为目的,属于利益诱致性 政治参与,由此拓宽了权力资本化的路径.如何对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以教育引导.使他们不仅成 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积极力量.而且成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力量,是摆在我们 党面前的新课题.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统战部 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宣传教育,利用 办培训班,开座谈会等各种方式,使其明白,非公 有制企业要发展壮大是与我党致力于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相吻合的.还要通过广 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中的优秀代表.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 舆论氛围.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创 造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责任编辑:邓凌 47
义_
第二篇:关于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对策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对策的调查与思考
县工商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进入了县域经济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已在各个行业中蓬勃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投入民资、事业民办、设施民建”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据统计,我县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6221户,私营企业449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进入我县的采矿业、建筑行业、建材行业、饮食服务行业、农资行业、运输行业,加工等各个行业,他们把分散的资金聚集成生产要素,成为一支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1、从行业分布上看。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开始从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体地位。在道路桥梁建设、城市环保、公共交通领域,不少私营企业成为大型项目的中标者。
2、从结构规模上看。原来非公有制经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现已涌现出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私营企业户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比如我县广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我国电绝缘纸板生产基地和全国电绝缘纸板龙头企业,云岩水泥和湘林人造板公司进入省级节能重点企业行列。
3、从组织形式上看。非公有制经济从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逐渐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目前我县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5%。过去非公有制企业大都是个人、家族制企业,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近年来,股份多元化的私营公司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已开始自觉实现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改变,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治理水平逐渐提高,并积极利用资本运作实现跳跃式发展。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调查表明,超过1/3的民营企业设立了股东大会,超过1/2的民营企业设立了董事会,一些企业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来提高管理水平。
4、从产业布局和地区分布上看。原来非公有制经济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现已在部分地区形成一批以大规模、专业化经营为特征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是千家万户”的特色产业集群,有的被称为专业镇或区块经济。
二、当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较少;二是非公有制经济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等行业;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实力不强;四是非公有制企业科技水平不高;五是非公有制经济外向度较低。
(二)制约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1、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许多政策(2003年出台《决定》、2005年出台《实施意见》),各职能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措施,但基层单位执行不到位,造成政策够用不管用。
2、融资渠道不畅通。目前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问题较突出。企业贷款难的深层次成因: 一是企业自身障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业,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存在很大政策风险,银行不能贷。许多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提供财务信息不真不全,存在很大道德风险,银行不敢贷。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普遍缺乏流
动性强的可抵押资产,盈利能力有限,存在很大经营风险,银行不愿贷。中小民营企业一般贷款量小、频率高和要得急,监控成本高,不符合 “成本、收益、风险”匹配原则,银行不想贷。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没有通过信用评级,或信用评级的等级不高,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银行不能贷。
3、政务环境不理想。一是收费部门多、项目多、收费标准弹性大。据调查,对私营企业有管理职能的部门有25个,私营企业应办各种许可证、登记证、执照达30种,各种税、规费达30项,各种罚款项目五花八门。二是以收代管、以权代法,只收费不服务。三是部分职能划分不清晰,重复执收执法现象时有发生。如企业在进行动植物检疫时,不同地区的执法部门开具的检验检疫证明不能通用,商品进入不同地区市场需重复检验、重复收费。
4、企业内部素质不高。一是在投资上大多数个体私营业
热衷于“短、平、稳”,热衷于在短期内能见效的项目,不够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科技含量等远期见效的项目。二是在利润分配和资金使用上,重消费、轻积累,重非生产性消费,轻技术开发投入。三是在经营策略上,片面追求广告的“轰动效应”,不够重视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5、非公有制企业缺乏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一是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二是技术创新投入结构不合理。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大部分企业在购买设备和技术方面投入较多,而在新产品新技术试制费、人才培训方面投入不足,这种状况很难使企业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最终将影响到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6、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缺乏诚信。目前个体私营企业不讲信用、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法问题十分突出。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贿赂、商业欺诈、低价倾销,转移、隐匿、销毁违法财物以及企业之间相互恶性拖欠等等。信誉度差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也降低了积累人力、经济、社会资本的能力。
三、推动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认识,挖掘潜力求发展
一是着眼发展大势,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企业规模、产业集中程度上,还是在创新能力、企业品牌上,与沿海发达地区和省内先进地市相比,我县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县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领域,壮大一批非公有制经济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主力军作用,为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二是着眼发展现状,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领域上,主要局限于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比重较低。在增长方式上,投入大、能耗较高、创新能力较低,大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我县要立足于现有基础,立足于惠及民众,发展就业效应大,带动性强的项目,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以适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三是着眼富民强县目标,推动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提速增效。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环保意识,走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必须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企业信用,依法经营,爱护员工,关爱社会,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并重转变。
(二)加强引导,激发活力谋发展
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一定要善于抢抓机遇,加强引导,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这个最活跃的市场主体的作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集约化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在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准入领域的同时,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准入门槛,关闭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避免新上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高起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二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集群式发展。坚持走小企业、大集群的路子,依托我县资源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及劳动力等资源优势,鼓励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抓好各类专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将产业集聚与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向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聚焦,推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集群化发展。三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式发展。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内联外合、资本经营、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走出新路,增强内在活力。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四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式发展。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坐标中去定位,用开放的思维、国际的视野,借助“外力”做大做强。
(三)优化环境,形成合力助发展
坚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在全县形成适合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和艰苦创业的“阳光、空气和土壤”。一是要完善落实政策。近年来,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现在关键是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这些政策,使有效的政策措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进一步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规章和政策文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营造良好环境。坚持阳光行政,以服务促发展,不仅要及时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而且要及时发布全局性的产业预警信息,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本地产业现状、竞争者动态及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结构和企业发展方向。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发展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要着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非公企业融资提供中介担保服务,建立健全灵活的贷款担保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多品种的融资服务。今年7月,市工商银行、市工商联联合开展“携手合作、服务中小企业”活动,我县工商联积极协调,邀请市工商银行、市工商联到我县相关企业调研,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现已向市推荐了湖南大成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他们与工商银行开展抵押、贸易等多四种形式的融资合作,湖南大成科技有限公司、新邵广信纸业有限公司被推荐在省工商银行、省工商联“服务中小企业银企签约洽谈会”签约仪式上分别签订了2000万元的信贷融资意向协议;帮助中伟煤业、大源纸业争取信贷融资资金签约意向各500万元,银企对接工作取得了实效。三是要关心和爱护企业家。要形成让非公有制经济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心情舒畅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关心和爱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政治上鼓励、经济上激励、政策上扶持、法律上保护,支持他们艰苦创业,发展壮大。对非法干预非公有制经济合法经营活动,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和以权谋私等行为,要严肃处理;对侵害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
安全、欺行霸市、欺生排外等行为,要严惩不怠。非公有制企业家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企业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同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发展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回报社会。四是激励创业兴业。非公有制经济是富民经济,是百姓经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鼓励全民创业。各级党委、政府要千方百计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为全民创业兴业排忧解难。
(四)规范管理,帮助教育促发展
发挥统战部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便捷性,切实做实“团结、帮助、引导、教育”文章,逐步规范管理非公经济人士。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广泛团结不同资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引导他们满腔热情地做好工作,调动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积极性;代表和维护非公企业和人士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正确意见,帮助他们在政策允许和可能的范围内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搞好服务;在政治上引导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一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兴利抑弊,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抑制不利于国家宏观调和不利于协调社会收入分配等的消极作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搞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推荐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常执委,充分发挥他们在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在思想上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奉献意识教育,培育和宣传非公经济人士精神文明之花;在管理上要科学,要科学开展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推动综合评价成果的有效应用,让综合评价成为检验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能力、素质和印象的重要指标,并建立信息库;要规范开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事业工作,加强活动组织和优秀事迹宣传,把光彩事业促进会办成非公经济人士和企业实施社会回馈,履行社会责任的唯一平台。
(五)强化素质,凝心聚力搞发展
首先,各职能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执法和服务过程中,要重教育轻处罚,把对企业的管理、服务和引导等工作寓于各种服务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个细节,推动守法经营、照章纳税、遵守职业道德、维护职工利益逐渐成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爱党的自觉行动。其次,企业要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确立以“道德、团结、和谐、发展”为特色的企业精神,以“德报人类,力创未来”为主题的企业理念,使广大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再次,企业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素质。私营企业的职工,既有本地的农村工、外来打工者,也有国有、集体企业下岗的职工,还有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思想素质差异较大,员工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私营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个人业务技能、法制意识、道德水准为中心,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第三篇: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 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以权谋私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策略。要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梨果业、草畜业积极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业、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促进农民在产业化的多环节中增收。另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建设,深入挖掘黄土风情、黄河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
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大、叫响,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
制约我县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目前解决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紧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在当前个体私营业主缺乏认识,不愿投入高薪聘请人才的情况下,可组建成立以“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私营经济专家咨询中心,结合宜川实际,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提供决策、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领我县非公有制经营业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搞好人才培训。要积极组织个体私营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建议采取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有发展前途的私营业主到有关大专院校接受定向培训。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身份、职务、工资等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创办、领办非公有制企业。
二是建立融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资金来投资兴业,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作用,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要逐步建立起市场运作、政府扶持,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兴办一批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信息等技术经纪业,向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价格比较低廉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帮助、协调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健全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发展保障
要采取民办官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商会、企业协会等机构积极开展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和法律咨询等服务。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成果鉴定等方面制度,促进个体私营企业科技进步;要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完善社会保障;要重视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党、团、工会组织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四年十一月十日
第四篇: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
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
第五篇: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模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于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水平,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按照县委安排,我办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管局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有益借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 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以权谋私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策略。要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梨果业、草畜业积极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业、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促进农民在产业化的多环节中增收。另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建设,深入挖掘黄土风情、黄河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 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大、叫响,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 制约我县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我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