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视角[模版]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位。
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品牌功能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理解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
第二,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
第三,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如果只是企业领导层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领导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中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依据认同的范围不同,企业中的文化通常可以分为领导文化、中层管理者文化、基层管理者文化,或部门文化、分公司文化、子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等;
第四,文化必定具有内在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达成普遍的共识,成为企业的文化,则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必将得到广大员工的自觉遵循。
第二篇:《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学考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试本科生
二零一二年五月
毕业论 文自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其所在社会的认可,因此企业要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我们在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时要承担合理的符合自身情况的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应当来源于企业文化,通过从自身的企业文化中挖掘才能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即现代企业要履行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下,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和策略所形成的,并为组织中的成员所共有的一整套具有明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往往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并确定了该企业的风气和员工的行为准侧。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斯蒂芬•P•罗宾斯的定义是:社会责任这样一种企业意图,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行动。这一定义主张一个企业在遵守法律、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强调了企业要明辨是非。卡罗尔也将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四项责任的基础性和强制性依次递减,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所作的事情的基础性和强制性越弱,那么它的社会责任意识越强。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共同点在于:第一,二者的最终目标相符合,都是为了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企业在履行其经济责任的同时考虑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努力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都是企业给社会的一种不易改变的印象。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的,因此一旦消费者对其文化有了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易改变。第三,两者都要通过员工及企业的行为得以显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过其行为,向利益相关者展示它是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与增加消费者福利的企业形象,其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与价值观。真正的企业文化会深入到员工的骨子里,体现在他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外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主要也是通过其员工的行为。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看出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为每个员工所认同并反映在平时的工作中和企业的对外行为中;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正是从员工的工作和企业行为体现出来的。一个有人文关怀,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企业,其员工也必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文化有正向的强化作用。一方面,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行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无意识的宣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会使更多的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员工通过积极地工作,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同事的支持,从而强化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这也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载体将自己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此时企业是在创造自己的未来,创造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能是企业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发展状态。正如彼德.德鲁克指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很难共存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得以彰显。企业的长久发展就在于它是否如实的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角色做了定位,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既不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一种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二、建设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的原因
(一)、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承担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可以使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始终处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雅芳携手女性防治乳腺癌的运动就是在承担一种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有信心、谦逊、高标准。这就是雅芳企业文化的精神所在。雅芳的这项运动正是它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
(二)、能够持续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也许一个企业偶尔承担一些慈善方面的责任,比如地震捐款之类的;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可能有所改善,但这不是持久的。包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就能够持续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因为企业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它对员工有很深的影响,包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能使员工自觉地去承担,自愿的履行,具有持续性。这样不但可以给利益相关者一种持久的积极影响,而且正向强化员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三)、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具有“预警机”的作用。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它对企业的要求也在变化。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履行社会责任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现在所履行的是否符合社会的现实要求,进而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预警机”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
三、建设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文化中体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创造员工积极主动和互帮互助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将被动的履行社会责任转化为员工的积极主动的自愿性行为。当员工把履行社会责任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个“社会责任人”时,企业将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企业与社会也将进入良性互动状态。
(二)、要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明确的目的是防止企业盲目的承担社会责任,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以及区别那些社会责任自己要承担,那些社会责任在自己的范围之外。因为社会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一种“刚性”需求。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应该界定好利益相关方,不断动态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与企业的关系,达到企业与各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三)、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不仅要在企业的利益相关群体中进行“走动式”管理,而且要通过非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尽管深入了解自己的利益相关者非常重要,因为社会需求的变化最快的可能就在这个方面。但是根本性变化的最初信号却很少出现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而几乎总是出现在非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在一个社会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利益相关者群体总是大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因此通过非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更能及早的发现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紧跟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四、参考文献
[1] 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10).
[2] 张凤.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04).
[3] 黄敬华.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 .科技经济市场,2009,(07).
[4] 王宗坑,朱文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的对策[J] .经济师,2010,(02).
[5] 范映红.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 .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第三篇:企业文学创作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培育
企业文学创作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培育
【摘 要】企业文学创作是一种总结、巩固、以及创新的精神生产活动的过程,能够宣扬企业管理经验,达到培育企业文化的目的。通过解读文学创作的内涵和企业文化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着重分析企业文学创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企业文学创作培育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学创作;企业文化;有效途径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现状。这种折射社会现实的文学创作手法一直延续到当代的工业文学中,如:大庆油田的工人们创作的《大庆战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这些慷慨激昂的语句体现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大庆油田以国家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另外在《乔厂长上任记》中,更是以宏大的叙事风格对社会变革进行了召唤性的描写。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组成细胞,文学创作也自然而然地涉入了企业领域之中,似乎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最典型的例子是《太阳花》,它是一部浸透了真情实感、成功地塑造了当代建设者群像的巨作,同时拉起了企业文学创作的帷幕。
所谓企业文学是一种以描写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过程为主要内容,融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于文学中的新型文学,由于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长期面临的巨大工程,因此利用文学创作来培育企业文化,既能挖掘传统文化,又充分考虑企业的特征、凸显出满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一、文学创作与企业文化
1.文学创作的含义
文学创作是作者以辩证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以所处环境为刺激点,以生活的审美体验为原则,以语言为引线,以修辞为装饰、加工成可供欣赏的文学作品。与一般实物产品最大的区别是,文学创作是精神活动的产物,以大脑为载体,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理想。换句话来说,一方面,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要体现客观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高于生活,体现主体的审美意识。正因为其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所以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主观想法去改造世界,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因此,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可以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但这个过程极为复杂,需要解决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2.企业文化的概述
(1)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企业文化理论是针对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美国管理界对两国企业管理进行比较后的产物。由于着眼点不同,企业文化存在多种定义,事实上,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定义数量,取决于人们对于它的具体应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五个要素组成的系统”。《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则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传统、习惯和作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写到“企业管理不只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文化,企业管理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综合以上介绍,可以提炼出其内涵。即企业文化是根植于组织之内的特定的价值观和基本信仰,同时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价值观和信仰为组织提供行为准则,并指导组织的活动和行为,管理方式强调全体员工都应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企业文化具有持久性、非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动态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
(2)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功能
根据企业的氛围和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可分成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效率型以及支持型文化四种类型;根据企业在分配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企业文化可以分成经济导向、关系导向、以及发展导向三种类型;根据文化与业绩的搭配,企业文化可分成强式文化、战略配合文化、以及适应性文化三种类型。尽管分类不同,但并不影响企业文化功能的实现。无论企业文化如何分类,企业文化都具有导向、激励、行为约束、人心凝聚、辐射、以及创新等功能。
3.文学创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文学创作和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属关系,有着必然的联系,前者的繁荣能促进后者的宣扬和发展,如:电力作家李晋瑞的长篇小说《原地》入围赵树理文学奖,该书宣扬了变革的主旋律,而变革正是电力行业,甚至是全国各行各业应不断追求的目标;石油作家王世伟的《季风》、于卓的《绝境》、小说集《一不小心》等作品不仅极大地繁荣了石油企业的文学创作,而且宣扬了石油工人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祖国的精神,或许《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更直白地表达了这种情怀。从这些方面讲,文学创作也属于企业文化创新的一部分,而企业文化则为企业文学提供牢固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创作来源。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应谨记,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不是行为方式、不是人际关系,而是管理方法的理念、是指导行为方式的范本、是人际关系所反映出的处事哲学。
二、文学创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文学创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以企业的建设脱离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而文化是抽象的概念,在建设中需要一定的载体。一般而言,企业常见的文化载体有建筑物、出版的刊物、宣传语、以及口号等等。近几年,随着企业文学创作的狂热,其广泛地运用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域,典型的代表有:刘庆邦的短篇小说《离婚申请》、《鸽子》,中篇小说《神木》,长篇小说《红煤》;荆永鸣的中篇小说《北京候鸟》和《大声呼吸》等等,这一系列作品不仅获得了国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及“茅盾杯”等各种奖项,而且还被介绍到了国外,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宽广的承载平台。
2.文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
管理学认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决定了员工个人绩效的高低,而个人绩效的总和又构成了企业绩效。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存在体,所以员工工作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密切的关注点,同时企业也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员工工作能力,最常见的方式有:有计划地分批次培训员工、员工的自我学习、对员工进行价值和潜力的开发等等。通过有目的的专项培训,既能提高员工的文学素养,又能促使企业形成学习效应。具体来说,员工不断从外界汲取文学知识,能够让他正视或者是反思自我的价值观、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如果两者相同,员工更有信心学习工作所需的相关技能,从而提高工作能力;如果两者不相同,员工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会逐步趋向企业的价值观,改变工作态度,虚心学习,从而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四篇: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论文[模版]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题 目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单 位
名 姓 学 号 学科类别
淳安千岛湖会议会展有限公司
叶如华
09031179 经济管理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摘 要
企业通过从自身的企业文化中挖掘才能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即现代企业要履行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思考创新的,企业要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痛现代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企业 文化 社会 管理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Abstract Mining from its own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obtain a truly their own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modern enterprise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rporate culture.Corporate culture management in the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 is a modern enterpri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 to keep thinking of innovative, modern corporate culture of the business you want to own interests and social interests of those interests pain combine organic.Keywords: corporate;culture;social;management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所谓组织社会化是指员工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学习过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下,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和策略所形成的,并为组织中的成员所共有的一整套具有明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往往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并确定了该企业的风气和员工的行为准侧。现代企业在发展中的企业文化管理要在组织社会化视角下执行。组织社会化与企业文化管理的概念及关系
企业文化管理本质上就是企业个性的管理。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经营意识及组织文化内涵,因多年的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的文化特性对组织绩效——特别是长期绩效有极大的影响。故而企业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显然,企业文化概念的产生就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而来,只是我们有个别专家的神秘论、形式主义等将其管理学本质掩盖而已。
理解组织社会化,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社会化。早在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Simmel在其《社会学的问题》一文中,首先用“社会化” 一词来表示群体形成的过程,这是社会化的最初涵义。此后,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社会化”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概括而言,社会化是指个体获得团体所认同的社会行为,从而适应团体生活的过程。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要求人必须在社会认可的行为标准中形成自身的行为模式,使之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一员。
在组织管理中,schein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新进员工为适应组织角色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经历的过程。Louis指出,组织社会化是使员工了解组织角色和接受组织成员所需的价值观、能力和期望行为的过程。Fisher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新员工在进入组织后获得有关组织信息的调适过程,期望其行为能够符合组织的要求。Filstad认为,组织社会化是指新员工从进入组织到成为该组织既定成员过程中涉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所有学习。
组织社会化和企业文化管理是紧密联系的,组织社会化推进了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之后决定着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进行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的组织社会化而得以彰显。组织社会化下如何有效的进行企业文化管理
2.1 企业文化管理要遵守的原则
要做好企业文化管理,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2.1.1首先要坚持最高领导层认知
在电力行业企业中,企业家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文化的雏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状态大体上是企业家文化和风格的体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管理效果的关键之一是企业最高层的认知。
2.1.2其次要坚持员工观点
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执行者是企业广大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的一系列价值理念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儿塑造出来,企业文化管理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正是这一系列理念能否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可见企业文化管理必须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尤其是在电力行业企业,国企观念根深蒂固,如果没有群众的理解和行动,要取得企业文化管理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2.1.3 最后要坚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管理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管理,它具有动态性,企业文化管理具有动态性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动态性,随着企业领导、企业业绩、企业生存环境、企业员工、企业所处行业、国家政策等因素的不断作用和变换,企业的文化也适者生存得不断自身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所以企业文化管理也是动态的管理表达方式,可见企业文化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
2.2 有效的在组织社会化下进行企业文化管理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需要通过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创新等方面实现。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2.2.1 增强企业文化中的社会责任
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文化中体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创造员工积极主动和互帮互助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将被动的履行社会责任转化为员工的积极主动的自愿性行为。当员工把履行社会责任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个“社会责任人”时,企业将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企业与社会也将进入良性互动状态。
要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明确的目的是防止企业盲目的承担社会责任,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以及区别那些社会责任自己要承担,那些社会责任在自己的范围之外。因为社会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一种“刚性”需求。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应该界定好利益相关方,不断动态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与企业的关系,达到企业与各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不仅要在企业的利益相关群体中进行“走动式”管理,而且要通过非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尽管深入了解自己的利益相关者非常重要,因为社会需求的变化最快的可能就在这个方面。但是根本性变化的最初信号却很少出现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而几乎总是出现在非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在一个社会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利益相关者群体总是大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因此通过非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更能及早的发现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紧跟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2.2.2 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
1、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力,提升中国企业文化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来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员工行为,以企业精神凝聚全体员工,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激励员工通过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以及在企业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丰富和完善企业经营理念的内涵,打造成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力。形成以企业文化来指导经营实践,通过经营实践来指导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积累实践经验,再通过实践经验上升至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和完善,最终形成强大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力,真正做到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2、强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学习力,完善中国企业学习力培育系统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学习力培育首先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员工被浓郁的学习气氛所感染,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学习的环境布置、激励制度保障做起,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基础铺垫真正激励起员工的学习欲望。积极向上的学习型企业文化能激励企业所有成员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样的企业文化是形成学习力的良好环境。
强化学习力要塑造优秀的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共享的知识管理平台。企业应通过知识管理,促使组织内员工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特别是知识在组织内的相互交流和碰撞,成长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力资源,提升自身竞素质,从而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能力。
2.2.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有效地创新
一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发展和变异。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企业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二要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企业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会产生和要求不同的文化特点。三要重视个性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二要创新的发展,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在创新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理念文化为核心,以创新后的理念文化为指导,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分别进行创新。理念文化的创新是最艰难的,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和重点。对企业理念的创新,首先必须对竞争企业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了解竞争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其次必须对分析研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思想,对其进行充分借鉴;最后必须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理念进行创新,提出更具有竞争力的理念文化体系。总的来说要创新管理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创新组织机构,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管理制度,激发企业活力。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结
论
企业文化管理在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运行通过增强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最终在组织社会化视角下有效的进行企业文化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南京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顾晶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型企业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4).[2] 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10). [3] 王长根,学习型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 [5]崔元丽,董瑞兴.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0.07 [6] 周施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01 [7] 王雁飞,朱瑜.组织社会化理论及其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05)[8] 丁奕.组织社会化视角下的新员工主动行为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8)
第五篇:企业文化视角下的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摘 要: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为软实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软实力的代表,二者联系紧密,共同推动着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用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渗透作用,起到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教育、凝聚作用,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大有裨益。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行为习惯等,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标志。纵观知名的大企业,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华为的狼性文化,海尔的创新文化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将全体员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石油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柱作用。然而由于一直受到政策的保护,石油行业的竞争程度远远不如其他行业。与国外大型石油企业相比,无论是企业规模、生产效率还是经济效益,我国石油企业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石油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立足企业文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一)创新石油企业文化内容
一直以来,作为我国能源基础型行业的支柱产业,石油企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企业精神财富和文化特色。尽管从外面看不出来,但通过企业领导与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和行事风格一点一滴的表现了出来,形成石油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庆精神”、“三老四严”以及”铁人精神“等,都是石油企业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奋发向前、拼搏进取。时至今日,石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着很大的变化,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石油企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内容,重新树立石油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社会美誉度。一是倡导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石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举措。为此,石油企业要健全有利于创新的管理体制,鼓励员工进行各种创新、变革和探索,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予以表彰和奖励,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的企业氛围。二是倡导学习型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如果不加强学习,石油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石油企业要鼓励员工进行“终身学习”和“全员学习”,号召全体员工将学习当做毕生的行动,贯穿于计划、控制、执行及反馈等每个环节,建立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促进石油企业的兴旺发展。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管理层的工作,更需要全部员工的理解、参与和配合。为了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石油企业要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负责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事宜。这里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权威性。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参与和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就会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现实中,很多石油企业都提出了各种标语和口号,但很少能落实到员工的实际行动和精神风貌。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为此,企业高层领导需要担任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领导,参与整个企业文化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机构的组成要广泛化。企业文化工作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与全体员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应该尽可能让各职能部门都有代表参加,并按照企业文化的一般要求,对不同部门和岗位进行合理的分工,并成立不同的小组,各工作小组既要及时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要与其他小组相互交流和协作,以使整个工程顺利推进。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
石油企业业务类型众多,以石油销售企业为例,石油销售企业是整个石油生产链条的终端,直接面对市场,接触到各行各业、政府部门以及个人等。销售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和素质代表了整个企业的形象,这就需要石油销售企业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不仅要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践行企业文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热情,让企业文化成为凝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石油企业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比如举办企业文化知识大赛、企业之歌歌唱比赛、企业品牌文化建设摄影展等,以及举办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赛事,可以在比赛场地周围拉上横幅,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让企业品牌文化在员工心中扎根。二是注重细节处理。企业文化不仅落实在口号和标语上,也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之处。例如石油企业员工要正确佩戴工作牌。工作牌是企业的标志,也是员工素质的体现。此外,工作服比工作牌能更直观地向外界展示石油企业的风采,并能对石油企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石油企业的工作服要具有自身特色,以便让人一看工作服就知其是石油企业的,可以很好地向外界展示石油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结语
总之,随着国企体制改制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石油企业不仅需要在管理革新和技术改造上下功夫,也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入更多,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能为石油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