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大全)

时间:2019-05-14 19:0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大全)》。

第一篇: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大全)

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

====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教学与高效训练 惠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钟辉勇

一、题型解读古代诗词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尺幅之内,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而言在外。诗句在文中有文本义、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艺术义、情感义。而赏析之要,赏句为妙。体现在高考试卷中,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题型高频率出现。赏析诗句这种题型本身综合性很强,自由度也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思想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因此很多学生面对此题型往往束手无策。解决之道要过三关,一关语言关,理解诗句读懂诗句,知道“写什么”“为什么写”,必须联系上下文,知人论世,整体观照,从而赏析出诗句的义、理;二关术语表达技巧关,知道“怎么写”;三关典型例题关,加强类题训练,看看类题,练练类题,读读类题,归纳总结。经过多轮高三教学,不断积累,收集整理不同年份全国各地的高考模考题,形成了以下解题策略及题目汇编,从提问形式、答题步骤、知识储备、高考典型例题、类题组合训练等依次展开,深入训练,是可以帮助师生达到精准教学高效突破题型的目的的。

二、提问方式

1、XX句(联)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赏析XX句(联)的妙处

3、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你认为哪句更好?为什么?

4、(2017年)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5、(2015·四川高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6、(2015·全国卷Ⅱ)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7、(2013·辽宁高考)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提问变体: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3、XX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2016·全国甲卷)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2014·广东高考)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三、答题步骤赏析关键句“4步骤”步骤一:理解句意品读诗句,明确诗句内容。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关注两点,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细读全篇之后,看这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步骤二: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其中在写法上从以下方面考虑:1.语言特点: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长于炼字——凝练的美。2.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3.结构特点: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中间句的作用:承前启后。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步骤三:点出该句(联)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情感、艺术效果,而情感是重点。步骤四: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经典模板】1.确立角度,说出术语观点。2.具体分析,解说术语观点。3.分析作用,点明作用效果。包括艺术效果、情感效果、氛围意境。【答题总原则】先列观点,其后分析;分点作答,序号表明;标点清晰,层次分明;语句流畅,语法规范。

四、备考方略

(一)答题思维方法归纳,可以依次从以下角度或顺序考虑:明确必答思维角度:

1、从修辞角度赏析,2、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3、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4、从抒情手法角度赏析;把握选答思维角度:

5、从语言锤炼角度赏析:炼字角度、诗眼、准确性、风格、特征,6、从情感角度赏析,7、从内容表达、意象选择、意境营造角度赏析。

8、从结构手法、构思角度赏析:

(二)知识储备重点是“怎样写”方面:(能够说出以下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对偶、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互文、双关。

2、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景近景、仰视俯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五官感觉结合、声色结合、色彩组合(搭配)、点景面景、正面侧面、白描手法、细节描写、渲染、衬托;动态、静态;绘形、绘色、绘声;有时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也可用于描写。

3、抒情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情(借古讽今、托古寄慨)移情于物;效果上是能判断是哀景还是乐景,是否哀乐相衬)。

4、表现手法:衬托、渲染、对比、细节描写、白描、叠词、象征、用典(点化)、联想想象(虚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面落笔(逆笔、主客倒置)、比兴、赋(铺排)、抑扬、通感、意象罗列、重章叠唱、借古讽今、点染、曲笔暗示、寄托、点化、以小见大、以景结情、以乐景衬哀情、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褒贬、夸饰夸张、含蓄(暗示)、对仗、赋比兴、韵脚。

5、结构方法:照应、起承转合、总分、线索,承上启下。

6、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7、语言方面:语言锤炼、准确性、能指出语言特色和风格、诗眼、炼字。

8、明确名句并进行赏析与背诵。★评价诗歌语言特点及风格的术语如下: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快。⑤含蓄。⑥简洁。⑦自然。

8、工丽。

9、直率。

10、清幽。★评价诗歌语言风格的术语: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常见风格类型:

1、雄浑,即雄浑刚健。

2、豪放,即豪迈奔放★。

3、沉郁,即沉郁顿挫★。

4、悲慨,即悲壮慷慨★。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

6、冲淡:即冲和淡泊,闲逸深远。

7、旷达,即通脱豁达,潇洒飘逸。

8、朴素自然★。

9、婉约细腻★。

10、含蓄委婉★。

11、清新明丽★。

12、幽默讽刺★。此外,还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

五、[高考回顾,应用体验]1.(2015·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自主尝试](请参考上面[备考方略],分条答题)(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两句视听结合,(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作用)(2)衬托手法,这两句还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作用)(3)动静结合。分析略【翻译】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入重叠的山峰之中,我摆脱一天的公务的烦嚣,来到山家周围寻幽探胜,晚霞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这美丽的景色顿时排遣了心中官场束缚之闷,真想辞去官职,归隐在这山林之中啊!【注释】(1)少府,县尉的别称。宋马永卿《嫩真子》“县尉呼为少府者,古官名也。”(2)返照:落日。层岑:重迭的山。物外:超脱于世事之外。这里指摆脱公务的烦嚣。招寻。犹寻幽探胜。(3)幽佩:昏暗的佩饰。指临晚光线暗淡。槐庭:指大片的槐树林。暗金,晚霞的落辉。(4)樊笼累,官务的拖累。樊笼,本谓关鸟兽的笼子,此处比喻官场的束缚。松桂心;退隐之心。松桂。松树和桂树,代山林,隐含离洁坚贞之意。

2、(2017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纸上答题发出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紧张严肃的场景,显示出考生的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表达了诗人的惜才爱才赞才之情。【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古诗百科)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六、类题训练——高效突破

1、【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廖世美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①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注]①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15.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6分)【答案】15.①这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塞鸿、岸柳、纷絮等意象来抒发离愁别恨,尤其是“柳”谐“留”音,见柳思人,以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情。②对比手法,离人似高飞的鸿雁,一去无踪,而最能牵动人们离愁别绪的岸柳却一眼望不到头,“塞鸿难问”与“岸柳何穷”构成对比,使离别的愁绪表达得更加深切。③比喻修辞,“愁思”本为无形的东西,作者以“纷絮”喻别愁,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思化为有形之物,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译文: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诗篇。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没有消息,望断天涯也难有消息。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着。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着。注释:①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浮云楼,即浮云寺楼。②霭霭: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③紫微: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④平楚: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⑤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次韵送张山人①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注】①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②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③聊尔:姑且如此。8.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6分)【答案】

8、(1)用词巧妙。“洗”“供”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2)构思巧妙。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3)手法巧妙。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6分。任答两点即可,每点3分。构思巧妙,若答“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和后面的‘总眉愁’构成先扬后抑的关系”或者“侧面表现山水之美”,分析合理亦可。手法巧妙,若只答对偶,只给1分。若有其他答法,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5~6题。人月圆·春日次韵张可九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①。[注]①燕子楼:在今江苏徐州市。6.请赏析“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5分)【答案】6.(5分)海棠花开过后,梨花也已凋残,迷蒙细雨中,燕子楼人去楼空。(1分)(1)渲染,通过对海棠、梨花、细雨、燕子等景物的描写,渲染晚春残败、迷蒙、凄凉的气氛(2分);(2)以景结情(以景衬情,写景烘托感情)(2分),抒发作者面对晚春的伤感和物是人非的感叹。(2分)最多得5分。

4、【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闻琴唐·孙氏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15.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6分)【答案】15.①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2分)“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分)②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2分)月光铺满了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1分)

5、【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西江月①【宋】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⑤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15.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6分)【答案】15.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每条3分,任选两条作答。】译文: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⑵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⑶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⑷层霄:弥漫的云气。⑸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⑹可惜:可爱。⑺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⑻杜宇:杜鹃鸟

6、【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咸阳怀古刘沧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9.结合全诗,简要说明尾联的运笔之妙。(6分)【答案】9.(1)此联写景,但景语即情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无尽的风景里,蕴含着人们多少埋怨与遗憾;唯有寒山高耸,一半笼罩于白云之中。(2分)(2)联想,“苍苍”,勾起人们关于《诗经》名句“蒹葭苍苍”的联想,意境深邃。(3)结构照应,尾联“多少恨”与首联“无穷事”“感废兴”巧妙呼应,“恨”的是“废兴”,即对秦、汉朝代更替感慨万千,点了题目中“怀古”之意。(3分)(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要求说明“运笔之妙”,考生作答时务必聚焦尾联内容、行文结构、手法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具体解读。)

7、【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9赏析诗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妙处。(6分)【答案】9.“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1)听觉写景。从写景方法上看,从听觉写“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听了一夜的雨声,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见离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叶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2)叠词手法。“叶叶”“声声”的词语叠用,把“长”“苦”从声音的角度具象化,作者以叠字的方式将声音拉长,从而实现雨声由夜至晓的绵延。(3)用词贴切准确。从词语锤炼上说,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台阶的无声,也说明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寂寞。译文: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注释:⑴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⑵画堂:华丽的内室。⑶鬓(bìn)云:鬓发如云。⑷衾(qīn):被子。⑸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⑹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8、【类题训练】【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案】(1)①(从写景方法上看)声色结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②(从表现手法上看)抑扬手法,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注释:⑴借问:犹询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⑵飞空:飞入空中。⑶深涧:两山中间很深的水。⑷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9、【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答案】(1)(内容上)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2)(情感上)反映作者观赏景物的欣悦。(3)(效果上)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4)(修辞上)对仗自然、工整。(答出三点即可分,每点2分)注释:选自《剑南诗稿》。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⑤箫鼓:吹箫打鼓。⑥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⑦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⑧若许:如果这样。⑨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⑩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农家人布衣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

10、【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赊:远。【题目】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步骤一)“出”,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平易而又精巧生动。(步骤二)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步骤三)译文:草堂远离喧闹的成都,庭院开阔宽敞,四周没有村落,放眼一望无边。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蜀地四川的天气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边的栏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转晴。花叶被雨水淋得湿润,树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满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我不能承受现在的体弱多病,又哪里还看重功利与浮名。慢慢地倒酒来饮,我凭借它来陪伴我的余生。注释:⑴水槛(jiàn):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⑵去郭轩楹敞: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yíng),柱子。敞,开朗。⑶无村眺望赊: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shē):长,远。⑷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⑸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⑹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阴雨,号曰漏天。⑺槛:栏杆。⑻祗(zhī):恭敬。⑼尚:崇尚,注重。浮名:虚名。⑽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11、【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1)本诗首句历来为诗家称赞,请予以简要点评。(2)本诗收束句以景结情,请赏析其中的妙处。【答案】(1)语言雄浑壮阔。首句奠定了全诗雄浑的基调。此句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行军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2)以景结情。收束句融情入景,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明月照耀,荒凉大漠无际无涯又朦胧隐约;苍凉景色与作者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融为一体。注释:⑴碛(qì):沙漠。⑵走:骑。⑶辞:告别,离开。⑷两回圆:表示两个月。⑸平沙:广阔的沙漠。⑹绝:没有。译文: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12、【类题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8——9题。(11分)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属当时的边疆地区。8.这首诗的颈联写得很好,请简要赏析。(5分)【答案】8.(1)颈联写景,远景近景结合,视听结合,诗人站在高楼上,耳边传来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号角声,放眼望见早已结冻、不再流淌的泾河。(2分)(2)动静结合,传神地描绘出苍凉萧瑟的边塞风光(2分),自然地流露出凄凉哀愁的情感(1分)。【题解】本诗抒写羁旅客愁。首联以问句呼起,点明忧愁因独上边城城楼望远,但见满目荒寒引起。颔联渲染原州冷落萧条的景象,“地寒西去更无州”句,极言置身于无尽头的孤寂之感,使人惊心动魄。颈联由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尾联总束全篇,写出友人为异乡贫官而自身为客,离恨均难收拾的情状。全诗写景高远开阔,情调苍凉凄楚,与其大多数诗作的闲淡风格殊不相同。【注释】①原州:辖今甘东宁南交界处,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张贵:别本一作张贲。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②暮句:唐岑参《首秋轮台》诗:“秋来唯有雁”,此化用其意。③塞角:边塞上报时的号角。④泾河:即泾水,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东南流入渭水。【译文】处身在异乡,什么地方最能引发忧愁?那就是独自望远,登上这边城的城楼。暮色渐渐降临,昏黄中只见北来雁飞向南走,地域荒凉寒冷,往西去更没有郡州。听几声塞上号角,时而高越时而低咽响在楼头,一条辽远的泾河,冻成冰再不能东流。你作异乡贫穷的小官,我在异乡客居滞留,此中的离愁别恨,一样都悠长难收。

13、【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廖世美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①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注]①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15.前人认为上片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是“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赏析。(6分)【答案】15.①这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塞鸿、岸柳、纷絮等意象来抒发离愁别恨,尤其是“柳”谐“留”音,见柳思人,以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情。②对比,离人似高飞的鸿雁,一去无踪,而最能牵动人们离愁别绪的岸柳却一眼望不到头,“塞鸿难问”与“岸柳何穷”构成对比,使离别的愁绪表达得更加深切。③比喻,“愁思”本为无形的东西,作者以“纷絮”喻别愁,以实写虚,将抽象的愁思化为有形之物,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表现得淋漓尽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译文: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诗篇。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没有消息,望断天涯也难有消息。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着。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着。注释:①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浮云楼,即浮云寺楼。②霭霭: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③紫微: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④平楚: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⑤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类题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2)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答案】(2)①用词准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比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叠词。“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对比衬托。“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注释:⑴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⑵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⑶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⑷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⑸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⑹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⑺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15、【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玉楼春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客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15.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6分)【答案】15.①内容上,词人认识到,人生自有一些痴情存在,这种遗憾原与风月等自然景物无关;(2分)②表达技巧上,这两句使用直抒胸臆和借代的手法,把对眼前离别的感受上升到对整个人生的认识,将情趣和理趣统一起来;(2分)③结构上,承接前二句,也为下阕由深重的离愁转入乐观的虚设作好了铺垫。(2分)(意思对即可)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注释: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③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④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阙,乐曲终止。⑤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16.【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祢,祢衡,有辩才,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答案】①结构上首联点题:“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柳条春”暗含送别之意,切合标题中的“送归”。②情感内涵丰富:“怜”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意思相近即可)译文: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客游京城黄金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太湖边只有你三亩的田宅,遥遥万里外凄凉凉一个妇人。深知你祢衡却没能推荐,惭愧我空作一名献纳之臣。注释:⑴丘为:嘉兴人,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中进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九十六岁卒。落第:考试落榜。江东:长江以东的地方,指吴越一带,丘为家在嘉兴,属越地。⑵不得意:不如意;不得志;不称心。《公羊传·庄公六年》:“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此指科举落第。⑶况复: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复才未半古,尸素若兹。”⑷为客:作客他乡。黄金尽:用苏秦典故。《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这里指盘缠花光。⑸还家:回家。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晨飧。”⑹五湖:这里特指太湖,代指丘为的家乡。三亩宅:《淮南子·原道训》:“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后以“三亩宅”指栖身之地。宅:一作“地”。⑺祢(mí):祢衡,东汉人,有才辩,与孔融友善,孔融曾上表推荐他。此处借指丘为。一作“尔”。⑻为:一作“称”。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是诗人的自指,王维当时任右拾遗。献纳:把意见或人才献给皇帝以备采纳。17.【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昼眠呈梦锡孔平仲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请结合全诗赏析“落花帘外自纷纷”一句。【答案】(1)内容上写诗人昼眠后徐步出门,这才发现天色已近傍晚,风儿正吹着落花,满院飘洒。(2)以景结情。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昼眠后的诗人怡然自得地欣赏着这黄昏时节的景色,表面上悠闲自在,实则从诗人对“自纷纷”的落花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他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样来写,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18、【类题训练】【2005年盐城市中考试题】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3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2分)【答案】(1)近景远景结合。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对仗。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3)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19、【类题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李处士故居王建①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注:①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9.金人瑞评此诗云:“三四句逐字皆人手边笔底寻常之字,而合来便成先生妙诗。”请指出此诗颔联妙在哪里,并简要赏析。(6分)【答案】9.此诗颔联选景、遣词皆为常见,组合起来却妙趣横生。其巧妙之处如下:①构思巧妙。此二句妙在前四字为一层意思,后三字为一层意思,加上“无”与“有”为反对,虚实相生,组合巧妙,突出故居之寂寞、处士之孤独。②用词巧妙。“落花”用“一院”来修饰,“残月”从“半窗”而窥得,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20、【类题训练】(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4分【答案】(1)声色结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2)抑扬手法。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1、【类题训练】(2012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答案】①拟人修辞。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用词精炼准确。“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译文: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我的呼吸都有些不畅了。还好有青山在,它稳健、挺拔、耸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风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注释:(1)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五岳中的中岳。(2)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走于道路。(3)豁我怀:使我开怀。豁,舒展。

22、【类题训练】(2012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台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重。(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3、【类题训练】江阴浮远堂宋·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1戴复古为南宋后期诗人。2江阴:今属江苏。3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答案】确实最具表现力。(1)感情深沉。这首诗与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2)用词准确。一个“苦”字写出了诗人对中原望之不忍,又不能不望的矛盾心理;这种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注释:⑴江阴:今属江苏。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堂北临大江,南望城市,为登临胜地。⑵横冈:指浮远堂所在的君山。一名瞰江山,突起平野,俯视长江。瞰:向下看,俯视。⑶淮南: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极目:穷尽眼力。神州:指全国。译文:我登上横冈,俯视着大江东流;我站在浮远堂前,纵目万里,满怀着无尽忧愁。最使我痛苦的是眼前没有一座山来遮断我的视线;淮南大地,一望无边,都是中原神州。24.【类题训练】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滕王阁【宋】王安国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颈联。【答案】①颈联从空间着眼,写高阁所在的地理形胜和周围风光。上句写城市,人烟稠密,市街繁荣,是商贾荟萃之所。下句写赣江江水。②上句是近景,下句是远景,“树密”、“千家”,给人以繁荣之感;“天际”、“一叶”,具有淡远闲静之趣。③对比、衬映,一静一喧,一疏一密,相互对照,写出了滕王阁背城面江的独特风光。25.【类题训练】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舍弟/宗一【唐】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赏析诗歌的颈联的艺术特点。答案:①虚实结合;“桂岭瘴来云似墨”,实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是虚写,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②对比,自己所处环境险恶景色昏暗,兄弟宗一所去之地景色明丽博大。译文: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注释:⑴宗一:柳宗元从弟,生平事迹不详。⑵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⑶双: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粤江,这里指柳江。⑷去国:离开国都长安。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⑸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⑹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岭南道贺州》载有桂岭县:“桂岭在县东十五里。”瘴(zhàng):旧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这里指分别时柳州的景色。⑺荆、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孙汝听曰:“荆、郢,宗一将游之处。”何焯《义门读书记》曰:“《韩非子》: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得相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26、【类题训练】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②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③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①九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1.简析“倦客思家”的原因.(3分)2.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4分)参考答案1.①重阳佳节,思念亲人;②见大雁南归,触景生情;③仕途坎坷失意,对仕途产生倦意;④人已年老,有落叶归根之意。(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3点得满分。)2.寓情于景(或以景结情),这是景语,又是情语,通过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用词贴切准确,又以“一抹”修饰“斜阳”,以“数点”修饰“寒鸦”,更增添景物冷落之感。在这凄凉与冷落之景中,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手法1分,答出斜阳、寒鸦营造的意境1分,抓住修饰语“一抹” 和“数点”分析1分,点明情感1分。

第二篇:最新材料作文指导与训练10题

最新材料作文指导与训练10题

江苏省姜堰中学

许如斌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类的材料作文题,并且材料中没有主旨句,审题难度比有主旨句或提示语的单则材料更大一些。完成此类作文题目审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多则材料的聚焦点,然后据此将多则材料作文转换成话题作文,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步调。题干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材料的含义是什么呢? 材料一叙述的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清晨的公共汽车里人们没有笑容,它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笑容缺失现象的一个缩影;材料二是转述澳洲一位记者对中国笑容缺失现象的大惑不解;材料三是说笑容缺失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探讨。由此可见,三则材料的聚焦点是我国“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笑容缺失”,并且,这里的“笑容”专指微笑。转换成话题,可以是“笑容缺失”或“微笑”。作文中可能存在着如下几种偏题错误: 一是以“表情”为话题,范围过大。

“表情”有喜悦,有悲伤,有愤怒,有惊讶,有恐惧,有严肃,有轻松„„三则材料显然只说了代表乐观、喜悦、轻松的“笑容”; 二是以“笑”为话题,范围照样过大。

“笑”有大笑、微笑、苦笑、傻笑、憨笑、假笑、赔笑、冷笑、暗笑、狂笑、奸笑、狞笑、皮笑肉不笑„„三则材料中第一则说微笑;第二则说要有惬意的笑,“惬意的笑”应指微笑,因为其它如大笑都不切合;第三则表述为“醉人的笑”那也是指微笑,所以三则材料都只说了微笑。

三是以“职业微笑”为话题,则是明显偏题。

也许有人说微笑体现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抨击干部、售票员、护士、教师等对群众、对乘客、对病人、对学生冷若冰霜、缺少热情的现象。其实三则材料不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说笑容缺失的,而是说公共场合人们缺少微笑让人感到压抑,折射了公众普遍存在的在公共交往中对自己封闭和对他人冷漠的心态。所以与原有材料不切合。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 1 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在艰苦的环境中,即使你不具备大多数人能生存的条件,但是,如果你能够一心一意地扎根深处,能够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的追求,能够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你一样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尽管短暂,却很绚丽。

此为最佳立意,如能从这个角度切入,可给予发展等级加分。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叫依米的小花有三大特点,这正是立意的基本角度,由此联系人生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立意:

(一)“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1.扎根深处可成正果(可成/方成,如写“方成”过于绝对,不切合题意)2.专一也是一种成功的品质 3.与其广博不如精深

(二)“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4.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生命的辉煌 5.积累力量,突破自我

6.坚韧(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执着

(三)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

7.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出特色(活得精彩)从整体上看,也可得出以下结论: 8.人生的意义重在奋斗的过程

9.人生的意义重在永不放弃地追求。

(前面这几个方面的立意皆可视为符合题意)【偏题或离题】

1.逆境使人成功(但未谈到如何使人成功且有的同学对苦难、逆境的理解十分偏激,苦难造成美丽,似乎美丽只有苦难才能造就)2.自信、乐观(谈心态)3.用生命去换取理想(成功):依米花牺牲并非本意,并不等于说成功一定要牺牲 4.不要做理想主义的殉道者(批评或否定像“依米”这样的做法)没注意感情倾向 5.大谈生命奇妙 6.选择奉献 7.珍惜时间

8.成功源于奋斗(泛泛而谈,完全未涉及积累和专一)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 2 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和套作。

【审题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什么人(或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 材料作文的审题时最难的,因为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难于理解,不同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理解就不同,虽然材料的写作角度不唯一,但是写作的角度总是有数的,不能随便去写,因此材料作文跑题的情况比较多,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我整理了一套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贡献给大家:

大家在审题的时候,注意抓住材料的主要事件,研究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把这个“为什么”找到了,抓住了,这个“为什么”就是你写作的中心。以上面这片新材料作文为例,我们通过阅读材料,运用以上的审题技巧可以找到如下角度:

(一)从第一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观点 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3.要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给自己一个舞台 5.要会表现自己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学会推销自己

(二)从第二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8.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9.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10.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11.谈代价、谈付出等等

(三)从第三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12.适应环境,表现自己 13.坚守我心

14.修养自身,练好内功 15.给自己一个舞台 16.酒香不怕巷子深

(四)综合立意:

17.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18.横看成岭侧成峰

四、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假、辨虚实、还要辨方向„„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请认真揣摩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道理,按下列要求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从材料来看,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句话是写辨的重要性、必要性,突出辨的重要。

第二句话是写辨的对象、辨的内容,有哪些方面需要辨。色、音、味、高低、长短是具体形象可感的,是凭感觉器官可以辨别出来的,而清浊、好坏、真假、虚实、方向就是抽象不可感知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途径的,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省略号后的第三句话是写需要辨的原因何在,即为什么需要辨。第四句话是“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是说明辨的方法:要用“心”辨,而不是用别的手段。

组成题目材料的四句话实际上从四个方面为我们传递出这样的隐含信息:辨是重要的,生活中人生中离不开辨;辨是有对象的,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我们辨;辨是有原因的;辨是需要方法的。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学生可以用来思考的切入点,议论的发散点,思维的增长点,行文的立意点。

对于题目设计的“辨”题,可以先准确理解“辨”的含义:辨别、分辨。由此入手可以得出“辨”是什么,来分析“辨”的内涵,理解辨的深层意蕴,这是切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最常规的做法是从一般话题具备的五个方面进行思考深化:一般来说,每一个话题,都可以从原因、办法、对象、背景、历史五个角度去写文章。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京海淀区07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名句的诗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比喻式的表达可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题的立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阔,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缥缈,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反过来看,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得意忘形,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目中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

比较好的立意:

1.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2.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

3.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 4.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 5.脚在大地,心在云端 6.步行不如跳舞

7.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叹息说。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角度的多面性,要确定最佳观点:能自圆其说,但写作的角度有优劣,文章的立意有深浅。

看材料要理解分析几个有关思想内容的基本问题: 1.材料的主题是什么? 2.材料可分几个部分?

3.材料中有几个角色(或几个方面)?他们的行为或言论(或这几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取向?

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渤海之鱼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

渤海之鱼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人生亦如此,短暂中追求过程的精彩辉煌。

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

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从肯定角度立意: 1.可贵的探索精神 2.韧的赞歌 3.重在过程 4.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5.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

6.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 7.不能盲目地追求

8.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 9.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 10.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七、阅读下列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7年10月7日22点10分,广州市近100万个移动用户的手机同时响起,人们意外地收到了一条由区政府发来的停电通知:“因紧急抢险需要„„我区部分区域停电,不便之处,敬请谅解。”随即,花都电视台滚动播出停电通知。大约半小时后,半个花都城的路灯大片大片地熄灭,交通信号灯失灵,霓虹瞬间消失„„花都陷入了黑暗。事前,可能没人能想象,熄灭这万家灯火竟是为了救一个在高50米的高压铁塔顶端欲轻生的外来打工妹;常人也更无法想象实现这次大停电有多么艰难!为了救这个女子,必须切断花都区3条“大动脉”中的两条,花都区一半以上的电力供应将停止。为实现停电,供电部门的区调、地调和省调通力合作,甚至周边的区域电网也必须为此调整运行方式,韶关、英德和佛山的调度中心亦紧急加入合作。不难想象,对广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大面积停电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花都区的国际航空港白云机场,也有可能受到波及。然而,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各级单位从上到下一致同意停电救人,没有争论,民众也理解支持。“外地人来打工,也是花都的一分子,哪怕是过客,也是一样的”,“毕竟人命关天,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更何况我们是一级政府”。花都区纪委书记钟国雄事后表示。对于被营救的这个女子,这座城市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了解更多的信息,甚至都无法确切地搞清楚,她是否精神正常。但明确无误的事实是——她是一条生命。根据以上材料,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自主确定题目,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字数不少于800;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审明题型。本题是材料作文题,立意要立足于材料的意义。因此之故,题中亦有“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限制。

审明题旨。对于材料作文而言,材料的意义即是题旨。因此,务必要把材料的意义吃准、吃透。综观整个材料,其主要意义在于:“她”是一个打工妹、外来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毕竟人命关天,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更何况我们是一级政府”。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句:“但明确无误的事实是——她是一条生命。” 审清要求。“自主确定题目,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字数不少于800;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准确立意: 1.尊重生命 2.生命高于一切 3.生命是最宝贵的 4.一切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5.以人为本 偏离立意:

1.深情关爱,谱写人性美的颂歌 2.为他人奉献爱心

3.善待民工/善待外来人

4.齐心协力,奏响合作的凯歌 5.要讲团结 6.理解万岁 7.人人平等

8.热爱生命,切勿轻生 错误立意:

1.轻率决策,得不偿失 2.决策要讲科学

3.分清主次轻重,不要因小失大 4.攀爬电桩,既违法,又危险 5.要节约用电

6.谨言慎行,安全第一 7.细节决定成败 8.心态决定命运 9.梅花香自苦寒来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要求:咀嚼这句话,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所给话语的含义作文,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核心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1.“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可以拟制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生命》《播种•丰收》等题目。

2.相同的功,如果选择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会不一样。这就会派生出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倘若方法不对,付出越多,收获越小,付出和收获将不成正比,甚或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可以拟制出《耕耘一定就有收获吗?》《人生不止一个变量》《方向是个问题》等题目。

3.做多少的功,怎样做功,完全由自己决定,把“做功”理解为“选择正确人生价值”等,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收获灿烂的人生。可以拟制出《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给人生找一个合理的高度》《创造人生的美感》等题目。【错误思路】

(一)对所给名言断章取义,要么谈付出,要么谈收获,要么谈高度,要么谈抛物线,不能揭示名言背后的含义。

(二)写文章虽然兼顾了“做功”与“高度”,但未能明白二者实际上暗含了“前提”和“结果”的关系。

(三)完全抛弃名言,另起炉灶。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种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的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奇美的绝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作文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

1.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

4.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5.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十、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理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可供选择的角度: 1.严格要求出精品

2.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3.要敢于”推倒重来”

(这是从1、2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理)4.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5.何必付之一炬

(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第三篇: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效题组训练

201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效题组训练:写作训练 4

一、夯基训练

1.(2013年泰安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滑雪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穿越林海雪原,飞速行进在都市中无缘得见的皑皑大地上,体会从山坡上急速滑降时那种风驰电掣般的感觉,真是无限乐趣在其中。但滑雪者都清楚地知道,要想轻松愉快地顺着山坡往下滑行,就必须先背负器材、一步步辛苦地登上山顶。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要注意仔细阅读材料,在整体感知和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重点揣摩材料中议论的语句,然后选取一个角度来立意。该题目最好写成议论 文,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一是从探究苦和乐的关系的角度,论证“先吃苦,才能后享乐”的道理;二是从探究付出和成功的关系的角度,论证“只有艰辛付出 或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成功”。也可以论述经受磨炼或直面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如有其他立意,作文首段最好有一个简洁引述材料、引出观点的过程,以免读者对作文有偏题和跑题的判断。

另外作文只能围绕一个观点来写,在举例和分析的过程中要紧扣观点;要有结构意识,讲求层次分明和过渡照应;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

2.(2013年秦皇岛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有两位年轻人,在村边的山脚下凿石为生,其中的一个像村里人一样把石块砸成石子卖给建房人,另一个则将奇形怪状的石头当造型,运到码头,卖给花鸟商人。几年后,卖怪石的青年人成了村里第一个建起瓦房的人。

后来,村里不许开山,只许种树。这儿的田野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商客,村里人都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还有的出口到韩国、日本。那个卖怪石的年轻人种起了柳树。

五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我们敬服卖怪石青年的智慧,也为村里人的盲从奉上稍许的遗憾,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请以“变通与盲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写作导引】

严格地说,作为当年曾盛行一时的话题作文,现在已经淡出了高考的舞台,但作为一种训练,其仍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独有优势,备受老师和考生的青睐,成为一种有效的作文 备考形式。

(一)拓展思维,多角度立意。实际上,话题作文是有限定的,就是立意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内,即便如此,也显示出广泛的立意自由和广阔的运作空间,即立意与话 题相关即可。本次作文的话题是“变通与盲从”,可以从二者的关系的角度去立意,但也可以紧紧围绕其中的一个方面大做文章:如“变通,是一种智慧”“变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变通,是立足现实的相时而动”“变通,是变换角度看事物”或“莫为盲从遮望眼”“盲从失去自我”“盲从是一种墨守成规”“抛弃盲 从,走出固步自封的误区”等。

(二)明确立意,集中突破。话题作文的立意是多元的,呈放射状发散。我们可以激活思维的火山,广泛联系,为自己优化立意提供可选择的空间,但面对众多的角 度和切入点,要善于抉择和取舍,选取自己感受最深刻、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方面去立意。并且确定立意后,要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如就以“变通,是一种智 慧”为论点展开论述,切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3.(2013年长沙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投资。《青年生活》杂志开设了一个“话说投资”栏目,旨在引导青年朋友健康生活。请你为这个栏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

(一)对“投资”的理解

狭义的投资是指将金钱或资产投放于一工具上,期望能够达到财富增值的效果的行为;广义的投资是指“付出”。

“投资”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宽 泛,可以写投资股票、房产、金钱等实实在在的金融领域,也可以写投资健康、情感、智力等精神领域。

(二)投资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比如父母送子女到学校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子女将来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水、更大的成就;每个人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美好人生;学生们努力学习,养成高尚的品德,磨炼意志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这是为日后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成功准备必要 的条件……

(三)投资会有结果,成功与否均可。关键是谈出自己的独到的体验,并能引导青年朋友健康生活。

4.(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早晨不到5时就起床,烧水,做早餐,给病床上的母亲洗漱,给母亲喂饭,扶母亲躺下……打理好这一切,7时30分,一路小跑赶着去学校上课,这是16岁少女 刘雅丽每天的生活常态。刘雅丽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一中高二的一名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她显得瘦小单薄。12岁时,父亲被判刑入狱,从此,小小年纪的 她便肩负起照顾瘫痪母亲的重任。从初中到高中,她一边坚持上学,一边照顾母亲,用孝心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令我们心生温暖与感动。特别是去年以来,许许多多的“最美草根”们,用他们的无私与善举,向公众传递着人性的温暖。“最 美奶奶”、“最美妈妈”、“最美天使”、“最美仙女”、“完美扑救”……越来越多的“最美草根”,为社会树立起了道德标杆。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联想、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从“最美者”角度:主要表现“人性的善良”、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等主题。美就美在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人们的道德自觉。正是这样的自觉,让人们在无论何时何地遇到需要求助的对象时,都本能的主动救助,主动奉献出一颗仁爱之心、一腔关爱之情。从“受益者”角度:主要表现感恩、温暖、爱心等主题。“知恩图报”“投桃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无数的哲言,无不昭示了中华传统美德。

从“社会”角度:主要表现为“向善力”、道德力量回归等主题。草根发现、草根推举的草根“最美”,就是你我的照映,这是一部普通人的美善史。无论社会如何浮躁,网络如何喧嚣,生活如何艰辛,每个人都应有“最美”的绽放,也应有学习“最美”的能力。

二、能力提升

5.(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统考)请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从作文题类型看,本题属于人生类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对学生社会人生、心灵世界的体验和思考。文题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电视连 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脚下,道出了路是人开创出来的道理,对人的开拓、创新意识一个形象的比喻。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千 辛万苦,但他矢志不渝,双脚终于走出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路。这可谓是“路在脚下”的事例典范。

审题时,我们须先关注“路”字。世上的“路”数不清:有形的,无形的;顺利的,艰辛的;成功的,失败的……山间,蜿蜒着的是羊肠小路;海边,曲折着的是滨 海大路;雪域高原上,盘旋而上的是“天路”……人们把一生宁折不弯,“富不润物德润身”的人走的人生之路称作“正路”;人们又把损人利己的人用“作损”的 手段获得了许多殊荣的一生斥之为“邪路”;现代生活,诱惑太多了,于是有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罪恶之路;而又有人用自己短暂而美好的一生始终在默默为自己 的祖国铺就一条富强之路……这里的“路”,可实指具体的路,如家乡路、上学路等;亦可虚指抽象的路,如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做人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升天路、失败路、成功路等。其次,审“在脚下”。路不在别处,只在自己脚下,路是靠脚走出来的,不是靠其他得来的。文题没有指定写在“谁”的脚 下,我们可将“谁”具体化或抽象化,写作面就又宽了。也就是说,文题可以写具体的路、具体的人的脚下,也可以写抽象的路、抽象的人的脚下;可以主观地从 “我”来写,也可以客观地从“他”(或“它”)来写。从深刻的角度讲,建议写抽象的路,或先写具体的路,再关联引申到抽象的路。文题“路在脚下”适合写多种文体,下面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例谈谈如何立意。

写记叙文,可以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一次经历、一个故事,将“路”定格为人生之路,品悟、体验“路在脚下”的深刻含义。如写高三备考的经历,文章可立意为“大 学之路就在我的脚下,马不停蹄,克难奋进,终会圆梦”;写登山的经历,文章可立意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唯有不息的探求者,他的脚下才 有真正的路,才能领略独特的风景”;写失足者的故事,文章可立意为“路在脚下,每一步当走稳走实”……

写议论文,可以“敢问路在何方”设问,以“路在脚下”作答,并围绕其展开论证。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路在脚下”的忠实践行者。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告诉我们,路在自己的脚下,要靠自己去走。契诃夫曾写道:“路是人的脚走出来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去。”这告诉我 们,在人生的 “荒山野岭”中实在还有许多不毛之地,需要我们去开辟。鲁迅曾经讲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这是在批评我们,太喜欢在别人已经走出 来的路上,或徘徊,或徜徉。马克思也讲过:“只有那些在陡峭的山路上不畏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辉煌的顶点。”这是在勉励我们,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短暂而 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就必须要敢于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这些名言所蕴含的深意,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立意的出发点。

总之,开拓创新、脚踏实地、不等不靠、瞄准目标勇往直前、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等都可成为“路在脚下”的立意角度之一。

路在脚下

孝感考生

星际变换,你无法预测;风来无形,你无法捕捉;高山巍峨,你无法仰视。唯有专注脚下那一条印上你无数脚印的路,才是真实的存在,是你毕生所能够追求的。(以排比和对比的手法,引出文章观点——专注脚下的路,开篇点题)

即使生活的世界充满黑暗,也应该专注脚下的那条路,它是你迈向成功的通道。一年一度的“星光大道”如约而至,而捧上冠军奖杯的却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小伙—— 杨光。他没有常人的幸运,却依然得到了上天的垂怜。不是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那一双坚韧的脚,即使在无光的世界里,也依然迈着坚定的步伐,毫不畏缩,终 于踏平黑暗,迎来胜利的曙光。杨光很阳光,他用不屈默默诠释着四个大字——“专注脚下”。他用朴实的言语告诫着人们: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专注脚下 这条路,不肯努力寻找光明。(援引歌手杨光成功的事例论证“在黑暗中也要专注脚下”的论点,分析得当,论证充分)

即使浩瀚的星空多么神秘,也应该专注脚下的那条路,它是你永不跌倒的法宝。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喜欢研究黑暗的星空,那神秘莫测的天空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 他,吸引着他。有一次,他仰望星空,却没有专注脚下,以至于一脚踏空,跌入深坑,陷入困境。他看得见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忽视了脚下的路。高 贵的哲人啊,低头看看你的脚下,专注脚下,不让跌倒上演,你悟出的不也是一个伟大的哲理吗?温总理说:“年轻人,既要敢于仰望星空,也要学会脚踏实地。” 如果在仰望星空时,也不忘脚踏实地,这样我们就会永不跌倒,我们的生命才会演绎得更加圆满。(举哲学家泰勒斯的事例论证“仰望星空,也需要专注脚下的路” 的论点,辩证分析,观点明晰,引用温总理的话更增强了说服力)

即使理想的彼岸消失在天际,也应该专注脚下的那条路,它是你到达理想之岸的帆船。如今,我们已进入了高三后半学期,不少人陷入迷茫与苦痛之中。一次不理想 的考试,也能让他

们心灵憔悴,失去方向。他们遥望着远方的“高考”——一个让他们既兴奋又畏惧的山峰。多少人望而生畏,怯懦不敢前进,是那高度让广大学子 觉得它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可我想说:“同学们,收回你们那茫然直视前方的眼睛吧!低下头来,专注脚下的那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不远的将来,我们定会攀上„高考‟之峰,俯看灿烂的人生!”专注脚下的这条路吧,即使理想是多么的遥不可及。走好这条路,你定会收获别样的人生!(联系高三生的实际,论证“路在脚下”的道理,并提醒广大学子专注脚下的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路在脚下!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让我们用坚定的步伐,踏平人生的坎坷,踏平理想的坑洼,踏出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结尾再次点题,并发出号召)

【优秀理由】 基础等级:从内容上看,文章论据充实,富有典型性。作者选取了杨光、泰勒斯这一中一外两个人物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要专注脚下的路”的道 理。在横向拓展中,作者还善于联系高三学生的实际来谈,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说理更加深刻了。此外,温家宝、鲁迅等 人物名言的引用,也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从表达上看,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思辨性。

发展等级:文章叙议结合,论证有力,感悟深刻,文体特征鲜明。

第四篇: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指导与训练

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指导与训练

一、高考范文导入: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论证手法的运用。坚守个性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的个性,这个性,无奈却执著,“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子的个性,这个性,孤独却坚定”,“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子的个性,这个性,自信而昂扬。[排比举例引入,是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能够凸显文采。] 回首历史,猛然发现,屹立于高山之巅的恰恰是那些在浊流中却依然坚守节操与志向的人。这节操与志向,便成为先贤们熠熠闪光的个性。正因他们坚守个性,才能傲视群芳,彪炳史册。[运用归纳法,由上文举例通过分析搭桥,引出观点。] 人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人们时时呼吁个性,前卫者时刻标榜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呢?有人把独特的发型叫个性,有人把奇装异服称个性,有人把哗众取宠的媚俗叫个性,有人把特立独行的孤傲叫个性,甚至有人故意说反话、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标新立异,美其名曰“非主流”。这些真的是个性吗?回首遥望屹立于历史之巅的先贤,哪一个靠的是奇装异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座座丰碑,让我们看到了个性的真正内涵:那是在污世浊俗中对本真的坚守,是一种精神气质、理想操守,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披肝沥胆。[本段通过正反对比,理清概念,指出“时尚”不等于“个性”,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虽无比辉煌,却也压抑了个性。翻开史册,我们听到的是一声声壮志难酬的呻吟,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闭关锁国已成历史,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张扬个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要创新,社会要发展,个性要解放。解放个性才会激起人的创造才能,才会更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本段先从历史入手,进行反面论证,运用引用手法,说明为什么要张扬个性。然后再从现实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张扬个性。] 时代需要个性,个人更需要有个性。有个性,才能坚守本真,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不盲从,不迷失自己,不妄自菲薄。在好莱坞这个充满名利欲望的圈子里有这样一位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近30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拍摄过一部“大片”;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靠电脑特技猛抓观众眼球时,他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他冲击奥斯卡20年,皆以失败告终。这个人就是美国现实主义电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愿,坚守艺术的个性,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试想,在好莱坞商业巨制风靡全球之际,如果斯科西斯一味跟风,只求效益,只讲包装,那么电影界只会又多了一个想象天才,在喧嚣的英雄救世背后又怎会有理性的冷静?我们又怎能通过电影看到对人类顽疾的深刻反思?因此,真正的个性不是追风,更不是盲从,而是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坚守。有时执著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本段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反面假设论证分析坚守个性的意义。] 个性的张扬能推动社会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追求都是好的。哗众取宠的媚俗,或是故意的背叛与标新立异,不但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会很快走向生命的尽头。个性的解放不能是无限制的自由,它要以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为衡量标准。

[本段辩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评判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 在人人张扬个性又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那么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因个性而精彩。

从上文不难看出,“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种议论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纵横开阖,汪洋恣肆,说理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但总有许多考生,只会提观点、摆材料,而不会论证。文章中,运用多种手法,进行道理分析,既可增强论证的深度,揭示论据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又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二、方法指导

(一)引用论证

引用著名作家的、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作为论据,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

1、单独引用

2、融于句中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引用的运用。双赢,你我共辉煌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漫步于历史的沙滩,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双赢”。春秋的征战,战国的纷鸣,群雄争霸,逐鹿中原。面对强秦的进攻,是双赢的智慧使廉颇和蔺相如和谐相助,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二者相互配合,救赵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拒强秦于国门之外,同时,也使二人为后人铭记,使“将相如”的美谈流传至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张良与韩信如同两颗星辰,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闪光。张良善将将,韩信善将兵,二者配合,才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成功,才有了汉王朝的统一兴盛。是双赢的智慧,使张良与韩信在汉朝树了威信,建立了功业,使历史的星空中又多了两颗耀眼的星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不难发现,双赢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闪耀,加入世贸组织,东盟经济合作,六国共同绘制基因组图,这一切都彰显着双赢的智慧,这一切也必定会使我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强大。双赢,使蓝天不褪色,使鸽子不慌张,使青春不落幕,使山花烂漫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双赢,你我共辉煌!

(二)例证法

列出观点后,运用大量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1、名人典型事例

2、排比举例

3、大自然的例子

4、现实生活的例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具体事例的运用。尽显双赢智慧

天空有无尽的湛蓝,但仍为白云留出了些许空间,于是,蓝天满足了白云,白云点缀了蓝天;海洋有怒吼的波涛,但仍为游鱼留下了些许空间,于是,海水养育了游鱼,游鱼丰富了海洋。

谁说,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充斥的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想,彰显自己并且承托别人才是立足社会的双赢大智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睿智的老果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果树新品种,他终于研究成功了。令人不解的是,他却将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的送给自己的邻居。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他的优良品种。有人便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我是为了自己的果树,如果邻居用的仍然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话让人恍然大悟,他的这种做法,既保全了自己的果树品质的纯洁,又使邻居获得新的品种,与他人共享进步,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智慧吗?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了“先国家后利己”的君子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辅佐君主,繁荣国家。蔺相如的坚忍、包容让人钦佩。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世间万物皆如此,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许多着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

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的言论相攻,两败俱伤。或许,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包容、谦让、无私,不仅承托了别人,更成就了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挽留鱼。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竞争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

(三)比较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1)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用作类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话、典故、神话故事,还有自然现象和社会幽默小品。类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而且生动引人。(2)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用正面的或正确的观点同反面的材料或观点进行对比,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能得到直露显豁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比较手法的运用。齿轮 有青翠高大的松柏,有玲珑芬艳的野花,高与低、绿与红,点染完美的画卷;有如云朵飘飘的风帆,有如赤鳞翔浪的木船,枝与本,动与静,成就远航的轻骑。灿烂的阳光下,有“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正是鱼与鸟、人与兽、雷与电、风与雨,补起乾坤中万象争荣的丽景。让参差咬合,长短互补,在竞争的天地间,让前进的齿轮运转!

上苍造就鸿蒙之初的太阳与星斗,于是我们有光明的白昼和灿烂的星空。大鹏飞过天际时,小小的雀在檐头嬉耍,因着小雀,我爱大鹏的凌云之志,因着大鹏,我爱小雀的温顺可人。竞争中没有永远的胜负,只是这充满意义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长长短短。时间为你记下,回首时,是紧紧咬合的齿轮。推进长与短的互补,闪烁着双赢的智慧。

时钟一下一下走过,每一步都有齿轮的转动,每一步都写下长与短的补合。爱因斯坦这科学之坛的巨匠,在太长的生命路途中,写下波尔的名字。也许是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也许是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竞争中,两位科学家的长长短短补出了伟大的友谊,补出了人类世界的科学,补出了永远闪烁明光的智慧。双赢是合作的双手种下的果实,这果实属于双方,这果实又岂限于双方?牛顿与伽利略,开普勒与第谷,一对对智慧的星辰在相互映照下,照彻了整个的人类原本蒙昧、无知的夜。前进的齿轮,一次次长与短的咬合,推进着文明的脚步。

竞争中的双赢是和谐的表征。春花与秋月共同诠释的是古典文化的馨香;诗词与歌赋共同点缀了华夏青铜般的沧桑艺韵。鼓角与丝竹,各自有着不同音韵,然而各异的声响,不只为着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还应有合奏凤鸣凰吟般悠远乐曲的意义。竞争中的双赢,为着造一片共同的蓝天和一盘有力的齿轮。

有青松翠柏的高大挺拔,才有无名花草的别有馨香;有如云飞飘的风帆,于是更显似赤鳞翔浪的轻舟;喜翼可蔽空的大鹏,更爱檐头私语的麻雀;慕步行万里的风,更羡潇洒的雨。长短咬合,有一轮推进文明的齿轮!

(四)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的原因和结果周密分析,通过结果找出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比较手法的运用。角色转换之间

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谁又能保证年轻一代创造的新文化不比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反哺不是凶恶的暗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年长一代也不必惊慌抗拒,正如韩愈所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在不同的“道”之间,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往往会发生角色转换。

很大一部份时间里,年长一辈是施教者,他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向后辈讲述经久不衰的故事,描述所见所闻以及体会感悟。那么独特的习俗或是家族精神,构建起年轻一代文化根基,使之吸取传统文化土壤中丰厚的营养。年轻人这才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当年轻一代吸收了足够的养分破土而出时,往往又会发现世界与长辈的描述不尽相同。年轻人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勇敢迎接大千世界缤纷多彩的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和现代的、民族的和世界的、阳光的和晦涩的各种文化,年轻人总能以极快的速度接受、分析、消化。由于这些额外的养料,年轻一代或许能成长地更快,有一天,超过了年长一辈。

观察社会进程我们会发现,因为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年轻一辈的平均身高一般会超过前辈。同样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开放,年轻一辈的学习能力也强于前辈。于是,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年轻人能从受教者转换成施教者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在创造文化,新文化中蕴含了鲜明的时代活力,这正是年长一辈所缺乏的。

文化反哺与鸟类反哺一样是自然社会的正常现象。角色转换期间也可能发生一些冲突。面对冲突,我想年轻人即使变成了施教者也要给予长辈充分的尊重,一如雏鸟长大后仍要听取老鸟的经验;同时即使长辈不再是施教者,也不必认为地位受到了动摇,学无止境,见贤思齐,才能终身增长文化内涵。

只有不断地角色转换,才能使文化永葆新鲜,成为社会进步的不竭之源。

(五)假设论证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事例进行分析,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讲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因果方法的运用。善行如雨,润物无声

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润物而无声,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带来的只有破坏。——题记

富翁善行,可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君不见,他“为人慷慨”?殊不知,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而且看到他人家境贫寒,就“同情”起来,要捐助那些人,但是,我们也透过材料可以看出,善行若如雨,润物方无声。善行,会带给人心灵的滋润,但如果方式不当,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会伤害别人,我们行善,不应该只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而是要让援助者真正得到帮助。行善,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善行像春雨,那么它会润物新无声。讲究方法的行善,会更能打动受捐者。从这点来说,我不由得想起浙江大学的“资助”形式,在浙江大学里一直都保留着资助贫困生的传统,学校“行善”时,把贫困生聚集在一个房间,统一派发助学金。这样做虽然资助了贫困生。但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而后来,学校发现这种做法虽好,却不能让受捐者接受,于是从2012年开始,他们改变了资助方式,直接把钱打到学生的卡里。浙江大学这样做,不仅帮助了贫困生,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能更自信地完成学业。这种帮助,显示出了学校的人文情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善行。

具有人文情怀的捐助,能使受捐者愉快地接受。浙江大学改变捐助方式,令人欣喜。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对雷锋称赞不已?很简单,就是因为雷锋能默默地为社会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善,更容易打动人心,更会持久。如果善行像暴雨,它将冲毁一切。中学生谭睿跳江救人后发微博自夸,引来一片指责,陈光标高调行善,被疑作秀;重阳节志愿者扎堆去敬老院,造成老人不堪负重,一天被洗了7次脚。如此等等,这些善行,已经超出了行善的初衷,已经被许多无法言语的因素掺杂进

去,所以被援助者是不会真正得到帮助的。试想,平时老人在养老院孤苦伶仃,无人问津,而重阳节却被一大群人围着,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养老院负责人也表示,如果真的想献爱

心,不必等到节日才来。为什么富翁捐助贫困家庭,第三家却不愿意接受呢?是因为他采用

了直接捐助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同情,倘若富翁能有智慧地行善,相信就不会造成这样的 结果了。

讲究行善的方式,我们都能够在行善的同时,成为聪明的施善者。善行者成为春雨;就肯定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六)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的表达出来,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比喻方法的运用。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自豪与杰出的关系是什么?大多数人则认为他们是一对亲如手足的兄弟,可是人们啊,只看到了他们按辔并进的样子,却没有留意二者背道而弛的情景。难道只有“杰出”这个字眼,才佩得上自豪吗?

昔日的非洲富豪小姐出门,要戴三十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平民女人区分开来,听着旁人的“啧啧”艳羡,满足感油然而生。还有现代那些歌星影星的骄傲,风云人物的自豪„„这些自豪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然而,无数悲情证实,一旦金钱大厦轰然倒塌,荣誉的光环顿然失色,一切的一切全都荡然无存。所以,有谁会承认,当一个母亲看着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时,眼中的自豪会输于比尔.盖茨的母亲呢?我想是不会的。

用多数人的平凡凸显少数人的杰出,是现代社会的公开秘密。但是平凡的人就不能拥有自豪吗?突然记起一个广告:小男孩沮丧地说,妈妈我只是第二名。妈妈摸了摸他的头,说:宝宝,你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第一。看毕,心里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是啊,不是第一又能怎样?只要我们尽了力,平凡的第二同样值得自豪。你曾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过吗?一个挖土豆的农民,与一位伟大的总统,带给母亲的难道不是同样自豪吗?

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一株花蕾,虽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致的开放而自豪。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却平凡得有尊严!

昔日王昭君走上金銮大殿时,面对几十双居高而下的目光,她暗暗地告诉自己:满朝文武皆向我望/别紧张,休张狂/我要缓缓地走/款款地航/怕什么/皇帝不也要百姓来供养!不得不从心里敬佩昭君的豪气与胆识,这是平民的尊严,这是平凡的自豪啊!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银塑,可那光芒,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平凡的我,奔向了平凡的你;平凡的他,结识了平凡的她。平凡的万物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面对浩浩苍穹,茫茫宇宙,又有什么是不平凡的呢?让平凡的我们振起双臂,为平凡喝彩,为平凡自豪吧!因为这平凡里正孕育着永恒的美丽。

三、美文赏析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名师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用。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又自然地引出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两个层面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思维能力,后者侧重思想心态。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引用或化用的名言,既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节操的一眼清泉。”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浑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点垢点。”也有人问我:“ 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的花。” 是啊!诚信是清泉。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需要这样的清泉,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欺骗和谎言,我们多么想拥有一片承诺于人,守信于人的蓝天,有人因为欺骗而失去了最珍贵的友谊,有人因为谎言而众叛亲离,也有人因为欺骗而走上了生与死的边缘,试问,我们身边没有欺骗,那该有多好啊!有人为了信守承诺而至死不渝,那桃园里的三拜首,岂能忘记?关老爷的诚信又怎样?面对高官厚禄,面对加官进爵,他毅然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美名,只为一个“信”字。诚信是玉,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它有着玉的清洁,它有着玉的高贵,它更有玉的坚贞,历来文人学士以玉为友,以玉为伴,这就是玉与信的融合吧!他们在玉的身上学到了信,一个传唱千古的立身准则。“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无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吕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骑赤兔烈马,那是何等威风,何等的英雄,可到头来,却为一个“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诺别人的话当作儿戏,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艺,那是他愚啊!那是他无信啊!假若给他一个机会,一个从信开始的机会,历史或许真的要重写。

诚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语。

是的,我们的生活更需要鲜花来装点,我们的人生更需要鲜花来陪伴,陶渊明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与菊花结缘,他守望着那一棵棵诚实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与那充满欺骗,黑暗的统治势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为有那诚信的山菊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实,很自然。

在这片诚信的蓝天,不需要欺骗,不需要谎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坚贞的玉,芬芳的花,因为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字--“信”。看!诚信的蓝天下站着三个人,你、我、他。

【名师点评】文章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有物,有理应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本文结构很有特点,采用总---分----总形式。在论证方法方面,小作者善用比喻,诚信是清泉,是美玉,是鲜花,形象自然,有理有序,堪称美文。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井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钦佩。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缤纷的色彩,——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点评】考生由三人喜欢不同口味的饮料提炼出观点——缤纷成就和谐,从‚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三个层面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有思辨性。作者时而引用,时而举例,时而比喻,异彩纷呈。文中所引的自然界的缤纷色彩、红楼儿女的众相纷纭、春秋战国的文化盛宴以及蔡元培先生的名言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阅读积累与生活体验。不要轻易说“不”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为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而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值日班长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逐利而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而幡然知耻,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后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抗拒、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名师点评】本文显示了作者的一定写作才情和作文文采。一开始文章就带有说理氛围,开头部分充满思辩色彩又酣畅淋漓,表明该考生思考成熟。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先举来自校园生活的两例论述我们很容易轻易说“不”,后从“世事尚未洞明”,“付出代价”,“生死攸关的选择”等三个角度论述不要轻易说“不”,整体构思严谨,重点论述比较透彻,论证方法灵活。综合来看,本文构思严谨,论证充分,语言流畅,议论中不乏激情。好奇心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罢了,“心”却是失去了。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作者立意深刻,有独立见解。议论层层递进,逻辑性强。用例鲜活、假设推理到位,排比说理有力,引用自然,能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中心论点。文章活泼洒脱,不干巴巴地说教。今后的高三学生,应从中得到启发。

四、练习题 虹和石桥

虹看到了拱形的石桥,向石桥说道:“我的大地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那么的美.” 石桥回答说:”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读了上面一组对话,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

第五篇:高考英语作文作文指导与训练—倡议书

飞扬英语之写作系列讲练结合,步步提升

高考英语话题作文指导与训练——倡议书(Proposal)倡议书由个人或集体发出,作用是倡导某项活动。倡议书遵循书信的一般格式,但由于用途和作用的差异,在许多细微之处各不相同。

【例题展示】

北京某中学讨论是否应该骑车上学。假如你是该校学生会主席,请你用英语写一封倡议书,号召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内容需包括:

1.建议骑自行车上学;

2.自行车是学生常用交通工具;

3.骑自行车的一些好处;

4.骑自行车需注意的问题。

注意:

1.词数100左右,信的开头和结束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使行文连贯。

Dear schoolmates,Recently, a debate concerning whether we should cycle to school or not has appeared in our school.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tudents’ Union

July 13, 2011

【思路点拨】

1.从写作内容上来说,一般倡议书中应该包括倡议原因、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等。该写作内容包括(1)观点:骑车上学回家。(to and from school)(2)原因:骑车大众化;好处。(common, easy and convenient)(3)注意问题: 安全。(keep a/an…speed;lock)(4)建议。(Don’t hesitate;Let’s ride…)

2.从写作手法上来说,倡议书的措辞要贴切,情感要真挚,语言要富于号召性,可多用should,ought to,may,can等表示建议的情态动词;倡议书的篇幅不宜过长,开头要简单明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结尾最好加上简洁有力的呼吁。

3.从谋篇布局来说,倡议书写格式和一般书信大致相同,一般由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四部分组成,有些倡议书还根据需要加是了适当的标题。

(1)称呼。写称呼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倡议的对象,一般要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Dear friends”,“Dear schoolmates”,“Dear editor”,“Dear students”等。

(2)正文。倡议意在引起他人的响应,这就要求作者须清楚说明倡议背景、原因,申明倡议目的,做到让人信服,人们才能响应并自觉行动。倡议的内容也要具体,要写明有什么作用。一般倡议的内容可为几点来写的,这样倡议的对象更容易看清,更容易明白,效果也更好。

(3)结尾。结尾可表明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提出某种建议,但是一般不在结尾用些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4)落款。在右下方署名发出倡议的集体或倡议者的姓名,然后另起一行,署上发出倡议时间。

【范文展示】

友情提示:内容原创不得侵权,违者必究

Dear schoolmates,Recently, a debate concerning whether we should cycle to school or not has appeared in our school.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e should ride to and from school.Firstly, riding a bicycle to and from school is very common among the students, for buying or repairing a bicycle doesn’t cost a lot.Next, sparking a bicycle is easy and convenient in our school, no matter how busy the traffic could be.Actually, bicycle-riding is also a practical way to do exercise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What you should do carefully is just to keep an appropriate speed while riding and lock it after you are off it.In this way, you’ll feel it simple and relaxing to ride a bicycle while you are here.Don’t hesitate, everybody.Let’s ride to school.The Students’ Union

June 13, 2011

【习作点评】

短文较全面地反应了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文中注意了上下文的连贯性,能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份,使全文结构紧凑;同时文中也运用了较高级的词汇及语言结构,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①Firstly…;Next…;Actually…also…;In this way…让文章浑然一体。②As far as I am concerned就我个人而言;…for buying or repairing a bicycle doesn’t cost a lot中for用做并列连词表示“原因”; …no matter how busy the traffic could be 中no matter how引导让步状语从句;What you should do carefully 中what引导主语从句,以上从句的灵活运用,表现作者的语言功底。③省略句while riding以及it做做形式定语,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语言结构。④同时,文中也正确地运用了一些好词汇及短语,如:convenient, practical, appropriate, hesitate等。

【实战演练】

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请你代表学生会向全校发出倡议。要求内容包括以下要点并阐述你的理由。

1.别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2.不得高声喧哗;3.循环使用资料; 4.保持教室整洁。注意:1.词数120左右;

2.注意文章连贯性。

【参考范文】

Dear friends,Do you want to study in a beautiful campus? So it is our duty to make our school comfortable to study in.To complete this task, we should keep the following rules in mind.First of all, don’t litter about in our school.It’s smelly and attracts flies, you know.And we should protect our school’s environment by looking after flowers and trees around.Of course, don’t yell or shout out so that we can study in a quiet environment.It’s also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reuse everything recyclable, which is mone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Finally, please keep classrooms clean, use the blackboard responsibly and remember there is no drinking or eating in the classrooms.Let’s all take action now and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Thank you!

The Students’ Union

July 1, 2012

【经典例句】

1.Please don’t smoke, spit or litter in public places.2.Let’s make a good network environment.Let’s be civilized Netizen.3.Hopefully you will join in the action and extend warm help to those needy persons.4.We all want to grow up happily and healthily, and for this goal we must do several things.5.What I want to stress is that each of us should listen more to others.6.We students should listen more to our classmates, thus we will help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a friendship is likely to be formed.7.It is a good idea for us senior 3 students to have daily exercise, for taking exercise helps us build up our body and keep a clear mind.8.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alls on students to exercise for an hour every day, in the hope that they will have good health to work fifty years and enjoy the whole life.【妙思巧练】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We should ________(保持平衡饮食).For dinner, we’d better not eat too much.2.As a student, I am _______(强烈支持)the activity because it is very meaningful and helpful.3.Let’s all_______(采取行动)now and contribute to the prosperity of our mother—the earth.4.It's a pleasure to thank you and let you know, too, your kindness __________(长久被铭记).5.To do a lot for our environment, we should try to use both sides of paper _______(一有可能).6.We should develop _________(良好生活态度), for life consists of not only sunshine but also hard times.7.It is obligatory that books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should be returned _______(两周内).8.In order to _______(充分利用)learning materials, the Students’ Union of our school is organizing an instructive activity.【答案】

1.keep a balanced diet 2.strongly for 3.take action 4.will be long remembered 5.whenever(it is)possible 6.a good attitude to life 7.within two weeks 8.make the best use of

下载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考诗歌赏句题的精准指导与高效训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