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众所周知,医药产业作为国际产业标准划分的十五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它属于幸福行业,其持续发展关系到了人类生存和健康,而被称为是最重要的生产行业。现在人口的自然增长、人们珍惜生命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促进了医药市场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各国经济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医药产业持续以较高速度发展。因此,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
医药行业,又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我国,医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局,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国家给予的宏观调控策略、新药品开发与创新的投入、药品价格的改革、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民众用药的基本需求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等,均是影响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明确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国内外医药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探讨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行性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对于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内涵要如何理解?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概念解释也就不同。可持续发展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最先是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于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补充解释,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即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以说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和环境资源,造福于子孙后代和安居乐业,从这一点上很适合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从经济学角度的定义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提出的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该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除此外还有从生态环境及其保护角度的定义;从社会属性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的定义等等。
2.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医药产业却是一枝独秀,这也是医药产业持续增长性的特点决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发展和可持续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统一。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前提,没有发展则无可持续性可言。但若只考虑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性的长远目标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有发展的坚实基础,又要有远期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方位的协调统一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到多个层面,不能顾此失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和进步。同时也要注重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作为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要兼顾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医药原材料的资源利用与自然资源的存在相互依存,自然条件的因素决定了是否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条件。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又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社会,既要满足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又要保护环境而不能有损于后代人的利益,使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及全面进步。
总之,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威胁。本着公平性、阶段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去实现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总体目标。
那么,我国的医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 1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
国内医药产业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2],由于新药产出能力弱,普药市场份额超过90%,而国际专利药占据超过7成份额;国内集中度低,制造业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为42%,而国际市场上20强占据66%的市场份额,差别显著。医药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即定义为“制药行业”,由于利润也较低,由此会带来成本的增加。由此针对医药行业近期出台若干政策,加大投入的领域有:疫苗行业(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药品研发的优势企业、单克隆抗体领域,这些领域将有可能受益。中央财政预算今年安排328亿元,2010年将投入300亿元左右,重点推进包括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在内共11个科技重大专项措施,若干政策的出台对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医药产业行业间存在盈利能力差异性
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中药饮片的利润率也高出化学原料药的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行业间盈利能力差异性较大,同时也导致医药产业盈利能力明显分化,但对于发展前景的医药产业在竞争中加快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剂。
3制造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时期
调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子行业间比重在进行调整,中药及生物制药等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化学药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二是专利药的比重将增加,2000年专利药在我国市场上占据9%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0年将占有21%的市场份额,其中中药与生物制药具有较大创新产出潜能。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最大。对于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重组和优化,是为医药产业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亦是医药产业。
4政府将继续调控药品价格
对药品价格的控制和管理,既涉到多方因素。从卫生政策的角度来看,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药品的有效需求,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但从医药产业政策角度来看,一味地降低药品价格,又会限制医药产业发展,不利于研究和开发新药、特药,因此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政府调控药价的关键。政府对药品价格管理具有总的原则,即政府定价与市场形成价格相结合,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必须兼顾生产企业和分销企业的承受能力,要合理确定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的比重关系。
5民营经济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盘升
至2002年11月统计显示医药行业中民营企业比例在20%以上,在不同经济类型的医药企业中民营和三资企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利润增长可达30%。因此在未来的医药行业发展中,民营经济的投入将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有诸多优势与瓶颈,但总体来看医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生命本质的高质量追求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将有更多“安全、有效、便利”的新药出现,加之人们对健康水平追求的提高、新增疾病的出现等,都决定了医药行业是成长和发展的朝阳产业,人类需要健康,而人生的根本追求是幸福,有了健康的保证就有了幸福的前提,而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开启人类幸福之门的钥匙,所以亦可以称为幸福产业。同时医药产业亦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国际化的竞争型产业[3],利润率颇高,前景不可估量,这些都将为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强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合能力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4]。
自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国内企业将面对大型跨国企业而不仅仅是国内其它企业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就现阶段医药市场而言,竞争还刚刚开始,因为外资准入仍有诸多限制,国外商品进入还有关税壁垒。现阶段外商投资中国市场只能以合资、合作方式进行,并有投资比例限制,而国外同类药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因关税高导致价格偏高而丧失一定竞争力。几年后,上述情况将会改变。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和农村医药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对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从整体上看,医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但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医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得更加紧迫。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正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选准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适应市场变化。这也是企业经营者工作中助重中之重。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顾海.医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226 2董国俊老师张萃发《中国药业》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第二篇:长治市医药产业规划
长治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医药行业是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担负着服务城乡、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形成了中成药、中药精制、生物医药、化学合成原料药及制剂和医疗器械及医药物流配送等门类品种较齐的医药工业体系,共有医药企业20户,主要产品有清开灵、生脉注射液、血液制品、复方苦参注射液、六味地黄丸等300多种。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骨干企业有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振东金晶药业有限公司等。从发展趋势看,我市医药行业的比重逐年增大,正朝着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
二、目前医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知名品牌少,自主研发能力弱,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相对匮乏。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活跃市场龙头,巩固种植基础,壮大工业支撑,打响文化品牌,全力推进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物流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管理规范化,构筑药业发展“四大支撑”,推促医药产业整体上档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医药行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实现我市医药强市的战略目标;医药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医药工业在全省全国地位争取进入前列。到十二五末全市医药工业现价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四、发展重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医药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突出特色,做大做强,突破性地发展医药产业,使我市的医药产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力我争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医药产业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品牌为核心,依据新型工业化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以中药现代化和生物医药为突破口,以医药流通为载体,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品牌创新,实现医药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在全市形成六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平顺、壶关、屯留、沁县、沁源、武乡),五大医药优势行业(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配送),十大优势医药产品系列(清开灵、人血白蛋白、复方苦参、冻干粉针剂、神经生长因子、比卡鲁胺胶囊、L-苯丙氨酸、六味地黄妨、单味配方颗粒、依西美坦胶囊)的格局。到十二五末力争医药行业成为我省优势产业之一,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以太行药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要向纵深发展,要研发一些新特药。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天然药物成为现代医药的发展热点,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的销售额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因此要重点发展高效、速效、长效(三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小)及贮存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三方便)的新型号中药,如单味配方颗粒,是继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之后的中药第四大支柱,是中医药领域的未来方向性产品。
以康宝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要向外围拓展。现代生物技术成为医药的发展方向。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面貌。世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垄断国际生物制药市场,表明我国医药界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的新一轮的竞争已经展开。因此要在人血白蛋白的基础上,加大神经生长因子、抗凝血酶、医药中间
体、L-苯丙酸胺、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等的开发力度。
以振东药业为代表的抗癌药要向扩大抗癌药物品种发展。目前癌症已上升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世界第2位“杀手”。自 90 年代初至今全球抗肿瘤药物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2.5%,大大高于其他药物 7%的平均增长率,且增速还将提升。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的增长一直高于医药行业的增速,目前国内抗肿瘤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销售额达到 90 亿元市场规模,预计未来我国抗肿瘤行业复合增长率将为 26%。由于抗肿瘤药物行业壁垒较高,市场份额主要被专业抗肿瘤药物生产厂商占据,市场集中度较高。因此要在现有抗癌药物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来曲唑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新型抗癌药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发挥市政府部门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建立市医药联合协调组织,由经委、发改委、药监、卫生、工商、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医药产业发展中重大问题,加强宏观指导。
加快市医药协会的组建,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努力打造医药行业规范化、秩序化、文明化、国际化新格局。
(二)、实行科技兴药政策,鼓励技术创新。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与在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确定科技主攻方向,加大科研力度,利用国家政策,帮助企业建立国家、省级科技创新中心。
2、加强新药研发。积极支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目标,逐步建立新药自主研究开发体系,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开展新药研发。
3、加强和鼓励技术改造、技术创新。
有计划的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在研发、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及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优先考虑。
(三)加大改革力度,规范企业行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推行股份制改革,鼓励经营者持大股,购买企业组建大集团。
(四)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根据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支持和鼓励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改善医药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效的促进医药工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医药产业动态聚焦
医药产业动态聚焦-——宏观经济与政策月度分析报告2011年第二期 医药行业】基本药物目录即将调整 药企命运融入制度环境建设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将进行调整和完善,力争更好地适应基层用药需求,并适时启动制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工作。”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
“所谓调整,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不动、调出和调进。就基本药物目录而言,我个人觉得还是调进的比重将更大一些。”江苏某制药企业政府事务部总监表示。
在制药企业尚在观望基本药物目录如何调整时,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明确指出,2011年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
“目录调整只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内容。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对行业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神威药业营销总经理王伟说。
1、调目录缘自“不够用”
为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安全有效的药品,我国于2009年8月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定了307个品种的国家基本药物,并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最新监测结果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已在国内57.2%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安徽、天津、宁夏、吉林、江西、陕西、甘肃、海南等地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
卫生部2009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一年半以来,“基本药物数量和品种均不够用”的呼声不绝于耳。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有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补基本药物目录。据统计,到2010年9月底,已有14个省(区、市)完成了药品目录的增补,普遍增补了200种左右的药品。如浙江首批增补目录达150种,江苏增补292种,广东增补244种,山东增补216种,安徽增补265种,天津增补240种。《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更是增加了381种基本药物。
所谓增补,即国家目录不够用而进行增加。广东省基本药物专家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席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国家基本
药物目录不能满足基层基本急救(农药中毒、蛇咬伤等)、抗过敏、儿科、妇科、皮肤科以及清热祛湿祛暑的常见病慢性病和感冒、胃肠道疾病的用药需求。
“随着一些病症的变化,临床用药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原有的307种可能不够用。”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郑传誉说。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不够用”主要有几种情况;第一,各地用药习惯存在差异。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药品种普遍为300种,但是一些地方的常用药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种)的重合率只有50%。第二,以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代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在诊疗的范围已经从原来的常见病、多发病扩展到住院手术,超目录用药需求不断增加。第三,一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部分上级医院转诊患者的康复治疗工作,对药的需求范围加大,特别是患者普遍希望用大医院原来所用的药。
《工作安排》也强调,相关部委要“研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使用部分),规范各省(区、市)药品增补,兼顾成人和儿童用药需要,更好地适应基层基本用药需求。”
2、企业静观各种变化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有着极大的决心,制药企业应该会对目录调整有强烈的兴趣。”江西三精易安医药总经理杨昌顺表示。
“目前各省基本药物招标都将实行量价挂钩和单一货源,对企业来说,产品如果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就意味着该产品将无法在基层市场销售,广阔的基层市场就彻底丢了。”杨昌顺说,独家品种一旦进入目录,则将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空间。
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卫俊才认为,将那些本身销量不大又不具备价格优势的药品纳入到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对普药企业来说则更具诱惑力。“一旦进入基药目录,该产品不仅被自动纳入医保甲类报销目录,同时还可以借助政府采购,迅速占领市场,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但也有人士表示,制药企业对待基本药物目录的态度已渐趋理性。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基本药物降价。坊间已传言,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出包括600多个品规的基本药物降价目录,降价幅度因品种不同而异,有可能在今年“两会”前后公布。此外,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调整增补也会考验医保的支付能力。有企业人士预测,医保部门也会要求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控制。卫俊才表示,基本药物多为普药,本身利润就薄,在物料、人力成本都持续增加的当下,药品价格继续下降,企业很难继续扛下去。“现在我们使用的包装材料,单个供货价上涨了4分钱左右。单纯靠企业已难以消化生产成本的上涨。”郑传誉坦言,罗浮山国药之所以在30多个基本药物中,主推消炎利胆片一种,原因很简单,那就
是该产品的质量标准是罗浮山国药定的,成本控制相对容易。
其次是政府补偿尚未完全到位。众所周知,由于基本药物在推行过程中采取零差率销售,因此基层医疗机构维持日常运转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如果政策和经费落实不到位,保障机制也不健全,都将直接影响基本药物的需求量和供应量,预期受益基本药物销量放大的医药企业也很难美梦成真。
事实上,由于补偿不到位,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以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同时,还销售着大量非基本药物;去年,某省在基本药物招标中做出了“30天回款”的承诺,但在实际结算过程中,中标企业却很难及时拿到货款。“我们跟基层医疗机构结账,基层医疗机构说政府还没有把资金给他们,他们也没钱。”一位企业人士说。不仅如此,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留住患者的积极性减弱,加上随着交通便利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一些基层患者开始涌入医疗能力更强的县级医院,一些地方出现了“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县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尽管在招标过程中政府实施了单一货源政策,但我们中标产品在2010年9月~12月期间的销量,较之上年同期并没有出现预期增长。”一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高管称。
3、政策环境正在改善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让百姓用到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的初衷也在于此。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关键是让老百姓能够持续用上基本药物,一次两次地使用不能算。因此,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尤为关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
可喜的是,随着《工作安排》的出台,围绕着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工作安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2011年,我国将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此外,《工作安排》强化了财力保障,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将2011年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要重点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顺利推进„„要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完善政府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显然,这一要求从政策层面扫清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最大障碍。
天相投资研究人员认为,医保补助标准提升和基药市场扩容,使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迎来利好”。不仅如此,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正在加快,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都取得了初步进展。预计到2011年下半年,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就会比较明确,新一轮政策驱动即将拉开序幕。
基本药物制度建设配套措施逐步完善,可能在未来有助于基本药物在基层用量增长。作为企业人士,王伟的态度则更为乐观。他认为,随着政府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力度增强,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望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得到逐步解决。重要的是制药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
“制药企业要想在基本药物目录调整,乃至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过程中真正获益,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生产出高质量的基本药物;二是顺应政策趋势,通过技术升级来控制成本。”王伟强调,基本药物市场的蛋糕,不会让所有医药企业来分享。无论是新版GMP,还是各省基本药物招标中采用的技术标,都对基本药物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药品降价已成为大势所趋,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都难以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必须顺势而为,以技术升级降低成本来赚取利润,一些在技术上、质量上都不占优势的企业,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当然,想赚取更多药品利润的企业,也可以走专利药、创新药的路子。走高端还是走低端?大部分企业的战略路线明晰了,行业格局才能进一步趋向合理。”王伟说。
第四篇:医药产业研讨会欢迎辞
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致辞
市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各位来宾、朋友们: 下午好!
在这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实事、大喜事,将会载入我市医药产业发展史册,全市680万人民为此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此,我们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位于四川、湖北、陕西、重庆四省市结合部,公元前314年置县,解放后设立 县地区,1993年划出 1999年撤地建市。现辖,幅员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是全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享有“ ”之美誉。人文荟萃,4000多年前,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巴人文明。革命战争时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浴血奋战,万多人参加红军,2万多人英勇捐躯,孕育了 等50多位共和国将军。区位优势明显,是川渝鄂陕辐射交汇的中心地带,历为秦巴地区物资集散重地和商贸中心,是国家公
路运输179个主枢纽之一和全省规划的12个次级综合交通
枢纽之一,是全省“十二五”规划培育的8个百万人口以上特
大城市之一。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机场直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资源
富集,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国苎麻之乡、中国油橄榄
之都、中国黄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都及“ ”的主要资源地。
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28种,煤炭储量达7.3亿吨。天
然气储量达 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 亿立方米,是全国三大
气田之一。拥有中(草)药资源1700多种,其中植物药材
1656种、动物类药材61种、矿物类药材35种,常年收购
品种500多种。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第三次党代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形
势,客观审视市情,科学谋划未来,确立了“ ”的奋斗目标和
“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明确了发展定位和“三
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基本思路,以及“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推进“七
个加快”的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
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秦巴
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川渝鄂陕结
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努力走在 建设西部经
济发展高地前列,使 成为 面向中部开放的东向通道、合作
平台、产业基地、交流窗口和生态屏障。未来五年,确保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
力争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固定资
产投资达到13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
到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
别达到27300元、11630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均实现翻一
番以上的目标。这些思路、目标的确立,进一步统一了全市
上下的思想和行动,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追赶跨越、加快发
展的信心,全市经济在攻坚克难中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势
头,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011.8亿元,昂首跨入全省GDP
千亿俱乐部。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
省直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抓住“全省医药产业突破千亿元
大关”的发展机遇,全力以赴为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创造一切有
利条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列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市第三次党代会将“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强化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列为“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将
“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列入了我市“十二五”期间
优先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纳入了2012年市级政府性投资
计划和开工项目,为医药产业科学发展提供最坚强的基础!
我们认真落实四川省《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促进医药产业
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拓展服务
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把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促进软环境建设
作为扫清医药产业发展障碍的重要举措,把进一步推进实施
科学监管,有效规范医药生产流通秩序作为重要的行政保
障,为医药产业科学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以种植为基
础、工业为龙头、物流为支撑,全力推进建设医药工业园区
和食品医药物流园区,加快建成 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
地、中药原料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中成药滴眼剂和口服液
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升高白细胞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医药产业集群化发
展、科学发展创造最好的环境!
我们将秉承这次会议的东风,再添措施,再鼓干劲,把
研讨会的各项成果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推动全市医药产业
科学发展!
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之行身心愉悦、旅途平
安!真诚欢迎您多到达州指导、交流工作!
第五篇:保险业持续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保险、金融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保险体制、发展和完善保险机制、提高和改善保险效率,既保证当代人对保险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利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配置保险资源,实现保险业的资源供需平衡和良性循环。因此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表现为规模、数量的扩大、而且还必须表现为保险职能和质量的深化,从而使保险业能够长期可持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而汽车保险业在汽车消费的增长下迅速发展,成为保险业中一支重要的队伍。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借鉴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上分析中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发掘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中国汽车保险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分析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保险业
可持续发展 汽车保险 保险市场秩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3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3 第二节 意义„„„„„„„„„„„„„„„„„„„„„„„3
第二章 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4 第二节 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
第三章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5 第一节 浅析中国汽车保险的现状„„„„„„„„„„„„„„5 第二节 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5
第四章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趋势„„„„„„„„„„„„„9 第一节 以创新推动车险发展方式转变„„„„„„„„„„„„9 第二节 关于汽车保险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11
第五章 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一 引言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特征。在保险市场越来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视保险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由推销向营销、由经营业务向经营文化的根本转变。通过加快保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保险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来源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源于中国发展建设中日益丰富的保险需求。只有充分发掘中国保险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二 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有明天》报告中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让后代人的利益不受当代人的侵犯。另一方面发展要讲后劲,要确保发展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在保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突出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和发展的持续性。我国是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它要求我们在制订政策、确定发展计划时,必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险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保险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的制约和影响。前者就是由保险发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保险发展能力,它主要由保险发展系统的人力、物化劳动、科学技术和系统内的协作联合组成。后者是指保险发展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对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内容十分广泛,可归纳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策尤其是保险政策的宽松度、政策的连贯性、政策的稳定度等;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方面主要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习俗、道德规范、价格观念和保险意识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而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存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这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三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
(一)浅析中国汽车保险的现状
1中国保险业市场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最核心的问题,是国内保险业的市场、法律基础等还不完善,影响了对外开放的安全与效果。再当前的市场与法律环境下,保险机构的行为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不得不进行同质恶性竞争。再这种环境下对外开放,虽然有助于推动保险业宏观环境的改革,但如果宏观环境再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或者说改革压力没有转化为改革现实,反而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使市场主体降低对风险的约束,追求规模扩张。国际经验表明,保险业的国内市场竞争越充分、越有序,法律等基础设施越完善,对外开放就越能促进本国保险业的良性发展,就越能再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发挥保险保障等功能。
具体而言:一是国内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能对新产品的开发起到良好的法律反对和指导作用。加上各类保险数据不健全,医疗体系等其余领域的限制,也影响了各类创新性保险业务的开展,甚至是某些国外传统保险品种的开拓,也面临一定挑战。二是保险市场还相当不规范,恶性竞争较为严重。三是府再社保方面的职责范围尚不明确,社会保障相关机构不段扩大承保范围,再个别地区甚至还出现再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的保险品种获得市场成功后,利用政府力量将其转为社保品种的现象。
2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车险市场经过了许多改革,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车险销售中回扣率过高;车险发案率高,导致理赔率高;车险理赔水分高等等。这些问题存在已久,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仍旧没有达到现实中需要的效果。
(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
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是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的必然要求。保险持续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特性,决定了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国际经验看,保险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问题集中暴露时期,美国在20世纪初、日本在20世纪末都经历了保险市场由乱到治的历史阶段。我国保险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期。近年来行业没有出现大的风险,除了加强监管的原因,客观上是一些风险因素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业务和资产规模扩大过程中得到了及时化解。但是,行业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一遇经济周期波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就会逐步显现。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保险业面临的风险来源更多、传递更快、破坏力更大,全行业防范风险的责任比以往更重,任务也更加艰巨,各级保险机构的管理者对此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这些年来,保监会高度重视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取得了重要的效果和经验:通过发挥偿付能力监管在风险防范中的核心作用,督促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充实资本金,改善偿付能力状况;通过把资金运用监管作为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基本维护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稳健;通过把强化内控监管作为风险防范的基础工作,督促保险公司构建更加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内控标准和流程;通过建立健全全过程的风险防控体系,推行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特别是进一步健全防范风险的应急工作机制,发挥保险保障基金作用,对发生重大风险的公司,完善风险处置和救济制度,妥善处置了个别公司的风险。总的来看,市场秩序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主流。业内外公认,“十一五”期间,是保险业面临形势最复杂、经历考验最多的时期,是发展变化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的时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瑕不掩瑜,当前保险市场秩序的确还存在很多问题。从保监会通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不严格执行报批报备的条款费率,非理性价格竞争在一定业务领域还比较突出;销售误导、理赔难的问题社会反映还比较集中;经营数据不真实,虚假列支中介代理手续费和营业费用问题比较普遍,虚假退保、虚挂应收保费、虚假赔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分支机构还出现虚假承保农业保险问题;非法集资、保险欺诈、商业贿赂等保险领域的司法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不仅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破坏行业形象,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对比较普遍的问题更要果断集中解决,更何况,当前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如不有效治理,已经影响到行业发展大局。这次保险业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况通气会明确提出,明年规范市场秩序,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各保险公司应该早知道,早部署,早动手,早治理。
第一项工作是,把打击虚假经营行为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财产保险领域以车险和农业保险为重点,要在巩固已有监管成果的基础上,突出整治虚假批单退费、虚挂应收保费、虚列中介代理手续费、虚列营业费用和农业保险虚假承保、虚假赔案问题。通过加强监管,逐步解决条款、费率报备与执行不一致的问题。人身保险领域以银行保险为重点,突出整治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和销售误导问题,同时对电话销售业务和团体年金业务开展集中治理。保险中介领域以保险公司中介业务为重点,突出整治利用中介业务和中介渠道弄虚作假、虚增成本、非法套取资金等问题,同时对保险代理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第二项工作是,把加大查处力度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对明年的现场检查工作,保监会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业务领域的检查方案,明确了检查对象、检查重点和时间安排。监管机构将按照检查方案,统筹监管力量,深入开展现场检查。对查实的违法违规问题,以处罚责任人、停业、吊销许可证、追究上级领导责任为主,严厉处罚违规保险机构和违规人员。对于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项工作是,把完善制度和强化执行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针对保险市场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具体监管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市场行为。一是完善中介业务管理规定。二是强化关键岗位职责。落实法律和精算责任人的问责机制,要求他们对公司的条款、费率执行情况切实负起监督检查责任。三是完善保险公司财务内控制度。四是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同时,为净化行业发展环境,中央纪委已经转发保监会文件,对违规支付手续费等涉嫌商业贿赂和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保监会要求,对明年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各保险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监管要求。一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监管要求,查找违规经营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二是完善内控制度。针对存在的违规行为,要从激励机制、财务管理等方面认真分析原因,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三是强化制度规定的执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要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合规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确保监管规章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对制度执行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机构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让我们统一思想,雷厉风行,迅速贯彻落实保险业情况通报会的部署,在新的一年,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为重点,举行业之力,治行业之弊,树行业形象,努力开创保险工作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四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一)以创新推动车险发展方式转变
以2008年保监会70号文件为起点,保险行业,特别是以车险为主的财产险进入了重要的行业转型期。经过两年多的全面整顿、全力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大为改观,以车险为代表的财产业发展速度回归理性,经营质量明显提高,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是保险行业商业化转型的关键之年,以发展为主题、转方式为主线将是经营车险的主旋律,以创新方式推动车险发展方式将是经营车险的根本方向;以实现工作上台阶、服务上水平、目标创新高、业绩争一流将是经营车险的主基调。
1要深化经营模式的改革
省、市分公司是经营车险的管理层面,在车险发展、盈利活动过程中,要按照经营管理的职能,改革经营模式,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一是要完善政策、用活政策。车险承保面广、保费量大,在经营政策贯彻上,需秉承既要体现统一性,又要平衡差异性的原则,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客户群、不同的车型,采取统一政策框架内的差异化政策。二是要制定标准、落实标准。要围绕加快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盈利,制定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配置标准,把有限的费用资源配置到发展快、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的地方去;要按照上线限制要求,制定手续费跟单标准,严格手续费使用范围。三是要强化管控、抓好管控。要抓住经营管控风险的关键领域,在折扣率、续保率、核保条件、出险率、市场份额等核心风险指标控制上,要把指导性管控转化为刚性化管控,细化管控内容、量化管控责任、落实管控目标。
2要深化车险承保定价改革
承保定价是保费充足和盈利的基础,要进一步深化车险承保定价改革,科学判断风险,准确细化承保定价。一是要细化ABCDE模型定价基础。以模型定价为基础,以折扣率为刚性控制手段,按照盈利价值确定承保价格,以盈利价值,确定不同的支公司、不同的客户群、不同的车型承保价格,刚性落实费率系数。二是要细化核保条件。以行业平台上线信息数据监控为基础,以赔付率R嵌入为刚性监控手段,细化承保条件、科学识别风险、提高自动核保门槛、降低环节损失率。三是要细化客户资源管理标准。在客户资源中,有续保客户、新保客户和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入客户,在已保的客户资源中又分未出险客户、出险客户和多次出险客户。细化客户资源管理标准,是差异化定价的基础,省、市分公司要深化客户资源管理,细化客户资源管理标准,以客户价值确定客户享受公司优惠价格和服务等级。3要深化考核分配制度改革
①是要量化考核内容。在考核内容上,要嵌入清晰可见、便于操作、刚性直观、界定分明的核心指标量,便于考核有依据,让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怎么做。②是要明确奖惩标准。对个性化与非个性化指标进行权重比例区分,按权重比例突出个性化指标考核。要明确奖惩的标准、确定奖励的时间、规定问责的范围,让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做什么。③是要严格兑现落实。考核分配的成效关键在于兑现承诺的及时性。每一个层级都要严格标准、严格考核,按照时间维度及时进行奖惩兑现,让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如何做。4要深化理赔管理管控改革
①是深化理赔风险流程管控改革。按照省、市集中的框架要求,以信息技术嵌入为支持,本着简捷、简便、公开、透明原则,全面梳理风险管控要点,细化风险管控流程,建立上下内外监督流程线路图,提高流程运行效能,全流程化解理赔风险。在省、市集中操作层面实现日清日结,达到零积压、零差错、零投诉;在支公司传送操作层面实现信息要素真实、全面,数据真实、完整,零延误、零差错、零失实。②是深化理赔作业团队管理改革。在持证上岗、编码管理的基础上,对理赔作业团队实行垂直管理,通过规范身份、以岗定薪、等级量化定期考核,按岗位业绩取酬的管理机制,全力打造精锐理赔作业团队。③是深化理赔过程监督改革。省、市分公司都要建立独立理赔督察制度,设置理赔督察团队,对理赔工作线多层次、全流程跟踪督察。督察内容包括:理赔流转效率、作业团队职业行为、案件处理过程、理赔查勘工具使用、投诉、举报疑难案件落实等。④是深化理赔提速增效改革。以就近服务客户满意为宗旨,以降赔增效为目标,以省市集中操作平台为基础,深入推进重点工作举措落实。5要深化工作管理团队改革
①是要提高选人用人门槛。车险和理赔工作线是公司的重要工作线,两条工作线的成效,关系着公司总体工作成效。市分支公司要从公司发展大局的角度,看待两条工作线选人用人的重要性,提高选人用人的标准,把那些品行好、素质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能干事、干成事、不误事、善团结、讲和谐的人员选到两个团队中来,打造精英和谐团队。②是要配齐配强管理团队。车险和理赔工作线肩负着公司发展、盈利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基本面。市分支公司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强两条工作线团队的必要性,把那些能力强、听招呼、讲大局、懂规矩、守纪律、敢担重任、不怕困难、善拼硬打仗的人员充实到两个团队中来,打造精锐管理团队。③是要严格工作考核。车险和理赔工作线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不在管理过程,而在管理结果,在于用数据说话。省、市分公司和区、县支公司,要重视对管理团队的量化考核,把以成效决定岗位、以岗位业绩决定薪酬贯穿管理团队每一个成员工作的全过程,以动态调整岗位和变动薪酬为杠杆,牵引每一个管理团队成员主动履职、忠诚履职、高效履职。对那些不适岗的人员要坚决转岗,不能迁就。
车险是财险公司的龙头险种,车险的发展、盈利程度决定财险公司总体目标实现的程度。加快车险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是关键,通过深化关键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发挥车险在发展、盈利上的龙头拉动作用。
(二)关于汽车保险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保险公司和汽车保险中介组织
①增设保险公司。一方面,必须有足够多的保险公司,才能为这些中介组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采用中介组织的经济效益才能充分体现。保险公司越多,中介组织的经济效益越明显,从而保证汽车保险中介组织有足够的业务量。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竞争加剧,必然要考虑降低成本,而采用汽车保险公司中介是降低经营成本、改善服务的较好途径。
②发展汽车保险中介组织。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的规模和数量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尚不能满足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保险服务要求,各地应积极扶持各类去哦车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
③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和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积极引入外资保险公司和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特别是进入内陆地区,从而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传入我国,促进汽车保险业的发展。2加快人才培养
①开办各个学历层次的汽车保险专业。可依托已有的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程专业、交通运输等汽车相关专业,开设汽车保险专业方向的学历教育,应包括从高等职业教育到本科和研究生等各个学历层次,尤其是硕士和博士层次,形成技能到理论的丰富,完善现有的保险教育。②建立汽车保险中介的继续教育体系。3进行配套一年过节设施建设
①建立汽车产品信息共享体系,②建立汽车远程服务网,③开展直复营销。4开展汽车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服务
汽车保险中介服务创新应重点开展汽车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服务。一方面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全社会都迫切要求保证出行的安全。另一方面,汽车保险中介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汽车,以及具体的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等知识;与客户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客户自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汽车保险中介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五 结论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增长51.8%。2008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2675亿元,同比增长32.7%。在抗灾救灾中,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支付赔款55亿元和10亿元。
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1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7%。截至9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48091.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1倍。
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这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总收入将达到1.47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32%,到2015年,全国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总收入将会突破3.6万亿元,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保险的起源、定义、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保险业的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再保险、健康保险、汽车保险、农业保险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保险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中介市场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资金运营分析、营销分析和行业竞争分析,最后对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同时也谢谢伴我一同度过这段美好时光的老师同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中山车世界 中国保险网 2011-1-7 2 赵健 中国保险报 2010-12-28 3 中国汽车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2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