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分析格式
调查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基础数据、调查的简单介绍)
二、开展调查
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制定工作方案
(三)精心组织
(四)强化调查培训
(五)加强督查指导....三、数据分析
如:
(一)农村劳动力增减情况
(二)务工地区
(三)人员类别
(四)性别构成(五)年龄构成(六)文化构成(七)行业分布
(八)就业失业状态(调查表格中有分类)
(九)合同签订等情况
(十)收入水平
(十一)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各类保险缴纳比例)
(十二)新、老农村劳动力特点....四、本区农村劳动力变化趋势及其特征....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或思路)
(一)劳动合同签订
(二)工资收入水平
(三)培训情况
(四)社会保险....为全面摸清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掌握劳动力结构及输转情况,促进全县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抽组专门力量,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在此基地上进行了认真评估分析。现将具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1、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到2006年底,我县共5镇8乡xxxx街道办事处18xxxx行政村,有农业人口21.xxxx人,农村劳动力10.4xxxx人。从劳动力资源分布看,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乡村,城镇失业、下岗人员主要集中于县城;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构成看:①以年龄结构划分,年龄16--25岁以下1907xxxx,占总数的18.1xxxx,26—35岁2820xxxx,占总人数的26.8xxxx;36—45岁2750xxxx,占总人数的26.2xxxx;46—55岁1772xxxx,占总人数的16.8xxxx;56岁以上1242xxxx,占总人数的11.85;②以文化结构分析,大专及以上文化20xxxx,中专及职中119xxxx,高中文化1255xxxx,初中文化5115xxxx,小学文化及以下3983xxxx,分别占总数的0.xxxx,1.1xxxx,11.9xxxx,48.7xxxx,37.9xxxx。③以专业技能划分,有技术技能2461xxxx人,没有技术技能的普壮劳动力8032xxxx人,分别占总数的23.45,76.55.④从我县目前就业渠道来看,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退耕还林的实施等,农村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每年将增加300xxxx名剩余劳动力,而且我县工业经济总量不足,农村产业化经营、小城镇经济、乡镇企业发展步伐缓慢,县城吸纳就业容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供给的需求。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是我县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2、劳务输出现状。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起步较晚,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最初的零星组织到现在的有组织输出,由盲目无序到有组织流动、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经历了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到目前,全县共建有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2xxxx,其中县级xxxx,乡镇级1xxxx,从事劳务输出工作人员7xxxx。根据劳动力登记调查和劳务输出统计报表资料分析,2006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6xxxx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期37.7xxxx。从输出的流向上看,呈现出舍远求近的特点,其中向西北地区输转1665xxxx,占输出总人数的46.04;向东北地区输转304xxxx,占输出总人数的8.42;向华北地区输转683xxxx,占输出总人数的18.9;向华东地区输转258xxxx,占输出总人数的7.1;向中南地区输转277xxxx,占输出总人数的7.67;向西南地区输转122xxxx,占输出总人数的3.39。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内蒙、上海、浙江、广东、×××、宁夏等城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建材、市政、拆迁、采煤(矿)、运输、制鞋、机械加工、保洁保绿、经警保安、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等行业。上述数字反映了我县劳务输出总体概况:自发外出多,组织输出少;零散外出多,建制组织少;普壮劳力多,技术工人少;农村外流多,城镇外流少。
(二)主要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亲朋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不到4xxxx。
2、转移区域广泛。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于省内、省外。在省外实现就业的人占总数的30以上;省内实现就业的人占总人数的不到70。
3、农民工就地转移具有兼业性的短期行为。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尤其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由于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了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6以上。
5、转移劳动力逐步转向高层次就业。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多了知识,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尽管这部分人员数量较少,但已成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全县农村劳动力的9xxxx以上分布在原区村社,山区劳动力资源贫乏,逐步呈下降程度。
2、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
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组织转移的人所占比例不高。
3、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看,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劳动报酬低。
4、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
三、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
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城镇工业企业及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壮大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我县工业企业总量少,发展后劲不足,加之全社会发展乡镇企业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仅占总人数的13.5;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 4 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传递渠道不畅,中间梗阻的问题比较严重,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着盲目性。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搞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帮助、参与劳务输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年内要联合电视台共同制作劳动法律、法规专题讲座以及务工人员和返乡创业成功人士访谈等,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提高外出创业的积极性,使“劳务输出光荣,劳务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开辟劳务专栏,加大对劳务工作的宣传报道,尤其对在劳务输出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人员和通过外出务工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发放资料、请外出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学艺的现实意义,把劳务经济炒热、叫响。要注重多形式、全方位的开展务工政策法规宣传,让农民工了解掌握政策法规,能按章行事,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氛围,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农广校和乡镇农民技术文化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竞争能力。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 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要充分发挥县乡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持续抓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
(五)强化服务,搞好维权。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其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障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必须建立和推行外出民工持卡务工制度,保证民工有序流动,为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一是劳动法规的宣传培训。劳动保障、工会、妇联、团委及宣传部门要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规、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全面的劳动保障法规宣传培训,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要依法查处用工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公平。三是规范用工关系。加强就业合同的管理,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妥善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及时协调解决劳动合同不规范、超时工作、待遇偏低等问题。四是加强劳务市场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劳务中介组织,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行为,方便群众外出务工。
第二篇:调查分析
1)植被数量多,种类较丰富,但缺少大乔木.初到学校的学生,对校园绿化是很容易满意的,却不能长久关注,是学校在植物更新等方面做的还不够。与15题呼应
2)颜色是大多数人对于事物,特别是景观的第一感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季相设计),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音乐和植物在景观布置中也更加受到重视(可以作声景观)。气味的设计容易被人忽略,但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人们接近或离开某个地方的最主要因素。
3)夏天花多反而让人觉得乱,没有头绪,秋天,校园里花楸、卫矛成主景(其他季节景观设计应加强)。
4)针对农业院校而设立的题型(现在校园作物收获后,大片空地荒废,影响景观)(可在外围适当种灌木围合、遮挡)
5)说明人们更喜欢新鲜奇特的东西。与10、12题呼应
6)通过这题说明了在进行设计时因充分考虑其功能性。车辆的高分贝噪声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学校周围的交通干道,校园内车辆应慢行。与8题呼应
7)有些虫子会使草地更显自然,本题的选项会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说明性格对景观的使用也是有影响的。
8)车辆、人行和高分贝的音乐噪音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学校周围的交通干道,校园内车辆应慢行。在学生公寓附近的道路做到人流分散。增加建筑的隔音效果的同时进行噪音污染的教育。(舒缓的音乐,鸟鸣等可以使人放松、安神,可在休闲广场适当应用创造声景)
9)选择会依心情而定,可在密林中空出一片草地,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人,也可使选②(私密性强)的人豁然开朗。
10)符合大学生自由、开放、热情、喜欢不受拘束的天性。
11)与私密性、对个人空间的要求和东方人的性格有关,还有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12)功能也是选择树种的一个重要方面。
13)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看到有围观,自然会围上去,只是希望美景不会让人失望。还要能做到能吸引游人,引人驻足的景观十分重要(要具有生态效应)。
14)绿色是自然的象征,是植物的主色调(占地面积大)。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心情,适当运用各种颜色,创造带给游客不同感觉的景。
15)一方面:大学校园在环境保护方面相对完善,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国内,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意识还不够强烈,了解较少,不够全面。
第三篇:中期调查分析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的研究》中期学
生调查问卷分析
包头市土右旗东胜街小学课题组
一、前期与中期问卷对比分析
(一)与前测对比
1.你喜欢字理识字吗?喜欢的人数由61.3%增加76.7%,不喜欢由11.7%下降到8.3%,一般喜欢的由27%下降到20%。
2.你常用哪些方法识字?用字理识字的人数由38%增加到69%,其他方法由28%下降到11.7%。
3.你渴望认识更多的字吗?由60%增加到70%。有畏难情绪的由19%下降到11.7%。
4.你爱看课外书吗?由前期的53%增加到86.7%。
(二)取得的成效
中期与前期问卷一对比,就可以了解学生对字理识字的兴趣有所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有了较大的发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字理认识一些字,大部分学生有自己识字的方法,并觉得识字其实很容易,能经常主动读课外书,并且从读课外书中主动识字。
另外,孩子们对字理识字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有了一定成效。
总之,中期问卷和前期问卷相比,就可看出课题进程中的成效与不足,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学生们大都觉得字理识字方法有好处,尤其是对于独立阅读、独立识字、写话、习作等方面有很大的好处,并且自己的学习有较大改变,如觉得每个生字都很有趣,越来越喜欢阅读了,最喜欢采用自己的方式识字,充分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这样我们课题的开展才会更加有基础,更加有实效。
第四篇:刊物调查分析
第二阶段刊物信息收集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东莞市内搜索各类非公开发售的杂志,收集其出版周期、行业类型、主办单位信息等,总体了解市场上各类杂志的分布情况,为我局的代理寄递、协助出版及DM业务寻找潜在客户。
二、刊物收集数据统计及分析:
根据两个阶段的刊物信息汇总统计,本次调查收集到的刊物合计106本,具体分类如下:
(一)按刊物所属地区划分
按照刊物出版的地区划分,收集到的外地出版寄递到东莞的刊物有29本,东莞本地出版的刊物有77本。其中东莞本地刊物在图书馆“东莞书屋”1中收集了46本,的占了总数的60%。
(二)按刊物所属行业类型划分
收集到的刊物中,囊括了美容整形、餐饮、房地产、经贸、文学艺术等各行各业,其刊物所属行业占比图如下所示:(制图,分析行业比重;结论)
1、在本地刊物中各行业的占比分析:图书馆收集中各行业的占比分析——图书馆收集到的杂志大多为文艺类、政治类等非营利性质的;
2、剔除图书馆,剩下的杂志行业占比分析
(三)按刊物是否营利划分
根据刊物的特点,是否市场化运作,以营利为目的吸引广告商家在刊物上做广告,可分为营利及非营利两大类(制图,分析,结论)1备注:市图书馆的“东莞书屋”主要陈列的是东莞本地发行的刊物,及非对外发行刊物如企业内刊、行业协会内刊
(四)按刊物属性划分
为方便归类统计,我调研小组按照刊物的主办方及主要内容的不同,将收集刊物属性粗略划分为四大类别,分别为外地到本地DM杂志、行业协会(协会、联合会)刊物、政府部门刊物(包括政府部门、行政组织机构、教育机构等)、企业内部刊物、企业产品宣传册子。
1、外地到本地DM杂志——可为我局寄递业务所挖掘的目标客户
2、行业协会刊物
3、政府部门刊物
4、企业产品宣传册子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出现频次较高的杂志、可重点挖掘的客户、
第五篇:十一调查分析
“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者出游意向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十一临近,旅游市场热浪涌动,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出游?去哪旅游?选择何种方式旅游?愿意花多少钱旅游?因此,对“十一黄金周”旅游计划展开了在线调查,以揭示消费者最新的旅游趋向。
经过9月24号到9月25号两天的调查,共收到调查表10份,有效答卷10份。调查结果显示:
1.90%的人有出游意向
50%的受访者有意向计划在国内游;10%的受访者在市内或城市周边休闲游;6%的计划跨区域国内游;10%的计划去异地过夜探亲访友;9%的计划在本地探亲访友;5%的计划在家休息;0%的计划出境游。
2.出境游人数最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90%有出游意向的受访者中,如果有机会出境游,仅有5%的受访者会选择出境游。在这其中,仅有30%的计划会选择港澳地区旅游,如果是亚洲地区,传统的新马泰或者日韩也是近期热点的地区。欧洲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3.参团旅游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自助游和参团游各有利弊,但从消费者的选择来看,其更偏向于自助游,选择不受约束的出游方式。在国内旅游中,自助游无可争议地占据了优势。在出境旅游中,参加旅游团小幅领先于自助游。
4.出游预算与出游距离正相关
省内游个人费用预算在1000-15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61.5%;而省外游在1500-2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28.5%。可以看出,随着出行距离变远,出行费用也呈阶梯式增长。
5.对于大学生,火车还是主要的交通方式
对于十一黄金周的出游,87%会选择火车,3%会选择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