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个前进的民族,必然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改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一个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的全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手段。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企业文化理应站在先进文化的前沿,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应时刻坚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自1995年正式组建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效监管和全面扶持下,坚持“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共同经营特色,把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作为服务重点,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自身实力也迅速增强,逐步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它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然对企业的价值观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城市商业银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确定企业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道德规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所采取的措施和开展的工作。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在观念层次上,是形成银行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即培育银行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企业风俗,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物质层次上,是设计企业标识、企业标准字、标准色,美化环境,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网络,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形成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塑造完美的银行形象,从而推动经营业务的发展,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资金不能依赖国家的供给,而要依靠自己经营业务获得。银行的声誉直接影响吸收存款的数量,影响着资本的积累与自身的发展,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银行的声誉有极重要的作用。
2、银行之间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客户与银行可以双向选择,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股票、债券发行与买卖的升温,吸引了企业、居民与个体经营者手中相当数量的资金,使竞争更加激烈。加之连续七次的降息,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谁的形象好,谁的信誉高,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因而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3、时代迅速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盈利空间和就业水平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大浪淘沙,不进则退,面对严峻的现实与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难得的机遇,扩大银行规模,增强银行实力,迅速占领市场,因而也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二、不断探索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新路
(一)以培育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银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般都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企业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往往就是企业精神。对于银行这个特殊行业,自然也就形成了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在银行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要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出发,认识这方面工作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1、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用什么样的思想和意识影响银行、规范银行行为,这是银行的政治方向问题。从这一特点和要求出发,发展企业文化和树立企业精神,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员工的头脑,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银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来源于经营实践,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和渗透在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当中。企业精神也是在银行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识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银行经营实践的产物。从这一规律和要求看,发展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精神,必须动员和发动全体员工参与,让每个员工参与了解银行的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企业的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培养企业精神的实践中,既要通过建立严密制度、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根据银行不同时期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围绕银行的中心任务,组织宣传文化活动,使员工在具有银行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有些银行让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渗透到银行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见精神,如“精益求精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发展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时刻激励和约束银行全体员工,统一了员工的意志和行动,为银行创造经济效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还要注意时代性和银行个性。银行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的,具有时代色彩。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仅属于银行而不属于全社会,也不属于其它企业。因此,银行要积极把社会上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文化引入银行,使银行开阔视野,提高档次。同时,还要把社会上的文化与银行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有助于实现银行目标和发展的文化,并要努力把银行的文化推向社会,一方面接受社会的检验,让社会了解银行;另一方面要用银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社会上一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提出的“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经营方针,就是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时代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一些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银行发展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精神,要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银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政治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精正、纪律严明的干部员工队伍,为继续深化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整体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培养基、生长点。企业精神需要有合适的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繁荣的条件。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深厚的企业文化的土壤,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很难培育、成长。要培育出卓越的、一流的企业精神,必须首先创造出卓越的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的氛围。如果只倡导企业精神,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精神难以形成。而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念,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以人本管理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以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托。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认为,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人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息息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各级领导,已经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立足于人的建设,即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对内,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培育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效益虽然重要,但要人去创造。人应该成为行领导关注的中心、工作的重点。在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管理人员要把员工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求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尽量创造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收入的价值。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人才是知识经济之本”正逐渐成为共识,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提高优质服务。用诚恳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服务技能、灵活的服务方式、先进的服务手段、满意的服务效果来赢得客户。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抓好青年工作。抓住青年,就抓住了大多数。做青年工作要注意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有理想,有抱负,是我们事业的末来,希望在他们身上。但是他们也有不足,缺乏锻炼和考验,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人健康成长。
(三)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银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相互包含、又不是完全重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共同点:目标基本一致、对象完全相同、内容有相似之处、手段大体重合。一切工作都必须从银行的经营出发、围绕经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银行内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银行的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则强调广大员工的主人翁地位,都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着银行经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加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沟通、导向、舆论、激励作用,力求在深、细、实、活上下功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经常开展演讲、绘画、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通过创办《行报》、建立区域网等宣传阵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管理工作以人为中心,向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领域深入,使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要通过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进一步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的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
(四)导入CI设计,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除具有激励、约束、调适、辐射、润滑、优化、振兴、导向、凝聚、育人等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导入CI设计,进行银行形象塑造,就是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要塑造有特色的银行形象有两种方法,一是建设有别的银行企业文化,二是选择与其他银行不同的传播媒介。而现实社会中,规模、实力差不多的企业,其所能利用的传播媒介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文化是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的唯一选择。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标本关系。CI的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CI的对外实施是企业文化辐射作用的体现。企业形象也是一种竞争手段,已经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够赢得客户、赢得市场。银行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企业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企业稳固占领市场。
三、选准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个转型创新问题。就是要变僵化型为活跃型,变传统型为现代型。要拓宽思路,改变过去那些过时的、守旧的、呆板的让人感到厌倦的模式,创造新鲜的、活泼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主动与银行中心工作相互渗透、融合。用干部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电子网络等载体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做到有重点、分层次,点面结合,梯次配置,整体推进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银行的经营活动为中心,要在指导思想上服务中心、工作目标上保证中心、日常活动上紧贴中心、考核评价上突出中心。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服务,不能形成经营和文化建设互不相关,各搞一套,成为事实上的两张皮。
2、坚持以员工为主体,发挥员工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人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反映现代银行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实施企业文化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员工,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企业传统,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努力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经验,融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继承和借鉴时要立足创新,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4、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取得实际效果,必须选准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开展此项工作。需要通过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管理、指导、协调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考核办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性、规范性;通过建立责任制,明确职能部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要把培养优秀的企业意识,培育卓越的企业精神,创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氛围,树立生机勃勃的企业规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具有活力的企业机制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抓宣传教育、规划制定、共建网络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尚大多处在启蒙期,但重要的是,大家已经认识到体制转轨中观念更新的迫切性,认识到转轨变型必须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变革,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现代企业文化相配套。相信,城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迎来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热潮。“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企业文化的东风,推动更多的城市商业银行搏击市场,赢得优势,编织万紫千红的城市商业银行之春!【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中学生感恩节主题教育总结5篇
中学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1
一、活动目的
如今虽然很多人注意到生活礼仪,谢谢常挂在嘴边,但是大家或许是因为羞于表达或许出于缺少机会而省略了对于身边亲人、朋友和老师的感谢。随着这次感恩节的到来,我们中文系学生会外联部为提高我校学生的感恩意识,唤起大家感恩的心,特举办此次感恩节免费发放明信片的活动。
二、活动之前的准备
1、根据活动的要求,我们做出了这次活动的策划书;
2、在感恩节前一周,我们外联部到校外寻找有意向的厂商,拉得赞助;
3、在感恩节前几天,我们外联部与邮局协商并买到明信片,然后在饰品店买到红丝带等部分活动用品,并制作感恩信箱;
4、在感恩节前一天晚上,在中文楼贴了海报。
三、活动基本情况
我们外联部与青协共同举办这次活动,我们分为三组,分别在二餐,三餐,四餐设点,我们这组在二餐,我们在11点二十完成了所有准备活动,包括桌子,所有物品的摆放及气球的充气。活动开始后,青协的同学负责给路过的同学解说我们这次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同学自由选择通过明信片来实现感恩之情的传达,并当场填写完,投入我们自制的“感恩信箱”里,1点20活动结束。24号我部将明信片寄出。
五、活动的效果
此次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寄出了他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的牵挂,并对我们这次活动一致好评,活动圆满结束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一)问题
1、活动的前期准备不够齐全,考虑到的问题欠缺(活动快结束时,电脑没电了;活动所需的红丝带不够)
2、活动进行时,对明信片的填写的讲解不够清楚,造成明信片的填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二)建议
1、完善策划书的细节,增强活动的逻辑连接;
2、在活动进行时,各组人员应团结,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活动进行时及之前的准备,分工应明确,做事用积极。
中学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2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就能学会宽容,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图报”,知道如何去报答父母、老师、朋友、学校和社会。根据感恩节活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注重将感恩教育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一、积极宣传感恩月活动。少先队大部出了一期《知恩、感恩》的黑板报,每班级在黑板的左边开辟温馨提示栏,告诉同学们11月份是学校的感恩教育月,提醒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
二、感恩社会。学校组织学生为双中过世的学生颜鹏飞的家长爱心捐款,爱心捐款共计1611元。本次献爱心活动,全体同学都积极响应学校少先队的号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这次活动中,涌现了许多“爱心小天使”,孩子们把自己的零花钱,自觉自愿地捐了出来,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特别是五(1)的学生,捐款钱数再多,其中彭柳青同学就捐款100元整,吴杏林同学捐款20元。
三、11月24日各班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知恩”。在这个社会里,谁都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力,人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
四、感恩父母。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怀胎十月,来到这个世界很不容易,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感恩节期间,各班开展了给妈妈、奶奶倒一杯水,拿一双拖鞋,捶捶背、揉揉肩,洗一次脚,做一件家务事的活动,要求三、四年级的同学每人写一篇感恩日记,要求五年级同学每人写一篇感恩父母的信,在父母生日的那一天祝福他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五、感恩师长。感恩节当天的辅导员讲话中,我在广播里建议孩子们全体对老师深深的敬一个礼,并对老师说了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感谢您!”以此来教育孩子们尊敬老师是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动,教学是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老师的工作是辛苦而繁重的。11月感恩月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我们感恩教育的活动不会结束,我们还会通过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树立身边的好榜样,让同学们从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将来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中学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3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在“学雷锋”、“妇女节问候”这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感恩的实际行动,更体会到感恩他人的快乐,从而能更乐于奉献,乐于感恩。
在周末我当家开展的“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等环节,通过学生用实际行动、或者给父母写一封传递爱意的信件、或者给父母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等活动。家长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对自己浓浓的爱,孩子长大了。从许多的家长再给老师或孩子的回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满意欣喜之情。
如:宋XX家长在给孩子的回信中写到:亲爱的孩子,你懂得为家人分担家庭的责任,懂得孝顺父母了,懂得改变自己身上不良行为习惯了,你爸高兴的一夜未眠,你的行动我和你爸感到惭愧,因为我们很久未对你的爷爷奶奶这样照顾过,你是我们的好儿子,是我和你爸学习的榜样。张XX的家长再给老师的回信中这样写到:孙老师,X老师,很感谢你们学校,和你们两位老师,张XX自从进入东方国际以来,爱干净了、不好骂人了、也不像以前那么自私,总欺负妹妹及别人家的孩子了,带他出门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了,两位老师不知怎么说好,就是觉得我的孩子懂事了长大了。谢谢你们学校的领导,谢谢你们的好的育人理念,谢谢你们两位老师。而且许多家长纷纷用来电,对面交流等方式殷切的希望此类活动可以长期开展下去,也很愿意参加此类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孩子交流。看到这些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感到很欣慰。在征文活动这一环节,学生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知道父母给他们的各种爱背后,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刘XX同学这样写到: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您虽没有令人艳羡的事业,你虽没有腰缠万贯的财富,您虽穿着赶不上潮流,您甚至连电脑都不会用。但是您仍然是我最爱的人。您是我生命的创造者,是我人生的领路人。是我遇到风浪时平静的港湾,是我遇到挫折时的坚强后盾。千言万语说不尽儿女对您的感激之情。看着吧爸爸妈妈,我会用我用我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您们的!李XX同学这样写到:亲爱的老师,很抱歉这次的成绩考的不是很理想,不过你放心我会谨记你常给我及全班同学讲的:“只要你向前进,没有人能阻止你前进的步伐”,我会寻找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笨鸟先飞,做四一班那位里好的榜样。不负你和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与栽培。
总之,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的主题是永恒的,作为祖国的下一代培育者的我们,肩负着重担。新时代不仅需要技术人才,社会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生活的素质人才,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孩子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地去面对生活,让人文的光彩照亮校园,让真情充溢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让可爱的校园奏响和谐的强音!
中学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4 为了更好的在学生中间开展关于感恩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11月9日下午,职教集团邀请“强国之音”演讲团为我校学生进行了一场演讲,职教集团杨校长、培智中学李校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我校实习生也积极的投入到了这次活动的准备当中,从组织学生到布置场地,从接待家长到维持秩序,到处闪现着我们实习生的身影。
演讲活动由王磊副教授主讲,共分两个环节进行啊:感恩老师和感恩父母。一开场,王教授那特有的声音便吸引住了同学们。从细微处开讲,从内心发觉感情,再加上那具有感染力的声音,很快便使同学进入了一个“自省”的状态,在感恩老师的环节中,王教授声情并茂的为同学们讲述着关于老师的感人的故事,再从这些老师的身上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从平时的小事说起,娓娓道来,给同学们的们的心灵一个强烈的震撼,那一个个的拥抱便是对老师的一个忏悔,一声感谢„„
随着感恩父母环节的进行,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此时此刻,学生们的心里一定在一次次的对自己责问,对自己曾经的幼稚和荒唐而感到惭愧,对面前的父母亲道歉,俯身的一个鞠躬,屈膝的一次下跪,在此时,他们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升华;在此时,他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成熟、懂事。演讲活动共持续了约两个小时,结束时,全场对王教授的精彩演讲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在维持秩序的同时,我们也听了一堂非常重要的课,王教授的一些演讲的技巧和调动能力对我们来说都是值得去学习的,可以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同时,这次演讲对同学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对以后自己在认识问题上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增强了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对于家长来说,这是自身了解学校的一个机会,对以后双方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的影响,在各方面的工作上都能有一个大的进步。
中学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5
为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感,强化道德实践,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校政教处在团委、关工委、艺体中心的大力协助下深入开展了“以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艺高”的系列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宣传阶段,通过升旗仪式、黑板报、班会、校园网等阵地全方位地营造感恩主题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感恩问题的思考,提升校园人文素养;第二阶段是全面实施阶段,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三阶段是总结表彰反思阶段。
活动三部分内容:一是“感谢父母养育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协助父母做三小时家务后,写一篇心得,然后请父母看完心得后写一句感受;二是“感谢老师教育我”,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同时开展了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做一张爱心小卡片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把学生的心意卡片贴在班级文化建设墙上,可以在小卡片上写上你的建议、你的决心、你的祝福等;三是“感谢社会关爱我”,在此部分我校专门开展了“感恩社会,做知法、守法好公民”系列活动,制订了“xx市艺术高级中学法制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且将感恩系列活动在“法制伴我成长”大合唱比赛中推向高潮。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懂得了“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了感谢、珍惜和感恩,包含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等。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第二篇: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个前进的民族,必然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改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一个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的全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手段。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企业文化理应站在先进文化的前沿,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应时刻坚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自1995年正式组建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效监管和全面扶持下,坚持“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共同经营特色,把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作为服务重点,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自身实力也迅速增强,逐步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它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必然对企业的价值观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城市商业银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确定企业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道德规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所采取的措施和开展的工作。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讲求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在观念层次上,是形成银行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即培育银行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企业风俗,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物质层次上,是设计企业标识、企业标准字、标准色,美化环境,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网络,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形成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
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客观存在的,它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塑造完美的银行形象,从而推动经营业务的发展,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资金不能依赖国家的供给,而要依靠自己经营业务获得。银行的声誉直接影响吸收存款的数量,影响着资本的积累与自身的发展,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银行的声誉有极重要的作用。
2、银行之间竞争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客户与银行可以双向选择,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股票、债券发行与买卖的升温,吸引了企业、居民与个体经营者手中相当数量的资金,使竞争更加激烈。加之连续七次的降息,在这种情况下,各家银行谁的形象好,谁的信誉高,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因而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3、时代迅速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盈利空间和就业水平都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大浪淘沙,不进则退,面对严峻的现实与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难得的机遇,扩大银行规模,增强银行实力,迅速占领市场,因而也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二、不断探索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新路
(一)以培育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银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般都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企业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往往就是企业精神。对于银行这个特殊行业,自然也就形成了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在银行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要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出发,认识这方面工作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1、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用什么样的思想和意识影响银行、规范银行行为,这是银行的政治方向问题。从这一特点和要求出发,发展企业文化和树立企业精神,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员工的头脑,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银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企业文化来源于经营实践,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和渗透在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当中。企业精神也是在银行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识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银行经营实践的产物。从这一规律和要求看,发展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精神,必须动员和发动全体员工参与,让每个员工参与了解银行的各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企业的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培养企业精神的实践中,既要通过建立严密制度、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要根据银行不同时期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围绕银行的中心任务,组织宣传文化活动,使员工在具有银行特色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有些银行让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渗透到银行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见精神,如“精益求精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发展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时刻激励和约束银行全体员工,统一了员工的意志和行动,为银行创造经济效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还要注意时代性和银行个性。银行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的,具有时代色彩。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仅属于银行而不属于全社会,也不属于其它企业。因此,银行要积极把社会上先进的、科学的、积极的文化引入银行,使银行开阔视野,提高档次。同时,还要把社会上的文化与银行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有助于实现银行目标和发展的文化,并要努力把银行的文化推向社会,一方面接受社会的检验,让社会了解银行;另一方面要用银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社会上一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城市商业银行提出的“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经营方针,就是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时代性和个性相结合的一些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银行发展企业文化和培养企业精神,要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银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政治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精正、纪律严明的干部员工队伍,为继续深化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整体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培养基、生长点。企业精神需要有合适的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繁荣的条件。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深厚的企业文化的土壤,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很难培育、成长。要培育出卓越的、一流的企业精神,必须首先创造出卓越的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的氛围。如果只倡导企业精神,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精神难以形成。而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念,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二)以人本管理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以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托。
纵观古今中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认为,在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是首要的因素,人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息息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各级领导,已经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立足于人的建设,即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对内,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培育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效益虽然重要,但要人去创造。人应该成为行领导关注的中心、工作的重点。在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管理人员要把员工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这一点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求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尽量创造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收入的价值。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人才是知识经济之本”正逐渐成为共识,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提高优质服务。用诚恳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服务技能、灵活的服务方式、先进的服务手段、满意的服务效果来赢得客户。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抓好青年工作。抓住青年,就抓住了大多数。做青年工作要注意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有理想,有抱负,是我们事业的末来,希望在他们身上。但是他们也有不足,缺乏锻炼和考验,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人健康成长。
(三)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银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相互包含、又不是完全重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共同点:目标基本一致、对象完全相同、内容有相似之处、手段大体重合。一切工作都必须从银行的经营出发、围绕经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银行内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都是银行的全体员工,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则强调广大员工的主人翁地位,都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形式。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着银行经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加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沟通、导向、舆论、激励作用,力求在深、细、实、活上下功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经常开展演讲、绘画、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通过创办《行报》、建立区域网等宣传阵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管理工作以人为中心,向干部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领域深入,使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要通过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进一步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的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
(四)导入CI设计,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除具有激励、约束、调适、辐射、润滑、优化、振兴、导向、凝聚、育人等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导入CI设计,进行银行形象塑造,就是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要塑造有特色的银行形象有两种方法,一是建设有别的银行企业文化,二是选择与其他银行不同的传播媒介。而现实社会中,规模、实力差不多的企业,其所能利用的传播媒介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文化是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的唯一选择。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标本关系。CI的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CI的对外实施是企业文化辐射作用的体现。企业形象也是一种竞争手段,已经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谁的形象好,谁就能够赢得客户、赢得市场。银行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企业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企业稳固占领市场。
三、选准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个转型创新问题。就是要变僵化型为活跃型,变传统型为现代型。要拓宽思路,改变过去那些过时的、守旧的、呆板的让人感到厌倦的模式,创造新鲜的、活泼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主动与银行中心工作相互渗透、融合。用干部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电子网络等载体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做到有重点、分层次,点面结合,梯次配置,整体推进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银行的经营活动为中心,要在指导思想上服务中心、工作目标上保证中心、日常活动上紧贴中心、考核评价上突出中心。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服务,不能形成经营和文化建设互不相关,各搞一套,成为事实上的两张皮。
2、坚持以员工为主体,发挥员工的创新精神。实践证明,人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反映现代银行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实施企业文化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员工,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企业传统,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努力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经验,融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继承和借鉴时要立足创新,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4、企业文化建设是银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取得实际效果,必须选准切入点,持之以恒的开展此项工作。需要通过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管理、指导、协调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考核办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性、规范性;通过建立责任制,明确职能部门,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要把培养优秀的企业意识,培育卓越的企业精神,创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氛围,树立生机勃勃的企业规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具有活力的企业机制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抓宣传教育、规划制定、共建网络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尚大多处在启蒙期,但重要的是,大家已经认识到体制转轨中观念更新的迫切性,认识到转轨变型必须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变革,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现代企业文化相配套。相信,城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迎来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热潮。“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企业文化的东风,推动更多的城市商业银行搏击市场,赢得优势,编织万紫千红的城市商业银行之春!
第三篇: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前进的民族,必然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改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一个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作为一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创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企业文化学,被全球的现代企业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愈加丰满、完善。关于企业增长的研究报告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是对“企业百年发展靠文化”的最好诠释。
老子有言:“天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指有形的东西受无形的东西支配。作为企业,“无”就是企业文化。而孟子也一再强调“文治”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面临着众多挑战,比如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信贷经营带来一些新的影响;环境和能耗问题给信贷风险防控带来新的考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为转型与创新带来重要机遇;流动性过剩对盈利持续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国际化竞争加剧对经营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挑战。因此,构建商业银行自己的企业文化迫在眉睫。
在现代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银行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凝聚作用。银行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就像粘合剂,把银行干部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银行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推动银行向前发展。银行企业文化的目标是通过精神的力量,如共同的价值观,把银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团体,让每一名员工对这个团体有安全感和归宿感。银行的企业文
化让员工对企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钻研业务,不断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激励与自律作用。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与自律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激励作用就像活力的加压泵,调动起银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自律作用,即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商业银行的行纪、行规和行貌都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员工自觉地按照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自律倾向,从而规范银行群体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
第三,辐射作用。银行企业文化不但对内部员工有凝聚、激励和自律作用,而且还向社会辐射银行的各种信息,使人们了解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及经营状况。同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会仿效,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共同发展。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蕴含着自身的企业文化,人们通过对金融产品的购买而加深对该银行企业文化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
面对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推动自身规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商行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商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物质层文化,既包括商行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所依赖的物质载体,如办公大楼、营业设施、门前装饰和内部装修等,也包括其为客户提供金融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操作的具体环节等。制度层文化主要指对商行和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体现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银行和员工的要求。精神
层文化主要指商行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等,它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一)人性化管理是塑造、建设优秀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建立企业文化,必须使每一位权利人满意,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社会与环境,以及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仅讨论银行员工问题。要真正地让员工消化好银行给予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银行的价值体系或薪酬体系,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首先,银行的决策者要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的实施、人员的结构、效益的好坏。其次,企业文化的建设应重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提高人,要从银行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过渡,要从个人享受向共同快乐转变。再次,要使员工深切地领会到有形的待遇。比如,工资、福利、权利、股份、期权等是待遇的一方面,是对以前的终结。无形的文化待遇是对促进员工自身的增值,是面向未来的资本,也就是说价值体系至少包括来自对银行的贡献得到的相对合理的工资福利、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企业员工及社会给予的尊重、荣誉、职务的消费、企业所烘托的个人身份,等等。诚然,要真正地量化分配无形的价值财富也许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就像把文化当成是待遇一样。但是,我们一定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银行。
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满足既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的行为的最终归宿。激励是强化需要动
机的手段,通过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银行领导者还应当重视激励的作用,努力运用各种激励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智慧、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这种企业文化下,银行设计的产品、提供的服务,要显示其市场竞争力,其产品不在于花样翻新,而在于风险定价的合理性、竞争性,在于银行客户的接受度。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把这种正确理念与先进技术、完善的体制等结合起来,建立起成熟的风险管理机制。这种风险管理机制是整体性的,而非个体性的。因此,树立尊重员工的“以人为本”理念,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是这种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性基础。同时,成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在于风险控制的全过程、长期性及有机性,而不是阶段性、短期性及分离性。此外,还必须培养员工具备对风险进行准确量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企业文化表现在银行运作上,就是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即银行要做到在每项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效地简化业务流程。银行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谨慎的贷款政策,如选择优质贷款客户、加强风险监控环节、限制贷款投向与银行伦理和道德观相违背的项目等,即通过信贷业务来表示银行支持什么及不支持什么,以此来承担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等。客户是银行的重要资源,客户市场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商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运用整体营销手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金融资源优先用于能为自身业务拓展和经营效益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即目标客户,实施以客户关系为主导的策略,以实现其盈利目标。
(三)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进行银行形象塑造,是银行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要塑造有特色的银行形象有两种方法:一是建设有区别的银行企业文化;二是选择与其他银行不同的传播媒介。而现实社会中,规模、实力差不多的企业,其所能利用的传播媒介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商行文化,是塑造个性鲜明的商行形象的明智选择。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标本关系。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对外实施是企业文化辐射作用的体现。企业形象也是一种竞争手段,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同时,银行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企业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企业稳固占领市场。
第四篇: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探索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探索
从1995年组建第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到1999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增加到90家。为了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每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之后,都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建行初期的艰难探索和日渐成熟的主动探索,前者是不得以而为之,后者则是进取型的创新探索。
一、发展初期的艰难探索
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之初,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内部形势。一方面从各家信用社翻牌过来的支行,仍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且对总行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总行在开展工作中既缺乏权威性,又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不可能实现防范信用社金融风险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行初衷。于是,结合其他各项改革措施,在确保平稳过渡的前提下,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了一些艰难但非常必要的探索。
1、营运资金适度集中。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之后的规模优势,营运资金适度集中是非常必要的。各家银行重点采取了如下措施进行资金的适度集中:一是建立二级准备金制度,按照存款规模的一定比例支行向总行缴存准备金;二是鼓励支行闲置资金上存总行;三是通过联合贷款等形式,将支行资金相对集中后投向优势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实证明,建行之初果断采取的营运资金适度集中的战略性措施是非常英明非常正确的。由于资金适度集中,使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很好地抓住了1996年和1997年国债市场异常火爆的难得机遇,无论是国债696品种、796品种还是实物券,都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利润来源。高收益的国债投资有效减缓了之后几年利差不断缩小对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冲击。
2、经营权限适度集中。不论是从调整和理顺总行与支行关系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经营权限的适度集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为了尽可能减少改革过程中的阻力和振荡,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对经营权限的调整是逐步进行的。一是对支行资金流向进行调控。规定支行在购买国债时只能通过总行渠道来进行,而不能再从其他银行购买。这一规定从全行角度看,增加了整体收益,降低了资金成本。二是对支行资金运用权限进行调整。在各地融资中心相继撤消之后,要求各支行不得再从事资金拆借业务,资金头寸的调剂由总行统一运作。三是对支行的贷款权限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管理需要,逐步缩小了支行的贷款权限。一方面对于风险较大的信用贷款等品种,不再允许支行直接经营,另一方面对支行贷款最高金额进行控制。特别是在人民银行出台有关规定之后,直辖市城市商业银行支行的贷款权限缩小到100万元以内,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商业银行支行的贷款权限缩小到50万元以内。对于部分资产质量太差的支行,完全取消了贷款权。配合经营权限的调整,在人事管理、费用支配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3、风险控制适度集中。建立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当时信用合作社
普遍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建立初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非常艰巨。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后,一方面加快了不良资产清收工作,另一方面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信用合作社时期出现大量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所以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在建设内控机制、防范风险方面进行了非常可贵的探索。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支行在日常业务经营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组织人员对已经颁发的制度办法进行有效性甄别,终止无效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对规范全行业务操作,理顺一级法人经营体系,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初步在全行范围内确立起守规经营、守法经营、全行一盘棋的经营思路。二是建立内控组织体系。内控机制的良好运作,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职责明确、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体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以稽核部、事后监督部为主,其他业务部室为辅的内控组织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三是按照人民银行对内控工作要求,建立以“三道防线”为核心内容的内控运行机制。第一道控制防线设在业务操作环节,第二道防线由各业务管理部室负责,第三道防线由稽核部门负责。
经过三年左右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努力,包括北京市商业银行在内的早期成立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各方面的关系已经基本理顺,初步具备了进行新的创新性探索的基础。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城市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在经营模式上进行更加积极的创新和探索。
二、日渐成熟的主动探索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有能力和精力开展主动性的创新和探索,这种探索已经明确地带有与国内外金融业相同或相似的基本特征。具体来看,对经营模式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存贷合一的资金运营模式。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后,为了迅速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综合竞争力,普遍采取了大规模引进人才的战略措施。这些人才以从专业银行引进居多,因而采取与专业银行相类似的资金运营模式就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建立了资金计划部、信贷部等存贷经营完全分开的业务职能部室,另一方面在资金筹措和使用上,也基本上遵循相互分开的经营观念。这种经营模式对城市商业银行资金运营迅速走向正规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不断变化,这种比较传统的资金运营模式在效率上已经不能适应客户的需要,在效益上已经不能适应银行管理的需要。因此,实行存贷合一的运营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存款和贷款主要有一个综合性职能部门来统一管理和负责后,存贷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复存在。存贷合一后使银行的运作不再完全按照内部运行规律来进行,而是充分考虑到客户的综合性需求,并使银行的服务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更有益于城市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同业竞争。
2、审贷分离的贷款经营管理模式。审贷分离是贷款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如何分离,如何兼顾风险防范与经营效率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后,一般由信贷部统一负责信贷工作,贷款调查、贷款审查和贷款检查都由一个部门来进行,因此审贷分离实际上只是在同一部门不同岗位的分工不同,真正意义上的审贷分离并没有完全做到,因而就为信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制度上的缺陷和可能。为了更好地控制信贷风险,使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更加符合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搞好审贷分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商业银行在贷款管理改革的实践中,一方面建立了跨部门的全行性审贷
委员会,行使贷款最高审查权限;另一方面将信贷部改组为主要履行贷款审查职能的信贷管理部,同时由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部统一负责存款的筹集和贷款的发放工作。这样,审贷分离的贷款管理模式开始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来。
3、本外币一体化的货币经营模式。大多数银行在经营外币业务时,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国际业务部,主要从事与外汇有关的各类业务。这种本外币相分离的经营模式,基本上适应了银行经营管理需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货币经营模式。一方面外币业务需要熟悉外语和外汇管理制度的较高素质的银行职员,这方面的人才对许多银行来说都是相对缺乏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将本外币业务相分离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企业希望银行能够提供本外币一体化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银行也需要从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实践中来培养人才、积累经验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国内银行更加适应加入WTO后即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因此,本外币一体化已经成为国内银行必须采取的经营模式和必须努力的方向。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界的一支新军,在这方面的改革中自然会进行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一是在推广综合柜员制时,强调要会出储、本外币一柜清,在前台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二是在资金交易中,实现人民币与外币的统一运作,统筹安排;三是在基础性的存贷款业务中,实现本外币的融合和一体化经营。
4、以客户为中心的部门经营模式。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在许多经济领域出现了买方经济的市场结构。从金融市场的形势发展看,由于金融机构不断增加,买方经济也初露端倪。在这种经济和金融背景下,银行的经营理念也在发生悄悄的变化。以前,银行普遍以自我为中心来设置业务部门和开展业务经营,银行因为拥有资金处置权,认为可以奇货可居,一般来说主动开拓业务的积极性几乎没有。这时的银行更象一个机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因此,银行主要根据内部管理需要来设置相应的业务部门,客户在与银行来往时,常常一笔业务需要与很多业务部门来打交道,客户即使有不满情绪,也是敢怒不敢言,因为银行与客户交往中居于相对主导性的地位。随着银行间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银行的经营观念也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城市商业银行刚成立时,大多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设立资金计划部、信贷部、财会部等业务部门,每个部门针对的客户可能基本相同但履行的职能有一定差异。但是,在观念调整之后,出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金融服务的需要,设立了根据客户特点划分的业务部门,如公司金融部和个人金融部,银行业务部门在经营中也主要围绕客户的金融需求来进行,包括设计金融产品、提供财务顾问、进行理财咨询等各类金融服务。特别是客户经理制的试点和推广,使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部门设置与经营模式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5、相对集中和统一的业务处理模式。应当说,城市商业银行的建立为业务集中提供了很好的组织和管理基础。业务处理的相对集中将会使城市商业银行有可能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事实上,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之后,由于资金的相对集中使用,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益和影响。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之后,普遍进行了业务综合联网工作,如北京市商业银行在1998年实现了储蓄和对公业务的全行联网运行。综合业务计算机联网的完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新的业务探索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一方面借助网络优势,开发了一大批代理业务,如代收手机话费、代收有线电视费、代收上网费等几十种业务。另一方面则偿试更新和更有创造性的探索。例如北京市商业银行在2000年上半年,建立了全行性的会计核算中心,将以前分散在各支行的清算业务、核算业务、提入票据业务、会计信息等业务集中起来由核算中心统一进行和完成。这种相对集中和统一的业务处理模式,从一定程度说代表
了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改革实践上看,由于实现了业务处理的适度集中,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支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适度;另一方面由于适度集中,使规模经济优势体现出来,大大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数量,同时还有效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使银行的劳动成本显著降低。以前,每个支行都要配备大量的会计人员,建立核算中心后,由于支行工作量锐减,从而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尽管核算中心人员增加了,但从全行整体看,人员总需求却是明显下降了。因此,业务处理的相对集中将是一个不断逆转的发展趋势。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上的探索只是整个中国金融业不断进取和探索的一个缩影。只要城市商业银行永不停下探索和创新的脚步,城市商业银行就将永远是中国金融业一个重要的生力军。同时,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历史基础、面临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而城市商业银行相互之间的合作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非常必要,可以说加强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经验交流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一件事情。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浅析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浅析2010-11-16清华领导力培训教育城
不同行业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章以国有商业银行的代表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差距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仍然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无论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正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其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较好银行水平,正努力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银行迈进。然而,只具备现代商业银行之“形”而没有现代商业银行之“神”显然是不行的,良好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激励、导向、协调、凝聚等功能,也是树立市场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业务稳健发展和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为国内金融界的航母,以及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工商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巨大转型。作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工商银行企业文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混乱到清晰,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经过全体员工的长期努力,“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等反映工行特色的企业口号,已经初步达成了广大客户群体和本行员工的共识。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银行和负责任银行的形象已经逐步深入到国民的心中。但是我们同时应意识到,工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同其治理结构一样,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与其建设世界一流银行的目标也不够匹配。这就需要其进一步深入挖掘银行企业文化,在狠抓经营管理的同时,抓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注重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符合工行社会地位的文化。以避免国内金融业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进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国有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深入学习讨论,明确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注意到,国内银行机构众多,光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国内银行就有20多家,这还不包括众多的地区性银行和正在进入的外资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造成了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银行创新型产品保护不足的客观现实。据招商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银行推出一件新的代客理财产品,从开发模型,到运算测试再到实际投放市场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但是在三个月时间之内,肯定会有同业推出类似的产品或者服务,从而削弱开发者的盈利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真正彰显工商银行的特色和差别化服务?
可能的选择就是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应该逐步树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现代社会正在从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现代企业竞争取胜的立足点。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理由主要蕴藏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市场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优”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从微观现象层面看应是:产品对路,服务周全,质量上乘,价格低廉;从宏观历史层面看应是:找准了企业经济行为的立足点,抓准了治理企业内部的侧重点,夺取或掌握了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科技制高点。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是经过科学认证的企业竞争力是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能否对宏观调控和市场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在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企业竞争力是由创新、盈利和社会责任能力来衡量的。
二、积极利用外脑,尽快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CIS系统
事实上,CIS系统包括MIS(MindIdentitySystem)理念识别系统、BIS(BehaviorIdentitySystem)行为识别系统、VIS(VisionIdentitySystem)视觉识别系统三个子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三个系统中MIS其实才是整个系统的灵魂,MIS的制定和BIS的落实恰恰是建设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VIS只是企业形象设计的浓缩和落脚点而已。
从工商银行的形象识别来看,进入时间是比较早的。工行行徽和“协助手”标志也比较广泛地进入了广大群众的印象中。但是他们存在的问题也是缺乏对标识的深入挖掘。对于标识的理解和接受仅仅停留在受众的自发阶段,就是对于本行员工来说,也很难具体说清楚宣传标识所表达的全部意义,这就是CIS导入不彻底的表现。所以工商银行企业文化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就需要把未完的功课补上。目前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广告公司,在CIS研究和设计方面具有经验,工行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这些外脑完善和改进其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形成完整的CIS手册,并且监督推进MIS、BIS、VIS的共同落实。
仅从程序来看,银行要做好此项工作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企业实态调查。
第二,原有企业理念评价。
第三,工行形象定位。
第四,具体设计。
第五,评价、筛选与定稿。
三、充分挖掘资源,建设符合中国特色和工行特色的企业文化
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其实正是企业个性挖掘和个性设计的过程,只有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文化,才容易被客户所识别,从而实现软性营销的目的。从诸多银行企业文化thldl.org.cn建设的经验来看,国内企业的个性挖掘应该从同业的区别以及与国外企业的区别同步进行。由于中国工商银行将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所以后者显的尤为重要。我们以工商银行的个性特点,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起码有两点可以挖掘:
(一)大而全的特点是工行的先天优势
工商银行历来是国内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它的资产以及业务一度占据全国银行业的将近1/4。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上市以后,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大意味着实力、大意味着稳定,作为客户来说,保证资产安全是他们选择银行的首要因素,要求服务方便快捷也是他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工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布各地的营业网点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最好保障。该行完全可以在大的方面多做文章,在资产规模、经营品种、服务网点等各个方面凸显自己的优势。
(二)担负社会责任是工行的内在要求
作为以国家为实际控制人的最大的商业银行必定要肩负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工商银行肩负着比以前更多更重的社会责任。他们不仅要为股东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还要为国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仅要维护35万名员工的切身利益,还要关注广大客户的利益和需求。工行的社会责任必定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我们注意到,在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银行排队现象”事件中,该行董事长和行长先后站出来表态,承诺改进流程和设备,保证让每一位客户的排队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良好公共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挖掘民族文化是工行的国际比较优势
虽然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工行在赶超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市场一定的认可。工行的股票一度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就是一个证明,广大投资者的偏好使工行一度成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这说明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有伟大祖国的雄厚背景,银行业的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在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发挥民族优势,才能把作为中国大型银行的特点表现出来。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是职业道德的建设。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恰恰包含着许多优良美德,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比如:提倡艰苦创业、提倡人本主义、重义轻利、提倡集体主义、全局观念和社会和谐、重教化和树立道德榜样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员工的宝贵品质。我们的任务就是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并把其提炼为反映工行文化的精辟内容。
四、认真贯彻落实,让企业文化建设成为银行发展的长远之计
前文已经提到,如果把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用西方语言CIS来描述的话,VIS只是最终的表现形式和依托手段,而MIS和BIS才是构建企业文化和落实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不管银行以何种形式建立起何种内容的银行企业文化。要持久以恒(下转第43页)(上接第45页)的把它贯彻在工作中,要深入到每位员工和客户的心目中才是构建银行企业文化的真实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工商银行的软实力,才能让文化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要认真落实银行企业文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全员参与:银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员工高度自觉的努力下形成的,是企业自觉的自我意识所构成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自觉修炼和维护,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工行所有员工都对企业文化有所贡献。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银行企业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的统一。人本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和首要特征。人是活的资源,是能不断升值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银行企业文化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发挥人的才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二,系统整合:企业文化系统逐步完善,各要素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整合互动,共同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发挥特定功能的系统。企业文化不是如一盘散沙,而是各要素紧密联系、共同作用,由于结构方式不同,导致系统整体功能的不同。
第三,形成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工行的制度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要得到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形成以后会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延续下来形成制度,逐渐成熟和发展。企业文化传统具有传承性,优良传统和不良因素都会传承下来,因而要注意保持和发扬好的传统,摈弃恶劣的习气。
第四,融入社会:工行处于社会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系统。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准则、社会文化心理、社会道德规范,等等,都对银行有重要影响。现代企业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包含着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依赖性。银行的企业文化也会对社会文化发生更强烈的影响,纳入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
第五,不断创新:企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企业文化是可以塑造和培育的,我们应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动态地变革、设计、调整、创造某些新的形态和模式,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强调在运动中存续和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有竞争力。企业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采取新的形式。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应成为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核心部分,决定着银行发展的方向。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必须把握时机,根据本行的特点,构建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引领我国银行业走向世界。
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发和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国际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但银行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灌输、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广大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价值观,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银行企业文化内涵,为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