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9:2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

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

摘 要: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也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速,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本文从全面提升内蒙古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出发,提出了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全方位对外开放 空间布局 一带一路 国际产能合作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毗邻国内八省区,能源资源产业潜力巨大,农畜产品生产得天独厚,是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前沿和国内区域合作的重要腹地。新世纪以来,我区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地位。向北开放作用显著,我区承担着中俄间65%、中蒙间95%的陆路运输任务;国内合作步伐加快,“十二五”以来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5万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近30%。但是,我区对外开放的空间、层次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构建我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有助于构建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和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增强对外对内开放合作发展,为促进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

从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出发,按照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对我区对外开放“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定位,空间布局应坚持向北开放和东进、西出、南联的战略方向,构筑“两横三纵”开放空间格局。

(一)北上南下,构筑三条南北开放走廊

加快向北开放步伐,发挥联通蒙俄的优势,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同蒙、俄的互利合作。加大向南开放力度,加强同晋陕宁等周边省区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联动发展,促进乌海阿拉善“小三角”与宁夏沿黄经济带融合发展,深化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加强与中部省区的通道建设,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引进。积极参与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扩大同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依托国内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和国际国内大通道,构筑三条南北开放走廊:“呼包鄂―关中地区―成渝―北部湾”走廊、“京津冀―乌兰察布―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莫斯科―欧洲”走廊、“呼伦贝尔―满洲里―东三省―东北亚”走廊。

(二)东进西出,构筑两条东西开放走廊

扩大向东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京蒙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创新同天津自贸区合作模式,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扩大清洁能源供应和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完善与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和人文往来,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加快向西开放,加强与西部省区在交通能源、特色农牧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扩大与中亚、西亚国家在装备制造、煤化工、新能源、商贸物流、农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开放合作。深化同欧美国家合作,扩大经贸往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的联系与流动,构筑两条东西开放走廊:“京津冀―呼包鄂―乌海(阿拉善)―乌鲁木齐―中亚西亚―欧洲”走廊、“锡赤通(兴安)―沈阳(长春)―大连―日韩”走廊。

(三)内外联动,打造“呼包鄂”开放高地

内外联动,开放发展,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推动与蒙、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加强与周边省份等国内其他区域的深度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区发展,抓好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共建,为建设中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更好利用两个市场、集聚两种资源,?e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把“呼包鄂”建成国家重要冶金和特色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等重大资源型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清洁能源交易和加工转化中心,我国面向俄罗斯、中亚及欧洲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将“呼包鄂”打造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形成我区内引外联的综合枢纽。

(四)八面来风,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开阔开放眼界;以推动呼包鄂开放高地建设为核心,提升开放水平;以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先导,延伸开放触角;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强化开放支撑;以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为抓手,夯实开放载体;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为动力,释放开放势能;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窗口,助力开放步伐;以深化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为桥梁,增进开放认同。通过八个方面的支撑,将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构筑八面来风的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

二、政策及推进措施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按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定位,建议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经略周边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充分发挥联通俄罗斯、蒙古国方面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有效对接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倡议,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畅通境内、联通境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方位深化区域经济协作。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领域取得新进展,全面提升我区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二)通过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结合国家制定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国别规划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国家“一轴两翼”合作布局,发挥我区在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轻纺、农牧业开发等领域的特色产业优势,鼓励我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实施我区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的委区协同机制合作框架协议中重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通过蒙中水泥蒙古国水泥产业园区、蒙古国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内蒙古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等境外园区的建设,全面提高全区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区内区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

(三)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完善投资机制,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和产业指导管理方式,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分层次、有重点根据国家要求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完善通关便利化机制,建立口岸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口岸通关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创新口岸通关监管模式,提升口岸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政策机制,建立健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旅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定期会晤机制。强化财税等各类保障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四)通过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推动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额布都格―巴彦呼舒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蒙阿尔山―松贝尔跨境旅游合作区、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推进边境旅游、跨境物流、过境贸易、跨境金融、进出口加工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监管服务、人员往来、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探索建立与周边国家安全便利的边境管理新体制、口岸通关便利化和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科技人文交流平台建设。发挥好国际展会平台作用,办好中蒙国际博览会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品牌。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6,(11).[2]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2016,(9).[3]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2015,(5).[4]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2015,(5).[5]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施方案.2016,(9).(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辑:康伟

第二篇:全方位构建企业应急保障体系

全方位构建企业应急保障体系

一、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已经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相关应急管理文件的要求,编制了应急预案,但与国家要求、行业规定和企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表现为:

企业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已有应急预案没有形成体系,预案要素不全,或存在重复交叉,或覆盖不全面,各级各类预案没有达到有效衔接;

针对危险源和重点岗位的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不清晰,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简明。

二、水利安全与应急处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水利企业永恒的主题,搞好安全供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可靠供水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强化水利企业安全保障,守护好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命脉”。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我们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慌乱无措,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保证安全供水的过程中,尽全力做好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时刻做好冷静应对、妥善处 理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利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些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活动。

三、全方位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建立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应急预案及制度,健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建立舆情管控机制,组建应急队伍,配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及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等方面。应急保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善体系、提升能力的思路,坚持科技领先、装备精良的途径,完善预案、强化演练的做法,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保障水平。具体到每一次事故救援中,要始终做到“五个一切”: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争取一切时间、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立应急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

组织机构是开展应急保障工作的核心。水投集团旗下各供水项目肩负着当地安全供水责任,是重点安保单位。为切实加强单位安全建设,提升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市人饮、工业供水安全生产稳定,按照“安全责任重于泰 山”的建设思路,集团所属各供水企业、施工企业均按照不同单位、层级、业务范围,层层成立了由各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部门、运行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处置突发事件、组建应急抢险队伍、筹集配备应急物资、安排部署应急保障工作;集团及各子公司均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防范、检查、管理等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的网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安全建设及工作组织建全,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

完善应急预案及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应急保障工作流程

应急预案是应急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类生产企业都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从集团到各子公司、从班组到岗位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物资准备充分,要将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水利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水利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1、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企业性质、主营业务、生产流程等,分项编制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以水投集团为例,集团下属企业可大致分为供水企业和施工企业两类。

供水企业:基于我国不同典型区域的水源污染特征和供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发自然灾害损坏水处理设施、停电或输水管爆裂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等原因,根据国家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精神,以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基础,水投集团以旗下各供水企业为基础,就构建水源保护、净化处理、安全输配、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目前,集团以各项目供水现状为基础,以确保安全供水为目标,先后在不同供水单位,针对不同突发事件情况提出日常供水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水质污染事故处理预案、输水管网爆管事故应急预案、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水源地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供水应急预案、反恐防恐保障安全供水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40余项,宁东水务公司更进一步系统整合了在不同突发事件情况的应急预案,建立了适合该公司使用的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为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向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供水,提出了理论根据和建立健全了安全供水体系。建立了一整套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与宁夏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对于降低突发事故风险、提高供水安全,减 少不必要的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施工企业:水利水电局作为集团下属施工企业,最大的突发事件是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该局应急保障工作主要针对安全工作方面进行开展,目前共制定火灾事故、高处坠落、防讯抗洪、触电、中毒、危险化学品及重要结构部位砼施工等七项应急预案。为加强施工现场应急事件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及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组织有序指挥得当,分类制定应对方案:一是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员迅速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联络安全员并报项目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现场安全员联络其他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灭火,若不能控制,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队,报警时讲明起火点,火势大小,着火物质,危害趋势,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二是当高空坠落、爆炸、倒塌发生时,现场负责人迅速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联络安全员并报项目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现场安全员联络其他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小组立即赶赴现场,救护组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就近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组长组织其他管理人员协助现场的指挥、抢险、通讯和车辆的使用等工作。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和协调。三是特殊恶劣气候引发的灾害事故发生时,如地震、大风、暴雨等发生时,安全员应紧急通知各部门对人员及财产 采取保护措施,同时组长负责组织对设备材料完善防护或处置,尽可能减少因设备、设施发生异常引发的事故。

2、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局限性在于事后启动,它以生产事故已经发生为起点,以生产事故的后果已形成为代价,无法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不能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是生产事故形成的前奏和征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生产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一个事故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一个事故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这也是常说的“安全冰山理论”。由此可见,隐藏在事故“海平面”下庞大的事故隐患,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的基础,基础不削减,事故的发生就会成为常态,且不可预测,不可控。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不在突发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功能之中,因此,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前移关口、预防事故发生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建立管理标准。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各类操作规范,以水投集团下属宁东水务公司为例,该公司制定管理制度及标准15个,安全检查表单11张;明确了日常安全管理、缺陷处理、检修管理、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及要求。二是制定工作标准。就是要细化岗位分工,明确各部门、运 行单位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及工作职责,并建立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保障安全生产工作高效执行。三是完善技术标准。就是要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严谨缜密的操作规程,严防操作漏洞,以六盘山水务公司为例,该公司门卫、水厂值班员均严格遵守《门卫制度》、《值班制度》开展工作,同时为一线生产工作人员制定了《反冲洗操作规程》、《加药装置操作规程》、《水厂泵房安全操作规程》、《水质净化加氯机安全操作规程》、《加氯安全责任制度》、《机泵运行规程》等多项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检修工作行为。四是建立“三查”制度。就是各单位应按规程进行设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的日常巡回检查,水投集团安委会定期组织对各运营单位、建设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各运营单位均每月开展一次全面安全生产检查,同时分项开展专项检查,以六盘山水务公司为例,其水质监测中心对原水、出厂水9项常规指标日检,33项指标月检,并按月准时做一次33项全分析,形成了有效的水质保障体系;管网公司不定期对输水管道和管辖范围内的供水管网和设施进行巡查监护,同时公司在全市广泛宣传管网设施保护的重要性,号召市区居民对破坏管网等供水设施的行为进行举报,并与各施工企业签订保护管网的协议;工程、生产、客服、管网管理等部门对相关设施、输配水管道、阀表井、机电设备、配电设备、消毒设备等定期检查、维护和 保养,强化防损、防漏、防震、防盗措施,及时维修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保证供水设备完好。通过以上措施,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排除,有效保证了供水安全,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物资

1、强化资源整合,重点攻坚抓队伍建设。要做好应急保障工作,组建一支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应急抢险队伍至关重要。一是因地制宜,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水电工局不仅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分别设立了应急疏散组、安全保卫组、抢救抢险组等各职能小组,还成立了重特大事故抢险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30人,以各分公司的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一旦发生事故,相应应急预案可立即启动,人员可迅速到位。二是整合资源,发展多种形式应急救援队伍。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组建相对应的应急救援队伍,一方面要在抽调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组成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应急救援队伍,另一方面在充分考虑必要性后,可在项目所在地区发动周边群众、单位,组建由本单位以外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如水库水源地出现险情、暴雨导致汛情严重时,仅靠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显然不够,就需借助外力进行救援。三是集思广益,突出抓好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灾害类型,聘请环保、气象、消防等各领域专业人员组成应急救援专家队伍,提供救援业务咨 询、应急演练指导、应急预案修订完善等服务,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建议、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宁东水务公司就定期邀请消防队、质检局、安检局、供电局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类特种设备管理进行隐患排查,并参与、指导开展应急演练,修订应急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强化综合保障,优化配置抓规范。一是不断完善经费保障。应当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投入就是买安全”这一理念,从政府到企业,从机关到基层,要层层重视并落实应急救援经费问题,以提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保障能力。二是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加强物资储备与管理。根据不同业务要求,水投集团旗下施工、供水企业分别配备了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千斤顶、冲击钻、应急灯、污水泵、高压泵、云梯、防毒面具等小型器具,同时对应急物资的使用、管理、调拨、金积配送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为应急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三是坚持技术创新,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以宁东水务公司为例,他们在隐患排查中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XX年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断丝检测技术,与加拿大皮尔公司合作,对3578节DN2200和760节DN1400 PCCP管道进行了断丝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严重断丝的管道进行了处理;并在PCCP管道上进行了阴极保护试验,新施工的管道采用了阴极保护技术,有 效防止了管道事故的发生;与武汉大学合作进行了水源泵站主水泵抗磨蚀技术研究,提出了水泵不同部位的抗磨蚀措施并成功应用,使水泵效率维持在设计水平,保障主水泵运行安全;与福州自来水公司、中国水科院联合开展集成混凝技术研究,研制了适合宁东水厂使用的复配絮凝剂,提出了低温低浊水、微污染水的处理技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与宁夏水产站联合进行了鸭子荡水库富营养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生态治理方案并取得成效,保障了原水水质安全;自主研究建设了供水管网计量点远程监控系统,提高管网发现、判断、处理的问题的速度及效率,保障管网运行安全;加强对冬季上水工作的研究积累,开创了宁夏大型扬水泵站“数九寒天”开机抽水的先河,确保冬季上水工作常态化开展。

宣教结合,紧扣主题,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

一要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员工系统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员工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采用技能教育、业务训练和岗位练兵“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并根据需求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主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员工自我安全保护能力。二要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完成特种作业岗位员工的取证工作,使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三要建立安全学习长效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宁东水务公司修订下发了“三级安全教育管 理办法”,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到周,培训任务落实到人,公司根据学习内容组织考试,并将培训效果和考试成绩纳入年底评优中进行考核,以考核促学习,让日常学习见实效。四要积极组织各种安全活动,全面提高安全意识。以每年6月的“安全月”活动、隐患排查和维稳反恐活动为载体,宁东水务公司分阶段组织开展安全演讲、知识竞赛、安全宣传日等活动,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开创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局面;长城水务公司则要求各施工单位上报《安全月活动实施计划》,经公司审核后监督实施,并根据在建工程不同阶段对临时用电、脚手架安装等施工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和治理工作,抓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五要经常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使广大员工熟悉应急措施和救援程序,掌握救援和自救知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处变不惊,冷静应对,及时作出妥善处理。

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结合安全生产检查结果,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点、事故易发环节等建立危险源信息台账,日常巡查、工作人员要对危险源信息进行实时、持续、动态监控和测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研判,研究测定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掌握危险源实时信息,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水电工程局在此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项 目开工时,召开由局长、副局长、总工程师、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员工代表等参加的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会议,对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价。采取环境影响水平计算的方法评价重大环境因素,采取风险水平计算的方法评价重大危险源。共评价出机油泄漏、污水排放、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火灾/爆炸等8个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出机械伤人、触电伤人、坍塌、火灾、食物中毒等8个重大危险源,并组织力量加强对各大环境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实时防控,有效降低了突发事故的发生率。

四、对做好应急保障工作的一些建议

创新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模式

针对目前企业应急预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水投集团对如何创新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模式展开了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急预案体系化

应当构建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全方位应对,保障预案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各级预案规范统一、相互衔接,使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与总体应急预案有机结合。

2、现场处置方案可视化

现场处置方案的可视化,是指将现场应急处置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通过漫画、动漫等多载体手段和形式表示出来,使应急预案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晰易懂、生动形象、一目了然。主要途径如下:

将企业特定场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重点岗位的应急预案做成漫画和海报等形式,通过预案上墙,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将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处置措施采用动画进行模拟,并做成flash文件,借助电子显示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播放。

通过应急预案的可视化,实现预案在企业内随处可见且表现生动形象,营造良好的应急环境,提高全体员工应急意识,从而在整个企业形成以安全文化为载体的应急文化。

3、预案编制全员化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编制工作,还需要其它各部门和各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问题或改进措施。同时还需要安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支持,结合其为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服务经验,编制标准、规范的应急预案,建设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由政府部门建立保障安全的法律法规依据,避免安全事故隐患产生

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呈现飞跃式发展,招商引资条件优厚,各工业园区及市、县经济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各地电力、水利、新兴产业等项目竞相开建,从而导致一些原有项目线路、管网因新项目的开建,面临改线、改建管道等问题,这将会对原有项目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影响项目安全运行。因此,希望由政府部门建立一些法律法规或相应规章制度,合理规划项目建设及改建,以保障项目安全运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整合军、企及社会各界多方资源,共建应急保障联运体系

企业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将会造成重大损失,然而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做好应急保障工作显然不够,因此,希望能由政府部门主导,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整合军队、企业及煤炭、电力、水利、交通、金融、医药卫生等社会各界多方资源,共同构建一个由社会各界参与的应急保障网络体系,例如开展军企共建活动,紧密部队与企业之间联系,组织消防队员到企业指导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做好日常预防火灾工作;密切医药卫生单位与企业联系,组织专业人员到企业开展知识讲座,为员工进行专业的突发事故紧急救援常识培训,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对有毒制剂、气体等进行正确处理,提高员工救人及自救能力。

第三篇:关于促进内蒙古全面对外开放若干问题的研究

关于促进内蒙古全面对外开放若干问题的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由偏远闭塞的北部边疆逐步转变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但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酒肉穿肠过”的问题仍很突出,以开放促发展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远未形成。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内蒙古要顺应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科学谋划新时代改革开放,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筑对外开放新优势,奋力开创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现状分析 思路举措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外接俄蒙、内联八省、紧邻京津,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逐步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面向未来,内蒙古将走进全面对外开放新时代,谱写服务全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时代画卷。

一、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不断开拓国际贸易市场,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到1970年代末,内蒙古主要贸易伙伴不足10个国家,目前贸易伙伴已由1980年代初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60多个。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17.01亿美元,增长731.3倍,年均增长 19.0%。其中,外贸出口由1978年的0.1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4.71亿美元,增长403倍,年均增长17.1%。2017年海关进出口总额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8%。贸易形式由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以易货贸易、委托外省代理出口为主,转变为现汇贸易、记账贸易等相结合,以自营出口为主,贸易形式进一步多样化。近年来,随着我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内蒙古对俄、蒙贸易不断扩大,蒙古国、俄罗斯分别成为内蒙古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2017年,我区与蒙古国、俄罗斯贸易额分别同比增长42.5%、12.4%,占全区进出口总额比重分别达到28.1%、21.8%。内蒙古与伊朗、越南、印度等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也迅速增长。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努力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过40年改革开放,内蒙古产业结构渐趋完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随之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目前已增至10多个大类,按海关进出口商品量值表分类,多达几千种。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加快。在出口商品中,毛纺服装、五金交电、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等已成为主角。同时,进口商品结构也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特别是一些国家建设急需的资源能源类产品进口占比明显加大,从俄、蒙进口最多的是原木、原煤、金属矿砂等资源型商品和工业原料。2017年,内蒙古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75.5%、52.8%,占全区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9.6%,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三)口岸通关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贯通蒙古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沟通俄罗斯、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欧洲的商贸大通道。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口岸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过货能力成倍增长,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内蒙古拥有对外开放口岸共18个,其中千万吨级别的共有4个,分别为满洲里、二连浩特、甘其毛都和策克,这四大口岸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规划的7条铁路有6条经过我区,规划的3条中欧班列线路中有2条从我区进出境,凸显了内蒙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达到8706.88万吨,同比增长10.3%;全区口岸进出境客运量586.32万人次,同比增长10.1%;进出境交通工具183.4万列辆架次,同比增长11.6%。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开行越来越密集,搭载物品种类日益丰富,年过货量超过8万标箱。2017年,经我区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1877列,同比增长56%,经我区口岸出境的班列线路有苏满欧、粤满欧、营满欧、郑连欧等56条,我区组织开行中欧(中亚)班列89列(其中返程班列16列),同比增长170%。内蒙古在服务全国、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逐步发展。在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海外投资和外援项目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目前内蒙古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及经济合作关系,投资国别(地区)主要涉及俄罗斯、蒙古国、香港、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区新设对外投资企业(机构)47家。投资国别(地区)主要是美国、蒙古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香港等,投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餐饮业、批发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扩大对内开放,取得明显成就。40年来,我区不断加强与其他省区市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优质企业参与全区的改革发展,形成了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较强拉动作用。

二、对外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由于内蒙古远离沿海发达地区,长期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神经末梢位置,因此对外开放不足一直是我区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着改革发展的进程。

(一)外贸依存度低,外向型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出口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是负数。2016年外贸依存度仅为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9位。201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42.4亿元,仅占全国的0.3%,只相当于广东的1.4%、江苏的2.3%,上海的2.9%,居全国第25位;在9个沿边省区中仅高于西藏、甘肃,只相当于辽宁的14%、广西的24%。

(二)招商引资少,对外合作水平低

2016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国内(区外)资金3600亿元,仅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23.8%。201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7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2%,居全国第19位;201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5亿美元,同比下降20.6%,仅占全国的2.4%。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对外合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情况: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区的只有10家,而仅一个深圳市,就有27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设立总部,同属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21家,居全国第三,中西部第一。

(三)口岸优势发挥不足,长期存在“酒肉穿肠过”现象

虽然我区拥有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对蒙最大铁路、公路口岸,但基本上处于“两头在外”的状态:进口物资很少在我区落地,大都流向东部地区进行转化加工增值;出口货源也基本上来自区外。中欧班列更是借道而过,完全“两头在外”。这就导致我区口岸优势还没有转变成经济优势,进出口对本地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四)观念守旧,对外开放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走的是粗放式的资源开发道路,利用国内与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意识淡薄、能力不足。我们的各级党政领导,在国内招商引资可能还有一套,但很少有总书记所要求的“世界眼光”,对“一带一路”战略理解不深,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缺乏热情、思路模糊、办法不多。

三、促进全面对外开放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一)推?有纬扇?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内蒙古要按照十九大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树立“打开国门搞建设”的意识,科学谋划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抓手,构筑对外开放新优势,奋力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要求:“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我们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向北开放作为战略方向,把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在深化同俄罗斯、蒙古国务实合作上取得重要进展。大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推动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完善同俄蒙合作机制,切实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同俄蒙多层次、常态化的地方政府间会晤协商机制,有效对接发展战略,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政策和措施,增强同俄蒙合作的战略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推动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要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加快铁路、公路、航空、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与俄蒙在矿产资源、观光旅游、农林牧渔以及绿色环保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贸易规模,积极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加快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推动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提升口岸建设管理水平,支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等外贸平台建设。支持内蒙古始发中欧班列增量扩容。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一体化通关,提升投资、通关、人员往来、车辆通行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高水平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集体“走出去”,抱团发展、集群发展。

(三)坚持“跳出内蒙古发展内蒙古”,全方位扩大开放

要敢于先行先试,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联系,完善区域间协作发展新机制。营造更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内蒙古。着力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积极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依托大企业、实施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构建大集群、建设大基地,为内蒙古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探索建立一批“飞地产业园区”、跨省合作园区,加快产学研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深度融合发展。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代建明

第四篇:关于小学英语全方位课堂的构建(模版)

关于小学英语全方位课堂的构建

[摘要]: 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强调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调动其它科老师和家长一齐为英语教学服务,通过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英语.[关键词]:英语大课堂 语言环境 教学外延 二课堂 [引言]: 心理语言学指出:儿童学话并不单纯模仿或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的规则,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理,对外语学习似乎也同样适用.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儿童在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中自然地习得语言.目前许多英语教师都注重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氛围.然而在40分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有多少时间开口说英语在有限的英语课以外,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有多少父母懂英语?有多少其它科教师会跟学生说英语?有多少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并与之交谈?英语环境的缺乏使得英语教学的重担落在英语教师一人身上,既吃力又收效甚微.出于这样的困扰,我进行了在小学中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的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开辟各种途径和创造各种场合,让学生大面积,高频率地接触英语,生活和学习在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拓宽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现在小学英语长短课结合,估计学生投入英语学习时间每周仅为120分钟.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然而要使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一周120分钟的英语课堂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如果教师只能为学生创造英语课堂这么一个有限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提供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的机会,该如何克服英语环境的缺乏及开设课时的不足呢?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又指出: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而陈琳教授建议:“应当为孩子创造尽量丰富的外语环境,由老师利用这种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课上练习,课外活动,多种媒体)来教会儿童掌握外语技能.简言之,就是要让儿童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外语.” 英语课外活动增加了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弥补了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如何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开辟课外活动这片广阔的天地呢?我进行了如下实践:学期初我把自己的设想与英语教研组讨论后,把整体构思写成计划报告校长室,征询校长意见.校长十分重视,全力配合活动的开展,并把英语系列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行事历.学校的支持使我们得以大刀阔斧地在校园中进行实践.具体活动包括: 1,英语第二课堂

英语二课是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挥特长个性的一次机会,它由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组成,并整合了其它学科内容.根据学校行事历安排,我们英语教研组提前两周把二课活动通知发给各班主任,请班主任配合,早做准备.我安排了这样几项比赛:①看单词写中文比赛,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开设英语起始年级全体学生参与,全校统一用一节课的时间,由各班主任交换监考.比赛共评出满分奖18名,优秀奖11名,并在学校晨会时,在全校学生面前给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②英语剪报比赛,融合了英语与美术,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扩大英语知识面.由于当时学生还不会书写,因此比赛采用剪报形式.剪报比赛由学生自愿参加,份数不限,排版形式不限.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分别从《学英语》,《英语辅导报小学版》,《英语画刊》等杂志,报纸上去找资料.尤其是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得到了发挥的机会,也许他们英语成绩并不一定优秀,也可能在英语剪报比赛中获奖,甚至可能把学美术的兴趣转移到学英语上.比赛共收到剪报作品38份,由英语教师,美术教师,校领导组成的评委小组共评出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部分剪报见附页)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排版新颖,令人大开眼界.评奖颁奖后我们把获奖剪报作品装裱悬挂于走廊上,赢来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啧啧称赞.③英语才艺大赛,融合了英语和音乐表演,给唱歌,表演,跳舞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空间.符合了小学生表现欲强,创造精神强的心理.大赛以晚会形式,利用双休日时间开展,除了表演的演员们,另有二百多的学生观众.为了才艺大赛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副校长为首的筹备小组,有负责场地,音响的总务处老师,有负责背景布置的美术老师,有负责摄影的老师,还有培养小主持人用简单英语主持节目的老师.随着小主持人优美的英语开幕词,英语才艺大赛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大赛节目单上一共有16个节目,形式多样,有二重唱《Teddy Bear》,有歌伴舞《How Are You》,有小品《Go To School》„„大赛现场计分,现场颁奖,由校长,音乐老师和英语教师组成的评委小组共评出了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部分节目见附页)一系列英语节活动使学生通过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进一步刺激了学生学英语的劲头,同时引起了家长和其他科老师的重视.2,校园英语广播

由于校领导的支持,我们学校的课间音乐及放学音乐全部替换成儿童英语歌曲和歌谣,由电脑控制,每天播放.这些英语歌曲和歌谣大部分来自PEP英语教材,少数选自其它材料.欢快的英语歌曲和歌谣遍布校园每一个角落,学生们置身于浓郁的英语氛围中.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甚至会唱,会说上几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这些歌曲,歌谣时,只要稍稍点拨一下,就事半功倍.3,英语走廊

我与其它英语教师一道,合作布置了一条英语走廊,分为Do you know,Super Star,Have a try,Let’s Talk等几个版块,鼓励学生到英语走廊参观并互相用英语对话.英语走廊所有的资料让学生参与动手制作和搜集,并定期更新.学生非常乐意参与,有的看报纸,杂志,有的上网查找,推荐了许多有用的材料.看到他们搜集的资料在学校英语走廊上展示,又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和荣誉感.他们经常在走廊上指指点点:“你看!那是我找的!这是我发现的!”英语走廊成了英语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拓展了英语阵地.我曾在一次英语教研活动中结识了一位美国籍小学英语教师 Guerry,在与他交谈中介绍了我们学校的英语走廊,他非常感兴趣,于是邀请他来校参观.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真实地接触外国人,他们非常兴奋,在英语走廊上把Guerry围得水泄不通,而且大胆地与他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认识到英语的交际作用,并体验到一种成功感:“我学了英语能跟外国人对话了!” 4,英语开架阅览室

征求校长同意后,学校订阅了适合小学生看的英语画报,杂志,有《英语21世纪报》,《英语辅导报小学版》,《英语周报小学版》等等,学生可去阅览室取阅.鲜艳的插图,有趣的语言吸引了学生,他们个个都争着要看,有的还自己掏钱订阅.英语开架阅览室使学生通过看的形式大量接触英语,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二,发动其它学科老师和家长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 1,利用零星时间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的1—2分钟,我请课代表领唱英语歌曲,说英语歌谣或做TPR活动.以一天五节课,每节课1分钟计算,一周下来也多了二十五分钟的英语活动时间,而且这是高频率的接触英语,学生想忘也忘不了.2,发动其它学科老师上课指令用英语

我为其它学科老师培训了一年的英语,在每个星期学校例会后,为他们上40分钟到60分钟的英语课,尤其注重培训课堂用语及问候用语.同时要求他们上课指令用英语下达,平时与学生见面也尽量用英语打招呼.陈琳教授指出,“最基本,最方便,最日常的语言环境,就是让学生多听到英语——课上说,课下说,到处说.”如果全校的老师都能跟学生说英语,那是多好的语言环境呀!我学校里大部分年轻教师能做到跟学生说说英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输入,扩大了接触语言的量.3,发动家长在家与学生用英语对话

我经常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里人用英语对话,或唱英语歌和念英语歌谣给他们听.如果家里没有人会英语,那就让学生选择一人做他的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都教给他.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英语教给别人,不仅又巩固了一次,而且加深了印象.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实践将近1年,取得了如下成绩:(1)学校的整体英语学习氛围大为改善,学生养成了随时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日常问候,课前准备等等都用英语组织表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已经形成.(2)促进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进行全方位构建英语大课堂的实践后,学生的英语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尤其是听说能力.课堂上师生之间开展的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水乳交融.学生学得轻松,掌握良好.另外,学生在英语才艺大赛上演出的小品,短剧等,语音,语调地道自然,表演生动活泼.(3)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下课经常哼上几句英语歌,外宾来校时大胆,主动地与他对话,还有很多学生自己去购买英语歌曲磁带和订购英语报纸.根据抽样调查,91%的学生把英语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之一.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我得出如下体会: 1,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采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教学环境,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使学生在习得的基础上学得英语,让英语教学回归到语言学习的轻松,自然的状态上来.通过课内课外英语材料的大量输入,经过学生主观能动地吸收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学得语言.2,由于课时的局限,如果教师只重视课内小课堂.不重视课外大课堂,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各种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的教学的补充,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特长的空间及运用语言的场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现个性化学习思想,鼓励学生按照自己个性自主选择参与,并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3,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英语教师独挑重担,要想办法引起家长和其它科老师的重视.他们的重视会更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2)王 蔷《小学英语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2001年第2期

(3)林国跃《英语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广汉市教科所,2001(4)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陈 琳《小学开设英语课会加重学生负担吗》,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2001年第2期

(7)雷望香《中学英语活动课与英语教学》,中小学生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8)赵均宁《International Week的创新和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9)安琳,王蓓蕾.着眼国家战略、立足外语教学现实——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纪实[J].外国语,2010,33(01).(10)桂诗春.“外语要从小学起”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04).(11)陆效用.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和“一条龙”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4,(01).作者:杨雪寅

联系电话:*** 工作单位:鞍山新世纪学校

通讯地址:鞍山市千山中路20号,新世纪小学部,英语教研组

电子邮箱:yangxueyin2006@163.com

第五篇:构建全方位的党内关怀机制

关 心爱护党员,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形势下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 会要求,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因 此,构建全方位的党内关怀机制,为更好地关心党员、服务党员提供机制保障,就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的领导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党内关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级 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一是建立党内关怀的领导协调小组。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部门、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局、财政 局、卫生局、民政局、公安局、老干部局等单位为成员,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形成合力。二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职责是:研究制定党内关怀工作 的政策措施、中长期计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党内关怀工作进行分工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对党内关怀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研究分析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问题,提出推进工作落实、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与协作,交流工作心得,协调落实有关问题等。三是成立党内关怀办事机构。党内 关怀工作办公室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配备好工作力量,做到职责、人员、工作三到位。要下大力气抓好关怀工作办公室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能力建 设,加快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

完善党内关怀的法规和制度

制度 具有长期性、根本性。构建党内关怀机制,需要完善党内关怀的法规、文件和制度,以保持构建全方位党内关怀机制的刚性。《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内关怀的根本 大法,是制定党内关怀法规、条例、文件、制度的依据和基础。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条例》,中组部《中国共产党发 展党员工作细则》、《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央纪委《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 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等等,一系列规定与条例相继出台,各地也都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和规定。党内关怀机制已经处于 制度下政策层面逐步建立的进程中,要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切实抓好落实。

建立党内关怀对象的信息征集管理机制

信息征集管理是关心党员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对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党员对象进行摸底调查,采取“个人申报-群众评议-基层党组织把关-党委组织部门审批登记”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关怀对象并建立档案。内容可包括:党员关怀对象的基本情况、需要关怀的项目、由谁(单位或个人)负责实施 关怀、实施关怀的时间、关怀的措施、关怀效果等,这样便于掌握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关怀。

建立党内关怀内容的“全覆盖”机制

所谓党内关怀内容的“全覆盖”,指关怀的内容要全面、具体、细化,主要包括:政治关怀、思想关怀、精神关怀、生活关怀、心理关怀等五大方面。

政治关怀就是关心广大党员在政治方面的成长与进步,保障他们应该享有的政治权利。

思想关怀就是关心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坚持不断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党员干部。对党员进行思想关怀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主题,以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 策为重点,以达到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为总目标。

精神关怀就是关注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不断采取措施激励鼓舞党员和干部保持一种奋发 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党员“人人争上游、个个当先进”的良好局面。为此,要完善并落实党内表彰制度,落实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待遇,实行荣誉证 书制度,及时树立新时期的先进典型。

生活关怀就是关心党员、干部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发展,满足其必要的合理的物质利益。邓小平曾经指出: “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就当前来 说,就是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党员、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具体应抓好以下五方面:对生活困难的党员进行专项帮扶,建立健全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机制。

心理关怀就是关注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员心理健康所呈现出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以烦躁、冲动、偏执为特征的非健康心理,可能会 导致一些公共突发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事端。为此,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党员接待日制度和与党员谈心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送温暖、献爱心” 和走访慰问制度,设立党员、干部心理疾病医疗室。

建立党内关怀经费的保障机制

建 立健全党内关怀经费的保障机制,是构建全方位党内关怀机制的重点,也是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难点。从各地实际操作和运行来看,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列 一点,社会集一点,党员捐一点,企业助一点”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筹款方式和途径。党内关怀经费筹集不易,理所应当把它用好、用在刀刃上,实现关怀效果的最 大化,这就要求关怀经费必须“阳光运行”,防止腐败,杜绝暗箱操作。

建立发挥党内关怀作用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

从根本上说,做好关心爱护党员工作,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使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做好关心爱护党员工作及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发挥党内关怀作用的党群互动机制,或者说是要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的群众观教育,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要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切实解决好“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引导党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握新形势下 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下载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如何全方位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谈如何全方位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齐翔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分公司 张媛媛 1、内控体系建设目标一合规为基础,提升为根本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以保障和促进业务发展......

    构建廉政风险全方位预警防控系统的思考(5篇材料)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纪委全会多次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构建廉政风险全方位预警防控系统,是纪检监察机......

    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

    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卷烟市场监管体系近年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塘沽分局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 精心培养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素质人才 ——胡礼祥书记在2006-2007学年寒假务虚会上的讲话 2006年学院各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大家......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全方位构建服务型政府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全方位构建服务型政府 【背景链接】 1、现实版的“丁义珍”式窗口“丁义珍”式窗口是指《人民的名义》剧中光明区信访局故意为难人的窗口,也指一些,政......

    构建大开放格局努力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

    文章标题:构建大开放格局努力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大开放格局,努力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一、我省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十一五期间,我省对外开放结束了连续几年的停滞和下滑,走......

    关于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调研思考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不仅全部履行了当初的承诺,而且作出了许多超出承诺的金融市场开放。在金融某些领域,中国的开放程度远远大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在经......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几点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