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的音乐教学
浅谈我的音乐教学巩义市南河渡初级中学 范长红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推广,艺术教育也就成了素质教育好坏的展示平台,各个学校不管艺术教师是否在按课标上课,是不是真正把美育落实到了艺术教学中,是否真正让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是美,不管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只要能在上级检查时拿出东西来就行。所以老师只有在节目上下功夫,在课堂上只是肤浅的简单授课,根本不去研读课标,精心设计课堂。所以,本人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前途感到迷茫和担忧,不知道音乐教育将何去何从,但我仍旧在我的音乐教学上艰难地跋涉。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心灵体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音乐呢?首先我认为是兴趣,我对刚刚升入初一的孩子做了一个课堂调查,他们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这让我很诧异。孩子们说:“音乐课很枯燥,没意思,课本上的歌曲好难听。。。”这简单的几句话就道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教材内容的呆板性,虽然我们的编辑们也是挖空心思选了自认为很好的素材,但是没有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去考虑孩子们的感受。针对上面的一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尽量让我的音乐教学吸引孩子,能让他们爱上音乐,爱上音乐课,真正能从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第一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于是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人人参与课堂,一个都不能少。”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我在第一节课上就以“我心中的音乐课和音乐老师”进行自我介绍,效果很不错。在最后的总结上,我提出了我的课堂要求和他们需要准备的乐器。具体如下:坐姿:三分之一(即坐凳子三分之一),三个直角。声音:轻、柔、圆、美。表情:微笑状。乐器:竖笛,人手一支。课后作业:准备下一节的才艺展示。
二、唱歌教学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发育,这就预示着他们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唱歌课上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针对他们唱歌像狼吼的情况,我就从简单的呼吸开始,提出了“吓一跳--喘气--闻花--查数”的呼吸方法,这让孩子一下子来了兴趣,做的出奇得好,接下来的唱就很省心了,先挑他们都会唱的歌曲,按要求轻、柔、圆、美进行演唱,虽然开始不好,但
是很有效果,因为让孩子们感到了歌曲的味道,并且还在课堂上创出了“运动歌唱法”。从此孩子们慢慢地爱上了唱歌。对于教材上的歌曲我也会通过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来进行教授,如果是旋律不好的转入到节奏,再到歌词、意境,让孩子的每堂音乐课都有吸引他们的新东西。另外在课堂上教授一些积极向上、广为流传的流行歌曲,比如《从头再来》、《超越梦想》、《真心英雄》等一些学生也喜欢的歌曲,只要我们用心,我们的课堂永远都是快乐无比的。
三、器乐教学 竖笛是学生们都能买得起的乐器。鉴于竖笛的声音不太好听,刚开始进行指法练习,在教指法的时候从123教,在567,最后4,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时间最少的一到两个月,在这期间要严格检查,以后可以松一点。也可以采取小组长负责制,最有效的是连带制,就是一名同学不会,和他挨着的都得受罚,这样就会有几个教一个的现象,不用老师督促效果相当好。都掌握住指法后在选曲上要选简单好学的、同学们感兴趣的,比如说《小星星》、《吉祥三宝》、《菊花台》、《大长今》等。
四、欣赏教学 对于书上的欣赏课,我们可以采取先听谈感受的方法,然后老师讲解复听音乐的方法,比如《苗岭的早晨》,也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根据故事情节来听音乐,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祝英台,大提琴梁山伯,铜管乐封建势力等烘托气氛,转换情节。这样孩子们就会感到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对于一些外国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由浅至深,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探寻,但是可以通过手机铃声让他们去了解,比如《拉德茨基进行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等,让他们慢慢感受世界名曲、了解世界名曲,然后喜欢上世界名曲。
五、音乐课堂
音乐课不单单是唱歌课,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形式多样,五彩缤纷的。我们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动积极性,通过音乐课让孩子们在音乐——想象——游戏——模拟——创造中得到教育,让技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让音乐课不再是被动地模仿。我的宗旨是:孩子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改变以往教学模式,这样孩子们才会爱上音乐,才会爱上音乐课。
六、课堂延伸
课外兴趣小组的建立也是音乐课的延续,通过课外兴趣小组,让那些有音乐特长的孩子得以
发展,同时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比如合唱队的组建,通过他们课外的排练让其他的孩子羡慕和憧憬,然后参加到这样的活动中来。每学期的校级文艺汇演也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提升了那些成绩不太好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我的音乐教学在继续,我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虽然音乐教学在学校教学当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坚持,不放弃,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育迟早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孩子们从小掌握一种或几种乐器技能已是社会家长迫切的要求,能为孩子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活动中心弦乐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教好每一个学生。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小故事。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从
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特点看,他们对与生活有关的事物感知得较为清晰。我在课堂教学生活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我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良好的试唱习惯是学好乐器的前提,每一节培训课我都先教会乐理知识再试唱,然后进行示范练习,最后与学生齐练,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这样,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真心鉴赏音乐,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调动多个感知通道,交流互动,升华情感,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回首几年课改之路,充满欣喜,满载收获,细细想来这一路的欣喜和收获还源于那一段段令人回味的教学故事。
那堂小提琴课,我站在教室门口,面带笑容把孩子们迎了进来。教材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从“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要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说一个关于“耳朵”的谜语,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说一说,然后教师会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分类,城市的、森林的、乡村的等等,最后学习一首小提琴曲《大雨和小雨》。当我进行到让学生说说所听到的声音的时候,学生们不拘谨,把前面说的这些声音归类后,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一条马路上有摩托车、警车、救护车、小轿车、公交车,上空还有一架直升飞机。用鼠标点击物体会发出相应的声音,学生们看得非常专注。我正要点击下一组声音,这时,一个男孩说:“老师,我可以给这幅图编个故事。”我本来没有设计这个环节,但是我没有拦住他,对他说:“那就试试吧。”小男孩说:“一天爸爸骑摩托车上班,在路上突然听到一声急刹车的声音,看到一辆小轿车撞到了一辆大客车,道路马上就堵车了,在空中巡逻的警察看到了,赶快拨打110,警察到了又通知医院,救护车来了之后把受伤的人送到了医院,不一会儿道路就通畅了。”小男孩连说带表演,其他小朋友好像受到这个男孩的启发,纷纷要把以下的几组声音串成故事。我立即决定改变剩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声音编小故事。虽然有时他们的语言还不是很通顺,内容也显得简单,但是孩子们说得很带劲,最后我总结:“小朋友们,正是这些奇妙的有趣的声音,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你带着刚才的感受把曲子拉一遍,孩子入情入境,很快的掌握了这首曲子。
这种上课形式已经成为我的教学模式,无论吉他课还是小提琴课,教孩子的每一课我这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却留给我深深地思索,我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对音乐的体验怎么会那么深刻,感谢那一刹那的清醒,在不经意中创设了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创造,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是发挥学生想象力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记住那节充满情趣、欢乐的音乐课。从此,这样上课已经成为我的教学习惯,无论吉他课还是小提琴课,孩子们每一课都在宽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以前我认为当教师光荣,但是辛苦;现在我认为做一名教师辛苦,但是幸福,每天我都在思索与行动中编织一个个美妙的故事。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如听)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感受与鉴赏音乐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愿意自我表现的心
理特征,边听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使他们好动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多练,真正喜欢上这门乐器。其能。使学生对乐器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我们相信:只要我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注重教学实际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我的弦乐教学一定会锦上添花。路,越走越宽;桃李芬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前景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我的音乐教学观
我的音乐教学观
福安市范坑中心小学陈安铃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每个教师的师德观也不尽相同,但教师的“教”永远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却是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我的音乐教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拿来”用于我的教学
“拿”字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这个“拿”字在这里应解释为“得到”比较确切。教学中要“拿”的东西很多,有新课改教育理念;有专家完美的教学理论;有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有名课精彩的教学设计;有一线教师生动的课堂案例等优秀东西。过去我们在学习运用时,只是信手拈来,随手就用,结果导致失败。
记得2005年参加全区音乐艺术教育学科年会,听了市音乐学科带头人王晓颖老师一节《班级演唱组合》观摩课受益匪浅。回到学校后我主动向教研组请战上一节汇报课,心想,这节课我要让所有的音乐老师来个惊喜。因此,我不折不扣地把王老师的教学模式搬进课堂,结果我的学生不吃这一套,很多环节上出了问题。就拿学生展示演唱组合这个环节来说,亲眼目睹王老师班级的学生纷纷将网上查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课外自己创作的,即“BOBO、SHE、A眼豆豆、八只眼、520”等演唱组合展示给大家。课堂活跃、秩序井然,学生乐于参与,而我的课堂学生却别别扭扭、乱成一团,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课后在老师们的评点声中,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1、名课中的好东西,要虚心学习、借鉴,但要因地制宜、而人而异,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被名课所“圈住”,仅仅停留在模仿和移植上,要知道别人的精彩在你的课堂上并不一定会发光。
2、虽说“它山之后,可以攻玉”,但在本课上,我忽略了城乡学生间 1的差异性,犯了“拿来主义”的毛病,认为名课的东西是经典的,不能改动。
3、丢失了自我,生搬硬套别人东西,没有把别人的经验融化到自己的思考中,只是照葫芦画瓢,只能形似而神离。
教学实践表明,没有学生的实际,就没有为学生而教,唯有学生学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拿”到这样的“美食”,只有品尝、消化,才能为自己所用。
二、“引来”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离不开音乐学习兴趣的支撑,否则,学生的学习如同嚼蜡,索然无味,效率低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源点”很多,但许多教师仅着眼于迎合学生的喜好,将引来的案例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激励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案例的引用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是短暂、肤浅的。
案例在教学活动仅是一种辅助材料。在引用案例过程中,要像有经验丰富的果农学习,懂得取舍。“果树开花之前他们总是要把旁枝剪掉一些,以保证剩余枝条有充足的营养;果实结得过多,他们总是要用棍棒打掉一些,以防压断树枝。”因此,我们要像果农那样灵活地把好案例选用关,在拓展的同时要注意删除不适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开展活动的内容,对已有的或共享的案例资源要做到灵活使用,不可过于依赖案例,防止出现照本宣科,用案例“教”或“讲”的现象。只有懂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取舍,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如,在教会《声音的强弱》时,我从教学参考书中引来了这样一个案例——鼓面弹粉笔头。教师把粉笔头放在鼓面上,敲一敲鼓面,鼓声强粉笔头跳得高;鼓声弱粉笔头跳得低,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特征。
在运用这个案例时,我从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名1人当鼓手,1人当旗手,当旗手举起标有“f”的小红旗,鼓手重敲鼓面,学生跳得高;旗手举起标有“p”的小红旗,鼓手轻敲鼓面,学生跳得低。通过变换了活动方式,改变了教师指手划脚的演示,让学生耳目一新,乐此不疲,不但亲自动手、用肢体参与音的强弱体验,还学会了强(f),弱(p)符号。把原本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东西,提升音乐兴趣的深刻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学来”提升业务素养
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素养,离不开终身学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奔流不息的活水”,在教学上游仞有余,精彩纷呈。
同事问我,近年来你的业务水平提高的这么快,我却坦诚地告诉他们,教学这条路很广阔,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1、向书中学。书给人们知识;书给人们力量;书是人们智慧的源泉。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书籍更要多读。从事音乐教学20多年,曾经反反复复订阅过许多有关音乐教育书刊,唯有《儿童音乐》伴随我走到今天。每当我拿到它时都会认真阅读,细细品味,精心收藏。一次次把刊物上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引为己用,并结合自己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融合、创新,然后将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向名师学。学习名师,不能只关注名师一堂精彩的课,关注的不是名师们的“技法”,而要多关注课堂上的精彩究竟从何而来,应该关注他们“技法”背后的“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只要科学,有效地学习名师,从中就能提升自己的经验和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3、向同事学。同事近在咫尺,他们的课虽然平淡,但很平实。有位
教育专家这样说道:“最好的、最适合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是哪个专家讲出来的,而是一线教师在认真研究后,在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课堂后,在和同事交流后总结出来的。”因此,要向一线教师学习那着眼于面向生活实际,着力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去浮华、留真淳的宝贵经验。
教师的学习除了源于书本,向名师、同事学习外,还要向年轻人,后起之秀们学习,向学生学习,有时候学生独特的视角也能让我们突破常规,产生新的知识。只有辗转不断地学习,加强自己的功底,才能使自己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四、“用来”全面服务学生
1、“曾经有教育前辈将世上的教师概括为四种:第一种是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得浅显易懂,很受学生的欢迎;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习起来就费点劲;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的,把自己懂得的东西讲出来;第四种老师浅入深出,本身无太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显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
看了上面描述的四种类型的老师,心理一直在默默地告诫自己,切不可做第四种老师。既然踏上为师这个门槛,选择音乐教育专业,就必须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和良好的师表形象,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做一名深入浅出的音乐老师。
深与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对我而言,“深入”的功夫体现在“拿来、引来、学来”上,表现的是学科专业知识;“浅出”的功夫体现在“用来”上,表现的是教学艺术。只有“用来”能全面服务学生,才能体现“拿来、引来、学来”的价值。因此,教师的水平主要不是体现在如何“教”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合适服务。
一切教育都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每一门学科都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在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时,应根据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考虑,衡量教学效果应以全体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程度为标准,多鼓励和赞扬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音乐课外活动中,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适应众多学生不同音乐能力不同兴趣的需要。就我所在班级,学生团结向上、兴趣广泛,我就因势利导地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成多个兴趣小组。如,把嗓音条件好的学生编入演唱队;把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学生编入舞蹈队,把弹、拉、吹、奏擅长乐器的学生编入器乐队;对音乐有兴趣却无特长的学生编入锣鼓队等。积极为每个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想方设法帮助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上的成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世界,也就会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人生。”在当今充满挑战的艺术教育领域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锐意进取,永不满足,努力使自己掌握教育教学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做学生欢迎、家长尊敬、社会公认的合格教师。
第四篇: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我的音乐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已有13年了。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慢慢体会到,要上好每一堂课真的很难,很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是要靠平时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细节之处慢慢灌输你对音乐的理解,把握住他们学习音乐的正确的方向,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让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虽小,也慢慢完善着我对音乐教育的理解。
今天我给五年级的学生上音乐课,我准备教给他们学唱《绿色的歌谣》这首歌。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有了太多的想法,也许是现在社会的发展让孩子们成熟的太快,他们对于一些少儿歌曲并不喜欢学唱,学唱起来兴趣不高。真让我始料不及。于是,我开始给孩子们讲这首歌所蕴含的道理,以及人类对于大自然的破坏。绿色的地球已经变了它的模样,保护地球,保护绿色是他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才会年轻,美丽。我跟孩子们谈到了音乐的影响。说到了音乐的作用。我们学了这首歌,可以用我们的歌声去宏扬正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地球母亲的行列中来。等我说完了这些,我发现孩子的精气神变了,他们脸色变得凝重。学唱的是那么的认真,我想这就是音乐表达的艺术效果吧。
今天的教学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唱,更是学生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认可吧
第五篇:音乐《我和你》教学设计
音乐课《我和你》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生。
2、学科:初中音乐。
3、课题:奥运情怀。
4、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①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②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歌唱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和有关知识资料。
2、教师课前准备:①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②查询百度网站搜集的有关歌唱家刘欢及莎拉·布莱曼的音乐作品、视频以及有关知识资料。
教材分析
《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奥运情怀》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音乐中回顾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感受奥运的人文精神。2.引导学生理解《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意义。
3.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演唱《我和你》。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我和你》。
教学难点:
理解《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和深层意义,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奥运会是几年举办一次?上一届的奥运会是哪一年在哪个城市举
办的呢?
2.欣赏历届奥运主题曲。
通常像这样的世界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每届都会有它的主题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段历年奥运会的主题曲的片段,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起来感受。1988汉城奥运会《hand in hand》(手牵手)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Reach》(登峰造极)2000悉尼奥运会《The Flame》(圣火)
师:同学们,通过聆听你们发现奥运会主题曲通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
3.小结:音乐高亢、热烈、充满激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从音乐中能感受到世界的和谐、体育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力量。
二.新课学习。
1.聆听《我和你》。
师:接着我们要一起走进的是2008北京奥运主题曲,由我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我和你》有着它独特的气质,一起静静地聆听吧!
师:歌曲欣赏完了,请思考一下,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你听完歌曲《我和你》的感觉?你会想到什么?
小结:《我和你》没有之前大多数奥运主题曲那样的激情和昂扬,取而代之的是极其简单宁静的旋律;这首歌词曲异常简单朴实、速度舒缓,唱出了家的感觉,极其优美,触动人心。
2.介绍《我和你》的创作背景。
师: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世界近九万首奥运歌曲,其中不乏那种激情热烈,高度符合奥运盛会和体育精神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乐队专门为北京奥运会精心创作、演唱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首词曲极其简单平实的《我和你》从海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与这首歌相关的三个关键人物吧!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陈其钢-奥运开幕式音乐“总设计”、《我和你》的词曲作者:此前大多数奥运歌曲都是偏激昂和力量的。《我和你》一开始并不是主题曲,而是为国旗入场写的,当有了《我和你》这个旋律之后,整个导演组觉得它非常符合整个开幕式的感觉,就把它作为主题曲的候选曲目。
张艺谋-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一个特别的时间我们突然听到了这首歌,当时觉得很美,这首歌很走心,走的很平实。奥组委用了数年的时间征集了几万首歌曲,但是并没有收到满意的作品。当时许多的作品都是以汉城奥运会的《手拉手》为模板而创作的,这和导演组平和、温暖的创作意图并不相符。在主题曲确定的最后时间里,我再次拾回这首歌重听的时候,感觉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合适的了。
刘欢-主题曲的男演唱者:这首歌不错,但是挺意外。这是一首非常不同的,另辟蹊径的奥运主题曲,歌词非常简单,曲子也很上口,让人心里很感动,也让人感受到世界大同、人类和平。
小结:中国在很多年前就在申办奥运,一直等到2008年才真正成功,这一路是多么的艰辛。歌曲中舒缓宽阔的旋律象征着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也表达中国人民用宽广的胸怀来迎接世界各国的人们。
3.师范唱。
师:接下来请大家听老师弹唱一遍《我和你》,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的跟着音乐哼一哼,同时注意老师的每一个换气口和强弱的变化。
4.生试唱。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加上歌词轻轻地唱一遍。(生试唱)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演唱起来感觉有点难度吗? 生:?? 师:《我和你》虽然听起来简单,琅琅上口,可想要把它唱好并不容易。关于这首歌的演唱,演唱者莎拉·布莱曼有话要说,我们来听听:
莎拉·布莱曼:这首歌的旋律是很简单的,相信在这届奥运会之后,很多人都会随口就能哼唱出来。但想要把它唱好,还是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因为气息的控制对于这首歌曲很重要。(师指导学生如何控制气息,保持声音轻柔平稳。)
5.生试唱第二次(莎拉版)。
师:相信莎拉·布莱曼的感受对大家的演唱有所帮助,请同学们跟着钢琴的伴奏一起演唱。
6.不同组合演唱歌曲:
三人组合、男女组合、女生组合、男生组合等。7.课后作业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挚的演唱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底涌动,是呀,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让我们在《我和你》中结束今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