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02:2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第一篇: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站推荐]

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 根据卫生部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方案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2011年度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一)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初步建成省及合肥、芜湖二个试点市二级卫生信息平台和所辖6个县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建立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医药卫生基础数据资源库;初步建成覆盖试点区域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专网。初步形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及门诊统筹为基础的,区域内及跨区域的卫生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与协同服务机制。并且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完成覆盖80%常住人口的健康档案基础资源库建设,完成三级医院、60%的二级医院住院病人的电子病历建设。

(二)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全省村卫生室电脑、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的配备;建立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并完成在所有县数据中心的部署与运行。满足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新农合门诊统筹、药品管理、绩效考核、业务监督等多位一体的业务管理需要。

(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医院临床服务、医疗管理和运营管理三方面重要业务的信息整合和高效共享。

实现区域医疗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初步共享。

实现医疗质量安全等指标的实时上报,初步满足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实行实时动态监管要求。

(四)远程会诊系统项目。建立省立医院和5个试点县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心电的远程诊断功能。

(五)县(市、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在81个县(市、区)建立PACS系统,初步实现各种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存储、报告、输出、管理、查询等基本功能。

二、项目建设原则

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整体设计、填平补齐,安全可靠、信息共享。

三、项目建设任务

(一)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三级综合平台建设)。建设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确定合肥市、芜湖市为试点市,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试点市所属各县建设县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按照卫生部信息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结合试点项目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建立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并统一部署于省、市、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医药卫生基础数据资源库。初步形成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二三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专网。以芜湖为异地数据备份地点,完成省级异地数据级备份系统建设。

(二)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各县(市、区)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对各村卫生室补齐(所有村配齐、每个村所有设备配齐)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电脑、打印机及读卡器设备。依托已有85个新农合县级平台,各增补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和防火墙各一台,整合建立县数据中心,开发与整合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县(市、区)数据中心;尚未建立新农合平台的县(市、区),起步建设县级数据中心(方案另发),其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暂由省平台托管。

(三)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以省立医院为依托,设立远程医学中心,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为绩溪县、定远县、砀山县、临泉县、岳西县医院提供远程医学综合服务;在上述5县分别建立县级远程医学中心,部署相应的病历资料采集、音视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础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4M专线)。

(四)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芜湖、马鞍山市各选取3-6家二、三级公立医院(优先选择三级医院)进行试点,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

(五)县(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利用国家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在61个县级综合医院和20个农业人口超过30%的区医院(具体名单见附件1)建设PACS系统,购置相应硬件和配套软件,支持建立和完善、延伸医院综合信息系统。截止2010年年底,对上述列入项目计划但已建或在建PACS系统的县医院,由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照建设标准统一进行评审,不符合项目要求的,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建设方案升级改造,达到验的,按照PACS系统发展方向优化升级系统。收标准。到期仍达不到建设要求的,由省卫生厅统一更换软件系统;符合项目要求

全省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推行项目法

四、组织实施

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项目设计、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

(一)项目方案制定。全省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在国家实施方案基础上,根据项目具体内容,结合我省实际,由省卫生厅统一制定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详见附件3)、县(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详见附件4)和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省级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见附件5);合肥市、芜湖市根据省级平台设计方案制定市级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报省卫生厅批准后实施;芜湖市、马鞍山市分别制定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在报卫生部批准同时报省卫生厅;省立医院制定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见附件6),报省卫生厅批准后实施。

(二)项目实施管理

1、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三级综合平台建设),由省卫生厅统一招标开发省级平台软件(集成)、慢病管理系统,改造部署卫生部下发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卫生监督报告系统。

合肥市、芜湖市选择招标开发市、县级公卫、医疗、综合管理应用系统,整合新农合、基本药物应用系统,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本项目应于9月30日前完成系统建设及整合;12月31日前,完成系统试调试及验收。

2、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由省卫生厅统一招标开发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系统部署。各项目县按照省统一确定的硬件设备标准,招标采购村卫生室、县数据中心硬件设备。

本项目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系统调试及验收。

3、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由省立医院统一组织系统软件(集成)和硬件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本项目应于6月30日前完成系统调试和验收。

4、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由芜湖市、马鞍山市招标开发系统软件并采购相关硬件设备,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本项目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系统调试及验收。

5、县(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系统软件(集成)和硬件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本项目应于9月30日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信息系统验收。

6.国家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详见附件2.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表)。

(三)项目资金管理。卫生信息化项目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财政部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使用,专款用于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

(四)项目检查验收。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项目,不得投入使用。项目单位完成建设任务,经自检合格后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初验,项目验收在县、市逐级完成验收的基础上,由省统一进行正式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卫生信息化是卫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卫生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各级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应用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级各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协调机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本实施意见及有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扎实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

(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各级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和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工作,不得随意调整项目建设内容。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要加强项目设备采购监管,做好项目集中采购工作。要强化工程监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三)积极协调,落实项目工作经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将卫生信息化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争取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

(四)加强项目督查考核。国家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政策性强、标准化要求高,各级各单位务必加强项目督查考核,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和项目负责人问责制,加强对项目资金、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如期保质完成。对项目考核验收中发现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不按规定实施进度组织项目实施,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

1.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医院名单

2.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表

3.安徽省2010年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4.安徽省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5.安徽省2010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6.安徽省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二篇:我省启动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

我省启动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

为了探索全省农村不同地域和经济条件下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今年省政府拿出1000万元在凤翔县、府谷县和镇安县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工作。9月19日,省卫生厅召开试点项目建设启动会。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少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刘厅长指出,信息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是深化医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医改各项工作越来越需要信息化的有力支撑。区域卫生信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艰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要建立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县卫生局局长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二要在国家和省上统一规划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制订区域卫生信息化实施方案,统筹整合已有业务信息系统,发挥项目建成后的应有作用。三要加大协调力度,做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涉及部门的沟通工作。要调动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和信息化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工作的合力。四要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推动试点项目,最终实现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范兵主持会议,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安排部署。省财政厅、省工信厅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宝鸡市、榆林市、商洛市卫生局,三个试点县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项目承建单位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

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启动会议现场

刘少明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范兵副厅长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县试点县政府代表作大会表态发言

省卫生厅、试点县、项目承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我国“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是实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那么,这一目标该如何实现?这条路如何走得更顺畅?《健康报》和《中国卫生》于3月下旬在杭州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与会的卫生管理者、卫生信息专家的一致观点是:在实现路线图过程中,应该注重——

卫生信息化决定医改的成败

许 速(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局长):通过这几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卫生信息化决定医改的成功与否。卫生部提出“3521”路线图方向是对头的。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颠覆,是全新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卫生信息平台是社会窗口,涵盖民政、养老、体育、教育等各个方面。而电子病历的功能不仅代替了纸质,其深度与广度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医疗卫生的资源共享。随着利用度的提升,其功能不仅局限于医院概念,而是拓宽到区域概念。因此,要从转变运行机制,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卫生信息化。

公立医院的改革,离开了千百万医务人员的参与将一事无成,而卫生信息化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得到改变,激发医务人员的内在动力。正如一位英国卫生执行官员访华时所言“是一场革命”。有了卫生信息化,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有依据;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报酬按数据、公式计算,阳光、公正,过程正确,服务对象对结果的接受度就大大提高了。

杨 敬(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新医改提出“四梁八柱”,史无前例地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八柱”之一。这些年来,浙江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卫生强省、全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普及,如以门诊、住院、药房管理、病案统计的信息化率在全省县级医院达到100%。

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初见成效。全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已全面覆盖,直报率达到100%;全省卫生监督建立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血液信息网,在采、供、用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新农合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全省所有参合农民人人实现计算机管理,使用统一规范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县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实行联网实时结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实时结报率也达到70.4%。

滕建荣(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从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几类用户的需求出发。杭州市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从需求入手,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诉求为出发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从居民群众的视角看,满足了“三个需求”,即满足了老百姓个人健康信息的全程记录的需求,满足了居民群众参与健康管理的需求,满足居民群众家门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从社区医生的视角看,可归纳为“两个实现”,即实现了信息化为人服务的转变,实现了健康档案动态生成。从各级管理者的视角看,可谓“满足三个需求”,一是满足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二是满足了业务管理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三是满足了行政管理者监督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俞康民(苏州市立医院名誉院长):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支撑,这是因为信息化能与人性化服务结合起来,借助信息平台的力量,借助“移动医院”等信息手段,加强了医患沟通和患者的知情选择权。信息化把知情权交给病人,把医疗信息交给病人和家属,让病人和家属参与医疗决策,这样的服务使病人和家属更为满意。

陈小康(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苏州市实行“一卡通”以来,居民—医院—防保机构三位一体,均与健康信息实时共享,整合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服务,提升了管理。就诊卡、医保卡、银行卡实行“三卡合一”,健全了健康档案。网上预约挂号与手机挂号,则使群众就诊变得更为便捷。这些信息化的手段与措施,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起到了其他方式无可替代的作用。

李晓平(广东省医改办副处长):信息化可使医院管理更加透明化,实现对医院医疗工作与医疗行为的实时监管;可以更好地实行成本控制,提高运转效率;促使公立医院提高医疗水平,通过预约系统、查询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医疗水平;有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对医院领导的考核更为公正、客观、科学。

郭 清(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疗卫生信息的透明化及公开化,有利于公众获得规范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有利于医疗卫生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管。资料表明,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均在不断建立健全数字化、科学化的卫生信息化体系。

黄学宁(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在江苏省新农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卫生信息化推动了卫生服务的创新与改革深入,包括调动了各级医疗机构的主动服务意识,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了医疗费用辅助监管,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价,实现了信息目标管理。

戚 英(杭州市卫生局规财处副处长):纵观国内外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是当今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卫生信息化的主要基础;建立有效的卫生信息化管理机制是卫生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葛 航(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生信息化的一大功能是政府对医疗行为实现实时监管。前几年曾有“电子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金钥匙”的说法,现在我认为电子病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金钥匙,因为它体现了对医院临床路径、医疗质量以及医疗行为的管理。

“健康发展” 须摆脱“四强四弱”

杨 敬:特定领域内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确实对提高卫生工作效率发挥了作用。但是按照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卫生工作的要求,还远没有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还远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四强四弱”:

一是“纵强横弱”。像传染病直报、卫生监督、血液管理,这些系统都是某个业务领域内的垂直系统,自己的系统自己用,缺乏横向连接。

二是“点强面弱”。像医院信息系统,在单个医院应用较强,但院际之间,没有连点成面,应用系统不能兼容,医患信息不能共享。三是“建强用弱”。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初期集中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一旦建成,后期也没有数据更新,成为“死档案”。

四是“内强外弱”。原先建设这些应用系统,用于内部管理的多,面向公众服务的少,功能也比较弱。

分析“四强四弱”的原因:一是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总体协调效果差,各自建各自用。二是缺乏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信息系统之间难以信息共享,出现了“烟囱林立、孤岛遍地”的现象。三是卫生信息化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市县一级的卫生信息化专业机构和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卫生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何 炜(杭州市卫生局医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目前卫生信息化还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地市层面没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对区域性信息化建设实行专门监管。

二是缺乏刚性的投入机制保障。如各医院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经费投入以各单位自筹为主,平均不到单位业务收入的1%。三是缺乏管理流程的顶层设计与变革优化。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时缺乏管理流程的顶层设计,系统实施时未做好变革管理,有时流程不但没有优化反而更加复杂,新的流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叠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出现了重复的工作和冗余的步骤。

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往往从各自业务需求出发考虑问题,未能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逐一优化,使涉及基础性及交叉性的业务整合成为信息系统建设整体推进的最大瓶颈,不能真正实现卫生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

滕建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以单独机构或单一城区为单位的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凸现出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孤岛现象仍然突出。卫生业务条块分割严重,存在纵强横弱、信息封锁的问题,各种医疗卫生信息分散在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难度大,整合度差。公共卫生、卫生监督等方面呈现的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难以形成可共享的数据库,不能为社区卫生服务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居民健康档案中断档残缺部分很多。

二是人员流动、人户分离等实际,对传统以区域划分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居民人员流动、户籍分离等日益增多,迫切希望在家门口享受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如何才能按照新医改的要求,对特殊人群进行无障碍流动管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按区域划分这一固有管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的一大挑战。

三是各自为政的信息化建设难以解决监管难、评价难和决策难等问题。各区、县(市)之间,业务系统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因缺乏统一的规划,信息化建设十分不平衡,从而造成数据收集难、可信度低,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及时有效开展监管与决策等问题。

借“变革优化” 推进“旧城改造”

张力军: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走得更通畅,应搞清楚一些问题,如卫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时,如何处理与其他系统如物价、财政、计划生育、民政等的关系,其结合点在哪里?与政府的信息大平台的关系又如何?“旧城改造”成本多少?是推倒重来,还是修修补补?是以拆为主,还是以统为主?代价有多大?等等。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系统也会越来越复杂,只有简单可靠才能保障有效操作。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通俗易懂的宣传推介,可使各层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并支持;资金的合理筹集和运作,可有效推进信息平台健康运作,并规避各种不利因素;客观认识并处置已有的“电线杆”、“信息孤岛”,也就是要妥善应对“旧城改造”。

许 速:“旧城改造”是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信息化不可能形成最好,它只会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越来越好,即“旧城改造”应持续推进。软件升级是基于软件自身的信息基础发展,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人对信息的认识和意识,以及信息化能力的提高。“旧城改造”过程中应不断地提升对信息化的认识、意识和能力。目前所认为的“旧城”,其信息化程度是非常低的,投入也不太大,不管怎么“改造”,成本都不会很高,在技术架构上都可以解决。“旧城改造”是一种进步,应从“顶层设计”和“变革优化”层面去加快“旧城改造”。

葛 航:“旧城改造”是一个标准和概念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新医改所要求的信息化的需求量与原先的信息化含义相比完全不一样,如何妥善处理原有项目和保护原有项目,以及落实新建项目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包括城市与城市之间,政府与建设商之间,“改造”的依据就是按照标准。目前的“旧城改造”可以采取“三步法”,即第一步是新建的按新要求建设,第二步是原有的尽量保护用接口来完善,第三步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可用国家的标准互通。

何 炜: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周期,一般5~8年就要面临更新换代。从医院信息化角度看,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尚没有临床的数据中心作为支撑。然而,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区域信息化改造而言,没有临床数据中心作为支撑,就是一个缺陷。面对区域制定的标准,医院就应自发地依据标准进行改造。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标准化问题。虽然国家出台了标准,但它并不是数据层面的,不能解决改造的全部问题。还有,有了标准后如何跟进,建设商如何根据标准去开发软件?

二是管理问题。对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目前尚无一个整体的可借鉴的管理经验,各地均在摸索中。即使如此,还是应确立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应用,管理比技术更重要的理念。

徐志钧:“旧城改造”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整体改造,这种方法会耗费很多时间和人力,需要专家咨询等。另一种是混合式,具体是先改造对外服务的部分,即先改“门面”,然后再对核心部分进行改造。在卫生部门对卫生信息化的认识、决策和投入程度不一样的情况下,应选择可靠性较强的建设商事先设计一个完整的建设建议方案,避免绕弯路。

“五种模式” 可促进转型发展

许 速: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信息化的理念、技术和手段也要不断地创新。要注重新开发软件,如推出医教结合信息管理软件,可用于全科医生教学,对教学中所有信息都可监测、管理、分析。要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健全在线服务,提倡居民与医疗机构的互动,包括健康教育、计免预约、网上收费等。提倡GP医生制服务模式,创立新的社区卫生干预方式,实现GP医生智能化,包括GP医生和GP助理,作为社区服务的支撑体,使社区卫生服务更专业,更体现人性化。

此外,公立医院改革难点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监管就会像脱缰野马,朝着各自的方向跑。通过信息化,成立区域监管中心,每一项医疗服务和医疗行为,包括每一片药,每一病种的治疗,政府都能监管到,法律法规也可以到位。建立在信息化监管下的拨款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节点。

杨 敬:浙江省对卫生信息化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提出了五种模式。

一是在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上,由管理型转变为公众服务型。前些年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政府服务,如医院为管理者服务,公共卫生为决策者服务,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大多也是为管理或用于辅助决策,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比较少。下一步建设与应用的主要目标要放在为公众服务上。

二是在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上,由硬件型转变为应用型。以往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倾向比较严重,要改变“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状,从应用设计开始,按应用需求配置硬件,以需求促发展。

三是在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上,由单向型转变为共享型。今后,各单位的信息化要按照标准化建设,数据格式要规范、信息资源要共享,对不同业务的信息系统要能实现互联互通,对不同的数据和信息要能共享和共用。

四是在信息化工作的动力上,由技术型转变为业务需求型。以往卫生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是由IT行业公司来设计,这些公司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大多与实际业务需求不相符,实用性不强。今后,卫生信息系统的设计要以卫生工作者为主体,卫生工作者要根据业务需求,优化流程,提出应用系统设计思路,成为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的主导者。

五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评估上,由内部型转变为公众型。以往评估卫生信息化项目,大多数是内部评估或专家评估,这方面的评估仅限制在技术的先进性或设备配置的合理上,对信息化项目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可操作性的评估较少。以后要转变信息化项目评估的方法,更多的要评估信息系统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效率,由医护人员来评估信息化项目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的价值和可用性,由公众来评估信息化项目带来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郭 清:基于电子健康的基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应与物联网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健康管理理念指引下,借助伴随移动通信和生物传感器等医疗器械的发展而出现的移动数字医疗与远程医疗技术,建设智能健康管理卫生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通过双向转诊、移动医疗、远程诊疗与咨询、循证医学等医疗业务,进行实时实地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推动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与分享,实现医院与社区的医疗健康服务的合作与协同,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滕建荣:本着“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理念,应着重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居民身份标识,统一卫生专网,统一业务规范和信息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重点应体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管理奠定基础,并逐步做到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区域联网。

二是进一步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推进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以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集成,以市民卡为介质促进电子健康档案在多个环节的使用,实现对城乡居民健康管理的电子化。

三是进一步加强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有必要进一步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和存放,强化电子健康档案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何 炜: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公众服务模式。以面向公众提供快捷、高效、优质服务为导向,开发卫生信息化手段,强化沟通、服务、共享功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绩效。如用好“一张卡”,即市民卡,完善市民卡“一卡通”的健康卡功能,连接医保、社保等多元服务,不断推进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建好“两大库”,即居民健康档案库和卫生管理资源库,激活健康档案的生命力,实现城乡居民“受益一生”的目标;搭好“两级平台”,即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区县级卫生信息平台,将分散在不同机构的健康信息统一成逻辑完整的信息整体,不断满足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管理及服务需求。

黄学宁:大量的实践表明,基层机构信息化是信息来源,信息标准化是信息共享前提,软件公司是战略合作伙伴,实施信息化可推进业务规范化,掌握信息化可实现管理精细化,借助信息化能助力改革持续化。

(健康报特约记者 俞志新 本报记者 李水根)

第三篇:陕西省启动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

我省启动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

发布时间:2011-09-22 信息来源: 电子数据中心

为了探索全省农村不同地域和经济条件下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今年省政府拿出1000万元在凤翔县、府谷县和镇安县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工作。9月19日,省卫生厅召开试点项目建设启动会。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少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刘厅长指出,信息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是深化医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医改各项工作越来越需要信息化的有力支撑。区域卫生信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艰巨,各单位要切实加 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要建立由县政府领导牵头,县卫生局局长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二要在国家和省上统一规划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制订区域卫生信息化实施方案,统筹整合已有业务信息系统,发挥项目建成后的应有作用。三要加大协调力度,做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涉及部门的沟通工作。要调动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和信息化建设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工作的合力。四要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推动试点项目,最终实现卫生信息化建设

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范兵主持会议,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安排部署。省财政厅、省工信厅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宝鸡市、榆林市、商洛市卫生局,三个试点县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厅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项目承建单位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

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启动会议现场

刘少明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范兵副厅长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县试点县政府代表作大会表态发言

省卫生厅、试点县、项目承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第四篇: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加快信息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根据《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北京市市级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信息办发?2007?57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的通知》(卫办发[2003]74号),结合卫生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卫生局各处室及直属单位(简称“市级卫生部门”)、区县卫生局的卫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申报和审核、实施、验收等阶段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卫生信息化项目,是指在卫生领域,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保障等工程项目。

第四条 卫生信息化项目应符合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国家、行业及本市地方规定的标准。卫生信息化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务求实效和保障安全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第五条 北京市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在北京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副组长为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组员为各处室的处长,办公室设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

第六条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信息中心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项目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立项审查、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市级信息系统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及跨部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负责卫生信息系统及卫生信息标准规范的制定。

第七条 区县卫生局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区域内卫生信息化项目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区县卫生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第八条 信息中心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规划编制,市级卫生部门应当及时将信息化建设需求报送信息中心,以便有效进行规划。

第九条 信息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卫生信息化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重点进行业务梳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信息化需求调研,根据全市信息化规划,确定重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编制3-5年卫生信息化规划,组织专家论证后报领导小组批准。

第十条 信息中心按照北京市电子政务管理的要求,将卫生信息化规划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简称“市信息办”)审核批准。依据卫生信息化规划,细化意向项目(计划),报领导小组批准后,报市信息办审查。

第十一条 信息中心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下发到市级卫生部门及区县。

第十二条 区县卫生局信息化主管部门依照全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计划,结合本区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县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计划,按照区县信息化相关管理程序报区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审查,同时报信息中心备案。

第十三条 各部门卫生信息化项目应当在全市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范围内,并围绕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实施,以信息中心下发的本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作为各部门本实施信息化项目的遵循依据。

第十四条 市级卫生部门使用政府投资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的,在报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等部门审批经费前,将方案报送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按照北京市电子政务管理的要求审核后,统一报送给市信息办。申报和审核流程大致如下(详见市卫生局各处室及直属单位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流程):1.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市级卫生部门建设的项目,由市级卫生部门编制项目建议书(新建项目)或升级改造申报书(升级改造类项目),报送信息中心。2.跨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由领导小组确定项目业务牵头单位。3.信息中心审核建议书或申报书,市级卫生部门根据信息中心的项目审查意见,对项目建议书或申报书进行修改。4.修改后统一由信息中心按照相关要求报送市信息办或发改委。5.市信息办审查通过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报送局财务处,通过卫生局财务处按照市财政的要求,报送相关材料,履行财政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市级卫生部门自筹资金进行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应当将建设方案报送信息中心审核,以确保信息化建设符合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原则。

第十六条 区县卫生部门进行信息化项目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应当将建设方案报送信息中心审核,以确保信息化建设符合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原则。

第十七条 区县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申报和审批参照市级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申报流程,按照区县信息化有关规定,报相关部门审查。

第十八条 信息化项目建设(含相关的监理费、测评费等)达到政府采购有关标准的,应按政府采购有关法规、政策执行采购,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施监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不得允许没有相关资质的承建公司承揽或者以其他单位名义承揽卫生领域内的信息化项目。不得允许未有信息化监理资质的监理公司承接卫生信息化项目的监理服务。

第二十条 项目启动建设时即应成立由建设方(用户方)、承建方和监理方组成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方的职责,确定项目的工作运作机制、协调沟通机制、项目变更机制、例会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管理,做好项目过程中各种文档的管理。如:立项报告、招投标文件、合同、会议纪要、验收报告等。在项目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当严格审查和核定变更费用,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并按照相关申报程序申请。

第二十二条 市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通过信息中心按照市信息办的要求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第二十三条 卫生信息化项目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条 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引入科学的评估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二十五条 市级卫生部门使用政府投资的卫生信息化项目按照项目最初批复的验收方式进行,验收流程大致如下:1. 项目承建单位按照合同完成开发任务后,组织进行软件测评和信息安全测评,重要的项目测评由第三方有测评资质的机构来完成。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用户功能测试。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系统初步验收。2. 初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承建单位根据用户的试运行意见优化完善项目。3.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分三种验收方式:市信息办主持信息中心协助竣工验收、信息中心主持竣工验收、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由信息办或信息中心主持的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要求报送材料,市信息办或信息中心进行审核并主持竣工验收评审会。采用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验收方式时,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进行评审,项目竣工验收评审时应当邀请信息中心参加。

第二十六条 市级卫生部门自筹资金进行的信息化项目的竣工验收后,需将验收结果报送信息中心备案。

第二十七条 区县卫生局的卫生信息化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按照区县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竣工验收的要求执行,并邀请信息中心参加,验收结果报送信息中心存档备案。

第二十八条 卫生信息化项目实行质量保修制度,要求承揽信息化项目的单位应当对信息化项目承担保修责任。使用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的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第二十九条 市财政局将根据当年工作重点和信息化整体发展从全年预算批复的信息化项目中选择确定进行财政考评的信息化项目,并在预算批复时一并批复。对于市财政局确定的进行考评的项目严格按照市财政局、市信息办相关要求进行绩效考核。

第三十条 对于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卫生信息化项目,验收合格后,信息中心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送领导小组;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送领导小组。

第三十一条 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开展安全等级技术测评。

第三十二条 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并制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第三十三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卫生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按照国家保密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信息中心定期组织对市级卫生部门以及区县卫生局的信息系统以及网络运行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送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太原市人民政府

关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0年10月12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现就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使用、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各类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卫生信息互联互通高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机构和医药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具备专业能力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网络提供商、设备供应商为建设主体。

(二)因地制宜、分期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总体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三)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建立由相关部门、用户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机构,实现联合共建、优势互补。

(四)统一标准、保障安全。采用国家和卫生部公布的最新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标准化技术政策,规范顶层标准体系,逐步形成系统数据整合与管理标准体系,采用安全交换和控制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访问控制和信息安全。

(五)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拓展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各取所需,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总体目标按照区域卫生管理理念,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2-3年努力,建成系统安全、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居委)4级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卫生管理电子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战略目标,开创全程终身式健康服务和现代化医疗卫生协作管理新模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体系

1.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集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为区域内每个居民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建立集基本医疗、基本保健和卫生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

2.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制定数字化医院信息体系基本框架、信息交换平台结构、信息交换基本数据集和接口标准、医学术语集、医院信息编码标准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建立门诊、住院、药品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检验、影像、心电等临床信息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探索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协同诊断等协作机制。完成医院行政、人事、财务、后勤以及绩效管理等事务数据集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医疗和推行“就医一卡通”奠定基础。

3.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和慢性病管理等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现有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慢病监测及死因报告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出生证明系统)在市、县(市、区)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整合。

4.加快卫生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市级卫生应急指

挥中心,建成音视频一体化信息平台,将疾病报告、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各类卫生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连接并展现;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重点建设120车载视频和救治现场移动视频语音传输,提高实时指挥能力。

(二)建立面向市民的卫生服务门户网站和短信服务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卫生核心应用体系与对外服务贯穿,发布相关公告,采集公众意见及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众交流能力,使门户网站和短信平台真正成为政府、专业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发布医药卫生服务信息(各类许可办理、预约服务、诊疗信息网上查询、接种短信提醒等),提供各类自助性服务(门诊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推行“就医一卡通”,实现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方便群众。

(三)构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采集、整合、利用,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药品供应情况及不良反应实施监控,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指挥和社会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需要,实现群众就医预约制、“就医一卡通”、病历终身制,最终实现医改目标。

五、实施步骤

(一)试点引路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以太原市人民医院和1个区的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为试点,先行完成1家公立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同时,构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整合平台,实施“就医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试点医院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健康小屋”和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卫生服务门户网和卫生服务短信平台试点(包括网上门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结合全市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软件系统,开展短信接种提示等。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全市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监管机构等)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初步信息化。在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实施卫生业务管理和区域内医院运营监管,实现与医保平台对接和业务联动、“就医一卡通”。

(三)稳步提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扩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范围,横向覆盖所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单位,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本市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数据互联互通。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太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成立太原市卫生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运行和维护。

(二)发改、财政、卫生、人社、药监、物价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协调配合,在基建计划中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并确保足额到位;将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采集更新、运行维护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升级维护。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网络设施以及软件系统采取招标方式面向社会进行招标采购。

(三)加强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建立持证上岗、业务考核和职称考核制度,强化卫生行政人员、医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和考核。

(四)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严格岗位职责和网络权限,制订完善数据库系统安全备份计划,确保信交流安全和正常工作秩序。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卫生 信息 意见

下载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2011年度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意见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意见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我镇实际, 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农保试点实施意见大全

    安徽省人民政府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按照国务院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部署,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我省部分地区开展新农......

    江西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江西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江西政报2006-14 赣府厅发„2006‟2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江西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

    四川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四川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广东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广东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档案局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 粤档发[2002] 38号)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档案局(馆)、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现将《广东省档案......

    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情况汇报

    一、企业简况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铜加工业为主,集工业、房地产、教育、贸易、科研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民营企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铜管、棒研发、生产和供应基地之一......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来源:省厅网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09年09月02日 | 浏览 76 次] 字体:[大 中 小] 皖国土资〔2009〕225号 各市、县(市、......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