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良鸿:合肥市招商引资的经验作法
孙良鸿先后在安徽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合肥市政府办公厅工作,现任合肥市招商局局长、党组书记。作为合肥市第一批招商小组成员和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政策审定小组成员,近几年来,孙良鸿同志一直工作在招商引资第一线,亲身经历并积极参与了合肥“大建设、大发展、大招商”的历程。
孙良鸿在报告中分别阐述了对招商引资重要性的认识;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招商引资举措。
孙良鸿重点介绍了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招商引资举措。合肥市招商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招大引强和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建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做好项目服务,提高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招大引强。经济发展要靠大企业、大项目来支持,大项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支撑性作用。合肥市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20强总产值达1765亿,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7%。合肥市2010企业纳税前十强入库税收107.46亿元,占合肥全市201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2.6%。
1、通过目标制定引导招大引强。今年全市新引进大项目目标数为47个,其中工业大项目22个,现代服务业大项目25个。
2、通过考核奖励激励招大引强。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奖励严格落实到大项目上,不搞平均主义,真正奖励在项目落地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
3、通过统一规定来规范招大引强。以政策规范引领,制定了大项目招商引资政策导则,明确土地、规划、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底线,实现合肥利益最大化。
4、瞄准重点企业来实现招大引强。一是以“三大板块”为抓手,分别由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外办)牵头,加大对央企、知名民企、境外500强和跨国公司的招商力度。二是整理搜集行业领军企业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目标企业重点跟进,工业要选择符合我市八大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投入产出比大的项目。现代服务业要选择有实力、有能力、有经验的大企业。
(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1、设定大项目招商“门槛”第一、四区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低于3亿元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第二、工业大项目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400万元/亩。第三、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第四、在税收回报、建筑间距、建筑系数、绿地率、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容积率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
2、建立用地规模预审制度。在招商引资意向阶段,县区、开发区国土部门提前介入,根据投资情况、市场前景、产品工艺、税收预期、用地预期等,开展用地规模预审。
3、以合同管理进行双向约束。未按约定时限开工建设和未达到建设要求的,以及投资强度、产值(或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约定标准的,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追究条款。
4、开展土地清理。出台《合肥市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试行)》,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对一些已供地未按规定时间开工项目,收归市统一调配。
5、按企业建设发展的分批分期供地。第一、根据项目进度实际需求,对落地企业进行分期供地。第二、将一部分已批准征地但无法使用的土地指标置换给已建、急建的项目。
(三)完善招商引资特别是大项目的服务和调度机制。
1、坚持市委常委会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机制;
2、建立大项目服务和调度机制。一是建立大项目信息搜集和调度机制;二是建立大项目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市大项目政策审议小组;成立市重大项目推进领导小组。
第二篇:主要作法与经验
主要作法与经验
近三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了每个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按照管理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突破,工作要有新措施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努力推进学校特色优质发展。
一、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构建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一)提升办学理念,强化思想保障。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2006年新校建成时,我校确立的是“奠定人生的基石,留下美好的童年”的办学理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校的艺术教育优势不断凸显,办学特色日趋鲜明,通过透视学校实际,近年,我们又明确提出了“以生为本,崇德尚艺,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新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是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切实地将教育教学落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上,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个性得到发展;“崇德尚艺”就是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培养,实现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乐园,艺术成长的摇篮”的办学目标,学生“品德优良、基础宽实、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新的办学理念给学校教育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既立足于区域、延续了历史,又传承了文化。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学校办学品味的进一步提升。
(二)贯彻教育法规,强化法律保障。
我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文件,把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的有力杠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先后制定了《盘龙二小学校章程》、《盘龙二小教师绩效管理评估细则》、《盘龙二小教师考勤管理制度》、《盘龙二小教学月检实施细则》、《盘龙二小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盘龙二小校务
安全值日制度》等,以此形成了《盘龙二小规章制度汇编》。通过各项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保证了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工作高效运行有序,学校管理不断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学校坚持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对学校的重大事项行使审议权、表决权、监督权;坚持校务公开,专门开辟了校务公示栏,定期公开学校经费、招生及学生入学等事项;向教师定期不定期的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评优、评先及奖惩方案、学校财务、工程建设项目、大宗物资、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情况等等。
学校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均衡编班,均衡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严格教辅用书管理,禁止违反规定组织学生征订教辅资料;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严格预防并杜绝事故的发生。
以上举措,不仅保证了学校未出现一例违规办学行为,而且有效地激励和鞭策了教师文明执教、恪尽职守,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意识的形成。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1、全力打造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
我校现有行政领导班子10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本科学历5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校长甘红枝来自黄陂小学窗口学校前川一小,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是区政协常委,区人民政府督导室特约督导员,区小语会理事,市小语文会、学习科学研究会会员,区共青团特约“青年文明号”督查员。基本功比武、优质课比武、论文评比多次获奖40余项;五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黄陂区师德先进个人、黄陂区教科研先进个人、黄陂区十大“人民满意的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班子成员年富力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能积极形成正确的质量观,能较好地把握教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能结合学校实际形成独到的管理思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改革,在教职工中威信高,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声誉。
我校坚持周一行政例会,日常工作坚持有日志、有记录、有手册,坚持兼、听、评、蹲、联的日常工作。甘红枝校长虽来校不久,更是身先士卒,她以校为家,随时可在校园看到她的身影,她常说校园无小事,事事大如天,当然,她更多的是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与老师探讨教法学法。她蹲班六年级,坚持每天7:00到校,督促学生进行晨读,六年级的很多学生对甘校长敬爱有加,甘校长也经常和他们进行谈心。在工作之余,甘校长坚持进行撰写笔记,对阅读的书报作摘录笔记,精心选摘美文,汇编成《送给教师的心灵鸡汤》。在每次全体教师大会上都安排其中一篇文章供大家学习欣赏。行政一班人的引领作用和作为,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动力。
2011年4月,我校结合“治庸问责”和“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率先在学校领导干部中开展了“管理月”活动,围绕“树正气、强队伍、严管理,抓质量、促发展”的主题,解决学校管理上存在的瑕疵和漏洞,每位领导干部在“知不足”中“找差距”,在“找差距”中“求进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精细化,促使学校在市级督导评估验收检查中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
2、大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提出“以党建促师风、以党员引领教师”的教师队伍建设思想,通过落实政治学习、师德教育活动、教师业务培训和读书活动的常规活动,组织“学习四黄中学、学习刘溥生”的双学活动、教育管理年活动、“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逐步形成“三种意识”(“校荣我荣”的集体主义意识、“全员育人”的服务意识和 “日善一事”的奉献意识)、“四种精神(敬业乐业精神、勤学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工作信念和做人价值取向,努力把高尚的师德师风内化为自觉行动。
为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主要是通过:一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了教师学习培训、业务提高、专业发展、教科研奖励等制度,对教师提出了硬性的专业发展要求,利用教师管理制度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真正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不竭的动力。并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等联系起来,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分科观看有关新课程的录像课,讨论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的有关内容。每年暑期在校内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师徒结对及“一结、二帮、三带、四扶、五促”的办法。我校注重为广大教师提供和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并坚持外出学习回后汇报,使之学习成果共享的做法。教师都十分珍惜各种学习机会,把外出学习看作是高级“精神福利”。近年来,我校45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市、区各级各类的学科培训,其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三是注重课堂教法和教艺研讨。我校通过课堂教学比武、同课异构、课堂案例诊断、专题集体研讨等形式,将“课堂、课程、教师”三位一体进行研讨交流,丰富高效课堂策略,提升教师教学艺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是注重名师培养。目前学校3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6%,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借助武汉教育界名师刘溥生工作室实验基地的活动,提出了“名师”培养工程计划,即用三至五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在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区是学科带头人的行动计划,力求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三篇:群众满意窗口经验作法
xx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主要担负着全市道路客运、货运、维修、驾培、出租车、城市公交等六类行业管理任务,现有各类营运车辆3.4万辆,从业人员14.3万人,是我市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处以“创先争优当先锋,推动运管新发展”为主题,以创一流服务、建满意窗口
为目标,推动了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先后获得全省道路运输系统综合考核第二名,被评为省交通系统先进单位;获得全市万人千企评行风活动窗口行业第5名,被省交通运输厅推荐为全国交通行政执法评议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着眼人民群众满意,抓好公开承诺践诺
作为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行业,我们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公开承诺等规定动作不仅是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的关键环节,更是确保为民服务成效的重要抓手。因此,年初我们就将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事项落实情况列入各支部、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今年初,处党委及下属3个党支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市场监管、为民服务、队伍建设等共承诺21条,党员承诺154条,党委及支部做到每季度对践诺情况进行一次点评,督查进度和质量,处党委先后两次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征求对创先争优活动及承诺践诺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梳理反馈。截止目前,处党委及所属3个党支部的公开承诺已全部兑现,党员公开承诺154条,兑现152条,群众测评满意度达97%。
为确保公开承诺兑现率,提高群众满意度,处党委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出任务来抓。结合落实上级统一部署的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共召开行业座谈会、调研会15次,对群众反映的“打的难”、“驾培难”等问题一一进行整改。如:在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新增出租车480辆,使市区“打的难”问题得以缓解;针对群众“学驾热”,督促各驾校加大资金投入,新增教练车311台。优化全市驾校的培训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截止11月底,全市累计培训学员7.8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今年9月,无为县和沈巷镇划归我市后,我处领导多次深入两地走访调研,指导两地客运班车公司化改造方案,以方便百姓出行。因两地运管工作对接,我处驻市行政服务中心运政窗口工作量剧增,每天办件量达500多件,为此我们注重流程再造,进一步简化道路运输审批程序,窗口10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所有办件全部按承诺时限办结,受到服务对象好评,截止11月底,窗口共办理各项业务14.1万件,办件量在中心所有窗口排名第一,今年连续第6 年被行政服务中心评为红旗窗口。
二、坚持为民服务宗旨 提高运管工作水平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对道路运输行业要求日益提高,我处行业管理任务重与运管编制缺、人员少的矛盾很突出,为确保服务质量,我们注重加强队伍效能建设和依靠科技提升行业管理服务能力。
在效能建设方面:我们实行运管团队半军事化管理,对全市运管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军训和培训,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组织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重点岗位轮岗,增强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意识,此外还实行了运管工作包保责任制,每位处领导率2个处机关科室、1个稽查队,对全市重点路段、客货运集散地实行划区包干、跟踪监管、责任到人,保持了对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相继开展了“和谐春运”、“亮剑”、“春雷”、“百日整治”等7次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共受理各类运输案件845件,罚款60.5万元,查处“黑头车”66台,查处出租车异地经营42辆次,净化了运输市场。
在科技强运方面:建立了全市客运监控中心和出租车指挥调度中心,完成了客运车辆、出租车等重点运输车辆加装GPS设备。在全省率先试用《安徽省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市处——县所——交管站三级运管机构业务管理网上办公。在全省率先开展运政案件信息化查处分离工作,运管案件的立案、调查、审核、处理等4个环节共12个步骤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今年5月,全省道路运输行政执法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推广了我处科技强运的经验,11月我处代表全省公路运管系统接受国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督导组检查,受到考核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三、围绕树立“窗口”形象,培育良好服务作风
为民服务优良作风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一定的环境中点滴培育。为此,我们努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营造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处筹集资金30余万元印制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宣传标贴,在全市4500余辆公交车、出租车上张贴,使它们成为行业
创先争优和文明创建活动的流动宣传车。下发了省运管局制定的汽车站、客运班车、出租车、驾校、公交车、机动车检测等7项优质服务规范,在各服务窗口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对全市341家道路运输企业开展了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取缔不合格企业11家;制定出台《出租车驾驶员质量信誉考核暂行办法》,对全市7000余名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质量逐人进
行考核记分,实施以来,已有180名不文明驾驶员受到记分处理,全年举办出租车违章驾驶员培训班27期,培训违章驾驶员2160余人次,促进了出租车行业行风转变。
二是广泛开展亮、比、创活动。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创群众满意岗位、创服务先进单位、创优质服务品牌。在市县运管机构中设立党员示范岗160个,在出租车行业设立党员优质服务示范车114台。相继举办了全市客运文明服务规范知识总决赛、公交车驾驶员节能减排技能大赛、全市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和第四届汽车驾驶教练员技能暨军事化训练比赛等,通过各类比赛,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打造出芜湾快线、芜宣快线等一批客运优质服务品牌。公交集团更新360余辆新型环保型公交车,优化整合公交线路40余条,高考期间组建爱心送考车队,共免费接送考生2360余人次,中考期间共免费接送考生3700余人次,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三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大力组织开展了争创全省十佳交管站,争当十佳运管员和远学瑞青(全国劳模、蚌埠市汽车站瑞青班班长),近学杨世平(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文明执法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市运管处稽查队长)活动,同时注重发现、挖掘、宣传身边的典型,隆重表彰了一个诚信驾校、14个诚信教练员、61名优秀党员出租车驾驶员,开展了出租车行业“星级驾驶员”评选,首次对106名星级出租车驾驶员进行授星,全系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涌现出全国好人榜好人——xx,全省“十二五“道路运输行业十大感动人物——xx等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树立了XX道路运输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新形象。
为民服务是根本,创先争优无止境,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带动全系统职工把公路运输管理这个窗口擦得更亮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心的出行环境,为建设“四个XX“(创新、优美、和谐、幸福)贡献力量。
第四篇:合肥市招商引资和六安市招商引资情况
他山之玉:合肥市招商引资的做法
合肥市招商局2001年组建,同时将市外资办和市经协办并入市招商局,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全市外资、经协、外企服务与招商工作。全局现有25人,职数一正三副,内设7个科室;下辖浙江、深圳招商办事处。
2003年,合肥市招商引资总量就突破百亿元,05、06、07三年,全市招商引资总量先后跨越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台阶,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先后越过4亿美元、7亿美元、10亿美元。2008年实际招商引资总量达782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2009年,根据合肥市各单位、部门自报汇总,全市按确保目标980亿元、争取目标1037亿元(其中外资目标为13亿美元)下达目标任务。今年1-5月份已完成内资257.55亿元,同比增长43.4%。
一、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念。
2005年开始,合肥市委、市政府就针对其市情,按抓招商引资——促进发展——发展再促进引资的工作思路。合肥市高层重视招商引资,用招商引资带动观念变化,用观念变化推动各级干部抓发展的激情,用发展的激情掀起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把国家资金、民众创业、市场融资和招商引资都作为建设的来源。确立了“三大推进”(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和“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在全市上下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 1 念。从改革创新着手,抓招商引资的机制体制建设。用开放的理念引导全民参与,用环境建设、组织保证和具体方式相促进的方法来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战略举措,每年年初召开全市性的招商引资工作“千人大会”,总结表彰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二是每个月市委常委听取各单位招商汇报,通报各县区、开发园区和市直各招商小组完成招商引资情况。三是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主动带头认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市委书记、市长、其他副地级以上干部分别按每年5000万元(引进注册3家企业)、4000万元(引进注册3家企业)、3000万元(引进注册2家企业)下达任务。形成了全市上下抓投资、抢招商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2005年起,合肥市市委常委会每月专门听取一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专题汇报会。数据只按县区统计,统计局汇总,市招商局审核,分清部门引进数据,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招商引资动态,包括到位资金、大项目引进和开工、工业招商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部署。从08年开始,每月召开一次全市招商局长月度工作联席会,每季度由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一次全市招商局长工作联席(扩大)会,建立招商动态周报和重大招商活动月报制度;完善每月招商引资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地域、产业分布情况,修订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评价办法,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激励机 2 制。同时建立招商引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对沿海地区及主要城市投资合肥市的产业、项目、资金等统计。
四、完善招商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招商小组建设。2005年底,合肥市首批招商小组成立并出征,至2009年,先后组建了六批2500个招商小组6000多人招商小组。招商小组由派出单位管理,但必须定期向市招商局报告工作情况。在第四批招商小组组建开始,就强调各单位“一把手”要担任招商小组组长,对本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负总责。招商小组每月必须有15天在外,按分配的专业招商方向招商。每个小组每年招商任务是3000万元人民币或300万美元,以引进工业项目系数为1作为基本标准,按不同产业进行折算,高科技项目系数为1.2,现代服务业系数0.75,其他项目系数为0.6。目标考核实行百分制,30分由县区和各单位自评,70分由市委组织部和招商局测评。每个小组每年5万元,其中年初给2万元,年终考核经确认完成任务的兑现3万元。市委对招商小组成员符合党政干部任用条例、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优先予以重用。
二是充分发挥驻外联络处的作用。市及各县区、开发区在健全招商机构的基础上,明确驻外联络处和办事处的主要职能,充分发挥其与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同乡会和中介机构等的沟通协调优势,大力整合当地招商资源,每个联络处两年招商任务1亿元,每年工作经费20万元。根据境内投资新趋势,有针对性地组建了驻厦门、东莞、昆山、威海、杭州、西安、大连、长沙8个驻外 3 联络处(该联络处为社会公开选聘的3——5人组成)归市招商局管理,专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将原市政府驻浙江办事处、深圳和广州合并的办事处划归招商局代管,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五、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有效地招商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领导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上门招商、网络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配套招商、驻点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二是积极探索与境内外商会,与县区、开发区以及与中介机构联合举办招商推介会等形式。在认真组织部分有代表性的大型招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专题领域、具体项目的招商活动,实行小推介、大宣传。三是积极推行市领导带队招商,以落户部门或县区、开发区为主体,市招商部门配合的招商方式,突出高规格、多频次、更具体的招商活动。按照“人随事去,无事不去”的理念,每到一个具体地点,有项目落实需要单位才参与,任务落实后即返,不强调无事陪同。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减少了办事成本。三是四是在市领导的积极推动下,加强与境外、沿海发达地区的政府间的交流合作,以建立友好城市、友好园区以及成立园中园的形式,积极承接新一轮沿海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无缝对接。
六、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招商
围绕家电、电子、汽车、新技术推广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双轮驱动“战略,注重把相关扶持政策与项目专项、前期工作经费补助组织起来运用,在重视引资 4 数量的同时,把项目的引进、落地、开工和投产作为评判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工业围绕八大重点产业,狠抓工业项目特别是大项目、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引进,注重国企改制推进过程中的招商,注重重大项目的建设。现代服务业围绕13个重点领域,积极推介相关项目。区域上,坚持境外以东南亚、韩国、日本、北美特别是美国为重点,提出电子盯广东,家电盯珠海,汽车盯意大利。境内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浙沿海地区为重点,积极加强与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及周边城市的交流。
七、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2006年,合肥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公开承诺制、缺席默认制、全程代理代办帮办制、外来投资人员“绿卡”制等各项制度。出台了优化环境“四条禁令”、“三项制度”。市行政中心通过“四堂会审”,压缩行政审批项目,推进审批制度创新。在全市外来投资者和有知名度的人士中选聘了110名招商顾问,建立了首批投资发展环境企业监测制度并聘请百名监测点信息员。出台了《合肥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关于免收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的政策,免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等37项行政事业性,对涉及上缴省级以上部分的收费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各按一半承担,市财政核实,按月结算。另外,先后制定出台了《合肥市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合肥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目标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合肥市引进外来资金奖励办法》、5 《合肥市投资政策》、《合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支持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及优惠政策。
八、注重项目推进落实
建立市领导联系重大招商项目制度,重点调度和督查。安排项目落户、开工、建设跟踪领衔责任制,市领导、落户县区、市直部门安排到每个项目中,每个项目有具体企业联系人和落户县区联系人,市领导定期抽查周进度、月进度;项目协调、合同规范统一。强化项目跟踪落实。坚持县区和开发园区项目落地情况每周一报制度,市督查、招商等有关部门对签约、开工项目进度进行抽查催办,或随机暗访。
九、规范招商引资绩效考核
在全市各县区、开发区制定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市里进行统一汇总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依据这一目标,采取平时督查和年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完成目标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内、外资任务折算完成的,给予招商引资工作经费补贴5万元;内、外资任务分别完成的补贴10万元,分别完成120%的补贴20万元,分别完成150%的补贴30万元,分别完成200%的补贴40万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单位,给予招商引资工作经费补贴10万元。
第五篇:孙志良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沉得住气,稳得住神,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公交一公司保修厂维修一班的孙志良师傅常挂在嘴边的话。说到孙师傅,同事们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他工作兢兢业业,大家都知道他有三个“不怕”,即: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
孙师傅2005年进入常州公交集团公司第一汽车公司保修厂从事公交车维修工作。从事车辆维修工作近十年来,他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勇于攻坚,在生产工作中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工艺流程,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娴熟的修理技艺,赢得了同事及驾驶员们的一致赞许,并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及分公司”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多年来,孙师傅深深体会到:公交车辆的修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工作,需要修理人员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用最扎实的技术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修理工在公交企业中扮演着普通但又不可缺少的角色。
有这样一群人找不到华丽的语言来形容,因为他们既普通也平凡,他们就是公交修理工。午夜的酷寒和冷风中,手指被冻的发麻发硬,极低的气温下,修理工可能还在为修复路面上的故障车辆努力工作着。有时遇到一两个小时都启动不了的汽车,修理工只能一点点的排查和解决,“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这是一名修理工最常说的话。爬冰卧雪用在修理工身上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在没有地沟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躺在冰冷的雪地里修理车辆,雪水和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背。
清晨的公交站边已经挤满了等车的人们,他们的目光穿透薄薄的雾光,焦急的盯着车来的方向。正因为如此,公交修理工们必须在公交车每次出车前仔细的检查车辆,因为他们真正面对的不是冰冷没有生气的车辆,而是小小车厢里万千乘客和公交司机的平安。他们没有周末的假期,没有光鲜亮丽的轻松工作。他们一年到头都穿着脏甚至因为修理时不小心刮破的工作服,日子久了他们身上或许都是机油的味道。他们是平凡人,并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平凡事。公交修理工正是因为有你,公交车才能在城市里如鱼一样的穿梭,载着乘客们去上下班。
“因为我爱公交车,才选择修公交车这一工作。”这是孙志良曾经对大家说过的一句话。不管是处理日常修理工作,还是突击加班、外出抢救车辆,他都能勇挑重担,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多年以来,他从未旷过一天工,早退过一天班,每天都是整个维修一班最早来、最晚走的人。
在认真做好日常车辆维修的基础上,针对日常维修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孙志良及时收集做好记录,为以后修复同样故障减少了作业时间;对于修理过程中无法解决的故障,他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维修工作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他的学习和努力,在自身取得很大进步与提高的基础上,也推动了实际工作,解决了许多修理难题,让同事们充分体会到了知识带来的实惠。在他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带动下,车间里的许多青年员工也积极投身到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潮中,逐步形成了爱学习、肯钻研的良好风气。
孙志良,用满腔热情投入工作,用精湛的技术做好车辆维修,用榜样的力量感染着班组成员,用实际行动为公交发展添砖加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