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国文化
一个国家的沟通典型如何影响这个国家媒体的报导内容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则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沟通典型,是含蓄还是大方,是喜欢独立英雄还是倡导集体第一,这都与各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密不可分,而也正是因为各国的沟通典型和文化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时所看到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他们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就自然会不一样。而主流媒体的报道又会进一步的引导大众的观念,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举例看看几个不同国家的文化、沟通方式是如何在影响着该国媒体的报道内容。
说起韩国文化,就不可不谈“眼泪”和“哭泣”,这也正是韩国文化鲜明的一面,而韩剧的盛行也正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韩国人这么爱哭,又是什么导致那么多媒体追捧赚人泪花的韩剧呢?也许我们需要从韩国文化中寻找答案,韩国的历史可以简化为一部受屈辱史。以前韩国是中国的附属国,世界大战后仍然动荡不安,并且不幸地成为了美苏冷战的主要战场之一,被迫将国家一分为二。在这种压迫下,韩国人没有学会如何去反抗,而是把自己的不幸和不满倾注于泪水,想要一泄而尽,同时,泪水也蕴含了韩国人对现实的无奈,或许,对于韩国人来说“哭能解决一切困难”。或许因为历史的不幸,韩国人一直是一个自卑且充满泪水的民族,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韩剧会如此盛行,媒体为什么会那么青睐韩剧了。由于受到儒教和佛教的思想影响,韩国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一直都是比较含蓄委婉的,韩国文化的影响导致韩国人的爱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是过去时。过于腼腆谨慎使他们失去了所爱的人,到最后剩下的只有心中无法割舍的爱与无尽的泪水。韩国的文化使得他们的媒体也富有感情,更倾向于伤感和自卑,媒体在报道事件的时候也更加容易沉浸在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之中。
第二篇:关于韩国文化汇总
韩国文化
韩国文化由韩国传统文化衍生而来,1948年朝鲜半岛南北对峙以来,南北韩的现代文化出现不同的发展。韩国现代文化是韩国现代化的产物。随着韩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韩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构筑了现代韩国文化。韩国文化在亚洲和世界的流行被称为韩流。【韩国的传统文化】
韩国人民早期的兴起和发展并不划一,然而总的说来有一个特点,即同中国人之间的积极接触以及有时候也发生的斗争。从韩国人民形成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开始,他们的文化逐渐与中国的文化成为一体。韩国制造了铁工具和铁武器。在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这几个方面,韩国的发展也受到中国的强大影响。但是,仅仅了解文化交流还不能充分解释韩国文化。正确了解韩国人民的各种特点也至为必要,而这些特点必须联系韩国人民的历史发展来加以解释。不妨考虑一下佛教和儒教是如何传入韩国的。虽然儒教比佛教先行一步,然而首先为韩国人民所接受的是佛教而非儒教。情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佛教比儒教更有助于建立一个由贵族统治和中央集权的倾向于扩张的国家。
有人认为新罗时代(公元前57-公元935)年青人所崇尚的世俗五戒出自佛教,但是也有人说这五戒的圆光是佛教法师,但是他也精通孔子学说。因此,对五戒作两种解释都可以。
然而,情况的另一面也应予考虑。当时,由于社会需要一套有利于建立王权和父权制家庭制度的道德规范,所以,即使佛教和儒教尚未传入韩国,组织号称“花郎”的青年队伍和保护诸如家畜之类的财产这两件无论如何也会备受重视。
佛教的禅宗也是同样情况。禅宗早在新罗兼并另外两个王国百济(公元前 8-公元660)和高丽(公元前37-公元668)以前很久就已经传入韩国,但是直到统一 新罗时代(668-935)末期,即强大的地方地主势力起而反对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的时候 才开始盛行。换言之,佛教禅宗之所以被接受和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符合当地地主的需要的宗教。
新儒学在高丽时代(918-1392)末期开始引起注意,最终发展成为在朝鲜王朝时代(1392-1910)占主要地位的哲学思想。据信它的是在同中国元代的文化交流期间传入韩国的。但是,如果联系中产阶级的上升来看,那就能更深刻地解释新儒学何以会被接受。中产阶级是指一批具有地方乡绅地位的中小地主,他们并非通过世袭权利而且通过国家科举进入官场的。这些人为人正直,对通过非法手段占有大规模产业的亲元朝的统治家族持批判态度。这个新兴中产阶级欢迎新儒学的道德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
韩国人的禁忌
韩国人普遍忌“四”字。因韩国语中“四”与“死”同字同音,传统上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韩国没有四号楼、四层楼、四号房,军队里没有第四师,宴会厅里没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点烟不能连点四人。
【韩国的饮食文化】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饮食以自然为本。韩国的酱和泡菜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久远的传统。或是原汁原味,平平淡淡;或又是华丽无比,令人不忍食用。从豪华的宫廷宴席到简单的四季小菜,韩国饮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风韵。
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鲜艳的民族服饰、独特的饮食文化已成为国家的名片,走向了世界。韩国也是一个品牌意识十分强烈的国家,其先进的制造业,产品遍及全球各地;其影视作品、流行音乐也是风靡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被人们称之为“韩流”。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韩式餐的口味特点是鲜、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烤肉、冷面、伴饭及参鸡汤、牛肉汤等。
韩国有句俗话说,“泡菜是半个粮食”。不管多麼奢华的宴会饮食,餐桌上也少不了泡菜。韩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以米饭为主食,一日三餐都不离泡菜。
韩国料理三大主打菜:泡菜、大酱、烤肉
第一主打菜:泡菜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写道:“告诉我你吃什么,那么我可以知道你是谁”。韩国人会说:“我们吃泡菜,所以我们是韩国人”。在韩国,没有泡菜的饭桌令人难以想象。韩国人对泡菜情有独钟,每家都有专门保管泡菜的“泡菜冰箱”。泡菜味道辛辣,调味品味儿浓,非常爽口。即使是发酵了一个冬天的泡菜,吃起来也如新鲜白菜般爽脆。吃油腻的东西时吃泡菜,可以爽口;跟清淡的东西一起吃,则更令人感觉清淡。韩国泡菜跟以酸味为主的中国泡菜不同,更有别于没有发酵过程的日本泡菜。自然发酵而成的韩国泡菜与其说是食物,不如说是药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有助于消化,据说还具有防癌作用。泡菜蕴含着韩国人的民族魂,是韩国的又一代名词。
第二主打菜:大酱
韩国人一直深信“食物味道全靠酱味”,认为再好的原料,若没有酱味作铺垫,也绝对做不出好菜。因此,大酱、辣椒酱和酱油是韩国家庭一年里最重要的家底儿,这三种酱蕴含了韩国饮食的秘诀。由大豆做成的大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性脂肪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能消除胆固醇的维生素E,对预防疾病十分有效。现在,在商店里,大酱、辣椒酱和酱油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住在农村的人还是用自己独特的秘方亲自做酱吃。
第三主打菜:烤肉
在韩国烤肉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食物。许多年轻人无论是在聚餐,还是请客都是最佳首选。当进入韩国餐厅以后首先的感觉是没有像中国式烧烤哦啊一般的烟雾缭绕。因为每个桌子的上空都有一个小的烟道,这一小小的设计相对于中国路边的光着膀子坐在路边吃烧烤而言更为人性化。在韩国餐厅里即使人很多也不会感觉到特别的喧闹。等落座以后侍者首先会送上一盘免费的泡菜。有句话说的好,“要想知道是不是地道的韩国餐厅只要常常泡菜就知道。”紧随其后会有一盘事先用秘制的酱料腌制好的生肉片。等肉片烤好以后站上一点小料,再用生菜包裹起来那真是滑而爽口,肥而不腻。吃完以后更是回味无穷。
韩国粘糕有“三心”:诚心、爱心和孝心
韩国粘糕,也被称为“米糕”,是用蒸熟的糯米粉团制作而成,它在韩国传统饮食中可称得上是节日食品的“台柱子”,例如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婚礼,以及六十大寿(在韩国的传统理念中,六十岁大寿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新开始)等,人们制作并吃粘糕,以祈求平安。虽然韩国粘糕在英文中,也被称为“米糕”,但它与西方糕点相比,制作方法完全不同。韩国粘糕使用的原料是糯米粉而非面粉,里面既没有加入黄油,也没有牛奶、鸡蛋等原料。根据所使用的其他食材不同,韩国粘糕共有三四百种之多,这些食材包括谷物、大豆、花生、红枣、艾篙、南瓜、芝麻和香橼等等。
韩国粘糕的制作过程也多种多样,不过大多数还是非常传统的方法:
首先,将糯米研磨成糯米粉。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可根据所制作粘糕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人喜欢将糯米粉弄湿后,直接放入陶罐内蒸熟;另一些人则喜欢在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热水,然后揉成糯米团,之后,再将揉好的糯米团蒸或煮熟。然后,可将蒸熟的糯米团敲打成一定造型,或者油煎.其他诸如给粘糕涂抹上各种颜色,或点缀上一些颜色丰富的食物的过程,则可制成各种各样的特色韩国粘糕来。
韩国粘糕,在韩国传统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考证,在韩国吃粘糕几乎是和吃谷物的历史一样长,早在中国三国时期之前就已存在。据说粘糕里还含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节日送礼不能缺了粘糕,尤其送娘家礼中不能缺;搬家的时候,还有做粘糕分给邻居的习俗。
韩国的饮食习惯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韩国人也是一样。在韩国企业实习前夕还有人“警告”我:“好好吃一顿吧,这一去就别想有好的吃了。”而我的实践结果,却是与此大相径庭的。虽说呆的时间不长,韩国的饮菜和韩国人的吃法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就从餐具谈起吧,韩国人同我们一样使用筷子,但他们使用的多为金属筷,餐馆里见不到一双竹木筷子,更不用说一次性的“方便筷”了。我问过他们,回答是金属筷爽利、卫生、经久耐用,一次性的简易筷子太浪费,即消耗资源又污染环境。仅此一点,我就觉得是我们应该仿效的。
韩国人和日本人一样,习惯于席地而座,盘腿就餐。其传统饮食比较简单,主食为米饭,爱吃泡菜,泡菜的出口量据说是世界第一,种类之多我看也能拿冠军,因为每餐都有它堂而皇之地上桌,精致盘碟中能摆出不少花样:白菜、萝卜、辣椒,还有我们叫不出名的,既开胃也好吃。他们餐桌上的素菜显然比我们多,因为靠海的缘故,海产素菜也相当多。另外一项“多”是酱制品。我们的“酱缸文化”在那里的影响,大概已达到“青出蓝而胜于蓝”的地步,他们有专门用来掺和着菜拌地饭的一种酱,我试了一下,味道很不错。以上“三多”,恐怕构成他们饮食中的低糖、低脂肪、符合营养学要求的合理因素。我们注意到韩国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能保持身材且有健康的气色,这是不是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呢?
韩国人待客同我们一样热情、周到,但没有用满桌“大鱼大肉”来显示慷慨大方的。从官方到民间的宴请,从韩式到非韩式的吃法,至少我们没有享用到我们在国内经常会碰到的“高大全”。他们的荤菜如烤鸭,做得也很正宗,瘦肉层较厚,不肥不腻,滑嫩可口。吃法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不用面饼包鸭肉,而是用菜叶裹,碧绿的生菜上佐以葱蒜、调料,夹上烤好的鸭块,色、香、味俱佳。还有一种菜叶,是我们想不到的:芝麻叶。主人特别介绍说,这是目前的时兴食品、科研新成果,芝麻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物质,还有防癌、抗癌作用。后来,我在商店里看到有“芝麻叶罐头”卖,也赶了回时髦。
韩国饮食中最有名的恐怕还是烧烤。“铁板烧”不仅用来烧菜,也用来炒面。最有意思的,是一种“石头烧烤”:用一堆鹅卵石放在铁架上电热升温,先摊放肉块,待到一定火候再用长剪将大块肉绞成小块,拼柔到滚滚的石头中去,不一会就响吱吱地冒出香气,你就可以大快朵颐了。据介绍,鹅卵石是进口的,既然能蓄热均温,使肉免于烤焦,又能去油去腥。我们是在一家叫“金顺姬”的餐馆里,品尝到这道古朴又摩登的美味,印象极深。
韩国人饮食主面的节约与科学,还可以从一种专供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微型纸杯”上得到佐证。那是一种只有中指长、两指宽的小纸片,经过特别处理,拿上手就变成一个很小的杯子,放到龙头就能接水。比起那种透明塑料杯和普通纸杯,自有它微小、简便的优越必天韩国街头和快餐店里常能见到。值得称道的是,韩国人推出的品牌,并不是一味引进、仿效西方的模式和形态,而是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加以先进包装,推向世界,因此特别具有吸引力。长篇电视剧《大长今》就是一例。它通过一批韩国古代宫廷厨师的生活,展示韩国的饮食文化。该剧一经播出,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女主角李英爱一举成名,而且带动了韩国的饮食旅游。品尝韩国膳食,体味韩国风情,感受韩国文化,成为东亚及东南亚游客的追求目标。韩国人的这种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在讨论和研究韩国饮食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韩国饮食文化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韩国饮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韩国人习惯使用金属筷子方面,韩国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1/4。而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亿双,(约消耗木材166万立方米)。这是对中国生态环境多么严重的考验啊。在韩国的饮食中以低糖、低脂肪,以及合理的营养搭配更具有科学性,也为良好的国民体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韩国的国防事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韩国在大力发展饮食业的同时,带动了韩国的饮食旅游。现在品尝韩国膳食,体味韩国风情感受韩国文化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游客的追求目标。我们应该学习韩国人的这种经营理念和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硬道理。我国要发展就必须自主创新这条道路。如果还靠着15亿条牛仔裤,去换人家的飞机。那中国何时才能真正的挺直腰板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呢?我们要学习韩国的自主创新精神,只有自主创新才是我国科学发展进步的第一生产力!
【韩国的旅游文化】
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积约占70%。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C,降水量约1300~1500毫米。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
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由于韩国深厚的文化优越的地理条件,旅游也是韩国重要产业之一,下面简单推荐几个旅游方案:
首尔一日游
路线简介: 景福宫→朝鲜宫廷料理餐厅‘Jihwaja’→三清洞→仁寺洞→传统
料理餐厅 ‘崔大监家’。首尔在历史上曾是朝鲜王朝的首都(古名汉阳),今天要介绍的这条旅游路线以感受朝鲜时代的历史文化为主,带您一天之内游历朝鲜宦官们曾 聚居的三清洞和仁寺洞,去尝尝传统的宫廷料理、看看独具特色的画廊与博物馆,如何?
10:00 景福宫最大的看点当属城门开/关仪式 及守门士兵的换岗仪式,3-12月间每天早上10点开始,现场感受和检验阅兵差不多哦!每天11:00/15:00还有中文讲解,游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早上10点前往观看换岗仪式的游客就可选择11点随讲解员一起游览,钻进前人的衣裳里 景福宫庆会楼前有个专门拍摄传统照片的地方,租一套韩服拍一张照片需15,000韩元,30分钟后就可取走。世上最奢侈的食物
12:40 Jihwaja [지화자]餐厅的朝鲜宫廷料理不仅味美,更因使用天然调料而闻名。整个就餐时间约为1个半小时,分为前菜料理、主料理和后食,依次而上。
14:30 三清洞 [삼청동] 16:00 仁寺洞茶屋欣赏茶具、品茗茶香的中国茶博物馆以及展示前外交官所搜集的各地饰品的博物馆等,默默地散落在三清洞各个角落。还有年轻人自己设计、制作并售卖的服装店以及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画廊,一定叫你眼花乱。地道的传统韩屋构造,还带有小小的花园,可以品尝到20多种传统茶。
17:00 仁寺洞街 [인사동거리]从古董到复古饰品、纪念品,整条仁寺洞街上随处可见。质量上乘的画纸、文具、茶具等也可以在这里寻到,街边还有流动的摊位,与卖方讨价还价也是购物的乐趣之一。
18:00 仁寺洞 [인사동]仁寺洞算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街道,画廊、古董店、纪念品店密集。2004年又新出现一处名为Ssamjigil的复合性文化空间,带来更多精彩的看点。
釜山+巨济岛2日游
Am 09:00 首尔站 从首尔站乘 KTX到釜山只需2小时40分左右。首尔站里有不少特色餐厅和商店、大型购物中心。提前到达车站的游客,也不用担心会无聊。
Am 11:40釜山站 从首尔乘坐KTX高速列车至 釜山,只需2小时40分就可到达。到站即可发现位于售票处右侧的综合旅游咨询处,在那里,游客可免费获得旅游指南及釜山交通、庆典活动等的相关信息。此外,咨询处还发放广安里游船的优惠券,需要的游客不要忘了领取哦!
Pm 12:20 南浦洞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曾是韩国战争时难民们聚集起来,销售当时美军军需品的地方。如今的国际市场已成为釜山最大的集贸市场,不仅物品的种类繁多,价格也优惠、实在,规模与首尔南大门市场齐名。釜山国际市场内除售卖各种生活必需品、服装、家电等以外,还提供多种物美价廉的小吃,尤其受到游客的喜爱。釜山最有名的鱼丸串当然也可以找到,千万别忘了一品为快!
Pm 16:30 釜山市立美术馆(Busan Museum of Modern Art)釜山市立美术馆年年都推出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展,建筑物外设雕像和座椅。看过展览腿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呼吸一下露天清新的空气。
Pm 18:30 海云台冬柏岛 冬柏岛位于朝鲜饭店入口处,与海云台沙滩相连。从冬柏岛上可眺望不远处APEC会场和广安里大桥的景色,不仅深受各地游客喜爱,也是当地居民钟爱的漫步路线。
Pm 19:30 晚餐 在釜山,要吃新鲜美味的海味,就得到海云台小吃城、广安里生鱼片中心或扎嘎其市场等地。靠近海云台海岸的八道观光海鲜店位于大路旁,很容易便能找到。海鲜的价格随时节而变化,通常2~4人享用的海鲜价格在4~6万韩元之间。
Pm 22:00 天堂酒店 釜山市内的住宿设施上到星级饭店,下至宾馆、旅社,规格齐全。为迎接APEC的到来,釜山市的大多饭店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和完善工作,并积极推动外语服务的教育。天堂酒店(Paradise Hotel)坐落在大海边,地处海运台繁华位置。饭后到海边漫步、沉思,欣赏大海的景色都很方便。
第2天-游览巨济岛am 08:00 釜山港沿岸客运码头 位于釜山市内的沿岸客运码头每天都有1~2趟开往巨济岛、的客船和数趟往返于济州的客船。购买船票后,登船前,游客还须填写护照号、国籍、姓名、住址等简单的个人信息,以作备案记录之用。水波荡漾时,船身摇晃得比较厉害,1层的游客应注意防止晕船。2层设有座椅,相对更安稳。
am 09:00 长承浦客运码头 从釜山乘船前往巨济岛时,船一般停靠在长承浦客运码头。如果提前办理了租车手续,或报名参团的游客,就可在长承浦与相关人员碰面。当然,没有提前报名参加旅游团的游客也可到长承浦内的旅行社报名申请。返回釜山时,也在长承浦乘船,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6点间有船开往釜山。
am 09:10 铁锅海鲜汤 要慰劳在海浪起伏中荡漾的胃,最好的选择就是巨济特色之一的海鲜汤。加入虾、蟹、蛤蜊等海物熬煮而成的海鲜汤味道鲜美,更能缓解乘船带来的疲惫。除海鲜汤外,店家还准备有海鲜大酱汤、营养石锅拌饭等。
Pm 14:00 豆腐村 位于巨济岛俘虏收容所对面的豆腐村采用巨济当地种植的黄豆为原料,当天榨取,新鲜又健康。随豆腐而上的小菜也以蔬菜类为主,友谊身心健康。餐厅的外观颇像草屋,内部座椅均为座席。
Pm 15:00 巨济岛收容所遗址公园 1950年间曾收容17万3千名战争俘虏的收容所,如今只有小部分建筑保留下来,其余的全部为新建。微缩并还原的巨济岛俘虏收容嫌已建成公园对游人开放。收容所内陈列着当年富路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生活用品和日常照片等。巨济岛收容所公园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尤其受到学生和团体游客的喜爱。
Pm 16:00 巨济市内 游览巨济市区,大概需要一天左右时间。不过,由于大众交通不太发达,游客最好还是报名参加当地的旅游团。巨济市内几乎没有高层建筑,但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服装、家电类产品以及医院等便利设施应有尽有。此外,市内集贸市场多,到处可见土特产品的身影。游览完巨济市内,在古县长途客运站乘车返回长承浦码头即可。长承浦码头开往釜山的客船每天下午6点前结束航运,游客应注意安排好乘船时间。
Pm 18:00 扎嘎其市场 韩国规模最大的扎嘎其市场已是釜山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不仅售卖各种新鲜的海产,也有刚出炉的美味小吃刺激食欲。既有新鲜生鱼片、寿司、鱼汤等海味,也有红豆粥、土豆汤等名特小吃。不过,要说到了扎嘎其市场绝不能错过的就还得属烤鳗鱼。晚餐就来品尝一下众人称道的扎嘎其美味吧!
Pm 20:00 凤凰酒店 位于南浦洞的凤凰酒店共有95间客房,距离地铁站仅2~3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房费从68,000到20万韩元不等,既有暖炕房,也有一般带床的房间。有时,酒店还推出优惠促销服务,房价甚至降到10万韩元以下。事先打听好什么时候有优惠活动,可以省下不少钱哦!
乘大巴游济州岛
济州是韩国最大的岛屿,一年四季游客足迹不断。春天金黄的油菜花、夏天飘香的金橘树、秋天浪漫的枫叶红以及冬天皑皑的雪中景,呈现出四种姿态不同、却都同样诱人的美丽景致。济州岛位于韩国南部,除热带气候造就的自然景观外,更有多种文化设施。世界水准的会展中心、世界杯体育场以及植物园、主题乐园、博物馆等,分布在济州的各个角落,为这座美丽的岛屿更添光彩。游济州最好的就是自己租车或是借出租车,只是价格稍贵。因此,在这里要推荐的旅游路线就是乘坐大巴(trolleybus)游济州的行程。
金浦机场出发 am 08:10 从金浦到济州的飞行时间不到1个小时,不过因为去济州旅行的游客较多,最好能提前预订机票。到达济州机场 am 09:15 只有早上9点半以前到达济州国际机场才能乘坐大巴。于机场入境厅4号口乘坐即可。搭乘大巴 am 09:20 大巴游览为东西部各1天,要看济州当然是申请两天东西部兼顾的最好。该大巴旅游还提供酒店、机场接送服务,事先没申请的游客到济州(ramada酒店或韩华Condo内大巴咨询处)后再申请也行。
Suites酒店午餐 pm 12:55 到位于中文旅游区的Suites酒店的韩餐厅就餐,决不能错过济州地 区的红烧青花鱼(고등어조림)。每 4人一桌时,每桌一条,此外还有 豆芽、泡菜、蕨菜、煎饼等小菜。
小人国主题乐园 am 11:50 主题乐园内可看到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澳洲的悉尼歌剧院、韩国的佛国寺、中国的万里长城等著名景点的微缩模型,不出公园大门就能将世界名景看个遍了。
柱状节理 pm 13:45 通往柱状节理的路上,可以看到2002年竣工的世界杯体育场。背靠大海的六边形石柱相聚成群,让人叹为观止。拍照留影20分钟就够了。
观光农园 pm 14:25 除观看桑黄蘑菇和橘子的种植过程外,游客还能直接购买产品、品尝桑黄与蜂蜜调兑的茶和金橘的美味。不过,关于农园的说明目前还只有韩语服务。
天帝渊瀑布 pm 16:50 作为济州名景之一,不仅瀑布直泻22米而下的景观为人称道,瀑布所在公园的景致也值得一看。漫步于林荫道的浪漫与惬意前往不要错过哦!瀑布流水形成的溪谷中,还有鲤鱼、水鸭等动物。
返回原处:住在济州 济州的住宿设施主要分布在中文旅游区、新济州区、塔洞和西归浦四个地方。中文旅游区主要是乐天、新罗等特级酒店和度假村集中的高级设施区;塔洞和新济州区内则多为35,000韩元起价的汽车旅馆;西归浦内就主要集中着pension、公寓酒店等。游客可根据预算和需要进行选择。
【韩国的服饰文化】
现代韩国男子多穿西装,女子着连衣裙 传统服饰富有民族特色,男装主要有袄、裤、坎肩、长袍等。袄多为白色,称“则高里”,袄的右襟在里,左襟在外,用袄带在右胸前系以一定式样的活扣。裤称“巴基”,裤的裆、腿和裤脚都较肥大。坎肩套在袄外,颜色花纹较丰富。女式韩服包括一条长裙和一件短上衣。女装的最大特点是袄短,紧贴身。裙子分长裙和筒裙,长裙长及脚跟,是婚后妇女穿的,婚前妇女穿筒裙,长及小腿,腰间有许多细糟。妇女做饭洗衣时还穿围裙,称“幸州裙”。男女韩服外面都可罩一件剪裁类似的长衫。今天,韩国人大多在节日或婚丧庆典之时才穿韩服。
【韩国的影视文化】
近几年,作为韩国大众文化的核心成分“韩影”与“韩剧”铺天盖地的席卷中国乃至全亚洲,它在经济乃至文化交流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文化先行,贸易其后”韩国大众文化在中国等地的流行,为韩国商品打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从另一方面看,它也提高了韩国经济界对中国的关心程度,使彼此都成为双方重要的贸易伙伴。
韩国影视文化的成长
当韩国导演姜帝圭1999年耗资350万美元自编自导《生死谍变》的时候,业内人士普遍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个时期,亚洲金融危机后遗症仍然留存,以往支撑韩国电影的韩国工业巨头们,出于企业集中产业优势发展的需要,纷纷剥离了下属的电影公司。而韩国电影的市场与票房,也被一系列好莱坞大片所霸占。然而,姜帝圭的这部影片,最后的票房、录像带和出口三项收入竟超过了3500万美元,突破了当时韩国有史以来最高的票房纪录,打破了由《泰坦尼克》保持的票房霸主地位,被韩国人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大片。《生死谍变》的成功,将韩国人民对本土大片的信心提到高点。2004年,姜帝圭执导的另一部影片《太极旗飘扬》又一次打破纪录,获得了56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从《生死谍变》到《太极旗飘扬》的这几年间,韩国电影取得了惊人的成长,“韩流”在世界各地迅速风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电影产业大国。
韩国政府给予电影产业发展在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推动和支持,从早期鼓励国内非电影产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如现代、三星等投产电影业,到后来对中小企业投资和独立制片人的鼓励,使韩国电影人在获取资金方面渠道众多。金大中总统在任时,废除了《电影审查法》,从政策上给韩国电影百花齐放以沃土。
韩国电影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商业路线 通过投资方、观众、制片方、发行方及院线的反复运作沟通,出产了一批票房价值高的电影。韩国电影一般描写的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物件’,没有多余的杂质,构思新颖、取材巧妙,同时给人留下很多的想象空间。目前韩国电影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导演群体人数众多,更换很快,给电影产业不断注入新的生机。随之出现的体制现象则是“独立制片人制度”,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而中小型公司繁荣的背后,一个重要的支撑因素就是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电影投资找到了很多新的办法
特别是民间吸纳资金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中小企业和风险资金投资踊跃。有统计表明,目前韩国每年出产的60部左右的电影,分别由当地30家左右的电影制作公司投产制作。这些制片人早期大多通过销售发行权和版权获取投资。之后则主动向一些风险资金和大企业拉投资,或向银行贷款、抵押版权融资。最近两三年,甚至出现了通过互联网募集社会资金的情况。比如大获成功的电影《我的老婆是大佬》就是通过互联网融资,筹得了280万美元的拍摄资金。这样大胆而活跃的融资方式大大活跃了制片机制,同时推动了国民的电影参与意识。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也适时开辟了多个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比如韩国电影委员会(KOFIC)等,为林林总总投资电影的大小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系统专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这些基金为韩国电影业发展打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据了解,目前各种渠道的电影投资基金总额超过了1.5亿美元,充沛的资金让韩国电影有能力引进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技术,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韩国国内的影院建设。现在,韩国电影融资又出现了新的趋势,也就是时下最流行的IPO——到证券市场上上市融资。姜帝圭的电影制作公司不久前刚刚在首尔的高斯达克市场上市,为他的下一部影片融资。
中韩对比
与之相比,在融资方面,我国电影行业起步稍晚,1995年以前只有16家国有电影制片厂拥有影片出品权。尽管近年来政策逐步开放,但由于电影市场尚不规范,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制片人在融资拍片方面相对困难较大。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进入明显不足,融资方式相对单一
第三篇:韩国文化简介
韩国文化简介
1.韩国经济发展战略。
1)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行机制 2)以出口为主, 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3)采取不均衡发展战略 4)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5)先增长后分配 6)扶植大企业
7)“教育立国”, 优先发展教育
2.韩国教育目标 1)全面发展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
2)以基本能力为基础,发挥创造力的人;
3)在理解韩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价值的人; 4)以民主市民意识为基础,贡献于共同体发展的人
3.韩国宗教信仰的特点。1)多种宗教并存 2)宗教发展不平衡 3)国外宣教 4)信徒多元化
4.‘韩流’?
“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
5.列举韩国人所吃的五种主食
五谷饭,紫菜包饭,打糕,冷面,石锅拌饭
6.佛教对于韩国社会的意义
1)佛教强调缘分,是韩国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原理。
2)佛教历史悠久,遗留下了很多灿烂的文化遗产。
7.‘韩流’形成的原因
1)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很多历史上的相同之处,两国都在东亚文化圈内,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这也是韩国文化相比欧美西方文化,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的原因。但是因为韩国文化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也限制住韩流文化的繁荣局限于东亚圈范围之内。
2)韩国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的高度支持。韩国政府一向重视发展本国的民族文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本土文化的输出,韩流文化的兴起之后,在韩国的许多名牌大学开设了韩流文化研究的研究生专业,用于发展输出韩国文化。
3)韩国的经济发展,韩剧中的情景,使我们看到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所向往的追求。
4)韩国的歌曲中,和大陆,港台的歌曲中许多单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许多强调青年人个性发展,以及对未来向往的有益内容。
8.韩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1)分主食与副食。2)药食同源思想。3)有季节饮食。4)礼仪食品发达。5)发酵食品较多。
6)有丰富哲学思想的饮食
9.请列举四位韩国人所爱戴的历史人物
世宗大王,李珥,李舜臣,李滉
10.韩国的正规教育有哪些阶段?
韩国的学制是6-3-3-4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另外还有2年或3年制的专科大学或职业大学、2年的硕士和3年的博士课程。11.简述韩国语的文化特征。
1)韩文的创制理念是阴阳五行说 2)韩文是有天地人和谐思想的文字 3)韩文是反映儒家伦理思想的文字
12.教育热给韩国社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
1)反映了韩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成为促进韩国经济发展、创造“汉江奇迹”的原动力; 3)教育热提高了韩国的文明程度。
反面的影响:
1)私有教育经费的扩大; 2)公共教育的失职; 3)导致互相攀比的后果; 4)导致重视结果的教育。
13.韩国文字的创制
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在世宗二十五年即1443年12月创制韩国语文字,名称是‘训民正音’,1446年正式颁布了最初的韩国语文字。每年的10月9日为“韩语日”。
14.韩国语的语音
1)韩国语共有19个辅音,21个元音。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韩国语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15.韩国语语法 1)阿尔泰语系;
2)黏着语,助词和词尾非常发达; 3)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之前; 4)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结构; 5)敬语体系发达。
16.“汉江奇迹”
汉江奇迹是1953年到1996年间首尔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汉江贯穿了首尔的中心,将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故以汉江为名。这个名词是从描述原西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迅速复苏的“莱茵河奇迹”一词借鉴而来。
17.三星集团与现代集团
三星集团(简称:三星/삼성)是韩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创始人李秉喆任首任会长。
现代集团曾是是韩国5大财团之一,世界五百强排名36名。创始人郑周永从1946年至1951年期间先后创建了现代汽车、现代土建、现代建设等公司,70年代又建立了现代重工业公司,从而使现代集团成为以建筑、造船、汽车行业为主,兼营钢铁、机械、贸易、运输、水泥生产、冶金、金融、电子工业等几十个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8.韩国历届总统
李承晚(1948-1960)
尹浦善(1960-1962)
朴正熙(1963-1979)
崔圭夏(1979-1980)
全斗焕(1980-1988)
卢泰愚(1988年2月-1993年1月)
金泳三(1993年2月-1998年1月)
金大中(1998年2月-2003年1月)
卢武铉(2003年2月-2008年1月)
李明博(2008年1月-2013年年1月)朴瑾惠(2013年2月至今)
19.弘益人间
意义:“令天下苍生共同受益”的意思。来源于《檀君神话 》,是韩国最初建国时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政治,文化,教育的最高价值.
1)好好地治理人间,也就是皇帝根据百姓的意思治理人间; 2)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的表现。“弘益人间”的理念不仅仅在于自己生活如何美好,更注重如何去贡献于国家,如何去贡献于全人类。
第四篇:韩国文化概论
谈谈你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认识?
学者指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对中国有诸多启示
中新网11月27日电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对此,吉林延边大学朝鲜(专题,图库)和韩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高敬洙教授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访问时指出,这一事件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高教授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在东方国家尤其是韩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传统了。作为和中国共享的一种文化现象,现在韩国申报成功,我们应该祝贺,对作为起源国的中国来说,也是敲一下警钟: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
高敬洙教授也指出,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也有所不同。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5月5号一天,一般是搞龙舟赛和吃粽子等简单的活动。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主要内容有:
一、祭祀活动,广泛的祭祀。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号到5月7号之间活动不断。
二、各种游戏。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
三、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同时,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高敬洙特别指出:韩国江陵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这十几年,江陵准备申请世界无形遗产以来,有意识地对这个文化现象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97年端午祭已经被选定为韩国的十大地方庆典之一,2000年正式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报。
高敬洙教授表示,现在韩国已经有三个无形遗产了,联合国也肯定了韩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这个事情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政府重视,文化管理部门重视。这些重视是有意地培育和保护,而培育也加上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现代的有些游戏规则也放到传统文化里头去了,使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必须是有世界性影响的。我们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等只是停留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很平淡,这样不可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
三、必须是有创造性。我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必须有创新并且和现代形式结合的这种新创意,这样才能保护这些无形文化遗产。
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启示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11月25日《北京晚报》)
争了那么久,端午这个传统文化终于还是花落别家,对此,很多人都会觉得伤感,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哀。
其实我们真的没有悲哀的理由,因为端午在没有申请之前,我们谁会重视这个传统,看看端午节渐渐变成了粽子节,一到这个节日大家只记得粽子,大江小河也几乎看不到龙舟的影子,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等到韩国人提出申请的时候,我们才感到端午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并没有为它作什么,最终结果也就很正常了。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过,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这次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迪: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话虽如此,在感情上我们还是一时难以接受,可是该怪谁呢,很多东西只是失去的时候才觉得珍贵。
“丢了”一个端午,我们该吃粽子还是要吃,纪念屈原的仪式还是要继续,端午不会因为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遗产而变得陌生,想想我们所拥有的那些文化传统吧,如果我们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能和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算申请了世界遗产又如何。
比传统节日“申遗”更重要的是什么?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为“申遗”大国的国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多少有些酸溜溜。比如马上就有某大学的民俗权威专家信誓旦旦地说:“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不免有些自欺欺人。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国籍教授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说,“端午节很多国家有,其渊源与中国也有密切关系。但是各国过端午的习俗各不一样:中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日本和韩国就没有;日本人过端午的时候,男人游泳,女人洗头;而韩国人在过端午的时候,则是男人摔跤,女人洗头。”上海财经大学的韩国留学生的补充,就更说明问题了:“端午节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过端午节时,我们会去奶奶家,大家聚在一起吃艾糕(用艾草做的一种糕)。”
很显然,“端午节”与“端午祭”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在具体了解了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怎么回事之后,答案已经变得极其简单明了,再来讨论意义不大。
值得我们深思的倒是韩国籍教授说的一句话:“因为江陵四面环山,所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别具特色。”
要知道,端午节在中国本来也是祭祀活动。我们保存得如何?还有多少特色?才是问题的要害。
这让我想起今年中秋节前夕,由某新闻网站等发起并宣布,将于今年中秋节前正式启动申报世遗程序。并声称,网上签名赞成中秋申遗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0万人,“中秋申遗”将由国家文化部直接进行。网上自然又爆炒了一番。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按这个定义,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差不多都具备申遗的资格了――我在想,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差不多都会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要是都有兴趣来“申遗”,那可真就热闹了。
回过头来讲,即使具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我们那些传统节日目前在中国内地的传承和重视程度,并不如人们想象和宣传的那个样子,除了给商家促销活动提供了商机,忙碌的人们象征性的吃点个性食品,连个假日都享受不到,有几人还有心思去团圆、赏月、祭祀?又更遑论传承文化?
大约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伤了我们的自尊心,可以想见,新一轮的“申遗”活动又该“刻不容缓”了。可是,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上的所有并不都能成为现实归属的有效证据的。
因此,对于像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现在首先要争取的,恐怕不是“申遗”,而是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其次是尽快列为国家公众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尽情享受节日的文化和快乐。
对于自己的节日,只有自己先重视并享受了,才有可能让别人来重视和分享;寄希望于别人的“钦定”和认可,然后自己再来重拾和重视,未免太没自信,也难得别人的认可。
最近有消息说,“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经提上官方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在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我想,这才是实在而值得庆幸的举动。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不是坏事
巴黎时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在此之前,尽管他们的端午祭跟我们的端午节除了名目上近似、实质上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当他们提出申报之时,我们这边很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乃至响起了“保卫端午节”的呼声,颇有点悲壮色彩。
端午祭申报成功不是坏事。放下“正统”的架子,我们得承认,给端午祭这一“闹”,乃至“闹”成了,还是带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怎样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因此,我不能同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先生评价韩国申报所以成功的观点,他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遗产申报的要求是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中国急需保护的无形遗产很多,所以才导致此次韩国抢先申报。”显然,这是认为人家钻了“空子”。如果端午祭的申报成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的话,那么,从这样的观点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丝毫的警醒意味。身在其中,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态度,是无须多言的;看看人家是怎么珍视的呢?至少不是停留在书本的沾沾自喜上,也不是停留在年岁稍大的人们的记忆里,而是生动地呈现于现实生活中。用另外一位比较客观的专家的话说,“韩国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也就是说,人家不是像抢注域名那样要和我们争个端午的“名分”了事,而是实实在在地拿出了自己的东西。端午祭申报成功,归根到底在于水到渠成。
对物质宝贝来说,你自己不珍惜,如果还属于你的,就可以攥在手里自我炫耀;而文化遗产,非物质,可以超越种族、国界,起源于你这里又怎么样?同样能够在人家那里传承、创新。因为端午祭“闹”了一下,为了“保卫”,我们这里才重新重视划龙舟,寻艾蒿斗百草也才又成了津津乐道的所谓内涵。先不要说注入“现代元素”,单就这种“觉醒”本身也实在是给逼的,不是骨子里的觉醒。现在还没人争中秋、争春节,我们这里也就还不慌不忙。在今年这个中秋,除了打击“天价月饼”,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文化行为;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除了弄台晚会,可有其他文化上的打算?像文物保护一样,放着那么多濒危的真文物不理不睬,营建外表光鲜的假古董各地都趋之若鹜;放着那么多真正的传统节日不闻不问,对越来越多的古人的政府公祭活动却越来越搞得声势浩大。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丢”几个,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有意将广绣定点到潮州,马上有专家认为“这将是广州的悲哀”。既然你已经承认“目前潮州刺绣比广州发达很多”,外行如笔者就不理解“悲哀”在哪里。端午祭的申报成功告诉我们,躺在“资格”上吃饭,在我们习以为常,在国际上并不认可,认可的是文化的民间基础。诸如让几个混得脸熟的人,走马灯似地穿梭于各种晚会,充其量只是虚张声势。这也提醒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应当扎扎实实地从弘扬本省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培育民间力量抓起。
论中韩高句丽争端问题
中国一网友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的评述 最近几年中韩两国关于历史问题纠纷不断,而且已经演变为领土争端,许多国人义愤填膺,我无意再作一篇讨韩檄文,本文的目的旨在客观分析各种史料以寻求韩国历史的真相。
——题记
官方对古代历史的叙述
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的网站这样叙述韩国的古代历史: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历史学家将韩国的这段早期历史阶段称为“古朝鲜”时代。
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国。高句丽富于侵略性的军队逐一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并在公元313年甚至攻占了中国的乐浪地区。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百济于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然而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国的外来习俗和思想。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
文中以“檀君开国”的神话传说作为韩国历史的开端,中国的“三皇五帝”没有任何文物证据,也可以认为是神话传说。中国从黄帝算起自称有5000年文明史,韩国从檀君算起也声称有5000年历史,两国的做法彼此彼此。不过韩国人的推算精确到公元前2333年就有些夸张了,而且从“檀君朝鲜”直接进入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所谓“三国时代”(高勾丽、百济、新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略了中国史籍中记载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两段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史实。
在另一家韩国网站“韩国在线”,有着更为详细的叙述,其中提到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还认为韩民族是东夷的后代(历史学界认为商族征服夏族入主中原之前是东夷的一支,《孟子》记载舜也是东夷人: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传说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韩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向满洲南部和韩半岛迁移。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貉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当殷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1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接着,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但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韩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不久,韩国的进攻变得猛烈起来,所有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被摧垮了。
文中承认商朝灭亡之后,商的贵族箕子带领一部分臣民进入朝鲜半岛,但是其叙事方式与中国史籍不同,显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只说箕子“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而没有提到箕子建立政权延续近千年,事实上“箕子朝鲜”是韩国信史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韩国类似于今天的台湾,是中国垮台政权的避难所——当然,半岛上也有许多土著居民)。秦灭六国,燕人卫满步箕子后尘建立“卫满朝鲜”,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派兵将其征服,汉朝在其故地设四郡,到公元313年,这些殖民地被高勾丽占领。据说目前韩且历史学界普遍重点讲述所谓“檀君开国”,对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代四郡的历史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笔带过,直接就讲到所谓“三国时代”。
中国史籍关于古代韩国(朝鲜)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第115卷《朝鲜列传》: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攻塞,至坝水为界,属燕„„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天子又拥淤不通。文中所说的即“卫满朝鲜”,后“天子募罪人击朝鲜。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勃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诛右渠。右渠发兵距险。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复攻吏。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已。故遂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被“卫满朝鲜”所阻无法上书天子的“真番旁众国”指的是朝鲜半岛最南端的“三韩”,《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有如下描述:
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日弁韩。辰韩者,古之辰国也。马韩在西。凡五十余国。大国万余家,小国数千家,总十余万户。侯准既僭号称王。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人海。居韩地,自号韩王。其后绝灭,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汉时属乐浪郡,四时朝谒。
桓、灵之末,韩哕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
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耆老传世,自言古之亡入避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东界地与之。有城栅。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今有名之为秦韩者。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国。
弁辰亦十二国,弁、辰韩合二十四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其十二国属辰王。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
至于“三韩”的由来,有人将其与战国时期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韩国联系起来——《诗经·韩奕》中说:“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其中的追和貊即为韩族人和徙貊人是周初分封在中原的韩国人的主体,这个韩国被晋国合并,其国民的一部分后逐步迁徙到朝鲜半岛(留在晋国的韩国贵族在几百年后的东周复国成功,与魏赵一起“三家分晋”),当然,这一段历史还有待更多的证据来证实,反倒是有一些现在的韩国人更乐于承认这样的推测。《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提到“辰韩自言古之亡入避秦役来适韩国„„有似秦人。”只能说“三韩”中的辰韩人有可能是秦朝时的中国难民。
总结:现代韩(朝鲜)民族的主要成分
韩国人认为他们是东夷的后代,我们首先要清楚“东夷”这一概念,在中国的史籍中它有时候指的是“东夷”这个部落群,有时候又泛指所有华夏之东的族群。建立商朝的商族原本就是东夷的一支,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认为,先商原居地在今山东、河北南部一带。其他的东夷部落则有可能分布在河北北部、辽宁及朝鲜半岛等广阔地区。因此商代时,朝鲜半岛上的居民“韩族”也可划作东夷落部之一。
关中地区的周族兴起,灭商,建周朝。一部分商族人随箕子避居朝鲜,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朝鲜,史称“箕子朝鲜”,韩国史学界并未完全否定这段史实。大部分商族人居于周朝封国鲁、宋、卫,与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汉代与楚族相融,形成汉族(注:项羽与刘邦均为楚人)——如此说来,汉族亦可以算是东夷后裔。孔子生于鲁国,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原属商族。据说有韩国人认为孔子也是韩国人,这道理好比澳大利亚人说莎士比亚是澳洲人——韩民族有东夷血统不假(古韩族与箕子带去的商族都系东夷),但只能说韩国人是中国移民的后代,而不能将中国历史划入韩国历史的范围。
战国末年,燕人卫满灭箕子朝鲜,其政权史称“卫满朝鲜”。秦代及汉初,大量汉人涌入朝鲜,甚至进入半岛南端的“三韩”部落。“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史记》。汉武帝灭卫满朝鲜,设四郡,实际上是四个殖民地,直到400多年后才沦于高句丽。此时,半岛南端的“三韩”部落演变为新罗和百济。唐灭高句丽,其民大部分强制迁入中国,剩余的高句丽人一部分建立渤海国,另一部分南下融入韩民族。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灭掉百济统一了韩民族,公元918年王建的高丽王朝取而代之,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至十九世纪。
综上所述,现代韩民族的主要成份就是这样——
1,古韩族(东夷部落之一,新罗、百济的主体成分),2,箕子率领的商朝遗民,3,秦灭六国后的燕国难民,4,汉代四郡的中国驻军后代及移民,5,汉末及中国历次国内混战时的流亡人士,6,高句丽亡国后的一部分遗民 汉民族的基本成份则是—— 1,夏族,2,商族,3,周族(夏商周三族构成华夏族),4,楚族(楚人建汉朝,融华夏族,汉族成形)5,鲜卑族,(晋末五胡乱华,除鲜卑融入汉族,其余四族大部亡于战乱)
唐代以后中原四次,南方两次沦于异族之手,但汉族的血统结构未发生大的变化,只是南方汉族融入了部分越人。
我们发现,现代韩民族与现代汉民族的成份十分相似,加上朝鲜半岛一直属儒家文化圈,中韩两国可谓同文同种。朝鲜半岛上许多地名与中国相同,这一点也发生在英国和美国、澳大利亚之间。
高句丽的归属争端
高句丽作为东北亚一个曾经存住的古代民族其实与汉民族和韩民族都没有太大的关系,现在中韩两国都要求将高句丽划入本国的历史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许多韩国人试图从族源上论证韩民族与高句丽甚至满族的关系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值得一说的只是高句丽后期曾发展到朝鲜半岛北部,一度定都平壤,高句丽亡国后也有一部分遗民融入新罗。
韩国人争夺高句丽归属有着心理上的原因——韩国的古代史十分平淡,长时间作为中国的领地或藩属国,富裕起来的韩国人回顾历史时感到些许自卑。而稍微能扯得上一点关系的高句丽,其历史一度相当辉煌,隋朝数次征代以失亡告终,唐朝征服高句丽也几乎倾尽全力,将高句丽历史划入韩国可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
《韩国在线》这样夸张地描述隋朝和唐朝军队的失败:
612年,高句丽迎战发动数百万大军发起进攻的隋朝。在蕯水之战中,高句丽全歼水陆别动队三十万五千人,取得了重大胜利,阻止了隋朝的四次进攻。最终,隋朝灭亡。30多年后,高句丽又与推翻隋朝的唐朝展开了战斗。645年,高句丽在西部边防上的军事要地信城、建安城、安市城、驻蹕山等地的战斗中击败了被称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率领的数十万唐军。661年,唐朝再次派出数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第二年2月,高句丽军歼灭了唐朝的主力军,粉碎了唐朝的侵略野心。
韩国人还有着以恢复高句丽故土为借口向中国索要领土的政治目的,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目前要求中国割让长白山的呼声最高。同时也有一些人在渲染中国东北与古代朝鲜的关系,其目的不言而喻。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看,高句丽前期发展的历史是发生在中国现有的领土之内,唐灭高句丽后,高句丽人大部分内迁,如高仙芝等人还成为唐的大将,他们早已融入汉民族之中。坚持高句丽属于中国的历史范畴,重要的现实目的就是防止韩国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前不久,温总访韩与老卢确认“中韩不存在领土争端”,但是韩国民间的观点与此大相径庭。
中韩文化的关系
浅谈中韩娱乐文化联系与区别
随着近几年韩国娱乐文化的迅猛发展,“韩流”一词也已经不足以表现其热度。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某些国家都已见证这种文化入侵现象。与此同时一大批的韩饭也应运而生。笔者将从音乐,影视剧及综艺节目三个方面,浅析中韩主要娱乐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音乐
说到韩国音乐,最主要的还是流行音乐的发展。1998年韩国组合H.O.T在中国一炮走红,顺势而来的NRG、Baby Vox等成功将中国市场打开,被称为“韩流”的鼻祖,并将其称为“K-pop”。如今,韩国音乐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以SM、JYP、YG、FNC为首的经纪公司包含了现活跃在韩国及海外娱乐圈90%以上的“K-pop star”,由此可见,各公司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韩国歌手多以组合形式出道,在此之前大多数都要经历几年的练习生生涯,同时也可以参加某些选秀,以个人形式出道。当下,SM娱乐公司的少女时代、SJ、EXO等,JYP旗下的2am、2pm、MissA等,YG经数年培养的两团BIGBANG、2NE1以及FNC的得意门生FT.ISLAND、CNblue都是炙手可热的团体组合。
反观中国歌坛,大家所熟悉喜爱的歌手以港台的居多,陈奕迅,王菲,周杰伦,蔡依林,萧亚轩等一代天王天后,以及内地以快男超女为首的各大选秀节目推出的小鲜肉。但和韩国培养了几年的艺人相比,明显能力不足,就像速食产品一样,出现得快,短期内有一定影响力,时间一长就没市场了。歌手形象单一,风格雷同,即使有舞蹈型歌手,也大多边跳边喘,影响了音乐的可听性。中国无论内地还是港台都没有给歌手提供专业的打榜舞台,除了网络和一些音乐娱乐节目,我们无从看到歌手的表演,歌手之间也很难进行比较。
(二)影视剧
最近大热的《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俨然又一次掀起了一阵韩剧热。从剧中的角色,演员,台词到其周边无一红遍大街小巷。韩剧也已经早已不局限于“车祸、癌症、治不好”的俗套剧情。最先进入中国的《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等剧集,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韩剧,即使虐心催泪,但不得不说,当时的韩剧都算经典唯美之作。之后的一些偶像剧集,也难免不落俗套。韩国电视台主要是KBS、SBS以及MBC。根据周一到周日,将播出的剧集划分为“水木剧”“月火剧”等等。其中大部分偶像剧都会列为“水木剧”,于周三周四播出。因此,各个电视台收视率竞争也相当激烈。韩剧的剧情的种类与大陆大抵相同,家庭伦理剧、偶像剧、时尚剧、历史剧等。而其中聚集了当红的明星艺人,长腿偶吧和美女欧尼更加能吸引大批韩饭的热捧。
中国电视剧按地域也大致划分三类,大陆剧,港剧和台剧。大陆剧“还珠格格”算是经典中的经典,其重播次数也是令人瞠目。其中港剧大多以TVB为主,包括不管电影或是电视剧,警匪系列剧集足以代表港剧特色。台湾主要是偶像剧为主,但与韩国偶像剧相比,却难以望其项背。国产剧数量日益增加,所谓的“雷剧”也不乏少数。久而久之,观众的兴趣也从剧情转移到吐槽点。微博,豆瓣,天涯的段子层出不穷。因此,可以看出,相对美剧,韩剧,英剧等,国产剧还是乏善可陈的。(三)综艺节目
2008年以前的韩国娱乐节目仍然走的是“明星”+“游戏”的路子,大陆最早接触的应该属“情书”和“X-man”。08年,韩国三大电视台打着“真实类娱乐节目”的旗号推出各类目,其中MBC《我们结婚了》是以韩国娱乐圈的艺人组成假想夫妇,体验婚姻生活,受到大量粉丝追捧。而后的冒险类《两天一夜》,户外竞技游戏《running man》,谈话类《强心脏》,亲子类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选秀类《K-pop star》的收视率都是数一数二。而音乐类放送《人气歌谣》《音乐中心》等以艺人新歌打榜目的,使大家更近距离接触到韩流音乐。韩国公司联合电视台,使得自家艺人更多放送量并增强其艺能感。中国综艺节目比较热门的算是台湾的访谈类“康熙来了”、大陆则主要是“快乐大本营”及选秀类“快男超女”、相亲类“非诚勿扰”以及与韩国节目大同小异的亲子节目。尤其最近几年,购买韩国综艺节目版权,再进行深加工,打造出来雷同的节目都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盲目跟风却又难以超越原版,但对于不接触韩综的观众来说,也是有新鲜可言的。或许考虑到娱乐节目大幅增加,广电总局也采取“限娱令”来控制每天综艺节目的播放时长。在这种管制下,国内的综艺也就更显乏味。
无论是音乐,影视还是综艺节目,明显看出我们的节目与韩国娱乐节目相距甚远,韩国也早就摸索清楚大众的兴趣点,因而能够投其所好,抓住胃口。而我们如果没有作为,或者还是一味的跟风,买版权,不用心的去琢磨大众口味,必将被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所淘汰。
中韩文化的差异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熔于一炉;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韩中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举例说明。1.文化认知的差异
尽管汉韩两民族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在韩国都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韩语里的大王八和醋坛子只有指称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则还包括联想的御用意义,所以对汉族人说这两个词则显得不够尊重,甚至羞辱; 同时,汉民族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中韩对“丈夫”这一指称对象从不同的文化视觉去认识和表达,也造成了文化差异的障碍: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成语“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这里的“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则是下之意。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而由连战皆北,追奔逐北可知,北则与败相连。在韩国文化中,对南北左右没有尊卑之分,所以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给韩国人带来误解。2.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多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1)社交礼仪
中国人的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见面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就可以了。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如果是长辈,就要用两个手去握手,或者左手托着右手去握手。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2)颜色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而白色在中国则象征死亡或凶兆,如披麻戴孝。
相反,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想。如传统婚礼贴喜字,新娘的红盖头,过年挂大红灯笼,贴大红春联,本命年穿红戴红等等。韩国人本来对红没有赋予太大的文化意义,但近代以来,韩国人对红色有了不好的印象。一方面他们认为红是共产党的颜色,是苏维埃的代表,容易让韩国人想起抗美援朝的伤痛和苦难。3)数字
中国的节日大多是单数,如春节(1月1日),端午节(5月5日),七夕(7月7日),重阳节(9月9日),但是现在中国人更喜欢双数,尤其喜欢6和8。而韩国人一直保留中国的儒学传统,送礼,造吉日都是单数,而且双数中最忌讳4,所以楼层中用F层代替4层,或从3层直接到5层。但在中国来讲4是一个表示稳定的数字,如四平八稳等等。3.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国家,从东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儒家思想也是中国人意识最深处的思想,但祈祷个人安宁幸福的道家思想也根深蒂固:做生意的拜关公像,老奶奶拜菩萨。文革中传统道德观念被破坏,“孔子是劳动人民的敌人”这个口号当时很时兴。
韩国在朝鲜王朝时期一直是纯儒教的,1945年独立后基督教迅速的兴起,35%国民信奉了此教,代替佛教称为第一国教。4.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中国人一般为一日三餐,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和晚上。中国人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或勺子,较为习惯将所有的菜摆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夸名、佳境三个方面。
在韩国,赴宴时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韩国人习惯于席地而座,盘腿就餐。其传统饮食比较简单,主食为米饭,爱吃泡菜,餐桌上的素菜多。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穷人,都尽可能把饭菜吃光用净。结束语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中韩两国共同依山傍水,频繁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相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韩国处于朝鲜半岛,中韩两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两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通过对比不同民族间文化,我不仅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体会到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论文:
[1].唐瑗.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2].黄心川.中韩文化的共同特征及其向异性[J].中国社会科学亚太研究所,1995,6(3):20—23.
第五篇:韩国的示威文化
韩国人的示威
在韩国的2年,我想让我最初感到很意外的一件事就是韩国人的示威。他们的示威少至一个人,多则上万人;抗议的内容小到鸡毛蒜皮的邻里家事,大到弹劾总统;短则几十分钟,长达数月(如08年抗议李明博政府尽快美国牛肉就持续了百天左右)。有时在校园里也经常看见一个人举着一个牌子在那抗议,有些家庭主妇也会为了垃圾分类等而扯个旗子上街抗议。总之在韩国的示威抗议是屡见不鲜。韩国警局也粗略统计过,说韩国每年的公开示威活动超过1.1万次,参加总人数超过300多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天都有1万人左右分散在某些地方举行抗议活动。对于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99,人口只有4800万的韩国,这真的不能不令人觉得疯狂了。
我想这首先是由于韩国人的性格决定的。韩国人经常说自己的性格是“铝锅性格”,就是小火一烧就迅速热起来,火一关马上就冷下去。所以一遇上什么事情,火引子一点就着。韩国人的思维中一般都没有辩证的概念,只有黑白逻辑之分,非要争个鱼死网破。所以也就无可避免的会发生很多示威。
提到“示威”,人民会立刻想到严肃、紧张、军队、武装等概念,这主要是暴力游行示威。暴力示威经常伤及无辜,给人民生命财产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在示威过程中,一些示威群众经常情不自禁地变为暴徒,他们就地取材,同警方搏斗。警察们则手持盾牌,戴头盔,配备水龙头,全副武装排成人墙,预防闹事,流血冲突时有发生。这其中农民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煽动,很多人也不管什么文化与法律,他们甚至常常喝酒后参加示威,因而更容易走向偏激。如农民为反对政府开放大米市场,农民们轰轰烈烈地开着拖拉机,将稻子运到国会前堆放,然后一袋袋戳破焚烧。另一些人则将收割机开进水田里,将即将收割的稻穗碾到泥田里。这种示威的确是很不明智,损害的也是自身的利益,但农民多年养成的习惯想一下子改过来确实不容易,不过还是必须从暴力向非暴力示威文化转变。大多时候还是以和平的方式举行示威的。“削发斗争”就是其一。所谓的削发明志,大家会以剃光头发的形式表明自己的决心进行抗议。比如2004年10月,首尔教育界民间团体组织100多人在首尔教育厅前举行“愤怒的削发仪式”,以此谴责首尔市削减教育预算;2005年12月,全国残疾人组织为促成国会制定通过
《禁止歧视残疾人法》,39个代表在国会大厦前坐成一排剃成光头,表达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此类的“削发”示威不计其数。
示威中最让人意外和最令人费解的或许要数“三步一拜”的示威了。三步一拜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三步分别是对佛、法、僧的皈依和报恩。参加的人员主要是教徒。在西藏的时候我看见过很多,也被他们的那种虔诚感动。只是让我很意外的是这样严肃的一种宗教形式却被韩国人拿来示威抗议,或许他们也是为了通过此举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更为甚者,他们把这种三步一拜的示威还出口到其他国家。让人比较记忆犹新的应该是06年四五十个韩国民众为反对韩美两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远赴华盛顿抗议了。示威者头缠抗议布条,手举写有“FTA损害劳动权利”的横幅,高喊“打倒FTA”口号。一路敲敲打打,在美国国会前举行了1公里的三步一拜示威。这让许多外国人见识了来自韩国的示威文化。不过此种示威容易造成交通阻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特别是进行途中如果发生扰乱公共秩序的情况,不仅会对集会者造成伤害,而且还会伤害一般市民,所以被警方列为非法示威。
点蜡示威又称夜间集会,夜间集会与白天集会相比,由于人员相对集中,很可能转化为带有危险性的暴力活动,所以更难维持社会秩序。从心理学角度看,夜间集会对心灵的刺激更强烈,甚至会使人们从原定目标中脱离出来,造成诸多暴力事件。因此不利于警方的控制。点蜡示威是通过网络等方式宣传示威内容,公布示威地点、场所,鼓动民众参加示威。这种点蜡示威一般没有特定的组织者,也很难追究其责任,所以也被警方视为非法集会。
众多的示威游行也催生了职业示威员。有很多专业示威者经常帮助他人策划示威活动。有些职业示威者每年要参加多达200次的示威活动。他们每天搜罗值得示威的各种信息,出没于各民间团体之间。这些人无视民主主义过程和步骤,认为通过对国会和政府的游说效果不大。他们言行极端,无条件反对一切。在示威过程中,他们总是借助大众激昂的情绪,煽动使用暴力。如果政府不即刻对示威要求作出反应,他们就立刻付诸暴力行动。因为暴力示威更快,效果更好。韩国示威文化在这些职业示威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八十年代韩国街头的示威人群、镇压军队;催泪弹、警棍等示威现象迥然不同,韩国的示威活动大多像街头演出。一场典型示威活动包括一些列队整齐的各色旗帜和横幅,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嬉闹表演的舞蹈队员,扬声器不断传出带有噪音的歌声等。一场示威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小贩们常常也会混进示威者的队伍中,夏天向口干舌燥的示威者们兜售冰激凌,冬天则向难耐寒冷的示威者兜售塑胶软垫。当警察满面严厉地抓起话筒宣告解散令的时候,示威群众却抄袭者高声齐喊“来一首!来一首!表演开始!”进入6月份,警察动用水车来哄散人群,但被喷至全身水淋淋的示威人群喊道“来点温水,温水,温水!”。有的年轻人甚至抽出毛巾作出搓背的样子,令警察陷入难堪境地。示威活动不仅展现了韩国新一代年轻人“戏弄政治性”的新型意识形态,也使国民们确认了一种新产生的“大众智慧”。
示威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表现了部分民众情绪的方式,是民主的一种表现方式或必要补充,是政府威信弱化的一种反映。同时示威中展现出的韩国人个性中忠诚于国家和集体的团结意识正是韩国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汉江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所不可缺少的民族精神。很多时候,在示威的同时,韩国的经济、社会等全领域都在正常运作,没有发生混乱与不安。这可以说反映了韩国国民高度成熟的民主意识与示威文化。但示威中显示出来的韩国人个性中激烈、极端、狭隘和野蛮的一面也同时容易侵犯到他人的利益。很多人将激烈和极端视作达成目的的必要手段,这在一个民主和法制化逐渐成熟的今天无疑是过时的。你有表达自我的权利,但是前提是不能伤害到他人利益。大家都需冷静地思考,做到和平示威。同时国家也要提高在民众中的信任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