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署名文章工作总结
建设幸福山左口全力拼搏一季度
山左口乡人大主席、党委书记王 华
2010年度,山左口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2011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增创跨越新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年度工作主题,进一步提升标杆,创新创优,确保实现财政总收入751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0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新开工投资过3000万元工业项目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个。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乡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培植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工业经济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配套功能,提升大项目承载能力,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园区物流项目,配备大中型危化品等专业运输车辆。加快推进江苏天润孙武宴酒业3万吨白酒项目和年产5万吨秸秆燃料炭棒项目建设进程。乡村建设方面:建设人工湖、文化居住小区、清泉河商住小区、古建筑商业区等项目,集聚乡驻地人气。打造东郯公路沿线形象,树好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团林村和以高效农业为主的左庄村两个新农村建设典型,放大典型示范效应。高效农业方面:在重点抓好农业龙头企业招引的同时,发展山左口鲜切花基地,重点辐射中寨、鲁庄、山左口等村,全年新增日光温室100栋,基地面积达1000亩。民生工作方面:通过建设乡驻地、石桥河、南北古寨三所幼儿园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组建大贤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金泰艺术团、金泰 —1—
礼仪庆典两个分公司解决群众娱乐难问题。
二、创新思路,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深入分析制约发展的“政策、区位、人才、机制、资源”五要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成立四个专项工作组,即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组,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干部团队和企业家团队;通过机制创新工作组,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土地运作工作组,破解发展中土地制约因素;通过融资工作组,年内多方争取项目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金1600万元,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利用现有政策、争取新政策,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本土政策。
三、建立机制,保障工作落实。建立科学合理的“幸福山左口”评价指标体系,将“建设幸福山左口”这一中心工作量化成具体指标和具体项目,系统地排出2011年度重点、亮点项目,采取“一事工作法”推进,“一事工作法”即让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项建设工程或项目,责任明确到人,确保全乡各项工作良好开局、完美收尾。同时在机关干部中推行“六有五定三评估”,在村干部中推行“一诺两评三运用”。建立“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相对等”的工作奖惩机制。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保证工作落实,在落实工作过程中,采取定内容、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定奖惩的“五定”工作方法。
我们将以全县综合目标暨招商引资总结表彰大会为起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各项工作做到“抓早、抓先、抓前”,确保“首季开门红”,为推动山左口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幸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2—
第二篇:创先争优署名文章
在创先争优中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
2010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河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实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虽然只有简短的二十个字,却包含了中央对全党开展“创先争优”这一重大党建实践活动的深刻寓意。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人民群众得实惠则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创”、“争”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县级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枢纽,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如何实现创先争优、人民群众得实惠?关键还是看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不强,工作落实到不到位。
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最大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中,要通过学习、对标,提高本领、找准差距;通过创造性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实实在在服务人民群众。
一、加强学习,提高本领
学习是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的重要途径。要以学习培训为基础,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党员 1
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贯穿活动开展的始终,不断增强创先争优活力,提高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本领。通过学习培训,大幅度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业务知识技能、政治理论素质、政策法规水平和党性修养,在全县上下形成“创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的浓厚氛围。一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分层次、分专题、分类别集中搞好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的培训学习。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好本单位的培训计划和学习制度,持之以恒地抓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比别人早学一步,深学一层。二是增强学习培训针对性。在抓好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要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实际,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紧扣发展主题,突出时代特色,合理配置、不断丰富学习培训内容。对领导干部,重点抓好市场经济、财贸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对机关干部,重点加强业务知识、工作规范以及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加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工作方法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双带”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创新学习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主阵地作用,有针 2
对性地举办“一把手”培训班、公务员素养培训班和有关业务培训班,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有计划地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等形式,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开阔视野,增强工作本领。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等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二、确定标杆,迎头赶上
为人民服务要有抓手,要善于在工作中落实活动要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通过示范带动,大力激发各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潜力,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是开展全面对标。敢于和高标准典型对标,勇于向一流典型看齐,不断强化创先争优的意识。对照典型,认真查找自己在发展方式、基层党建、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不足,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赶超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二是开展认责承诺。着力抓好定诺、承诺、践诺、评诺四个环节,通过让群众全程参与,提高活动的公信度,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三是开展亮旗示范和夺旗争星活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达标竞赛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围绕实现对标和认责任务,履职尽责,切实达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与时俱进,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勇于创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为人民服务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防止经验主义阻碍了我们的视线。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要求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不断地提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尤其是在县一级,干群矛盾、劳资矛盾、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区域差距等突出显现,这都要求我们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步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解决上述矛盾,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一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历史实践不断证明,只有思想不断解放,发展才能跨越。解放思想是推进工作、破解难题的总开关,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源动力。县级解放思想,要认清自身所处发展方位,坚持科学发展,要有“摸着石头过河”敢为人先的勇气,解决问题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优化环境要有让利于人的气魄,项目建设要质量效益速度并重、眼前长远利益并重,这才是科学发展的正确思想。只有思想不断解放,经济社会才会永远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群众的利益才会更加有保障。二是要注重创新。“创先争优”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难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在工作
中求创新。要摒弃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传统陋习,拒绝“平庸”;要坚持科学发展、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创先争优中实现创新,在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实现创新。
四、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人民服务就要求各职能部门、组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补台而不拆台,做到协调统一,步调一致。一是做好本职工作。各司其职是对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是创先争优的基础、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所在。县级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履职尽责,要勇于担当,遇事要冲锋在前,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创先争优。二是步调一致,协调统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各个部门、组织在“创先争优”过程中,要有大局观、全局观,要扫除“小集团”、“小圈子”的思想桎梏,必要时放弃本部门、组织的局部利益,顾全整体工作。县级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大部分都与群众直接打交道,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重心下移”,认清形势,认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互相沟通,协调一致,真正把问题处理好、解决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创先争优”是我们党内一项重大政治活动,也是更好地实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举措,全党上下要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正
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所说的,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三篇:乡镇书记署名文章
做强特色经济
开创**新局面
**镇党委书记 ***
**镇属典型的山区乡镇,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和生态资源。过去五年,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转变发展思路,紧紧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全面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支柱产业,镇域经济取得新发展
坚持走好高寒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子,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黄烟、蚕桑、水果等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镇种植黄烟2300多亩,产值达530多万元;种植蚕桑1350亩,产值达290多万元;水果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产值达900多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199亿元,农村人均收入达5591元,镇域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抓民心工程,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我镇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坚持把民生工作摆在全镇工作之首,圆满完成了三大“民心工程”:一是2008年取得了抗冰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投入近500万元资金,为60多户冰灾全倒户建起了油塘新村,让灾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二是2009年我镇筹措226.7万元,顺利完成**大桥重建工作,实现了**人民几十年来的夙愿;三是2010年完成了墟镇街道硬底化建设,完善了排污管网设施,新建了墟镇污水处理池,极大改善了墟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抓招商引资,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积极开展“百日招商”、“一把手招商突击月”和“中草药材专题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了百草园中草药材种植项目和韶关利民制药厂田七种植项目。目前,我镇建立了1000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200亩仙草种植示范 1 基地、50亩中草药材苗圃培育科研基地及10亩田七种植示范基地,全镇已有金银花、田
七、仙草、迷迭香、红花草等多个中草药材品种。
四、抓资源整合,教育创强取得新成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强镇”创建步伐。一是将**中学、**中心小学以及潭坑、善亨、铁寨、暖田四所教学点撤并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成为我县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二是合理盘活闲置校舍,将**中心小学原有校舍组建成镇中心幼儿园和镇成人文化技术示范学校,切实解决了学前教育薄弱、镇成人教育条件差等问题,为今后普及十五年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立镇,农业兴镇,产业富镇,科教强镇”发展战略,以打造“中草药材专业镇”为目标,进一步做强农村特色经济,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1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421元。
一、突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一)做大做强中草药材产业。中草药材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环境友好型、市场前景好的生态产业,我镇将充分发挥百草园和韶关利民制药厂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实力雄厚的中草药材开发企业,努力将**打造成为“中草药材专业镇”。一要扩大种植面积,在“数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力争用5年到10年时间,全力打造3-5个中草药材种植推广中心,带动一批林农成为中草药材种植大户,使全镇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实现“年产量达10吨以上、年产值达5千万多元”的目标;二要转变发展模式,在“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宏观统筹发展,引导同类企业发挥集群效应,通过加大对种植、加工、仓储、观光旅游等基地的建设,延伸中草药材产业链,努力实现从“单一的种植模式”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
(二)巩固发展农村特色农业。认真实施《始兴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 2 规划》,按照“上造种烟,下造种稻”科学轮作种植模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黄烟、水稻等特色生态农业。实施科技兴烟战略,抓好善亨村“漂浮育苗”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广黄烟生产新技术的运用。倡导黄烟专业合作社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全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推动黄烟生产朝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12年要实现7500担的烟叶收购目标。同时,要结合**特殊的气候条件,引导农民利用下造期间种植优质冬水稻,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逐步拓宽冬水稻的加工和销售渠道,建立**冬米市场,全力打造“**高山冬米”品牌,拉动农民增收。
(三)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林业。抓好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加大商品用材林以及金银花、柑橘、油茶等特色经济林的建设,培育功能和效益多样的森林资源,积极推进方洞、铁寨、四村等毛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宜福竹制品加工厂这一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珍稀动物驯养产业,以“鑫发生态野猪驯养繁殖基地”为依托,积极引导和规范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
二、突出民生事业,全力打造幸福**
(一)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工作措施,要在产业帮扶上有所作为,重点培养中草药材、黄烟、蚕桑等几个具有特色的帮扶产业,积极举办各类创业、种养培训活动,提高贫困户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农业技术水平,确保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
(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慈善、助残、优抚救助等社会福利事业,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三)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做好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抓好数字电视的推广工作,完善一批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四)全力打造平安**。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前,我县正大力实施“坚持生态发展、实现绿色崛起”重大战略,对于**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生态发展,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四篇:网格化管理署名文章
坚持依靠群众实行网格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工作落实
康店镇党委书记王延涛
民似水,官如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
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是社会发展和前进根本的基础,从客观角度分析人民群众是国家是社会的最大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最终执行者。依靠群众就是依靠执行者,只有依靠执行者工作才能得以落实,坚持依靠群众才能最终推进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我党9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赖以联系群众的必不可少的渠道和桥梁,是实现党的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向全面小康迈进。人民群众真诚地拥护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为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创造了弥足珍贵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新时期下,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作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并善于开展群众工作,既站在群众的前面引导群众,又时刻关心群众现实的、切身的利益,不断给人
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民群众才真心实意地拥护党,无怨无悔地跟党走。
我们康店镇地处河南省巩义市西北部邙岭,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51242口人,镇区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32284人,是新兴的农业大镇、工业大镇。我们面临着农村乡镇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干部身份为非公职人员,其就业、生活地点具有一定流动性,基层组织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基层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发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置,从而造成基层矛盾多发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我们按照郑州市委、巩义市委关于“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要求,本着“边运行、边完善、边提高”的原则,同时借鉴周边县市先进乡镇的经验,做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它依托统一的管理模式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地域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和优势,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
理,网格化管理,成为实现我们政府管理职能最大化不二的选择。
目前我镇已建立了三级网格化管理平台,做到从镇到村民小组的“全覆盖、无缝隙”;搭建了两级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问题主动发现,及时处理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从市级领导干部包镇到村干部和群众工作队队员分包村民小组的三级联动机制,构建出“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有责”的工作格局。下一步我镇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切实做好非法经营等六个重点领域矛盾问题排查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
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是一项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的创新性、基础性、群众性工程。康店镇党委、政府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创新探索,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为建设我镇“文化旅游名镇、经济强镇”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篇:领导干部署名文章汇编
领导干部署名文章汇编
目录 领导干部署名文章汇编.................................1 增添三农风景.........................................1 革命理想高于天......................................10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17 为“重要窗口”增光添彩..............................24 推动“矿山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变..................31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37 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42 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45 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50 奋力书写共抓大保护的合格答卷........................58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65 用铁手腕纠治作风顽疾................................72 以产业集聚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75 明确招商究竟什么重要................................80 全力实施“一号改革工程”............................82 让项目成为转型发展的“引擎”........................92 “五大融合”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94 蓄好干部“源头活水”优化队伍“梯次结构”...........100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上行稳致远...........102 铆足干劲打赢脱贫攻坚战.............................107 高质量落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09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116 把独立工矿区的转型事业推向前进.....................123
增添三农风景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 署名文章 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时代“三农”工作“369”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
一、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神 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 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对标对表“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功夫。
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的政治自觉。
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建设好美
丽乡村。
准确把握内在逻辑,理清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的思路脉络。
要把握好“危”与“机”的关系,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倒逼农业生产经营、乡村治理等各方面转型升级。要把握好“城”与“乡”的关系,大力推动资本、人才、科技“上山下乡”,加快城乡融合步伐。要把握好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打开“两山”转化通道。要把握好远与近的关系,既立足当前抓复工复产、保供增收,又放眼长远谋划好“十四五”规划。
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激发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的强大动力。
要用好专班化运作这个有力高效的工作机制,拿出战时状态,集中精力攻克一批当前最吃紧的重点难点工作。要着力深化“三服务”,持续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全力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最需要、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
二、锚定“三大目标”,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方位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紧扣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农村改革、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三个维度入手定好位、卡准位。
找准“三农”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方位,争当农村改革探路者。
我省是农村改革的先发之地。新时代,更要勇当农村改革 探路者,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种好农村集成改革的“试验田”,创造新的体制机制优势,为全国农村改革贡献更多经验。
找准“三农”工作在率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的方位,争当城乡融合先行者。
从“八八战略”中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起步,率先走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子。新时代,更要补齐“三农”短板,建立健全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全面推进城乡融合,高水平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均衡发展。
找准“三农”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方位,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我省是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农村经济最活、农民收入最高、乡村环境最美、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新时代,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省。
三、突出“六项要求”,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三农”工
作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建设“重要窗口”,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科学方法。
坚持抓统筹。
牢牢把握住党委农办和政府农业农村部门的定位,做好“统”的文章,依托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等平台,发挥好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把目标任务协调起来、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形成推动“三农”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保安全。
始终坚持安全是一切工作前提的底线思维,坚决守住农产品安全,确保供应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坚决守住农业生产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动植物疫情;坚决守住农村安全,加强重大风险和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应对。
坚持补短板。
找准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堵点、断点,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痛点、难点,持续盯紧盯牢、集中优势兵力打好补短攻坚战,特别是要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拉长公共服务“最短一块板”,让农民群众共享
高水平全面小康福祉。
坚持促改革。
聚焦聚力全局性重大改革攻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强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各领域改革系统集成,推动农村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协 同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改革成效上同向叠加。
坚持强队伍。
坚持外引内育,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集聚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加快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干部队伍,积极树起“优秀干部到农业农村战线去,优秀干部从农业农村战场来”的风向标,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坚持创品牌。
以“三个地”的政治担当,在各项工作上敢为人先,特别是把“千万工程”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保持农业农村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继续走在前列,打造乡村振兴标杆省份。
四、聚力“九个重点”,浓墨绘就“重要窗口”的“三农”风景 当前,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稳住“三农”,发挥好
农业农村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确保重要农产品增产提质。
坚决打好“粮、猪、菜”保质保量保供组合拳,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更稳。全力扩大粮食生产,压实“米袋子”责任制。全力提升生猪产能,确保生猪生产逐步回升。全力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加强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和优质水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特色畜牧业。
建设“数字三农”。
实施“数字三农”“151”计划,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三农”样板。构建数字乡村业务应用、应用支撑、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四大体系”,建立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库。加快数字应用,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加强数字服务,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示范,开展农业生产“云服务”活动和农技线上服务“云问诊”“云课堂”。
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
致力提升环境美,全面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致力夯实内在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维系好乡愁记忆的物质载体、生活场景。致力推动全域美,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风景线、示范乡镇、景区村创建,推动海洋风情、钱江山水、生态绿谷、江南水乡、和美金衢“五
朵金花”建设。
解决相对贫困。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着力打造解决相对贫困先行省。持续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摸清低收入农户底数,分类逐户落实扶贫举措,全面消除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探索市场化村庄经营机制,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持续推进26县加快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缩小与全省发展的差距。
推进“两进两回”。
搭建“进”和“回”的平台,优化乡村产业生产力布局,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等平台建设。拓展“进”和“回”的领域,推动返乡人才、资本向农业生产新领域、科技攻关新领地集中。畅通“进”和“回”的渠道,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大学生农业定向培养机制,推动县乡两级乡贤工作站建设。优化“进”和“回”的环境,推动融资畅通工程向乡村覆盖,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推动落实农业生产设施用地政策。
深化“肥药两制”改革。
以“肥药两制”改革为切入口,全力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加强肥药施用指导,实施有机肥替代、测土配
方施肥工程,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肥药使用监管,全面落实规模主体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推进“肥药两制”县域全覆盖。加强绿色技术推广,统筹推进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畜牧业“百场示范千场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美丽田园建设。
推进农村综合集成改革。
打好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推动改革政策集成、项目集成、要素集成、力量集成。加快温州、柯桥、海盐、义乌等4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试验步伐。探索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30年的路径、办法,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激活闲置农房,支持和推动“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进花园村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构建“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
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乡村善治品牌。建强乡村善治核心,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培育多元治理组织,推广象山“村民说事”、民主恳谈会、村民票决制等制度。提升农村法治水平,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增强乡村智治能力,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
培养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
实施万家新型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养家庭农场、农民专
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培养渠道,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训一大批高素质农民,培养“一懂两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三农”人才队伍。
革命理想高于天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 署名文章 领导干部 2020年5月,正值全国两会,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一经播出,立刻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引起网民热议和惊叹。人们第一次从空中鸟瞰全域全景——那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九曲回环的浏阳河、奇秀隽美的天门山、白雾漫漫的小东江、瀑布飞流的芙蓉镇、古色古香的凤凰城,时远时近、若隐若现,锦绣潇湘、美轮美奂。
几年来,我在的调研考察途中,有机会近距离感受灵韵之美。这里山雄,武陵山、雪峰山、五岭山、罗霄山,崇山峻岭、莽莽苍苍;这里水碧,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洞庭湖,星罗棋布、漫江澄澈;这里景秀,潇湘夜雨、平沙落雁、洞庭秋月、张家仙界、崀山丹霞、衡岳灵秀、巴陵胜状、酉水画廊,如诗如画,闻名遐迩。
一方山水育一方文化。富饶美丽的21.18万平方公里湖湘大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从“上下求索”的三闾大夫屈原,到华夏四大发明者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从宋明理学之祖周敦颐,到奠定湖湘学派规模的张栻,从集理学之大成者王船山,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求仁履实、通经致用”的湖湘学风、“体用合一、内圣外王”的湖湘学派、“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湖湘精神,汇聚成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至近代,湖湘文化更为昌盛,英才豪杰辈出不穷,涌现出几批人才群体,功业鼎盛,无出其右。其一,以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为代表的湘军群体,他们组建的湘军在与太平天国、捻军的征战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纵横天下,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其二,以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倡办时务学堂,创办《湘报》,宣传“维新”,成为当时全国最活跃的省份,谭嗣同、唐才常等为救国图强而流血牺牲。其三,以黄兴、宋教仁、蔡锷、蒋翊武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主将群体,他们投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孙中山统领下推翻封建制度,为中国现代化之路扫除了最大的障碍,翻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这三个群体中,尤为人们关注而广为
传播的当数曾国藩及其湘军。
湘军,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创建的一支有别于经制八旗、绿营的勇营武装。因这支军队带有浓厚的地缘和血缘色彩,而被人们称为湘军。尽管湘军后来式微,但是因其创办人曾国藩的个人精神追求和肩负统治王朝振兴的使命,使得湘军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武装,成为近代中国军事 精神的写照。至今,我们仍然乐于将本省的行业龙头、翘楚、品牌冠以湘军的名号,诸如“文学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工程机械湘军”等等。
然而,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空间来看,在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无疑是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群体。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孜孜以求的奋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这是曾国藩创建的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旧式湘军不可望其项背的。这支中国革命的红色湘军更值得歌颂、纪念和研究。
这是属于人民的红色湘军 她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刻入骨髓、融进血脉。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亲自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发动秋收起义,将工人、农民紧紧地团结在— 13 —
一起。蔡和森提出“伸张民气”,粟裕自称“沧海一粟”而心向人民,徐特立病危时将急用的两瓶血浆让给一个大出血的产妇。以他们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心中装着人民,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成就了一支“即便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红色湘军。
这是功勋卓著的红色湘军 他们是党的重要创始人,党成立前的8个地方组织中,湘 籍革命家参与发起成立的就有5个;出席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中,湘籍占4名;全国53名党员中,湘籍近20名。他们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贡献者,以毛泽东为主,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等为创立毛泽东思想贡献了智慧结晶。他们是党内正确主张的主要代表,在与右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以及教条主义等错误的斗争中,刘少奇、罗荣桓、萧劲光等湘籍革命家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他们是革命军队的主要缔造者,著名的三大起义中,湘籍革命家作为领导骨干的就有2次;毛泽东、贺龙、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的起义部队先后被改编组建成了红一军、红二军和红五军。他们是重大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毛泽东指挥的三次反“围剿”成为军事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彭德怀组织的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粟裕、陈赓、罗荣桓、谭震林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五位司令员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都
是湘籍战将。
这是将星璀璨的红色湘军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支红色湘军经过20多年浴血奋战,走出了一大批军事家、革命家。在中央军委1989年和1994年正式确定的36名中国当代军事家中,我省籍军事家有15位。在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我省籍元帅3名、大将6名、上 将19名、中将45名。同时,还有许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没来得及授衔的高级将领,以及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军队以外领域主持工作的未获授衔的高级将领,他们无不战功显赫、名震天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为天下敬仰的是毛泽东同志。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成就了在中华民族站起来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丰功伟业。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这几年,在调研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故居、纪念地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富有革命和牺牲精神?为什么这片热土盛产英雄和将帅?我在思索中不断
探寻答案。
时势造就英雄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将中华民族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新民学会在传承湖湘文化精华的同时,为进步人士提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和革命锻炼的平台。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勇于变革、善于斗争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群体,在大浪淘沙的中国革命斗争中脱颖而出。
理想成就英雄 我们从来不缺乏理想,在革命战争时期更是如此。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后英勇就义。何宝珍被捕后对敌人表示:“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我党早期著名领导人蔡和森、模范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工人运动领袖郭亮、毛泽东的战友和夫人杨开慧,还有陈觉、赵云霄夫妇等,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正是以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用热血和生命铸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文化铸就英雄 湖湘文化,如果用写在湖湘大地上的诗歌来阐释,那就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彭德怀的“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受此熏陶,我们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每个历史关头都能挺身而出,成为各个时期的革命中坚。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铭记这100年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和纪念曾经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把精神血脉里的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是我们 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热土洞庭,红色潇湘,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在心,十分关怀,作出重要指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特别要求“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把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更好推向前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开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和湘籍革命家军事家、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到军队以外领域主持工作的人民军队湘籍高级将领的光辉业绩,传颂他们传奇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
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熔铸成独树一帜的红色基因,成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好精神食粮。
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相信,大力宣传湘籍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大力宣传红色湘军,将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能够更多地了解党史、军史、国史和中国革命史,一定能够在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用生命凝成的、超越时代的红色基因中“补钙”铸魂,一定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到底的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 署名文章 领导干部 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着力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努力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较长时间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 18 —
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晴天带伞”:树牢常态化精准防控意识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这不仅仅意味着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常怀责任之心、谨慎之心,保持耐心和韧劲,着眼于“常”。过去我们是无疫状态、“晴天”环境,但今后出现零星散发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雨”也许还会再来。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决定性成果,时刻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防疫不忘发展,发展不忘防疫,做到两者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引导全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利用全媒体开展防疫宣传,提醒广大群众保持警惕,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加强通风消毒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撑伞避雨”:以严防输入为重点严防反弹
“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疫情防控要立足于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对千万市民开展集中核酸检测,没有发现一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一例转确诊、密接者没有一例阳性、病毒培养没有一例活病毒、环境样本没有一例阳性,这充分说明我省是安全的、是健康的。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面临疫情输入的风险较大,必须把防输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常态监测。
就是对社会面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由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组成的实验室检测网络,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家核酸检测实验室。
实施扩大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从4月1日到9月7日,全省核酸检测2310万人次。常态化检测集贸市场、超市、食品冷藏冷运企业等重点人群、相关产品和工作环境,6月14日以来,采样近70万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实施“人物地”同防。
既防人,也防物,又防地。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建立电子围栏,外事、海关、民航、铁路等部门及时通报来鄂航班、车次及乘客信息,全面排查管控,加强精准识别、追踪核查和健康管理。截至8月31日,高风险地区11126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月中旬,外地通报南美白虾外包
装、巴西进口冻鸡翅表面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后,立即排查同批次产品,未发现相关疫情。医疗、教育、旅游、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及监所、养老机构、精神卫生中心等特殊场所,分别细化完善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控举措,实行信息即时共享和通报制度,严格落实全流程管理闭环。
完善多点触发预警网络。
疫情预警贵在及时、准确。建立健全涵盖卫健、海关、边防、民航、教育、市场监管、商务、交通、公安等部门,触点覆盖机场、车站、医疗机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单位或场所的触发网络,明确触发标准,规范触发流程,确保一旦有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全省统一标准设置发热门诊,其他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接诊发热病人,发热病人由社区工作人 员陪同就诊,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重要“哨点”作用,落实传染病首诊报告制,提升触发预警机制的灵敏度。
“打伞干活”:一旦出现疫情,做到局部闭环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 “控”是“常”和“防”的落脚点。如果“雨”来了,就一手“打伞”、一手“干活”。触发预警后要迅速响应,各个方面、各项工作第一时间进入闭环流程,采取最有力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管控在最小范围,扑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不扩散不蔓延。
压实防控责任。
过去是应急性全面阻击,现在是常态化科学精准,过去是集中火力,现在是统筹兼顾,疫情防控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我们进一步压实地方的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的主管责任、各单位的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的自我管理责任,当好健康“守门人”,守好“城门”、管住“院门”、看好“家门”。针对懈怠大意、防控虚化等问题,加大日常督导、集中检查、随机暗访力度,组织单位自查、部门督查、定期与不定期抽查,引导群众、第三方参与监督。对重大风险隐患点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出现防控漏洞的追责问责。
优化工作机制。
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架构不变、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实行24小时值班备战,定期召开指挥部会议研判形势。完善统筹协调、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应急响应、力量物资配备等机制。
制定精细化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规范不同场景下的流调内容和流程,把流调做科学做彻底。健全疫情直报制度,发现病例2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重点人群3—6小时、常规检测人群12小时内报告结果。
提升实战能力。
针对输入性疫情、局部暴发疫情及秋冬季防控的不同要求,建强用好检测、流调、管控、救治、科研等队伍,确保关键时
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强化防控必备知识和基本功训练,锤炼一支过硬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生力军。
“修伞补强”: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给我们以切肤之痛。“伞”坏了就要及时把伞架修好、窟窿补好,尽可能少淋雨、不淋雨。省委召开十一届七次全会,总结疫情防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围绕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出台“1+1+11”制度体系,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疾控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必答题”。
疾控体系强职能。
立足于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切实解决“医防割裂”等问题,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试行公共卫生总师制度,疾控机构负责人兼任同级卫生健康委班子成员,大幅提升疾控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对疾控机构实行“一类保障、二类管理”,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机制。
公共卫生体系补网底。
以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目标,坚持平战结合、医防协同、中西融合、上下贯通,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管
理能力,夯实基层基础,重点是“强县”“活乡”“稳村”,完善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基层卫生机构开展“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试点;统筹应急状态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和一批区域医疗中心,在全省布局建设应急医用物资储备基地。
基层社会治理夯根基。
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强则全局强。我们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更大力度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做强街镇、夯实社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疫情一日不解除,防控一刻不放松。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加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更好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双胜利”。
为“重要窗口”增光添彩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 署名文章 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我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这是我省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系统谋划、全面部署、狠抓落实,把建设“重要窗口”的目标任务载体化、具体化、清单化,为承担起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任厘清了思路、提供了遵循。
市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重要窗口”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的决策部署。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起航地,应该而且能够担当起“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政治责任。
我是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创业创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全面进步,为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以“五彩”书写新时代美丽画卷 当前,我市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树
立登高望远、追求卓越的志向,对表最严、对标最优,加压拼搏、主动作为,努力把机遇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以自己的出色出彩为“重要窗口”建设增光添彩。
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既要着眼于全省大局,成为“重要窗口”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结合实际,全市域一体谋划、“一盘棋”推进,同时也尊重各地个性,使其各展所长、各创特色,实现全方位高水平、各领域都出彩。
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特色优势,担当责任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全面发展、全面过硬,以“五彩”组成新时代美丽画卷,让“板块”成为全省“重要窗口”建设中亮丽夺目的篇章。
在这个“板块”中,最鲜艳的是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革命“红色”。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红色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永恒本色。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事事连政治”,坚决抓好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让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薪火相传的红船精神、接续践行的初心使命永续相传。
最活跃的是以创新开放为动力的经济“蓝色”。
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代表着智慧和未来。要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坚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目标,深入实施首位战略,加快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和高
水平创新型城市,让“蓝色”的创新激流和开放大潮在嘉禾大地滚滚奔涌。
最厚重的是以历史人文为积淀的文化“青色”。
水墨丹青、粉墙黛瓦,风华绝代、人文璀璨。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嘉禾故事,让城市扎根在深厚的历史土壤里、徜徉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最灿烂的是以均衡富庶为特征的生活“金色”。
因金灿灿的稻穗得名,百姓生活殷实、安居乐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要始终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争朝夕办好群众希望我们办的事,努力打造民生福地、幸福之城。
最动人的是以秀水泱泱为基底的生态“绿色”。
天生丽质,河网交织、田园青青、宜居宜业。要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最严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繁星闪烁的美丽生态。
二、发挥五个优势、补齐五个短板,打造“最精彩板块” 围绕“五彩”目标,要着重发挥五个优势、补齐五个短板,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10个方面标志性成果,努力在“重要窗口”
建设中体现鲜明辨识度的标识,在群众心中树立认同感、满意度。
要发挥红船起航地的政治优势,加快建设党建高地,努力在建设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城市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牢记“事事连政治”,把党的建设作为打造“最精彩板块”的首要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本质意义上的“两个维护”,即在思想上看齐、情感上相通、行动上自觉,在旗帜鲜明讲政治、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和打造多党合作示范城市四个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要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入实施首位战略,努力在全面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和打造“最精彩板块”的最精彩篇章,努力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举全市之力高水平建设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全面接轨上海、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四个方面打头阵、当先锋,坚定不移打造“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
要发挥区域均衡、城乡协调发展优势,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样板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最精彩板块”的突出亮点,继往开来,努力在强化市域统筹推进市域一
体化改革、高标准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高质量民生福地四个方面形成具有鲜明XX标识的经验和成果,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
要发挥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的文化优势,建设国际化品质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在文化文明高地建设上走在前列、勇立 潮头。
接续增强文化软实力,努力做好弘扬新时代人文精神、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攻坚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篇文章,激发“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力量,激活璀璨厚重的“根”与“魂”,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生活,为建设“最精彩板块”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恒久力量。
要发挥社会治理基础扎实、体系完整的优势,加快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在保平安促稳定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咬定治理质效最优城市、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城市、中国最平安城市目标,努力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建设、平安城市建设三个方面创特色、树品牌、做榜样,为建设“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保驾护航、增加成色。
要加快补齐生态建设短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在改进生态环境质量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大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树立最浓厚生态意识、执行最严格生态保护措施、建设最优生态领域基础设施上赶超先进、争当标杆,努力把短板转化为长板、把长板树立成样板。
要加快补齐科创人才短板,打造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水平创新体系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打造“最精彩板块”的第一动力,发挥长三角研究院的领头羊作用,聚焦校(院)地合作、G60科创走廊建设、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五个领域重点推进、集中攻坚,努力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
要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坚持开放强市导向,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新制造“555”行动计划,狠抓项目“引进推进、投产达产”不松劲,大力推进平台整合提升不动摇,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不停步,坚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不懈怠,努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要加快补齐城市能级品质短板,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在参与世界级都市区、城市群建设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坚持以“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审美情趣、工匠精神”,聚焦聚力打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战、高铁新城建设攻坚战、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冲刺战、城市精细化管理持久战“四场硬仗”,彰显“红船魂、江南韵、运河情、国际范”的城市风貌,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生活的向往。
要加快补齐公共安全体系短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维护安全保障发展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根“最精彩板块”的红线底线,做细做深做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创新完善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责任体系,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建设“重要窗口”、打造“最精彩板块”,需要下非常之功、凝聚非常之力。我们将进一步突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力、强化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形成社会各界的向心力、发挥精神信仰的感召力,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争先创优、追梦奔跑,以出彩为全
省“重要窗口”建设增光添彩。
推动“矿山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变 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 署名文章 领导干部 我市作为全国知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基地,建市60年 来,为国家贡献原煤10亿多吨、输电数千亿度,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确立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成功将昔日煤灰蔽日、沉陷遍地的“矿山城市”打造成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获评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已从“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转变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发展阶段,并向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最高层次发展阶段加速迈进,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
一、重构“绿水青山”自然生态,夯实“两山”转换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功成不必在我、— 32 —
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在转型发展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 福,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面多年吃“资源饭”留下的生态欠账,坚持不懈“增绿”“护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美好生活增长点。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一以贯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截至8月12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4%,空气优良天数占比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实现“一降一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让青山可望。
克服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被公认为非宜林荒山等困难,独创“七步造林法”,为20多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荣获全省唯一“石质山造林突出贡献奖”,相山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天际线持续绿起来、美起来。坚决关停采石场、小水泥等企业,实施采石宕口治理,原本满目疮痍的烈山、卧牛山等废弃采石场重现生机,552.6公顷山体焕然一新、绿意盎然,成为山、水、林、草、景相融的郊野公园,增添了市民游玩新去处。
让碧水可亲。
坚持化害为利,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18万余亩,有效解决
近20万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联合国人居署誉为“土地再生的奇迹”。建成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程,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中水回用,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做好幸福河湖文章,满足市民亲水、休闲、健身、旅游等需求,打造绿金湖、碳谷湖、南湖及圆梦岛等众多湖泊湿地、滨湖公园,引来天鹅、白鹭等候鸟栖息,一个缺水城市蝶变成为水清岸绿环境美的山水生态之城。
让自然可得。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编制全域空间统筹规划,科学布点建设新城新区,把“公园城市”理念融入其中,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高标准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和东部新城建设,42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山水生态达2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8%,“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城市风貌彰显,市民抬头见绿、移步换景,宜居舒适度、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实施“三森创建”及小集镇创模达标工程,成功创建3个省级森林城市、12个省级森林城镇、111个省级森林村庄,农田林网控制率超过85%。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省内最吸引人城市,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高于户籍人口8.3万人,连续6年保持人口净流入。
二、打造“金山银山”产业生态,激活“两山”转换动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在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中,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殷殷嘱托,深刻汲取牺牲环境搞开发的教训,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链条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真正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破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推动经济生态化。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极引进产业链高端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和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四基一高一大”为主导的战新产业快速发展,拥有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两个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推动煤炭从工业燃料转变为基础化工原料、高端工业材料,形成“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模式,将煤炭“吃干榨净”,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卖出数倍、十几倍于原煤的“好价钱”;传统火力发电向绿色节能环保升级,平山电厂二期135万千瓦新型高效洁净煤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仅耗煤251克,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与上海交通大学协同创新研
发陶铝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等领域,“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