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方法论

时间:2019-05-14 02:2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目管理方法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项目管理方法论》。

第一篇:项目管理方法论

项目管理方法论

项目范围:

1、最充分地了解客户的要求;

2、将项目范围细分后,再制定项目时间表;

3、让所有成员了解并承诺相应的项目范围,同时明确客户对最终报告的要求;

4、如项目范围变化,立即通知所有成员,并确定其对最终报告的相应影响;

5、从项目成员获得所有的子项目报告,并对照项目范围检查。最后整合成最终报告。

项目成员:

1、挑选能胜任的项目成员;

2、确保所有成员在项目上的时间;

3、项目开发后,要十分慎重对待项目成员的调整。如不得不调整,必须充分得到客户的支持,并尽量减少对项目的影响;

4、项目完成后,给予项目成员评估,同时认真听取项目的反馈。

项目时间安排:

1、制定有明确时间段的项目时间表;

2、明确每个子项目需要递交的内容,同时保证子项目负责的理解,并获得承诺;

3、如果出现任何项目延迟的可能,立即与客户沟通;

4、如对项目时间表有任何修改,立即通知项目成员;

5、如果出现项目延迟,对客户作出充分的解释。

项目预算:

1、按照项目范围细分,制定费用计划,将预算分摊到具体子任务,并与子任务负责人沟通、确认;

2、按费用计划,每周、月检查费用使用情况;

3、按时送发付款通知与发票,跟踪客户付款请款。

项目沟通:

1、最充分地了解客户对项目的期望;

2、准备项目沟通计划(项目组织图、相关负责人、联系电话/e-mail以及相关规定/约定);

3、确定沟通过形式(会议、备忘录、电话/e-mail、项目进展通报)与沟通频率,并让所有相关人员了解;4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包括所有项目成员与客户相关成员;

5、在项目进行中,鼓励所有成员及时提醒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6、与所有成员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客户的关心问题;

7、提前预约与客户的会议,确定参加会议成员,会议目的、议题,充分准备所需的材料;

8、通过各类渠道与客户沟通、解释项目可能的结论,提前得到反馈。

项目质量控制:1制定项目质量控制计划;

2、确保所有项目成员具备必须的技能培训;

3、明确数据管理、资料管理等规定。

第二篇:ERP项目管理:里程碑式方法论

ERP项目管理:里程碑式方法论

我是公司ERP项目实施负责人,每天的四处救火差点让我崩溃。ERP项目正处于失控的边缘状态,项目像遇到了一个黑洞,不断地吞噬着项目组的时间。在项目开始时,我匆忙了解需求后就开始着手做,也没有分具体什么阶段,到最后要上线和试运行的时候,才发现项目进度完全失控。

ERP实施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令人心酸的话:“计划不如变化快,做的不如想得快”。因此,ERP实施管理不当将极容易造成进度失控,这将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质量无法控制,二是时间无法控制。因为项目进度的延迟总是在快到计划结束的时刻暴露出来,结果是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项目。

一、为什么ERP实施易如脱缰野马失控?

目前,ERP实施一直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就是如何确保实施进度管理。实施进度控制是ERP项目重要的一环,也可以说是最艰难的工作之一。ERP实施进度失控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少进度指路明灯

当我们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会在沿途观看路标,当到达某一个路标时,我们便知道还有多少路或多少时间才能够到达终点。这些路标是我们在旅程中的里程碑,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目前所在地离开目的地有多远,也让我们能估算何时才能够到达目的地。

因此,对于在路上行走的我们,可以通过路边的里程碑这一个简单工具来获知自己的进度信息。当进行ERP实施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建立ERP实施的里程碑,使我们知道实施的进度。里程碑是ERP实施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常意味一个时间点上可交付成果的完成,好的里程碑管理就像一张地图指示我们走向项目目标的进度。

2)实施进度估算准确性差

ERP实施进度控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施进度估算准确性差。据统计,在对ERP实施进度与成本估算时,大多数项目实际完成时间超过估算进度的50%到100%。根据经验分析,要想对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估算,必须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项目计划的可操作性,这是进度估算的基础;

二是要对项目进度进行合理的度量,这样才能够获得项目的真实进展情况,并对项目估算做出相应调整。

3)前松后紧,缺乏有效监管和控制

一般人在工作时都有前松后紧的习惯,ERP实施因为繁杂的事情太多,更容易出现前松

后紧的现象。因此,强制规定在某段时间内做什么,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细化管理粒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复杂的ERP实施项目而言,每一阶段的进度都需要逐步逼近目标,而里程碑模式的产出“交付物”就是每一步逼近的结果,也是控制的对象。因此,没有里程碑报告,中间想知道“现在进度做的怎么样了”是很困难的。

4)没有尽早发现延期风险

在ERP实施中进度延期发现得越晚,留给后期挽回的余地也越少,而且对于实施造成的损失也越大。里程碑式ERP实施可根据每个阶段产出结果分期确认成果,避免血本无归。例如通过早期里程碑评审一般可以提前发现进度是否有延误,以便及时调整。

二、什么是里程碑式实施管理?

一般来说,在ERP实施开始时实施经理都会对实施进度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通常情况下,这需要采用一些具体的实施技术,最常用的技术是网络计划和里程碑计划。网络计划是任务导向,以工作分解结构(WBS)为基础;里程碑计划是目标导向,以目标分解结构(OBS)为基础。有时两种方法可以混合使用,如在网络计划中设置里程碑。

1)什么是里程碑式管理?

里程碑是一个目标导向模式,它表示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需要完成的一系列活动。里程碑模式是通过建立目标里程碑和检验各个里程碑的达成效率,来控制项目进展以保证实现总目标。

ERP实施中有三个与时间相关的重要概念,分别是:检查点、里程碑和基线。检查点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进度与估算计划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各种资源的调整。我们可以将检查点看作是一个固定“采样”时点,而时间间隔根据项目周期长短不同而不同。里程碑是指一个具有特定重要性的事件,通常代表项目工作中一个重要阶段的完成。在里程碑处,通常要进行检查。基线则是指一个设置在项目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里程碑)参考基准。

三者的关系是:重要的检查点就是里程碑,重要的并需要实施双方正式确认的里程碑,就是基线。有一句通俗的话是这样描述:没有检查点,工作难进展,不设里程碑,项目往后推,基线不评审,双方吃不准。

2)怎样才算是一个实施里程碑?

里程碑是ERP实施周期内的某一特定时刻、正式的事件,也是阶段性目标。简单的说,实施里程碑是指完成一个阶段工作后可以看到部分结果的检查点。一般来说,在ERP实施过程中,我们都会经过一定的流程或阶段,例如需求搜集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准备和系统参数设置阶段。这些阶段都会产生一个结果,每一个结果的完结说明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工作。

因此,ERP实施计划是以里程碑为界限,将整个实施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里程碑是实施阶段性工作完成的标志。对于任何一个里程碑都应该给于认真的检查、审定和批准,例如每到一个里程碑处,应及时对前段工作进行小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调整,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整个项目计划的动态调整,也利于项目质量的监督。如需求分析完毕、数据准备完毕、业务流程整理完毕等都可以被定义为一个里程碑,每一个里程碑都需要对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所以,高效的管理方式应是在里程碑中间设置大量的检查点,这些检查点应要细分到一旦检查点出现问题不至于在进度上失控。

3)里程碑可为实施进度预留缓冲时间

使用里程碑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大项目分成若干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时,可在各重要阶段之间预留有缓冲时间。使用缓冲时间,可以很好的在项目未来实际执行进度和预计进度之间取得平衡。一般来说,在ERP实施项目中我们需要为意外事故保留总实施1/3的时间,即“缓冲时间”。缓冲时间有助于一个ERP项目适应意料之外的事件,例如缓冲时间可以用于弥补进度延误,这种应付突发事件的缓冲时间是每一个主要里程碑的一部分。

4)警惕只问结果的里程碑陷阱

众所周知,里程碑是项目进度控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容易过于依赖里程碑,反而使项目进度落空。里程碑陷阱表现为在里程碑被设定以后,认为里程碑是目标管理,是只问结果不计过程,从而忽视对过程的监控而导致项目里程碑不能按期达到。实际上,各项实施活动彼此是有关联的,一个里程碑的延迟会导致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导致项目工期的失控。

三、建立里程碑式ERP实施模式的步骤

有位管理大师说过,成功的里程碑管理必须做好三件事情,就是确定,分配和追踪里程碑。简单来说,其精髓是将ERP实施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或若干个子阶段,然后通过每一阶段对各人员角色职责的考核和监管,以保证实施过程的进度和质量。

1)划分若干个子项目,设立里程碑式检查点

项目计划以里程碑为界限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据完成情况适当的调整每一个较小的阶段的任务量和完成的任务时间。在此模式下因为按子项目或子阶段来划分里程碑,每一个子项目都会经过一定的稳定化阶段,当再进入到第二个子项目的时候,就是在基于前一个相对稳定的子项目基础之上,这样就将风险或进度延期的累加分散到最低。以局部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来保证整体实施过程的稳定,使得质量和进度得以很好的控制,这就是里程碑模式的优秀之处。例如将项目按阶段划分成几大环节,如项目准备、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建立、正式上线、辅助运行等。

2)每个具体的里程碑应与具体角色责任相关联

里程碑模式是项目实施进度管理模式的一种,必然会包括绩效管理。就是说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每个里程碑的责任人,在里程碑中应清楚地定义每一个阶段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负责人和阶段应要提交的成果。

因此,里程碑是实施经理进行实施进度控制的主要依据,里程碑一旦确定,各相应负责人应确保按时交付成果,这样既便于明确各个角色责权范围,也有利于按时完成任务。因此,基于里程碑的质量控制必然会演变成对角色的绩效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对实施质量的控制。

3)确保里程碑有可验证的标准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ERP实施进度管理,都像模像样地设立了里程碑。但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许多里程碑没有设定相应的验证标准。在ERP项目中设立里程碑是为了检查进度的完成情况,如果没有设定验证标准也就等于没有里程碑管理。因此,需要给出一个清晰的验证标准,用来验证是否完成了里程碑。

验证的标准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安排、进度变化调整。当项目缺乏验收标准时,进度计划的实施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大多数ERP项目进度失控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没有制定可验证的标准。

4)里程碑成果应要得到双方确认

ERP系统实施通常需要三至六个月,甚至长达一年时间。在这漫长过程中,控制项目进度确保整个实施过程能够按照预计的时间表进行,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里程碑绩效报告必须要得到双方的确认。在没有得到双方确认的阶段性绩效成果时,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对实施会带来莫大的风险,因为任何的工作都可能被客户推翻,可能变成废物,或需要不断进行修改。这不但浪费实施组员的时间及士气,更严重的会延误项目进度,导致项目超时、超支。(end)

第三篇: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

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讲的是研究逻辑和研究规范,实际上就是研究工作的思维方式。本书旨在探索管理研究的内在规律和规则,阐明如何规范地去做研究、写论文、以及如何评价一项研究成果和论文。这样,有三个方面的效果:第一,有基本规范可循,少走弯路,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二,有规范边有共同语言,可以相互促进,在评价中取得共识,便于沟通;第三,有利于参与国际学术讨论。说实话,这本书对研究生来讲也许挺简单易懂,但是对于普通本科生而言,可能需要同学们接触更多的相关书籍和研究报告予以学习之后才能明白该书中所讲的理论知识。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而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研究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很花心思的事情。关于研究工作的成果用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生论文表达出来是最常见的。但是有关于研究论文,最重要的,也是属于论文的灵魂的是创新性,创新点。能称得上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又是具有创新性的,所谓有创新性则是索命要有新的发现和经过论证的研究假设。当然在有创新性前,研究者需要做的应该是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有能力去写作从而告诉读者一些理论,从而完成自己的研究。百度上对方法论的解释如下:“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学习了整本书过后,我觉得方法论是一种理论,一种结合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的理论。也就是说是结合了实际而形成的一种实践理论。而研究者需要用这种实践理论在阅读,调研,分析,写作上。那么创新成为了方法论最有用的主题。研究者要以长辛店为主线来筛选内容,安排主次,而让与创新点无关或联系不密切的知识性内容愈少愈好。让读者能够更加明白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创新着重强调研究假设论证,但并非不重视理论的体系。一篇好的论文,所有的论点都是需要经过论证的,没有论证,所有的创新点都只能是一纸空话。而对于每一创新点而言,理论体系则给它们都提供了有价值的地位。

关于论文的写作格式,虽然摘要和结论并不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没有提供纵多有用的创新点,但是关系到首尾的它们在论文是不可缺少的。摘要在论文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篇论文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重视,摘要成为了垫脚石。就像我们在英语四六级考试时做阅读题,我们往往会着重地阅读首尾部分,往往希望从这两部分看出端倪,即使看不出任何与答案有关的信息,下一题,下一次考试,我们仍然会选择先看首尾。摘要作为一篇论文的微型版本,能让读者粗略判断整篇文章的价值,但是字数却不能太多。在写摘要的同时,研究者就需要

对创新点定位。而创新定位需要作者深入思考,辨析主次轻重,提炼出创新点。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是代表论文水平的标志,也是最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论文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所以,应该先重点突破这一点。同时,因为整个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这个问题的突破或创新而展开的,所以,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无从谈起论文的写作了。那么,就一定先要进行研究,有了成果,才会有东西可以写。因此,学校对于研究生要求发表论文,特别是要求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如果没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还是不容易的。因为这过程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是最困难的,所以不要急,要慢慢来。要有一个蕴踉的阶段,要多尝试。对摘要也是有要求的,有关引导性和支持性的解释词语应该尽量少,同时要采用陈述方式来描述。

关于论文主体,第一章往往会是绪论。绪论则是需要研究者阐明问题,论文首先需要的是点题。问题不能过广,也不能过宽,要适当提出,要明确有使用价值的,有研究价值的。作为管理研究,作者需要把问题现实化的阐明清楚,把实际联系应用进去。界定好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对问题进行阐明。文献综述则是对研究论题的背景理论和价值做阐明。在提出问题之前对整个论文的文化,生活,历史等各个方面做背景的分析。在论文的写作中,知识性的东西越少越好,更多的是需要实际运用的东西,所谓用事实说话,在论文中也是这个道理。对于创新点的论证是整篇论文的中心,只有论证的精彩,论证的恰当,才能使研究结果更具吸引力。论证的过程是需要围绕着以问题提出的假设向深处、细处展开的。通过假设的提出,数据的收集,资料的分析,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进行论证。整个过程中需要不同的研究工具,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对于结果和结论,研究者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假设进行比较,最终做出一个讨论性的结论,对整篇论文进行一个圆满的句号。涉及到参考文献的部分则是区别学术期刊文章与杂志文章的标志。学术论文是要作为未来别人研究的根据,那么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代表着一种知识的断定。如果某一个观点,某一句话不是来自于研究者本人的,而是利用以前的研究作为依据的,那么就需要把这些依据记录在参考文献中,以便后人的研究人再次了解和查阅,同时也为了防止抄袭他人成果。当然大部分的学术论文还是需要有附录的,这些附录代表了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和依据,能够证明这些努力使研究者本人或其团体不懈努力的成果,而非盗取他人的思想和劳动成果。

科学是一种求知方式,一种通过研究分析过程过后而提出的方法。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严格相信科学,为我们的科学研究,管理研究奠定下结实的基础。

第四篇: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企业管理赵扣

《社会科学的理路》读书笔记

在《社会科学理路》一书中,作者首先指出所谓认识论就是一种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努力。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即人类何以认识外在世界,西方世界中,自笛卡尔建立的“主/客”对立二元论,人们便形成将认识主体(人自身)与外在世界对立起来,加以认识的传统,并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本体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现实的本质以及世界中人类的本质,在西方哲学史里,关于世界中所存在事物之本体论,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实在论”主张外在的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观念论”则认为所谓的实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而是人类内在思维特根斯坦和外在事物交互作用的产物。,正是依据这两种看法,众多思想家形成各类不同面向的理论,例如“实在论”下有朴素实在论、批判实在论(criticalrealism)、直接实在论(directrealism)、间接实在论(indirectrealism)之分最后,方法论关注的则是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知晓其所关注的对象。上述三种概念共同构成世界观,而三者之间又具有逻辑上的关联。一个研究者对于方法论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受到其“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的限制.而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论、在对世界观内涵进行系统阐明之后,作者便开始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参照框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说,就世界观的不同,该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哲学家所进行的“知识”探讨,针对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可称为客观研究途径,后半部分才可以说是纯粹社会科学的哲学,可称为主观研究途径。这两种研究途径又可细化为五种研究典范,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结构主义、诠释学、批判主义。全书即根据这五种典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差异展开。

《社会科学的理路》第一篇,是以介绍维特根斯坦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作为起始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出版以来,西方的科学哲学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到了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首先提出“实证主义”一词,希望用它来指称关于科学和历史的一种知识论和世界观。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逻辑是世界的镜子”,逻辑将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结方式。随后维特根斯坦表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即事实对应于命题,原子事实对应于基本命题,对象对应与名称。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由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因而语言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存在,而理论与命题也将是外在世界逻辑结构的体现。

语言游戏论:从意义上来看,语言不再是具有描述功能的事实逻辑图像,而其意义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归根结底是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有多少种生活形式,有多少种生活实践,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受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的影响,维也纳学圈的领军人施利克由“批判实在论”转向“逻辑实在论”,并在维也纳学圈中广为人知。施利克不再认为哲学是一个命题系统,其目标也不在于获得知识;哲学应是澄清意义的活动,旨在澄清概念以及分析陈述的意义。

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在认识论上,波普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否证性”,如果一个理论的陈述或命题无法用经验的方法来加以验证,则它就不能称作“科学。”,此外,波普承认外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实在论”者,但其不同于逻辑实证论者对理论的全盘肯定,在他看来,科学理论的本质不过是科学家们为了探究世界的一种假设或猜想,是对以往经验的一种总结,但未必能够行之

企业管理赵扣

有效的预测未来。因此,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相当于一种科学知识成长模式,且是一种非决定的开放模式。,后实证主义的深化:自波普开创后实证主义的历史先河以来,以其学生为代表陆续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可视为后实证主义的深化。严格意义上说,库恩在世界观上没有特别贡献,但其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后期的“辞典理论”却揭示了后实证主义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劳丹则在反对科学实在论,宣扬实用主义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研究传统”或“科学研究传统”的科学哲学。

1945年,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发表了《语言学的结构分析与人类学》,第一次将结构主义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人类学上。结构主义理论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整体性,二是共时性。

诠释学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 F.E.D.施莱尔马赫和W.狄尔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创的。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客观主义。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他认为,人的“主观意向性”控制并决定了意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人的认识过程以及他在此一过程中所呈现的主客观关系,都受到主观意向性的主宰。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是以现象学的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个人之存在”,通过“亲在”对其自身存在意义及其“周在”关系的“理解”,来完成他对“亲在”之本体论意义的论证。伽达默尔发展出以语言为中心的辩证诠释学。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辩证观。伽达默尔认为真理的获得不是经由方法,而是经由辩证。

批判理论是指通过揭露制度和文化中的霸权对畸形社会(如奴役、不平等、压迫等)的制造和复制,启蒙人的自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以获得自由、解放的理论。其中,霸权即特权群体通过能够行使权力的各种机构,尤其是政治、司法和教育制度,来维护其对其他群体统治地位的方式。批判理论认为对一事件进行解释时应结合三个层次:层次一,即个人角度;层次二,即制度角度;层次三,即结构角度。

建构实在论的主要观点:建构实在论将“实在”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在自身”,另一种是“建构之实在”。建构实在论认为,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必须预设有实在本身,而且必须区别“实在自身”与“建构的实在”。建构实在论并不讨论科学命题系统的有效性问题,而是将理论命题的合法性问题保留给个别科学。它的目标不在于重新建构一种逻辑,而在于如何实践科学家所建构的微世界。它承认建构科学的方式有许多种,而不是只有一种。因此,科学家必须要反省并整合他们所建构的微世界。这样的反省通常是一种程序,一种不具备严格规则,而希望能引生出各种不同洞见的程序。重新反省并整合科学的建构活动,其目标并不在于检验个别科学的标准或方法,而是去理解科学研究的成果。

第五篇:管理研究方法论读后感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后感

——郑绍波 20090204022

5阅读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形成研究的思维方法。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即研究逻辑问题,从而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本书是一本适合研究生阶段阅读的方法论书籍,对于现在还没有深入研究撰写论文的我们来说阅读起来有些地方稍显晦涩难懂。

全书分六章:第一章讨论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第二章论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三章管理研究设计,描述规范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第四章介绍为了论证研究假设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第五章数据分析,从应用角度介绍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方法;第六章总结,以创新点模式撰写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的要点。我读后印象最清晰并且获益最多的是第六章,撰写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的要点。我概括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卖点:论文的创新性

二、定位:心目中的读者

三、论文内容(大略如下)

1.题目

2.摘要与关键词

3.绪论

a.回顾:文献综述

b.假设提出

c.理论分析

4.论证

5.讨论与结论

6.参考文献

7.附录

图表

四、论文评价与检查问题

五、答辩准备

上述五部分是我读完本书觉得需要重点关注的,针对以上各个部分,我分述如下:

一、卖点:论文的创新性

论文一定要有创新性(书上只限于博士论文,但我觉得其他论文亦应如是,不然论文有何意义),即有新发现和经过论证的研究假设,这是论文的最基本要求,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告诉别人你的发现是前人未曾发现的,才可以体现出你所撰写论文的价值。

二、定位:心目中的读者

进入写作阶段之前还必须考虑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论文写给谁看?不同阅读对象有着不同的写法。而作为本科生的我们,最重要的读者必然是评阅教授,考虑到此,我们撰写的论文必须以最简单、明确的语言,把核心的意见表达清楚,因为我们毕业时评阅教授的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不可能把论文全部阅读,只会寻找其中的创新点。论文写作越是到位,评阅所费时间应该越少。论文创新点不清晰,评审意见则难以下笔,继而要翻越更多内容,并反复阅读,费时就多。

三、论文内容(大略如下)

1.题目

从写作方面来说,一篇论文的题目旨在告诉读者这篇论文在谈论些什么事,如果题目引起读者的共鸣,则读者很可能会进一步读下去。从论文撰写角度来说,题目选好了,意味着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不至于半途返工。题目的订定必须贴切、兼具新鲜感和创意且能切实反映论文内容,要使读者在看到题目时,就能深受吸引并对内容有所期待。切忌选题偏大偏泛,要做到“小题目,大文章”,题目大了,则易引起向外过多延展,从而处处重点,也可说是没有重点。不仅论文流于空泛,还会因概念过多,引起误解。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等于是整篇论文的缩影,读者可能是阅读完摘要才知道这篇论文适不适合他,因此摘要的撰写必须提纲契领,内容必须用最精炼、浓缩的语言。读者在读完摘要之后若能对于整篇论文有一个清晰概括的轮廓,此摘要便是一段成功的摘要。

关键词通常是指这篇论文主要牵涉到哪些知识,通常都是放在摘要与导论之间,而所列出的关键词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五或六个字词。

3.绪论

a.回顾:文献综述

这个部分最主要就是回顾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比较对象。在导论中我们已提到关于相同问题的相关研究有哪些,在这一节我们则可以将别人的方法作简短的介绍,让读者有更多的了解,以便稍后与我们的方法做比较。这个部分我们不需要把别人的内容整个移植,只要撷取重点特别介绍即可。例如:我们可直接以例子来说明别人的方法,通常以例子来说明别人的方法比较容易让读者了解。b.假设提出

文献综述的后面应有一段“尚待研究问题”的内容,指出现有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这时就是提出我们自己的假设即创新点之时。这一段篇幅不会大,但它将文献综述和“假设提出”即本文的创新点衔接起来,实际上是选择参照点,用以衬托本文的创新之处,不可忽略。

c.理论分析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可以说是整篇论文的梁柱,就好像盖房子一样,梁柱越坚固房子就越稳固。论文内容的正确性、适当性与可行性完全看这一节的表现。在前面一节我们对所提出的方法侃侃而谈,这一节我们就必须以理论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适当性与可行性。

我们必须利用相关的理论来做分析比较,除了以理论基础来证明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正确性、适当性与可行性外,我们还可以藉此与其他的方法做比较,同时证明我们的方法优于其他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以相同的理论帮别人的方法推导出一些效能的计算方式,然后再加以做比较,或者也可以直接由复杂度分析来做比较。

4.论证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工作假设设计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部分。工作假设表示按此假设便可着手收集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数据总是一种强而有力的说服证据。在这里,我们收集各种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来证明前一章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优越性。然而实验数据必须客观,而且实验数据不能太少,否则便失去其客观性。总实验数据越多,则别人越能够接受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应切记的是,实验数据越多当然越好,但千万不能够伪造数据。

5.讨论与结论

针对前两节(理论分析与论证)我们可以做一些讨论,讨论一些我们所观察现象或者提出我们的心得与看法,也可加入一些批判的意见,讨论内容必须客观,不可有所偏颇或者故意隐瞒事实,更不可夸大其词,也就是有几分证据就讲几分话。比如说:你的方法执行效率比其他方法好,但可能你事先已经先做过某些前置处理(preprocessing)的工作,而这些前置处理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为何,亦须交代清楚,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客观的分析,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的分析很不客观,因此对于所提出的方法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收尾,和摘要一样,评阅者必看。因此收尾要收的漂亮,简洁有力,太过冗长一样失去它的意义,因此结论与摘要是非常相似的两个部分。通常结论的部分必须把论文的内容做个总结。此外,特别必须强调论文所做的贡献,以凸显论文的价值,最后可以提出在本研究基础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有些论文中最后提一句:“显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或再列一个问题清单,这些说法都符合事实,但无甚意义,须结合本论文工作实践,特别是存在缺陷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应列出所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到的文献,便于评阅人和读者了解论文材料和观点的来源,而且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完整,以便读者能很容易的找到他想参考的文献。同时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都必须要在参考文献清单中找到,而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每一项文献论文都有引用之处。切忌为凑数而胡乱列举参考文献

7.附录

图表

这部分通常是一些在论文中提到的定理证明,或者是一些在论文中所使用到的图表,通常是定理证明过程太长,或者图表太大,我们才将其移至附录中。

四、论文评价与检查问题

论文评价主要是根据评阅人评审论文的基本思路,自己判别论文有没有研究者自己的实际工作和贡献即创新点。必须把握住文中观点哪些是前人的,哪些是自己的,自己的创新点有没有通过写作凸显出来。

检查问题主要是检查自己的行文表述方面是否存在语义含糊,用词不当,语句错误等问题,主要是一些书写方面的细节问题,但仍然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若论文语法错误过多,势必给评阅者留下不良印象。

五、答辩准备

答辩成功与否,根本上取决于论文工作的质量。创新点明确,有价值,论证充分,这是基础。然而,从答辩技术角度讲,研究生也有值得注意之处。

首先,要分析听众的心理。其次,根据答辩委员会的要求来取材和组织演讲。最后,回答审阅意见书面问题和即席提问的过程,答辩委员会主要是考察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回答问题要体现自己水平,回答内容重在准确、中肯,而不在于背景情况的解释,三言两语回答在点子上最好。

下载项目管理方法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项目管理方法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SAP的项目实施方法论

    第一章 1.1 SAP的项目实施方法论 ASAP 路线图 ASAP 路线图提供了面向过程的,清晰而又简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 在R/3 实施过程中,使用该路线图即可清楚......

    (方法论)HR如何管理降职员工

    HR如何管理降职员工 来源:阿里巴巴 ------------- 降职,无论对于员工还是企业,听上去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让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感到非常头疼。它犹如一把双刃剑。 --------......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报告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报告姓名:成婷学号:200907040225班级:2009070402专业:工商管理指导老师:王宇日期:2011年12月5日《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报告根据本书来定论,方法论就是处理问题......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

    第一章 绪论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一)概念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无非:因袭、权威、常识、科学、思辨。其中关于一门学科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就是方法论。科学发现由科学方法和......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论文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

    卓越业务流程管理(eBPM)方法论

    卓越业务流程管理(excellent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eBPM)方法论是根据企业自身战略,设计并实施全面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并最终实现流程治理的管理方法论。 德国业务流......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大纲

    管理研究方法论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ology吴建祖兰州大学管理学院jzwu@lzu.edu.cn139-1913-8398一、 课程简介本专题是研究生《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一部分,旨在向学生阐......

    供应链管理及其方法论透视分析.

    供应链管理及其方法论透视分析 1、引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用户需求层次升级和需求结构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