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 则实, 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 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 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 “狼来了” 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 被狼所吃。失去诚信, 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 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 做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对小学 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 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一、起点要低
小学生涉世不深, 心地纯洁, 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 体验, “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实在太古奥 玄妙。教学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 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 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 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在进行某一内容教 学时,则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引导学生行为时,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 才能知微见著, 正所谓 “曲(指细小的事 能有诚, 诚则形, 形则著, 著则明”。
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 行为规范的训练, 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
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 会、晨会、中队活动逐条宣讲《规范》和《礼仪常规》让学生句句理 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并紧扣以 “ 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素养,诚 实守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学会关心--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发挥 1+1>2效应,学会竞争--21世纪的必备素养 ” 为中心礼仪常规进 行思想教育, 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伦理道德行为问题进行辨析。通过 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 行为要求和
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 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 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 想基础。
二、内容要实
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造假”成风,且“随风潜入夜”般地侵 蚀到了教育领域。有的学校得知领导要来视察,便全员出动大扫除;领导要来参观阅读室, 便让学生将家长的书籍悉数带到学校充数;得 知领导要召开学生座谈会,各年级各班更是细致而周到地面授机宜, 一遍遍地教育学生当着领导的面说假话。即使是公开课、评优课,也 是充分准备,精心彩排,什么问题由谁回答、如何回答都安排妥当, 乃至为了体现课堂教育渗透现代教育理念而让某学生何时向老师提 问及生生争论、师生互动等细节都安排得面面俱到, 以确保课堂教学 的顺畅、高效、无差错。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会学生的只能是虚假、伪善、阳奉阴违、远离诚信。君不见, 低年级学生尚能实话实说, 一到高年级乃至初中、高中,在座谈会、调查会等场合经过老师点拨,学生心领神会,于是 谎话连篇,且能面无愧色, 泰然处之。这不能不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罪 过。
扪心自问, 在我们的许多学校里, 类似的现象还少吗?这样的教 育能培养出诚信的孩子吗?诚信是一种美德。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校 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 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许多学生校内文明守纪, 校外犯法违纪;在校劳动, 从不怕苦怕脏, 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想整理一下。这样的诚信 教育如同一纸空文。为此, 我们真切地呼唤教育与行动要一致,教育 的内容要真实。
教材中所叙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 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 他们所喜闻乐见。教师在举征引申、补充事例时,也需着眼于实际, 立足与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 尽量少用陈年旧事,避免“间距感”。而“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 式的空洞说教, 更当废弃。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 思的话,他说:" 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 的应该做事情的
榜样放在他们眼前, 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 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 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1、名人示 范。如我们联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 《讲究礼节》中的周公进行思想 教育等。
2、教师示范。教师自己端正态度,树良好的师德形象,关 心热爱学生。老师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思
想品质。
3、学生示范。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 良好公德行为习惯养成。如在谈到诚信教育时,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 教授曾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他在公派赴英国留学时。有一次,一 个朋友邀他开车到郊外野餐。虽然郊外别无他人, 这位朋友还是将野 餐所有的垃圾, 都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塑料袋装好, 放到汽车上带 回市内处理。这位外国人, 不这样做也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之所 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信守诚信,信守自己对环境、对社会、对他 人的一份责任。这种诚信升华的结果,就是道德的完善。在教育过程 中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可以产生“亲近感” ,以达到理想的教 育效果。
三、针对性要强
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 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 教学 时就要通过学文明理, 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 是包庇, 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嫉妒心理, 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要结合课文教学,辨析讨论,以明确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打 造孩子的诚信品德还是一个社会工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 么样的朋友, 对小孩子来说, 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事父母要管, 做老师的也得管。另外,孩子接触社会,当然也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 恶习,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惟利是图、尔虞我诈。因此,必须 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恶德败行, 自觉抵制精神污染, 提高孩
子的免疫能力。
当然,教师和家长的检查督导,全程渗透 是十分必要的。良好 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正处 于世界观形成阶段, 良好的文明
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 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 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 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 另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明礼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 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明礼诚信”小标兵,为同 学书榜样。最后家校配合,双管齐下,同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在 家在校都要做到“明礼诚信”。
四、教师要诚信
我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 一位教师调任一个较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 们, 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 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 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 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即使有贪 玩的, 别的孩子也会提醒 “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 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 对老师说:“老师, 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 老师说:“当然可以。”
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看 到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大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 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老师吻了猪也和他们一样大笑了。读这个故事,我们不是看到这位英国教师的滑稽可笑,而是看到 了这位英国教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师生平等的意识,看到了教育所追 求的亲近自然的境界,看到了教育所拥有的和谐欢愉的氛围;同时,也看了这位教师诚实守信的一面。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 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 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 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强化学生的道德建设,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全社会都能够从诚 信做起。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配合反面教育,让孩子在成长道 路上有一种警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孩子还小,思想和 品德都未定型,我们应该抓紧实施
诚信教育,时时事事处处都不放过,有理有利,让他们从小养成道德好品质——诚信。正如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所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二篇: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小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诚信,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一、起点要低
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实在太古奥玄妙。教学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在进行某一内容教学时,则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引导学生行为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正所谓“曲(指细小的事)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
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会、晨会、中队活动逐条宣讲《规范》和《礼仪常规》让学生句句理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并紧扣以“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学会关心--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发挥1+1>2效应,学会竞争--21世纪的必备素养”为中心礼仪常规进行思想教育,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伦理道德行为问题进行辨析。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内容要实
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造假”成风,且“随风潜入夜”般地侵蚀到了教育领域。有的学校得知领导要来视察,便全员出动大扫除;领导要来参观阅读室,便让学生将家长的书籍悉数带到学校充数;得知领导要召开学生座谈会,各年级各班更是细致而周到地面授机宜,一遍遍地教育学生当着领导的面说假话。即使是公开课、评优课,也是充分准备,精心彩排,什么问题由谁回答、如何回答都安排妥当,乃至为了体现课堂教育渗透现代教育理念而让某学生何时向老师提问及生生争论、师生互动等细节都安排得面面俱到,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高效、无差错。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会学生的只能是虚假、伪善、阳奉阴违、远离诚信。君不见,低年级学生尚能实话实说,一到高年级乃至初中、高中,在座谈会、调查会等场合经过老师点拨,学生心领神会,于是谎话连篇,且能面无愧色,泰然处之。这不能不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罪过。
扪心自问,在我们的许多学校里,类似的现象还少吗?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诚信的孩子吗?诚信是一种美德。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许多学生校内文明守纪,校外犯法违纪;在校劳动,从不怕苦怕脏,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想整理一下。这样的诚信教育如同一纸空文。为此,我们真切地呼唤教育与行动要一致,教育的内容要真实。
教材中所叙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教师在举征引申、补充事例时,也需着眼于实际,立足与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尽量少用陈年旧事,避免“间距感”。而“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式的空洞说教,更当废弃。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1、名人示范。如我们联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 《讲究礼节》中的周公进行思想教育等。
2、教师示范。教师自己端正态度,树良好的师德形象,关心热爱学生。老师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思想品质。
3、学生示范。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公德行为习惯养成。如在谈到诚信教育时,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曾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他在公派赴英国留学时。有一次,一个朋友邀他开车到郊外野餐。虽然郊外别无他人,这位朋友还是将野餐所有的垃圾,都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塑料袋装好,放到汽车上带回市内处理。这位外国人,不这样做也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信守诚信,信守自己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份责任。这种诚信升华的结果,就是道德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可以产生“亲近感”,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针对性要强
首先要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糊涂认识,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承认错误是诚实,帮别人隐瞒错误是义气,教学时就要通过学文明理,让学生认识到隐瞒别人的错误是袒护,是包庇,是最不讲义气。其次要针对学生虚荣心理、失宠失重心理、嫉妒心理,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要结合课文教学,辨析讨论,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真正让“诚信”成为时时、事事、人人的行为准则。打造孩子的诚信品德还是一个社会工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事父母要管,做老师的也得管。另外,孩子接触社会,当然也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恶习,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惟利是图、尔虞我诈。因此,必须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恶德败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
当然,教师和家长的检查督导,全程渗透 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另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明礼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明礼诚信”小标兵,为同学书榜样。最后家校配合,双管齐下,同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在家在校都要做到“明礼诚信”。
四、教师要诚信
我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较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看到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大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老师吻了猪也和他们一样大笑了。
读这个故事,我们不是看到这位英国教师的滑稽可笑,而是看到了这位英国教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师生平等的意识,看到了教育所追求的亲近自然的境界,看到了教育所拥有的和谐欢愉的氛围;同时,也看了这位教师诚实守信的一面。因此,我要说,诚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号,光说不做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首先做到诚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满园诚信之花,收到满园诚信之果。
强化学生的道德建设,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使全社会都能够从诚信做起。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但也要配合反面教育,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有一种警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孩子还小,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我们应该抓紧实施诚信教育,时时事事处处都不放过,有理有利,让他们从小养成道德好品质——诚信。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三篇: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一)、在诚实教育方面:
诚实待人,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拾到东西要归还或交公。作业和考试要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在守信教育方面:守时、守信、有责任心,勤奋学习为己任,认真做事负责任,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具体做到:
1、待人诚信,不虚伪;
2、信守诺言,不失约;
3、做事负责,不推诿;
4、遵守校规,不违纪;
5、学习求实,不浮燥;
6、作业独立,不抄袭;
7、考试认真,不作弊;
8、学会节俭,不贪小;
9、孝敬父母,不淘气;
10、知错就改,不重犯。
.1、真诚的对待同学、老师、朋友、家人,相互帮助,不说谎话,不做表里不一的事情。
2、答应别人的事情,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失约。
3、完成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不推卸责任。
4、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5、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地学习文化知识。
6、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切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7、认真遵守考试的要求,不用任何方法作弊。
8、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9、在家做一个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好孩子,做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好少年。
10、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担责任,找出原因,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篇:小学生诚信教育专题讲座
五年级诚信教育专题讲座
“诚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诚信”,为人处世之本也,也是“为人之德”的核心,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诚”——主要是讲诚实、诚恳,实事求是,不讲假话,不弄虚作假;“信”——就是讲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诚信”是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讲究“诚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考试时不诚信作答,而是采用种种作弊手段。
2、涂改成绩单,以虚假的成绩蒙骗家长;冒充家长,在各种汇报单或致家长一封信回执单上签署家长大名,欺骗师长。
3、讲假话,以上学为由,骗取家庭钱物,捏造事实,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
4、违纪犯错时,不敢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
二、小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
小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经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同时,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也十分猖獗。生意场中一部分人不讲职业道德,购物中的短斤缺两,以假充真;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尔虞我诈,欠债不还;政府机关的的某些办事机构及干部假政绩,虚数字的假、大、空„„中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所见所闻,影响之深远也。
2、不规范的教育也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的父母亲等长辈的空头支票、信口开河的不兑现的许诺、在子女面前宣扬社会上的消极面等等,均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印记。又如,有的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随意给学生许下承诺,结果最后又没能实现。家长、老师这些作为将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呢?留下的只是家长、老师说话都不算数,欺骗子女、学生的印象。这样,久而久之,子女、学生说话做事也会随随便便,形成表里不一的坏习惯。
3、文化市场上的污染也在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电视、电影里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软盘和书籍„„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力度的不足,也是造成中学生诚信残缺的一个原因。
三、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意见 小学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诚信品质将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加大力度,社会、家庭及学校全方位地加强小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是当务之急,应该着手教育学生从小“诚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要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而学校则是人们接受再教育的场所,为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而家长也要经常向学校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学习、表现等情况,这样才能让家长、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及时判断学生的表现是否诚实。在家里,家长绝不能以哄骗表示自己对儿女的宠爱,更不能失信于孩子。另外,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能成为学生的表率,家长和老师还要在学生接受电视、电影等媒体影响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时刻都生长在一个讲“诚信”的环境中。
2、学校教育要规范。
小学生每周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强化“诚信”要求。如在上个学期,我所带的五年级曾多次举行过以《诚信?社会风》、《“诚信银行”开业了》、《家里也应明理诚信》、《文明行为你行我行》等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让全班同学都得到了一定的“诚信”教育。
总之,学校内要创建一种浑厚的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校园的环境要净化,宣传栏、广告牌、标语、名人名言等德育环境布置要有特色,让环境起到育人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讲座、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开展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讨论、辩论会,从中让每个中学生都接受到形形色色的“诚信”教育。
3、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尽量让“诚信”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
4、要从教师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做错事,老师可批评学生。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老师有错,当学生指出来时,应该谦逊地说:“对不起,我一定加以改进。”千万不要认为学生敢指出自己的缺点而火冒三丈。相反,老师要为学生辨明是非,主持公道,敢于发表对处理事情的看法而高兴。这样,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德。学校要及时矫正个别不讲“诚信”的行为,对知错改错的同学要及时肯定并做好防止重犯的工作。另外,师长的一言一行要规范,在学生面前要讲真话,处理每件事尽量符合实情,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讲“诚信”的表率。
5、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助于诚信品德培养的书籍,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让他们了解伟大人物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和高尚品德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开阔他们的思想境界,激发他们培养“诚信”品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6、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出现这些欺诈行为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多行不义必自毙”,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相信,随着我国颁布实施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再加上我国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样,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一定能从源头上根治这些不“诚”也不“信”的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
总之,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教育他们从小养成“诚信”的道德品质,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此外,还要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律己,为全社会营造诚实信用的良好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
第五篇:小学生班级诚信教育
小学生班级诚信教育
笔者在教育中发现,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孩子常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去看待诚信问题,即“你怎样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你对我说谎,我也对你说谎”。他们还认为,抄别人的作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损坏别人什么。学生每当犯错误时,总是在老师面前保证一定能改,可有时控制不住自己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这其实就是不守信用的表现。这引起了我的忧虑,班级凝聚力不强,整个集体就像是一盘散沙,正常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班内学生之间只要出现一点儿小摩擦,就会成为大问题。因此,对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诚信教育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支点是极佳的切入口,也由此迈开了诚信教育研究的第一步。
班级文化核心是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精神以及行为等,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能使师生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是师生良好人格品质生成的不竭源泉。
诚信教育,简单说就是从思想上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表里如一。本文中的诚信教育是指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诚信意识,通过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使诚信教育与学校、班级的各项教育巧妙地结合,发挥其作用。
一、小学生班级学生的诚信现状
笔者对班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有50%左右的学生有不讲诚信的行为,其中说谎骗人、言而无信的现象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仅管是偶尔出现,但的确有不“诚信”的表现。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是另一个样。孩子在上学以后,出现不诚实的两面行为,常常是为了满足受表扬、受奖励,不受训斥打骂、不受惩罚的需要。在教育中我也发现,小学阶段的孩子常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去看待诚信问题,即“你怎样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你对我说谎,我也对你说谎”。而具体表现在学习、花钱、玩耍上。
在学习上,老师留了作业,说没有留作业;作业没做完,说做完了;考试成绩不好,说卷子没发;分数低、改成高分数;他们还认为,抄别人的作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损坏别人什么。学生每当犯错误时,总是在老师面前保证一定能改,可有时控制不住自己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在花钱上,需要买什么东西,报价高一些;学校没让交钱,却跟家长说要交钱;明明买了喜欢的东西或吃的,却说买了别的东西或说钱丢了„„
在玩耍上,几个孩子去玩,却说班上搞活动;明明玩了很长时间,却说只玩了一小会儿;趁家长没回家先玩,估计家长快回来了赶快念书做作业„„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生气又着急,于是加大训斥、管教力度,结果有些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巧妙”、更“高级”了。不难看出,凡是对老师、家长隐瞒的一面,都是可能受批评、训斥甚至惩罚的内容。
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必然自己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然而不诚信行为是会发展的,一旦需要不断扩张,就可能走向邪道。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真正解决这种行为,使孩子变得诚实起来呢?老师、家长应该怎么办?这引起了我的忧虑,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更是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者要善于创造诚实守信的风气,因此,对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选择诚信教育作为转变孩子“不诚信”现象的支点是极佳的切入口,也由此迈开了诚信教育的第一步。
原因分析:
诚信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守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学生的诚信缺失呢?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直接引诱和影响。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一方面是成人(家长、老师)教育不当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和权力机构以及整个社会各种不讲诚信、不讲信用的黑幕丑闻不断,大大影响了社会诚信氛围的形成,都在有意、无意地损害着这种稀缺的资源。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群体,本质上还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的,作为社会人、个体人,学生也会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虽然我们国家目前的大环境还不至于到“鲍鱼之肆”的地步,但社会的不文明、不道德之事也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是必然的。虚假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社会不诚信现象如此泛滥,即使在学校中的学生,也难免不受其影响。可以这样说,诚信虽然在观念上得到尊重,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明显的约束力。
其次,是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偏执。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能得高分,进名校,其他的诸如德育、体育等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只“擅长”对孩子提出要勤奋、要多才多艺、要竞争等等的要求,却漠视做人这一根本问题,有些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等,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养成带来极坏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只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根本的任务,而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即使是在德育教育上,也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而无视学生应对自己负责,对受教育者只是一味的讲大道理,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环境,必然影响学生养成诚信的品格。
二、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对策
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校作为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对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围绕诚信指标,有步骤地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计划。中小学诚信教育要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认知的基础上,规范诚信行为,把诚信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融入与人交往的实践中,融入家庭、融入社会、融入人生。
(1)加强正确道德认识的培养。要把诚信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把课堂阵地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充分发挥课堂阵地的作用。譬如思品课教材中有一个“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场。我就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2)重视道德情感的内化,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道德故事,收集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箴言,从中汲取养分;选取现实生活中科学家、儒商诚信的实例,正面教育学生,逐步激发学生内在道德情感的培养。
(3)注重道德行为的实践。在教育的具体措施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情感和实践。譬如创设班级诚信的环境氛围,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为了把诚信教育切实落到实处,我还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讲诚信,结合小学生的日常规范,制定了《班级诚信公约》,这是学生自己的承诺:积极举手回答、用好每一分钱、每日为父母做一件事„„并请家长在《班级诚信公约》上签名,我深知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也必须做出榜样。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真诚的氛围。这样建立起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网络,使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重视个案研究,注意个别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建立诚信档案。建立诚信档案是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的一份宝贵的资源,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财富,这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使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得到良好的诚信记录,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3、要把自己摆进去,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遵守诚信规范。教师要给孩子做诚实的榜样。诚实,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教师要以自身的诚实品质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有道理是不言自明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记得有一次我要去学生家里家访,临时有事,在犹豫之后最终做出选择:照常家访。在学生的门口我听到了这样对话,“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她说今天来就一定会来的,你们看,她不是来了嘛。”“她的母亲还不住地说:还是女儿说得对,老师就是老师,说话算数。”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啊!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又怎能去伤害学生纯真的心呢?家访的经历也让我更坚定了教师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