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21: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谈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谈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

第一篇:试谈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能力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拟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加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几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探索如何解决保持农村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术研究也达到高峰。从2005年底至今,期刊、报纸、网站相关文章超过万篇。从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内涵、意义等政策性、概念性的解读;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原因的分析;三是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角色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四是关于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借鉴性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对如何保持并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既现实又带有长远性的问题研究甚少。因此,文章拟就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收、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农业资源好坏也是制约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约束性因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资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土地、水这两种资源为例,有关资料显示这两种最重要的农业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减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进而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耕地,这是农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公共用地,以及土地沙漠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底红线18亿亩,目前是18.39亿亩,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多亩。我国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且分布不平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以这样的资源条件,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保持新农村的永久永新,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同时,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传统的“石油农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也将制约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从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要严格控制用地,节约用水,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要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无污染、绿色、安全、环保农业。三要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区、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求来发展。只有农业资源实现节约高效利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empirenews.page--]

二、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农业大国的实际看,它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任务。从目前来看,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现实的和长远的活力,就必须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安排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只有农村经济搞好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和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片面发展,农村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和支持力,农业风险防御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就业途径少等问题的产生。农村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建立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体制。这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和专用化。二是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村经济经营的范围和农民增收的渠道,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其他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农村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或缺陷。比如农村土地不能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流转,农村金融、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等服务或空白或不健全。这种落后的农业体制,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也限制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WTO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讲,政府必须围绕农村土地政策、农业市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投入、农业社会公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制度性保障体系。比如,关于税费制度、关于土地使用制度、关于农业投入和支持制度、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等。同时,要特别考虑WTO的规则和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护制度、农业外贸制度。

2.农村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新农村建设不仅有经济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所说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由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实施者,因此农村政治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能力,影响到农村能否做到管理民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领导能力弱,组织涣散或软弱,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盛行。这些现象不仅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要求,而且也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大胆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适当裁减人员,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政治体制,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empirenews.page--]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农村的图书、影视、文艺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革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是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的条件。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始终是主力军并处于核心地位。新农村建设,一切应围绕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为主体。农民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农业大国的客观事实决定的,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然条件,也来自于政府政治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既是主要的投入者和建设者,又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特别是农民兼具新农村建设长期的永远的投入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因而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换句话说,农民收入增加,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1][2]下一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富农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近几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比如,在199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只比1996年实际增长4.6%,其增幅不仅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也远低于1978~1997年7.9%的年均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0元,比1997年只增长3.8%。更明确地讲,在1996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达9%,1997年减到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2001年为3.8%,2002年大体如此。

如上所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与其收入相联系的,农民增收问题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新农村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农民收入越增加,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的能力就越强,新农村建设就越有保证。在这个简单的因果链上,农民增收是个关键的环节。所以。要保持和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坚持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想尽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积累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收入。二是要增加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收入。[!--empirenews.page--]

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按照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就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在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综合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1.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和行为都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应对来自不同的竞争压力。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首要的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应变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适应市场变化,掌握主动权,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变,不断在竞争中创新进取。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发展能力增强了,就有能力去改善他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和常新状态。

2.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享有者,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培养新型农民,就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既是为农民,也得靠农民建设。但能否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包括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总和。这是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保持新农村建设常新的保证。

3.培养新型农民是完成新农村建设艰巨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多,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农民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农民的素质提高,培养他们成为新型农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需要数年时间努力的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是一个建设和创造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问题。如此一个全面、持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从根本上来讲,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在新农村建设初期,因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公共积累不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其重点用在为农民修路、通水、通电、修建水利设施和文化设施等项目上,为新农村建设铺垫基础性的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硬件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政府不可能包办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即便是建设了好的基础设施,但也存在一个维护和老化再建的问题。新农村软环境和软实力的东西不是靠政府能够解决的,比如新农村所要求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就需要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因此,要保持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其他力量,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新型农民才是保持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empirenews.page--] 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从微观层面讲,农民的自身发展能力,直接受到自身个体素质,比如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层面讲,农民的自身发展能力还受制于整个国家、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等因素。因此,要想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就必须做好几项工作:一是要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农民各种技能的培训。二是要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文化投入和支持,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支农和创业活动。三是要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张掖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张掖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战略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智慧。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大市,必须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在生态背景下建设城市、发展经济,推进张掖向更富特色和个性化的方向迈进。水是张掖的生命,这个戈壁滩和祁连山包围的大绿洲居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游河谷,集中了全流域95%的耕地、91%的人口和89%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当前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巩固以往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持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关系

1、“生态文明”内涵: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唯有生态

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表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重要领域的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基本宗旨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致力于探索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的又一个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既强调人类整体利益的优先性,倡导全球治理和世界公民观念;又强调生态平等,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整体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有机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观念。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根本举措,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具有关键性、决定性意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写进会议的所有文件中,成为这次大会的重要成果,而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党的十四大以来,历届党的代表大会都对此作有重要部署。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到了我们党的旗臶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表明了党的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深化。

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可知,建立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核心的文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它的必然途径。生态物质文明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生态物质文明的建设,才能使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得以实现。在加强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广泛开展生态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生态文明的任务正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待可持续发展,使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可靠的基础和目标。这就是要求我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正确对待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生态环境状况既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赋予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内涵,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我县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是绝不能走 “先污染、后治理”,“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 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外部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符合这三者要求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赢得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主动权。

张掖市境内祁连山森林、黑河湿地、北部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交错更迭,是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全市4.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50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有一半与黑河湿地紧密相连,使张掖在整个黑河生态流域乃至西北生态系统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臵。祁连山生态保护、黑河流域的湿地保护,国家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张掖城郊湿地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初步奠定了张掖在中国西部生态屏障中的战略地位。以黑河生态资源为坐标,借生态经济之道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把眼光和眼界放的更远更长。把握好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大市,发挥好在生态文明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既是我们抢抓政策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选择,也是立足张掖实际,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从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出发,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加大祁连山

水源涵养林保护力度,积极争取黑河二期治理工程,把张掖的生态保护好、建设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

张掖市地势低洼,地下水基本满足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但区内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黑河。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流经青、甘、蒙三省(自治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游的张掖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桥之要地,素有“金张掖”之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蔬菜基地。张掖是一个典型的绿洲城市,绿洲就是水资源的承载阈值。在国家主体功能规划中,张掖又是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其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立足这一功能定位,大满水电处广大干部职工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在绿洲背景下发展经济,只有将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建立以绿色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新能源为支撑的经济结构体系,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建设,积极推进高新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区委、区政府把农业高效节水作为一项战略部署、一项革命性措施常抓不懈。“十一五”期间,出台了《甘州区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强力推进了我区高效节水农业迅猛发展。我区进一步深化奖补机制创新,形成了“国家补助、地

方配套、农民自筹”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新机制。区水务局及时总结汇编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服务手册》、《农业高效节水运行管理模式推广手册》,提升了科学规范管理水平。

建设节水型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导,我区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成为高效节水基地,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基地,运行管理基地,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科技集成推广基地,学习考察培训基地,充分体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两节、两高、两个促进”,即“节水、节肥;高产、高效;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新要求,甘州区全力实施打造示范区工程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大满灌区高新节水项目为例。大满水电处位于甘民公路16公里处,是甘州区三大灌区之一,以引黑河水灌溉为主、井灌为辅,隶属甘州区水务局,辖小满、大满、党寨、碱滩、三闸、上秦6个乡(镇)的48个行政村和11个国营机关农、林场,总人口7.65万人。灌区农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包括小麦、玉米等,面积约占70%左右,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油料、蔬菜、豆类、啤酒花等,面积占30%。灌区现已建成干渠1条59.7公里;支渠31条201公里;斗渠259条376公里;建成斗渠以上各类建筑物3142座;农

用机电井953眼;小型水库1座,总库容400万m3;小型水电站1座,年发电量25万千瓦时。共承担7处78公里的防汛堤坝和二坝水库的防汛及10个村、1个集镇2.5万人的人畜安全饮水任务。设计灌溉面积33.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0.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59万亩、林草面积0.61万亩、生态林面积7万亩;石岗墩、南滩、太平堡滩纯井灌面积9.18万亩。集中一切力量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资源配臵合理、建设标准规范、规模集中连片、整体效益显著,管理现代科学,代表性强的精品工程,引领高效节水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三、立足现状,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成在持久,贵在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大市,要切实抓好祁连山生态治理、黑河湿地保护、防沙治沙工作,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绿洲城市。张掖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发展滞后,这种工业上的先天不足,反过来又成为生态建设上的后发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大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意见》提出,启动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研究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实验区,巩固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果,保护天然湿地,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大市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要按照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要求,南部,以祁连山生态保护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争取冰川、森林、草原、湿

地等生态保护项目,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北部,继续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工程,构筑“绿色长城”,保护绿洲安全;中部,加快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天然湿地,建设滨河新区,彰显“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建立生态补偿试验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面临的问题、涉及的内容、需要的措施都比较复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进行探索,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试验区建设科学有序有效地进行。

1、重视整体规划,重点实现区域、流域综合节水突破。示范区坚持超前谋划、前瞻布局,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工作,积极拓宽节水思路,拓展节水领域,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好规划,充分体现科学性、可持续性。并在示范区规划中明确体现各个观摩点的优势所在,如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果转化优势、管理优势等,各个观摩点之间相互衔接,与整体示范区形成有机统一。

2、加强面积整合,形成规模效益。统一整合,在面积上形成规模,并且按照“五统一”要求,即统一作物、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收获,通过高效节水农业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3、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推广应用。大胆突破,率先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加大节水科技含

量,提高节水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积极与水利厅农水处、科技处、信息中心、水科院等管理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联系,取得技术、人力、智力支撑。示范区整合利用综合控制中心的硬件设备及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将高效节水信息电子上图、机电井智能管理、饮水安全管网监测、防洪预警等电子控制系统集成在综合控制中心,在大屏幕上完成现场控制、调度、演示、观摩等直观工作,利用高科技管理手段,实现对高效节水的在线远程监控、管理

4、加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州政府出台实施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高效节水工程设计、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建设、运行管理等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优良。严格按照水利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水利厅“取得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专业承包从业单位施工许可证的企业名录”要求,加大节水材料、施工资质管理,提高高效节水工程建设质量。

5、做好观摩点的美化、亮化工作。结合农村五好建设,将高效节水示范区观摩点选择在土地平整、道路硬化、林渠配套等相关条件较好的地块。并在观摩点处设臵永久性标示牌、示范区整体规划图、介绍图等大型说明图件。在观摩点处规划安排好停车位臵、人员停留位臵等。地面做到砂石化、10

硬化。固定建筑物上书写有宣传节水标语,设臵各种护栏、提示牌等安全警示。

6、加强成果的总结、提升。加强对先进技术、应用成果的总结,从开始建设到投入运行,安排专人注重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数据,通过示范区的建设、管理、运行、效益分析等环节,提炼出系统的、完整的技术、数据、图片、软件等资料,为进一步提升完善和在全疆推广做好基础准备。

7、采取集中打造方式,整合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资金,重点对示范区建设给予支持和倾斜,将重点县建设项目、高效节水补助项目、节水示范项目及其他涉农水利投资集中向示范区倾斜,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合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龙头企业发展高效节水的积极性,大规模开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再一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明晰水权,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水权转换,建立工业用水对农业用水的反哺机制,多渠道增加高效节水资金投入。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建设生态文明大市对我们来讲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篇大文章。发挥好生态文明省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以拓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为突破口,就一定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崭新实践中迈出生态文明大市建设的新步伐。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及相关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可描述成:“一个特定系统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成功地将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稳定地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即“一个特定的系统成功地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美国的汉森、约纳斯(1996)也有相似的定义,他们将可持续能力直接解释为:“一个系统,可以达到可持续状态的水平。

“发展度”以社会财富的增长、理性需求的满足、生活质星的提高为其基本识别。发展度构成了可持续能力的“动力表征”,是可持续能力不断提高的发动机。它的内涵是:(1)社会财富增长的度量;(2)发展质星提高的度量;(3)理性需求满足的度量(4)创新能力培育的度量;(5)文化内涵进步的度量。

“协调度”以环境与发展间的平衡、效率与公平间的平衡、物质与精神问间平衡为其基本识别。协调度构成r可持续能力的“公平表征”,是可持续能力不断优化的调节者。其内涵是:(1)人际、代际、城际、区际之间的协调;(2)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协调(3)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协调;(4)自由竟争与有序规范之间的协调;(5)开拓创新与有效继承之间的协调。

“持续度”以人均财富的世代非减、投资边际效益的世代非减、生态服务价值的世代非减为其基本识别。持续度构成了可持续能力的“质星表征”是可持续能力不断维系的促进剂。它的内涵是:(1)逼近“三零状态”即生态赤字为零、环境胁迫为零、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之比率变化为零;(2)向自然的索取与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充分建立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机制;(3)充分尊重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担负为后代扩大文明积累的责任;(4)逐步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联合国《 21世纪议程》,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有如下的明确阐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具体地说,能力建设包括一个国家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对政策和发展模式评价和选择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提高过程是建立在该国家人民对环境限制与发展需求之间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所有国家都有必要增强这个意义上的国家能力”。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含义:第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能力,即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第二,重视人力资本与体制资本(或者更广义上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强调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自然过程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对问题迅速反应及解决能力等;;同时也强调体制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即不同的体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会有不同的效果;第三,国家所处的自然条件、资源储备等自然系统的供给能力。

归纳起来,可以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给出这样一个定义:能力建设是指建立国家、地方、机构和个人在制定正确决策和以有效的方式实施这些正确决策方而的能力,它包括人们不断改善能力效率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机构、个人在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所有努力之总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国情,以及在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如何认识国家发展成本,如何选择国家发展道路和如何进行国家的制度建设。在这方面,中国的决策层在审慎思考各种情况之后,对未来发展道路做出了决断: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将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整体体关系置于综合平衡之中,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我国按此决断规划了发展战略、具体行动和一系列的体制保证,使中国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内容

(1)生态环境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从础,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城市表现得较为突出,它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急剧集中,产业集中,社会经济活动强度逐渐增大,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到公众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围其它地区也会带来较大破坏;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结果,还可能大规模改变上地、大气、水体、生物、资源、能源的性质和分布,引起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资源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给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分配和利用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干扰全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进程与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环境能力建设是一个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与人民生活活动的基本要素和载体,是保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骨架和脉络,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施、供电供水设施、水利设施、地下管网设施、公众娱乐休闲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灾害防御设施等,它们在保证一个地区生产资料和产品的顺利流通,以及信息的快捷、准确传输,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保证资源、能源的供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地区安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力或遭受破坏,势必会导致区域功能的减退、低下甚至瘫痪。因此,加强从础设施能力建设,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社会与经济越发达,其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就越健全,功能也越强大。

在社会化功能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要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建立健全社会化产业化服务体系,包括工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物资服务体系、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旅游餐饮服务体系、购物服务体系、教育服务体系、健康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以形成社会联动共建机制,增强区域的社会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

(4)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念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原创动力、国际竟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市场化和个球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区域经济和市场的竟争,实质上是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体制的竟争,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体制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为依托的。因此,加强科技与体制创新能力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关键在于人才。没有人才,发展科技和经济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培养人才是发展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首要步骤。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从

地或实验区的建设,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或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加工农业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扩大技术储备,提高科技竟争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人民素质与精神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的参与,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推动者。因此,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人的问题,从人开始,在人自身上做文章。解决人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度,控制人口增长,保持适度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规模,以及合理的人口结构;另一方面,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并切实解决人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这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同时,解决人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一方面,通过科技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另一方面,可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十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文明礼貌新风,不断提高居民的人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增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6)法制与体制能力建设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战略,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和后盾,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法制能力建设时,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要求,建立健全有关的政策与法令制度,包括产业投入政策、经济调节政策、科学技术政策、组织管理政策、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形成一个完整配套的、协调平衡的综合管理政策与法制体系。同时,要加大可持续发展的法制政策的宣传、教育与执法力度,切实把各项政策贯彻落实下去。

体制建设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体制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体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效益。加强全方位的体制改革,进行体制与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向体制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体制能力建设时,要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推进各项体制改革,逐步巩固、完善和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体制改革、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逐步改革现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因素,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保障关系

科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人类为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全面地了解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可能损害或增进地球生命支持能力等的过程,科学可以提供依据,使社会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技术则可以提供有力的实施手段。科学技术能使人类弄清地球的承载能力及其各个部分负担的极限,弄清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可能产生的增进或损害自然体系的影响,以及可能招致的自然对人类产生的正负效应,人类离开科学技术的帮助就会失去方向,茫然无措。

高技术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高技术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中的硬件,它可以在资源、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想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发展,只有依靠高技术这个硬件才能为其作出贡献。高技术能为管理,教育,法制,公众参与提供支持手段。在当代社会要想实现人类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有良好的管理,较高水平的教育,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群众的积极参与,而高技术的发展则为这些条件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技术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限制污染;可以在环境保护、防灾、资

源开发等方面大有作为。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保障关系

文化发展对可续发展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阵地意识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当今世界,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发展要通过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虽和振奋精神的功能,调'节社会盾后,整合民族力量,协调社会运行,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其发展目标。

文化发展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有精神动力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文化发展通过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增强人们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通过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节相互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活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个稳定的、有序的社会环境。

文化发展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还具有智力支持作用。文化发展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开发人们的智力,强化人们的创新意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培养、储备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保障关系

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和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个人与资本存量之间,资本存量、物品与劳务产出、收入分配之间的一种过滤器。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人或组织)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因此,制度创新或制度变迁能够提高生产率和加速经济增长。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其原因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使劳动、资本、技术等因素得以发挥其功能,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

1.从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够保证经济可持续性的经济制度,不仅仅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而且包括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生态生产等领域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使之都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和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相互增殖,从而确保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过程和最终实现还包括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管理创新。管理既涉及国家层次的管理,又涉及企业的管理。要正确定位各有关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管理功能,引导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系统框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和目标模式来研究和解决我国目前发展遇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一条必要和可行之路。

第四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

[摘要]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正确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理清基本思路,科学筹措资金,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以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基本思路

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新农村、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

一、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因素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兴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仍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更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因素。

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一部分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二是耕地数量在逐年减少的同时,质量下降。农户经营规模小,地块细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以上。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集成度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一80%的平均水平。

2.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依然落后。一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我国目前有40%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60%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90%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垃圾随处丢放。二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三是农民生活燃料结构不合理。在农村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秸秆占30%,薪柴占25%,两者合计比例高达55%,一直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燃料的主体,而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还非常低。我国年产农作物秸杆62亿吨,其中有35%约22亿吨剩余秸杆未被利用,开发前景广阔。

3.农村经济服务设施亟待健全。一是农村道路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低,覆盖能力和技术状况都面临相当大的压力,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农村公路晴通雨阻,抗灾能力低,路况差,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二是农产品安全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近5年来,全国粮食作物遭受自然灾害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9%、23%和6%,年均造成粮食损失250亿公斤左右。三是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还用不上电。目前农村电力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还相当突出,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还比较薄弱,全国还有约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尚不能为广大农村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农村显得无可奈何。

二、科学界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体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这个“新”,突出表现在能够让农民在生

产生活过程中与城里人一同享受现代文明进步成果,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改进农民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主要是:

1.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土地质量保持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优化。

2.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主要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和人居环境,美化村庄风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物质文明进步水平,促进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条件。它主要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村庄安全建设、广播电视电话网络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

3.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主要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条件、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社会覆盖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品质和综合实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服务性物质技术条件。它主要包括:农村交通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农村电力电网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等。

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一项惠及10亿农民的伟业,也是一项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投资量大、持续期长的宏大工程。组织实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有政治热情、政治责任心,而且要有长期进行的决心和恒心。当前,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很高,一些地区通过试点,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个别地区也出现了盲目跟风、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盆景工程等一些苗头性问题,值得警惕。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需要明确思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注重长效,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1.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统筹约束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如此。规划搞不好,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中央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订和完善带有全局指导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和专项规划。各省(区、市)要结合组织实施中央规划,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提出本地区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加以推进。特别要加强对县乡两级工作的指导,确保各项建设规划落到实处。编制规划要有前瞻性,以适应未来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同时又要从现实物质条件出发,防止过分超前、脱离实际。要加强各有关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防止单打一,避免一些工作的重复、浪费。

2.尊重民意因地制宜,激发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亿万农民既是受益主体,又是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尽可能地寻求到国家明确支持,综合财力、技术条件可行,农民愿望强烈、能力许可这样一个结合点。为此,要广泛听取民意,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和引导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状况、地形地貌不同,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优先顺序、建设标准肯定也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政府不能包揽一切,只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在重点项目上,发挥引导作用。

3.明确职责积极推进,精心组织有效实施。职责划分主要是明确划分政府、乡村组织、政府职能部门与科研机构的职责。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得不好,就会

形成各方喊起来重要、落实起来却谁都不负责的尴尬局面。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搞好规划、制定政策,抓好试点示范,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宏观指导与管理。政府要把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要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并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要认真、及时地加以解决,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依法提供保护、鼓励和支持。要在搞好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能搞运动。要尊重农村意愿,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切不可背离农民意愿,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村级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组织好实施工作;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则应对规划和建设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围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形成一批先进、实用、经济、受农民欢迎的新技术,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4.从实际出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下,一定会在短期内得到各方面极大的重视,也一定会得到切实的实施。但如何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在所说的在集体化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功能丧失殆尽就是最好的反证。建立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主要是解决谁投资、谁管理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主体到位问题。只有主体到位,才有可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制定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让投资者放胆投资、放心受益、放手管理。因此,特别要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的改革,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时,要建立明确的产权归属制度,确保谁投资谁受益。就是那些完全由政府或村集体投资形成的设施,也要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切实解决主体缺位问题。当然还要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设置一些现代技术方法,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投资主体能够较稳定地、合法地获得应有受益。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并能真正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他们是基础设施的主人。

四、多渠道解决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巨额资金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如此巨额资金的筹集是一个突出的难题。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1.要规范和稳定中央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比例。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从目前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提高到3%,并最终能稳定在5%以上,且中央财政的该项资金投入要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财力持续增长相适应,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切实把投资重点放在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并对全社会发挥引导作用。

2.要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承担的主要责任。地方政府要把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要在较大幅度增加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确保新增税收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规模,不断拓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

3.要进一步整合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性投入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目前,中央政府部门直接和间接分配与管理支农投资的有近20多个部门;县级政府分配管理支农投资的部门也有10多个。各种支农投资基本上都是以“条条”为主管理,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

通,致使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资,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复。解决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必须重视并切实解决各种政府支农投资协调整合问题。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支农财力资源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要实施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工程。实行市管县体制,就是为了发挥城市的带动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各大中城市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加大市级财政性资金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组织城市有关单位,特别是工业企业,帮扶农村,增强都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农工共同繁荣的局面。为促进工业资金向农村实施投资,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明确的优惠政策。

5.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类金融机构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注重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切实改善金融服务,在信贷方面给予低息、贴息等优惠支持,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帮扶农村,鼓励、引导和支持他们投资、投劳、投物,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2]张富良,洪向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本书编写组.农村政策与农村工作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徐祥临,周少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第五篇: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月23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省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省正处在增强发展基础、调整经济结构和持续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做好投资拉动工作。要下力气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积极谋划建设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的重点项目,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投入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性水平,发展基础和能力迅速增强。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投资任务目标,各地和有关部门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攻坚克难,集中开工建设了一批关系全局的大项目,重点项目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韩长赋指出,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不仅是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长远发展的需要。他要求,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一要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必须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和增长水平。重点项目建设是实施投资拉动的主要抓手,对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要加强谋划储备、组织实施和投产达效,逐年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良性增长。把好项目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土地政策和环保要求。充分利用国家“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支柱优势特色产业、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三要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和水平。要把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前提,用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谋划和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坚持从源头入手,坚决不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实现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把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集中力量抓好“五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省、市、县共同推动,全程跟踪,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按计划推进。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项目管理,狠抓项目落实,做到合规建设。加强组织,统筹安排,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机制。按照国家要求,加强项目规范,坚决不上违规项目。

下载试谈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谈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思考

    打造桥头堡、美化后花园 -----xx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xx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我县的东大门。随着武灌高速建成投运,其区位优势凸显,成为我县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

    草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草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作者: 时间:2007-7-9 来源:中国牧业通讯草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产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多重功能。推进草业可......

    新形势下增强工会办公室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增强工会办公室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办公室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服务协调各方的综合部门。办公室......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浅谈新农村建设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项艰巨的任务,当前农村建设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建立和完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领导管理......

    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新农村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保证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期间我党......

    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就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