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佛教中的“孝”
浅谈佛法中的“孝”
本月出版恰逢“重阳节”,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有关“敬老爱老尊老”的相关活动消息,让他们在“古稀”之年,仍能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广泛呼吁“关爱空巢老人”。多年前,陈红、蔡国庆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整个中国,更是喊出了老年人的心声,也喊出我们年轻的人无奈与尴尬!
古话“百行孝为先”,每年举办一次国际长寿文化节,将“孝”推到巅峰时刻!“九九”一早,只见景区火红一片,大红拱门的标语是对全国老年人衷心的祝福。住在敬老院、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一大早就穿着大红色的衣服齐聚华严广场,此时的华严广场正是礼炮齐鸣,欢歌笑语,“寿星”做在舞台前观看“老年风采表演”,满是沧桑的脸透着幸福的吉祥。此时此景在释迦牟尼佛光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圣神庄严。……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国当下提倡的美德。提及“孝”的源头,却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言孝尤祥,曾云:“夫孝,德志本也,孝之所由也。”又云:“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而孝是实践伦理不可缺的道德渊源,古代有所谓“求忠臣必于孝悌门者”,能够忠于职守,忠于社会国家民族者,首先必求其孝于父母,父母之恩是昊天罔极,对父母尚不能行孝,更谈不上对工作家庭负责,因此孝道伦常,实佛儒同源。
在佛教中,不但以孝为宗,且以孝为戒。《梵网经》中记载:“戒是万行,以孝为其肝心。”昔日世尊亲自为净饭王抬棺送葬,做为报答父母劬劳养育之恩;更在涅槃之前,亲赴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并为目连尊者,设盂兰盆会,救拔其母脱离地狱之苦,而梦兰盆法会的缘起,是一则传唱千古的孝行典范。
目连尊者,在证得神通后,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运用天眼,观其母于饿鬼道中饥寒交迫、惊恐不安,目连尊者于是托得一钵饭菜,供养其母,就在食物即将入口时,随即变成熊熊烈火,根本无法下咽,而其母受尽七转八倒之苦,目连尊者见此情景非常难过,在无奈之余禀告佛陀,佛陀安慰之,曰:“你的母亲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个人的能力救拔得了的,就是联合诸天鬼神大将也莫可奈何,只有仰仗十方众僧威德之力,才有可能得到解脱。出家众僧在每年雨季的三个月,精进用功清净戒行,在七月十五日结夏圆满的这一天,可准备美味佳肴来供养众僧,藉由他们精进用功的功德,才有办法使现世父母乃至累劫父母、六亲眷属,得以出离三途之苦。”目连就照著佛陀的吩咐去做,果然他的母亲就在僧自恣日那天,得以脱离一劫饿鬼的苦报。于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佛教徒会举办斋僧活动,藉斋僧功德超荐累世的亲眷。
一般人认为出家就不再尽孝,但从以上两则公案中不难看出此种观点有些偏激。佛教典籍中记载这这样一段文字: “世间福惠,莫越如来。相好端严,神通自在。
佛身尊贵因何得?根本曾行孝顺来。须知孝道善无疆,三教之中广赞扬。若向二亲能孝顺,便招千佛护行藏。目连已救青提母,我佛肩儒净饭王。万代史书歌舜王,千年人口赞王祥。慈鸟返哺犹怀感,鸿雁才飞便著行。郭巨愿埋亲子息,老莱欢著采衣裳。最难诳惑谩衷恳,不易欺轻对上苍。泣竹笋生名最重,卧冰鱼跃义难量。若能自己除讥谤,免被他人却毁伤。犬解报恩能碾草,马能知主解垂缰。休贪贿货耽淫欲,莫恼慈亲纵酒狂。男女病来声喘喘,父娘啼得泪汪汪。两肩荷负非为重,千绕须弥未可偿。勤奉昼昏知动静,专看颜色问安康。吐甘咽苦三年内,在腹怀耽十月强。试出去遥和梦逐,稍归来晚立门旁。孝慈必感天宫福,五逆能招地狱殃。勤苦却须知己分,资财深忌入私房。须忧阴骘相摩折,莫信妻儿说短长。自是情意无至孝,却怨庚甲有相妨。四邻忿怒传扬出,五逆名声远近彰。若是弟兄争在户,必招邻里暗迁墙。至亲骨肉须同食,深分交碰尚并粮。祗对语言宜款曲,领承教示要参详。试乖斟酌亏恩义,稍错停腾失纪纲。切要抚怜于所使,倍须安恤向孤孀。姑姨舅氏孤孀子,收向家中赐宠光。贫阙亲知垂济惠,崎岖道路置桥梁。佛道若能依此教,号曰慈悲大道场。晨昏早遣妻儿起,酒食先教父母尝。共住不遥还有别,相看非久即无常。生前直懒供茶水,没后虚劳酹酒浆。志意顺从同信佛,美言参问胜烧香。柔和谏要慈亲会,丑漏名须自己当。正酷热天须扇枕,遇严凝月要温床。残年改易如流速,甘旨供承似火忙。若解在生和水乳,却胜亡后祭猪羊。争无里巷明宣说,自有神祗暗记将。共树共枝争判割,同胞同乳忍分张。如来演说五千卷,孔氏谭论十八章。莫越言言宣孝顺,无非句句述温良。孝心号曰真菩萨,孝行名为大道场。孝行昏衢为日月,孝心苦海作梯航。孝心永在清凉国,孝行常居悦乐乡。孝行不殊三月鱼,孝心何异百花芳。孝心广大如云布,孝行分明似日光。孝行万斋咸可度,孝心千祸总能禳。孝为一切财中宝,孝是千般善内王。佛道孝为成佛本,事须行孝向耶娘。见生称意免轮回,孝养能消一切灾。能向老亲行孝足,便同终日把经开。善言要使亲情喜,甘旨何须父母催。要似世尊端正相,不过孝顺也唱将来。
全文大体表现三个层面的意思,但是最提倡的仍然是个“孝”字。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话:人生有太多的来不及,生前对父母的关爱远胜过死后的烧香祭祀。不要让你对自己的父母也说:“本来我想……,谁知你就走了……”遗憾悔恨终生。
第二篇:佛教中部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简解: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三途:火途、刀途、血途。四谛:苦、集、灭、道。
四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勿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五根: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五力:信力、进力、定力、念力、慧力。五蕴:色、受、想、行、识。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利使:见惑的五大类,即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顿使:思惑的五大类,即贪、嗔、痴、慢、疑。
五邪命:五种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
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
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
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
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鬼、地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七菩提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八圣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八难: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无想天难、北俱芦洲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每一谛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共十二行法轮。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即执着,共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见惑超三恶道、断思惑超六道。
尘沙烦恼:即分别,无明烦恼:即妄想,佛教的名称:
佛:觉悟的人,即快乐无忧名为佛。菩提萨埵: 罗汉:共有四个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
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比丘: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比丘戒,约250条)比丘尼: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比丘尼戒,约348条)沙弥: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沙弥尼: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式叉摩尼: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优婆塞:(同居士)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优婆夷:(同女居士)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沙门: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中国则专指佛教僧侣。
和尚: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
白衣:印度地区,人多喜穿白色衣服,故佛教常以白衣指代俗人和居士。
住持:(同方丈)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大寺可设数名监院。副寺:指管财会之僧人。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
执金刚神:‘执金刚’神是佛教的护法护法神之一。
天龙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天:即指天神,又称提婆族。
龙:又称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夜叉: 能吃鬼的神,有地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乾闼婆:(仙女)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是侍奉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阿修罗:男极丑女极美。
迦楼罗:(金翅大鹏鸟),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居住在四大洲的大树上,浑身金光,翼有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以龙(蛇)为食。每天要吃一条大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等他临终时,他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发作,在天空上下翻飞七次之后,便落到金刚轮山顶上,毒发自焚而死。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化作纯青琉璃色的宝珠,成为天神们喜爱的饰物。
紧那罗:(神仙)外形像人但头顶长一角,人见人疑。是帝释天的执法乐神。摩睺罗伽:人身蛇头是大蟒神。
佛教的世界观:
世界: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三维空间。小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开光:佛家的开光仪式,实际上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启用仪式。当有新的建筑物、新的设施启用时,一定要接待社会大众,举行启用仪式。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筑落成,也举行仪式,就叫作开光。开光的意思,就是让佛菩萨形象,及这些建筑,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所以,开光仪式就是启用典礼仪式,是要告诉大众,塑造佛像、盖建筑,代表的意义。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 此则是名真忏悔
第三篇:浅谈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法
浅谈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主要的辩证思维以及我国佛教辩证思维的主要特点,然后具体举例说明了我国佛教中所含有的一些辩证思维,最后总结了我国佛教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我国佛教辩证法思想的不足之处。
关键字:辩证法,中国佛教,矛盾论
一、我国古代的主要辩证思维
中国有着辩证思维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在古代的中国又可分为三大思想系统:一是以《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系统。二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系统。三是以中国佛学为代表的佛家辩证法系统。这三大辩证法系统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儒家的辩证法尚“动”,道家的辩证法主“静”,这两者的思想属于中国固有的文化。而中国的佛教则不同于儒道两家的文化。它是由印度传入的,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主要是道家和儒家文化)互相交流和融会的产物,因此其中所含的辩证法思想比儒、道家两者来说又有自己的特点。
二、我国佛教辩证思维的主要特点
佛教广泛涉及到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包含有丰富的哲学内容。佛教的根本宗旨是企图超越现实社会生活秩序而求得身心的解脱。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佛教学者始终在寻求人生乃至宇宙万象的“真实”,使佛教哲学成为一种极为精致、巧妙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佛教哲学在其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流派繁多,而且在其传播过程中对各国的影响也不同。由于我国佛教的背景比较复杂,因此它除了其本身涉及的宗教内容以外,还涉及了很多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其它宗教不同,我国佛教哲学具有很强的思辩性,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对中国哲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三、我国佛教中的辩证思维
1. 矛盾论
1.1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是对立的矛盾的双方各有各的特性佛教说人有共业与不共业,比如4个人开车出去玩,发生了车祸,一车4人死的死伤的伤,这一难就是4人的共业,但是有的人只是皮外伤,有的人却当场死亡,这又是不共业。
1.2我与无我的转化 辩证法中的矛盾论认为:对立中的二元矛盾有两种转化形式,任何事物的转化不外乎这两种形式[1]。前者缓而稳,适合性情温和中庸之人;后者急而险,适合偏激人群。其中,第一种为平衡,即强者抑之,弱者扶之,从而达到矛盾的平衡。平衡则无对立,彼此无别了。在佛学中体现为戒律。即佛家用戒律,除去我执,完成由自我向无我的转化。我们平时常说的:“我”的身体,“我”想吃、想说,“我”的思想见解等。若接受戒律,则自然步入无我之境。另一种转化形式即物极必反。佛学叫“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太强,爱争喜斗,那就让他争个够、斗个够;爱思想,就让他想个够。当这种自我发展到了极点,尚存的本性(静性)猛然发觉,终于肯放下了。放下即菩提啊!当一个人的自我无法自控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激化矛盾,让“自我”迅速膨胀,以引起本性的警觉,而佛学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1.3矛盾的对立统——和生万物
辩证法认为矛盾中的双方越对立,越加快其分解速度。人不是单一的动物。人的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自我之动与无我之静的统一。同时整个人类社会则是一个大范围的矛盾统一体。给对立方留有生存之地,也就是给自己留后路。手心的肉腐烂了,手背的肉离腐烂还远吗?没有手心,手背能独立存在吗?所以争斗实乃灭亡之路!和者,融也,入也,化也。矛盾的双方都放下自我,则万物生焉!气象万千!红色与绿色相对,然两者之和为至尊之紫色;氢气与氧气,元素不一,两者之和为洁净之水;男刚女柔,彼此有异,男女之和则为人人依附之港湾家,两者相互依赖,又繁衍子孙后代,人类从此生生不已„„。假如矛盾双方不肯相和,这个世界恐怕早已不复存在、灰飞烟灭了。在佛学上,空乃性之体,和乃性之用。佛学中用两个字讲,即放下;用一个字讲,即空[2]。”放下即无我,此刻和气顿生,即生万法。若事物从这一面过渡到了那一面,则此与彼无别,都是相,唯有放下此或彼的瞬间,才是离相之时。“离一切相,则名诸佛”。任何事物两面的交界处,都是本真的藏身之地。其无明显相,非此非彼,混沌之态,此即和气升起的地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形而下之相,即入形而上之体。万物归根,和生万物,不一不异,圆通无碍[2]。
2. 发展联系观 2.1发展观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佛学中有“诸行无常”之说,即万物都不是常住的,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现在的我和一分钟前的我都不一样。因为有的细胞在死亡,有的又在诞生。这和辩证法中的发 展观是相一致的。同时,佛学认为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是生灭法。有始必有终,即缘起缘灭。而且越猛烈,其生灭速度越快。如暴雨易过、细雨绵绵。
2.2联系观
辩证法中有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而佛教说人与人之间因缘无处不在,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和其他人有既定的因缘的,甚至这个地球就是人类的业力共同感召出来的,这就是联系。
3.动静观 3.1知动者为静
根据辩证法原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动静两个属性的,完全单一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照这个意思来说,我们的生命有动必有静,我们的心日夜不停地思想着,算计着,但念与念之间有空隙,此空隙即是静态。而在禅宗中即有“观心”一说,意思为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何为念头?心动生念。何以心动?因生分别故。有了异境的对比,则产生分别。在唯识学中,此分别心称为第六识。我们常人的许多行为都是在第六识的带动下而作的。比如有人说:“那个人好坏,我不理他了!”“那人好坏”即是心念,“不理他”即是被此心念所转的行为。观心的“观”,不是第六识,动心不能观动心。观动者为静。观心的观落在第八识,即不动不分别之心。我们生生世世被念头所转,念头说东就向东,说西就向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静性,知动为静。比如身体疼痛。痛乃动,这个知道痛的就是静。但是人的生命并非只有肉体这一层。就像耳背的人,非大声才能听见,小声对他来说等于无声,事实上并非无声。所以只有跳出思想的怪圈,才能看清思想的本质!这里无需辨别思想的对错与好坏,无论思想中流动的是圣洁还是卑劣、是智慧还是愚昧,都是心的动态。因此观心不需理会念头的内容,只是用静态去感受动态,从而更深层的开发生命的静态而已。
3.2动静与非动静
动与静,佛学上称之为相,乃生灭法,所谓的静,其实是动态的稳定态,也是一种形态。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形态,都会变去的。动极必止,静极生动,动静之间相互转化。套用《金刚经》的话来讲,即:是动静,非动静,是名动静。变,乃宇宙永恒不变的规律。此变,在佛学中称为无常。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我们常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却不是运动的,往往盯在一个点上。能观察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的,不在变化之中。此即真静,她超越了生灭、动静、始终等二元对立,即本真也。我们这个“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心,不仅观起心动念的动态(第六识),其自身静态也是相,久之必变。即时,能所双亡,天地平沉。其实,哪有什么能所对立!一切平等平等,只需随其生灭 而不分辨——无我随缘,随缘无我。“如来如来,如是如是”!一切对立消融,了无痕迹[3]。
总之,我国佛教虽说不是唯物论,但可以说,佛法很多地方体现了辩证的思维。虽然在很多方面说的过于片面,认识到了辩证思维的观点,没有涉及辩证思维的本质。但是佛教哲学作为对客观世界认识过程的一个环节或人类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2] [3] 许抗生.简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否定辩证法思想[J].中国哲学史,2003 马英.浅论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 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佛学网.[1]
第四篇:佛教中礼仪小知识
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在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隔膜。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佛教中礼仪小知识,欢迎借鉴!
佛教的礼仪礼节
称谓
旅游接待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称谓的不同,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称谓,在接待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称谓也不完全一致。在我国寺院中的主要负责人称“住持” 或“方丈”,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物的称“监院”,负责对外
联系的称“知客”,他们可被尊称为“高僧”、“长老”、“大师”、“法师” 等。
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中出家的男性称“比丘”,简称“僧”,俗称“和尚” ; 出家的女性称“比丘尼”,简称“尼”,俗称“尼姑”。“僧”、“尼”,亦可尊称“法师”、“师太”。不出家而
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可尊称为“檀越”、“护法”、“施主” 等。
凡出家的佛教徒必须剃除须发,披上袈裟,称为“披剃”。僧尼一经“披剃”,即入住寺院,开始过与世俗隔绝的生活。
佛事仪式
佛教的佛事,又称法事,是佛教的宗教活动。它有一整套的固定仪式,为僧尼修行的主要有受戒、顶礼、功课等,为信徒、施主等修福的有佛诞法会、水陆法会等。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是常常举行斋天和放生。
受戒
受戒是佛教徒接受戒律的仪式。受过戒的佛教徒应自觉遵守佛教的各种戒律。应遵守的戒律有三皈五戒、十戒和具足戒。
① 三皈五戒。三皈,即在家的男子教徒进入佛门时的一种仪式。在家男子进入佛门时必需求一位法师为他授皈依法。如果举行正式的三皈五戒,须两个小时左右。此外,还要受五戒,五戒指第一不可杀生,第二不可偷盗,第三不可邪淫,第四不可饮酒,第五不可妄语。佛教徒受了三皈五戒之后方能称为“居士”。
② 十戒。十戒是指沙弥、沙弥尼所受的十条戒律。沙弥、沙弥尼是指7 岁以上、20 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男子和女子,汉族地区普遍称小和尚和小尼姑。十条戒律除了五戒之外,还应不装饰打扮、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③ 具足戒。具足戒又叫“比丘戒”、“大戒”。当沙弥年满20 岁时,举行仪式,授予“具足戒”。信徒受具足戒后,才能取得正式的僧尼资格。
顶礼
顶礼为佛教最高礼节,即向佛、菩萨或上座所行的礼节。行顶礼时双膝跪下,两肘、两膝和头着地,而后用头顶尊者之足,故称“顶礼”。出家的教徒对佛像必须行顶礼。头面接足,是表示恭敬至诚,这就是俗语说的“五体投地”。
功课
在寺庙里,僧尼每天的必修课为朝暮课诵,又名早晚功课,或是五堂功课。
寺庙一般在早上4 时就打催起板(起床号令),僧尼盥洗完毕,齐集在大雄宝殿,恭敬礼佛,端坐蒲团,听候大钟大鼓结束声。随后即起,随众念诵早课楞严、火悲、十小咒、心经等,这是二堂功课。晚课在下午4 时左右,僧尼立诵弥陀经和跪念八十八佛忏悔文、发愿、回向、放蒙山,这是三堂功课。回向的意思就是将自己念诵的功课回归向往,使大众都能亲证佛果。社会上流行的“晨钟暮鼓” 成语,就是由佛教寺庙里的早晚功课而来的。
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全名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也称“水陆道场”。因其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度六道众生,故称之。少则7 天,多则49 天。
佛诞法会
佛诞法会是佛教中最大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四月初八。在这一天要举行“浴佛法会”,就是大殿用灌佛盘,在盘中的莲花台上安置太子像(释迦牟尼诞生像)。这像是很小的童子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象征“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日各寺要举行纪念仪式。
佛教的礼节
合十
这是佛教徒的普通常用礼节,亦称合掌。施礼时双手手心相对合拢,手指向上,专注一心,口念“阿弥陀佛”,以示尊敬。一般教徒在见面时,多施合十礼。参拜佛祖或拜见高僧时要行跪合十礼,行礼时,右腿跪地,双手合掌于眉心中间。
南无
南无念“那摩”,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致敬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之前,以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南无” 意思是“把一切献给× × ” 或“向× × 表示敬意”。如称南无阿弥陀佛,则表示对阿弥陀佛的致敬和归顺。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忏悔
佛教理论认为,只有心身清净的人才能悟得正果。但是世间是污浊的,即使出家人也可能随时身遭“垢染”,影响自己的功德。然而信徒不必因此而担心,因为通过忏悔可灭除以往所有的罪过。
葬仪
佛教的僧侣去世后一般实行火葬,其遗骨或骨灰被安置在特制的灵塔或骨灰瓮中。普通的佛教徒去世后,则实行或水葬。佛教信徒死后,每年的祭日要由其家人为之举行祈祷冥福的追荐会,并发放布施。
第五篇: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它还影响着东方千百万计的生活和灵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二、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槃;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槃。据《肇论》介绍: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是为有余涅槃;《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槃,是为无余涅槃。大乘还分性净涅槃和方便净涅槃两种。本有的法身,名性净涅槃,即真如法性,亦称性德涅槃;假六度缘修,本有法身显现,名方便净涅槃,亦称修得涅槃。法相宗综合了大小乘涅槃学说立四种涅槃:①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②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③无余依涅槃。出生死苦之真如;④无住处涅槃。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说,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应化身故不住涅槃,名为无住涅槃。大乘佛教认为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三、佛教的重要节日
①佛诞日即释迦牟尼诞生日。由于说法不一,世界各国佛涎日期也不相同,中国汉
族地区和日本均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蒙、藏族地区为四月十五日;傣族地区 为清明节后十天。佛诞日各佛寺一般都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
佛身”的传说,教徒要以香水洗释迦佛像,故又称为浴佛日。
②佛成道日;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口子。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届时佛寺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腊八粥”以供佛。为什么要供“腊八粥”呢? 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苦行多年,饿得几乎死去,后遇一牧女送他乳糜,得免
于死。释迦牟尼成佛后,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
粥”。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吃“腊八粥”的习俗,用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 疫。
③佛涅架日;即释迦牟尼逝世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五日。但是释迦牟尼 逝世的年代,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相差59年,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545年;北传
佛教认为是公元前486年,后者是我国公认的年代。
④世界佛陀日;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把佛诞、成道、涅槃三个节日合并起来,称作“维莎迦节”,时间是五月中旬的月圆日。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世界佛教
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规定为“世界佛陀日”。在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这是一个全 国性传统节日,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
⑤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农历六月十九 为观音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涅槃日。届时善男信女便举行盛大的庙会,被
看作观音道场的浙江普陀山,更是摩肩接踵,香火旺盛。
⑥其他佛或菩萨的纪念日;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诞生日。农历二月二十一 日是普贤菩萨的诞生日。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
萨涅架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的诞生日。农历七月十五是僧自恣日,即
孟兰盆会。何谓自恣:就是佛教徒每年安居期满之日举行检举忏悔集会,请别人尽
情(恣)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进行忏悔,同时也检举揭发别人的过失。此日称“僧 自恣日”届时以百味饮食供养自恣僧,据说如此能使现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度脱苦 厄。
四、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汉魏之际,佛教虽已传入中原,可在史料中,关于佛像的记载却极为鲜见。在出土的佛教文物中,有四川乐山崖墓的佛雕像、彭山崖墓内发现的陶制佛像,这些据考证都是汉代的作品。但是这时的佛教文物遗留下来的为数极少。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说可容三千余人,其中还安置了身穿锦彩衣物、铜质涂金的佛像,这是中国的造像立寺首次见于正史记载。
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的代表.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以东晋戴逵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逵的创作态度认真,据说有一次他为了制作一尊佛像,曾潜藏在帐中,倾听众人的褒贬议论,然后加以详细研究,积思三年,才得以完成。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像,包括塑像和画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传来的佛像图样,而是融合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寺院的各种塑像以及画像,现在大多都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传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铜佛像以及当时开凿的一些石窟寺中,来了解和研究当时佛教造像的一些情况。
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是后赵建武四年(338)造的释迦佛铜像。此像现藏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像通高 39.4厘米,身着通肩大衣,衣纹以身体胸部为中心,向左右对称雕出作平行下垂状、两手在腹前作禅定印,肉髻较大,脸部轮廓清楚。佛座为四足方座,这是大多数早期金铜佛像所采取的形式。整个佛像身体略向前倾,衣纹形式化,左右对称,略显呆滞,带有早期还不成熟的佛像制作风格。
南朝佛像,传世遗物较少。但从现在仅有的一些造像来看,其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例如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所造的佛坐像,其衣纹、手印、背饰等基本上还保留着较早的传统手法,但其面部表情则安详柔和,与其他一些显得强有力而充满感情色彩的佛像相比,尤为幽雅静温,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色彩。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此外,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伟气势、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大佛像,历来被视作云冈石窟的代表、由于这一洞窟的顶部和前壁已揭,佛像成为露天,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瞻仰这一大佛的雄姿。佛像高13.7米,面部丰满,高肉髻,鼻梁挺直,嘴部轮廓清楚,嘴角处略带微笑、眉眼修长,眼睛瞳孔部镶着黑釉陶器,看来炯炯有神。双耳垂肩颈部肥短,两肩宽阔厚实、双手作禅定印,手肘外张,显示出力量和威严。造像整体看上去端庄凝重。身披袈裟,偏袒右肩,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于北方寒冷气候中的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也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某些特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并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因此,标志着这一时期艺术水平的龙门石窟,具有更加浓厚的中国风味、其中如古阳洞、冥阳洞、莲华洞等,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隋唐的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清和神秘气氛的宠罩。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颇似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纹皱折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同时显出衣物的质地轻薄、紧贴身上,更显得肉体的丰腴和体态的婀娜多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以及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和塑像等等。
五代宋以后的佛教造像,以四川和云南各处的石窟中保留得较多。这时的像有许多是密宗的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密宗的流传情况。元代盛行藏传密教,藏密寺院中,也塑有不少密宗的造像。此外,杭州飞来峰的摩崖石刻造像,也多为佛教造像,可以说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其中又以笑口弥勒(布袋和尚)的像最为著名。它那憨厚质朴、纯真无邪的笑容,看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吸引着一群群的游人和朝拜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代宋以后,还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完全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些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上看,则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也更浓,这样也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多从唐以前的面部留有蝌蚪形小髭的男相,转变成风姿绰约、美丽端庄的女性形相,而且更具有世俗的风韵。这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看,都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五、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诗歌、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庄严器具、坛场布置、佛事仪轨、丛林规制等等。佛教是中国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与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佛教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质的部分、核心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思想”、“精神”,而佛教提倡的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皈依”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藉著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
七、佛教的影响
从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就文学而言,这对于丰富文学思想以及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是使中国文学作品想象更丰富,故事性更强。天竺声韵理论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诗歌格律的形成。佛教还丰富了中国语言与词汇,丰富了文学观念。同时,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净化了中国人的心灵,从盛唐开始,佛教与儒家、道家并列,成为人们政治文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组成,佛教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稳定了社会,使人们精神领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广泛的被国人用于外交领域,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融通,总之,其深远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7.htm
http:// http://www.newsmth.net/bbs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