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双创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中央双创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双创资金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三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三明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明财绩〔2015〕2号)、《三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办公室三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三明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创〔2015〕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双创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市有关部门是指使用中央双创资金的市直项目牵头负责的项目主管部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是指使用“一县一特色”项目资金的项目运行部门。(下同)
第三条
中央双创资金绩效评价须包括绩效自评和重点评价两部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负责中央双创资金的绩效自评等工作,并向市双创办报送自评工作方案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市双创办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中央双创资金的支出管理;市双创办委托第三方对中央双创资金进行整体重点评价。
第四条
市双创办根据本办法负责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中央双创资金整体重点评价工作。市
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负责组织做好绩效自评工作,会同市双创办落实绩效跟踪督查、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工作。
第五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
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及财务会计资料;
(四)小微企业户数增加户数、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小微企业新增拥有授权专利等五大目标及其他过程性指标;
(五)市有关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六)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 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 第七条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遵循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经济性等原则。
第八条
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由市双创办统一制定,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个性指标是针对项目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第九条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中央双创资金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标准。
第十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及其他评价方法。
第十一条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开展评价。
第十二条
绩效评价可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评价过程应坚持定量优先的原则。
第三章 绩效自评
第十三条
绩效自评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资金投入、使用、产出、效果等情况;
(二)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三)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情况 ;
(四)项目政策的执行情况;
(五)中央双创资金的杠杆效应及效果等;
(六)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第十四条
部门自评程序如下:
(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根据上一年度中央双创资金的使用情况,按照项目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二)成立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工作小组由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负责制订评价方案、实施具体评价等工作。
(三)撰写、提交评价报告。按照规范的文本格式撰写绩效自评报告及自评表(模板及格式见附件一、二),并行文报市双创办。于次年3月底前评价上一年度部门所有中央双创项目(示范期内)。
第四章 重点评价
第十五条
重点评价程序如下:
(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根据各有关单位报送的自评情况,分年度对中央双创资金作重点评价。
(二)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三)成立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工作小组由评价工作机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负责制订评价方案、实施具体评价等工作。评价工作组可以是专家组或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
(四)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机构要根据评价工作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依据评价工作规范,制订评价工作方案,做好绩效评价准备工作。
(五)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工作方案,全面收集基础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
(六)对资料进行审查核实。对项目主管部门提供的评价相关资料,评价工作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到现场勘察、询查,核实有关资料信息。
(七)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评价工作组根据工作方案,采用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 — 6 —
析和综合评价,形成初步评价结论。初步评价结论形成后应以正式文件征求被评价单位意见。被评价单位应以正式文件答复。
(八)撰写、提交评价报告。评价工作机构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的绩效自评报告、评价工作组评价结论等相关资料,按照规范的文本格式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九)结果反馈。评价报告完成后应以正式文件印发被评价单位。被评价单位要对绩效评价报告进行认真分析,并将结果分析和整改情况反馈给评价单位。
第十六条
建立绩效评价档案。评价工作机构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后,应妥善保管工作底稿和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第五章 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
第十七条
绩效评价结果应当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
第十八条 绩效评价结果是市双创办和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政策、调整支出结构、改进预算管理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市双创办根据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市双创办予以通报,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照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后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第二十条
对于财政部门提出的绩效评价整改意见,市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应当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以后年度财政资金支出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财政部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逐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对无故拒绝或拖延提供绩效评价有关资料,阻碍绩效评价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关部门,由市双创办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财政部门依法对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或提交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第二十三条
参与绩效评价人员应坚持清正廉洁和客观公正,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者,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参与绩效评价的专家或中介机构应严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福建省预算绩效管理专家管理办法》。如有违反工作纪律或国家有关职业行为规范的,评价工作组织单位应取消其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资格,并将有关情况报送该专家或中介机构的相关主管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被评价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自评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附件:1.中央双创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中央双创资金支出绩效自评表
第二篇:财政支出项目双创资金专项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项目(双创资金专项)绩效评价
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的实施依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及实施后达成的主要效益。
1、实施依据: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榕政综„2015‟265号)。
2、基本性质:市发改委按照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的部署,组织开展双创大型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市科技局贯彻执行我市双创政策,开展众创空间和市创业创新示范中心申报,通过专家现场评审,局务会研究,报市政府同意后予以颁布。
3、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及实施后达成的主要效益:该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奖励认定的市级众创空间、市创业创新示范中心和省级互联网孵化器。
通过开展发现双创之星走进福建福州、创响中国福州站等活动,掀起新一轮“双创”热潮,活动成效显著,达到预期目的。
目前,我市众创空间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人才、经营及互动模式等诸多挑战,通过资金的扶持,表明政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构建双创载体建设的态度。
众创空间入驻的团队中有10家获得种子资金投资,15家获得天使资金投资,6家获得A轮融资,2家获得B轮融资,1家获
得C轮融资,1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金额达4.5亿元。4、2016年资金到位及支出情况:共收到财政拨款1058.61万元,举办发现双创之星活动、创响中国活动共113.61万元,奖励众创空间、创业创新示范中心、孵化器共945万。
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指标和选用原则和依据
根据《2017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方案》要求,利用比较法对2016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项进行评价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成立机构,制定方案。为进一步规范绩效自评工作,提高绩效自评质量,我委成立了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委、办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经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对2016列入绩效评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项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2、依据文件,及时拔付。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榕政综„2015‟265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创业创新示范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榕政办„2015‟45号)文件精神,会同市财政局做好双创专项资金的审核和拨付工作。
(三)存在不足。
我委对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处于摸索阶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优化,绩效目标与绩效评价指标的
衔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项目绩效评价结论
(一)项目绩效评价得分及等级
2016年,我委较好地完成绩效目标任务,自评分数88.5分,项目绩效评分及等级自评良好。
(二)项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本项目设定5个绩效目标,从投入资金、补助标准(创业创新中心)、补助县区数、各县区补助企业数、创业示范基地覆盖率对双创专项进行考核,从统计的数据看,均完成目标。
1、成本目标:投入市级财政资金。目标设置2016年1000万元,实际完成1058.61万元,实现目标。
2、成本目标:补助标准。目标设置示范创业创新中心不少于100万元,实现目标。
3、数量目标:补助县区数。目标设置2016年不少于8个,实际完成13个,5区、7县及高新区均获得补助,实现目标。
4、数量目标:各县区补助企业数。目标设置2016年不少于8个,实际完成46家,实现目标。
5、可持续影响目标:2016年创业示范基地覆盖率不少于60%。实际覆盖了5区、7县及高新区,达100%,实现目标。
(三)绩效评价指标得分具体分析
1、投入(共性指标28%):
(1)项目执行时效情况:期初目标编制数5条,完成5条,得6分;
(2)项目单位请款及时性情况:请款率100%,得5分;(3)项目单位请款准确性情况:偏离率为0,得5分;(4)实际支出情况:一是预算执行率100%,得6分;二是资金使用率100%,得6分;
2、过程管理(共性指标36%):
(1)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保障情况:我委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并按市财政局评价方案要求成立评价工作组,得5分。
(2)目标编制数量:共编制5条,得1.5分;
(3)目标个性化程度:“产出与效益”指标共3条,得1.5分;
(4)目标全面程度:期初编制三类3种目标,得1.5分;(5)预算执行监控情况:一是开展预算执行监控并按要求填报监控表和监控报告,得5分;二是未列入财政重点监控名单,不得分;
(6)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我委、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共同制定项目相关管理制度,得1分;
(7)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项目管理符合相关项目管理制度,得2分;
(8)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我委、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共同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得1分;
(9)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资金管理符合相关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得2分;
(10)会计信息质量-财政、审计检查情况:被列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对象,无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得3分;
(11)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师事务所检查情况:未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不得分;
(12)会计信息质量-单位自查情况:开展会计信息质量自查,得1分。
3、产出与效益(自编个性指标36%):
(1)产出数量:补助县区数。本指标6分。实际完成值不低于绩效目标值8个时得满分。实际完成13个,5区、7县及高新区均获得补助,得6分;
(2)产出数量:各县区补助企业数。本指标6分。实际完成值不低于绩效目标值8个时得满分。实际完成46个,得6分;
(3)产出数量:举办双创活动。本指标6分。实际完成值不低于2场时得满分。实际完成2场,得6分;
(4)产出数量:年末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数。本指标6分。实际完成值不低于2个时得满分。实际完成4个,得6分;
(5)产出数量:年末省级众创空间累计数。本指标6分。实际完成值不低于15个时得满分。实际完成22个,得6分;
(6)可持续效益:创业示范基地覆盖率。本指标6分。实际完成值不低于绩效目标值60%时得满分。实际覆盖了5区、7县及高新区,达100%,得6分。
(四)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缺乏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目前,大部分的众创空间普遍面临着商业运作模式不成熟,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市场资本未被激活,持续盈利困难的问题。一方面,高昂的租金成本和运营成本一直是发展的障碍,即使政府财政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众创空间的大跃进发展,促进市场潜在竞争力加入竞争,瓜分市场,他们多数只能以租金作为重要盈利来源,不能真正给予创客们场地和服务上的优惠。
(2)品牌影响力不足。福州本土打造的具有品牌知名度众创空间较少。尽管启迪之星、微软孵化器、腾讯众创空间等在全国分支机构和办公规模快速扩张,但福州有影响力的众创空间仍不足,福州急需诸如爱特创业加速器、坚果众创空间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众创空间,吸引顶尖的创业人才来榕创业,有利于资源向优势的众创空间集中,打造福州本土众创空间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福州创新创业环境。
(3)服务质量低。福州众创空间的硬件条件和服务能力差异性很大。不少众创空间由于是老厂房改造而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网速慢、设备老化,装修时考虑不周全,公共空间和交流空间比例较少,难以满足创业者的需求。
(4)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由于福州当地的薪资水平、就业环境相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具有竞争力,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性人才扎根落户福州造成一定的障碍。
2、改进建议:
(1)加快推进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市场化。尽管众创空间具有
部分公益属性,但本质是商业运作平台,必须有市场化的盈利模式来支撑其发展壮大。一是鼓励运营主体以自有场地进行众创空间建设并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强化项目孵化服务,在减少短期资金压力的同时通过长期股权收益实现盈利。二是引导办公场地的提供方以股权的形式投入到众创空间的管理中,从而降低众创空间物业成本。三是推动众创空间兼并重组,加快形成品牌辐射和规模效应,并鼓励传统孵化器将众创空间作为孵化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整合。
(2)打造双创品牌,扩大福州双创影响力。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大型创业活动,每年评审100个优秀创业项目,打造“榕创”系列双创品牌。发挥对台优势,打造海峡两岸创业品牌。引导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
(3)聚集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双创综合服务水平。打造“悦动福州”等双创服务平台。对接“网上办事大厅”等信息平台,完善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的双创服务体系。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向各类双创主体开放技术等资源,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向全社会开放科技基础设施。
(4)要为众创空间与科研机构、高校、律所、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对接牵线搭桥,鼓励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科研仪器等面向众创空间开放,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品科技含量,引导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鼓励众创空间与高校合作,带动大学生就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进驻众创空间,分享经验、提供帮扶;鼓励社会团
体举办创业培训活动、创业创新比赛及各种围绕“双创”的公益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项目实施中好的经验与做法:一是通过开展发现双创之星走进福建福州、创响中国福州站等活动,掀起新一轮“双创”热潮,活动成效显著,达到预期目的;二是云端创咖+、优空间和我想创业等一批本土培育的众创空间在省内甚至国内有了一定知名度;福大、农大、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外语外贸学院等自建或合建了众创空间。微软、腾讯、百度、3W咖啡、车库咖啡、清华启迪等国内外知名创客服务机构纷纷落户福州。依托县域经济,永泰的嵩口古镇、闽侯县的红木电商平台创之源等各种星创天地应运而生。
第三篇: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2010年04月03日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预[2007]37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 管理,保障中央部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我们制订了《中央本 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规范基本支出预算分配行为,保障中央部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组成。本办法所称“中央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 中央部门的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行政运行经费和事业单位的事业运行(或机构运行等)经费等基本支出的预算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是中央部门 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基本支 出计划,按其性质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第五条中央部门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其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作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六条 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
(一)综合预算的原则。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对当年财政拨款和以前结余资金,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
(二)优先保障的原则。财力安排首先应当保障单位基本支 出的合理需要,以保证中央部门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三)定额管理的原则。基本支出预算实行以定员定额为主 的管理方式,同时结合部门资产占有状况,通过建立实物费用定 额标准,实现资产管理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对于基本支出没有财 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其基本支出预算可以按照国家财务规章制度 规定和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结合单位的收支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合理安排基本支出预算。
第二章 制定定额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第七条 定员、资产和定额是测算和编制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
定员,是指国家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根据中央部门的性质、职能、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所下达的人员配置标准。
资产,是指中央部门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 公共财产。包括国家调拨的资产、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单位名义接受捐赠形成和 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等,其表现形式为办公用房、车 辆、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
定额,是指财政部根据中央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 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基本支出的各项内容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第八条 制定定额标准的原则
(一)制定定额标准要以公平为前提,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水平。
(二)制定定额标准要量力而行,以财力可能为基础,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三)制定定额标准要规范化,制定方法要具有科学性。
第九条 制定定额标准的方法
(一)依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财力状况,社会物价水平及单位的业务性质、工作量、人员、资产等数据资料制定定额标准。
(二)根据基本文出的特点,对政府收支分类中的支出经济 分类款级科目进行合理调整、归并,形成若干基本支出定额项目。
(三)基本支出定额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人员经费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基本工资、津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人员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具体定额项目包括:办公及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日常维修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费、一般购置费(包括一般办公设备购置费、一般专用设备购置费、一般交通工具购置费、一般装备购置费等)、福利费和其他公用经费等。
(四)为规范定额分配行为,根据中央部门承担的职能、行 业及业务特点,将中央部门分为若干类型。在核准同类单位工作量、占用的资源和相关历史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或实物作为测算对象,确定各类单位各定额项目的单项基准定额。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定额项目中,水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交通 费等可采取人员定额和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五)确定同类单位单项基准定额的基础上,确定同类单位的分档定额标准,最后确定各单位所应执行的各个单项定额标准。
(六)各个单项定额标准的总和构成单位基本支出的综合定额。
第十条 定额标准的调整
定额标准的执行期限与预算一致;定额标准的调整在预算开始前进行;定额标准一经下达,在预算执行中不作 调整,影响预算执行的有关因素,在确定下一定额标准时,由财政部统一考虑。
第三章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第十一条中央部门根据财政部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组织编制本部门申报基本支出预算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按照规定格式报送财政部。
第十二条财政部对中央部门报送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 进行审核,按照定额标准及有关依据,结合中央部门基本支出结 余情况,测算并下达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 公用经费,下同)及财政拨款补助数。
第十三条中央部门在财政部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 额及财政拨款补助数额内,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 策、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 费各自的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之间,自主调整编制本部门的基 本支出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财政部。
第十四条财政部依法将审核汇总后的中央部门预算上报 国务院审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向中央 部门批复。
第四章 基本支出预算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基本支出预算按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分别 核算管理。人员经费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安排;日常公用经费 应与部门占有的资产情况相衔接,未按相关规定报批或超过配置 标准购置的实物资产,一律不安排日常维护经费。
第十六条基本支出预算中按照规定属于政府采购的支出,应当同时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中央部门要严格执行批准的基本支出预算。执行中发生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超收部分,原则上不再安排当年的基本支出,可报经财政部批准后,安排项目支出或结转下年使用;发生的短收,中央部门应当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调减当年预算,当年的财政补助数不予调整。如遇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基本支出预算的,由中央部门报经财政部批准后进行调整。
第十八条基本支出结余应按照财政部有关结余资金管理规定使用,中央部门应加强对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的管理,将预算安排与基本支出结余资金统筹考虑。
第十九条财政部对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 检查监督,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法 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预 [2002]35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市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行政工作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二○○三年四月二日
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行政工作任务完成和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中央、省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支出预算是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项目支出计划。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由行政事业费开支的项目,主要包括大型修缮、大型会议和其他行政事业性项目。
大型修缮是指连续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的房屋维修,或者是按照有关规定,经鉴定属于危险性房屋的修缮。
大型会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召开的一、二类会议。
其他行政事业性项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除大型修缮和大型会议外,为开展某种专项业务活动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项目。
第四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综合预算的原则。项目支出预算要体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要求;
(二)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在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结合当年财力状况,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三)追踪问效的原则。市财政部门和市级各部门对财政预算安排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追踪问效。
第二章项目库的设立
第五条项目库是指由财政部门设立的对申请预算的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第六条项目申报文本和项目支出预算报表以财政部制定的统一格式为准。
第七条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实行滚动管理,项目分为上年延续项目、上年结转备选项目和当年新增项目。
上年延续项目是指以前财政预算批复确认的本预算中继续安排的项目;
上年结转项目是指上财政预算未安排、供本财政预算选择安排的项目;
当年新增项目是指本新增的供财政预算选择安排的项目。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八条市级各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汇总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项目支出预算后,统一向市财政部门申报。
第九条市级各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申报的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范围;
(二)属于本部门行政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
(三)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第十条申报材料及相关要求:
(一)市级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报送的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文本和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各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包括上年延续项目、上年结转备选项目和当年新增项目。当年新增项目必须填写“项目申报书”。上年延续项目和上年结转备选项目,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没有变化的,在报送项目申报文本时,可以不再填写“项目申报书”;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发生变化或撤销的,各部门应当在项目支出预算总报告中予以说明;变化较大的项目,需重新填写“项目申报书”。
(三)各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报送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一条申报程序
(一)项目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申报项目,不得越级上报;
(二)市级主管部门对申报的项目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向财政部门申报的范围,在汇总本部门所有项目并进行择优排序后统一向财政部门进行申报。
第四章项目审核
第十二条项目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一)资格审核:项目单位是否属于市级财政预算单位;
(二)形式审核: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填报要求,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三)内容审核:申请项目的立项依据是否真实可靠,项目预算是否合理等。第十三条市财政部门对市级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排序,并纳入财政部门项目库。
第十四条对预算数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项目,市财政部门可以组织专家或者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审。
第五章预算的核定与项目实施
第十五条市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市级部门行政工作任务、事业发展目标,确定当年市级部门项目安排的原则和重点,并根据财力状况和项目排序,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列入部门预算。
第十六条市级主管部门要按照核定的项目支出预算组织项目的实施,并责成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和项目支出预算。
第十七条项目支出预算一经核定,原则不得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项目终止、撤销、变更、追加预算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项目完成后,结余的资金报经市财政部门同意后,可结转下一使用。
第十八条纳入政府采购的项目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和本办法执行。
第六章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
第十九条市财政部门、市级主管部门及项目单位等要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要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并将项目完成情况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要将项目完成情况汇总报送市财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对预算安排的项目实行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办法由财政部门制定,考评工作由市级主管部门和市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基本建设投资、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资金中列入各部门预算的项目,依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进行管理,并纳入市财政部门项目库。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市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票据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票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务支出票据管理,规范财务报销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财政票据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财务支出票据包括:银行票据、税务发票、财政票据及单位自制凭证等,是财务支出的法定依据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四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取得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原则,反映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
第五条 各单位是规范使用财务支出票据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财务支出票据经办人是财务报销凭证的直接责任人,对财务支出票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等负直接责任;财务机构是各单位财务业务管理部门,对财务支出票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等负监管责任。
第二章 财务支出票据的种类
第六条 财务支出票据包括:
(一)银行票据
银行票据是指由银行签发或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票据。包括: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汇票、本票、划(收)款凭证以及国库集中支付凭证等。
(二)税务发票
税务发票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其在购销商品或提供应税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时收取的应税收入为对象,向付款方开具的收税凭证。包括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的各类发票。
(三)财政票据
财政票据是指由财政部门监(印)制、发放、管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收取财物时,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包括:非税收入通用票据、非税收入专用票据、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医疗收费票据、社会团体收费票据和其他应当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票据等。
(四)单位自制凭证
单位自制凭证是指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根据会计核算和自身管理要求,由本单位内部经办部门(含财会部门)或个人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活动时所自制的原始凭证。包括:零星费用报销单、差旅费补助报销单、借款单、工资表(单)、劳务费用领报单、原材料(办公用品)出入库单等。
第三章 财务支出票据的审核
第七条 财务支出结算原则上实行“一事一报”,财务报销凭证必须经过审核,未经审核和经审核不合格的凭证不能报销。符合公务卡结算条件的要严格按照公务卡结算方式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凭证审核主要包括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等。
第八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合法性,是指财务支出票据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
第九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真实性,是指原始票据本身的真实性;票据所记载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性。
第十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完整性,是指开具日期、客户名称、商品名称及服务(或劳务)项目、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等内容的完整性。
第十一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规范性,是指财务支出票据内容规范、字迹清楚、项目准确、印章齐全、内容与发票种类相符、各联次内容与金额一致;记载内容不得涂改、挖补。第十二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准确性,是指财务支出票据的正确使用,属于非税收支范畴的,必须使用财政票据;属于财政拨款安排的部门预算支出的,必须使用统一的国库集中支付凭证;属于代收暂付的往来资金,必须使用往来结算票据;属于向对方提供的经营性服务范畴的货物、劳务,必须使用税务发票等。
第十三条 财务支出票据的时效性,是指财务报销凭证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使用,凡过期票据视为无效票据,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第四章 财务支出的报销
第十四条 财务支出的报销,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审核、审批。并有具体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
第十五条 财务支出报销时,应附与经济业务事项有关的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及附件,包括:单位自外部取得的合法凭证(资料)、单位内部自制凭证(资料)。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支出事项,需依法提供政府采购的相关资料。单位内部非经营性服务项目的结算,按《湖北省财政厅关于修订2012年版湖北省财政票据的通知》执行。
(一)报销会议费用,须提供会议审批表、会议通知、会议经费预算、会议签到表和结算清单等附件。
(二)报销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等费用,须提供盖有收款单位印章的明细清单等附件。
(三)报销车辆维修费用,须提供维修申请单、结算清单等附件。
(四)报销接待费用,实行“一事一结”,公务接待须有接待公函、公务接待审批单、消费清单和公务卡结算凭据(达到公务卡支付标准的);招商(商务)接待须有接待方案、接待审批单、消费清单和公务卡结算凭据(按公务卡使用规定执行);外事接待活动按相关规定执行。
(五)报销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维修、装修工程费用,需提供合同、协议和明细结算单、工程决算清单等附件。
(六)报销宣传费、广告费、印刷费(打字、复印费)等,需提供项目经费预算、合同及明细清单等附件。
(七)报销专家授课、评审等劳务报酬,按《省财政厅、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行发〔2014〕18号)文件执行。其中:报销附件应提供授课人、评审人姓名、技术职称,活动项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及代扣代缴完税凭证等相关资料。
(八)报销搬运力资费、临时聘请人员的劳务费,需提供审批、决议、决定等附件。
(九)报销临时租房的房租费,应提供租房审批件及租房协议等附件。
(十)其他报销事项,均需要提供与报销内容相关的审批、执行、验收资料等附件。
第十六条 财务支出票据遗失的,需加盖出票单位公章的记账联(或存根联)复印件,并由报销人出具书面说明,证明人签字可作报销凭证;确实无法取得的,报销人应出具书面说明,经证明人签字、按程序审批后方可报销。
第十七条 财务支出票据应及时报销,当年票据一般应在内报销完毕;特殊情况下,可在票据业务发生后一个内报销完毕。
第十八条 除必须作为附件的财务支出票据随同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外,其他资料可另行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第十九条 财务报销凭证作为会计档案归档,应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章 财务支出票据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加强财务支出票据管理,细化管理办法,规范管理程序,定期做好内部稽查,防止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财务报销行为,除按本办法规定整改外,要分清责任界限,分别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财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财务报销凭证的监管工作,对财务支出票据的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 财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加强对票据的印制、领购、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加大对制售、使用虚假票据,虚开、套开票据等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第二十三条 财政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等多种平台发挥举报监督作用;认真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督办查处和公告制度;认真执行信访保密制度,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对举报有功人员,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 建立财务支出票据问题信息共享、线索移送齐抓共管机制,及时移送问题线索。对于财务支出票据中典型违规违纪问题和问题线索,要及时移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现的假伪发票线索,应及时向公安、税务等部门反馈;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湖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