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

时间:2019-05-14 03: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

第一篇: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

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

欧盟食品法规的主要框架包括“一个路线图,七部法规”。“一个路线图”指食品安全白皮书;“七部法规”是指在食品安全白皮书公布后制定的有关欧盟食品基本法、食品卫生法以及食品卫生的官方控制等一系列相关法规。

1.食品安全白皮书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长达52页,包括执行摘要和9章的内容,用116项条款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制订了一套连贯和透明的法规,提高了欧盟食品安全科学咨询体系的能力。白皮书提出了一项根本改革,就是食品法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包括普通动物饲养、动物健康与保健、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新型食品、添加剂、香精、包装、辐射、饲料生产、农场主和食品生产者的责任,以及各种农田控制措施等。同时,它要求各成员国机构加强工作,保证措施能可靠、合适地执行。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英文版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中文版

2.食品安全基本法(EC)178/2002号条例

178/2002号法规是2002年1月28日颁布的,主要拟订了食品法规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建立EFSA和拟订食品安全事务的程序,是欧盟的又一个重要法规。178/2002号法令包含5章65项条款。范围和定义部分主要阐述法令的目标和范围,界定食品、食品法律、食品商业、饲料、风险、风险分析等20多个概念。一般食品法律部分主要规定食品法律的一般原则、透明原则、食品贸易的一般原则、食品法律的一般要求等。欧洲食品局(EFSA)部分详述EFSA的任务和使命、组织机构、操作规程;EFSA的独立性、透明性、保密性和交流性;EFSA财政条款;EFSA其他条款等方面。EFSA由管理委员会、行政主任、咨询论坛、科学委员会和8个专门科学小组组成。快速预警系统、危机管理和紧急事件部分主要阐述了快速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实施、紧急事件处理方式和危机管理程序。程序和最终条款主要规定委员会的职责、调节程序及一些补充条款。

(EC)178/2002号条例英文版

(EC)178/2002号条例中文版

3.食品卫生条例(EC)852/2004号条例

该法规规定了食品企业经营者确保食品卫生的通用规则,主要包括:

1、企业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

2、从食品的初级生产开始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和分销的整体安全;

3、全面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4、建立微生物准则和温度控制要求;

5、确保进口食品符合欧洲标准或与之等效的标准。

(EC)852/2004号条例英文版

(EC)852/2004号条例中文版

4.动物源性食品特殊卫生规则(EC)853/2004号条例

该法规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只能用饮用水对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清洗;

2、食品生产加工设施必须在欧盟获得批准和注册;

3、动物源性食品必须加贴识别标识;

4、只允许从欧盟许可清单所列国家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等。

(EC)853/2004号条例英文版

(EC)853/2004号条例中文版

5.人类消费用动物源性食品官方控制组织的特殊规则(EC)854/2004号条例

该法规规定了对动物源性食品实施官方控制的规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欧盟成员国官方机构实施食品控制的一般原则;

2、食品企业注册的批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如限制或禁止投放市场、限制或禁止进口等;

3、在附录中分别规定对肉、双壳软体动物、水产品、原乳和乳制品的专用控制措施;

4、进口程序,如允许进口的第三国或企业清单。

(EC)854/2004号条例英文版

(EC)854/2004号条例中文版

6.确保对食品饲料法以及动物卫生与动物福利法规遵循情况进行验证的官方控制(EC)882/2004号条例

882/2004条例是一部侧重对食品与饲料,动物健康与福利等法律实施监管的条例。它提出了官方监控的两项基本任务,即预防,消除或减少通过直接方式或环境渠道等间接方式对人类与动物造成的安全风险;严格食品和饲料标

识管理,保证食品与饲料贸易的公正,保护消费者利益。官方监管的核心工作是检查成员国或第三国是否正确履行了欧盟食品与饲料法,动物健康与福利条例所要求的职责,确保对食品饲料法以及动物卫生与动物福利法规遵循情况进行核实。

(EC)882/2004号条例英文版

(EC)882/2004号条例中文版

7.关于供人类消费的动物源性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引进的动物卫生法规2002/99/EC号指令

该指令要求各成员国2005年前转换成本国法律。该指令提出了动物源性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的动物健康条件的官方要求。指令中还包括了相关的兽医证书要求、兽药使用的官方控制要求、自第三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要求等。

2002/99/EC号指令英文版

8.饲料卫生要求(EC)183/2005号条例

许多食品问题始于被污染的饲料。为了确保饲料和食品的安全,欧盟的第183/2005规定对动物饲料的生产、运输、存储和处理作了规定。和食品生产商一样,饲料商应确保投放市场的产品安全、可靠,而且负主要责任,如果违反欧盟法规,饲料生产商应支付损失成本,如产品退货以及饲料的损坏。

(EC)183/2005号条例英文版

第二篇: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介绍

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介绍

一、有关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简介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合法、守法,食堂工作人员是否尽职尽责,严格按规章办事,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那么,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应遵循哪些法律法规呢?可以这么说,凡是国家、地方、部门针对食品饮食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均与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具体地讲国家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基本法律后,相关部门又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以规范食品饮食行业的经营活动。

制定的《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监督办法》、《四川省消毒管理条例》、《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条例、规章,对食品的采购、贮存、制作、销售等环节,以及食堂硬件设施、食堂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具体要求,规范了食品饮食行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四川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办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四川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评分细则》、《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等规章,统一了行业标准,为饮食行业的监督、考核和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条例及规章,则为处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

所有这些法律、条例和规章都是我们必须无条件遵循的,从事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人员也必须以此为准则,自觉规范我们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

有关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较多,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做好学校食堂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我们针对学校食堂工作实际,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将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对食堂的管理与监督的基本要求

1、学校要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 1

人员。

2、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具体地讲是要有健全的卫生管理、检查制度;原料采购索证(采购食品的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购货凭证等)、库房管理、粗加工管理、烹调加工管理、面点制作管理、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制度等等。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张贴上墙),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3、学校应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在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以下措施:⑴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⑵协助卫生机构治病救人;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⑷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⑸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4、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5、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6、学校要建立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

(二)对食堂加工操作间的基本要求

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少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成,具有一定的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臵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保持环境清洁。台面、地面每餐至少打扫一次;废弃物应该放在有盖的容器内,一餐一清。排烟罩应经常清洗。盛调料的容器要保持清洁卫生,调料内无异物,用后加盖防尘;每次用后要将容器清洗一次,再倒入新的调料。厨房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杂物。未经初加工的食品不得进入厨房。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出食品加工操作间。

(三)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每年必

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习惯,必须做到在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臵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四)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环节的基本要求

1、采购: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品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禁止采购以下食品:⑴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观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⑵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⑶超过保值期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⑷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2、贮存:⑴原辅料进库前必须严格检验,发现不合格或无检验合格证书又无化验单者,验收人员应拒绝入库。⑵验收之后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品名、供货单位、数量、进货日期、感观检查情况、索证情况等。⑶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⑷食品贮存场所静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⑸有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⑹贮存场所要做到通风、防潮,保持室内干燥,地面、货架保持清洁,设有防鼠、防蝇措施并避免阳光直晒食品,容器要加盖防尘。⑺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出食品贮藏间。

3、加工:⑴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抺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⑵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⑶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须要热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度。加工后的熟制品应该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制成后必须留样。⑷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⑸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学生食堂不得制售冷晕凉菜。⑹厨师品尝味道要用专用的工具,食物品尝后必须废弃,不准用炒菜勺或用手抓取品尝食物。⑺应特别注意危险食品的加工,如:四季豆、皮蛋、豆浆制品等。

4、销售:⑴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小时,若超过2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度或低于10度的条件下存放。⑵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⑶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专用工具分检传递食品,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物。专用工具应当定位放臵,货、款分开,防止污染。⑷学校组织的集体用餐,要严把供餐质量关,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和销售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向学生订购冷荤凉菜食品。

(五)对消毒环节的基本要求

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施设备混用;餐饮具使用前必须冼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六)对就餐场所的基本要求

餐厅店堂应保持整洁,在餐具摆台后或有人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当回收保洁。

当发现或被就餐者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官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餐厅服务人员应当立即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有关备餐人员。备餐人员应该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作出相应处理,确保供餐的安全卫生。

供就餐者自取的调味料,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供餐场所应设臵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臵。

(七)对饮用水的基本要求

总的来说是要坚持充足、方便、符合标准的原则,有条件使用自来水的应使用自来水。

使用地下水(井水)的,要做到水源地30米范围内无污染源,同时取得卫生许可证。所建水井,要有防护设施,井壁、井沿平整光滑,井口要加盖、上锁。要有防毒装臵和消毒措施,定期对水井进行清洗消毒。要落实专人对水井的严格管理,做好水质的管护、监测工作。

三、责任追究

综合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内容和办法,可以概括区分为事前追究和事后追究两部份,这里的“事”是指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一)事前责任追究内容和办法:

事前责任追究内容:⑴未建立食堂卫生校长负责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⑵实行食堂承包经营(托管)经营的学校未建立准入制度或准入制度未落实的;⑶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⑷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⑸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按规定安排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⑹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⑺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事前责任追究办法:事前追究内容包含了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堂在管理、采购、贮存、制作、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在例行的检查、督查工作中,发现学校存在上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将给予学校限期整改、警告、通报批评、考核扣分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学校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政纪处分。卫生行政部门将给予责令整改、警告、罚款的处罚,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二)事后责任追究内容和办法:

事后责任追究事内容:⑴瞒报、迟报食物中毒事故,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的;⑵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留现场的。

事后责任追究办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规定,违反《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卫生部门应当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卫生许可证,并同时按下列规定对食堂经营者处以罚款:

1、造成食物中毒或者疾患人数10人以下的,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至三万元的罚款;

2、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数在11人至30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千至四万元的罚款;

3、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数在31人至100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4、造成食物中毒疾患人数101人以上或者人员死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四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以三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承包经营者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卫生部、教育部印发的《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需要追究学校行政责任的,应当按以下原则,分别追究学校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于29人的,追究直接管理人的责任。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30人及以上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但直接管理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已将学校未履行食品卫生职责情况书面报告学校主管领导,而学校主管领导未采取措施的,由学校主管领导承担责任。发生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责任。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学校主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事前责任追究和事后责任追究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事前事是基础,做好了事前事,就可以避免事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确保无事后事发生的根本保证。而有无事后事,则是检验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是否遵章守纪、各项工作是否扎实有效的根本标准。

处理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在调查处理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这一原则表明:查处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必须从源头查起,从事前事项一一检查,一查到底。若因事前事没有做好,而导致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将加重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

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考察报告

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考察报告

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有:欧盟食品政策;欧盟食品安全局情况;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的官方管理和检验;欧盟转基因食品(GMO)问题。通过考察对欧盟食品安全及其法规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一、欧盟食品政策的演化

20世纪60年代为确保食品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通,制定了食品政策。1985年欧盟委员会发表“食品通讯”,也叫作“微型白皮书”。共同体食品法规的制定以下4点为基础:①对公众健康的保护;②公众对信息的需要;③实现公平交易;④必需的政府管理。

1997年4月,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欧盟食品法规一般原则的“绿皮书”。基本目标:①确保为公众健康、安全和消费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保护;②确保货物在内部市场自由流通;③确保法规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④确保欧洲产业的竞争力并增强它的出口能力;⑤让企业、生产者和供应商承担食品安全的责任,推行以有效的官方控制为基础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⑥确保法规的连续性、合理性、一致性、简明化、易理解以及与有关利益方充分协商。

欧盟委员会规定,欧盟的食品安全政策应该建立在以下基本原则之上:①采用一个贯穿整个食物链的综合的、完整的方法;②清楚表述食物链中有关各方(饲料生产者、农场、食品经营者、成员国、委员会和消费者)的角色;③饲料、食品及其成分是可追溯的;④食品政策具有连续性、有效性和动态性;⑤采用风险分析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⑥提供具有最高的独立性、完善性和透明度的科学建议;⑦在风险管理中坚持预防性原则。

二、欧洲食品安全局

欧洲食物安全局(EFSA)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风险分析中的风险评估。此外,它还在风险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科技委员会和8个工作小组是EFSA风险评估工作的核心。科技委员会由8个科技小组的主席和6名独立的科技专家组成分别是:①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加工辅助剂和其他与食物有关的物品工作组;②动物饲料添加剂和产品工作组;③转基因生物工作组;④植物健康、植保产品及其残留物工作组;⑤饮食卫生用品、营养和过敏工作组;⑥生物危害工作组;⑦食物链污染问题工作组;⑧动物健康和福利工作组。

三、食品安全法规的执行

(一)直接执行:共同体食品法规的监督

共同体的食品法规既可以由成员国执行,也可以由共同体执行。成员国的执行被称作“间接执行”,共同体的执行称作“直接执行”。在食品法规领域,食品产业受成员国有关机构的监管,但这些机构同时受共同体的管理。

1997年,食品和兽医办公室(FVO)在爱尔兰建立,它隶属于DGXXⅣ(负责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健康保护),为委员会监管农业源性食物和食品。FVO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共同体在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方面的法规得到执行和实施;FVO的主要活动是对成员国和第三国进行监督,并将监督结果以及结论和建议写入监督报告。

2002年,FVO在爱尔兰的格兰其开设了网站,并在网站上公布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哪些国家实施了多少次监管。

(二)间接执行:转换

“转换”是指以国家法律或行政方式表达共同体指令的过程。

四、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日前,欧盟委员会对食品安全卫生制度进行改革,对原17项法令进行合并、简化和协调统一,力求制定一项统一的、透明的安全卫生规则。新的安全卫生规则将适用于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食品以及所有的食品经营者,同时还将建立执法机构加强监管。新政策的核心是在建立食品安全战略目标的同时,给商家以选择采取何种安全措施的自由,而不是给他们制定过多的繁文缛节。新规则有以下几改进:一是引入了从农场到餐桌的概念;二是确立了食品生产经营商对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这一原则加大了生产经营者的安全卫生责任。生产经营商主要依靠自我核查机制及对有害物的现代监控技术来确保食品中安全卫生。有害物关键点控制(简称HACCP)体系的实施对于所有非主要食品经营者来说成为强制性义务。

五、欧盟的转基因食品管理 1.有关转基因生物体和食品的指令

在2002年10月17日以前,转基因生物体的实验释放和进入市场主要是由欧共体授权的,相关指令为90/220/EEC 和2001/18/EC,在01/18/EC指令中,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对转基因体的准备释放又有了规定。

2.欧盟转基因食品管理机构:欧盟食品安全局

欧盟食品安全局的首要职责是,要保证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以及欧盟与第三国之间有贸易往来的食品和饲料的安全。3.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方法

根据(EC)258/97法规,欧盟对新的食品和新的食品添加剂实行审定和可回溯制度,包括产品的成分及构成,或来源于GMO的成分有多少。该法实际上不但要求以GMOs为原材料的产品加贴标识,无论加工食品还是非加工食品,如果其含有GMOs都必须加贴同样标签。欧盟对有关GMO和GM食品评估和审批的法规是十分清晰的,各成员国和欧盟的职责却是相互分离的。为了改进这种相互分离的状况,欧盟提议对GMO、GM食品和饲料进行科学评估和审批。这意味着从事相关经营的人,在使用GMO以及将其使用在饲料或食品上不需要分别进行审批,但是对此GMO及其可能的有关使用要进行一个风险评估和一次审批,这种审批将确保GMO的安全使用。

六、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借鉴意义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认识到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四篇:2011年欧盟主要食品安全政策及事件汇总

2011年欧盟主要食品安全政策及事件汇总

2011年欧盟主要围绕双酚A、转基因成分、食品标识等方面出台了新政策,对含双酚A奶瓶颁布禁令,放宽了对动物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限制,出台了更为严格和详尽的食品标识规定。同样在2011年欧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大肠杆菌疫情,并蔓延至北美地区。以下为笔者总结出的2011年欧盟主要食品安全政策及事件。

1.欧盟委员会呼吁简化过于复杂的食品进口监控体系

欧盟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欧盟食品进口监控程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其分散性和复杂性使得其在不同的经济区域之间应用程度不一致。因此,欧盟委员会呼吁简化食品、动物饲料和动植物的复杂管理框架,形成一个更“整体性”的措施,从而使各地区之间一致。

2.欧盟双酚A禁令出台 出口企业面临洗牌危机

2011年1月28日,欧盟发布了关于修改2002/72/EC与婴儿奶瓶中双酚A限量的指令(2011/8/EU),该指令规定从2011年3月1日起,禁止在欧盟境内生产含双酚A成分婴儿奶瓶,并从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将含双酚A成分婴儿奶瓶投放市场或进口。

3.欧盟拟批准进口动物饲料含少量转基因成分

盟委员会2月22日下午通过一项决议,将允许进口动物饲料中含有少量转基因成分。根据此项决议,转基因作物痕迹含量不得超过饲料的0.1%,而之前一直要求转基因作物痕迹含量为0。

4.欧盟部分成员国接连通报中国面食铝含量超标

今年1月24日,出口捷克的中国产速食面和粉条遭到禁售。在此前的通报中,捷克共和国农业和食品检疫局(CAFIA)表示,禁止销售的两种包装面食品,一种为500克包装的现成面条,保质期为2012年9月30日;另一种为250克包装的粉丝,保质期为2012年12月31日。

此前出口比利时的中国产速食面也因铝含量超标而遭到禁售,相关产品被遣回或销毁。

5.欧盟食品安全局认为焦糖色素无害食品安全

基于现有数据,欧盟专家组认为,四种焦糖色素既无基因毒性效应,也无致癌性,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焦糖色素会对人的生殖或者儿童发育有不利的影响。考虑到它们类似的特性,专家组对四种焦糖色素设立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300 mg/kg;然而对于E150c,该专家组对其设立的ADI较为严格,为100 mg/kg。

6.我国4款汤圆因含未被批准的转基因成分被欧盟通报

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2011年第12周通报,我国共有17款产品被通报,其中有4款汤圆因其中的大米含未被批准的转基因成分被撤出市场或作销毁处理。这四款汤圆分别为:绿茶汤圆、花生汤圆、红豆汤圆、芝麻汤圆,通报国均为英国。

7.欧洲议会议员、成员国官员并未就欧盟新型食品条例达成一致

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29日未能就是否禁止克隆食品达成一致,导致欧盟更新1997年沿用至今的新型食品法规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欧洲议会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欧洲议会与欧盟成员国代表经过彻夜谈判仍然未能解决双方间分歧。欧洲议会要求禁止销售来自克隆动物和其后代的食品,或者在食品标签上注明哪些食品来自于克隆动物或其后代,但欧盟成员国代表只同意注明新鲜牛肉是否来自于克隆牛或者其后代。

8.欧盟委员会开始评估婴儿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欧盟表示,将专门针对婴儿食品中铅与镉的最大限量水平进行评估。评估后,现行婴儿配方奶粉中铅的最大限量水平将被调低,同时将首次引进婴儿食品中的镉限量规定。此外欧盟还表示,对于婴幼儿特别重要的部分食品,如牛奶、巧克力、蔬菜、谷物及其制品也将被

评估。

9.欧洲消费者团体呼吁扩大双酚A禁令范围

3月30日,欧洲消费者组织(BEUC)就双酚A在消费品中的使用情况发布立场文件。在文件中,BEUC要求欧洲委员会进一步扩大双酚A奶瓶禁令的范围;在有更安全替代物的情况下,替换所有消费品中的双酚A。

10.欧盟修改食品中重金属、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最大残留限量

2011年5月3日,欧盟发布(EU)No 420/2011号条例,修订(EC)No 1881/2006号条例,对食品中重金属、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最大限值进行了修订。

11.欧盟食品安全局密切监控德国大肠杆菌疫情

2011年5月份德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大肠杆菌疫情,并蔓延至欧洲以及北美地区。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报告称,进口自埃及被用于培育芽菜的一批次葫芦巴种子很有可能是法德两国大肠杆菌疫情的源头,鉴于此欧盟官员下达指令要求召回在2009年与2010年期间所有进口自埃及某出口商的种子,并对这些种子进行检测,最后将其销毁。

12.欧盟扩大原产地强制标识制度至牛奶、鸡蛋和鸡肉产品

据意大利全国种植业者联合会消息,欧盟近期通过新的法规,对牛奶、鸡蛋和鸡肉产品也实行原产地强制标识制度,以保证产品来源的透明度和食品安全。该协会称,意大利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方面一直处在欧盟的前列,食品控制和检查十分严格。目前意大利实行原产地强制标识制度的食品分别为:鸡肉及鸡肉制品、牛肉、新鲜水果蔬菜、鸡蛋、蜂蜜、番茄调味原酱、鲜奶、鱼、初榨橄榄油。

13.欧洲议会批准最新欧盟食品标识规定

2011年7月6日,欧洲议会同意了欧盟有关食品标签的新规定。其目的在于让信息更加清晰易懂,具体包括卡路里值、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等,此外需要标明产地的食品的范围扩大至新鲜猪肉、鸡肉、山羊肉和绵羊肉。自规定在《欧盟公报》上发布起,给予企业3年时间来适应新规定。考虑到营养值的标注标准,在强制执行上述规定之前将有5年的过渡期。

14.欧盟基于转基因风险将对我国米制品实施严格进口管制

欧盟2011年11月15日中期快讯消息,由于检出被未授权的转基因大米污染的产品越来越多,欧盟决定加强对中国米制品的进口管制。在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SCoFCAH)的会议上,欧盟成员国签署了这一决议。该决议基于食物和兽医办公室(FVO)于今年3月对中国的审查,以及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警报系统(RASFF)的通报。

15.欧盟颁布果汁标准新法规

欧洲议会12月14日通过一项果汁产品标准新法规,新法规在欧盟2001年版果汁产品标准法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细化纯果汁、果浆或果泥果汁、混合型果汁的区分,禁止在纯果汁中添加糖,要求对果浆或果泥果汁中添加的糖或甜味剂进行标示。

对于混合型果汁,新法规规定,含有90%苹果汁和10%草莓汁的果汁将一律标示为“苹果和草莓汁”,而欧盟现行果汁标准允许此类产品标示为“草莓汁”;含有3种以上水果成分的果汁将标示为“混合果汁”。

第五篇:欧盟关于木质包装法规的总述

关于欧盟木质包装法规的总述

Plant health is on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Health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s part of its overall rol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and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in the EU.植物卫生是欧盟委员会的卫生和消费者保护理事会的一项职责,是该理事会在欧盟内保证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总任务的一部分。

Preventing organisms harmful to plants or plant products from being introduced into and spreading within the EU, and regulating imports from third countries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plant health standards, are among the principle objectives of EU plant health legislation.欧盟的植物卫生立法的基本目标是防止对植物或者植物产品有害的微生物传入和在欧盟内散播,并且参照国际植物检疫标准来规范从第三国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

In keeping with these objectives, new EU requirements for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designed to stop potentially harmful plant pests from entering the EU in wood packaging, entered into force in March 2005.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欧盟关于木质包装的新法规于2005年3月强制实施,此法规旨在防止木质包装中潜在的有害生物传入欧盟。

Scope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in use: Wood or wood products(excluding paper

products)used in the transport of objects of all kinds for supporting, protecting or carrying a commodity.This includes crates, drums, packing cases, load boards and pallets.Dunnage for non-wood cargo: Wood used to wedge or support a non-wood commodity but which does not remain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odity.范围

使用中的木质包装:在运输中所有用于支撑、保护或者装载货物的木材或者木材产品(纸类产品除外)。包括:板条箱、卷筒、包装箱、装货板、托盘等。还包括非木质货物的垫料即木材仅用作于产品的嵌入或支撑的辅料,但不作为产品本身的木材。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The Food Safety website of DG Health & Consumer Protection: http://europa.eu.int/comm/food/plant/index_en.htm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the 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

更多的信息可从以下网站获得:

卫生和消费者保护理事会的食品安全网站

http://europa.eu.int/comm/food/plant/index_en.htm

国际植保公约的官方网站

Key Rules for Wood Packaging Materials entering the EU

The EU requirements for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dunnage are based on the 2002 FA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Phytosanitary Measures(ISPM)n° 15.Directive 2004/102/EC, which entered into force on 1 March 2005, requires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o be taken for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dunnage entering the EU from all third countries1:

• the wood must be either heat treated or fumigated with methyl bromide, in line with ISPM15 procedures;

• the wood must be officially marked with the ISPM15 stamp;

• from March 2006, all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imported into the EU will have to be debarked.These requirements do not apply to:

• wood of 6mm thickness or less;

•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made entirely from processed wood produced using glue, heat and pressure, such as plywood, oriented strand board and veneer;

•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used in intra-Community trade.Dunnage must meet the same criteria as wood packaging material.However, it is exempted until the end of 2007 if it is made of wood free from bark, pests and signs of live pest

进入欧盟木质包装的主要法规

欧盟关于木质包装和垫料的法规基于2002年FAO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15号制定的,于2005年3月1日强制实施的2004/102/EC号指令规定了由第三国[1]进入欧盟的木质包装和垫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木材必须经过符合ISPM 第15号标准的热处理或者溴甲烷熏蒸处理; 木材必须有正式的ISPM 15标记;

从2006年3月起,所有进入欧盟的木质包装必须去皮。

下列木质包装除外:

厚度等于或小于6mm的木材

完全用胶水、加热和加压生产制造的木质包装,例如:胶合板,纤维板和刨切板。

用于欧盟内交易的木质包装。

垫木的标准和木质包装的标准相同。但是,2007年以前,由去皮、无有害生物和活的有害生物迹象的木材制造的垫木可以除外。

ISPM15 Mark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entering the EU should carry the ISPM15 mark, which has the universally recognisable, non-language specific IPPC logo and 3 codes(country, producer and treatment measure applied).For debarked wood, the letters “DB” should also be on the mark.The mark allows for easy verification that the wood meet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during inspection at the point

of export or import.Markings should be legible, visible, permanent and non-transferable.The use of the mark also allows the import requirements for wood packaging material to remain a paperless system.For packaging material which already existed before 1 March 2005, a mark consisting only of the 3 codes and without the IPPC logo will be accepted until the end of 2007.Approval for the use of the ISPM15 mark must be obtained from the 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Organisation or an organisation officially mandated by the NPPO.国

生生产

ISPM15 标记 所应用的处理

进入欧盟的木质包装必须含有ISPM15标记。此标记包括普遍承认的,无语种限制的IPPC 标识,和3个代码(国家、生产者和使用的处理方法)。对于去皮木材,字母“DB”也要标在标记上。这个标记在进出口检查时,可以非常容易地证实木材符合规定。标记应该清晰、可见、永久并且不可转移。这个标记也使得木质包装进口的要求保持无纸系统。

对于2005年3月1日以前已经使用的木质包装,只有三个代码而没有IPPC标识的标记在2007年年底前仍然可以接受。

ISPM15标记许可证必须从国家植物保护组织(NPPO)处或者由NPPO委托的机构获得。

[1] 瑞士除外

下载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欧盟食品安全法规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美国家与欧盟包装法规和技[最终版]

    第一部分包装法规 1.美国国家公示法案《包装中的毒物》 2.美国《联邦法典》第16卷(第500.501.502.503部分)《销售包装和标签法》 3.美国《联邦法典》第16卷第1500.1505.1511部分......

    中国欧盟对年度质量回顾的法规及其缺陷

    中国欧盟对年度质量回顾的法规及其缺陷 年度质量回顾中外法规要求及其缺陷GMP办公室合规组一个专门讨论GMP合规专题的地方欢迎加入GMP办公室合规组QQ群:498320448 本文包括中......

    欧盟REACH法规培训会开幕词(共5篇)

    欧盟REACH法规培训会开幕词 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前来参加由石家庄市商务局和瑞士SGS集团共同举办的全市外贸企业欧盟REACH法规培训会。 如大家所知,被誉为“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介绍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介绍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度明确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具体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查验人员;进货查验的具体内容包括(食品供货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

    水法规题库汇总介绍(推荐)

    水法知识竞赛题库汇总 1、以土地所有权为抵押物设立的抵押,其抵押合同( )。 A.自合同订立时生效 B.自办理抵押登记时生效C.自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生效 D.无效 2、下列行为中是行政处......

    控烟法规介绍

    控烟法规介绍 1.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于2003年5月21日在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通过,是全球首个公共卫生公约,旨在减......

    测绘法规题目介绍

    湖南水电职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A、年度计划 B、财政预......

    欧盟农业政策

    一、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是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为关税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