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领导方法
创新领导方法重视空间艺术
各级领导工作千头万绪,繁杂多样,如何在统筹兼顾中提高领导效能,是需要学习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随着社会的进步,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在领导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领导方法与艺术,是增强领导力的基本要求。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涉及的方面很多,有领导决策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谋略的方法与艺术、领导处事的方法与艺术、领导用时的方法与艺术、领导用人的方法与艺术、领导管理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角色定位的方法与艺术、领导协调关系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艺术、领导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与艺术,等等。
凡是领导行为都有可研究的方法与艺术问题。领导活动的科学性与现实性、领导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会寓于方法与艺术之中。领导方法和艺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领导工作的科学创新过程。这里不能全部谈及,仅在领导决策艺术、领导管理艺术和领导工作空间艺术上谈些见解:
一、讲究领导决策和决断的科学方法与艺术
科学决策是领导干部实现工作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推进事业发展对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决断能力又是领导效能的第一体现。领导工作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看其决断能力。敢于决断是成大事的首要前提。“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当领导,如果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是无法领导好下属成就一番事业的。而决定问题时容易犯主观武断毛病的领导,也同样无法赢得成功。优秀的领导者在决策与决断上的能力应表现为“短、平、快”式的深思熟虑。
提高领导决断能力,要运用把握决策时机的领导艺术。时机是在领导活动中随时间而变化的机遇、机会、契机、转机等。时机的特点在于变,但这种变是有规律可寻的。高明的领导者把握时机的艺术是能审时度势,发现时机,分析时机,寻找可乘之机,敏捷地抓住时机快人半拍地把事情干成,形成先发优势,占得发展的先机。高明的领导者的时机艺术还表现为善于抓住时机的变化,以变制变。能够观察到竞争对手错失的机会,乘虚而入,使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虽不是先发优势,但由于能够寻找出超越的时机,往往能够形成后发优势。决策的时机不可失,紧紧抓住决策时机当断则断,是领导人的职务责任。作为负责干部,属于自己应当决断的问题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把决策责任推诿给上级或同级,不要因为坐失良机造成失职损失。
提高领导决断能力,要采用科学决策的领导方法。为了不当糊涂官、不做糊涂事,极力避免因决策偏差导致工作失误,可以采用“四问”决策流程法:一问“主要事项是什么”?当领导,每天都要听下级汇报工作,或者阅批文件,或者现场办公拍板,或者处理应急事件。在繁杂的各种事情面前决定问题,要分清主次,优先决策重点事项,用主要精力解决关键环节。二问“为什么这样”?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领导在决策前必须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事件的原因,弄清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三问“结果有哪些”?对于每一个决定的方案,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出现若干不同的结果,如果缺乏周到缜密的考虑,一味地按照固定程式去思维,往往会使决策陷入狭隘境地,还会使工作产生被动,因此,决策前要预测结果。四问“如何决策才对”?掌握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对决策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时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兼听则明原则,要善于倾听反对意见,二是“最大──最小”原则,就是实施决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力求最大、所产生的负作用要力求最小。这套领导决策的流程方法,在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上,都是可以采用的。
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
提高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哲学素养。
领导工作的决定、决策和决断要运用战略思维,就是要善于从大看小、从长看短、正负兼顾、左右照应──从大看小,大就是全局,小就是局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局部问题,使局部需要符合全局利益;从长看短,长就是未来,短就是当前,从长看短就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眼前的现实问题;正负兼顾,就是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决策将带来的效益,又要看到不利条件和决策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全面客观地思考、决定如何处理问题;左右照应,就是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看到与其联系的相关因素,多维思考,统筹兼顾。
领导工作的决定、决策和决断要运用辩证思维,一要既能够出主意又要善于选主意,树立开放的决策观念,着力提高“外脑”的多谋与“内脑”的善断的结合能力;二要既谨慎决策,又要注意决策提速,在避免主观随意性的同时,重视把握决策时机,着力提高决策时间效益;三要既善于制定决策,又能够适时修正、调整和完善决策,抓好试点,抓好决策跟踪,着力提高决策的可行性。
各级领导决策工作,无论是中观决策,还是微观决策,都具有不同层级的综合性,涉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因此,决策中要善于平衡和协调各种关系,以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保证各方面改革创新进程的不断推进。
二、讲究对下属管理的科学方法与艺术
领导和管理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管理指的是把事情做正确,而领导指的是做正确的事。管理着眼于维护工作秩序,而领导着眼于改革方向。只有领导没有管理,组织就会失控,达不到或延缓工作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和管理两种职能是相互贯通,不能分割的。这就要求领导既要提高决定、引领等领导素质,又要提高对下属的管理素质。
提高领导工作中的管理水平,历来是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说到管理,应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管理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管理对象工作的性质和素质的差异而决定的。对纯体力劳动者的管理和对知识型人员的管理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领导干部所管理的对象的整体素质较过去普遍提高,不仅大多学历较高,而且不乏有些人工作经验也较丰富,有些人专业业务能力很强,还有些复合型优秀人才。面对这样的管理对象,在现实领导工作中,提高对下属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需要创新管理理念。
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出发,现今应特别重视研究如何做好知识型人员的管理工作,使我们的领导和管理符合这类人员的共同特点,即:见多识广,知识积累较多,社会阅历也较丰富,有独立主见,工作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成就欲望较强,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要求工作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很多人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优厚薪酬,而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被他人、被企业、被社会所尊重,需要具有个人职业发展的广阔空间。面对这种知识型人员在各级领导和管理的下属中越来越多,渐成为主体成分,领导者必须变革传统的靠权力压服的管理方式,而学会采用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领导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条件下管理工作的要求。
在现实管理工作中如何变革领导方式,体现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领导新理念和新方式?这里提出5个“关键词”引为重视:
(1)尊重理解。尊重下属人格的独立,尊重其自身价值。不可有把下属当成工具或奴仆一样使来唤去,也不可一知半解地指手划脚。越是人才,受尊重的需求越突出。凡是人才都不会容忍上司对自己不尊重。
(2)成长前景。有才之士关心的是自己成长的速度、质量和发展前景。人才的满足感是来自挑战性的令人愉快地工作。他们把工作的单位看作是发展自我才能的舞台。因此对下属的管理就是为下属搭建利于成长的舞台。
(3)多元激励。对一般的体力劳动人员的激励主要是结果激励,激励效用的最大化是
通过经济报酬实现的,而对知识型人员的激励需要实行复合激励,激励的方法应该是多元的。由于他们具有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需要,有个体强烈的成就欲和自豪感,因此在激励上不仅要看重物质报酬,更应注重满足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如充分认可和赏识其水平、能力和贡献、在评价和待遇上给予公正的对待、在工作上赋予更多的权力、给予更多学习培训和开阔视野的机会、给予真挚的人文关怀,等等。正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要把人当作一种成本或者工具,而是必须以资产来对待”。多元激励的运用,就是让你的下属这种资产在你的手下保值增值。
(4)团队环境。尽管现代社会条件下人格独立性较强,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还是在单位群体中度过的。如果工作单位里既有相互支持、尊重的同事,又有能理解和鼓励自己的领导,那么,干起工作来才会有舒畅的人文环境。营造强势的专业团队和和谐的人文环境,这本身就是对下属的发挥和发展的无形的激励。在现实领导工作中,领导者的管理角色就是为下属工作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环境,让下属的个人职业生涯与组织的共同价值观相吻合,让下属都能人尽其才。
(5)目标管理。就是领导的管理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工作标准和目标,让下属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各级领导的下属中,较高素质的人员在工作中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不愿意工作得那么机械,而是期望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可创造的空间。目标管理就是发挥下属创造性的自我管理方法,是一种开放式的领导方法。采用目标管理的领导方法,当领导不再是事无大小均自己做主、处处控制、事事指示,而是给下属适当的工作授权,让下属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自主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受不必要的干扰。领导的管理职能更多地由下属的自我管理来实现,领导的注意力用于充分地关注工作的整体协调性,实现整体工作目标。目标管理包括设定目标、制订计划、定期总结和绩效评估四个主要内容。目标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既纠正了古典管理学派偏重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又纠正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它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使下属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目标管理有利于从态度和能力两方面提高领导力。各项目标管理的执行力提高了,组织的整体发展目标也因之实现。
三、讲究领导者工作与做人的空间艺术
领导干部工作与做人都需要树立一定的空间意识。
领导工作讲究空间艺术,就是说作为领导干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不能固守一种模式,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满,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懂得为下一步留下一定的余地和发展空间。正如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要创造令人舒畅的户内空间的话,那你就得考虑各个立体结构之间那些空着的地方”。面对领导工作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善于把空间理念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过程。
针对领导者工作与做人的几个最基本问题,谈谈强化有关的空间意识问题,它既是领导艺术问题,也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是领导干部要葆有决策空间。决策匆忙很可能会出现“情况不明乱拍板”的问题。任何事物,只有深思熟虑才能找到稳妥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事关单位长远发展和牵扯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需要谨慎行事,在把握住本质和走势后再作决策,这样就能做出成熟和理性的决策。同时,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因此领导作决策也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最优方案,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变化应对变化,就是说要为自己预留一个思考和决策的空间,以便随形势的发展随时调整方案。
二是领导干部要葆有用权空间。权力过于集中,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还容易压制下属的聪明才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平等互动的合作性关系。领导的工作成效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允许和依靠下属做成什么。所以,现代领导要从权力的迷恋中走出来,学会适当授权,给下属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这样,自己做一个群众
拥戴的从善如流、平易近人的智慧型领导,下属们也能在你的领导下迅速成才。
三是领导干部要葆有用人空间。作为领导者,对人才要“眼里能容沙”。人才不是天才,也没有全才,越是人才越会有些个性,往往蔑视权贵而崇尚真才实学。领导者悟人、识人、用人的容量来自于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没有大的视野空间,在用人上就做不到“跳出个人看人才”,更做不到“不拘一格用人才”。只有自己博大,对人才才能宽以待之,人才发挥作用的空间才会更大。还要注意克服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定期为人才“蓄水”“充电”,保证人才有时间学习和提高。
四是领导干部要葆有管理空间。古人云:“抑之愈久,发之愈甚”。领导者对下属的管理要方圆兼顾,设定一个界限“门坎”,在没有达到界限值的时候,要让下属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简言之,对下属的管理既要有较强的原则性,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刚柔相济,宽严适度。
五是领导干部要葆有开创空间。我们必须看到,各地区各行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创新精神的强弱,决定着各地区乃至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一大批创新型领导干部。然而现实中,一些同志官位上去了,似乎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守势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很不足取的为官态度。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津津乐道于已有的官位和待遇,满足于做一个守成的领导,那么很快就会思想陈旧。作为领导干部,务必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在思想上始终要葆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还要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积极营造创新的工作氛围,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实现新突破,开创领导工作的新局面。
六是领导干部要葆有人脉空间。孔子曰:“临之以庄,则敬”,是说领导者表现得庄重,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现实生活中,凡是“裙带风”“圈子病”盛行的地方,都是上下级关系上缺少距离所致,往往导致领导对一些下属的认识失之公正,从而偏离用人原则。“近者庸,疏者威”,领导干部善于把握与下属间的远近亲疏的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阿谀奉承行为,使领导工作中排除感情因素的困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七是领导干部要葆有求取空间。很多事情往往有对立面的两重性,在你求取一方面的时候,另一方面也会制约着你。你越是想靠近利益,利益却往往对你成不了大气候。而那些在利益面前适度退让的人,却往往能获得更长远的利益。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总是想多获得功名利禄,这样的领导在短时间获得了一些好处,但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其实,作为领导干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荣誉还是屈辱,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是非功过面前豁达一点,从距离和空间的角度来审视名利得失,这样看似失去了一些风光的机会,但实际上收获的是群众的真心敬重与长久的认可,这比那些名利更为重要和珍贵。
八是领导干部要葆有自省空间。“自省”就是要不断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走上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职务与责任共生。彭德怀同志讲过他有“三怕”:一怕出名,二怕言过其实,三怕脱离群众。从彭总的自省中,我们应认识到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须怀有赤诚之心。职务是责任,权力是压力。应把权力看成负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平常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常带头 “营养灵魂”,自觉与党性修养和作风修养相伴终生,廉洁做官,扎实做事,尽职尽责,力戒浮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做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做带头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的模范。
各级领导干部的使命光荣艰巨,责任重于泰山。要加强现代领导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各自的思想理论水平,改善和创新领导方法,努力提高适应时代进步和行业发展要求的领导能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工作成效卓著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领导人才。
第二篇:领导方法讲座(上传)
领导方法(艺术)及政务礼仪
一、领导方法(艺术)
(一)领导方法的人性基础
1、领导的含义(1)什么是领导
所谓领导,是指领导行为和领导过程。就是领导者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工作目标的行动过程。
领导,领导,一是领,二是导。领导三个要点:第一、领导是一个统一的行动过程;第二、领导者要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第三、领导是领导者影响下属来实现。(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第一、管理学中的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整个组织施加影响的全部行为或过程。而领导只是管理中的一个职能,是在管理过程中继计划、组织职能之后,带领与影响下属组织实施的行为。
第二、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但是两者也往往分离。(1)一个人可能是领导者但并不是管理者。非正式组织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责企业的计划、组织工作,但他们却能引导和激励甚至命令自己的成员。(2)一个人可能是管理者但并不是领导者。管理有时在狭义上是指不带领下属的职能管理者所从事的执行性、事务性、操作性行为。
(二)人性与个性是现代领导(管理)思想的基础。
1、为什么说人性与个性是现代领导(管理)思想的基础第一,在现代化的领导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对人的管理。那么,我们就要认识人性,理解人性,读懂人性。(举例:组织行为学第二,在领导工作中,如何识别部下与他人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举例:同上)第三,在现代管理中,十分重视发掘人的潜力,使之成为激烈竞争中的特殊资源,即所谓人力资源。
第四,对人的管理首先是从认识人开始的,即认识人的人性(本质)、个性、活动动机、行为规律开始的。可以说,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对人性的认识
2、人性假设的理论及其应用(1)人性假设决定领导方式
组织没有赋予他们职位和权利,(二者的关系)
1.21)
他们也没有义务去负
人性假设:人性假设是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人性假设问题是一切领导(管理)思想和行为的认识基础。
人性假设作为领导(管理)思想、观念的认识基础,直接决定着管理者的领导方式。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方式。
第三篇: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企业领导培训教材)
一、企业领导科学的研究
为什么要研究企业领导科学?
因为优秀的企业领导是管好企业的关键,国内外实践证明: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经营的关键在决策――决策的中心的领导――领导的要害在于管理的群体结构和领导效能的发挥――即有效的领导――有限的领导就是软硬知识平衡的领导层。
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出版了《企业文化的管理者》这本书。他说:“企业领导是企业最基本最珍贵的资产”。在一些管理学家中有一些观点认为:管理可以最简单的理解为,经由他人之手将事情做好。在这方面有的人能成功,而有的人不能成功,例子很多:
——在资本主义国家,每100个新的企业,2年内倒闭50%、5年内倒闭70%。原因是没有有效的领导,没有很好的使用“他人之手”。
——在美国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占1/4。在日本,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占3/4,原因也在于领导不同。
美国企业领导的个人表现:能力强、专权、体格健壮、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现在光靠这个已经不合适了。
日本企业领导人的特点:
1、善于倾听和综合别人的意见观点;
2、善于和他人合作共事。
软硬专家领导的区分:1,工作能力。2,工作性质不适应。3,思维方法不适应。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导人(或集团)能够影响下级人员使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能力,做出高水平的成绩来。
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们的活力――即把人搞活。
中国有句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因此,可以说企业领导人才是企业创业之本。要求硬专家和软专家组合领导,所谓硬专家是指学有所长或专项技术的专家。这类人当企业领导成功的少,如硬专家配以软专家交互的合作,成功率是100%。所谓软专家是指熟练掌握企业领导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系统工程学等管理知识。“相互搭配,取长补短。”究竟软硬专家如何区分,做出方法研究和讨论了。总之,企业领导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因果、上下内外错综复杂的工作。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系统的思想、多方位的能力、宽广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才能担任。企业管理所用的知识也是“厚积薄发”,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关于领导的含义与定义:
(一)、含义:现代领导科学研究的重点是领导效能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效能论。现代领导效能论告诉我们:领导效能包括三个要素,即: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者良好的结合产生效率和效益,结合得不好则低效或无效。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不同,在我国习惯用语中,把二者不加以区别。领导者是企业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是领导活动中的组织者、指挥者、带头人。
什么是领导呢?这个问题在管理学界争论了几十年,各有不同的影响力的作用;二是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向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
(二)、定义:领导是通过领导者的影响力引导、带领和组织其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
作为企业领导者,他对企业的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影响力(权威)=权力性影响+非权力性影响
(组织授权)(个人威信)
1、构成权利性影响的心理因素
①传统因素――人们对官的一种历史偏见,怕它、产生敬畏感。
②职位因素――领导者的职权、具有强制力使人产生威慑感。
③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格、经历、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敬畏感。
2、构成非权力性影响的心理因素
①品格因素――使人产生敬爱感
②才能因素――使人产生敬佩感
③知识专长因素――使人产生信赖感
④感情因素――使人产生亲切感
(三)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在现代企业领导的概念(或特点)中,必须包括先进管理的概念,而且占主要成份。领导=1/3领导+2/3管理――构成一个完整的领导概念。
领导者=1/3领导者+2/3管理者――构成一个完整的领导者的概念。
领导工作主要是管理管理者的工作,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因为管理不好,在竞争中就要失败。
三、企业领导现代化
所谓企业领导现代化,是指要摆脱传统的领导方式,而采用现代领导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领导者观念的现代化和领导方法现代化。
(一)、企业领导者观念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换脑筋,由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到资本运营,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尤其是如何把高科技迅速投入到市场更加重要。目前日本人的劳动生产率是世界第一就是靠高科技,相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营销技术是占领市场的手段,安装维保队伍的建立,技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是巩固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我们公司要加强信息观念: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是企业的神经,是非常敏感的,信息是企业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成功的保证。我们公司必须树立信息无论是电梯销售、基础建设、安装维保技术信息等,都要注意收集和运用,这一点,我们公司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是好的!
4、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我国故有之,北宋时宋真宗命大臣丁渭修复被大火烧毁的皇宫就是系统观念。还有明朝永乐年间的工匠首创用“群炉汇流”法,成功的铸造40多吨重的特大型“永乐铜钟”的例子,都是古代系统思想的典范。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或者整体大于它的部分的功能之和。系统的力量来自它的优化的整体结构组成。系统观念就是最优化的整体结构组合观念。比如我们公司,在管理方面,销售业务最强,可以销售很多很多,但财务工作跟不上,或者与湖南分公司合作不好,或者某个部门管理环节相脱节,最终会事倍功半,劳而无功。再如我们公司在组织结构方面,有些部门管理有序,力量很强,有些部门有事无人做。这种结合就缺乏系统观念。系统观念告诉我们,现代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和管理工作系统等。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形成动态结构。对于企业决策来说就是要统筹兼顾。整体优化,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多变化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全面安排。决不可只顾一时,挂一漏万。可以说直观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方法。系统观念尤其对我们公司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现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有一句名言:“向管理要效益”。现在公司试行规章制度,知识我们公司系统管理中的前奏曲,真正的系统管理还名言开始,这牵涉到员工素质,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5、人才观念:日本企业界有一句响当当的名言,许多经济管理方面的文章都沿引这句话:“经济竞争问题......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也有一句新话:“要财必要才,有才必有财”;“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是现代企业领导者极为重要的观念”;“把好钢用在到刃上”。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职,职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的潜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是企业走向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公司现在正在兴旺发达阶段,网罗人才,用好人才,是我们公司领导者目前思考的重点。
6、时间观念: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美国彼得·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明确指出:有效的管理者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掌握时间开始,而不是从任务开始。他说:现代领导者必须知道,第一,时间永远是世界上最短缺、最稀有的资源;第二,时间的供给是没有弹性的。我说,还有一条,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一去不复返也。现代人都会说: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相对于市场竞争而言,相对于特定的事物而言,这恐怕就是千真万确定的事了,如何提高时间效率,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就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上,并取得成功,其实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
7、市场观念:市场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市场经济观念是国家经济政策变更条件下的市场规律,是客观政策方面的管理理念,是范畴性的东西;而市场观念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买方市场,是企业搞活的依据,我们的市场是消耗电梯的用户。在理论上,对企业来讲,创新价值靠产品生产实际价值靠市场。所谓市场观念,就是不仅要注意价值的生产,而且更重视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当用价值的实际来决策价值的生产,而且更重视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当用价值的实现来决策价值的生产,否则,就会造成商品的积压和浪费。用一句俗话说:叫“以销定产。”目前我们公司就电梯业务来说,根本用不着考虑价值的生产。因为这个生产价值由上海三菱公司挣去了。所以,我们公司必须把市场看成是我们公司运转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公司确确实实树立“用户至上消费者是上帝的观念”,这是我们公司市场观念的核心。
8、竞争观念:有市场就必须有竞争,有竞争就有企业破产和倒闭,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法制基础上的竞争是公平竞争。主要提高挖掘企业潜力,提高企业品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到物美价廉、做好售后服务,以优取胜、以快取胜、以信取胜。就我们公司而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呢?我曾经给谢总说过:你放心大胆地往前冲,我们在后面处理好扫尾工作,往前冲,开拓市场多接业务,这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是竞争观念的体现。刚才所说的挖掘企业的潜力,如何跟上谢总往前冲的速度,就是我们大家共同考虑的问题。第一步,大家要全心全意把试行规章制度的工作做搞好,照前所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优化的结构,这就是我们持续发展,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9、效益观念:是指通过效率而产生有益的结果。
效益=目标*产出/投入
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作为领导者,主要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事”,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多少有益的事”。所以:“没有功劳有苦劳”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只有把效能、效率和效益统一起来,这是对“效”的正确理解。
10、全球观念:宏观战略,走向世界之意。节约时间,下次有机会再讲。
(二)企业领导方法现代化,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把研究职工的心理和行为汇率同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结合起来,运用于管理实践,这一方面,我们公司还要加强。我们的员工来自三湘四水,大家坐在一起讲方言的话,语言都不好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最好的沟通就是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2、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首先,是关心人的需要,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关心人的成长,尊重人的价值,信任人的才能。其次,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因为工作质量的原因,产品质量是结果。第三,对职工不断地
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的智力和能力,挖掘人的潜力,要舍得下本钱,我们公司已经启动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3、塑造企业文化。形成高凝聚力、高效能的企业群体。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要求我已经在《建立健全落实规章制度资料
(一)》上说明过,这里不再重复,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我们公司现在墙壁上挂的,体现不出文化素养来。
4、领导者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化和因目标而已的领导方法。思维方式包括: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方法、层次论方法、控制论方法、模糊论方法等。还有古代思想方法,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著作中提供的方法,不一而是。这是纯理论方面的东西。我们用我们认为符合公司特征的方法。
5、选人用人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实践考察、综合评议、招聘等)。
第四篇:罗瑞卿的领导方法
罗瑞卿的领导方法
罗瑞卿同志是卓越的革命家、军事家,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从1949年至1959年,他担任了我国第一任公安部长。他在任这十年间,率领全国公安人员,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新中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打击国内外阶级敌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于罗瑞卿领导公安工作的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直到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仍然常常怀念罗瑞卿任公安部长时期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罗瑞卿同志领导公安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秘诀就在于: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第二,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第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方针;第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第五,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20世纪30年代,罗瑞卿在担任红一军保卫局长时,非常注重培养保卫干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他在向保卫干部授课时,将新闻学中的六要素,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运用到侦察工作中去,并将这六个“W”改为“六何”。他提出在侦破每一件案子时都要弄清“六何”,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和如何,要求办案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否则就可能弄错案情,从而产生冤、假、错案。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对教条主义进行了批评,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罗瑞卿在公安工作中始终坚持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并落实于行动中。如在1933年的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红一军团卫生部从国民党军队缴获了一大批药品,其中有一些包装损坏,没有品名标签,有一些药品从外表上看颇似奎宁,便当奎宁发了下去,实际上却是吗啡。当时军团内有一些人正在患疟疾,便把吗啡误当奎宁服用了,很快引起强烈的药物反应。病人为什么会吃错药,是不是内部有敌人故意搞破坏?于是赶紧一级一级地追查,追查到了军团卫生部长姜齐贤,由于他是从国民党军队俘虏过来参加红军的,因此他很快就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许多同志一口咬定就是他搞的破坏,一定要严惩,姜齐贤本人也是忐忑不安,有口难辩。后来罗瑞卿知道了此事,亲自进行了调查,最后发现确实是药品由于没有标签而发错了,姜齐贤是被冤枉的,从而避免了一起错案。后来聂荣臻元帅在回忆中,称赞罗瑞卿从来没有随便给谁扣上过“敌人”的帽子,从来没有冤枉一位干部。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担任了第一任公安部长。在建国后担任公安部长的十年里,他始终如一地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足迹遍布了祖国各地,特别是边疆、要地,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要细心地听取当地公安机关的汇报,阅读地方第一手材料,同基层干警谈话。他还经常在火车上,安排铁路沿线的公安局长汇报情况。他的调查报告,很多都是同当地干部共同研究起草的。他向党中央写的每一份报告都要经过反复思考,仔细研究,力求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真实情况。10年中,罗瑞卿不仅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忠诚保卫者,而且为保卫党中央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的安全倾注了大量心血,被称为毛泽东的大警卫员。(参见徐黎:《论罗瑞卿领导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
案例思考与讨论:
1.“吗啡事件”体现了罗瑞卿怎样的工作态度?
2.结合现实,谈一谈应如何学习罗瑞卿同志的领导方法。
第五篇: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方法点评
在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镇(街道)党委书记是镇(街道)党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是党政‚一班人‛的领导核心,在一个镇(街道)的各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职责。抓工作既要总揽全局,又不能统包统揽;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既要集中力量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又要充分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其特点是权力小、责任大、事情杂,需要直接面对群众。刚才,XX同志等X位镇(街道)党委书记和挂职副书记结合实际,谈了各自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下面,我结合这几位同志所交流的内容,并结合近期对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末考核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县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方法的总体评价,二是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方法的途径。
一、对我县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方法的总体评价
从刚才交流的内容和本次届末考核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我县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方法总体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在领导思维上,实现了由经验思维向理论思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由感性思维更多地转向理性思维,由保守型思维全面向开放创新型思维转变,从常规思维向注重战略思维转变。第二,在领导手段上,实现了由权力调控向责任促动的转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行政指令式转变为引导服务式,二是由重人治、轻法治转变为法治和德治并重,三是由高层拍板型转变为民主决策型。第三,在领导内容上,实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在抓牢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加突出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富有时代内涵的重点工作。
综观我县各镇(街道)党委书记的领导实践,我认为比较有效的领导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种:
1、以丰富的经验来领导。在座党委书记中,有的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乡镇工作,从一名普通干部一步一步成长为基层的主要领导,凭借多年在农村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的经历和积累起来的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定思路,明目标,抓重点,看问题能准确地预测其前因后果,思考问题富有前瞻性,出台的思路具有针对性,采取的措施切实可行,能够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来开展工作。如: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一些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党委书记提前半年就开始了调查走访,提前掌握动态,针对各种‚苗头‛提前采取措施,保证了整个换届选举平稳有序。又如:去年有一位党委书记从经济相对薄弱的镇(街道)调到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镇(街道)任职,到任时该地刚发生一家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该企业涉及债务1.3亿,涉及担保企业三家,而这三家提供担保的企业又由其他企业为其提供担保,一旦引发骨牌效应,后果不堪设想,这位党委书记在情况比较陌生的情况下,凭借多年的领导经验,及时提出了‚担保单位承担一点,银行损失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债务处理原则,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接着又顺势而为,对由此引发的另两家企业的经营危机提前介入,由于操作得当,两家受影响企业得到重生,干部群众对新领导的第一印象相当好。
2、以人格的魅力来领导。有的党委书记通过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处处作出表率,抓工作注重走群众路线,注意树立自己在公众中形象,乐于吃苦,依靠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工作作风来带动全体班子人员和全体机关干部干好工作。如:有一位党委书记曾经一段时间身体不是很好,但工作依旧兢兢业业,上下班早到迟走,节假日加班加点,甚至手术后在康复期间还坚持上班,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口啤,进一步树立了领导者的威信。有的党委书记抓工作从不摆架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工作中肯为下属挑担子,在严于要求的同时,以包容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同志;与群众打交道也不以领导者自居,对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过激言行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我们中就有这么两、三位党委书记,在对待普通群众、特别是上访群 众时,能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对于能解决的,及时督促有关人员予以解决,对于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些同志在开展工作中非权力影响作用比较明显,往往能较好取得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以民主的作风来领导。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是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实质上是代表和信赖的关系。目前我县越来越多的镇(街道)党委书记认识到了这一点,许多同志民主平等、协商共事的意识比较强,在议事、决策过程中做到严格按程序操作,注重集体智慧的发挥,遇事注重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有的镇(街道)在日常工作中党委书记、镇长(主任)和几位副书记经常召开书记碰头会,每天下班后还要再碰碰头,共同分析全镇(街道)一天来的工作,研究、探讨下一步工作,相互之间拧成一股绳,真正发挥了党委书记在整个班子中的核心作用,民主的作风换来了党委书记在班子中的高威信,换来了整套班子较强的服从意识、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有的镇(街道)只要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事项,都要在广泛征求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再召开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这样既调动了全体机关干部和班子人员的积极性,又使集体智慧得到了最大发挥。几年来这些镇(街道)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决策失误现象。
4、以规范的制度来领导。从考核情况看,大部分镇(街道)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健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依靠制度建设来规范镇(街道)机关和村级组织的运行机制,以此来增强党委的号召力和各级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如:有的镇(街道)通过建立日常工作动态考核制度,实行表扬和批评通报制,把干部的工作实绩与岗位目标奖金挂钩,通过考核激励,使干部的责任性、进取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工作效率得到了村、厂基层的认可。有的镇(街道)通过制订完善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推行驻村指导员例会制、实事工程承诺制度、机关干部每月测评制等制度,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有效地提高了镇(街道)机关的办事效率,促进了机关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有的镇(街道)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月交流汇报制度,每月 让班子人员上台交流工作,由机关干部及村、厂干部群众测评打分,把领导干部的工作臵于制度的约束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促动了每位班子人员干净、干事。有的镇(街道)还在村一级设立了村民需求工作室,建立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受理和帮助村民需要办理的事情,变村民跑为干部跑,既为基层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又密切了干群关系。
5、以科学的用人来领导。毛泽东同志对领导的定义是‚出主意、用干部‛,我县有几位镇(街道)党委书记在用干部上就做得很好。如:一些镇(街道)在干部管理使用过程中注重实施层级管理,采取书记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抓中层干部的办法,大胆地向下放权,工作切块到人,放手让下级去负责,并帮助他们在下一级干部群众中树立威信,充分发挥分管领导的作用。由于党委书记的放权和信任,分管领导更加能够尊重主要领导,更加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主要领导的意图精神,维护班子的团结,使整个班子步调一致、决策统一、形成合力,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急难险重的情况时,整个班子就拉得出、打得响,体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的党委书记在干部管理上比较讲究领导艺术,注重做一人一事的工作,能经常与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进行单独面对面谈话交流,坦诚相见,交换思想和看法,时常为他们纠正工作和思想上的偏差,以此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干部之间、上下之间特别是班子内部关系比较顺,开展工作也就能很好地形成合力,抓出成效。
6、以创新的思路来领导。我们有的党委书记比较注重理性思考,在工作中敢于吸收各种好的经验和做法,敢于超越过去、超越自我,依靠自己的创新思路来争得工作的主动权,开创出新局面,以事实服人。如:有一位党委书记在刚上任时,针对本镇土地资源稀缺的特点,提出了‚积极向外争地、积极发展两头在外企业、鼓励用市场品牌组织生产、鼓励收购兼并、提高工业集聚区的项目门槛、引导企业提档升级‛为主的六大可持续发展战略,较好地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使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连年提升,用一届时间使该镇的综合经济实力由原来的10位以下跃升至目前的强镇地位。有一位经济较发达镇的党委书记,针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规模企业投入量萎缩、而区域内民间资本又比较充盈的实际,提出了‚抓大、扶中、育小‛的经济发展思路,使个私企业得到迅速增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使全镇经济实现了高位上的快速增长。
7、以深入的调研来领导。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优良传统。我们不少镇(街道)党委书记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把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走村、走厂、走农户,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增强了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党委书记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真实需求和愿望,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一批困难和问题,处理了不少积累性的信访问题,办成了一批实事工程,更好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有一个镇,集中在一个地方相邻的五个村信访问题比较突出,镇领导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主要是村级班子软弱和村级经济薄弱所致,于是利用行政村规模调整契机,把五个‚问题村‛合并成一个村,从制度建设、一把手建设入手,强化村领导班子的堡垒作用,在新任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开发矿山、开展土地整理、搞不动产租赁等手段发展集体经济,目前该村已成为这个镇的先进村。有的党委书记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甚至法定节假日搞调研,以调研为手段,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抓好一些重点工作,有的放矢地提出思路、开展工作。如去年有一位党委书记因工作需要,调到一个曾经各项工作在全县比较领先的镇(街道)任职,到新单位后,通过集中精力搞调研,沉下身去搞走访,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提出了‚重创辉煌、重在为民、重视基础‛的工作思路,工作几乎是做一桩、成一桩,一些积累性的棘手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在社会上反映相当好。
8、以敏锐的‚嗅觉‛来领导。我们大部分党委书记政治敏感性都比较强,每当县委县府作出新的决策、提出新的工作要求,或有新的工作动向,都会立即行动,通过多种途径确保政令畅通。如近几年县委县府作出部署的‚技改投入年‛、‚招商引资年‛、‚城市建设年‛、‚基层党建年‛等活动,实施的‚三有一化改革‛、‚惠民实事工程‛、‚小康新农村建设‛等利民工程,都能及时作出响应,及时进行部署,措施紧紧跟上。尤其是涉及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的几个镇(街道),几年来承担了大量的拆迁征地、拆违整治、创建创卫等硬任务,这些镇(街道)能始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和要求,积极配合城市建设、配合开发区建设,只要县委县府一声令下,都能坚决执行,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完成硬任务、硬指标。
二、镇(街道)党委书记领导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性思考的问题。理性思考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所必备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素养。领导者只有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判断。而我们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平时作风还不够实,除了参加县里的会议,多数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报纸、听听汇报、布臵布臵工作,很少沉下去摸情况搞调研,即使是到村厂也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搞搞形式,更是很少去系统地分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症结和研究破题办法。由于对具体情况掌握都不够全面不够透彻,何来的科学分析、科学判断,科学决策。也有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农村工作经验很丰富,处事能力也很强,工作方法也讲究,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完成得也不错,但就理论水平、理论层次、经验总结、提升提炼等方面就略显不足。缺少对工作承接与因果关系的思考、并列与对比关系的鉴别,缺少逆向思考、多向思考、独立思考,缺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因而也做不到通晓事理、洞悉变数,做事情只能依葫芦画瓢,在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上提不出具体的好的思路和办法。
2、科学决策的问题。决好策是乡镇党委书记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决好策,除了对客观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理性分析思考外,还需要个人的经验、胆识、智慧和魄力等。一方面,我们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经历比较单一,担任主要领导时间又不长,领导经验积累比较欠缺,再加上过于谨小慎微,不够大气,拍板定调上患得患失,缺少胆识和魄力。不出大的问题尚能勉强应付,一旦出现大的事件,往往是手忙脚乱、心中无底、束手无策。如安全生产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发生后,不能科学决策,沉着应对,冷静处理,导致事态得不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我们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自视经验丰富,能力过人,拍板定调过于主观,过于自信,缺少博采众长的自觉性,有时甚至是一意孤行,导致决策出现偏差。个别乡镇在工业集聚点规划建设过程中,缺少科学的论证,党委书记‚一锤定音‛,最终导致规划档次不高,建设布局不合理,引进项目污染较严重,经济效益不理想,群众意见比较大的事实。
3、放手放权的问题。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往往是总揽而不包揽,是放手而不放任。镇(街道)党委书记只有集中精力抓全局,议大事,才能争取工作的主动。在当前‚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的背景下,镇(街道)基层工作十分繁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委书记就是要发挥好‚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就关系到一个放手放权的问题。而我们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要说事业心责任心都很强,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事必躬亲,事无俱细,什么都想抓什么都在管,自己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精疲力竭,而班子成员乐得潇洒,反而比较轻松。而结果呢,工作上却是丢三落
四、顾此失彼,整体推进不够理想。而我们有些镇(街道)党委书记过分放手放权,甚至有点放任,对重点工作、重点环节关注不够,经历投放不多,督促检查又不能跟上,碰到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下属,问题倒还不大,如果下属素质不佳、责任心不强,则容易造成工作落实过程中走样变调,遗留问题比较多。
4、民主集中的问题。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镇(街道)党委书记只有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才能集思广益,确保决策不出偏差、少出偏差。而 我们个别党委书记大小事情一律集体讨论决定,在讨论过程中,一旦有不同的声音,就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即使是自己看准了的事,也不敢果断决策、大胆决策,缺少必要的集中,往往导致决策议而不决,贻误时机。个别乡镇党委书记假借民主的外表,通过形式上的民主,来掩盖‚个人说了算‛、‚一言堂‛、‚家长制‛的实质。虽然重大事项均由党委集体讨论来决定,但过急地抛出自己的观点,‚超前定音‛,‚一锤定音‛,讨论酝酿不充分,即使有多数人持反对意见,自己也已发现决策的不够正确全面,但为面子,为权威,依然我行我素,无视党委其他班子成员的民主权利,盲目拍板定调,造成工作的失误。更有甚者,要求组织将不同意自己意见的同志调离,以显示自己的能量,结果造成班子成员人人自卫、明哲保身、不问不闻的不良局面,为今后的独断专行打下更大的伏笔。
5、工作原则性的问题。敢于坚持原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怕‛字当头,怕群众不理解、怕丢选票、怕得罪人、怕别人误解、怕影响和气,怕‚乱‛,即使明明看到错误的东西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去抓一抓,管一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肯做‚恶人‛。表现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群体性事件上,执行政策不严格,对个别群众的无理要求,不敢坚持原则,动真碰硬,过分迁就退让往往是乱开口子、息事宁人。表现在干部考核评价过程中,奉行好人主义,甚至不肯对组织讲真话,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上,对违章建筑处理态度不够坚决,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表现在个别镇(街道)对待村干部违纪问题的处理上,有的已经发现有明显的违纪事实,在党委会集体讨论时,由于少数班子成员持反对意见,一时心慈手软,下不了决心。待到问题扩大、矛盾激化后,难以收场,表面上是保护干部,实则是害了干部。
6、谦虚大度的问题。谦虚谨慎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谦虚而不骄傲,谨慎而不自满,才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而我们的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过分看重已取得的一些成绩,整天沾沾自喜、吹吹摆摆,进取意识有所减退。某些同志只要取得一丁点 的成绩,就无限地标榜自己,自吹自擂,并以此作为资本,夸夸而谈。殊不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班子集体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前任打下的扎实基础、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离不开有利的客观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大量,才能成大事。古人云:“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事物认识上有差异本来很正常,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缺少‚有容乃大‛的雅量和气度,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和批评,一旦有分歧,不是通过沟通交流来解决,通过摆实事、讲道理,以礼服人,以德服人;而是靠权威、靠权力,来排斥异己、孤立异己,结果造成班子成员间关系紧张。
7、工作标准的问题。工作标准问题说到底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民心问题。我们个别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标准还不够高,争先创优意识还不够强,工作安于现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守住我的‘安乐窝’,当好我的‘太平官’‛的思想一定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发展经济的意识方面:个别经济发达乡镇党委书记缺少争先意识、忧患意识,县内比比还可以,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与县外标兵的距离在扩大,与追兵的距离在缩小的事实;个别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党委书记缺少进取意识、淘汰意识,过分地强调基础薄弱、区位劣势等客观原因,而很少从主观上去寻找问题,在思路中去寻找出路;个别经济一般的乡镇党委书记缺少比拼意识,超越意识,纵向比比经济指标年年有增长,横向比比速度也不慢,安逸思想较严重,甚至存在‚我这个党委书记能当几年就当几年‛的想法。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方法的途径 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镇(街道)党委书记
镇(街道)党委书记作为最基层一级地方党委总揽全局的‚一把手‛,其领导方法如何,不仅关系到能否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还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毛泽东同志曾经在1949年3月13日的 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对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过详细的论述,伟人在当初的许多观点,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依旧管用。接下来我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当初的论述,就我县镇(街道)党委书记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方法,谈十个方面的意见。
1、党委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镇(街道)党委、政府班子一共也就十来个人,担负着一个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领导任务,可以说任务是比较繁重的。作为领导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还是要发生问题的。镇(街道)党委书记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政班子一帮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党委书记要善于当好‚班长‛,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党委书记和副书记要注意把自己的‚一班人‛调动和组织起来,如不善于处理自己和委员、副镇长(主任)之间的关系,就很难把这‚一班人‛指挥好。如果班子人员动作不齐、心不齐,就很难带动一个镇、一个街道的发展建设事业。
2、有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作为党委书记,有问题不要闷在肚里,不要在背后搞议论。有的镇(街道)书记、镇长(主任)之间的不团结,就是因为没有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造成的,结果矛盾越积越深,影响工作的开展。有了问题就要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只要开诚布公,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3、与副职要‚互通情报‛。镇(街道)党委书记与镇长(主任)、委员、副镇长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又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作为党委书记,要与班子其他成员多通气,多协调,通过彼此之间把知道的情况互相通气,互相交流,达到求得共识、取得理解、形成共同语言的目的。形成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团结一致抓好各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4、不懂和不了解的东西要不耻下问。党委书记不可能是‚全能冠军‛,什么都懂。如果不懂装懂,或对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轻易表态表示赞成或反对,这位书记的工作将会处处碰壁或十分被动。因此,党 委书记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再做老师,不懂和不了解的先向下级请教,然后再表态、再决策。这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只会增加威信,因为你作出的决定包括了下面干部群众的正确意见。比如当前,我们对经济工作都非常重视,但经济工作理念更新快、情况发展变化快,镇(街道)党委书记有的是从县机关部门下去任职的,有的虽然是从镇(街道)干部中提拔,但缺少经济工作的经历,党委书记作为镇(街道)发展经济的第一责任人,不懂和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问下级,向下级请教,这样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5、镇(街道)党委书记一定要学会‚弹钢琴‛。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谈到,‚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镇(街道)党委书记现在管的东西很多,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抓其他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如‚十个指头弹钢琴‛,弹得好是音乐,弹不好是噪声。作为党委书记,这个方法一定要学会。
6、干工作一定要‚抓紧‛。就是说,对中心工作、主要工作、重点工作不仅要‚抓‛,而且一定要抓得‚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紧、不放松,才能抓得住、抓得牢。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当前,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就是要牢牢抓住‚坚持经济中心,推进率先发展‛这根主线。
7、要打有准备之仗。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说,在每次做出决策、出台政策、推行一项新的举措之前,一定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对情况和问题要有基本的分析,要学会想象和推理,做到胸中有‚数‛,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例如,前几年我们搞工业集聚区建设,有的镇(街道)相当成功,企业的规模、项目的质量、产出和效益等都比较理想,而且还有打算搞第二个集聚区的镇(街道)。而有的镇(街道)却进展不快,引进企业规模偏小,项目层次偏低,甚至政府还‚倒贴‛了部分资金。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一个准备和预见充分与否的问题。凡项目引进导向、开发建设主体在 事先定位正确的,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土地证等问题在事先预计充分的镇(街道),集聚区建设都比较成功。
8、要注意效率与效能。作为党委书记,处理问题态度要明朗,决策要果断,工作节奏要明快。例如:开会研究工作,就要注意开有准备的会议,会前要让大家知道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要讨论哪些事情,解决哪些问题,让与会对象早作准备。这样,等会议一开,可以直入主题,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果和效率。
9、要正确区分对与错、功与过的界限。党委书记对一个人的评价很重要,关系着一个人如何使用的问题,今后如何培养发展的问题。对一个人的工作和现实表现,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对与错、功与过,说少了不行,说多了也不行。如果是七分成绩,对这个人的工作和现实表现就应该给予基本肯定,不能因为三分错误而对这个人的工作和表现予以否定。因此,作为一名党委书记,对于每个人和每件事,都应该采取分析研究的态度去对待,不能划不清对与错、功与过的界限。
10、要坚持做‚官‛与做事的统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非是做人、做事、做‚官‛。我想首先是做人,这是基础;其次是做事,要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再次是做‚官‛,要做到不谋私利,做一名清正廉洁的镇(街道)领导。我县绝大多数镇(街道)党委书记都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但也有个别一定程度存在搞平衡、拉关系,明哲保身,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等倾向,对工作有所影响。因此,镇(街道)党委书记在领导实践中,要不断自觉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的责任意识,坚持做‚官‛与做事的统一。
㈡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挂职副书记
在座各位挂职副书记都是县机关(部门)中青年副职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骨干,到镇(街道)挂职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帮助镇(街道)工作,为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接受锻炼,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下面我就挂职副书记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在招商或新农村建设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三个方面的要求。
1、要沉下去,解决工作作风的问题。每一位到镇(街道)挂职的同志都要把挂职当作是任职。作为一名副书记,对一个镇(街道)的村、企业发展状况,村、企业在发展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都要了如指掌、主动服务。衡量你们挂职副书记工作好坏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看真正服务好了没有,分管工作抓上去了没有,干出水平没有,基层、群众满意没有。要达到上述标准,沉下去是首要要求。真正的过硬功夫、真正的工作水平、真正的实际效果在村、企业基层。那么如何沉下去,我认为最起码要做到四点:一要注重调查研究。抓住招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掌握实情,找出可行的方案供镇(街道)主要领导决策。二是要有抓落实的措施。要发扬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集中精力抓关键,抓到‚点‛子上。三是要有抓落实的责任感。不能只要求下级去落实,而要亲自抓落实,借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四是要敢于处理棘手问题。作为挂职副书记,对工作中的一些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必须要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率先去处理,不能再当作‚局外人‛。
2、要钻进去,解决熟悉业务的问题。相信大家热情都很高,决心都很大,都有胜任新岗位、干好新工作、做出新成绩的强烈愿望。但‚打铁还得自身硬‛,成绩不会招手即来。只有尽快熟悉业务,掌握业务,进入角色,钻到分管工作里面去,才能尽快做出成绩。要钻进去,首先要实现由部门副职到乡镇干部、业务骨干的转变。在镇(街道),副职领导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因此,当前关键是要尽快学懂、学好自己的分管业务,尽快熟悉本镇(街道)的实际情况,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为打开工作局面奠定基础。要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积累,要向一切业务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习,不懂就是不懂,切忌装懂,要拜他们为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既然被派到镇(街道)挂职,就要做到‚入行、懂行、内行‛,把自己当作一名名符其实的乡镇干部,努力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招商或新农村建设的得力干将。其次,要尽快实现由机关工作到镇(街 道)工作的转变。镇(街道)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都与县机关有很大的不同,镇(街道)工作不但琐碎繁杂,而且阶段性较强,有时中心任务下来,往往要十天半月连续加班加点。因此,必须要改变工作按部就班、休息按时按点的习惯,尽快适应农村办事的规律和特点。
3、要走出去,解决工作方法的问题。要做好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法非常重要。我们XX县当初为发展乡镇企业,使出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也是同样,窝在家里、守株待兔是等不来投资者、等不来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感受外界的发展、变化,正确分析、评价本镇(街道)的不足,通过借鉴先进、开阔视野、形成新的思路,把好的发展理念、发展经验、发展办法带回来。通过走出家门,积极主动地向国内外投资者推介我们的项目,推介我们的优势,结交一批朋友,带回一批项目、一批资本、一批技术,为我发展建设所用。同时,还要带着问题走出去,如‚苏南模式‛为何又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在他们那里外商投资的热情为何那样高?上海、香港等城市世界贸易港的地位又是怎样确立和巩固的,在他们那里对外贸易为何那样活跃?义乌是如何闯出‚兴商建市‛的独特发展路径的,他们为什么能从‚鸡毛换糖‛的小市场裂变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城?温州又是如何集聚产业优势的,他们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为何那样新?我们与这些地方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等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思路具有前瞻性,措施具有针对性,工作富有实效性。